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律運動有助於提升身體抵抗力】💪
多數研究指出,比起從不運動人。規律運動有助於提升身體抵抗力,不容易生病、感冒。
但當運動的強度、時間過高(單週超過300分鐘)時,身體就很可能因壓力、腎上腺素作用產生免疫空窗期,反而變成高風險族群。這也就說明為何看似身強體壯的足球籃球員反而是罹病的高風險族群。
#現在不是衝跑量加槓片的時候
現在沒有目標賽事、增肌也不急於這一時、靠運動培養免疫力也並非一朝一夕,需要長期累積。因此現在運動的目標僅是維持習慣,強度一定要拿捏以免導致免疫力下降。
#囤罐頭不如練廚藝
不要在這個時候嘗試特殊飲食法也不要刻意製造熱量赤字,比如間歇性斷食、低碳飲食、生酮飲食。這些都可能會影響到免疫力。
如果想減少外出用餐的風險,倒不如趁這個時候學會自己料理、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取、減少油炸、甜食等加工食品,就是最好的『食補』
#多喝水沒事沒事多睡覺
脫水不但會影響恢復,也會使免疫力下降,訓練前兩小時分次補充500毫升的水,訓練後再適量補充。
睡眠就是最好的恢復,我會建議每天至少睡滿八小時 ,睡前可以用滾筒、按摩槍放鬆肌肉幫助睡眠,少用3C產品提升睡眠品質。
#這時候練一波不如戒一波!
抽煙不僅增加肺癌及各種慢性病風險。更因抽菸會增加ACE2(人體細胞的血管張力素轉化酶 2)的受體導致病毒更容易進入肺部。
傳染病考驗的不僅是一個國家的公衛政策,醫療實力,也挑戰著每個國人的衛生習慣和免疫力,強國必須先強身這句話真的沒有說錯,疫情的發展充滿了不確定性,在門診我時常和產婦們講,還沒發生的事不要擔心。自己說到也要做到,焦慮解決不了任何事,先把自己的健康照顧好最重要!
---
【蔡醫師點評】
我覺得被烏烏醫師的鐵拳打到應該很痛!🤜🤜🤜(重點錯)
囤罐頭不如練廚藝 在 葉峻榳醫師。慢性病&體重管理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運動人如何對抗 COVID-19 (武漢肺炎)
運動可以增強免疫力!我在《運動,為什麼可以增肌減脂?》這篇文章中,就有提到「運動時,肌肉收縮會分泌 Myokines 肌肉激素,進一步影響免疫系統。」
《運動,為什麼可以增肌減脂?》https://wp.me/patXu0-on
但是,過度運動跟訓練,卻會使免疫力下降!烏烏醫師提到幾個重點:
1⃣️現在不是衝跑量加槓片的時候。
2⃣️囤罐頭不如練廚藝。
3⃣️多喝水沒事沒事多睡覺。
4⃣️這時候練一波不如戒一波。
我也相當認同烏烏醫師的看法,最近這陣子開始學著煮菜,提升廚藝技能😂
烏烏醫師
囤罐頭不如練廚藝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多數研究指出,比起從不運動人。規律運動有著於提升身體抵抗力,不容易生病、感冒,但當運動的強度、時間過高(單週超過300分鐘)時,身體就很可能因壓力、腎上腺素作用產生免疫空窗期,反而變成高風險族群。這也就說明為何看似身強體壯的足球籃球員反而是罹病的高風險族群。
世界各國的大型賽事包含馬拉松、健力、大力士比賽都紛紛延期或取消。除了主辦單位血本無歸以外,各家參賽者不免有一下被掏空、失去目標的感覺。但基於『激烈競賽後免疫力會下降』『賽前賽後人潮密集聚集』這兩大理由,停辦大型賽事絕對是明智且安全的決定。
防疫期間。規律運動有助於紓解焦慮的心情,但是要注意以下這些事。
#現在不是衝跑量加槓片的時候
現在沒有目標賽事、增肌也不急於這一時、靠運動培養免疫力也並非一朝一夕,需要長期累積。因此現在運動的目標僅是維持習慣,強度一定要拿捏以免導致免疫力下降。
跑者、自行車愛好者每次訓練的時間不要長於一小時,避免心跳大於最大心率的80% , 也就是說長時間的耐力訓練、高強度的間歇課表請先跳過,以輕鬆跑、輕鬆騎為主。
肌力訓練的愛好者不建議在這時候挑戰個人最大重量、避免操到力竭,除了影響免疫力以外, 肌肉酸痛、乏力等訓練後的疲勞和病毒感染後的症狀部分雷同,這點也須特別注意。單週總運動時間不要超過300分鐘。
#囤罐頭不如練廚藝
不要在這個時候嘗試特殊飲食法也不要刻意製造熱量赤字,比如間歇性斷食、低碳飲食、生酮飲食。這些都可能會影響到免疫力。
恐慌的心態難免會導致人們囤貨,我要在這裡呼籲,台灣的糧食是自給自足無須過度焦慮。如果想減少外出用餐的風險,倒不如趁這個時候學會自己料理、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取、減少油炸、甜食等加工食品,就是最好的『食補』。
#多喝水沒事沒事多睡覺
脫水不但會影響恢復,也會使免疫力下降,訓練前兩小時分次補充500毫升的水,訓練後再適量補充。
睡眠就是最好的恢復,我會建議每天至少睡滿八小時 ,睡前可以用滾筒、按摩槍放鬆肌肉幫助睡眠,少用3C產品提升睡眠品質。
#這時候練一波不如戒一波!
抽煙不僅增加肺癌及各種慢性病風險。更因抽菸會增加ACE2(人體細胞的血管張力素轉化酶 2)的受體導致病毒更容易進入肺部。
我也有運動的朋友是癮君子,我要在這裡和他們溫情喊話,趁這次疫情快點戒菸吧!抽煙不僅影響心肺功能、運動表現,還會抵銷許多運動帶來的好處!
傳染病考驗的不僅是一個國家的公衛政策,醫療實力,也挑戰著每個國人的衛生習慣和免疫力,強國必須先強身這句話真的沒有說錯,疫情的發展充滿了不確定性,在門診我時常和產婦們講,還沒發生的事不要擔心。自己說到也要做到,焦慮解決不了任何事,先把自己的健康照顧好最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