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是社會的,體育是國家的」,別讓奧運激情只是曇花一現!
在奧運熱潮退散過後,我們一直在思考的是,台灣是否有機會能夠延續這股熱潮、延續這股能量,進而改善我們的運動環境?
在上週,我收到超跑好手 Kevin Lin 林義傑 的邀請,參加了2021 國是體育論壇,當場有選手代表、專家學者、選手家長、企業代表、以及跨黨派的委員們,互相分享交流了彼此的看法!
其實,自從進入教文委員會之後,對於台灣體育、運動的相關議題,我都持續和專業人士請益,在當天的論壇中,我也引了同樣長期關心台灣體育環境、體育改革,政大法律系副教授林佳和老師的一番話:「運動是屬於社會的,體育是國家的」,剛好也是當天論壇的主題之一。
💪🏻旗座型的體育結構,應該往更穩固的金字塔邁進!
長年以來,台灣體育結構的圖像像是「竹竿」、甚至可以說是「旗座」,因為從小就直接抓出特定小眾,把資源灌注在這群人身上,把他們專門化、特殊化,然後就期待他們能成為頂尖選手;相較之下,歐美國家則是金字塔型,由於運動本就是他們社會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基層的運動人口很多,自然會往上堆疊出更穩固的頂端優秀運動人口。
在國外,運動是人們生活裡重要的一部分,但在台灣,卻是「體育即國力」,讓體育成為國家力量的展示,二者基本價值的差距非常明顯。
我認為,我們要的應該是全民的運動,而不是國家的體育,更應該朝金字塔型狀的目標邁進,讓運動成為全民風氣,做為金字塔底層深厚的基底,向上堆疊出專業的運動員、頂尖的選手。
💪🏻在黃金計畫成功之後,未來如何延續、擴大?
這次的東京奧運,台灣代表隊選手創下史上最好的成績,讓黃金計畫也成為了政績的展現,不過,在幾次和體育專家討論的過程中,他們和我說,其實黃金計畫的想法和內容,在國外早已是「常態性的基礎建設」,這些都算是基本配備。
不過,台灣總算跨出這一步,朝更好的方向前進,因此,我們當然也非常肯定黃金計畫的存在,然而,我們也必須思考,在黃金計畫成功之後,未來是否有機會延續、擴大?
這次的黃金計畫其實早已設定了「奪牌熱門」選手作為標的,未來有沒有機會擴散到其他更多的項目?放寬奪牌熱門的標準?把這些資源分佈出去,讓更多選手受益,藉以提升整體的環境呢?
除此之外,除了黃金計畫之外,其實我們應該也能設定白金計畫、青銅計畫、木頭計畫,針對其他不同層級的運動人口投入相對應的資源,而不是只聚焦在有希望、有機會奪牌的頂尖選手身上,在金字塔頂端之外去擴大基盤,讓運動走入國民生活之中。
💪🏻改善體育環境,提升選手待遇!
一直以來,我都認為體育的本質不該只是獎牌,除了獎牌、獎金之外,我們更應該看見選手背後所付出的種種努力,也應該看到其他正辛勤練習的選手,把資源用來資助培育體育選手、改善體育訓練環境,才是我們的政府應該大力做的。
然而,以現在的國手待遇標準來說,其實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目前,我們給予國手的「薪水」,僅有「零用金補助」的每個月 15,500 元,若選手畢業後未就學就業,才會有另外每個月 3 萬元的「生活津貼」。
但這樣的待遇合理嗎?當選手被徵招進入國訓中心訓練時,若本身的工作薪資就已超過這些補助與津貼,成為國手的榮耀感,值得他這樣犧牲自己原先就穩定的生活嗎?而還在就學階段的選手們,若接受國家隊徵招,他們能拿到的也僅有每個月 15,500 元零用金補助,這樣真的足夠嗎?
其實,我國目前不論是出賽或是培訓時期,選手和協會間或是奧會間,都少有書面協定契約,僅有選手遴選時的報名表或是受訓前的切結書,也就是說,選手在培訓或遴選期間,並沒有足夠的保障。
我們整理了其他國家的做法,在奧運出賽的契約上,就可以看到各國有許多值得參考的例子!
美國跟英國的做法,是提出一個「契約大綱」,讓各協會根據自己的需要去調整跟選手簽約;紐西蘭、澳洲,則是統一由國家奧會去和選手簽約。而契約的內容會包含比賽各個階段中,協會和選手間各自的權利義務,例如怎麼選拔、怎麼訓練、選手出賽時兩者各有什麼權利義務等,相關內容都在契約中明確地被訂定。
我們是否也能效仿國外,讓選手和協會、或是選手和奧會之間,能有這樣子的書面協定呢?或許是主動提供大綱或範本供他們使用,或是提供奧會、單項協會和選手間,能有一個根據各自需要調整契約細節的平台跟資源,讓選手和協會間能有充分協商的空間,來制定公平的契約;簽約之後,也需要追蹤與監督契約的履行狀況,並且提供爭端解決機制,才能給予選手更多的保障。
我們的政府,是應該要來承擔這樣的責任的。
這次的奧運,台灣創下了有史以來最好的成績,我相信大家都和我一樣感到無比的光榮與驕傲,但是,我們更應該延續這樣的熱度,來思考要如何讓這樣的成績、讓這樣的風潮,不會只是四年一次的曇花一現!
無論是競技運動或是全民運動,我們的體育環境都還有很多地方可以更好,我們的運動風氣,也應該能再往上提升。
雖然我稱不上是體育專家,但是我會持續和相關的專業人士來請益、交流,持續為了台灣的運動環境努力!
國訓中心選手薪水 在 運動營養知多少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公益計畫】運動員個人營養服務及公益講座
我打算從今年6月開始,每個月免費協助1位運動選手制定自己個人化的飲食營養調整計畫或是1場公益講座(車馬食宿我自費)。預計先試行到今年底,所以一共會有7個名額(或7場講座)。之後看今年的試行狀況需不需要調整,如果都還負擔得來,可能就看怎麼樣可以持續一直做下去。
.
只要您覺得有強烈的意願進行飲食改變、也有營養協助的需求,請直接寫信到粉專訊息,並說明以下事項:
1. 基本資料:姓名、性別、年齡、專項、體組成資料(身高、體重、體脂率)、大概的訓練課表及訓練狀況;如果是運動隊伍,就請說明隊伍目前遇到的情況與遇到的困難。
2. 目標:想透過運動營養協助達成的目標?
3. 為什麼需要我的幫助?(已經做過什麼努力?還有哪些無法解決?)
.
因為私人時間吃緊,預計一個月只協助一名選手(或1場公益講座),所以來信會依照緊急程度、重要性、動機強度以及介入後可能得到的成效排序,並排除已經有資源挹注的選手或單位(例如:國訓中心選手、職業選手(有領薪水的)、「運動菁英育才計畫」、「培育優秀原住民族學校運動人才執行計畫」、「運動傷害防護體系建置輔導計畫」或已經有長庚、壢新醫療的運動員補助計畫...等資源挹注者以及休閒運動者。
.
審核通過者會回信告知您以及安排協助的月份及時程,沒有回就是沒有通過,不再另外一一回覆了唷!
----
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剛開始踏入運動營養領域時,我在體育界的基層得到很多貴人給我機會去推廣,也覺得選手們普遍缺乏運動營養的資源。後來因緣際會也一直都有人轉介國訓以外的選手過來,希望能夠得到協助,但可能不見得有很多的金錢資源以及便利的管道可以找到運動營養師。
.
感謝過去曾經給過我機會的人讓我能夠走到今天,一直以來都有回饋的想法。因為想做的事情很多又生性疏懶,擔心自己的能力有限就一直拖到現在......但如果不做,真的不知道會拖到什麼時候......所以Just Do It!先做再說吧!您若想清楚了就寫信過來吧!
國訓中心選手薪水 在 James Huang (黃政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小時候,我沒有教練。
當時我常常在想,我如果有教練多好。
什麼是教練?
很簡單的想法,一位可以總是幫我練習的教練。
從此之後,
我認識了許多國內外較資深的球手,我都當他們是我教練。
當時在壁球協會裡的秘書 "Misha洪教練"利用國家經費娉請了 "Alan 楊教練"來當我們青少年的培訓教練。
教練不會罵不會強迫要訓練,
而我每天從南勢角放學後就坐1小時捷運再轉公車到地中海俱樂部,一杯果汁跟一塊麵包是我訓練前可領取的晚餐,Alan教練很會帶動氣氛,小孩子們很容易笑著追著球跑,而我是那位總是最晚停下追球的那位。
很簡單的想法,有位可以操練我的教練?!再累都好。
印象中沒多久之後,雖然我還是持續到球場,但是教練好像就不再過去了。過了一年後才知道,原來是當時壁球協會認為培訓小孩子是很花錢的,所以取消了培訓。
小時候哪有那麼懂事?!
只知道我愛打球,所以我還是持續去壁球場打球,有人也好沒人也好,反正好像回家前就是要過去一下。
單純的傻歸傻,至少我知道兩個人練習一定勝過一人,所以我拉了當時在游泳池當救生員的 "李嘉洲" 一起打球。
(我們一起練習吧!還不熟練?!沒關係...我教你打你幫我練)
接著我們遇見了新加坡“陳友廣”先生。
陳先生也是壁球愛好者,他來臺北工作一年,每天都陪我們打球還有教我國外選手是如何訓練,我總是拉著他幫我練習,
很簡單的想法,別人的訓練方式我也都想試試。
陳友廣教練走了,我跟嘉洲拉著同門師弟們練習 “張欽政” "張組維"
訓練方法很多,總是要互相幫忙才能克服。這時也會想起自己的壞脾氣,因為最不應該就是拿幫忙的夥伴出氣...
好像什麼都很簡單,但是別人幫不上,我做不到,還要傻傻的帶著脾氣去完成。
就這樣沒有固定教練的當上台灣第一名選手,很幸運的第一位壁球補充兵,進了國訓中心。100名役男選手同時測驗節奏跑,我跑到等級13以上,才發現只剩我一人還在跑,沒注意到我很喘,只記得當時我邊流淚邊跑著。
每天自己一人跑步,自己重量訓練,規定每天都要在球場兩個多小時?!好吧,也做點Ghosting吧,球場很偏僻,我每天一句話都沒說,好吧!或許會在7-11買飲料時跟店員說句謝謝。記得有天被其他項目女選手搭訕問說是什麼項目呀?因為總是看我自己在那一人訓練,一切才發現就這樣過了一個月,一段孤僻的時期,我又開始找尋夥伴。
開始每天0530分起床跑步,只因為手球朋友想減肥。橄欖球的朋友愛做臥推就一起玩吧,拜託他摩托車借我去高雄大學壁球場Solo吧!排球朋友?一起做弓箭步吧!好像這生活多了更多微笑,但是假日我一定從高雄坐客運回臺北,因為我不想再Solo了,我想找人打球。
如果打好壁球的條件是:『一鼓作氣與堅持不懈』
很簡單的想法,或許在當時我做到了後者。
當完補充兵,存了15萬台幣,我就說要打職業賽,我到了許多地方訓練。剛開始不是輸多贏少,而是『總算贏了一場』都要打長途電話給我爸爸跟他分享我的喜悅。
回國再回到美橋俱樂部找Alan教練,跟他分享戰況請他幫我練習。
有天在球場遇到華新科董事長 焦佑衡 董事長,起初我不認識他,他簡單的問我這顆球要怎麼打才好,我很正常的跟他講解但也沒多聊,因為隔天我就飛往馬來西亞比賽。那天之後焦先生從Alan教練身上聽了我的故事,之後直接給了我“第一份三年工作合約”安心的做我最想做的工作。
之後在我不在國內的時候,師弟-張組維就幫我偶爾陪他打球。
『為什麼想要贊助James?』
很簡單…給年輕人一個機會。
就這簡單的理由,讓一位只顧往前衝的年輕人有翅膀,我由衷感謝至今,這三年我去了太多地方訓練與比賽打開很大的視野。
從焦先生身上我學到了,多去跟別人互動或者觀察他人,總是有很多人的故事或者思維值得我去參考學習。
合約結束之後,我的決心到了最強的時期。嗯....至少我是這麼覺得。
起初以為每一天教球+訓練兩次並沒有那麼難,
每天訓練完時晚上騎著摩托車趕著去教球,帶著疲憊下大雨也好,我沒有過懷疑自己,我覺得那信念真的很強。
或許也是因為看到我的學生們,我微笑我陪他們愛上壁球,總是有他們陪伴我。
那時或許沒有太多時間想球該怎麼打,訓練該怎麼調整。但是我知道教球絕對不能隨便,好的觀念好的態度我也想傳給我的學生,就算他們只是來運動的。累又如何!?至少這是一個最適合且我最想要的生活。
做個有故事的人,述說自己的故事,每一位運動員真的都會想要被重視。
我做了電台訪問,我拍了紀錄片,我接受雜誌報導,傳遞正面能量永遠不嫌多,身邊貴人也越來越多,他們都是我到現在還放在心上的摯友..同伴..訓練員…他們陪著我渡過很多挑戰,能夠讓我繼續一鼓作氣往前衝。
當我快沒錢的時候,我很好運的拿到了台灣第一面國際賽獎牌,拿了15萬元台幣獎章繼續我的壁球路。
這條壁球運動員的旅程很奇妙,在沒有後盾的時候,總是有一股力量會幫我一把。
或許碰到轉變的當下我會失落,或者當時天真的沒有察覺到,但是在我想繼續造船逆水而上的那時候,也就剛剛好被拉一把,那一把也不會給太多,但也剛剛好足夠讓我繼續。
現階段我能夠得到香港這邊教練的認可,還有兩家人的支助。在這與職業隊一起訓練,這兩年是我打壁球快20年以來夢寐以求的。
這邊中學名校是收壁球體保生的,學校有教練,各個區域也都有專業壁球教練,下課有專車從學校帶選手到中心訓練,每個月都有壁球比賽,或許是校際賽,或許是公開賽,這邊的家長願意花錢栽培,這邊各個教練壓力也不小,自己學生常常在對打見真章,各區的精英選手可以到運科較完善的體育學院練習,已經開始免費防護治療免費晚餐,還有強健的訓練制度,再加上薪水。
想讀書的,他們願意幫忙,想專心打球的就轉全職吧,之後安排打職業賽,練不成?退下到各區當教練也行?下一代需要專業選手退下的教練。
......
才發現...很多的簡單...並不是那麼的簡單?
別人有多方面選擇,而我要自己創造選擇。
總是一個人競爭的我忽然要跟別人開始競爭了?
不是的,他們都是夥伴,幫助我成長。
當一個人負擔比別人更大的往前走,或許能夠渡過更多關卡,其實也或許是無法的,我不是很有天份。
但是肯定的是,會比別人更渴望更珍惜。
把壁球當作自己的女朋友一樣,追求它,離開它時還在想著要怎麼打,什麼都只希望越打越好,這份道理是給很多已經擁有一切的人去警惕。而我反而是要學習怎麼去放鬆自己,因為想再多下去或許也只是製造負擔,就自然的做自己一直以來的那套吧。
就算每天在體能上都用盡全力,每次在訓練都拿出100分態度,在比賽也不一定打的出好成績,還要找出許多問題點,也要提醒自己也要注意好的部分,不能只找問題點,還要持續每天Solo磨練自己的基本功。
因為太多選手從小孩子的時候就有固定教練很精准快速的餵球,教導每一種球怎麼打?什麼時候打?為什麼這樣打?而我沒有這段磨練的期間,只能努力追上。
當付出100%努力卻頻頻挫敗時,就只能越往更深處去探,但其實自信才是最重要的。還要感謝每一次教練點出問題所在,還要聰明學習,還在一本一本的看書去調適心理,以書本替代心理治療師...還要注意飲食….還要...太多還要了...
打球是快樂的,訓練是快樂的。
比賽就算輸球只要我成長了也沒關係,我沒想過要停止。
只是有時候為了維持這 『簡單』好像我扛得包袱要越拿越重,
才能繼續行走下去,這些包袱我不能夠轉給別人,我得自己扛下。
故事到了這邊,李嘉洲教練現在在中高學帶了許多學生認識壁球。
下週我也將把自己帶到壁球夢想國度 『埃及』 去參加世界杯。
但是....
一位專業用心的好教練真的好重要好重要!!!
不是能陪練能操學生就好了!!!
夢想啊!需要強大的自信。
比賽時就一鼓作氣把每一球打好吧.
James.H
2016 Oct 16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