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詞語辨析04
above, over
這兩個詞都能用作副詞、介詞和形容詞:在用作介詞時,都可以表示“位置和等級在.........之上”的意思,故很易混淆們。他們的區別如下:
(一)在表示“位置在......之上”時,Over的涵義是“垂直在上”(vertically up from),而above的涵義是“在.........之上”,它可能垂直在上,也可能不是垂直在上。是above的對語是below;over的對語是under。
(二)在表示“等級在......之上”時,above和over有直接和非直接的區別,前者表示非直接的關係,後者表示直接的關係。例如“大使”ambassador的職位是 above“公使”minister,但是一國的大使只能是over 本國的公使,而不能是Over其他國家的公使。
下面請看例句:
We are now flying above the clouds.
我們現在在雲層上飛行。
The mountain is three thousand feet above the sea.
這座山海拔三千英尺。
The sun appeared above the horizon.
太陽出現在地平綫上。
They are now flying over Hong Kong.
現在他們在香港上空飛行。
The rank of ambassador is above that of minister, but the French ambassador is not over the Danish minister.
大使的職位雖然比公使高,但是法國大使的職位並不在丹麥公使之上。
如前所述,above與below相對,over則和under相對, 但在某此句子裏,below和under的涵義大不相同。例:
He wore a waistcoat under his jacket.
She wore a skirt below her jacket
請注意,under his jacket 是“在短上衣的裏面”; below her jacket 是“在短上衣的下面”。
最後,再回過頭來談一下 above 放在名詞前作定語用的情況。西方學者 John C. French 在其Writing一書中寫道: "Above. Undesirable in such use as ‘the above statement'"。其實,這種用法在現代英語中是非常普通的。我們在英美文學作品和一般報刊中,可以經常看到下列的用法:
The above passage, the above notes, the above events, the above list, the above discussion, the above remarks, the above propositions, the above specimens, the above reflections, the above exposition... .
#高雄人 #學習英文 請找 #多益達人林立英文
#高中英文 #成人英文
#多益家教班 #商用英文
#國立大學外國語文學系講師
垂直英文名詞 在 Aiko愛可。愛生活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這趟旅行簡直是冒險王!!!因為收到行程表,機票已經訂好沒辦法改票只能硬著頭皮來...為什麼說硬著頭皮呢?因為這趟根本是挑戰懼高症之旅😭
你們都知道姐懼高症很嚴重,這趟旅行有爬山行程,走路姐倒是不怕,因為我最高紀錄可以一天走十小時也沒問題💯但爬山很多時候因為是石頭路或是樹枝路,旁邊就都是懸崖,懼高症患者就會邊走邊幻想如果一踩錯就落崖屍骨無存,而且我們又在大雨過後去爬山,所以就是越走越害怕,每踏一步都超怕...
最後走到高台,想著來都來了,又硬著頭皮去拍照,我還要一直大喊「via不要再過去」,跟著Via趣旅行~Part II根本是大膽王,我光看他走到邊緣我都要嚇死了,然後姐站在岩石上拍照其實是閉著眼睛,因為我真的不敢看前面的高聳山谷🙄而且其實下面事有路的並不是懸崖,我還可以怕成這樣,真是服了自己...
且這趟旅程也爬了兩個鐘樓,姐這懼高症患者從不爬鐘塔,但這次竟然有兩個,尤其第二個鐘塔根本是極限挑戰吧...
這鐘塔超美,但除了一段是石頭旋轉梯外,接下來就是超高超陡,幾乎是以70幾度以上的的木樓梯上下,還有點鬆鬆,且每一階跟扶手都是空的,所以每走一步就能看到下面超高的孔洞,尤其可能因為氛圍的關係,還不開燈,又黑又高又懸空我真的快嚇死😭
最後一個樓梯根本是大概89度垂直的鐵製天梯,我還跟via笑說這樓梯應該是維修梯,不可能要我們爬上去吧,真的要爬這種梯就誇張了,還在那邊笑鬧,沒想到下一刻真的要爬上去...
因為這次工作沒有翻譯,我們兩個英文超爛的雙傻闖天下,臨時翻譯沒辦法來的時候,一路上很多景點有聽沒有懂,畢竟景點典故太多專有名詞真的很難聽得懂,用比手畫腳也沒用,而這鐘塔更是用斯洛伐克語講解,我們完全聽不懂🤦
然後我們看著樓梯就在那邊笑鬧,想說怎麼會可能讓一般人走這種樓梯?沒想到一陣騷動後,人群竟然慢慢往鐵天梯走,我要瘋了,我真的真的不敢上去,導覽人員跟我說不用擔心,他們樓梯都有測試過,很安全,但不是樓梯的問題,是姐懼高阿...
最後還是只能硬著頭皮上去,你們知道懼高症真的是一種病,可能一般人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高度,對我們來說真的會崩潰,我邊走樓梯就邊算我這次保了多少保險,如果走到一半真的太害怕被嚇死肯吉就很有錢XD
最可怕的不是上去,而是下來,我光站在樓梯口就已經超腿軟,而且還要在垂直的鐵梯從正面轉背面往下比較好走,但樓梯又超小而且很高,扶手又很鬆動...我在懸空近90度的超小踏階鐵梯轉身時真的人生走馬燈狂閃,因為一個不小心手滑或腳滑我真的就可能拜拜惹😱
有一組外國人看我站在樓梯口很久一直不敢走,還一直鼓勵我,說這會成為我一輩子的回憶...真的,我想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這趟一直走的高山,爬高塔的旅程,我怕到一輩子都不會忘的😂
#visitkosice #kosice #kosiceregion #weareunesco #unesconadosah
@visitkosice @kosiceregion Aiko Chiu
垂直英文名詞 在 施振榮 Stan哥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Stan哥:必也正名乎!幾個產業名詞與媒體朋友溝通
我經常看各位媒體朋友的各種報導,媒體朋友在報導中使用的產業名詞,長期下來會對讀者對於該事物的認知造成影響,我們應該要重視媒體所慣用的一些產業名詞是否能正確或貼切表達其背後真正的意義,因此我特別點出幾個我所注意到的產業名詞,與大家分享:
「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OEM的英文原意是指原設備系統製造者,以電腦產業為例,OEM指的是品牌電腦公司,電腦公司原本係由自己研發設計及製造電腦,但後來為了降低成本,於是在產品自行研發設計後,不再自行製造,而委託給EMS(Electronic Manufacturing Services)代工生產製造。例如美國電腦公司HP就是典型的OEM業者,委託給EMS業者-鴻海代工。
但一般台灣媒體都用OEM來指稱台灣的電腦代工廠商,這與一般國外OEM所指稱的對象是品牌公司有所不同,例如在汽車產業Toyota與雙B都是OEM業者,長此以往恐會造成國內外溝通上的混淆。
後來由於台灣代工製造業者的能力提升後,台灣業者以其設計製造的產品供應給電腦品牌公司的做法,被稱為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因此到後來, ODM在台灣就漸漸取代了OEM的用法。
所謂的「代工」,一般談的是代為生產製造,但廣義來說,可解釋為「代為工作」,不只生產製造可以代工,就連研展設計也可代工。台灣的ODM就包括了「代研」(指研展設計)+「代工」(生產製造)二個部分。
在宏碁2000年的世紀變革中,當時將公司一分為二,分成發展品牌事業的宏碁(OEM)與負責研製服務事業的緯創,針對緯創的定位我就提出了DMS(Design Manufacturer Service),即是一般俗稱的ODM。
後來,台灣為了鼓勵原本以製造為主的公司轉型發展品牌,因此也出現了OBM(Original Brand Manufacturer)這個名詞,OBM則較接近OEM的這個名詞的定位。
針對「代工」這件事,我另外提出一個名詞-「代商」。雖然是電腦品牌業者委託台廠代工,但如果換個角度來看,也可以說是台廠請電腦品牌公司「代商」,所謂的商就是在市場上進行價值交換進而創造價值。
我認為,代「商」比代「工」能創造更高的價值,雖然在文化價值觀上依地位高低依序為「士、農、工、商」,但商其實能為社會創造更多的價值,在現代社會如果以為社會創造價值的高低來排序,反而應該是「商、工、農、士」。
「垂直分工」、「水平整合」:
雖然早期「垂直整合」原本是產業相當具競爭力的一種運作模式,不過在全球化的發展之下,基於競爭力的考量,產業已逐漸由「垂直整合」走向「垂直分工、水平整合」的發展趨勢。
只不過一般人常會把「垂直分工」誤稱為「水平分工」,其實如果談的是產業價值鏈上中下游之間的關係,產業的發展過程已由「垂直整合」走向「垂直分工」,而水平則要整合,才能降低成本。
註:我所提出的微笑曲線因為縱軸是指附加價值,產業價值鏈則畫在橫軸,因此也有很多人將產業上中下游價值鏈的「垂直分工」誤稱為「水平分工」。
這裡所談的「水平整合」,就如一些零組件供應商不斷在國內或海外進行同業的併購,這也是產業在水平整合趨勢下的策略,藉由水平整合取得競爭優勢,並打破不同國家或地域的限制。
至於「水平分工」,指的是在價值鏈的同一位置(水平關係,非上下游的垂直關係)做同一類的事,但在不同的領域做,具體的例子如APP,APP有各種不同領域的應用就是一種水平分工的關係;但AppStore則是水平整合。
「工業4.0」vs. 「產業4.0」:
近年由德國啟動的「Industry 4.0」正如火如荼帶動全世界各國推動變革,這也是未來發展的大趨勢。但很多人將「Industry 4.0」稱為「工業4.0」,其實Industry的英文是「產業」之意,一字之差,失之毫釐,差之千里。
工業是經濟發展的必要基礎,人類的文明也是由工業發展所造就,在工業發展後,進一步廣泛帶動了其他產業的發展,諸如服務業,甚至是教育產業、醫療產業。
「Industry 4.0」如果只用「工業4.0」來思考就太過局限,並沒能了解其背後的真正意義,我們應該要以「產業4.0」的思維來思考,將服務業、金融、電信、運輸、媒體等等各產業,甚至教育及醫療領域都納入這一波的變革中。
「物聯網」vs.「智聯網」:
一般人談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IoT),其實所謂的「Things」包括了「事」和「物」,物是有形的,事是無形的,這些事物的積累產生了大數據。如果只用「物聯網」這個名詞來形容,概念相對受限。
因此我提出了「智聯網」(Internet of Beings,IoB),就是強調要靠背後以人為本的智慧才能讓訊息有用,沒有智慧的「物聯網」,無法真正的利益人群。
而「智聯網」並非要取代「物聯網」,而是要在「物聯網」的基礎上,進一步透過「智聯網」來創造更多的價值,讓「物聯網」產生更大的效益,以面對未來的發展大趨勢。
我之所以特別要把這些業界慣用的名詞講清楚,是因為這些觀念是核心思維,思維對了,才能進一步創造價值。我將我的看法與各位媒體朋友分享,就是希望透過媒體朋友們的力量,能將一些名稱導正回來,這樣大家在溝通時,才能站在相同且正確的基礎上,不致因彼此對名稱的認知不同而有所誤解。
Stan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