第207集小人物上籃 – FIBA價值,條條道路通NBA
https://www.podbean.com/eu/pb-6z85y-bf68b1
這真的是價值觀的問題。或是Nash講的,世代的差異 (It’s a generational thing)。到底年輕沒有傷的球員是否應該在暑假代表美國去中國打世界盃籃球? 如果單單純純從籃球進步的角度來說,在暑假去打現在強度非常高的世界盃,當然對年輕球員來說非常有幫助。
但是當代NBA球員當然早已不是那麼單純的籃球員了。就像小人物Fu說的,當今的NBA球員無時無刻都在考慮自己的品牌經營;如過去中國打球對自己的身價幫助沒有直接明顯的貢獻,何必?
當然這對於Jeff Van Gundy, Steve Nash, Bill Simmons來說,運動員的本質還是運動員;把自己籃球能力提高理所當然應該要是所有事情的第一考量。再來一次,it’s a generational thing. 就這樣吧。看看今年有參賽世界盃的年輕球員 (美國或不美國) 會不會有突破性的成長,這倒是很值得觀察。
最近有篇報導指出,暴龍隊原本的數據科學家 Brittni Donalson被拉拔到板凳上當NBA第10位的助理教練。除了她是女性又非常年輕26歲以外,這讓小人物Hans想到各位小人物可以想像距離NBA/MLB的未來性。
在20年前想要接近NBA/運動產業,除了當職業運動員,還有多少選擇? 或許防護員,隊醫,或許大聯盟有時會有台灣球員可以當翻譯…大致就這樣。所以說真的要小人物們年少時候多打籃球同時把課業顧好,說真的兩者相關的未來性有限。
但是Brittni Donaldson的故事顯示,她今天能夠坐在板凳上當助理教練,不只是因為他的數理超好可以當數據科學家,更重要的是她的籃球傑出到可以打美國大學女籃,也可以在暴龍的員工籃球賽中hold her own, 甚至更被球隊指名在Marc Gasol當到暴龍時搭配練球的助理教練。她從女籃學習到的籃球精確度,戰術眼光,以及籃球IQ, 提供了大多數男籃思維教練不同的觀點。她的數據背景當然有幫助,但是暴龍很明確地告訴她,她要她當教練第一,數據第二。
所以從小把籃球打得非常非常好,真的讓她能夠真的在場邊,結合她數據的專業和籃球興趣,做她熱愛的工作。以未來運動產業的發展,新一代小人物們的選擇更多,更廣,也更有機會透過傑出的運動表現得到未來能夠結合興趣和專業的生活。Brittni的故事是這樣,之前的小人物Tica, Henry, 甚至Rex, 也是。
運動不只會讓頭腦更聰明,還可以讓未來的路更廣更豐富。
#還可以上小人物上籃 #夏季小人物上籃 #GoOutAndPlay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