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市坪林區自從劃入翡翠水庫集水區後、限制開發慎嚴、居民經濟收入頓失依靠、只能另謀改變經濟收入方式、解決居民生活支出費用、唯改變只能靠轉型發展低碳旅遊及發展觀光吸引遊客。
永福在邀集新北市政府水利局等相關單位商討該區北勢溪茶🍵博館前護岸美化工程、創造坪林區坪林尾🌉橋周邊景觀(坪林尾🌉橋(維修細部設計已再處理)、🍵茶博館前護岸美化工程及茶🍵博館背面山坡地種植景觀茶園)吸引更多遊客、解決市民經濟收入遞減問題。
茶博館護岸美化工程作業市政府已審核完成、於今日水利局邀集區公所及各里里長說明規劃過程內容、讓該美化岸能盡快落實施工。
坪林 山坡地 在 每日一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冷回顧 台北文山區的「萬芳」和歌手萬芳有什麼關係?
恭喜 萬芳 獲得評審團大獎;想到或許可以回顧一下這篇。
---------------------------------
你可能知道,全台灣縣市中只有台北市的各區底下有個「次分區」的行政區劃分方式,也可能知道文山區下共有五個次分區:景美、興隆、萬芳、木柵與二格山。
次分區基本上是由各行政區中,歷史背景相似或是距離相近的鄰里所集合起來的。
其中萬芳次分區中有數個知名地標:捷運萬芳社區站與木柵垃圾焚化廠、博嘉運動公園。
不過,萬芳的由來究竟是什麼呢?跟回憶過去痛苦的相思忘不了的歌手萬芳到底有沒有關係呢?
答案是:一點關係也沒有!
萬芳的地名由來,事實上是源自於昔日的兩個礦場:萬隆礦場及芳川(朝日)礦場。從兩個礦場當中各取了一個字,於是變成了現在的地名:萬芳,並連帶產生一系列的相關的地名。
雖然經過多年發展下,當初礦坑的痕跡大多已經隱沒在荒煙漫草中,但文山區曾經生產煤礦!
文山區的煤礦大多分布在興隆路兩側及景美溪河岸,從日治時期便開始開採,因為私人採煤獲利頗豐,因此煤礦有「黑金」之稱。
日治時期的主要礦坑有:文山碳坑、十五份碳坑、景尾碳坑、重興碳坑。
大正 8 年 (1919),日本人在此處成立台北鐵道株式會社,為了便於將深坑與石碇一帶的礦產與物資往外運輸,隨後便鋪設了景美到石碇間的輕便鐵道──石碇線;之後又於大正 10 年 (1921) 興建了長 10.4 公里的萬華-新店鐵路(簡稱萬新鐵路)。
起點為萬華,行經螢橋、水源地、公館、十五份、景尾、大坪林,最後抵達終點站新店;為了煤礦的運輸,後來台北鐵道株式會社又增設十五份支線。兩條輕便車路線讓文山一帶的礦產得以運送至萬新鐵路沿線(十五分站及景美站)的儲煤場,再轉由萬新鐵路自台北郊區運送至台北的核心地帶。
上圖中左側紅線的即為昔日台北鐵道株式會社於的連接萬華與新店的萬新鐵路;中靠近上方的綠色線條即為輕便車十五分線,下方的綠線則是連接了景美與石碇的石碇線。
到了戰後,由於工業發展對於煤的需求,文山地區開採煤礦的熱潮並未消退,此時仍有許多礦坑持續開採,其中也包含了前面提到萬芳地名由來的萬隆煤礦和芳川煤礦。
1946 年,萬隆煤礦開採。(一說為 1952 年開採),不久後的 1949 年陳村頭與陳其志合夥成立了芳川鑛業社,並開始開採芳川煤礦。
台灣煤礦產量在 1960 年代左右達到高峰,但隨著能源的使用逐漸轉移到石油化學燃料,加上臺灣產煤的成本過高,無力和品質高價格低的進口煤抗衡,因此造成了煤礦業的沒落。
1972 年,臺北市政府開始規劃在木柵140高地建設山坡地開發示範社區;兩年後萬隆礦場停止開採。到了1978 年,台北市政府開始進行區段徵收,徵收民地用來興建萬芳社區,並在 1984 年完成社區的興建。
另一邊的芳川煤礦在1984 年遇到六三水災後,由於豪雨的沖刷以及臺灣對煤的需求減少而歇業,最後在 1997 年封礦廢坑。
在文山地區產煤極盛時期,當地首屈一指的大礦坑,芳川礦坑每天有高達 500 名礦工開採煤礦。然而,隨著煤礦黃金時代的過去,昔日的開採的光景只能永遠留在當地耆老的腦海中,對現在的我們是很難想像的了。
雖然文山區產煤的時代已經結束,昔日礦廠的遺跡或已被植物覆蓋,或已建起一棟棟大樓;不過地名萬芳的留下,還是讓我們有蛛絲馬跡去認識曾經繁榮一時的文山煤礦業。
坪林 山坡地 在 微微笑廣播網 (台灣最美的聲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人生舞台(49)
在台灣這麼多傳統產業中,很難找到比茶更普遍的,更受人歡迎的東西,不但滋潤三百年來台灣人的胃腸,更加變成這個民族代表性的產物。
清朝時代、茶、糖、梓腦是台灣三大出口品,其中尤其茶的輸出量最多,靠茶生活的人也最多,對台灣的經濟發展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台灣的茶,最早發現是日月潭一帶的野生茶,不過數量相當有限,一般人都將之當作可解熱的葯物使用,根本沒人喝茶品味。
大陸茶種傳到台灣,有二種不同的情形,一種是清朝嘉慶年間,福建人柯朝他將武夷茶帶到台北縣瑞芳的魚坑種植,另一種是清朝道光年間,鹿谷舉人林鳳池去大陸帶回來的烏龍茶種,在凍頂山頂試種成功,這也是凍頂烏龍茶的由來。
雖然台灣的氣候,土質相當適合茶的生長,但是初初傳來台灣的大陸茶種,只在一小部份地帶植種與使用,並不普遍,清朝咸豐八年(西元一八五八年),天津條約台灣的門戶大開吸引了各國的外商,其中英商陶德發覺台灣最適合種茶,就這樣由福建泉州引進大批的茶種,又提供肥料以及貸款給茶農,更加保証收成後全部要收買。
於是本省的農友紛紛種茶,效果非常好,到清朝同治年間,台北縣的瑞芳、坪林、八里、桃園的石門、大溪、龍潭、新竹的北埔、新埔、關西、以及苗栗、彰化等等的山坡地,均遍佈茶園,同治七年後,茶已經是台灣最大的輸出品,日本人統治台灣後,為了供應日本本土糧食的需要,不斷推廣稻米,蔗糖,樟腦等經濟性的產品,對茶與煙草這種不是民生必需品,卻是限制生產,所以有許多茶農只好毀掉茶園,改種稻米,蔗糖,一時間茶葉全然沒落。
台灣光復後,茶的世界不受限制,一直到五十年代,南投凍頂山的茶葉專業區成立,政府提供肥料,農葯方面的協助。並且積極改進製茶的技術,台灣的茶才有起死回生的機會,到七十年代,茶再度成為台灣之寶。
從清朝嘉慶年間,傳說中的第一棵茶樹傳入本省到現在,近二百年來,茶曾經是台灣三寶之首,外銷最盛時每年三、四萬擔,也曾經險險絕種,幸虧光復後,茶沒受限制,加上六十年代以後,台灣的經濟加速起飛,茶已經變成人人需要的飲料。
相信台灣之寶的茶,一定會世世代代傳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