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常風景】更多圖片:https://bit.ly/3kKiPIr
熱得快融化也罷,覺得還是有沙沙的光的日子,糖紙般最閃耀。等到天朗氣晴,終於不用撐傘,就慢慢閒逛土瓜灣。直走,向前走,到達喧囂城市裏難得的靜默角落。
這裏,被稱作公務員建屋合作社,50年代,港英政府推出長俸公務員房屋福利計劃,以特惠價格批地予湊夠十人的合作社。每棟樓房的設計細節,均由社員共同商議,各具特色。
五顏六色的外牆,廣闊地鋪展開來。這座紅白相間,中軸建有現代主義水磨石樓梯,窩在其中必定清涼;那座白底粉邊,門前對稱掛着三角夜燈,好不溫暖。窗框花紋、紙皮石、格子信箱、手製鐵閘、開了洞的小陽台⋯⋯融化在陽光裏時,全不事聲長,美得晶晶亮。
去年,市建局宣布重啟該處發展項目,並將於本年8月,正式提出收購。由居民組成的「靠美合作社關注組」及「靠背壟道及浙江街重建項目關注組」,本月批評政府要求重建戶保地價不公道,促合理賠償及原區安置。
城市的發展敲打人的鼓膜,能不能放緩步伐,再等無數春秋夏冬?只好將目光移開,去望那些小小的舊事物,拍下一張張它們被陽光染成金色的輪廓。
---
《明周文化》推介:
告別香港 小朋友斷捨離大作戰
https://bit.ly/3xW91is
為東京奧運集氣 草間彌生、妹島知世、平田晃久等九大藝術巨擘獻作
https://bit.ly/3xX4R9P
--
◢ 緊貼明周文化 ◣
MeWe:bit.ly/3oCfmuo
Instagram:bit.ly/2TORYuE
YouTube:bit.ly/2klNzmB
Telegram:t.me/mpwchanneldepthreport
#土瓜灣 #重建 #收購 #公務員樓 #合作社 #公務員建屋合作社 #香港建築 #建築設計 #現代主義 #粗獷主義 #水磨石 #紙皮石 #窗花 #鐵閘 #露台 #香港風景 #香港攝影 #風景攝影 #我就是我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Dd tai,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長沙灣Cheung Sha Wan是香港一個海灣,位於九龍半島西面,行政上屬深水埗區。長沙灣位於荔枝角和深水埗之間。填海發展前原是長形沙灘(今元州邨及長沙灣站的位置),當地鄉民稱之為長沙灣。長沙灣海旁有一條小鄉村名為長沙灣村。此村於清嘉慶年間出版的《新安縣志》已有記載。該區從前鄰近英軍的舊深水埗軍營...
土瓜灣十三街重建計劃 在 方志恒 Brian Fo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齊 #民間自治
#維修香港,先由 #維修社區 開始!
▋即刻登入/註冊,一齊幫手〈#維修香港〉:https://goo.gl/ECvI7i
【#一齊去維修】
💼 工作內容:參加「維修香港」義工隊,組織街坊參與規劃,和師傅一起搭建天台花園。
💻 工作時間:2016年11月至12月(逢星期三晚七點半至十點)。
💪 所需技能:歡迎任何朋友,最重要是能準時逢星期三晚出席活動。
📝 簡介會安排:將於11月2日晚上七時在土家故事館舉行。
🎁 回饋安排:Fixing HK毛巾、Fixing HK T恤。
#一齊幫手 #修復社區 #不要放棄
-----------------------------------
〈朱凱廸:從維修香港到社區自救〉
請各位支持「維修香港」!
朱凱廸已經認識他們接近2年了。欣喜香港的民主運動,沒有因為2年前佔領未達目標而結束;反而,一班從佔領爆發出來的新一代民主運動參與者,換取時間,進入社區深耕細作。在地區重做前人沒有做好的工作,將基層街坊對民主的支持重新爭取過來。
「維修香港」的朋友,每星期探訪家庭,幫忙家居維修之餘,更重要是把民主訊息帶入屋,並同一時間重建社區互助的文化。很喜歡「維修香港」名字背後的多重意思 ── 現在香港政治制度崩壞,極需維修;我們要先將疏離的社區維修好,把人心爭取過來,在社區建立一股堅實的民主力量!師傅共享自己的維修技藝「修屋」,義工就把握機會和街坊傾傾民主民生「修心」。
今次這個「天台垃圾山」政府唔理,區議員又唔理,部門又唔理,「維修香港」就發動「社區自救」。並希望借機發展出居民大會,培養一股從下而上的力量,再造社區。由下而上的組織居民,讓街坊得以互相接觸、理解、關懷、思辨,開墾一個民主、互助的平台,在社區重建公共文化。
這個計劃,值得大家參與其中幫忙。特別呼籲各位介紹住在九龍城土瓜灣的街坊加入!一起實踐社區自救!
-----------------------------------
【#民間自治計劃】
🔎 了解「民間自治計劃」理念:wemaker.hk/declaration
💡 認識「民間自治計劃」團隊:wemaker.hk/about
💻 成為「民間自治計劃」用戶:wemaker.hk/account/register
💰 支持「民間自治計劃」營運:wemaker.hk/contact
📢 媒體伙伴:立場新聞、香港獨立媒體網
土瓜灣十三街重建計劃 在 喜劇演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肯搏肯捱冇樓租! 土瓜灣南亞人驚瞓街!
土瓜灣五街、十三街一帶的舊樓,因為租金便宜,一直是低收入印度人、巴基斯坦人的聚居地。然而,隨著九龍城更新計劃進行公眾咨詢,業主有感重建即將展開,便急不及待向南亞人加租趕客。
印度裔的Gadara Jagpal Singh來港16年,一直在土瓜灣長大。四年前他和太太、兒子搬進十三街一個兩房單位,初時月租2500元。但他說十三街被劃入優先重建區後,業主亦開始不斷加租:「如今已加到5000元,差不多每六個月便加價。」一家三口全靠Gadara一人工作養活,不到10000元的月薪超過一半拿去付租,生活相當艱難。他試過到附近找租盤,但合適的單位最少要6、7千元。有些地產公司更二話不說打發他,彷彿驅趕乞丐似的。另一邊廂,他的業主已表示想他盡快搬走。每逄假日,他跟同鄉在馬頭角道聚頭,有相同遭遇的人多不勝數。有人在兩個月內要搬走,有人則已搬到租金更平的深水埗,四五人擠在一小單位,相當淒涼。
生活迫人,他從沒怨言,也沒想過拿綜緩:「我不喜歡這樣。正常人能工作的,何需拿綜緩?這是老人家、沒工作能力的人拿的。」他唯一的願望,只是分配到公屋:「我想跟政府說,現在一人賺錢養家的、不想拿綜援的,可否幫幫這些人,快點給我們公屋。天水圍我都不介意。」其實8年前他已連同弟弟一起申請公屋,可惜弟弟好逸惡勞,交不出工作證明,結果事情一直拖著。結果他要撇下弟弟重新入紙,可是8年的輪候卻全部作廢,令他十分無奈。說到重建安置的問題,說話溫文的他禁不住激動起來:「你們叫我走,那是否要我們到橋底睡覺?」
Gadara的職業是回收工人,不但要體力勞動,時間又長,而且經常日曬雨淋。他說肯做的人不多,現在入行的不少是他的同鄉。問他是否怕兒子長大後,像他一樣找不到好工作,他卻表示肯唸書一定有出路。所謂香港精神,推崇的不就是這些積極樂觀,吃得苦的人?當這個城市要重建發展,辛勤的人何以連一片磚瓦也沒有?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30726/18350365
土瓜灣十三街重建計劃 在 Dd tai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長沙灣Cheung Sha Wan是香港一個海灣,位於九龍半島西面,行政上屬深水埗區。長沙灣位於荔枝角和深水埗之間。填海發展前原是長形沙灘(今元州邨及長沙灣站的位置),當地鄉民稱之為長沙灣。長沙灣海旁有一條小鄉村名為長沙灣村。此村於清嘉慶年間出版的《新安縣志》已有記載。該區從前鄰近英軍的舊深水埗軍營(南京軍營及銀禧軍營),土地屬混合式用途,有工業區、商業區及住宅區:住宅區在長沙灣東部一帶,包括數個公共屋邨(李鄭屋邨及蘇屋邨等)及新建之私人住宅(喜雅、喜盈、喜韻、曉悅、曉盈、薈悅等)。臨海地帶昔日是船廠貨倉,現已填海重新發展,該處有高速公路貫穿其間(西九龍走廊、西九龍公路),亦有公共屋邨(海麗邨)及私人住宅(昇悅居、宇晴軒、泓景臺、碧海藍天、一號西九龍及星匯居等)。工廠區集中在北面青山道及西面近蝴蝶谷一帶,近年西面部份工業區改建為商業大廈,逐漸發展成小商業區。一般而言,長沙灣泛指蝴蝶谷道至欽州街之間的地區,然而長沙灣及深水埗一帶有很多誤以「長沙灣」或「深水埗」甚至「荔枝角」命名的建築物(包括港鐵站),容易令人混淆。例如位於長沙灣的深水埗運動場;及位於長沙灣工業區內長沙灣廣場地底的荔枝角站。另外位於深水埗南昌站的富昌邨,施工時命名為「長沙灣西邨」(另一說法是「南昌西邨」)。長沙灣有兩條平行大道:長沙灣道及荔枝角道,有多線巴士途經長沙灣。3號幹線西九龍公路則在外圍經過。
元清閣Yuen Ching Kwok是香港一所供奉黃大仙的道教廟宇,位於九龍青山道的新圍村,地址為九龍蘇屋一段的呈祥道3738號地段,佔地面積約2公頃,分成高低兩組建築群。南鄰供奉觀世音菩薩及孫悟空的紫陽洞。在香港日治時期,居住在九龍西部的市民前往嗇色園參神時屢受到日軍凌辱。那時,潮州商人周亮星先生得知居民苦況,便專程在1942年4月15日 (星期二)到嗇色園禮請黃大仙傳聖土瓜灣北帝街23號二樓,道壇初名為『駐憇亭』。法壇及後於1942年8月22日(星期六)遷往九龍聯合道38號三樓,1942年9月25日(星期五)更名「黃大仙元清閣」,並定農曆十月初十日為成立日。爾後,黃大仙屢降乩示,指示當屆理事朝青山道覓地置閣,後蒙潮商陳創穆先生捐地,遂在九龍青山道的新圍村現址建設了香港另一座供奉黃大仙的道觀。現時的建築物在1955年春季落成,1955年4月24日(農曆閏三月初三日,星期日)舉行開光大典。在2005年9月,該道觀正進行籌募經費計劃,重建成一幢現代化的三層道觀,附設升降機。頂層:供奉黃大仙像、「王章」像、「張禹」像。中層:供善信供奉祖先靈位;底層:素菜食堂、廚房及盥洗室;設有24個位置的無蓋停車場。然而直至2014年仍然未能籌得足夠經費,展開該重建計劃。大門橫匾:「黃大仙祠」,對聯:「金生麗水乾卜留聖跡;華光普照坤造別洞天。」主殿供奉道教的黃大仙像、「王章」像、「張禹」像;戶外有蓋食堂:在農曆初一日、十五日及農曆8月23日的「黃大仙寶誕」,設有免費素食招待前來觀光的人士。龜池:像新加坡的龜嶼之「大伯公廟」般的池塘,中央亦有一隻石龜,牠的背上有一條眼鏡蛇。石碑:善因褔果。有辦事處、義診部、扶乩房、善信休憩處、盥洗室。服務:它是目前中唯一提供扶乩服務給民眾的「黃大仙道觀」,客人只需把需要詢問的事情以紅色信箋寫好,在主殿的檀前燒化給黃大仙的聖像,坐在側堂的乩童會受感應寫出四句七言律詩回答。然而並不是所有信件都必定回覆。中醫義診:農曆初一及十五日上午一時至下午三時。黎應祥醫師提供免費跌打應診服務,全身骨絡、頸椎、腰椎、四肢檢查。醫治肩周炎、坐骨神經痛、骨剌、十字韌帶損傷及各類痛症。
土瓜灣十三街重建計劃 在 果籽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專題籽:異度空間】
土瓜灣舊區重建鐘聲響起十多年,城市景觀不斷變遷,當中樓齡有五、六十年的十三街,牽涉大量業權、賠償問題,而今仍然未有落實重建計劃。民間不斷自發連結土瓜灣街坊脈絡,一同構想重建方向及居民所需,當中包括社區藝術家王永棠,近日更用字畫解說以吉祥獸命名的十三街,更伙拍花牌師傅黃乃忠成立「習俗館」,將傳統工藝帶入土瓜灣社區,只因他們相信,傳統手藝如同社區鄰里關係,仍然有存在的空間。
=========
全新副刊,推動知識文化多元。培養品味,立足香港放眼世界。不畏高牆,我們站在雞蛋一方。
《果籽》 栽種品味,一籽了然。 https://hk.appledaily.com/realtime/lifesty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