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魔粉,今天討論一下我們是用甚麼道理來詮釋自己的迷信?
昨天閱讀到關於運動前後要拉筋的迷思,簡短來說運動前拉筋,會把你肌肉的速度和強度都減低;運動後的拉筋也對肌肉酸痛,沒有任何幫助。
書中提到就算這些研究研究不計其數,而且每一個實驗都證明了拉筋對運動前後沒有幫助,還是有不少的人樂此不疲。
這就是人類有一種直覺道理的偏見。
老實說,若我沒有讀到這些資訊的話,我或者也會相信深蹲到很疲倦,第二天大腿肌肉酸痛的話,就去拉拉自己腿筋。因為感覺上拉筋的時候,會對酸痛的肌肉拉到有另一種痛,我們會錯覺自己有對酸痛做了些對治,所以「直覺」是就應該要這樣做。
這種「直覺偏見」在華人圈也有不少飲食上的禁忌,例如孕婦不可以吃鳳梨,不然會流產;生孩子後女人要坐月,不能喝普通的清水、不能洗頭;或者女人生理期不可以喝冷水,因為會讓子宮寒冷云云。
這些都是沒有科學根據,而且還有不少的科學研究證明坐月子的操作,不但對產婦的健康沒有幫助,還會有害。
若說如果喝冷水就會冷卻妳的子宮,我覺得妳可能要叫醫生檢查的,不是妳的子宮,而是妳的腸胃是不是穿了大洞?
冷水進入喉嚨,就已經開始被我們身體的溫度暖化,到了胃,繼續被暖;經過小腸,更暖。請問那杯冷水要透過甚麼方法才能降低妳子宮的溫度呢?
所以就有一派民間信仰的華人療養法,是要你不斷喝姜水。我只會建議大家,任何一個方就可以治療萬病的說法,都是不科學的。
不過這種萬用靈藥的說辭,是最吸引不思考的人。
你只要迷信身體自己也感覺到溫熱就是健康的象徵,那麼要推銷吃姜生活給你,你的「直覺偏見」就會告訴你這很有道理。
那麼要弄到自己的身體常年發炎嗎?
我還聽過一些中醫師勸人不要去健身房鍛煉肌肉,說肌肉增長後,陽氣會減少,你看那些健身房是不是很多男同志?
而且那些參加健身比賽的,他們的胯部鳥都很小。
其實男人下體的勃起長度,是先天性的。不會因為你練成肌肉男,你的下體就會變小。更多的時候,講這種話的人,看到人家整體的大塊肌肉的體積,對比起人家的鳥,「直覺偏見」的覺得人家的鳥很小。
實際鳥量不變,只是鳥和身的比例之下,你把比例當成是陰莖縮小的實際數據。
然後最狗屎的,還說鍛煉肌肉會性無能。
實際上,多個科學研究發現有鍛煉肌肉的話,你身體會製造更多的睾酮素。睾酮素一增加,你的性慾、勃起能力和精液量都會增加。(怎麼知道精液量增加?射的時候就知道了)
至於健身之後會變成男同志,更加可笑。
你不能倒果為因啊!
男同志可能喜歡照顧自己的身體,所以會去健身房,但你他媽的不能說去健身房的男人,是會練成男同志。拜託,一個中醫師這樣講,是會給男同志很多不切實際的期待的。
莫說身體健康的課題,就算男人在追求女生的時候,也有很多的直覺偏見:他們只是很喜歡自己為女方付出關懷的感覺,因為我這麼喜歡關懷她,她也一定會喜歡被我關懷。
女人在男女關係裡面受直覺偏見所忽悠的,就是她覺得自己為了愛一個男人而改變了自己,就認為男人只要是愛她的話,也會為她而改變。我只能勸大家,直覺不一定是壞事,有些直覺是可能救命的。
不過通常那些能夠救命的直覺,是不可能不斷的重複出現。
重複出現又沒有任何效率的,更加可能是你對自己的直覺偏見已經上癮了。
好男人迷信了那種不斷付出關懷終究會得到女神的劇情,女人也沉溺於有男人肯為她改變一切的狗血感動。
如果你一直用著一些方法來處理問題,但問題都還在,你應該要檢視自己是否對這個解決問題的方法,有「直覺偏見」。
如果你的認為除此外,別無他法,你已經中了自己的招!
#江魔設教
#廣渡魔粉
如果覺得我的文章有幫到你,你可以隨緣樂捐,打賞個小費給我吧:http://paypal.me/kongdemon
不打小費的話,麻煩幫忙點讚分享,好讓演算法幫我推文!
坐月子不能蹲 在 Stay Fit with Mi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謝謝大家的關心,收到好多祝福、關心的留言與私訊☺️ 昨天好好休息了一整天,今天有精神來和大家分享我的超長生產分享文✌️
2021年4月11日,我收到了這輩子最棒的生日禮物 - 弟弟順利出生了❤️ 這一天是我的生日,同一天也是我爸爸的生日,沒想到我這個計劃控連三寶的出生日都計畫好了😆(我真的是十個月前算好才懷孕的哈哈哈哈😂)居然真的可以三代一起過生日!
但要在預產期出生還真的是要有緣分,尤其大寶二寶都在大約38週就啟動了產程,而且還越生越大隻(哥哥3500多克、妹妹3900多克)所以其實我一直沒有看太重,只要寶寶健康平安就好🙏 但不得不說弟弟的產程真的長得很奇怪,生完到現在精神恢復的比較好了,終於有心力來分享這胎弟弟的產程。
大約從3月27日那天開始,我就一直感覺到下墜感、子宮大腿都很痠脹、很像生理期來潮時的那種宮縮感,依照過去兩胎的經驗加上時間也是差不多38週,我覺得弟弟應該真的想出來了,那時候規律宮縮到連手機的宮縮app都出現了「go to the hospital」的訊息,當天大費周章跑到醫院去結果又變成假警報😅
第二次假警報出現在4月7號,當時也以為真的要生了,因為規律宮縮也維持了好幾小時,然後好幾次冥想問肚子裡的弟弟要哪天出生,好幾次直覺給我的回答都是4/7這天!啊結果... 還是沒有發生任何事啊😆 我實在太不舒服又很困惑,一顆心懸在那裡真的很要命,好多本來規劃的事情都一直拖延拖延,延到我越來越心煩焦慮,4/7當天最後,我又冥想一次和弟弟溝通難道是想跟媽媽同一天生日?好!這次我就信你了!媽媽我繼續等😩
4/10 凌晨 3:30
規律宮縮到快站不起來,但是怕又是假警報所以不敢叫老公起床,撐到早上快六點實在受不了了,心想著宮縮都沒有停、五分鐘收縮一次,這次是真的了吧!再晚怕雪隧塞車,還是早點出門比較保險吧?我內心交戰猶豫了又半小時,也不知道在交戰什麼😂 可能突然真的要生了又很不想面對?最後和老公把東西整理整理還是決定往醫院前進。
早上七點多抵達醫院檢查,確實宮縮很規律又頻繁,但是內檢了一下發現宮口一公分都沒有開,看來又是要被退貨了🤷🏻♀️ 不過這次醫生要我們別回宜蘭了,在台北晃一晃、吃早餐之後有動靜隨時趕回醫院,因為我已經算是經產婦了,產程很有可能隨時說啟動就啟動。
吃完早餐、還跟老公在附近的建國花市走了一圈(?) 邊走我還邊想....疑? 我不是要準備生孩子嗎?為何我會在建國花市?? 現在到底什麼情況😂 結果沒想到到了中午規律宮縮又停了!我真的是想抱頭吶喊現在到底想怎樣啦!我快受不了了一下痛的要死做好心理準備要生了,一下又給我完全無感好像我剛剛在幻想?這種焦心的感覺加上身體不適真的很折磨人😭 由於產兆又默默消失了,只好暫時待在台北的弟弟家繼續等.....。
在弟弟家一路等到晚上都沒動靜,我們的助產士給了我們一些自然催生的建議,站著、跪著扭屁股、上網查的喝蜂蜜水、刺激乳頭、青蛙蹲、多走路等等各種招式都試一輪,還逼著不舒服的自己去夜市走一圈,真的是覺得超級無敵崩潰😭 然後到了半夜又開始規律的痛啊痛,結果痛到隔天上午又不痛了.... 🤦🏻♀️😵😵😵我覺得我的耐心已經幾乎要被磨光了,這時候醫生和我們討論了一下,是不是可以考慮剖腹產?
其實我真心很希望最後一胎可以不要再被剖肚子了,前兩胎在美國開的刀、身體結構、筋膜遭受的破壞,我到現在都還在承受著痛苦😢 尤其有在健身的我,這四五年來感覺好多動作都受限、身體感覺不像自己的,我真的好不想要最後一刻放棄自然產😭好想要體會看看,讓肚子裡的寶寶用最天然的方式來到這個世界的感受🥺
不過就像醫生說的,我們已經盡力了,至少我們嘗試過了,產程其實已經在過去兩三週就默默的啟動,有可能弟弟有什麼困難、正在向我們釋出什麼訊息,真的要剖開來看才會揭曉,母子均安比什麼都重要。從今年一月回到台灣後,我就很努力的讓自己放鬆、讓中醫針灸、做結構調整,也盡量不做重訓,以免身體結構在不當基礎下被破壞的更嚴重。經過中醫調整身體真的舒服很多,恥骨痛、肋骨痛、呼吸困難還有許多孕期不適症狀都緩解下來,以前真的不知道結構治療對孕婦這麼有效!早知道就早點回台灣早點開始治療了😭 我確實可能調整的時機拖的太晚,已經超過30週肚子很大很崩了才開始調所以效果有限😢 一切還是以安全為重,因此我們決定採醫生的建議就在今天剖腹了吧!剛好是我的生日,這也是命運的安排?
討論考慮要剖腹產後內心蠻複雜的,4/11一早我跟老公就在台北晃來晃去,心想著有沒有機會破水啊落紅啊,會不會突然又啟動產程了?加上又是我的生日,我們中午還跑去吃壽喜燒然後逛街了一下😂😂 當天每個moment 我都很疑惑「疑?今天不是要生小孩嗎?我在這裡幹嘛?」到了下午三四點了還是沒有產兆,連宮縮都消失了😞 只好去醫院面對要剖腹的命運,但是到了醫院的時候,發現宮口居然已經開了三公分(?)我整個困惑到不知道要不要繼等開指,還是要去剖?
又和老公、醫生討論了一下,最後還是決定不等了,畢竟從兩三週前就感覺弟弟想出來,但好像遇到了什麼困難弟弟出不來,而且因為我有過兩胎剖腹經驗所以不能打催生,醫生評估了一下風險還有經驗,我們最後還是決定剖腹了😭 雖然我有點小失望,但也算是鬆了口氣,今天終於可以把肚子裡的異形給排出來了啊啊啊!真的被要生不生的痛苦折磨到整個人毛躁到不行了🤯 加上又能和弟弟跟爸爸我們三代同一天生日真的很酷,好吧好吧我就臣服於宇宙的安排了!
剖腹前的準備很趕,因為沒看時程沒有計畫,完全是臨時決定,趕著辦理住院手續、浣腸、剃毛、填資料等等都做的好趕,好在之前弟弟假警報太多次,待產包裡什麼的都準備好了👌(這裡超感謝 六甲村孕兒精品 送我的待產包,不知道帶待產要準備什麼的人直接去買一袋就搞定,裡面什麼都有!不然我真的不知道在台灣生產要準備些什麼)
一切都就緒之後,好孕工作室 的助產士任虹陪著我們到手術室,老公也換了衣服進來手術室裡陪我,一進手術室我本來有點緊張的心情放鬆不少,因為裡面播放著很嗨的音樂😂😂😂 然後身邊又有老公還有這幾個月一直陪伴著我們的任虹在身邊,打麻醉的時候超痛,但任虹一直握著我的手讓我放鬆,整個過程都讓我感到非常溫暖,@陳鈺萍醫師 也有在手術過程中與我對話,對比我在美國生兩胎都像被推上手術臺當豬宰的冰冷恐懼感實在差太多了😭
晚上八點多,我聽到了弟弟響亮的哭聲!
剖腹的過程中大部分時間都沒有感覺,我聽著音樂邊跟老公聊天,想化解布幕另一端下半身不知道現在發生什麼事的緊張感,但是有一小段時間我真的有感覺到擔心也有點害怕,腹部被剖開時聽到醫生說了一句「好緊!」然後我開始感覺到有一個人壓著我的身體,另一個人蠻出力的要把某樣東西從我身體拔出來,不知道為何這個過程讓我很想流眼淚,一方面是覺得很沒安全感,另一方面也可能淺意識覺得要跟弟弟分開了?但不得不說... 當弟弟被拔出來的那瞬間,我的身體真的他x的有夠舒服!!!被擠到很難受的內臟感覺都一起鬆了口氣😆 肋骨恥骨也是瞬間都放鬆了!
醫生果然很有經驗,一剖開肚子才發現,我的腹部筋膜果真的一整片都繃在一起,果然前兩胎剖腹手術把身體結構都搞砸了,第一胎剖腹切口太過接近恥骨,加上第二胎又得剖在同一個位置,兩次接連靠近在恥骨聯合處,對我的筋膜線造成很大的破壞,這也完全解答了為什麼我第二胎產後骨盆與脊椎角度活動度極差、超容易腰痠、肩頸不適、下腹脂肪容易堆積、整個怎都感覺身體不像自己的😢 謝謝陳醫師在手術過程中,也細心的幫我把前兩胎手術遺留的沾黏毒害都清理乾淨了😆😆🙏
肚子筋膜緊蹦的程度很嚴重,連徒手把弟弟拉出來都有困難,難怪過去兩週宮縮縮一縮又停了下來好幾次,因為光靠宮縮的力量真的沒辦法把弟弟擠出來啊啊😵 加上弟弟還有被臍帶繞頸一圈,這半個月弟弟果然在向我們釋出訊息!真的是弟弟想出出不來,還被關在我的肚子裡越養越大隻😂 出生時4305公克、身長53.5公分,真的是標準巨嬰無誤😆連嬰兒室的護理師都說這是滿月寶寶混進來的吧?
這兩天的相處發現弟弟的個性(目前為止)非常非常calm,從出生到現在只聽到他哭沒幾聲,就算肚子餓也不會大哭,半夜找奶喝也只是溫和的哀哀兩聲,摸摸他的臉還有放音樂給他聽馬上又快睡著了😆整個跟他哥哥姊姊差十萬八千里!然後他剛出生時還呈現十指交握的大師姿勢好一段時間(圖八)我從懷孕到生產每一天都冥想,難道真的是靈性大師投胎來的?
總之,生懷第三胎這趟旅程總算平安落幕了,昨天收到私訊說好像一部追了很久的劇終於完結篇(?) 好可愛的比喻😂 這段時間真心感謝 @陳鈺萍醫師 的專業,讓我整個孕期都非常放心,陳醫師結合了中醫與西醫的理論,讓在美國生懷兩胎後始終找不到自己身體哪裡出問題的我,通通都找到了答案❤️ 也非常感謝 昌盛堂中醫診所 的 @中醫師劉佳祐 從我回台灣後一路幫我調整結構,雖然因為太晚才開始調了,前兩胎的沾黏又太過頑固,希望這胎之後的復元之路能靠劉醫師的神手幫我把結構都調回我原來的身體應有的樣子,讓我的脂肪不要亂囤積、健身可以更有效率✌️
謝謝宇宙讓我平安生下三寶,還讓我們同一天生日🥰這真的是這輩子最大的禮物🎁 接下來要好好坐月子開始進入產後修復之路了,花了十個月被撐到跟西瓜一樣大的子宮,要花大概6-8週的時間讓他縮回拳頭大小,產後的身材恢復千萬不能急,越急越瘦不下來,或瘦下來也不會身心快樂,給我一年的時間,我要讓馬甲線回家💪❤️
謝謝大家的祝福還有耐心看完這個超長文☺️ 祝福所有跟我同期的孕妹們都能順利生產😊
坐月子不能蹲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從開始在網路上分享各種關於女性身體、孕期和運動相關知識後,陸續有很多人會問我「知道這些觀念後,接下來要怎麼和想法不同的家人溝通呢?」過去,我總覺得這問題涉及每個家庭相處模式和個人表達能力,要回答的好實在非常困難,直到最近接連遇到兩個案例,讓我深感不能再迴避,得試著好好回應這個大哉問。
第一個狀況是,有位媽媽在診間焦慮地來問我,「醫師,看了你的文章後,發現孕婦最好滴酒不沾。可是我媽做菜都習慣放酒,說以前就是這樣啊,你們還不是都長很好?我實在很擔心胎兒受影響,又不敢和她據理力爭,我喝這點酒應該沒關係吧?」
另一位媽媽則是在例行產檢時,無奈地和我分享,自己孕前也練了好幾年重訓,但因為上一胎,染色體異常最終引產,先生認為這次還是小心一點,不許她再運動。看到社群網路越來越多孕婦持續深蹲硬舉,讓她實在非常羨幕。
聽完這些,實在讓我有種事情做一半的無力感。畢竟我分享知識後,媽媽若不敢勇於和不同意見的家人溝通,反而會在科學新知與舊觀念中間進退維谷。更何況,這些觀念的落差總是環環相扣,從孕期直到產後與育兒,不是隱忍一下就過去了。比如說,坐月子時堅持要產婦喝雞酒補身體、不予許媽媽洗頭出門,給新生兒喝糖水、穿過多的衣服等,這些歧異有時會像滾雪球般越滾越大,一再挑戰媽媽的耐受度,最終就可能因為很小的事情而大爆發,導致嚴重的爭吵。
而針對第二個案例,假使孕婦接受了先生的「禁令」不去反駁將責任歸屬釐清,豈不等於默認懷孕中各種無法預期的後果是和自己的食衣住行有關。日後萬一真有如早產、胎兒窘迫的狀況發生,反而會被認定是不是不夠「小心」,甚至得背上沒把胎兒「顧」好的黑鍋。
因此,我認為無論如何還是得嘗試溝通。我會建議可用讚美、同理對方的口吻作為起頭,再進入想溝通的主題和理念。以上述個案為例,我就會說「媽,謝謝你在我孕期幫我準備餐點。我知道照顧孕婦妳很有經驗,但現在新的觀念都認為孕婦應盡可能滴酒不沾,因為酒精很可能傷害胎兒腦部。酒精雖然經熱會揮發,但還是無法定量。媽,可以為了我們的寶貝改一下習慣嗎?」
「老公,我知道上一胎這樣大家都很難過,可是寶寶染色體異常不是誰的錯。研究也顯示運動不會增加早產、流產的機會,還能增加血液循環,讓我有體力應付生產和育兒大小事。為了母嬰共好,我希望可以繼續運動。」
當然在對話的過程中,不可能一帆風順。對方可能會以聽過的特殊個案,去強化自己的想法。比如,朋友的媳婦就是催生才會吃全餐剖腹產、鄰居以前就是搬了重物提早破水生產,或一再強調以前都這樣,怎麼現在的孕婦意見這麼多?
當遇到這種狀況時,不要簡單地用一句「這醫師說的喔!」, 更無需和對方大小聲,可以耐著性子從事情的原理去回應。比如根據最近醫學研究顯示,催生不會增加剖腹產機率,反而可避免胎兒過大生不出來或胎盤功能退化、胎兒解胎便導致待產時胎兒窘迫。
因為比起醫師的權威,很多人反而更相信自己過去的經驗。就曾有我的孕婦和我反應,她喝冰水被朋友阻止,他直接回應「我的醫師說可以啊!」結果朋友反而斬釘截鐵的和她說「那你的醫師該打屁股了!」更何況有時候,醫師的想法也不盡相同。尤其針對孕期運動,太多醫師根深蒂固認為孕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能躺幹嘛去亂動,且有這些想法的醫師,還往往是極資深的醫師。
因此我寫文章都期許自己可以細說從頭,將原理解釋清楚,如此一來,才能將迷思連根拔起。當然我也會期待我的讀者們,不要一昧相信我寫的結果,而是從根本開使理解吸收,甚至是挑戰我。這樣才能真正將知識內化成自己的信念,在面對外界質疑時,也懂得去應對溝通。看到一些令人害怕的經驗分享或似是而非的農場文時,也不會人云亦云,無所適從。更期待的當然是,大家能從我的文章中獲得相信自己的力量與勇氣。
大家都是如何和家中長輩、伴侶、親人溝通各種關於醫學認知的不同呢?歡迎分享經驗喔!好的壞的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