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碩士無法升遷加薪,就是浪費時間與金錢?】
經常有上班族來問我考研究所一事,問的多半是要不要念、念了對職涯有沒有幫助、未來能不能夠加薪或升遷……總之就是值不值得念?如果用這個務實的角度一邊上班一邊讀研究所,最後可能會發現一點都不務實,有兩個原因:
💚1.現在越來越少企業因為學歷來加薪或升遷:
一般來說,加薪看的是個人的工作表現,以及未來的發展價值;升遷則看的是有無帶團隊的能力。就算你的學歷不漂亮,但是符合條件,仍有機會加薪與升遷;相反地,學歷再好,若沒法反映到工作表現上,做出成果,也是枉然。
💚2.畢業三五年之後,企業用人跟學歷無關:
學歷是社會新鮮人的入場券,至於有幾年工作經歷的人,企業看的是職能的相關性,以及過去的工作表現,學歷便不再那麼重要。至於碩士,對於高科技業或外商,已經成了基本學歷,並不是特別值得加分的亮點。
除非在一些老企業會有差別待遇,薪資與職等不同,至於其他企業,兩者越來越脫勾,如果還用老觀念去讀碩士,難免要傷心,慨嘆白讀了。所以如果想讀碩士,除非一些專業領域,至於一般文法商,我會建議不要去想在工作上有沒有好處,可能會讀得開心些。這時候不妨以興趣為主要考量,反而更務實。
可是很多人在職場遇到難關時,都以為讀研究所可以救他們。這麼糊里糊塗,說真的,神仙都難救,更別說讀碩士了。
像是有個中年女性來問我讀休閒觀光研究所,因為公司正在裁員,下一個很可能是她,她想改行做領隊或導遊。我直接告訴她,這兩個工作都不需要考碩士,直接去考執照就行。接著她說也許可以去私立高職教書,現在少子化,又這個年紀,於是勸她別想這條路了吧!
另外,也有人認為讀碩士能夠挽回他的人生。昨天有位公職人員說想讀碩士在職專班,而這個科系跟他的工作無關,周圍每個人都有意見,說念這個碩士沒法升遷,浪費時間也浪費金錢。聽著聽著,他猶豫了,來問我該讀嗎?我問他讀碩士的動機是什麼?他列舉出四個:
1. 想補學歷
2. 學習新知
3. 想交朋友,認識不一樣的人
4. 想認識不一樣的自己
這四個動機,除了補學歷與學習新知外,另外兩個透露出一個主要訊息:他不滿足現狀!後來他跟我說,現在環境舒適安逸、一成不變,想要透過讀碩士來看看不同的世界,認識不同的人,也想藉此探索自己,找出其他可能性。
老實說,除了補學歷外,其他三個都不必靠讀碩士來達成。就算是補學歷,他的工作根本不需要學歷。所以別人一說,他就動搖。
個人的看法是,反正他閒著也閒著,再去讀個碩士不是壞事,何況台灣的學費相對國外是非常便宜,而且每個人這一生最值得投資的是自己,為什麼會說浪費時間與金錢?我是想不通這種成本觀念!
難不成去吃掉花掉就不浪費金錢,或是每天滑手機、看電視就不浪費時間,怎麼讀書這件事就讓人特別感到浪費金錢與時間?大家對讀書的觀念過度功利,總認為一定要換到好工作或升遷加薪才划得來,這是限縮了自己的成長。
像我讀EMBA,既沒升遷也沒加薪,倒是認識不少很厲害的同學,我常常在電視上看到他們受訪。我讀文科,他們多數是理工科或法商科,並在高科技業或大企業任職高階主管,讓我的視野開闊不少,也見識到頂尖精英做人做事的篤實與謙虛,這些都是無形的受益,但我相信絕對在我身上產生一定影響。
不過如果想要學習技能,我倒不認為要去讀碩士,還不如在補習班或線上學習,或是找個教練一對一教導,學得既快又好,還能立即派上用場。至於研究所的目的,並不是在傳授這些工作技能,這也是我勸大家讀研究所不必與工作掛勾的另一個原因。
即使如此,這幾年我倒是看到讀研究所有一個明顯的好處,就是洗學歷。特別是社會新鮮人熱愛用這一招,國立大學後段班,想辦法考上前段班研究所,履歷只秀出碩士的學校,有沒有幫助?當然有!而中年人洗學歷,則是面上有光,走路有風,在一些場合就能選上什麼長之類的,做顧問或當講師也能增加份量。
所以我出個題目來問大家:
💚假設你的家人或朋友想念碩士,念完並不會升遷加薪,你覺得他該去念嗎?
(讀了本文有受益,也請留言+1)
***
歡迎大家加入我的fb社團:「洪雪珍寫作變現」,有三個好處:
1、你投稿,我點評
2、你會看到「從不會寫作到會寫作」的成功案例
3、我會教你寫作招術
至於想要詢問我的課程,包括求職、轉職、加薪、高薪,以及斜槓、寫作,⋯⋯都歡迎加入我的Line@ ID:@ca141719,助教協助你。
圖取自Pexels,攝影:Ekrulila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地心隱力立體創作展 藝術家吳宗彥專訪 這集除了專訪藝術家吳宗彥外,也特別訪問了他的好朋友兼工作室的搭檔 #木雕藝術家陳佩吟,他們從學生時代認識至今,請佩吟來談談宗彥作品的成長與改變。 「原質之圓」吳宗彥,以非具象造型和自然材質與地球對話 吳宗彥以非具象造型與自然材質做為創作...
「國立科技大學科系」的推薦目錄:
- 關於國立科技大學科系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國立科技大學科系 在 Taiwan Startup Hub 新創基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國立科技大學科系 在 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國立科技大學科系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國立科技大學科系 在 陳清龍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國立科技大學科系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國立科技大學科系 在 國立科大排名? - 考試板 | Dcard 的評價
- 關於國立科技大學科系 在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科系介紹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國立科技大學科系 在 科技大學科系排名的評價費用和推薦,EDU.TW、DCARD 的評價
國立科技大學科系 在 Taiwan Startup Hub 新創基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教育交流學花絮】
基地很開心邀請了三位分享者,與我們聊聊在教育與創業結合會有多少精彩的故事與心路歷程,就讓基地帶你探索教育交流會的分享內容吧!
#實驗教育到實境探索APP
阿杰,島島的創辦人,透過有趣的情境遊戲與繪本和大家進行互動,互動結束後阿杰提出了他對於教育的看法。對成年人而言,生動的故事與互動能加深印象與學習效果,對孩子更是如此。
因此,知識傳遞真的適合單一價值觀嗎?阿杰首先提出這樣的疑問。
「我們很多知識是從套裝的知識出發,這些知識對孩子來說,其實都跟真正的世界和經驗有斷裂的狀態。」結識了實驗教育夥伴的阿杰,便以RPG與密室逃脫概念,打造一款結合臺灣歷史、神話、傳統文化等議題的戶外實境遊戲,讓孩子們享受解謎過程,讓教育與實際臺灣的文化有所對接。
然而疫情關係使計畫有所延宕,但阿杰想完成的心感動了現場每一位參與者,並為此次分享帶起了一道強烈的漣漪。
#歷經創業與投身教育電台的體悟
緊接著分享是由國立教育廣播電台-教育行動家節目製作人Eddie分享,他以自身創業到投入教育廣播電台這段過程闡述他對教育、學習的看法,其中有四個價值觀深深地影響了他:
1. 想法:一個人的想法取決於做法的選擇;做法的選擇端看一個人平常養成的習慣,接著就連帶影響了一個人的命運,為此當我們有了想法後確定價值觀與穩定目標是關鍵之一。
2. 學習力:Eddie提出:「學歷代表過去,能力代表現在,學習力代表未來。」應證人們常說學無止盡,也一直影響著他看待人事物的方式。
3. 習慣:當把自己的推論當作一件事的結論,我們想要的未來可能就藏在被你推論杜絕掉的內容裡,因此養成擁抱多種價值的習慣吧!
4. 人際關係:人都希望被尊重被需要,在建構每一段關係時應讓他們感受到被喜歡與感動。
Eddie從創業中學會教育自己與他人;從投入教育得知多元價值觀的學習,並認為學習與教育的宗旨應將每個不知不覺變成所見所聞,才能逐步完成夢想!
#避免有人重蹈覆轍
各位從小是否有擅長的科目呢?Curry從高中開始,化學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引起了他對化學的興趣,並以出色的成績進入成大化學系,然而在就讀的過程中卻擊碎了他對化學的夢,從此鬱鬱寡歡。
大學畢業後,Curry投身師大教育所,過去對化學有著過度美好的想像而經歷切身之痛,他希望未來學童們能更加了解自己真正喜歡的科系與生涯,避免重蹈自己的覆轍而後悔,「啟夢」因此誕生。
啟夢以「求廣、求深、求透」等服務方式,讓每位高中生對大學科技能有全盤性的了解,一開始是以家教的方式,最後慢慢找出適合啟夢的商業模式,也為較為弱勢家庭的孩子們開設辦法,讓他們也能盡情探索自我生涯。
Curry認為之所以創業能走到這步,除了不斷向市場驗證商業模式外與業師指導,也呼應Eddie人際關係的建立的重要性!
課程的尾聲學員們也向講師請教對於108課綱的看法,對講師的提問與好奇更是滔滔不絕,在中秋連假前一晚展現十足的學習力,也為參與者心中植下對三位教育創業家們的期待!
#新創基地 #啟發夢想 #創業故事 #實境教育RPG #累積創業能量
國立科技大學科系 在 清華大學科技管理學院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獎學金轉知】
「玉山培育傑出人才獎學金」將延後收件至9/27(一)截止申請
一、申請資格: 獎學金分為管理、科技及人文3大類別,凡符合下列資格之品學兼優學生(不含在職進修生),均可提出申請。
1.管理類:就讀於下表所示學校之財金、經濟、商管、法律、科法等相關系所碩士生。
2.科技類:就讀於下表所示學校之電機、資工、資管、數學、統計、物理等相關系所碩士生。
3.人文類:在音樂、美術領域有傑出表現之學生(大學三年級以上及碩士生,不限學校及科系)。
管理類及科技類學校
國立台灣大學、國立政治大學、國立清華大學、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中興大學、
國立中正大學、國立中山大學、國立台北大學、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立台灣科技大學
二、獎學金金額及名額:
1. 獎學金金額
1) 管理類:一學年新臺幣20萬元整,分2次於每學期發放。
2) 科技類:一學年新臺幣20萬元整,分2次於每學期發放。
3) 人文類:一學年新臺幣10萬元整,分2次於每學期發放。
2.獎學金名額由本基金會獎學金遴選委員會決議分配之。
三、 申請及核定時間:
本獎學金應於每學年啟始前提出申請,2021年延長收件日期至9月27日止;並由本基金會於每年10月底
前核定受獎名單。
四、 詳細獎學金申請須知請上「玉山培育傑出人才」獎學金官網查詢:
https://www.esunfhc.com/zh-tw/foundation/volunteer/scholarship/scholarship-plan
國立科技大學科系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本集主題: 地心隱力立體創作展 藝術家吳宗彥專訪
這集除了專訪藝術家吳宗彥外,也特別訪問了他的好朋友兼工作室的搭檔 #木雕藝術家陳佩吟,他們從學生時代認識至今,請佩吟來談談宗彥作品的成長與改變。
「原質之圓」吳宗彥,以非具象造型和自然材質與地球對話
吳宗彥以非具象造型與自然材質做為創作之初,本次展出以〝圓〞的造形為主要元素,嘗試與陶、石、木等不同地球的原生材質作結合,並與之對話,從日常生活中,將任何可能的物件轉換為藝術品,在不同地方與不同人們接觸,然後將感受以藝術創作刻劃出來。
以圓的形體和原生材質的結合
吳宗彥,屏東人,一直以來都嘗試著運用最簡化的造型來訴說想法,而本次展覽更是以圓的形體作為主要展出元素,圓是個完美的形,如同人想要達到自己認為完美的境界,去除圖像或外形的直接表達,試著讓觀者能夠有更多的思考與想像空間,藝術家再以圓的造形嘗試與陶、石、木等不同原生材質作結合,並與之對話,呈現出材質和造型本身交集變化後的結果,而這也一直都是藝術家吳宗彥所追求的,回歸自身,在不同地方與不同人們接觸,然後將感受以藝術創作刻劃出來。
來自屏東的兒時記憶
生於臺灣最南邊的太陽城屏東,從小話不多但喜歡親近大自然,吳宗彥因為住在郊區的三合院裡,所以有了許多機會接觸土、木頭等地球的原生材料,其溫潤的手感深藏在吳宗彥的兒時記憶中,而在學習過程前期都是以學業為主,並沒有特別想過未來的事情,但是當大學須選擇科系時,便開始回想自己所喜歡的事物,有日文、音樂、美術這三者,最後因緣際會之下,進入長榮大學美術學系,倘若不去算童年自己亂塗鴉或做立體勞作等,大學才是吳宗彥初次踏入藝術的學習之源。
從美術學系到藝術工作室
自長榮大學美術學系開始才算是初步踏入藝術學習旅程,大學中的藝術教育,對以前都沒接觸過的吳宗彥來說,是一件不太熟悉的事,由於大學階段學習的多樣性,不論是平面還是立體,電腦繪圖或者是設計,常在晚上宿舍門禁之前,才從教室忡忡離開,有時候甚至會直接待到早上,而模仿大自然是他最常創作的方式之一,抑或是將同學不要的廢料揀拾起來,並視為重要的材料,學習過程雖然不太容易,但「選擇自己所喜愛的,便會喜愛自己所選擇的」這句話常提醒著他,大學畢業前,因為想要繼續研究這充滿未知的藝術領域,所以進入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攻讀研究所,在這段期間更是深入探討自我創作,對於立體藝術更是義無反顧地愛上,這也更確定了吳宗彥想走的創作之路,並在畢業及退伍後,與木雕藝術家陳佩吟成立「心藝十三生活創藝」創作工作室。
發現生活中的可能,屬於吳宗彥的探索藝術
對吳宗彥而言,藝術是美感的衍伸,也是充滿樂趣的源頭,他喜歡到處旅遊,去經歷不同的感動,或者發現生活中的可能,那些常看到但卻很有趣的事物,回到創作中,吳宗彥嘗試運用不同的材料與方式作結合,從日常生活中,將任何可能的物件轉換為藝術品,不論是陶土、木頭、金屬還是石頭,以近似貧窮藝術的概念,去引發出那未知的可能,創作是一直存在,但有著許多已知與未知的形式,像是我們身處在地球,看似不變的大自然,卻始終有著無窮的變化,於是乎,以圓作為創作形式的想法漸漸誕生了。
從〝圓〞開始,不斷與陶土、木頭、石材對話
圓球在吳宗彥的創作中,起初是模仿自己所關注的地球,但持續創作後,發現圓球或許有自我的存在,從屏東出生,到了台南與台北念書,後來在澎湖當兵,目前位於苗栗三義開設工作室,在這不斷轉換環境的過程,像是球體般會持續前進與轉變方向,這樣的狀態也像在自己創作時的心態,會總是不斷地做不同的嘗試。而在創作時所使用的材質也都是大家都有機會碰到遇到的土、木、石,除了喜歡它們的色澤與溫潤外,在創作中總是能藉由對話而產生新的火花,這些屬於自然界的源頭,或許也代表著那最純粹的創作初衷。
暗房,獨特的展覽觀看形式
這次在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的展覽,主要是以不同方式展現土木石的原本樣貌,觀眾除了會看到打著燈並將作品放置於檯座上的展出方式外,一處無光的暗空間,搭配上黑色檯座,有別於前者展場的狀態,使觀者將平常所依賴的視覺趨近為零,藉由暗房形式改變展覽整體的調性,並顯示它們平常隱藏的另外一種能量,期望能讓大家在這樣的氛圍下,重新體悟自己所熟悉的自然,就像是地球的兩面,當一面是明亮的白晝,另一面則會是漆黑的晝夜,這兩種差異促使觀者去思考藝術不只來自生活,同樣也來自於新的感受,指的是不同觀看方式或角度的改變,會帶起另一種獨特的生活體驗,這想法來自於藝術家的創作過程與理念,吳宗彥認為藝術是屬於任何人,與觀者應該是非常緊密的存在,創作者只是藉著作品與展覽述說,讓觀者對自己認為熟習的事物有著新的感知與體認,而我們還是會不斷地探索,持續地認識這顆生命之星。
回歸到自然和地球本身
吳宗彥的創作源頭以非具象的造型與自然材質做為創作之初,而自然又回歸於地球本身,他認為的藝術始終出自於生活之中,但或許過於平凡,人們常會因科技資訊的繁多,而無法細細感受這些源自於自然之中的感動,所以藝術家希望藉由來自生活中能夠獲得的材料與材料本身的特性,再去思考如何呈現並凸顯材料的最佳展呈形式,然後經由展覽,讓藝術家與觀者再來一次新的冒險。(文:金車文藝中心)
吳宗彥簡歷:
2007 國立屏東高級中學畢業
2011 長榮大學美術學系畢業
2012~2014 擔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陶塑》助教
2014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碩士班畢業
2014~2015 服兵役、退伍
2015 與陳佩吟共同創立「心藝十三生活創藝」創作工作室
2015 苗栗縣銅鑼鄉新隆國民小學指導陶藝課程
國立科技大學科系 在 陳清龍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專注聽著台前講師的解說、走在被覆蓋的葫蘆墩圳上,來自輔仁大學景觀設計系近八十名的學生與老師,為了水岸花都競圖比賽特別到豐原進行參訪,透過繁榮葫蘆墩促進會成員的導覽,認識豐原。
水岸花都競圖比賽由台中市繁榮葫蘆墩促進會委託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景觀系辦理,繁榮葫蘆墩促進會理事長陳清龍議員說,透過學生的創意思維,期望讓葫蘆墩圳掀蓋有不同想法,還可做為未來掀蓋計畫的藍圖。
實際走過豐原國小到博愛街路段,沿途經過老雪花齋餅店、早期的商圈,輔仁大學學生們認真紀錄豐原的歷史與人文,為競圖比賽做足準備,陳清龍議員也鼓勵有建築景觀相關科系的學生參與水岸花都的競圖設計。
國立科技大學科系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至於國內哪些大學在企業眼中、最有競爭力呢?根據人力銀行的調查,其實考生擠破頭想進的台大、只排在第三名、輸給成功大學和淡江大學,緊追在後的是台科大。而在前十名當中、就有三所是科技大學。
景氣復甦,就業機會變多,企業更直接到校園搶人才,人力銀行發布大學競爭力調查,排名第一的還是成大、淡江第二名,台大第三名,台灣科技大學更是躍升第四名,前十名當中,就有三所國立科技大學進榜,台科大表示,這幾年技職教育轉型,有明顯的成效。
另外,台灣企業看兩岸三地大學生,台灣學生贏在創意學習力、大陸學生積極有企圖心、香港學生則是勝在國際觀,業者分析,目前有七成的台灣企業優先進用台灣人,但隨著兩岸人才的流動,未來台灣的人才不只是跟大陸,更是要跟全球競爭。
而在十大熱門科系中,觀光系所已經衝到第三名,旅館業者認為,不只是著眼陸客自由行的商機,這幾年大學紛紛開設觀光科系,就是看好台灣觀光業的發展。
不過,這次調查也發現,企業非常重視大學畢業生的學習態度、以及是否擁有專業證照,人力銀行建議大學生,爭取各種實習進修機會,培養外語及專業能力,增加自己求職的競爭力。
記者黃亦如莊志成 台北報導"
國立科技大學科系 在 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科系介紹 - YouTube 的必吃
國立 高雄應用 科技大學 ,簡稱KUAS、高應、高應大、高應 科大 ,前身為1963年所創立的三大工專臺灣省立高雄工業專科學校現為臺灣頂尖 國立科技大學 之一。 ... <看更多>
國立科技大學科系 在 國立科大排名? - 考試板 | Dcard 的必吃
哪些國立科大能跟普大拼的?台科 ... 中科,勤益,雲科,虎科,高科,高餐,屏科,澎科- 國立,科大,排名. ... 只有台科北科理工科系科大文組全軍覆沒.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