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我好幸運
有一群很棒的家人
爺爺離開的時候
奶奶告訴我們,他生前有受洗
希望可以用基督教的方式來幫他安排後事
大部分的家人都是台灣傳統信仰
就連有上過教會的我或宗岳
也從來沒有這方面經驗
在討論如何安排的過程中
沒有任何人希望用自己的方式來安排
大家都尊重爺爺的意願
相信爺爺一定很感動也很欣慰
疫情期間要送爺爺最後一程還是有很多的局限
雖然我們都決定要用爺爺希望的方式
但基督教在告別親人的儀式上
不像台灣傳統的喪禮有這麼多的習俗
甚至連靈堂也都不會架設
完全不知道可以幫爺爺做些什麼
甚至讓奶奶覺得好像太草率了
過程中其實也很掙扎擔心做不夠
但也不知道可以怎麼努力
畢竟不用誦經不用摺蓮花也不會做七
能努力的事情真的不多
最後我們選擇在家一起陪伴奶奶
一起思念爺爺的好
一起度過這個艱難的時刻
爺爺謝謝你,謝謝你的愛
讓我們全家都可以愛在一起
基督教受洗過程 在 法國生活日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從鮭魚到香奈兒🌼
台灣這兩天最熱門的話題新聞是「鮭魚之亂」,據說只要ID名字有鮭魚諧音就可上活動特約的日系餐廳無限狂吃鮭魚大餐,估計全台竟有超個300人為此改名,這新聞還上了法文版面,法果人聽了嘖嘖稱奇,驚嘆台灣怎麼這麼容易改名?!官僚體系繁複、行政紙張特別多的法國取名已經很不容易,要改名更是不簡單,不是你說要改就可改呀~😅。
在十二世紀前法國人基本上沒什麼姓氏,姓名大多只有單名,只有國王、貴族等能擁有以領地或以外表特徵(如美男子、矮子等)引申出來的姓氏,後來基督教逐漸盛行後,法國姓氏漸漸多元,但名字多是以聖經上的人物為準,因為當時社會大部分人都是文盲,只有神父識字要解經講道給民眾聽,而鄉民們想要取個亮麗文明的名字, 嬰兒受洗時就只能求神父了。而法國人的姓氏就以其職業、屬地為準,像我ㄧ位法國好友叫Caroline Buisson (小叢林),其祖先應該就是在管森林的。
隨著中世紀英法百年戰爭尾聲、文藝復興時代來臨,為維持社經活動、司法商務契約信用與穩定,法國人對姓名越加重視,非經官方許可不可任意更名,根據歷史記載史上第一個更名紀錄在西元1422年,也就是遇見聖女貞德那位法國國王查理七世的時代,到1555年時法國國王亨利二世甚至規定未經許可擅自改名者重罰1000里弗爾,這可比當時一般人的年薪還多的多了。
一直到西元1793年法國大革命後,法國人才開始有了自由更改名字的權利,且只要向市府申報即可,但「自由呀!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改名過於寬鬆的政令施行不到一年即讓社會大亂,人人紛紛蠢動想改掉自己或可笑、或遭通緝等各類不同理由的名字,造成行政大塞車,於是1794年法國政府緊急煞車,讓改了名的人又勒令必須回復之前的姓名,要到1803年法國政府才又制定出比較符合社會秩序的改名民法條例一直至今。
🤔在法國如何改名呢?!
根據民法第60條規定,所有人只要向出生戶籍地市府申請即有機會改名,但因為涉及到很麻煩的各類行政紙張更改程序,過程並不是那麼簡單,不是想改就可以改,如果你想改的名字有違常俗、過於誇張,市府承辦人會請「共和國檢查官(Le Procureur de La République )」裁量,如果檢查官覺得不妥,那就要上訴到家事法庭請法官評鑑...,上法院勞民傷財曠日廢時,通常擼到這種情況,想改名的法國人就會知難而退了。
過去幾年版主有聽過法國人因爲喜愛某位足球明星想改名被打退的,也有想把孩子改成「Nutella 榛果醬」、「Fraise 草莓」、甚至流行紅歌星「Rihanna 蕾哈娜」被打回票的(因為怕孩子長大會受影響、自己不喜歡、怕被同學霸凌等等...),就算想改取自己孩子叫「Baby 寶貝」、「Pikachu 皮卡丘」、「Chanel 香奈兒」都不口以!躂妹!
PS: 「王子挑選寵兒,外套尋找它的模特兒...。」法國鄉下老宅香奈兒最愛的白色山茶花、黃水仙又大爆發了,想來幫愛貓敏敏醬改名叫「Chanel」,看倌覺得如何?!(香奈兒最好會有拿到飽)😅
#鮭魚
#山茶花
#香奈兒
基督教受洗過程 在 鏡週刊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個月內接了4家廠商的業配,進帳約20萬元!!
#張文綺 #感謝主 #受洗後很順
👉 鏡週刊 Telegram ➜ https://t.me/mirrormediamg
👉 鏡週刊 LINE ➜ https://line.me/R/ti/p/@cuk127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