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推薦《#大減速》部落格文章末,抽書兩本
想像一下,你正坐在一輛高速前進的列車上面,當列車突然剎車的時候,你會感覺整個人被往前拋。只有在事後回顧過去,你才會察覺,自己已經不再像以前那麼快向前移動了。我們就像是被往前拋的乘客,誤以為世界仍然在加速,卻沒察覺到周遭的一切已經開始放緩。
部落格文章 https://readingoutpost.com/slow-down/
Podcast 用聽的 https://readingoutpost.soci.vip/
.
#這本書在說什麼?
.
《大減速》的作者是牛津大學的社會地理學教授丹尼‧道靈(Danny Dorling),他的研究領域涵蓋住宅、健康、就業、教育和貧窮。在這本書裡,他揭露了一個人們很難察覺的事實:「世界並非加速前進,而是開始慢下來了」。這些成長趨緩的領域包含人口、經濟、債務、數據和科技進步的速度。
近代的人們覺得快速成長是常態,但是作者以實際的數據顯示,趨緩的成長和穩定的步調才是世界得以永續生存的條件。而綜觀各項領域的指標來看,各國的發展漸漸邁向更加緩慢、穩定和平等的狀態。只是在這些樂觀的背後,仍有一道不能忽視的難題:世界平均溫度的增溫速度持續加快。
作者希望透過這本書,告訴我們趨緩的成長是好事,不需要因此擔憂,而我們需要將注意力轉往真正重要的事。這本書多達480頁且偏內容「硬」,篇幅有大量的圖表和資訊,讀起來並不輕鬆。但是書中呈現的「事實」反而很有意思,因為它刷新了我的老舊認知。以下針對書中概念導讀並且列出我覺得有省思的部分。
.
#鐘擺效應
.
這本書多達67張圖表,作者在他的官方網站公開全部的圖片,並且都有「GIF 動畫」的呈現方式。我在讀這本書的時候搭配這些動畫,讀起來更加生動。要讀懂這本書首先要懂一個叫做「鐘擺效應」的原理,如同下圖所示,當鐘擺擺盪從左邊的「高點 1」逐漸加速擺盪到「低點 2」的時,速度最快。當鐘擺從「低點 2」擺盪到右邊的「高點 3」時,速度緩慢下來直到靜止為零。
作者透過這本書要傳達的觀念就是,人類在近代工業化和數位化的年代,一直體驗到了「高點 1」到「低點 2」的「加速時代」。可是自從1970年代開始,世界的各項指標其實漸漸地減速,變化越來越慢,實際上是走入了「減速年代」。只是人們的心中仍然有一種錯覺,覺得時代會越來越加速,變化會越來越快。但實際的情形卻剛好相反,這本書就是在說這件事。
.
#獨特的時間線圖
.
這本書中使用了一種很特殊的「時間線圖」來詮釋所有的資料。比起常見的只看「時間vs.總量」的趨勢圖,這種時間線圖可以表示出數值的「變化的速度」,用這個方式更能清楚顯示各種趨勢的演進。在這個時間線圖中,Y軸仍然代表數量的絕對值;X軸則用來代表「變化的速度」,越往右邊的資料點代表「增加的速度越快」,越往X軸左邊的資料點代表「減少的速度越快」。接下來的各項討論會引用作者官網的動畫來說明。
.
#趨緩的人口數量
.
作者直言,從來就沒有「人口定時炸彈」這種東西,世界的人口成長必定會持續趨緩。作者的這項觀察,也同樣在讓我對世界的發展趨勢大為改觀的《真確》書中被詳細提及。
以下這張圖呈現了聯合國對世界人口的成長預估,從2017年以來人口的成長速度持續放緩,來到了2090年人口會達到110億人。作者針對世界各國的人口成長做了更細緻的統計,他認為聯合國高估了這個成長,真實的人口數字到了2090年應該只是會落在90億人左右。
作者分析了中國的人口狀態,不同於我之前以為中國還會有人口紅利,現在中國呈現了一種「穩定」的階段,就像鐘擺已經擺到頂端,人口增加的速度正準備降低了。另一個我們熟悉的國家日本,則已經正式走入了「減速」的階段,人口的增加速度持續降低。放眼望去,世界上幾乎所有國家的人口成長都即將邁上這兩種階段。
同樣減速的還有「生育率」。整個世界的公共衛生的進步、嬰幼兒死亡率的降低,讓人可以少生好幾個小孩。當人們相信社會有辦法照顧你,會生得更少或只生一個,因為不再需要養兒防老。尤其當女性接受的教育和擁有的權利提高之時,她們有權提出與傳統父權社會不同的聲音,她們能夠自己決定要不要生、要生幾個。
根據數據統計,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地方政府試圖提升生育率,但是幾乎都以失敗告終。我回想到前陣子網路瘋傳的「台灣生育率『全球倒數第一』政府推優惠措施 前景仍不樂觀」這類新聞,這究竟是「經濟不景氣」貨「政府不爭氣」惹的禍?還是「全民教育程度高」和「女性擁有更平等的權利」?從書中的資訊給我的想法是,人口和生育率的趨緩,不是一件壞事,它本身就是世界必然的趨勢。
.
#趨緩的經濟成長
.
隨著人口增長的趨緩,許多人一定會認為經濟恐怕就此完蛋,會不會經濟的發展因此趨緩了?對,一定會。作者統計了世界各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指某一特定時期在某一特定地區內,所有完成的貨品和提供的勞務之總值),整理成以下這張圖。
顯而易見的事實是,世界整體的GDP總值雖然持續上漲,但是成長的速度都已經慢了下來。其他的經濟指標例如學貸、車貸、房貸和國債,總額雖然持續增加,但是增長的速度都出現了趨緩。如同動畫的鐘擺一樣,經濟的成長也開始減速。在新冠疫情之後,經濟的成長更加趨緩,但是這對地球的生態永續反而是好事,更少的製造、更少的汙染、更少的浪費。這或許是一個經濟成長趨緩但即將變得更好的世界。
這個經濟趨緩的過程,在西方常被誤認為是經濟下滑,或者跟中國的崛起扯上關係。實際上,從書中的資料不難看出,中國正出現史上最大的生育率趨緩,中國的經濟成長率也同時在急劇減速。作者對這件事下的結論是,這其實只是資本主義轉型結束的新狀態。因為資本主義強調的成長和擴張本身是一個「過程」,而不是「穩定狀態」。
我從書中的各類觀察發現,作者從英國學者的角度去分析美國、歐洲、亞洲、大洋洲各國的狀態,其視野更顯得宏觀。歐洲(尤其北歐)各國已經開始適應這種趨緩,打造許多對應的社會福利和機制,而且人民幸福指數高居世界之巔。只有美國老大哥認為自己的經濟砸鍋是中國的錯,這也不難看出美國想要奪回世界霸權地位的別有居心,但我認為即使美國最後「贏了」這場經濟對抗,資本主義的歡樂派對將無以為繼。
.
#趨緩的知識數量
.
作者認為,全世界的「數位數據總儲存量」雖然持續呈現指數級的成長,但是有意義和值得留存的「知識資訊量」並沒有以指數成長。數位訊號讓我們容易「複製」、「傳遞」和「儲存」,但光是儲存大量無用、過時、多餘的資訊,對於人類知識的增進其實沒有太大幫助。
維基百科從2001年開站以來,條目數量的增加速度急速攀升,到了2007年增加的速度達到最高峰,但是從這個時間點開始反轉。自此之後的每一年,條目數量的增加速度都持續減緩。雖然到了2019年的條目總數超過了600萬筆,但是者提出了一個有趣的觀察,全世界大多數的人感興趣的事情介於100萬到200萬件之間(百科全書紀載的數量都遠少於100萬則),因此之後增加的條目都比起以前的「更不有趣」。現在追加的新內容,充斥著一堆只有條目的標題和簡介、卻沒有詳細內容的「小作品」等著別人去補充資訊。垃圾資訊量的成長速度遠高於真正的知識資訊量。
還有另外一個跟知識資訊量有著類似趨緩跡象的東西:「書籍」。根據書中的數據,可以發現新書數量的增加速度也持續在減緩,看起來新數據和新想法的產出速度都在減緩下來,作者評論道:「這是越來越沒有新東西的洪流」。我自己反思的事情是,不要隨著資訊洪流起舞和追隨「更多」的資訊,反而要仔細篩選、挑揀高品質的內容。要去主動連結和創造出自己的洞見,或許,「少」即是多。
.
#加速中的地球暖化
.
作者談了人口、經濟、債務、數據和科技進步的速度都正在「減速」,這對地球永續是好事,對社會公義是好事,但是有一個無法忽視的危機:「地球的平均溫度上升的速度越來越快」。從下圖可以發現,溫度的變化一直往右上角發展,代表增溫越來越快。這個數據跟溫室氣體的排放量呈現很強的關聯,遠在2010年左右還有許多反對地球暖化的學說,但如今科學家們面對實際的數據,幾乎沒人在辯駁暖化效應正在惡化的事實了。
作者引用了世界自然基金會執行長 潭雅.斯蒂爾(Tanya Steele)說過的一句話:「我們是第一個知道自己正在毀滅地球的世代,也是最後一個還能做些什麼的世代。」雖然人類對於衛生、貧窮、教育等方面作出重大努力,也克服了許多難關,但是對於溫室效應的挽救,卻顯得束手無策。
如同最近發生在全球各地的極端氣候和災難,其嚴重程度不斷打破歷史紀錄,這不是偶然,而是平均溫度上升的必然。最令人憂心的是全球溫度上升的速度,至今仍然沒有半點趨緩的現象。只能祈禱美國和中國的對抗戲碼盡快落幕,或是美國什麼時候才要覺醒帶領世界各國一起迎戰真正的敵人「地球暖化」?人類是否能團結起來打贏這場戰役,或者事後回顧去奚落當初的無所作為?
.
#後記:放慢不是壞事
.
《大減速》的作者透過這本書帶出一個觀念:「人類過去生活的環境一直都是停滯和緩慢成長的平衡狀態,就只是沒有像現在這麼『急遽變化』而已。」我們正走向逐漸的減速,只是當停滯到了極點,又會出現下一次的加速變化(不知道我們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
從書中的各類數據看來,以及世界各方面的趨勢顯示,這是一個成長趨緩的年代(除了溫度加速上升)。我們要警覺那些舉著大旗吶喊「加速經濟成長」和「重返成長榮耀」的人物和口號,事實是趨勢早已改變,而且舉世皆然。我們已經不是乘坐在加速的列車上,也不該繼續乘坐下去。
作者認為趨緩帶來的另一項好處,是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去質問,那些「我們祖父母和父母輩沒有質問過的事情」,因為他們的年代變化得太快、出現太多新鮮事物了。未來我們遭遇的無論科技、經濟、生活模式的變化速度,都可能會來越慢(看看令人失望的 iPhone13),如何降低自己對加速的期待,過上理想和滿足的生活,成了我們這代人的新課題。
最後,我想引用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Bezos)談打造商業策略的一句話:「與其問未來什麼會改變,不如問未來什麼是『不會改變』的?以這個回答去打造你的事業。」套用到我們自己的人生,享受親人、朋友和家庭的快樂相處時光,或許就是那件不會改變的事情。讓我們放慢腳步,細細思考什麼是人生中真正重要的事,並以此打造自己心中的理想生活。
.
Kobo電子書7折代碼:WAKISLOW
Kobo 購書連結:https://bit.ly/3jW9fkV
使用期限:9/26~10/2
.
感謝 聯經出版 提供抽獎贈書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孫在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面對日新月異的大數據工具,有時候很難跟上這節奏。Microsoft Power BI讓大家可以簡易的製作大數據分析。用 Excel Power BI 做大數據分析,課程大綱有認識大數據、大數據分析、視覺化呈現結果,提升管理品質,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另外;大數據分析還應該包含許多學習到的知識,回饋給資料...
「地理統計圖表」的推薦目錄:
- 關於地理統計圖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地理統計圖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地理統計圖表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地理統計圖表 在 孫在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地理統計圖表 在 孫在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地理統計圖表 在 【高中地理108新課綱最新版】劉成霖老師統計地圖講解 的評價
- 關於地理統計圖表 在 面量圖缺點、地理圖表總匯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評價
- 關於地理統計圖表 在 巫師地理- #臺灣地理#人口地理#少子化#教育夕陽 #統計 ... 的評價
地理統計圖表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近有一份中國大陸的研究報告說,上海房價十年漲了130倍。這個數字很高嗎?其實並不高,如果考慮到上海的社會資源、產業結構、地理位置、歷史積累等等因素,這個數字個人覺得還太低了。畢竟中國這十年來發行了遠遠超過統計圖表所顯示的貨幣量,上海周邊都是民營經濟發達的地區,周邊地區做生意的有錢人都要買幾棟上海的房產來顯示身份,這早已是約定俗成的規矩。將來房價即使下跌,也不會跌130倍。由於基數過高,因此上海的房價就算暴跌20%,它也和工薪階層毫無關係。
地理統計圖表 在 本土研究社 Liber Research Communit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告別Google Map】破解隱藏套丁地 升級地圖技術全攻略
好多人問本研社研究員平時究竟點搵地同點樣分析大量嘅土地資料。其實唔係咩秘密,我哋主要係運用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GIS)工具,將啲空間數據(spatial data)有系統咁整理、分析,我哋唔少嘅研究就係咁樣誕生㗎喇!以往我哋發佈報告用嘅GIS 工具係Google Map, 功能方面確有限制,例如圖層(layers)數量有限。
唔知大家有冇留意,最近我哋幸得友人技術相助,今次我哋發佈《草木皆丁-發展新界潛在違規丁地可行性研究報告》嘅地圖資料庫,已經靜靜地升級咗做「ArcGIS online」版本 。
【研究神器升級】草木皆丁地圖資料庫即刻睇:https://bit.ly/3b3skNc
內裡紀錄著全新界潛藏潛在違規丁地嘅地圖庫已全面開放,絕不收費,市民大眾可以隨時、隨地參閱同使用今次研究地圖庫嘅數據,繼續跟進違規丁地最新發展,有助將研究成果貨如輪轉,成為其他民間團體嘅倡議同研究養份。
「ArcGIS online」除咗地圖底圖可以更多選擇外,表意上亦比Google Map 更為清楚。更加重要嘅係,佢嘅地理資訊分析能力,亦比Google Map 強大。現時潛在套丁土儲地圖庫嘅地圖圖表(attribute table),包含每塊潛在套丁土儲嘅名稱、大小、涉及丁屋數量以及所在鄉村,將會連結空間圖徽(feature),格式統一的地塊資料唔再單純為描述文字,而係可經整理同分析嘅數據。因而,今次經升級的地圖資料庫可以呈現更加清晰簡潔嘅資料分類,有利日後民間繼續對違規丁地跟進調查、趨勢統計以及空間分析。
以往我哋依賴嘅Google Map 有圖層(layer)功能上嘅限制,最多只能放10層圖層。圖層限制令我哋無法將大量嘅空間數據放喺同一檔案中整合分析,例如由於全港地段索引資料過於龐大,很難將地段索引資料直接置放於google map之上,變相難以全面地搜挖全新界潛藏套丁土儲,而「ArcGIS online」突破咗Google Map 喺圖層(layer)功能上嘅限制。
《草木皆丁》之所以能夠完成,全靠ArcGIS online中增加咗圖層數量嘅特點,對現有鄉村範圍、鄉村式發展用地、政府丁地、地段索引圖、新發展區規劃圖、甚至2017年棕地分佈等等多個圖層數據進行大量cross-checking嘅工夫。除咗快速地識別出現時787個潛在套丁土儲的表徵,亦從中揭發出哂界的潛在套丁土儲、「先破壞,後套丁」侵蝕濕地漁塘的可能以及新發展區收地故意避開原居民村等個案,搜挖出這些潛藏違規丁地多方面的問題。今次大家將會見到更加「花哩花碌」的新界,視覺化地呈現新界「騙」地開花。
今次本研社升級地圖工具,與其話方便咗我哋做研究,其實目標係更多為鼓勵民間共享、保存及再用這些土地資料,務求逐漸建立民間土地資訊共享平台,實踐協作式研究,培育民間研究力量。
下一步,我哋計劃將過往多年地圖資源上載至ArcGIS online,以提升民間土地資料庫完整度及品質。遺憾嘅係,每解鎖更多圖層限制,所牽涉嘅開支亦會增加,暫時我哋無法負擔。
現時尚未能夠「解鎖」嘅資料例如:
- 富豪短租官地分佈地圖
- 中港地產商在英國的住宅項目分佈地圖
- 1993、2003、2017年新界棕土擴張歷史軌跡與現況地圖
- 新界西北魚塘業權分佈地圖
- 香港隱藏臨時使用及閒置官地地圖
最後,面對現時資訊自由日益收窄,隨時有「被下架」嘅可能,因而建立民間土地資料庫倍加重要。希望有心人可以懲罰是次升級,對我哋民間土地資料庫嘅經營同維持有所支持!
#絕非廣告
#揭露丁權自肥計劃
#民間研究方法升級
#土地資訊已Backup
配合住全新界「騙」地地圖庫,有興趣可以喺以下連結細閱埋研究報告,冇咁多時間細讀,都歡迎望下個簡報同大大力share俾朋友:
《草木皆丁》報告全文:https://bit.ly/3nFeDcA
《草木皆丁》研究簡報:https://bit.ly/33b66EQ
希望各位可以繼續支持我地嘅丁屋研究工作,有餘力可幫忙懲罰是次研究嘅基本開支,高質研究必定會陸續有嚟!
— 是次研究基本開支 —
資料整理:$2,500
安心查冊:$3,000
內部印刷:$1,000
報告推廣:$2,000
落地考察:$2,400
研究員心力:無價
= $10,900 (抵到爛,其實駛乜收地產商錢)
︴支持研究丁地 需要懲罰我地 ︴
▍自訂金額支持丁屋研究工作
https://www.paypal.com/cgi-bin/webscr?cmd=_s-xclick&hosted_button_id=ACP8TJDJNZP4J
▍FPS ID:5390547
▍HSBC PayMe 捐款支持:https://bit.ly/32aoOMn
▍月捐支持:https://liber-research.com/support-us/
研究義工大招募報名:https://bit.ly/2SbbyT3
地理統計圖表 在 孫在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面對日新月異的大數據工具,有時候很難跟上這節奏。Microsoft Power BI讓大家可以簡易的製作大數據分析。用 Excel Power BI 做大數據分析,課程大綱有認識大數據、大數據分析、視覺化呈現結果,提升管理品質,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另外;大數據分析還應該包含許多學習到的知識,回饋給資料,再重新計算,不是僅畫出視覺化圖後,就說做好了大數據分析。期待大家將了解應用這些工具使用,將大數據分析導入您的工作中。
孫在陽老師主講,[email protected] 範例、講義下載:https://goo.gl/ytzRxT
01. 認識大數據
02. 認識Power BI大數據分析工具、分析.環境介紹
03. 取得Excel資料
04. 如何分析、數據分析
05. 自動分析
02.取得資料.連續型分析.同期比較.類別分析.散佈分析.趨勢分析
03.Power BI環境介紹.取得資料.同期比較.關鍵影響因素
04.DAX.103年銷售額.Calculate.成長率.地理分析.
05.瀑布圖.重新整理.跨檔案分析
06.關聯.Related.分群.預測
07.DAX.Power Query.發生率.
地理統計圖表 在 孫在陽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面對日新月異的大數據工具,有時候很難跟上這節奏。Microsoft Power BI讓大家可以簡易的製作大數據分析。用 Excel Power BI 做大數據分析,課程大綱有認識大數據、大數據分析、視覺化呈現結果,提升管理品質,有效提升工作效率。另外;大數據分析還應該包含許多學習到的知識,回饋給資料,再重新計算,不是僅畫出視覺化圖後,就說做好了大數據分析。期待大家將了解應用這些工具使用,將大數據分析導入您的工作中。
孫在陽老師主講,[email protected]
範例、講義下載:https://goo.gl/ytzRxT
01.認識大數據分析.環境介紹.如何分析.自動分析
02.取得資料.連續型分析.同期比較.類別分析.散佈分析.趨勢分析
03.Power BI環境介紹.取得資料.同期比較.關鍵影響因素
04.DAX.103年銷售額.Calculate.成長率.地理分析.
05.瀑布圖.重新整理.跨檔案分析
06.關聯.Related.分群.預測
07.DAX.Power Query.發生率.
地理統計圖表 在 面量圖缺點、地理圖表總匯在PTT/mobile01評價與討論 的必吃
在高一地理統計圖這個討論中,有超過5篇Ptt貼文,作者LibertyBell也提到: 看到這篇文想借標跟各位版友討論: 在剛開始爬山/帶新手爬山時會如何去拿捏離線地圖跟紙本地圖 ... ... <看更多>
地理統計圖表 在 巫師地理- #臺灣地理#人口地理#少子化#教育夕陽 #統計 ... 的必吃
臺灣地理#人口地理#少子化#教育夕陽 #統計圖表#統計圖#折線圖#人口結構預測15 年後的中華民國臺灣教育現況少子化趨勢/估民國123學年度小一生只剩16.3萬人... ... <看更多>
地理統計圖表 在 【高中地理108新課綱最新版】劉成霖老師統計地圖講解 的必吃
108新課綱 地理 最新版,使用一點通滿貫數位課程,社會科買一送一!身為台大 地理 系、學測 地理 參考書作者的劉成霖老師不要求同學背誦,用 圖表 快速讓同學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