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爸今天去打疫苗。
他本來在三級警戒還沒開始時,還想要去花蓮台東豪華旅館渡假⋯而且我也通過了他的申請(就是幫忙付錢)😈🤣沒想到所有的旅館都關了他只好待在家。
一個多月活動範圍只限於庭院。
我弟弟跟弟媳帶他去打疫苗。今天是第一次出遠門。
宜蘭縣的服務真不錯。
之前打AZ的時候我爸爸沒去。
他自己很會做網路評估🙈,尊重他的個人意見,終於等到了他要的莫德納。
看起來很輕鬆,不過,他之前寫了一個很像告別書的自傳給我們:🙈🙈
如果大家很忙的話就看到這裡下面拜託不要看,因為有點長:而且文筆很一般🙈,說真的「人的記憶會隨時光改變」,有時候會找不到真相哈哈哈⋯⋯
🥭🥭🥭(😈後有不孝女加上的評述,反正我爸爸有點老花可能看不到。
吳教授自傳
民國二十六年(1937)六月,我出生於宜蘭市的一個貧窮家庭,父親是村里幹事,母親辛苦幫人縫製衣服貼補家用,和祖母及雙親和妹妹一家五口住在巷內一間逢雨便漏水的房子。
二戰末期房屋被炸,物資缺乏,我和小我兩歲的妹妹只得到住家附近的南舘市場賣蔬菜和火柴盒(番ㄚ火)貼補家用。(😈這個有點可疑,從沒聽我祖母說過,爸爸你是受了安徒生童話的影響吧?)
我念小學和初中時期理科較差,幸好文科成績優秀,高中以第九名考上宜蘭高中。因數學太差(😈聽說大學聯考數學只有考3分,感謝我媽把DNA平衡過來)而被分到發到甲班就讀(乙班為理組)。髙中時,當了某報特派員,採訪在地的活動新聞,並與許耀文及黃德銘等同學創辦「宜中青年」和「怒潮週刋」,此時對作文產生莫大興趣。(😈原來這是DNA呀?爸爸)
高中畢業前面臨升學問題,因家境清寒,家父堅持只能唸公費的師大。當時的首選是「國文系」「史地系」或「社教系、新聞組」,但當時最夯的是~「英語系」,學長李壬癸説服我轉而臨時改填跟他同系所⋯
放榜的那一天是颱風夜,聽廣播得知考上第一志願,竟然抱頭痛哭,因此非我專長和興趣。(😈考上第一志願還這麼搖擺也只有你了🥭)
果然第一堂課就嚐到苦頭,教授們全程用英語授課,來自鄉下的學生那能和同班超過一半畢業自北一女、建中的同儕相比,後來因「僑生」和「特殊加分」學生相繼進來而分成兩班,再加上沒有學習數學的壓力,期中及期末考倒也相當輕鬆。
畢業後到蘭陽女子高級中學任教七年,也跟陳朝鏘老師合開宜蘭市的第一家補習班。經由女子國小的康秀娥老師及學生陳淑貞的介紹,認識了她的堂姊陳淑美而展開追婚⋯。(😈其實沒有追很久,就是看了幾場電影)
長女淡如和長子育光陸續出生後,趕上了出國留學的熱潮。通過托福考試後,申請到美國兩間大學。最後決定唸邁阿密大學,原因是條件好,氣候佳,海灘美女多。(😈這一句才是實話)後來又獲奬學金赴夏威夷東西文化中心硏究,同樣是海灘美女多(😈真的沒有看過你這麼爽的留學生)回國後經教育部留學生委員會推薦至國立臺北商業大學(前身為台北商專)任教英文作文與翻譯,也在南陽街明明、台大等補習班授課。手頭較寬裕後.決定在台北市區購屋。
因料到長女及么兒會就讀北一女及建中(😈你說得好輕鬆,其實你忙到大概只知道我們念幾年級)便毫不猶豫的買下介於兩校中間、南昌街的四、五F公寓,隨後他們也如其所願的考上了台大法律系和電機系。
填志願時與女兒有點爭執,因當時白色恐怖司法淪為打壓工具,預知她又會上第一志願,建議她填外文系,隨後也認可了她的選擇。
(😈這一段就是我考上第一志願我爸爸要跟我斷絕關係的那一段哈哈哈,爸爸你真了不起,小孩考上第一志願被斷絕關係的,全台灣就是你最敢!)
年逾花甲,突然對運動產生了瘋狂的愛好,舉凡登山,桌球,馬拉松,短跑及三鐵無役不與。得到長青全省運動會的前三名後,獲准出國參加在印度舉辦的「亞運長青4百及8百公尺賽跑」的資格,隨後參加於温哥華舉行的「世界華人桌球公開賽」皆有得名。(😈這一段比較真實)
退休後對歌唱丶園藝及健走非常熱衷;但唱歌的確不怎麼樣。偏愛英文及日文歌,只是哼哼唱唱,五音不全。(😈五音不全是誠實的)
時光荏苒;轉眼八十有五,回顧過去,感慨萬千,尤其是聰慧的小兒子走了,慈祥的媽媽過世,加之心愛的太太(😈我媽在過世前最好聽過你叫她心愛的太太過⋯)因肺腺癌也在四年半前永別,令我情緒低潮,心態負面,坐困愁城~(😈咳,咳,其實宜蘭美女也很多)
所幸有取得「專業照服員證書」的洪小姐悉心的照料生活起居,並鼓勵我積極投入各種公益活動及參與終身學習課程後心態轉趨陽光正向。
女兒及兒子、媳婦也非常貼心的安排,並安排多元的自助旅行丶贈送各種營養品及美食,預訂飯店和參觀藝文表演活動等等,生活變得多彩而充實。
回首此生承蒙老天及親友的厚愛;能過得非常愜意,沒太多遺憾,面對因疫情嚴峻而三級警戒,我待在自家位居市區的百坪庭院,種花蒔草伴隨悠揚的音樂聲,樂觀的渡過每日並迎接疫情消除後的美好未來⋯⋯。
這裡結束🔚如果你真的看到這裡!我幫你鼓掌謝謝🙏有看完的請寫「吳教授好棒+1」不用分享哈哈!抽出三位送獎品及張小編保險箱之珠寶!🎁🎁和淡如的版畫袋。(😈如果不懸賞,誰會這麼善良看完?)
🌹🌹🌹張小編:恭禧以下三位朋友得獎了,請跟小編連絡哦!
Kristy Tseng、楊美綺、劉美鈴👏👏👏
壬子年是民國幾年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每當談文化,就有人腦子啟動:「要先吃飽吧!」但轉過身又馬上對歐洲、日本嚮往,還有不甘被韓國比下(從屍速列車、寄生上流到最近的白頭山,都有人歎「看不到韓國的尾燈」)新成立的文策院,就是參考韓國的文創產業作法,我們也正在追,《與惡》海外版權賣到日本就是好的開始。怎會無關吃飽?
何況那是因為我這篇只談文化,不等於其他方面就犧牲(但其他專業就交給其他人談了)。
如果要說「換個人也不見得不好?」那看看我那成為祭品的故鄉——高雄燈會、光頭節、扼殺大港開唱、觀光影片、莫名的星光大道。看看韓陣營那些廣告,甚至有 PPT 風格,而小英這邊是羅景壬和尹國賢導演(很容易可以查到他們過往的作品)。這完全有得比。
哪來兩黨都一樣?
上兩篇寫了質疑和焦慮,但到這個時刻,這篇已無關拉票。
純粹想正能量談為何我認同小英政府,
重點畫起來——文化。
如果文化部長換成潘某人?我很難想像這些事能發生(結果這句還是負能量了)先來一些關鍵字:
我們與惡的距離等公視戲劇(來自前瞻計畫)/文化部預算提高7成/公視台語台/漫畫基地:推動台灣原創漫畫/台灣漫畫大師—鄭問的故宮展/東亞第一個推「公共出借權」國家/文策院/文博會/來去總統府住一晚/浪漫台三線/公共媒體法/屏東燈會/推動藝文頻道/劇場驅動計畫/地方藝文場館修復/順天美術館返台捐館藏/登錄國家第一位口述傳統保存者(泰雅文化)/國家電影中心法制化、擴大轉型...
腦容量有限,還漏掉很多(大家可以再留言補上)。但總之有目共睹 2019 台灣設計展跟影視大爆發,甚至音樂都很爆!(鏡頭給 Leo王、ØZI)這些並非「剛好發生在這些年」,都有政府(尤其文化部)不同程度支持、推動。(上面關鍵字餵估狗都查得到)
近年參加一些設計師講座、或讀一些設計報導,很明顯可以察覺一個從前少見的命題「公部門美學」。
從小英團隊選舉時採用聶永真設計師、羅景壬導演兩位圈內公認的高手高高手以降,公部門很明顯的在拆「中華民國美學」這顆老炸彈,去年初屏東燈會就秀了一波,然後整年全台百花齊放(除了高雄)。
這兩本雜誌,剛好都整理了公部門美學案例:
La Vie(187期):2019 台灣設計力100
https://tinyurl.com/vpe4n85
Shopping Design(133期):Best100 設計力關鍵字 https://tinyurl.com/u4u4pzv
我想那也是為什麼那麼多前幾把交椅的中新生代設計師、導演、藝術家、文化人(策展、評論等),以及我身邊許多廣告同業等,一面倒向小英政府吧。
我知道我知道!每當談文化,就有人腦子啟動:「要先吃飽吧!」但轉過身又馬上對歐洲、日本嚮往,還有不甘被韓國比下(從屍速列車、寄生上流到最近的白頭山,都有人歎「看不到韓國的尾燈」)新成立的文策院,就是參考韓國的文創產業作法,我們也正在追,《與惡》海外版權賣到日本就是好的開始。怎會無關吃飽?
何況那是因為我這篇只談文化,不等於其他方面就犧牲(但其他專業就交給其他人談了)。
如果要說「換個人也不見得不好?」那看看我那成為祭品的故鄉——高雄燈會、光頭節、扼殺大港開唱、觀光影片、莫名的星光大道。看看韓陣營那些廣告,甚至有 PPT 風格,而小英這邊是羅景壬和尹國賢導演(很容易可以查到他們過往的作品)。這完全有得比。哪來兩黨都一樣?
其他方面政策,有時候有感無感跟產業別有關,例如經濟。但文化面,都很視覺化具體化,大家都看得到吧?怎會沒政績?
自由行/主題式精緻旅遊團,預估是未來M型化觀光的兩頭。這個政府團隊正把那些廢棄鋼筋水泥運走,重新整地、打下地基。幾年內,周遭國家已經感受到,我們也登上多本日本、泰國刊物,日韓節目也都有。依我每週末都在台北各地遊蕩,日、韓、港、泰、星、馬遊客的增加,絕非政府數據而已,他們真的都在街上。(啊,韓客常在家樂福西門店)
我們何必倒退去全部長一樣的夜市旅遊?連國人自己都在嫌了,我聽你那些不長進的老派旅遊業在哭咧。
如果小英團隊(尤其很重要的鄭麗君部長,建議大家追她臉書)的文化工程中斷,我不敢說與惡的距離如何,但與醜的距離,絕對很近。
(在高鐵上修修改改這篇文時,雖然人多缺氧,但抬頭看,車廂好多好多大學生,感到欣慰)
壬子年是民國幾年 在 盧斯達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盧斯達:外交官之死—敵人的流言 自己人的處刑】
五六年前我到過台北,在101大樓的廣場也與傳說中的「愛國同心會」不期而遇,當然還有那片腥紅旗海。後來聽說他們不時襲擊在相近位置擺攤的法輪功,柯文哲上台,然後聽到關於柯文哲政府是否刻意放任,不作清剿的討論。
我可以想像「言論自由」這個理由一定會跑出來,然而「愛國同心會」自己也不尊重他人的言論自由;更嚴重的是,他們公開「促統」,據維基所載其主張是希望台灣接受「一國兩制」,統一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下。
台灣擁有全亞洲數一數二的言論自由,因為它有來自主權國家的力量。而「愛國同心會」只是用「言論自由」做掩護,去拆除其他人的「言論自由」。民主國家對人權和各種自由的保護,經常被人反過來不正當利用(exploit),作為動搖該國家的後門。
最近中東的卡塔爾半島電視台,竟然對台灣生了興趣,並製作了一個名為「台灣:間諜、謊言與兩岸關係」的偵查報道,證據確鑿揭露中國透過台商,間接豢養愛國同心會和統促黨等統派組織,在台灣內部裡應外合製造混亂和衝突。
這個系列報道的詳細程度,已經是情報級,相較之下台灣的國安部門無疑是怠工已久。有評論指,這個事關重大的報道,並沒有在台灣受到廣泛引用,台灣社會對於國家遭到系統滲入,沒有多大關注,表現非常麻痺。
尤其是中國在台灣佈下了那麼多傳媒機構、文化人、作者、名嘴,他們日夜文攻兼中國使用經濟做武嚇之下,一般人的中國認識只能是扭曲的。
我所接觸的台灣人,碰巧都是散發一種氣質:溫良恭儉讓;我經常有一種感嘆:他們人太好了,而太好的人總會被人佔便宜。出了台北,在其他更加鄉村的「地方」,這種感受就更深刻。天高海深,台灣地方又大,他們不容易感受中國的人海戰術和殖民政策。物價、樓價和其他因素加起來,就是過日子比較容易,說得不好聽就是容易混混噩噩,對外面的事情無知覺,容易產生隔江猶唱後庭花的偏安悲劇。
也許很多聲稱對大政治沒有興趣,只在乎「社會進步」的無政治選民,認為日子再差,也差不過現在。之前台南有洪水,人仰馬翻,有憤怒的「現場觀眾」打電話到論政節目,怒叫:「不如給大陸來管好了」;日本關西受暴風吹襲,機場關閉,中國製造了「中國派救援幫助中國公民」的假新聞,台灣島內又是一陣「中國很好,台灣不行」的討論引導,後來才證實是假,因為橋已斷了,沒有國家可以做到甚麼。
台灣式良民是令人寒心的
但就是這種日積月累的印象灌輸,令台灣人自己也產生「中國很進步」的意識。甚至會有人認為,有一天給雷厲風行的中國政府管治,可以解決台灣島內那些久治不解的問題。
但事實上差,可以更差。這些問香港人,或者經歷過日治的台人就會曉得。政權轉移、異族入主,往往只有唏噓。網絡上的台灣人喧鬧不已,國民滯日、南部洪水,彷彿就是天下間最大的事。但真正的大事,例如卡塔爾半島電視台的事情,每日擺在101的紅旗海,就沒那麼多人關注。這其實是一個輿論工程,一種Social Engineering,令敵對國家的國民,不在乎大問題,每日就因為一些無關痛癢的小事自亂陣腳。
台灣式良民是令人寒心的,他們對危機的遲頓、對主權問題的無感,最終會在選票上反映。遲頓人執掌的民主制度,也應付不了急風勁雨。台灣也有「國際化焦慮」,認為島內人不在乎外面發生甚麼事。但其實國際哪裡每說到台灣,島內人都會爭相引用,但唯獨是真正與台灣的生存發展有關的命題,就給稀釋掉,接觸不到島內的大多數。
這當然是說美國全面進行圍堵中國,台灣要怎樣站邊的問題。那些負責帶風向的人,令普遍人還以為中國是經濟出路、未來是中國世紀、貿易問題只是川普這個神經漢搗亂的政治宣傳,亦是同一套招式。
事實是不選擇也是選擇,選擇不站邊,便是站了另一邊,在這個大變局中失去機會。蔡政府在外交上表現出的「老成持重」、謹小慎微,大概是受限於陳水扁時代的經驗—當時中國和美國和鳴親密,當然會事事節制著台灣。這種挫敗心也就在內部延續到今天,使整個國家在外交問題上呈現未必再需要的自我綑綁。
在川普政府極具影響力的中國問題顧問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月前表示,台灣此時應採取主動,對「印太戰略」提出積極、具體、開創性的想法,他說:「這是台灣的大機會」。
正面而言,美國是說有事可以跟台灣交易,但反過來說,就是放話給台灣聽:你們究竟是不是想加入我們的聯盟?
竟然還要中東電視台告訴我們
這是個一概而論而未必準確的印象:台灣是一隻戰艦,但大多數住客是純樸保守的人民;他們生性自足和放心,對於外界和情報,有根深蒂固的冷漠;加上刻意的推波助瀾,就有了今日的局面:島內的官方放任著敵人和奸細,而他們的確切底細卻要由一個中東電視台搜集出來。
關西機場旅客受暴風所困,中國使館派人「強力救援」的假新聞,在台灣內部造成了龐大壓力,最終中華民國駐大阪辦事處處長蘇啟誠,在9月14日清晨,於官邸自殺身亡。人死了之後,帶風向的還是繼續扭盡六壬。但日本NHK報道,蘇啟誠有留下遺書,清楚表明「不堪外界嚴苛批評,感到痛苦」。
並不是說人死為大,不能批評。政府做得不好,人民絕對有批評的權利。但如果批評是基於假消息的網絡批鬥、滯日旅客巨嬰式的伸手民粹、再加上不懷好意的「社會工程人員」煽風點火,就不會是公義和問責,而是顯示整個台灣網絡著了中國的道,中了埋伏。雖然不殺伯仁,伯仁卻因他們而死。
其實大肆宣傳「撤僑功績」,以顯示今日中國已經強大起來、國威遠揚,是中國近年的國策,已經有幾年了。正如中國政府曾經強烈加持的《戰狼2》,也是宣傳「中國護照好」,宣傳國民走到哪裡「背後都有一個強大祖國」。台灣人一見熱屁股就貼上去,在假新聞的引導下,群起自貶,鞭韃台灣政府「撤僑不力」。
命是中國害死 但執行的卻是台灣
事件發展到有外交官含冤犧牲,從更深層次而言,是顯示了台灣社會長期「著道」,病情不輕。各種政治宣傳和輿論操作日以繼夜放送,台灣人已習慣了把自己想像成百無一用,而把中國想像得比事實上強大。令人痛心的不只是人命傷亡,而是中國已經在各國製造出一股心理力場,令大量人口產生基於假新聞的極端心理自貶。命是中國害死,但執行的卻是台灣自己人。
這種網絡欺凌可以爆發,是因為很多人長期都被植入了「中國很捧捧,台灣在末落」的意識,一看到假新聞,就感到想法為現實所證,輿論就此燃燒起來。
中國共產黨是靠宣傳戰和間術取得政權。「共產黨萬歲」的硬銷是最下乘的,它最精銳的力量,在你我之間,使用的套路是「民主」、「言論自由」、「要政府問責」等等最偉光正的口號。
這套機器試圖令你感到四面楚歌,總是主張大勢已去、亦不會有盟友來支援。弔詭的是,言論自由的環境,反而成為宣傳機器「支部建在連上」的助力;保護國民的人權思想,反成國家安全隱患。社會和網民是否需要檢討?國安機關是否需要改革?這是個很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