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 SARS-CoV-2自2019年在中國武漢爆發後,至今已造成全球近1億8千萬人感染,389萬人死亡。在病毒傳播速度極快的情況下,疫苗對疫情控制扮演極為重要角色!然而,由於發展不易與供應不足,全球,包括台灣,對新冠疫苗常有許多疑問與爭論。為協助大家對新冠疫苗有進一步了解,我們特別邀請到台灣病毒學專家 陳宜民教授,來跟大家演講新冠疫苗之科學與爭議,並有其他專家參與座談,也會現場回答觀眾問題。
THICA-LIVE 直播:
主題:COVID-19 新冠疫苗之科學與爭議
(The Science & Debate of COVID-19 Vaccines)
時間:2021/06/26 週六晚上 8:00 PM (台灣時間)
直播活動網址(請分享): https://fb.me/e/QsrqiiD8
Zoom 會議註冊網址: https://tinyurl.com/yz7edjky
主講:陳宜民 教授
輔仁大學生物醫學暨藥學研究所 專任講座教授
來賓:英國葉庭瑜醫師、台大游偉絢教授等人
主持:美國陳教授Jacki
THICA社團法人台灣肝炎資訊網關懷協會
主講學經歷:陳宜民現任輔仁大學生物醫學暨藥學研究所專任教授、並剛當選輔仁大學信望愛講座教授。陳教授是陽明大學醫學士,陽明醫學院微生物及免疫學所博士,及哈佛大學癌生物學系科學博士。 陳教授曾任陽明大學愛滋病防治及研究中心教授兼任主任,陽明大學微生物及免疫學研究所特聘教授,陽明大學研究發展處研發長,高雄醫學大學學術副校長,台灣立法院立法委員,臺北醫學大學臨床藥物基因體暨蛋白質體學碩士學位學程教授。中央硏究院生物醫學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美國國家癌症中心NCI博士後研究員。陳教授的學術專長包括腫瘤病毒學、分子流行病學、新藥開發、基因體醫學、以及健保大型資料庫分析。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5萬的網紅豐富,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父親的大腸癌基因檢測發現有突變,我會遺傳到這個基因突變嗎? •我很擔心得到失智症,基因檢測可告訴我答案嗎? •我兩個姑姑死於乳癌。才剛嫁兩年,現在老公問我是否有遺傳性乳癌。姑姑算嗎? •多名家庭成員罹患糖尿病體質?我需要做檢驗嗎?可以避免嗎? 當類似的疑慮困擾你的時候,你怎麼辨? 多年來...
基因體醫學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讓我孕期安心又放心的
#華聯生技NIPT 「非侵入式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3.0」
常常手機滑一滑就是人家的新生兒得了甚麼罕見疾病,每次看到那些小寶貝的照片心裡都會很難過,更難過的是看到爸爸媽媽因為愛含辛茹苦的不放棄希望,陪伴孩子長大,當過爸媽才知道這裡面有多辛苦辛酸。
現在懷二胎,也已經逼臨高齡產婦的風險(明年就高齡產婦的年紀了),剛好壓線還是讓我心裡有一點怕怕的,畢竟孕婦年紀越往上,孩子會出現一些問題的機率越高,很殘酷也很現實,在一番研究後,選了 #華聯生技 「非侵入式胎兒染色體基因檢測NIPT 3.0」
原因是:超快速、超簡單、超方便、特別驗「骨骼基因」 防止寶寶侏儒症!
我是在20週的時候來到 #華聯生技 有配合檢驗所,首先他們專員會先跟我說明
1.衛教:告訴我這個NIPT檢測到底能測出什麼,等一下會怎麼進行,基本上常見的染色體基因變異,像 #唐氏症 都有99%以上準確率,能測出潛在風險。
他也告訴我這個檢測出來如果高風險,就必須進行羊膜穿刺,用 #核型分析 #羊水晶片 檢測是否確診, #華聯生技 就有提供羊晶服務同家服務很是方便,總之有異常風險還是要趕緊確認才行!
在寶寶出生後還有聽損檢測、成長發育檢測等,這些檢測在 #華聯生技 能一條龍來完成,超方便!
2.抽血:就是很快的像一般一般產檢抽了大概10ml的血,超快,我還想說:ㄟˊ結束了喔??
3.送檢測:華聯生技有特殊的密封保存方式,用最快的速度送去「成大基因體醫學中心」,台灣在地就能檢測,他們裝血液的管子裡還有讓你血液保持新鮮的液體看起來超厲害!
4.拿報告:大約兩週時間我就拿到快遞寄過來的報告,打開時像拆禮物一樣微微的緊張~~
還好!!
染色體、骨骼基因全部都是低風險!希望二寶跟烏烏一樣是超級健康寶~
你沒有看錯,他就是去抽個血回家報告就會寄到你手上,如果真的有問題或是疑慮再去請醫生做詳細的羊膜穿刺,作羊水晶片檢查!是不是很簡單
#華聯生技 也有說到~作NIPT後發現染色體有異常的媽媽,他們特別提供羊水晶片檢測專案保障,如是「骨骼發育異常」,則提供羊水單基因位點檢測,讓媽媽負擔更少,更安心
不得不說孩子是留是走,每個爸媽的決定都不一樣,能負擔的狀況也不一樣,我個人的看法是如果有能力,孩子是神給的禮物,但如果真的沒有能力也自知沒有心力,那還是非常需要這種產檢做判斷~
現在生技真的很發達,可以減少很多以前年代發現不了的病症,減少悲劇,如果有媽媽跟我一樣比較不敢做侵入性治療,就可以考慮這種非侵入只要抽血就好的檢測喔!
#TAF認證實驗室 #SNQ國家品質標章 #教授級醫師簽署報告 #台灣自行研發檢測
基因體醫學 在 新思惟國際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回想當初會報名這堂課,就是因為想靠自己成立 #個人醫療網站。結果在家摸索了一個月,想當然爾,網站連個鬼影子都沒有,只好痛定思痛,找新思惟這盞明燈。」(愛群婦產科 基因體醫學中心主任/不孕科主治醫師 馬佩君)
🧠 不想被電腦打敗,只能 #自己進化。
可以想像,未來機器人包辦檢傷分類事項,病患只要輸入相關症狀與個人資訊,電腦資料庫可以馬上顯現所有對應疾病、全世界最新研究期刊資料,以及成功率最高的治療方式。
現在機器人已經可以獨立幫病患抽血,比人工抽血快且準確。簡而言之,大環境快速在變,未來醫療的模式完全不同。
網路讓各種資訊快速散播,使預防保健能夠融入民眾日常生活;未來的疾病治療,將會一步步拆解療程,分析優缺點並同步改善;最後讓每個醫療環節,成功機率皆提升到最高。
積極結合網路力量及臨床應用,下一個 20 年,我們可以想像,未來 #世界會完全不一樣。
🧠 下決心來學習新的思考模式
在新思惟的密集課程,很高興聽到兩位講師 #完全不藏私 地分享自身經驗。每堂課都可以聽到精采討論,經由大量圖形記憶,快速讓大家上手而且印象深刻。
部落格教戰手冊簡潔易懂,讓我們這些網站新手按圖操作,一步步即可快速入門;當然還要感謝現場許多專業助教,只要一有問題舉手,就會隨時出現幫大家解決電腦疑難雜症。
謝謝育志醫師、蔡校長再三提醒重點,分享網路世界的力量與資源,讓我們一窺成功網站的成長史與背後甘苦秘辛。
🔥 馬醫師部落格熱門文章
▪ 三分鐘助孕小學堂 – 想懷孕夫妻同房選哪天 ?
▪ 我需要幾顆卵才能懷孕 ? How many eggs do we need?
▪ 冷凍卵子誰需要 ? 高齡未婚最重要
🌐 7 種網路應用,一天就能學會!
✓ 網路效益:全新與世界直接連結的方式
✓ 平台解析:數據分析與實戰歸納
✓ 進階應用:辦活動、教小孩、新領域實例與拆解
✓ 互動實作:從無到有做出自己的部落格
✓ 遊戲規則:酸民、法律、著作權等艱難狀況應對
✓ 內容形式:該寫什麼?效益分析及實用建議
✓ 專業強化:不同業務型態的實際應用與成功關鍵
2020 / 10 / 18(日)網路時代之個人品牌工作坊
瞭解課程 │ https://pati2015.innovarad.tw/p/event.html
☛ 你有專業,更要讓需要的人了解你、認識你!
👨🏫 課程講者
劉育志:知名醫療媒體「照護線上」創辦人,經營「外科失樂園」網站,多本暢銷書作家。
蔡依橙:「新思惟國際」創辦人,現以「閱讀筆記」與「小孩教養」活躍的網路名人。
更完整的講師介紹 ☛ https://bit.ly/35rRjYv
基因體醫學 在 豐富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我父親的大腸癌基因檢測發現有突變,我會遺傳到這個基因突變嗎?
•我很擔心得到失智症,基因檢測可告訴我答案嗎?
•我兩個姑姑死於乳癌。才剛嫁兩年,現在老公問我是否有遺傳性乳癌。姑姑算嗎?
•多名家庭成員罹患糖尿病體質?我需要做檢驗嗎?可以避免嗎?
當類似的疑慮困擾你的時候,你怎麼辨?
多年來主流的「常規醫療」因為要節省醫療資源及受限於臨床試驗的前提,
所以長期以來都抱著「一體適用」的觀念。
然而在醫學的發展史上,這種觀念不斷受到科學的挑戰而改變。
精準醫學的特色就是從許多可能的病因中釐清出根本原因,
再評估個人在此根本原因上的風險程度。
如此則可依個人風險的高低擬定個人化的預防之道。
< 精準醫學:早期預防癌症,破解基因迷思對症下藥 >
作者: 曾嶔元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0/10/13
#對症下藥 #預防之道 #基因迷思
-----
訂閱【豐富】YouTub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c/豐富
按讚【豐富】FB:https://www.facebook.com/RicherChannel
基因體醫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益生菌2.0大未來:人體微生物逆轉疾病的全球新趨勢」介紹
訪問作者: 蔡英傑
內容簡介:
全球醫學大熱門•暗黑世紀光明解方
台灣第一本全面解析益生菌的重量級專書
亞洲益生菌權威30年研究總集成
超越腸道研究範疇,「人體百兆共生菌」神助攻、強化身體韌性
★讓你三觀大改、掌握最新微生物體醫療技術的動態趨勢
★用科學數據教你養好「體內百兆微生物」的不生病計畫
★以專業評比剖析「市售益生菌產品」最可信賴的保健指南
人體微生物失調,是現代瘟疫蔓延最大加速器。如何自求多福,成為可生存的「適者」?必須具備相信科學數據的益生菌2.0新思維!本書作者費心整理數十年研究試驗之成果,集結全球各國先端益生菌研究發展現況,並與世界頂級專家交流,高規格評比市售益生菌產品之品質,詳細解說不同菌株對於各項疾病的預防與改善效果,希望能讓讀者見識到最先進的益生菌株及罕見功能,找到最適合個人的保健產品,並用正確的方法補充益生菌,學習觀察與優化自己體內的百兆共生菌。人體共生菌決定我們的健康和壽命,當共生菌失衡﹅失守時,人體的生理健康乃至心靈也會隨時崩潰。益生菌扮演後援軍的角色,介入時機﹅菌株種類與數量,什麼體況與病情該如何調整劑量﹖益生菌2.0的思維,是一門人人都得學會的自我保護課程。
本書深入解析大自然界看不見的巨大力量,人體內天天上演的「共生菌」與「病原菌」激烈戰爭。全球醫療緊繃紅色警戒,現代人「體質」與「精神力」皆快速黑化,我們能做的是:相信科學數據、不隨便跟著感覺走;認識優質益生菌,增加免疫力後援,保護與壯大體內共生菌。
▲重新發現你的百兆共生菌
.人體有百兆以上的共生菌。一口唾液裡每毫升約有上億隻微生物。我們平均一天向外界散發出大約四千萬隻細菌和七百萬隻真菌。
.人類基因數量與小小的果蠅相仿,只有兩萬多個基因,而人體共生菌的基因體總和,卻是人類基因體的千倍以上!
.腸道中的嗜脂陰性菌,其實是幫我們回收消化不完全的脂肪,避免浪費資源,結果因為我們實在吃太多脂肪,嗜脂菌大量繁殖,引起全身慢性發炎,它們無端被歸類為壞菌,真是太冤枉了。
.自然產與剖腹產的寶寶會承接不同共生菌。自然產的嬰兒,腸道、皮膚、口腔,都有來自母親陰道的乳酸桿菌、普氏菌、斯尼斯菌等。剖腹產的嬰兒,則多的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棒狀桿菌、丙酸桿菌等來自母親皮膚的菌。
.母乳不但有菌,種類還多達近千種。母乳中還有大量的母乳寡糖,是最適合嬰兒腸道菌的絕佳益生元,也就是滋養腸道菌所需的營養來源。
.90%的疾病都和人體共生菌有關。腸道菌的影響不只侷限於腸道,而是遍及全身。青光眼、視網膜病變、黃斑部病變等眼睛病變,都和腸道菌有關。
.飲食習慣和環境對於腸道菌的影響,大過於遺傳基因。以高纖飲食為主的哈扎族,腸道菌中分解纖維的普氏菌多達60%。家裡養狗的孩子腸道菌相較豐富,較少感染呼吸道疾病。
▲超前布署!用益生菌養好人體百兆共生菌
.歐美有80%以上的醫生會推薦使用益生菌,對益生菌越了解的醫生,推薦意願越高。
.優質益生菌都有改善排便、幫助消化、增強腸道蠕動等核心功效,至於免疫過敏、代謝調節、神經心理等,則是特殊菌株才有的高階功效。
.益生菌對健康的好處說不完:有助預防流感、減輕症狀、提升流感疫苗效力。還能降低口腔病菌,改善發炎,預防牙齦炎或牙周炎效果優於預防蛀牙。口服益生菌會提升整體黏膜免疫力,有助於在泌尿生殖道中對抗病菌感染。抗生素配合特定益生菌,治癒率極高。
.益生菌為精神疾病防治帶來新契機!憂鬱症、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自閉症、過動症、妥瑞症、蕾特氏症等,這些症狀共通的關鍵詞是:免疫、發炎、腸道菌,因此都有益生菌介入的機會。
.掌握益生菌產品選購使用的關鍵知識,買對產品,吃出健康。例如:坊間流行自己製作優酪乳,若使用「市售優酪乳」作為菌母時,發酵菌(嗜熱鏈球菌與保加利亞乳桿菌)會優先生長,但「功效菌株」難以生長。一般市售的「DIY專用菌粉」,也多半不含功能型益生菌。所以DIY優酪乳,喝不到最重要的「功效益生菌」。如果使用低品質或由親友分讓來路不明的菌母,也可能發酵力太弱,萬一「雜菌」長出來就麻煩了,所以不推薦DIY優酪乳。
作者簡介:蔡英傑
日本東京大學農學博士。
現任:陽明大學產學講座教授、亞洲乳酸菌學會聯盟院士、台灣乳酸菌協會名譽理事,以及益福生醫公司、揚生生技公司、惠生研生技公司等多家企業科技顧問。
曾任:陽明大學生化所所長、醫學系生化科主任、生化暨分子生物研究所特聘教授,東京大學生物科技系客座教授。
創設:台灣乳酸菌協會(擔任第一、二屆理事長)及亞洲乳酸菌學會聯盟(擔任第二、三屆會長)。
著有:《你不能沒腸識》、《腸命百歲》系列。
作者粉絲頁: 蔡英傑教授腸命百歲會談室
出版社粉絲頁: 方舟文化
四個podcast平台,也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基因體醫學 在 鄭淳予醫師 x 神經很有事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疫情焦慮 #緩解心慌 近來最熱門的話題就是「嘉玲」來了嗎? 從口罩之亂、衛生紙之亂,到解封之亂,為了防疫及保護最愛的家人,大家每天盯著新聞報導,不免感到擔心、焦慮,甚至心慌!但疫情當前,緩解焦慮,讓情緒穩定是重要的一環,當我們在焦慮中掙扎時該怎麼辦?今天就讓宜婷和雅惠一起帶大家解鎖焦慮!🔜🔜 #分享給更多需要的人知道
🎬🎬這個影片想讓你了解:
🔸緩解焦慮的四大招?
🔸什麼樣的焦慮需要關注及處理!
🔸焦慮出現時,該怎麼做?
🔸焦慮在我們的大腦及身體產生什麼影響!
#影片大綱
🔸什麼是焦慮
▫個人對於外界壓力反應的主觀感受,會伴隨擔憂及害怕
▫適當的焦慮:激發行動力
▫過度的焦慮:可能會出現身體症狀,進而影響日常生活
🔸焦慮的腦科學
▫和先天(基因、體質、個性)及後天(環境、生長背景)有關係
▫腦科學中,目前研究和前額葉皮質、海馬迴及杏仁核有密切關係。
▫杏仁核:負責情緒部分,如害怕、緊張、焦慮、恐懼
▫海馬迴:提供記憶情境
▫前額葉皮質:控制中心,抑制情緒及衝動
▫當海馬迴及前額葉皮質調節能力變差,杏仁核接受刺激的閾值降低,會對外部環境威脅的敏感性增加,導致情緒調節異常。
▫時間一久,身體壓力荷爾蒙Cortisol會不正常分泌,進而影響免疫功能、血糖血壓調節能力下降、睡眠障礙等
🔸當出現焦慮時,需要處理嗎:適當的焦慮是健康的,但焦慮若出現身體症狀,如胸口緊悶、腹瀉、緊繃疼痛等,或影響到人際關係、工作及生活。
🔸緩解焦慮的四大招
▫維持規律作息:尤其睡眠及飲食
▫學習新的因應方式:選擇適當正確的新聞來源,及用具體及理性的方法面對處境,重新獲得控制感。
▫規律有氧運動:讓大腦有更多資源,使情緒穩定。
▫練習放鬆技巧:如冥想或呼吸練習,以減少焦慮時間。
🔸焦慮是身體重要的保護機轉,我們都要覺察焦慮,不讓過度的焦慮干擾我們的生活及健康,一起從容不迫地面對焦慮吧!
TalkShow :賴宜婷 Bear Lai。汪雅惠 Zona Ya-Huei Wang
內容腳本 :汪雅惠。賴宜婷
後製剪輯: 黃詠荃。 Festiva Hsieh 謝劭玟
#腦科學 #神經很有事 #疫情焦慮症 #睡眠 #杏仁核 #緊繃 #疼痛 #負面情緒 #正能量 #集體焦慮 #團結抗疫 #台灣加油 #情緒管理 #訊息轟炸 #呼吸運動 #鄭淳予醫師
💚 💚加入我的Line好友:https://goo.gl/nvvoZQ
『神經很有事』YouTube ▶ https://goo.gl/xwNuU7
FB ▶ https://www.facebook.com/chunyuchengmd/
官網 ▶ http://www.chunyuchengmd.com/
Instagram ▶ https://goo.gl/ZMvbdu
有四個平台可以聽到我的音頻節目 👇 👇
🎧 Apple Podcast (iPhone)▶ goo.gl/sGiwZN
🎧 Google Podcast(Android) ▶ reurl.cc/b6N9R6
🎧 SoundCloud ▶ goo.gl/8Tigkr
🎧 Spotify ▶ reurl.cc/Gk4WLy
--------------------------------
#關於鄭淳予醫師
主治專長的項目有 : 頭痛 | 疼痛、暈眩、失眠、腦中風、肩腰背痠痛、神經痛、手足麻木無力、失眠、巴金森氏症、失智症、記憶力退化。
#國際頭痛年會講者-偏頭痛與腦心血管功能異常
#國際腦心血管疾病年會講者-腦靜脈逆流與循環功能分析
#現任
- 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 博士
- Cheng's Neurological Clinic 主治醫師
-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兼任主治醫師
- 獲 2014 年國際神經血管疾病學會 年輕研究者獎
- 台灣神經科專科醫師
- 台灣神經重症加護專科醫師
- VidaOrange生活報橘 專欄作家
- ETNEWS健康雲 專欄作家
- 風傳媒 專欄作家
#經歷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
振興醫療財團法人振興醫院 神經內科 中風中心 執行長
#腦科學 #腦霧 #你腦霧了嗎 #健忘失神 #健忘 #失神 #brainfog #神經很有事 #失眠 #淺眠 #睡不好 #頭痛 #偏頭痛 #頭昏 #頭暈 #頭痛治療 #疼痛 #慢性疼痛 #疼痛治療 #失智 #記憶力退化 #中風 #高血壓 #鄭淳予醫師 #神經科 #神經科醫師 #神經內科 #chunyuchengmd #neurologist #neurology #headache #migraine #pain #poorsleep #insomnia #dementia #dizziness #vertigo #stro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