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眼底好文 Top10 ▌第六名: 一日老人實境體驗計畫
在四月的時候, #為為設計 為我們策畫了一系列關於城市照護與高齡社會的文章。其中,為了瞭解身體的退化對老人家們出門的關卡究竟是哪些,他們優先鎖定路上較為常見的高齡族群讓體驗者進行銀髮族們在目前城市生活的模擬。
穿上 #彭祖包, 身體頓時變成了90歲的長者,移動行走仿佛揹了千斤重,進行買日常用品、領錢、到餐廳吃飯等的任務,究竟大家是如何以老身完成這些平時再容易不過的生活瑣事呢?
#高齡城市
#城市支持系統
---
https://eyesonplace.net/2019/04/03/11212/
回顧四月專題:城市照護與高齡社會
https://eyesonplace.net/category/monthlytheme/theme201904/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4的網紅楊華美,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在上星期五剛結束的第19屆第2次臨時大會裡,我在臨時動議中提出兩個提案,希望將「共融」的概念導入縣府施政與社區空間的規劃: 第一案:請縣府團隊進行 #推動共融公園的可行性評估 ,組成「#共融公園訪視小組」,邀集議會議員同行前往其他城市觀摩會勘(例如,台北市舞蝶共融公園)。 第二案:請縣府團隊...
城市照護與高齡社會 在 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當模式語言遇上社區設計 ▌ #打造所有人的理想歸宿
新年新希望,理想的生活住居應該是甚麼樣子呢?
社區間的人彼此照應,不只是單一的福利機構,鄰近也有麵店、按摩、KTV等店家,環繞在周邊的服務包括兒童課後照顧、身障兒童照顧、診所等。這裡是日本福祉法人佛子園在石川縣的「B’s Project」社區營造計畫。
摘自山崎亮著,行人出版之《打造所有人的理想歸宿》一書,來看如何透過「模式語言」帶出社區的要素,進而排列形成具體的計畫,怎麼才能讓人們在這個場域認識、交流。
https://eyesonplace.net/2020/01/03/13475/
#真正貼近生活的老有所歸
#社區共享的力量
#照顧別人也是照顧自己
#為昨日罹難者哀悼
-
回顧2019的」「城市照護與高齡社會」專題
https://eyesonplace.net/category/monthlytheme/theme201904/
城市照護與高齡社會 在 眼底城事 eyes on place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感謝文 ▌
2020年第一天清晨,眼底城事要謝謝過去一年支持我們的每一位。
作為一個冷門的城市空間規劃資訊的網站平台,內心最大的願望就是希望臺灣城鄉空間更宜居,城鄉發展的願景多元不單一。透過寫作,觀點梳理 / 經驗交流;每一篇文章就是一顆種子,灑在這片土地上,我們靜靜等待每一顆種子發芽茁壯,期待著我們深愛的土地逐步開展出心中的風景。
所以,我們謝謝給力的每一位,願意給予一顆顆小種子能量與發芽的機會。
先要謝謝在2019年擔任客座編輯的大大們,有龔紋莎、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特公盟)、盧沛文、鄭台祥、曾稚驊、施佩吟,與辛苦籌劃兩集訪談節目的潘哈利。
第二,2019年總共刊登了131篇文章,謝謝每一篇文章的作者提供好文、分享觀點。
第三,謝謝很重要的贊助者:媒體小農,灌溉心中好新聞(媒體灌溉平台)、觀止堂(演講活動贊助)。
第四,謝謝很給力的合作單位: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Green Landscape 綠景觀(經典工程顧問有限公司)、基隆市政府。
第五,謝謝很暖心的小額捐贈:尚平.街頭攝影 Shang Chen、劉如意、胡紫寧、陳懿欣、蔡惠年、鄭台祥。
最後,讓我們來回顧一下 2019年的 #每月專題。
2019年1月 – 地方之眼 / 編輯poshu
https://reurl.cc/L1rp2e
2019年2月 – 玩台灣 / 編輯一心
https://reurl.cc/oD2evv
2019年3月 – 閒置空間與再利用 / 編輯punkelephant
https://reurl.cc/6gOEGd
2019年4月 – 城市照護與高齡社會 / 客座編輯龔紋莎+編輯Derya.CO
https://reurl.cc/24GDaE
2019年6月 – 兒童友善城市 / 客座編輯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編輯zining
https://reurl.cc/drkXpD
2019年7月 – 2050‧City‧Everyday life / 編輯一心
https://reurl.cc/YlN9DX
2019年8月 – 活的空間 / 客座編輯盧沛文+編輯Derya.CO
https://reurl.cc/yyNQOE
2019年9月 – 五感景觀 / 客座編輯鄭台祥+編輯zining
https://reurl.cc/almkXl
2019年10月 – 韌性的進擊! 沿海聚落的未來 / 客座編輯盧沛文+編輯理察
https://reurl.cc/zyRMK0
2019年11月 – 居住的社會問題 / 編輯punkelephant
https://reurl.cc/9zNObj
2019年12月-都市地景中的矛盾與複雜 / 客座編輯鄭台祥+編輯poshu
https://reurl.cc/RdGj9Z
#歡迎投稿
#請多多使用媒體小農給予我們實質贊助
城市照護與高齡社會 在 楊華美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在上星期五剛結束的第19屆第2次臨時大會裡,我在臨時動議中提出兩個提案,希望將「共融」的概念導入縣府施政與社區空間的規劃:
第一案:請縣府團隊進行 #推動共融公園的可行性評估 ,組成「#共融公園訪視小組」,邀集議會議員同行前往其他城市觀摩會勘(例如,台北市舞蝶共融公園)。
第二案:請縣府團隊進行 #照護床設置評估 ,先從各級醫療院所無障礙廁所開始,朝向各公務機關、公共空間、社區公園的無障礙廁所逐步增加設置。
✅目前,不同身體狀態的兒童、青少年、成人和長者,在公園、校園等公共空間中,並未享有平等的使用權和遊戲權。期盼縣府積極建置共融式遊戲場,以促動所有兒童(包含身心障礙兒童)及行動不便的長者同樂,在共融式遊具及環境中,透過「一起玩」的機會,學習看見與欣賞差異,消除因不了解所產生的距離與歧視。
花蓮縣各界漸漸關注「共融公園」,而在「共融公園」的建置上處於起步階段。建請縣政府匯集相關單位,規劃共融公園訪視小組,前往台灣在共融公園發展上有經驗的縣市,觀摩會勘,搜集資料,作為在地設置的參考。
✅2018年花蓮人口結構中14%是老人,近年看到縣府積極推動無障礙空間的設備設施,大部分的公共場所都有無障礙廁所,這點值得肯定。可惜目前的無障礙廁所裡都只有提供幼兒使用的尿布台,沒有照護床,對於重度障礙的大孩子、成人或老人來說相當不便。4月13日我們在民孝里活動中心舉辦的「挺美講堂:社區公園改建成共融公園行不行?」論壇中,就有民眾聲淚俱下地表示花蓮目前連大型醫院裡的無障礙廁所內,連一個照護床都沒有,讓陪同就醫的家屬很難協助長者或身障者更換尿布、清理人工造口。
一個幸福的城市中,照護床應該被列為高齡化社會無障礙設施中的重要項目。初步先從評估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地區醫院等醫療院所做起,逐步增加無障礙廁所照護床的設置。🚾
#延伸閱讀
從聯合國身心障礙者權利公約,反映現實生活對身障者的歧視與偏見
https://reurl.cc/L2N9x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x8Lq_5MIaQ4/hqdefault.jpg)
城市照護與高齡社會 在 柯文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建立一個可長可久且完整的銀髮照護系統,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我1959年出生,屬於戰後嬰兒潮這一代。我們這一代曾經參與臺灣的民主改革,創造臺灣的經濟奇蹟。
此刻,面對戰後嬰兒潮,加上少子化造成臺灣社會急速高齡化的難題,我相信我們可以克服。
平均壽命延長是台灣社會的進步,但是當臺灣邁向超高齡化社會時,我們的策略是什麼?尤其整個社會型態的轉變,中生代既要照顧父母,又要照顧子女,堪稱是壓力的一代。所以,把有限的預算拿來建立完整的銀髮照護系統,才是負責任的政治。
我與市府團隊,在過去4年,持續在為迎向「銀髮台北」這項挑戰做好準備。
老化過程可以分成不同的階段:從健康、亞健康、臥病到臨終。每個階段需要不同的照護規劃。我們也致力於銀髮服務「社區化、在地化」:讓醫療與社福有效結合,達到在家養老之目標。
「健康」與「亞健康」的銀髮市民還能自主活動,所以,我們努力的目標就是要讓各位持續活動,保持體力與健康。畢竟,「要活就要動」,透過參與社區的共餐活動及相關課程,藉此建立彼此的交友圈,讓生活豐富有趣。除此之外,透過肺炎鏈球菌疫苗的施打、以及預防跌倒的相關措施,讓長輩活得開心,照顧的人可以安心、放心。
「臥病」與「臨終」的相關服務,身為重症醫學專家的我深知再先進的醫療處置也無法紓解子女對臥病在床的父母的掛心與焦慮。於是我們推動社區醫療整合計畫--石頭湯計畫:所有民政、社福與公衛醫療資源都可以整合為單一窗口,市民只要到石頭湯據點便可獲得相關諮詢且得到有效的資源整合服務。同時,搭配「到宅醫療」與「日間照護中心」,我們讓醫生走入你家客廳提供醫療服務,並讓家屬可以在社區尋得日間照顧父母的托老服務。
銀髮照護的核心是長者與照顧長者的家屬,我們深知醫療不是照護的全部,有效整合社會支持與醫療服務,才是我們市政團隊應有的策略方向。
這是一項困難的社會工程,卻是我們的責任。透過市府同仁、里長、社區的多方協力,我們已為建構一個可長可久且完整的銀髮照護系統目標踏出了第一步。未來4年,我們為繼續承擔這項使命。
臺北是一個宜居城市,因為我們珍惜彼此的每一個生命階段。
讓臺北與你好好到老。
#我們的臺北藍圖
#teamKP
#改變成真持續發生
-
teamKP 粉絲專頁:https://facebook.com/teamKP.taipei
誠實的市長在臉書:https://facebook.com/DoctorKoWJ
真實的柯P在IG:https://instagram.com/doctorkowj
Follow KP on Twitter:https://twitter.com/KP_Taipei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zDCBPWaSxJc/hqdefault.jpg)
城市照護與高齡社會 在 20211025 李亞築議員質詢社會局打造高齡友善城市 - Facebook 的必吃
20211025 李亞築議員質詢 社會 局打造 高齡 友善 城市 ... 居老化,無法全方面受到 照護 。 ... 建議高雄市 社會 住宅,應提高老年人口的比率,讓居住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