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區節慶 ~ 馬德里節之一:戈雅的《馬德里 1808 年五月 2 日( El dos de mayo de 1808 en Madrid)》】
今天五月 2 日是馬德里節,導遊趁機介紹一下這個自治區,不過,因為篇幅太大,要分成幾天慢慢分享。
馬德里節選五月 2 日當自治區節慶是因為畫家戈雅筆下的《馬德里 1808 年五月 2 日( El dos de mayo de 1808 en Madrid)》這個歷史事件。
1799 年拿破崙掌權,1807 年西班牙國王卡洛斯四世之子費爾南多主導一次政變,想要廢除卡洛斯四世和權臣戈多伊的官位,但是沒有成功。
1808 年三月中戈多伊鑒於法軍入侵西班牙的野心,勸卡洛斯四世全家逃離西班牙,但是,民眾知道國王全家要逃亡,憤怒之下發動《Aranjuez 叛變(Motín de Aranjuez)》,攻進 Aranjuez 皇宮和戈多伊宅底,把戈多伊抓起來,王子費爾南多因此逼迫卡洛斯四世退位,把王位讓給他,成為費爾南多七世。但是,馬德里卻因此落入拿破崙軍隊的手裡,由 Joachim Murat 司令官統治。
拿破崙知道此事之後,通知費爾南多七世說,想和他會面以承認他在國際上的地位,卻藉機把費爾南多七世引誘到法國,在他抵達法國的巴約訥 (Bayonne)之後把他軟禁,而卡洛斯四世也被拿破崙以會面之名誘到巴約訥。Joachim Murat 司令官從四月 27 日就以卡洛斯四世之名要求把當時還留在馬德里的 María Luisa 公主和 Francisco de Paula 王子送到巴約訥,但是,沒被答應。
後來,在五月 1 日 到 2 日午夜的會議裡,法國方面提出費爾南多七世的授權,要求把那兩位留在馬德里的皇族帶走,五月 2 日早上,馬德里的民眾聚集在皇宮前面想預防法軍帶走 María Luisa 公主和 Francisco de Paula 王子,因此 Joachim Murat 司令官下令對民眾開火,馬德里的民眾開始街頭游擊戰,開始他們的《西班牙獨立戰爭(Guerra de la Independencia Española》,直到 1814 年拿破崙大敗為止。
大家去普拉多美術館應該有看過這一幅畫吧?
在《馬德里 1808 年五月 2 日( El dos de mayo de 1808 en Madrid)》這幅畫裡,我們看到馬德里的太陽門廣場(Puerta del Sol),左下角倒地的西班牙士兵,看到憤怒的西班牙百姓前仆後繼地攻擊騎馬的法國士兵,而那個法國軍隊並不是由法國人組成的,而是由拿破崙遠征埃及之後招募的阿拉伯奴隸兵 (馬木留克,西文 Mameluco,英文 Mamluk)組成,他們帶包巾、用彎刀,以驍勇善戰著名,在這幅畫裡面更加突顯出外國軍隊的蠻橫入侵,所以,這幅畫亦稱為《跟阿拉伯奴隸兵的戰鬥(La lucha con los mamelucos)》。
至於相關的故事例如戈雅的《馬德里 1808 年五月 3 日( El tres de mayo de 1808 en Madrid)》,以及馬德里自治區的旅遊資源,導遊這一兩天會慢慢跟大家分享。
如果你想從西班牙畫家戈雅( Francisco de Goya)的畫作看歷史,請參考:
https://lichingwang-barcelonaguide.blogspot.com/2016/05/francisco-de-goya-1808-2-el-dos-de-mayo.html
#西班牙 #馬德里 #普拉多 #西班牙獨立戰爭 #拿破崙 #戈雅 #五月二日
埃及彎刀 在 思逸 SEER 荒人巫思手抄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月的祝福】2/26 雙魚座新月 22:58 pm
新月就像是一把彎刀,割開黑夜厚重的皮囊,將其中光明的自我展現出來。
我們崇敬新月,就是崇敬內在的自我之力,原始的生命悸動及原始的本性;這股原始的力量能夠轉化為內在的純粹獸性,也能夠昇華為純粹而且高尚的神聖之力。
這一次的新月落在象徵宗教、靈性、潛意識的雙魚座中,將能帶領我們由內在潛意識開始改變,走向全然新生的自己!
*2/26眾星雲集雙魚座又逢日環食,是轉化與改變的好日子!進一步了解:http://wp.me/p3UNVs-1sO
【本月主題女神】阿斯塔德(ASTARTE)女神
這位古老女神擁有眾多名字與化身,曾是中東諸多地區的大神之首。她與蘇美的伊娜娜(Inanna)、巴比倫的伊絲塔(Ishtar)同為天上之后,都是產下星星的女神,也都掌管著天上眾星辰。
在希臘,她化身為農業女神迪米特(Demeter),在埃及,她則與愛西斯(Isis)擁有共通形象。她頭上有著牛角狀的裝飾,渾身潔白如玉,與埃及的愛之女神哈托爾(Hathor)如出一轍。由此可知,她就如同天上的皇后,擁有月神的形象,是女戰神也是農業女神,更是愛與生育的聖女。
阿斯塔德女神的故事教導我們如何在多重身分中穿梭,在現世的挑戰之中維持自己的本性,不受到環境與他人的影響而忘記自己是誰。她能夠協助我們適應各種不同的力量,在各種不同的人生身分中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並且真實地發現自己內在光明與黑暗的力量,不再被自己迷惑,也不再被世界的虛幻迷惑。
☞ 看看阿斯塔德女神&月光石冥想儀式怎麼做:http://wp.me/p3UNVs-iS
※ 提醒您,2/26~28都屬於新月能量期間,請把握轉化自己的機會!
※ 如須月空時間表,請參考二月魔法手帳分享文:http://wp.me/p3UNVs-1p0
#奔狼小編關心您
*圖片取自網路,謹此致謝
埃及彎刀 在 Readmoo讀墨電子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日書摘】《聖戰與文明》,張錫模:
「事實上,整部伊斯蘭的歷史,大都對異教徒採寬容態度,向少出現西歐中世基督徒世界那樣的宗教迫害與宗教戰爭。『左手古蘭經,右手彎刀』,是十字軍東征時的故意醜化,不是事實。」
在此時閱讀這本書別具意義,尤其才在一個月前,美國為紀念911恐佈攻擊事件那天,美國駐埃及大使館與美國駐利比亞的領事館,都相繼遭到暴民嚴重的攻擊,導致三位外交人員喪命,之後相關新聞亦不斷延燒。這樣的恐佈場景一直不斷的在西方世界與伊斯蘭教世界之間上演,《聖戰與文明》」一書的再出版,企圖透過闡述長達數百年來永無停止輪迴的爭戰史脈,也順便檢視目前我們所處的世界政治秩序觀。
已故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副教授張錫模在《聖戰與文明》一書,以伊斯蘭教的觀點與西方列強殖民向外擴張的觀點來探討這段百年糾葛的爭戰。其實,所謂的「聖戰」意義不過只是為了促使非伊斯蘭教世藉整合至伊斯蘭教世界的努力,而這樣的傳教過程在遭遇到西方世界以「文明開化」(civilize)理論作為向外殖民擴張的侵略與壓迫之下,就成了兩相對立衝突的世界觀。
衝突之所以存在是對彼此的不了解,中東問題的錯綜複雜有其歷史包袱,然而張錫模教授認為其實是相當程度對伊斯蘭教世界的誤解。因此,本書詳細的從伊斯蘭教世界體系、西歐國家體系、彼此之間的權利與正義的觀點,來探討穆斯林(回教徒)與西方強權之間的世界觀。
Readmoo-完整閱讀,從這裡開始。
https://readm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