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月國度:土耳其的過去與未來】公視+#免費線上看👉👉https://reurl.cc/N67N1x (觀賞期限至-12/17)
#頭巾對女性來說是壓迫或有權表達宗教信仰?🇹🇷你知道嗎最早出現類似「#頭巾禁令 」的國家並非法國,而是土耳其!
凱末爾執政後推動 #世俗化 改革,希望創造更現代化,西化的國家,除了廢除一夫多妻,讓女性有選舉參政權外,鼓勵女性自由選擇穿著,禁止婦女在學校,教育機構,以及公眾場合配戴頭巾。
然而,隨着具有宗教主義色彩的正義與發展黨(AKP)上台執政,風向逐漸有變。 如現任總統 #艾爾段 和黨內巨頭的妻子,都曾因頭巾捲入世俗派的批評和質疑。最終在 2007 年,艾爾段政府以憲法修正案取消條文,頭巾禁令變相被廢止(艾爾段當時宣稱,自己支持世俗主義,但認為頭巾禁令的觀點過於狹隘,女性應有權透過服裝表達信仰)。
.
然而,也有人認為女權議題,成為世俗派和伊斯蘭保守派之間的政治操作...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關於土耳其的歷史《 星月國度:土耳其的過去與未來 》一次說給你聽!
.
.
/
🇹🇷【星月國度:土耳其的過去與未來】
公視+#免費線上看👉👉https://reurl.cc/N67N1x
\
.
#土耳其究竟從何而來?
#一次看懂土耳其歷史
土耳其共和國建國僅僅97年,而兩位強人總統:凱末爾及艾爾段,執政的時間就超過40年。一個帶領土耳其走向世俗化,一個堅持固守穆斯林傳統,卻使用相同 #專制高壓 的手法,鞏固他們對於權力的夢想。土耳其的未來將走向何方?
帝國和國家,共和國和民主,現代和傳統伊斯蘭,矛盾且複雜的土耳其,至今仍然動盪。本片將從歷史穿透這個,從古老帝國灰燼中站起的新興國家
.
.
#土耳其 #歷史 #建國 #穆斯林 #伊斯蘭
#亞美尼亞大屠殺 #凱末爾 #艾爾段 #鄂圖曼帝國
#敘利亞 #民族主義 #歐盟 #庫德族 #頭巾
#頭巾與軍刀的衝突
#現代和傳統伊斯蘭
┃觀點有𝐈𝐆┃追起來 (∩^o^)⊃⊃ www.instagram.com/viewpoint.pts/
┃節目資訊┃http://viewpoint.pts.org.tw/
┃#紀錄觀點┃ 首播週四22:00
╔═══════════════╗
►設紀錄觀點 搶先看!不再錯過好電影!
╚═══════════════╝
同時也有10000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910的網紅コバにゃんチャンネル,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土耳其 一夫 多妻 在 伊斯坦堡情旅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結婚4週年!身為穆斯林的塞爾娶了幾位老婆?
⠀⠀⠀⠀⠀⠀⠀⠀⠀⠀⠀⠀
人家都說穆斯林可以有四個老婆,所以每當有人問萊拉:「塞爾有幾個老婆?」時,我都拿起我的右手數給對方看,回答他:
⠀⠀⠀⠀⠀⠀⠀⠀⠀⠀⠀⠀
「一個~」(手還比著孤伶伶的1🌝)
⠀⠀⠀⠀⠀⠀⠀⠀⠀⠀⠀⠀
此時對方通常會不甘心🤬的繼續問:「啊不是可以娶四個,怎麼會只有一個?」
⠀⠀⠀⠀⠀⠀⠀⠀⠀⠀⠀⠀
我的回答通常是一個很「官方」說法,那就是——土耳其一夫一妻制啦!🇹🇷🇹🇷
⠀⠀⠀⠀⠀⠀⠀⠀⠀⠀⠀⠀
第一,這樣回答可以省下後面很多問題,第二,要解釋一夫四妻制,老實說,不是每個人都聽的懂,更重要的是⋯⋯不是每個人都聽的進去。
⠀⠀⠀⠀⠀⠀⠀⠀⠀⠀⠀⠀
然而~上次萊拉在介紹伊斯蘭金融那篇之後,深感我們的讀者都是具有足夠的好奇心、非常樂於學習和吸收新知識,交流起來也相當理性的優質讀者!😍
⠀⠀⠀⠀⠀⠀⠀⠀⠀⠀⠀⠀
所以~在我們結婚4週年這天,沒錯!是今天😊 萊拉要來和大家分享一下,伊斯蘭教的一夫四妻制到底是什麼?它有什麼條件?它怎麼運作的?
⠀⠀⠀⠀⠀⠀⠀⠀⠀⠀⠀⠀
萊拉相信,今天的介紹一定可以解開你對一夫四妻制的所有疑問哦!跟緊往下看囉💓👇🏻
⠀⠀⠀⠀⠀⠀⠀⠀⠀⠀⠀⠀
故事該從哪說起呢?從伊斯蘭教(西元622年)還沒出現的那個阿拉伯部落社會開始好了~ 👌🏻
⠀⠀⠀⠀⠀⠀⠀⠀⠀⠀⠀⠀
話說當時女人的地位真的很低很低,低到男人想要娶幾個都行,有沒有跟古代的中國很像?當然其中有幾個叫大小老婆aka正宮1號、2號以此類推,其他的都是妾呀小三情婦的,這下又把地位很低的女人分了幾個檔次,更慘的是男人還可以把女人當成商品做買賣⋯⋯😵
⠀⠀⠀⠀⠀⠀⠀⠀⠀⠀⠀⠀
不巧,當時根本是個亂世,戰爭個不停,男人出門打仗死了一大票,留下家裡一堆孤苦無依的妻妾小三情婦和他們的孩子。
⠀⠀⠀⠀⠀⠀⠀⠀⠀⠀⠀⠀
為了謀生,很多女人都因此變成了奴隸或娼妓!😕
⠀⠀⠀⠀⠀⠀⠀⠀⠀⠀⠀⠀
有天,終於有個號稱「女人的救星,男人的剋星」出現了~那就是現在大家都嫌它重男輕女的⋯⋯伊斯蘭教!!!🤓
⠀⠀⠀⠀⠀⠀⠀⠀⠀⠀⠀⠀
為什麼是女人的救星呢?因為呀~伊斯蘭教實行的是一夫四妻的「限妻制」!什麼?可以娶四個還叫限妻制啊?別急,我們先看《古蘭經》裡面怎麼說:
⠀⠀⠀⠀⠀⠀⠀⠀⠀⠀⠀⠀
⠀⠀⠀⠀⠀⠀⠀⠀⠀⠀⠀⠀
■ 一夫四妻制的真正意義
⠀⠀⠀⠀⠀⠀⠀⠀⠀⠀⠀⠀
「你們可以選擇你們愛悅的女人,各娶兩妻、三妻、四妻;如果你們恐怕不能公平地對待她們,那麼只可以各娶一妻。」
⠀⠀⠀⠀⠀⠀⠀⠀⠀⠀⠀⠀
翻成白話就是在告訴當時的男人們~
⠀⠀⠀⠀⠀⠀⠀⠀⠀⠀⠀⠀
「嘿!你們只能娶一個老婆哦!😉」👉🏻 解決男人娶多妻多妾的陋習,女人瞬間少了無數個勁敵。
⠀⠀⠀⠀⠀⠀⠀⠀⠀⠀⠀⠀
「想娶很多老婆?可以!只要你老婆同意,你有本事公平對待每一個(意思是買鑽戒不能只買一卡,要買四卡!!💍💍💍💍😂)你就能娶,但最多就另娶三個,不能再多!而且最好先娶有孩子的寡婦們⋯」
👉🏻 改善以往男人不需經女人同意就可再娶的習慣;女人不再有大小老婆、小三情婦之分,全部都平等叫作老婆,而且要公平對待不能將人打入冷宮;當然不能買賣,離婚也有嚴格規範。
👉🏻 解決了戰爭時代沒有謀生能力的寡婦淪為奴隸和妓女,造成孤兒滿街都是的社會問題。😌
⠀⠀⠀⠀⠀⠀⠀⠀⠀⠀⠀⠀
⠀⠀⠀⠀⠀⠀⠀⠀⠀⠀⠀⠀
看到這裡,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穿越時空聽見了那個年代的男人⋯⋯本來可以跟十幾二十個女人歡愉而且不用負責任,甚至還可以把她們賣掉賺一筆的男人,心中默默說著一句:「WTF...🤬🤬🤬」
⠀⠀⠀⠀⠀⠀⠀⠀⠀⠀⠀⠀
沒錯,當時一大堆男人都對著這個新興宗教罵了髒話,唯獨宣揚伊斯蘭理念的那位男人,默默的扛下了這一切💪🏻,並且推廣這樣的理念。
⠀⠀⠀⠀⠀⠀⠀⠀⠀⠀⠀⠀
⠀⠀⠀⠀⠀⠀⠀⠀⠀⠀⠀⠀
■ 先知穆罕默德的12位妻子
⠀⠀⠀⠀⠀⠀⠀⠀⠀⠀⠀⠀
十二位??收集十二生肖?看到這一定有很多人有疑問,剛才不是說最多四個,怎麼先知自己娶了十二個?🤪
⠀⠀⠀⠀⠀⠀⠀⠀⠀⠀⠀⠀
其實,先知的第一個老婆是一位富孀,以前結過兩次婚,大他15歲,很多有權勢的人想跟她結婚她都拒絕💔 和穆罕默德的這段婚姻還是她求婚的,原因是她看他一表人才,後來在兩人互有好感之下,在穆罕默德25歲、她40歲那年結了婚。
⠀⠀⠀⠀⠀⠀⠀⠀⠀⠀⠀⠀
和這個老婆度過了25年「我的心裡只有妳沒有她🥰」的幸福一妻生活後(別忘了,當時其他男人都至少有十妻),老婆在65歲時過世。
⠀⠀⠀⠀⠀⠀⠀⠀⠀⠀⠀⠀
50歲的穆罕默德本以為會這樣孤單過下去,沒想到有天睡覺時天使加百列拿著一個女孩的肖像來到了他的夢中,說:「娶她,她是你的妻子!」
⠀⠀⠀⠀⠀⠀⠀⠀⠀⠀⠀⠀
就這樣,穆罕默德娶了年紀比他小43歲,後來爭議很大的聖妻阿伊莎。訂下婚約時阿伊莎6歲,此時的穆罕默德角色比較像爸爸,陪她玩陪她成長,一直到9歲時阿伊莎生理上成為女人後,他們才同住。
⠀⠀⠀⠀⠀⠀⠀⠀⠀⠀⠀⠀
本來聽到這裡,萊拉也和大家一樣憤慨😤,根本戀童癖嘛!藉口!藉口!可是又提醒自己,應該要把自己放在古代時空的那個價值觀視角來繼續研究這件事,畢竟當時的人認為娶幼妻並無不妥,我們台灣也是到20世紀上才結束所謂的童養媳、嫁給年紀比自己大很多的男人等觀念⋯⋯
⠀⠀⠀⠀⠀⠀⠀⠀⠀⠀⠀⠀
於是,萊拉把聖妻阿伊莎結婚前後還有她的生平研究一次⋯⋯我開始相信這一切都是最美好的安排!這部分歡迎大家跟萊拉討論,但是我想把它獨立出來,未來用最詳細的方式跟大家介紹,也歡迎大家先找書、資料來讀😊
⠀⠀⠀⠀⠀⠀⠀⠀⠀⠀⠀⠀
簡單來說,我對阿伊莎十分景仰!🥺❤️ 她絕對是伊斯蘭歷史中,最值得關注探討的一位女性!
⠀⠀⠀⠀⠀⠀⠀⠀⠀⠀⠀⠀
那穆罕默德的其他十位妻子呢?全部都是寡婦!!!😢 為什麼要娶她們呢?因為當時寡婦的社會地位很低,事業有成、還有個宗教理念正在推行的穆罕默德想藉著娶寡婦,使那些荒淫的男人改邪歸正,除了達到照顧社會弱勢的正面意義,也無形中提升了寡婦的社會地位!
⠀⠀⠀⠀⠀⠀⠀⠀⠀⠀⠀⠀
⠀⠀⠀⠀⠀⠀⠀⠀⠀⠀⠀⠀
聽完,大家有沒有覺得這就是一個勵志向善的故事?😂 伊斯蘭教主張娶一妻啦,但戰亂那種非常時期可以這樣的名義來照顧弱勢女性,絕對不是你們想歪的那種一夫「多妻」制~🤪
⠀⠀⠀⠀⠀⠀⠀⠀⠀⠀⠀⠀
背後的意義更接近 #有能力者就有更大的責任 💪🏻💪🏻💪🏻,並非我們在現代社會上常看見的⋯⋯有能力者就有更多的享樂!😆
⠀⠀⠀⠀⠀⠀⠀⠀⠀⠀⠀⠀
當然有人說現代女性不需要人照顧,有能力自己養活自己。確實是如此,而且這樣很好!不過伊斯蘭教一直都是以「最壞的情況」來為社會做打算,才會有這樣的考量哦!☺️
⠀⠀⠀⠀⠀⠀⠀⠀⠀⠀⠀⠀
看完你對伊斯蘭教的一夫四妻制有什麼不一樣的想法呢?在留言中告訴萊拉😇👇🏻也歡迎大家分享~讓你的親友們知道這個被誤解超久的冷知識吧!💞
⠀⠀⠀⠀⠀⠀⠀⠀⠀⠀⠀⠀
萊拉其實偷偷問過塞爾:「如果你能娶四妻,會不會想娶啊?」我本來期待聽到的是「我只愛妳」那種答案,沒想到他回答⋯⋯
⠀⠀⠀⠀⠀⠀⠀⠀⠀⠀⠀⠀
「四個妳?我又不是瘋了!一個就夠麻⋯煩⋯⋯咳⋯咳。」😏
⠀⠀⠀⠀⠀⠀⠀⠀⠀⠀⠀⠀
也對,按照伊斯蘭的遊戲規則,沒有那種妻不如妾、妾不如偷的東西,你只會有讓你想擺脫的四個正宮😂 偷不來的情況下,不僅要有四卡鑽戒(房呀車呀全都得變4倍),一下子還多了三個人在管你,你還得為她們四個做牛做馬,日子絕對沒那麼好過⋯⋯
⠀⠀⠀⠀⠀⠀⠀⠀⠀⠀⠀⠀
因此,外子宣告他能力不足,目前只娶一妻,暫時無法為社會做出多偉大的貢獻,請有能力者先往巨坑裡跳吧~🥳👍🏻
⠀⠀⠀⠀⠀⠀⠀⠀⠀⠀⠀⠀
- - -
⠀⠀⠀⠀⠀⠀⠀⠀⠀⠀⠀⠀
閱讀更多文章:https://leylajhang.com/
訂閱我的頻道:https://reurl.cc/mn9YG7
土耳其 一夫 多妻 在 德國牽手+異國記趣 Happy Life in German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改變的德國】
「我偷渡來德國就是要給德國供養拿福利享受後半輩子的生活」,這名索馬利亞經濟流民對採訪的記者說,「 而且一旦拿到德國籍我立刻就把家鄉的父母兄弟姊妹十名親戚用依親接來德國享福」。
他要永遠待在德國,他愛德國,他要在德國生活,但是毫無意願去工作。
如果不是梅克爾門戶大開來者全部接收的難民政策,這個申請難民毫無希望的索馬利亞偷渡客根本不可進入德國居留。
在與記者的訪談中他坦白承認偷渡的目的地就是德國,之後不用工作爽靠德國社福過餘生。
阿布杜拉告訴記者, 他付了蛇頭八千美元偷渡費,坐船渡過地中海到義大利,再進入德國。
「當我終於到達德國時立刻打電話回家」,他笑著說 「全家都興喜若狂」。
這報導是立陶宛最大報社 Lietuvos Rytas (Litauischer Morgen) 在慕尼黑一個收容非洲利比亞、索馬立亞和蘇丹偷渡流民的難民中心的實地採訪。
令人驚奇的是,即使這些偷渡客根本沒有難民居留權,但是他們會被容忍居留德國,不會被遣返回非洲。
最令立陶宛記者吃驚的是,這些沒有難民居留權的非洲人和阿拉伯人除了吃喝住宿皆免費外,每月還得到慷慨的零用金和由德國納稅人支付的公法健保醫療(包括連德國納稅人都得自付的昂貴的全新牙齒)、免費車票、免費德語課和多項福利等等等。
德國當然就成了這些追求‘美好生活‘經濟流民偷渡客的首選目的地。
Germoney 果真威名遠播。再來一例。
月領3萬歐的敘利亞難民和他的4個老婆與23個孩子⬇ (摘自 http://ppt.cc/uvNkC 德文報導在下方回應)
前幾個月德國蒙塔鮑爾鎮的一個難民家庭引發熱議,男人是一名敘利亞商人,帶上了4個妻子和23個孩子,浩浩蕩蕩地從土耳其到德國尋求避難。
要知道,德國手工工匠每月平均稅前工資也就2461歐(稅後1596歐),換算下來,這個家庭每月所領的救濟款相當於12.2名手工工匠的稅前工資(18.8名工匠的稅後工資)。
從稅收角度來看的話,要95.5位工匠每月繳稅總額(31433歐)才能養活這一大家敘利亞難民。
換算成工作時間的話,也就意味著這95.5名工匠每月要為這個敘利亞難民家庭工作2292個小時,即458個工作日。(註:以上數據取自德文報導以毛淨試算結果相近因德國稅法複雜)
每個月3萬歐+大房子,敢情這家人是來享受生活了
為了這一大家人能夠盡快融入德國,當地政府也是操碎了心。由於家庭成員眾多,政府方面還一直幫忙找能容納28人居住的大房子,據媒體報道,即便不算水電,這樣的房子光租金每月也得2萬多歐。
諷刺的是,這名敘利亞商人本身的經濟狀況非常可觀,完全有能力將4個妻子和孩子們安排在不同的城市,並為其各買一套房子。。。
目前,這個家庭的男主人選了2個妻子和一半孩子住在一起,另外2個妻子和另一半孩子住在另一處。盡管如此,家中還是矛盾重重,據“目擊證人”稱,家中的男孩經常阻止女孩兒們上學,甚至有女性經常被鎖在地下室。
就連鄰居也對這家人心存不滿,經常抱怨這家人晚上太吵鬧,或是不按規矩停放自行車等等。這家的一名16歲的兒子也經常和鄰居們發生衝突,一些鄰居甚至被他言語威脅或是襲擊過。
盡管德國政府早些時間警告難民,德國不承認一夫多妻制。但已經來到德國的難民家庭,或是一夫多妻家庭,事實上也能依靠德國社會福利過的相當滋潤。因為他們通常情況下會把其中一位妻子登記為正式妻子,而其他妻子在生子後登記為未婚單身媽媽,同時領取單身母親享有的特殊津貼,所以生活水准並沒有太大差別。
仔細觀察這個案子,就會從中發現德國作為福利國家仍然存在一些不合理的政策,這違背了按勞付酬原則。這個案子仿佛在告訴民眾,多生孩子遠比工作賺得多。
雖然擺在眼前的是一堆冷冰冰的數字。但不妨想像一下,這95.5個默默無聞的工人每天朝九晚五,按時考勤,風雨無阻,卻被逼無奈只能得到一半的收入,自己靠著這份微薄的薪水艱難度日的同時,被扣的稅卻被拿來養活前來‘避難‘追求美好生活的難民。(如真是避難來著那麼第一抵達的土耳其或同為歐盟的希臘與義大利就已是安全區)
身為 (德國)工薪階層的您看到這樣的新聞作何感想?!
延伸閱讀:
➡ Somali Invader: ‘I’ll Live Forever on Benefits in Germany’ goo.gl/jHaAI7
➡ 索馬立亞人愛德國要永遠待在德生活但不要工作 http://ppt.cc/lVn7X
➡ 齷齪的德國難民產業鏈 http://ppt.cc/xyCRf
➡ 德國退休老人退休金不夠活撿垃圾箱食物被判罪 goo.gl/Rpvnch
攝影/蘇西
德國。結冰的慕尼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