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限定精美藍光與標準收藏絕美版本可以一起收了,The Criterion Collection 甫公佈六月發行片單,雖然早有聽聞風聲,但親眼看到消息公佈時還是無聲尖叫了一陣子,繼《沒有煙硝的愛情》之後,去年奪得坎城最佳劇本、今年初才擄獲一票影迷的《燃燒女子的畫像》神速名列其中,其設計保留電影的藝術典雅風格,淡淡的紅綠配色令人一見傾心。
《燃燒女子的畫像》一如多數法國電影,是不帶色情眼光的描繪情慾,細膩流轉,絕美動人,愛與慾驅動著靈肉合一的追求,第 28 頁持續隱隱作痛,〈四季〉越發磅礡壯闊,夜空一輪明月更顯寧遠,高掛在任誰都無法觸碰的無邊記憶,思念不聽使喚模糊了視線,在失去對方的孤寂裡耗盡一輩子懷念餘燼的溫度,每個人都有過快樂的日子,快樂的日子終會觸及彼岸,只是一輪明月不知不覺就跟了天涯海角一生一世。她們成為彼此的天使,從天而降,曾經愛情像狂風驟雨,為生命灑上五顏六色,而今愛情是自暴自棄,自暴自棄面對命運浮沉與心之所向,終究學會不再追尋答案。那一年夏天,初見是情感之長度,多年後重逢,再見是永恆之深度,裙襬的火舌早已撲熄,胸腔的烈焰卻再三復燃,不發一語任憑淚水張狂,原來誰也沒真正移開過目光。
CC 如此介紹這部電影:
「愛火靜靜地醞釀於此位藝術家和她作畫的對象之間,直到她們一起創造了一個可以短暫綿延的宇宙,在這個法國當代影壇最為人所稱道的導演之一 Céline Sciamma 所揮灑的十八世紀華麗愛情故事裡,被指派去一處與世隔絕的濱海別墅裡,畫家 Marianne(Noémie Merlant 飾)需要找出一個方式為 Héloïse(Adèle Haenel 飾)完成一幅出嫁前的肖像畫,而 Héloïse 不但抗拒丈夫將妻子當作私有財的傳統婚姻體制,同時也暗地裡觀察這位女畫家。在細膩張力底下揭開的持續相互凝視中,是兩個女人漸漸了解彼此的肢體語言、情感表達,與身體的親密歡愉,最終合力煉造出亟具顛覆性與創造力藝術作品,以及一段飛蛾撲火的浪漫戀曲。這部作品肩負起一個超越時間與空間的想望,當女性們可以身處沒有男性的世界,自由生活,注視彼此時,《燃燒女子的畫像》深度拓展了情感與藝術的無限可能。」
▍延伸閱讀:
《燃燒女子的畫像》,路過的人只看到煙。
https://cm3350658.pixnet.net/blog/post/469116764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4萬的網紅超粒方,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在看到得獎之後才開始做影片的 厲害吧 監製/編輯: 黃豪瑞 (Jasper) 加入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Q-fBheHysYWz9ObSEzMdA/join ===================================== 還可...
坎城最佳劇本 在 地下電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地下情報】
『第72屆坎城影展主競賽評審團正式亮相』
2019坎城影展主競賽評審團主席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Alejandro G. Inarritu)攜著本屆主競賽評審團亮相。
本屆評審團仍然星光熠熠,除了兩屆奧斯卡最佳導演阿利安卓外,包括大家熟知的艾兒芬妮(Elle Fanning);希臘鬼才導演,坎城影展常勝軍《聖鹿之死》、《單身動物園》的尤格藍西莫(Yorgos Lanthimos);《蜂蜜之夏》拿到坎城評審團大獎、《幸福的拉札洛》斬獲坎城最佳劇本的艾莉絲羅爾瓦雀(Alice Rohrwacher);《沒有煙硝的愛情》榮登坎城最佳導演、《依達的抉擇》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得主帕威帕利科斯基(Paweł Pawlikowski)。
此外還有以《BPM》拿下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的羅賓康皮洛(Robin Campillo);曾在2008年以《溫蒂與露西》入圍坎城一種注目單元的凱莉萊卡特(Kelly Reichardt);身兼導演和漫畫家的恩奇畢拉(Enki Bilal)以及來自布吉納法索的女演員Maimouna N'Diaye。
今年坎城主競賽評審團由四位女性、五位男性,七個國籍的電影專業人士組成,2019坎城影展如火如荼展映中。
#艾兒芬妮太仙了
#要看姐姐達珂塔芬妮的新作了
坎城最佳劇本 在 地下電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地下情報】
『第72屆坎城影展主競賽評審團出爐』
坎城在今年2月底確定由奧斯卡最佳導演《鳥人》、《神鬼獵人》的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Alejandro G. Inarritu)擔綱主競賽評審團主席,成為首位出任此職務的墨西哥人,而坎城也於稍早公佈了其他評審團成員。
本屆評審團仍然星光熠熠,包括大家熟知的艾兒芬妮(Elle Fanning),其新作《魔力女聲》現正於台灣院線映演中;希臘鬼才導演,坎城影展常勝軍《聖鹿之死》、《單身動物園》的尤格藍西莫(Yorgos Lanthimos);《蜂蜜之夏》拿到坎城評審團大獎、《幸福的拉札洛》斬獲坎城最佳劇本的艾莉絲羅爾瓦雀(Alice Rohrwacher);《沒有煙硝的愛情》榮登坎城最佳導演、《依達的抉擇》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得主帕威帕利科斯基(Paweł Pawlikowski)。
此外還有以《BPM》拿下坎城影展評審團大獎的羅賓康皮洛(Robin Campillo);曾在2008年以《溫蒂與露西》入圍坎城一種注目單元的凱莉萊卡特(Kelly Reichardt);身兼導演和漫畫家的恩奇畢拉(Enki Bilal)以及來自布吉納法索的女演員Maimouna N'Diaye。
今年坎城主競賽評審團由四位女性、五位男性,七個國籍的電影專業人士組成,將在5月25日揭曉主競賽單元的各獎項。
‼️第72屆坎城影展主競賽單元入選片單:http://bit.ly/2UT7gyk
坎城最佳劇本 在 超粒方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我在看到得獎之後才開始做影片的 厲害吧
監製/編輯: 黃豪瑞 (Jasper)
加入會員: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0Q-fBheHysYWz9ObSEzMdA/join
=====================================
還可以在哪裡找到我:
FB: https://www.facebook.com/tessereq
twitter: https://twitter.com/TessereQ
twitch實況台:http://www.twitch.tv/chantienchiu
=====================================
如果你不喜歡此影片的話歡迎指教
我會盡量改進
喜歡的話也請不吝嗇分享啦!
All videos on my channel are only used for commentary.
Copyright Disclaimer Under Section 107 of the Copyright Act 1976, allowance is made for "fair use" for purposes such as criticism, comment, news reporting, teaching, scholarship, and research. Fair use is a use permitted by copyright statute that might otherwise be infringing. Non-profit, educational or personal use tips the balance in favor of fair use.
《寄生上流》(韓語:기생충/寄生蟲,中國大陸譯《寄生蟲》,香港譯《上流寄生族》)是2019年韓國黑色幽默驚悚劇情片,由奉俊昊執導,宋康昊、李善均、曹如晶、崔宇植和樸素淡主演。本片榮獲眾多提名。在第72屆坎城影展的官方競賽單元中獲得金棕櫚獎,成為第一部獲得該獎的韓國電影。在第77屆金球獎中獲得最佳外語片,成為大韓民國首部拿下金球獎的電影。在第73屆英國電影學院獎中獲得最佳外語片和最佳原創劇本。在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中獲得最佳影片獎、最佳國際影片獎(原名最佳外語片獎)、最佳導演獎及最佳原創劇本獎,是史上首部獲得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獎、最佳原創劇本獎的亞洲電影及非英語電影。

坎城最佳劇本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臺灣青年導演的未來想像 《十年台灣》 府中15特映
台灣新生報
台灣新生報
【記者周貞伶、王志誠/新北報導】
2019年1月21日
府中十五「亞洲連線」主題影展,選映獲得香港金像獎的話題電影《十年》,配合影展於昨(二十)日特別邀請即將上映的《十年台灣》舉辦特映會,文化局副局長于玟、監製劉嘉明出席參與,並邀請本片五位新導演及劇組團隊,蒞臨府中十五與觀眾分享創作理念。
《十年台灣》五位導演來自不同的成長背景,包括阿美族原住民、臺菲新住民二代、馬來西亞華僑及土生土長的臺灣人。勒嘎.舒米曾與鄭有傑導演共同執導《太陽的孩子》入圍金馬獎最佳改編劇本。鄒隆娜作品《阿尼》則曾入圍二○一五年坎城影展,呂柏勳短片《野潮》獲得第十九屆台北電影獎最佳導演。謝沛如以短片企劃《TheLonelyHopper》入圍二○一七東京國際短片電影節Short Film Pitch Competition決選,廖克發則以紀錄片《不即不離》獲得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華人紀錄片獎」首獎,也成為今年度府中十五紀錄片駐館導師之一。
新北市文化局副局長于玟表示,年輕影像創作導演最需要展演平臺,不論是劇情片、紀錄片還是動畫片,府中十五鼓勵年輕創作者不遺餘力,長期提供音像創作者放映空間,透過音像作品發表計畫,年輕導演的多元觀點及創作精神可直接傳遞訊息給觀眾。
她非常認同《十年台灣》電影中五位年輕導演勇於表達對臺灣現況的批評與觀察,也鼓勵年輕影像創作者盡量展現其創作能量,促進多元觀點的對話。
監製劉嘉明表示,十年系列電影拍攝計畫讓臺灣新導演各自展現特色,也讓年輕導演有更多國際交流機會及經驗,對於《十年台灣》所聚焦的面向,他認為,臺灣最寶貴的價值就是多元,「因為有各種聲音穿透出來,人人皆有自由表達的機會」。
《十年台灣》由劉嘉明擔監製,五位導演為鄒隆娜、 廖克發、呂柏勳、謝沛如和勒嘎舒米。五支影片風格各異,但主題都跟台灣緊緊相扣,承載了對台灣不遠未來十年台灣

坎城最佳劇本 在 加點吉拿棒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看新影片: "好興奮 ! 權力遊戲終於要來了 | 春季還有哪些必追影集? | 美劇吃飽飽"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Y3K5VJ2VlM --~--
《三不管地帶》,光聽這片名就超邊緣了吧?!
由波赫導演-丹尼斯塔諾維奇,於2001年執導的作品,描述兩名在波士尼亞戰爭中的士兵,一位是波士尼亞人、一位是塞爾維亞人,在戰壕裡短兵相見,僵持不下又進退兩難。
電影短短的98分鐘內,描述了南斯拉夫當地多民族紛爭的矛盾衝突,以及戰場上的人性考驗,還有國際上對地方衝突互推皮球、推卸責任,想要管卻什麼都沒辦法管的無奈。
本片獲得第74屆奧斯卡以及第59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並獲得第54屆坎城影展最佳劇本獎,以黑馬之姿擊敗該年度呼聲最高的《艾蜜莉的異想世界》。喜歡戰爭題材,或是描述人性、國際局勢、政治等議題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囉!
你也看過《三不管地帶》嗎?
歡迎留言分享你的想法喔!
▶️Pressplay訂閱專案:https://goo.gl/nsRrEB
▶️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ExtraChurros/
===================
也記得去訂閱各成員喔!
▶️超粒方:https://goo.gl/ziMK6H
▶️部長:https://goo.gl/sWVCmI
▶️XXY:https://goo.gl/y3MknN
▶️飽妮:https://goo.gl/htCU4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