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慣用語言數據檢視香港文化轉變(下—教育)】
語言乃一方文化不可或缺的部份。上文提及中共意圖以人口政策,包括單程證和內地人才輸入計劃等將香港改頭換面,與此同時,港共政府著力以政策配合,令本地的粵語發展停滯不前,具歷史價值的建築或文物以發展為名拆卸銷毀,於這種情況下保留自身文化,甚是艱巨。而本地教育直接關乎文化傳承,故本文將集中探討教育部份。
理想的教育政策,尤著重語文課程設計。2017年最新版本的《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小一至小六)中,提及教學其一目的,是「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掌握規範的書面語,能說流利的粵語和能以普通話溝通」[1]。然而本地慣用語言課程,長遠以來缺乏系統,著重讀寫聽,說話能力次之,又如何有效令學生掌握流利的粵語?雖近年課程已稍強調學生聽說能力,並強調必須關注學生的懶音問題,但一般學生缺乏最基本的語音、粵拼系統知識,而此項知識對發音、語言學習尤為重要。他們必須倚仗如網上學科天地等額外的教學資源以習得拼音,而該批教學資源卻往往停留於二零零零年代的電子檔,與現今學生普遍使用的電腦器材不相容(按:筆者亦只因為大學主修中文,於音韻學課程中方習得粵語拼音,大學之前從未有機會習得粵拼系統)。既然學童早於小學時已能習普通話拼音,這一系統亦能全然套用於粵語教學,令學生自小熟悉正確發音、辨別入聲字,解決最基本的發音問題。與此同時,要他國人易於入門,拼音乃不可或缺的一部份,授之拼音,方能掌握粵語中不同的發音部位和方法,降低學習門檻。發音如舌根音[ŋ]、舌葉音[dz][ts],若欠缺拼音加以說明,難以掌握正確發音方法。這點對於以中文作為第二語言的人而言,尤為重要。
根據2016的統計數字,其他國家的移民人口亦有明顯增加之勢[2],社區中的少數族裔學習粵語的問題同樣令人關注。非在學的少數族裔固然需倚靠部份非牟利組織學習粵語,嘗試融入本地生活,少數族裔學童於本地課程中,仍然無法順利學習本地語言。教育局網頁中刊有關之英博士《中文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策略》,具體倡議如何以「浸入式教學」教授第二語言,並以海外例子以證之[3]。現實卻是,本地許多少數族裔學童被本地小學拒收,並著其報讀以少數族裔學生為主的小學。與此同時,本地中文教育文憑課程中,並沒有要求學生修讀以中文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學生大多修畢文憑成為合約教師後,在職進修相關的短期課程[4],反映以第二語言授課的資源和人才嚴重短缺,加上欠缺有系統的粵音教學,少數族裔學童掌握基礎粵語已甚具難度,又何以追趕上普遍同齡學童的進度?這一惡性循環,使少數族裔遲遲不能融入本地文化和生活,故除正規粵音教學亟需引入小學教學外,中文作為第二語言的課程亦需投放更多資源培訓專科教師,以及度身訂造地制訂教材,方能有效使少數族裔掌握本地語言,融入社會。
此外,現有政策應積極考慮全面恢復以粵語授中國語文科,同時重設普通話科,令粵普兩語重新分流。取消普教中,並非要將一門語言排拒於外,而是要避免兩語相互混淆。先不論先前已有報告證明普教中無助學童中文能力更好,兩語之中不同詞彙,乃兩地文化相異之鐵證,縱然以普通話取得高分,在市中也不可能以「土豆兒」、「計算機」取代「薯仔」、「電腦」。而恢復普通話科,令學童不止能掌握兩文三語,透過提供相關提示和資訊,從比較粵普兩語中,了解語音流變,打破「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局限,更能掌握本地語言。
撇除語言教學外,歷史科亦為文化保存之關鍵。歷史乃記憶的教育,故在學的課外活動宜加入更多本地歷史遺跡的參觀和考察,透過析述不同古跡的歷史背景,在學生「編年史式」的本地史學習中加入親身遊歷的記憶,方能更有效達致學科之目標。
教育改革僅為保存本地文化之一小部份,需同時配合城市規劃、遺跡保育以至移民政策的影響。最重要的,是我們不輕視自身文化,以一己之力保育和傳承當中的精神。
[1] 教育局 - 《中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課程指引(小一至小六)》 (http://www.edb.gov.hk/…/c…/CLEKLA_20170513_for_uploading.pdf)
[2] 政府統計處2016年中期人口統計 - 主要統計表 (http://www.statistics.gov.hk/pub/B11200512006XXXXB0400.pdf)
[3] 關之英著,《中文作為第二語言的教學策略》,載於教育局網頁 (http://www.edb.gov.hk/…/chi-e…/second-lang/SL_Strategies.pdf)
[4] 樂施會 - 中小學為非華語學生提供中文學習支援研究調查—內容撮要及政策建議,2016年1月 (http://www.oxfam.org.hk/content/98/content_24743tc.pdf)
在職證明pdf 在 張晨("鳥"不起)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或者存在的不存在職業 – Facebook生死冊》
中學時,247個朋友;
大學時,678個朋友;
工作後,1128個朋友,
不知不覺,我已經30歲。
這個年齡,總會自問:
「咁就3字頭...究竟我呢30年嚟做過啲咩呢?」
在公園的上椅,我拿著叉雞飯狼吞虎嚥,一邊上Facebook。
「唔通呢1128個朋友就係我嘅成就?」
冷笑、自怨自艾,是一小時Lunch Time中,消磨時間的必殺技。
一邊孤獨地坐在公園吃叉雞飯,
一邊保持西裝男的形象,但懼怕旁人目光...
這就是我的30歲。
但這天不同,一個男人向我靠近:
「先生,有興趣協助政府一項『網絡現實化』的計劃嘛?畀你Facebook我用部機Scan一下,你就會知道Facebook 嘅Friend List入面,有幾多人已經唔喺呢個世上。」
『網絡現實化』這回事我早有耳聞,政府與Facebook連合人口統計的一項計劃。第一步在測試的就是「Facebook Friend List的生死」。
你曾想像過,Facebook的朋友名單中,有些人已經離逝了嗎?
這些在List中存在過幾千天的人,
有部份已不存在於世,你接受到嗎?
答案我不肯定,但我將手機交給他。
Loading的聲音此起彼落,完事後他僅說了一句「感謝協助」就離開。
只要再打開Facebook,我就知答案。
一種未知數在空氣中繞圈,令我自然地逃避。
這一天,我不敢再看Facebook。
怕甚麼?沒甚麼,「未知數」本來就很可怕。
30年來都是這樣,放榜的分紙也不是第一時間看,討厭上司的Email也不會即時打開,明明早晚要面對,依然選擇「逃避」。
拖到晚上,在床前我終於打開潘朵拉的盒子。
經過一個藍色頁面,中間的「F」Logo,等待我的就是朋友名單。
1128個朋友,呈現灰黑色的有64人。
突然間,心像缺了一個洞。
自己的朋友都只是3、40歲,怎麼死了60人有多?
這個盒子,打開了就藏不起來。我遂個灰黑色的頭像去翻查。
打工的前輩、小學同學、少年足球隊隊友、討論區認識的女孩、一次聖誕派對後再無交集的人......
以上以上,都在無聲無息間,依然掛著笑容的Profile Pic下,不知那時......死了。
明明再無聯絡,卻因為一個「Facebook朋友」的連繫,令我覺得與他們尚有一絲關係。
遺憾感,成為了一種無聲的折磨,
因為一日未死,你也可以妄想一個「再見」的曲目。
但一旦成火飛灰,就甚麼都不剩。
你不會奢想自己能為他們做甚麼,卻遺憾自己做少了甚麼。
其中最在意的是一對中學同學,一男一女。
曾經,我與這個男的很友好,兄弟相稱。
『都是中學的事了。』
曾經,這個男的說很喜歡這個女的,喜歡得一生一世,卻不敢接近,沒有表過白。
『都是中學的事了。』
中五後大家往不同方向走,少了聯絡,由ICQ過渡到MSN,順利遷移到Facebook。但彼此的友情並沒有如數據般Copy轉移。
到他死了,我也不知。
而且他死了,也沒人通知過我。
他的死因是甚麼?他的葬禮又是如何?
「垃圾Facebook!又話啲重要Feed會彈上頂嘅!點解淨係得結婚!但冇死人呀。」
『因為死人,是不會用Facebook的。』
所以我們只看見喜事,甚少知道悲事。
會看見初生嬰兒的新相,卻不知久違舊友的遺照。
我很想知道這一男一女的故事。
幸而在他們Facebook上找到人們悼念的留言。
其中女的Facebook,有一則留言是這樣的:
「即使我趕不及與你求婚,你也是我這一生的妻子。你說了『我願意』,不能反口知道嗎?」
這個女的我與她不稔熟,究竟在她身上有甚麼故事。
而每個人都有故事,又應如何保存?
看著自己的手機,想起政府這個「Facebook Friend List的生死」,背後不知有甚麼目的,難以信任。
突然,我忽發奇想,打算開一個Facebook Acc,讓人們自發Inbox提供死者Acc資料,再追蹤所有Facebook已死者。
這樣,大家進入這個Acc/Page,追蹤中的就代表「已死」,不在追蹤就是「在生」。大家可以用搜尋來知道這個人是生是死。
可以的話我再整理,為每位死者都寫下死因與生前故事。
『為死者留下活著的證明,讓生者找到蛛絲馬跡。』
第一步,我在Facebook聯絡了在女孩Facebook留言的男人。了解他們之間的故事。
我駕著單車,向海岸線出發。
途中,一群小孩在拋紙飛機。
紙飛機這回事,不管技術多高,改良多好,也只能延長它的飛行時間,最後必然墜地。
像人一樣,
不管怎樣掙扎,總會回到原來的地方。
再強韌,也逃不過死亡。
單車一路行駛,越過海岸線。
在半空的飛翔時間,每個人都有值得記住的故事。
大門打開,這男人一臉詳和:
「開於我未婚妻...呢個故事,不如我哋慢慢傾。」
!上集完!
---------------
(抱歉故事太長,要分兩個Post,下集應該明晚10點會完成)
明晚 - Facebook生死冊(下集)
---------------
PS. 因為小弟舊作《18歲的野比大雄》最近有人提下,有啲朋友話想睇,其實我一直有個Google Doc Full Version(同出書內容一樣),大家有興趣可睇下
Link在此: https://goo.gl/oFbMWS
如果你係懶鬼,呢度有PDF download:
https://www.sendspace.com/file/dy9whj
其他不存在的職業系列Album:https://goo.gl/xh4bbt
其中推薦:
《死亡剪片師》https://goo.gl/le9re9
《緣份修正老人》https://goo.gl/I2p3Ao
《死前通知員》https://goo.gl/jK49QO
《安樂死執行者》https://goo.gl/4s14q3
Ig:cheungson88
*會慢慢Up嘢上去
在職證明pdf 在 簡余晏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一起為黑熊保育工作加油,歡迎有興趣的年輕人去應徵,以下是黑熊協會提出的徵人條件,真是熱血啊~~老實說,這些基本條件還蠻適合我去應徵的:
1. 身體健康、主動積極、認真負責、刻苦耐勞、環保素養及生態保育觀念佳、執行力強、人際溝通良好、無不良嗜好。
2. 願意培養專業知識,具備工作熱情,充滿探索興趣。
3. 對環境保護與自然保育有興趣,願意投入非營利組織工作。
4. 願意面對群眾,願意經常出差,願意上山下海,願意配合活動在假日工作。
5. 非草莓族、非線上遊戲迷、非掛網族、非低頭族。
6. 嫻熟電腦常用文書軟體及網路溝通技能,中英文輸入快速且正確。
7. 中文寫作能力佳(請提供佐證資料),口語表達清晰。
8. 有汽、機車駕照
[歡迎轉貼]社團法人台灣黑熊保育協會誠徵保育志業夥伴
社團法人台灣黑熊保育協會工作主軸是讓各界認識目前野外族群量只剩約200-600隻左右、瀕臨絕種的「台灣黑熊」,進而集結眾人之力促成保育台灣黑熊的棲息環境,確保臺灣黑熊在自然環境內永遠存在,並保有自然的棲息地及可存續的族群。
目前協會成長快速,業務量增加,亟需有熱血,有使命感,願意投身保育台灣黑熊及相關環境生態的您加入協會秘書處行列!
工作職稱:會計行政與企劃行銷秘書各一名
上班日期:2014年2月24日
工作時間:周一~周五每日09:00~17:30,遇假日工作則彈性補休。
工作待遇:薪資面議,有勞健保與勞退提撥,休假依「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實施,假日因公加班採補休方式。試用期三個月。
工作內容:
會計行政—經營FB、網站管理、帳務與稅務處理、行政與總務事務、會員服務與會籍管理、會員大會與理監事會事務、協助專案執行、專案帳務管控、其他協辦事項。
企劃行銷—募款活動企劃與執行、政府及企業合作專案企劃與執行、義賣品規劃製售與管理、其他協辦事項。
應徵條件:
會計行政—高職以上相關學歷,有工作經驗者佳,熟悉會計軟體與財務報表。
企劃行銷—大學以上學歷,有工作經驗者佳,具英文讀寫基本能力(請提供佐證資料,若無,則現場測驗)。
共同需具備之條件:
1. 身體健康、主動積極、認真負責、刻苦耐勞、環保素養及生態保育觀念佳、執行力強、人際溝通良好、無不良嗜好。
2. 願意培養專業知識,具備工作熱情,充滿探索興趣。
3. 對環境保護與自然保育有興趣,願意投入非營利組織工作。
4. 願意面對群眾,願意經常出差,願意上山下海,願意配合活動在假日工作。
5. 非草莓族、非線上遊戲迷、非掛網族、非低頭族。
6. 嫻熟電腦常用文書軟體及網路溝通技能,中英文輸入快速且正確。
7. 中文寫作能力佳(請提供佐證資料),口語表達清晰。
8. 有汽、機車駕照
工作地點:日常辦公於台灣黑熊保育協會之台北辦公室(目前在台北市羅斯福路五段90號6F-5),但會視工作需求於假日或非假日出差。
應徵方式:備妥可以讓人認識你並有興趣與你面談的相關資料,以PDF檔文件電郵至「taiwanblackbear99@gmail.com」,主旨請寫「OOO應徵會計行政(或企劃行銷)」,附件請依序標注清楚。
履歷內容:「最高學歷」(附學歷證明)、「工作經歷」(工作期間、單位及職稱、職務內容、工作心得、離職原因)、「專長與能力」(電腦技能、語言、證照等,附相關證明)、「非營利組織參與經驗」、「期望薪資」及「聯絡方式」等。
面談日期:有適合之人選即連絡面談時間,有無面談都會回信告知書審結果。
收件截止日期:2014年2月16日
註:本會急需人才立即投入黑熊保育推廣工作,仍在職而無法於2/24開始上班者請勿投件。
請先點閱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網站瞭解協會宗旨與各項資訊:
http://www.taiwanbear.org.tw/
如有相關問題,請電洽0919-575338賴常務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