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藥知多D】劑型知多D:鼻噴劑
〈用鼻噴劑噴鼻果陣大家有冇遇過呢個問題……?〉
個個都用鼻噴劑(Nasal Sprays),唔通個個都識用鼻噴劑咩?
關於鼻噴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遇過這個問題呢?
「噯!藥罐子!使用鼻噴劑的時候,藥物經常會倒流進喉嚨裡,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哦,其中一個原因是用藥者並未完全掌握鼻噴劑的真正用法。
那麼,藥罐子便在這裡跟各位看倌分享一下正確使用鼻噴劑的方法。
首先各位看倌可能會疑惑道:
「嗄?還有什麼用法?不是將噴嘴往鼻腔裡噴嗎?」
唔……說對不對,說錯不錯。
因為這的確是鼻噴劑的用法,不過看似簡單,技巧卻不可謂不深。
對,鼻噴劑的噴嘴當然需要往鼻腔裡。
問題是,到底要插多深?
首先鼻噴劑的設計原意是盡量擴大藥物在鼻腔裡的覆蓋面,從而希望能夠增加藥物在鼻腔裡的吸收並減少流失。所以重點是讓藥物平均分布在整個鼻腔裡。
要達到這個目的,其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先決條件便是……
射程!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各位看倌可以找一個噴水壼做實驗,看,噴得愈遠,水珠是否愈散?對,水珠的聚散是跟射程的長短構成反比,簡單說,水珠一般會隨著射程而愈來愈分散。
同理,跟噴水壼一樣,鼻噴劑的射程愈長,藥物便會愈分散,自然便會擴大藥物在鼻腔裡的覆蓋面,從而可能會增加藥物在鼻腔裡的吸收。
反過來,如果鼻噴劑的射程不夠長的話,其餘尚未吸收的藥不是流出鼻孔,便是流進鼻腔後面的咽喉,然後順著咽喉倒流進喉嚨裡。
一般而言,主要有以下兩個情況:
第一,角度太直。
簡單說,便是「不夠斜」。
其一,相較傾斜面而言,垂直面的面積一般較小,便可能會縮窄藥物在鼻腔裡的覆蓋面,自然可能會減少吸收。
其二,因為鼻腔本來是傾斜的,所以垂直噴藥便可能會縮窄射程,同樣可能會減少吸收。
其三,相較傾斜噴藥而言,垂直噴藥較可能會讓藥物因為地心吸力而「直上直落」般流出鼻孔,造成流失。
第二,深度太深。
簡單說,便是「插太入」。
其一,藥物較接近鼻腔內壁,便可能會縮窄射程,便可能會減少吸收。
其二,「插太入」較可能會讓藥物流進鼻腔後面的咽喉,然後順著咽喉倒流進喉嚨裡面。
所以使用鼻噴劑後,如果感到藥物倒流進喉嚨裡的話,一般建議調校自己過往使用鼻噴劑的角度、深度,屢敗屢戰,直至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角度、深度為止。
還有如果鼻噴劑裡面是懸液劑(Suspensions)的話,使用前請先搖一搖。
所謂「懸液劑」,是指一種不溶性的藥物以微小顆粒的狀態分散在介質裡的一種劑型,如同芝麻糊一樣,芝麻是藥物,水是介質,芝麻糊便是懸液劑。
請注意,因為藥物不是完全溶於溶劑裡,所以懸液劑不是一種溶液。
既然如此,相較溶液而言,懸液劑便會較容易出現藥物不均勻的現象,甚至可能會從溶劑裡分離出來,結成結塊(Caking),形成沉澱,便可能會衍生以下兩個問題:
第一,鼻噴劑所噴出的劑量便可能會出現偏差,從而可能會影響藥效。
第二,如果鼻噴劑裡的藥物形成結塊的話,便可能會阻塞管道而導致裡面的藥物噴不出來,變相廢掉鼻噴劑的武功。
要解決這個問題,其中一個簡單、直接的方法是運用內功震碎……不,不,不,應該是用外力打散裡面的藥物,避免藥物黏成一團。
所以請記住,使用前一定要搖一搖。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