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躋身組織的前30%關鍵人才】
從小就喜歡深思的杜書伍,腦子裡無時無刻不在轉動思考,成為企業家之後,這更成為他帶領團隊向前走的管理方式。「我認為領導就是要『觀念領導』,」杜書伍說。爲此,2000年之後,他乾脆當起「老師」,每天早上八點到九點召集幹部「上課」。隨著聯強國際規模不斷擴張,杜書伍再進一步把上課內容寫成文章,讓全體員工都能了解他的思維。
大老闆為文創作,想必離不開嚴肅與教條的成分吧?一點也不。這系列後來以「聯強EMBA」為名,隨電子報發送的短文,因為談的是工作中人人會碰到的課題,角度深入淺出,以小窺大,不僅內部幹部受用,連收到的外界客戶、經銷商、合作夥伴都深覺有收穫,無形中爲杜書伍養出一批忠實閱讀的「粉絲」。
大方分享自己的心得,杜書伍笑著說,希望透過文字帶來影響,說不定就此改變某個人的職涯,或讓某家企業從此降低基層運作的成本。「公開這些是帶點理想性,」他說。
問:你對自己的職涯一直都有清楚的想法,是不是少年養成的過程帶給你一些影響?
答:我覺得有兩個因素,第一,是種穩定的力量。我的家庭教育一直教我要踏實,假如沒有這個,人就會浮躁,風一吹就會搖來搖去。第二,我成長的年代,是台灣非常期望走向富裕的年代,對自己有希望成功的強烈企圖心。有了這種企圖心,就會去動腦,想要突破。但有了先前穩定的力量搭配,我不會躁進,或一看到旁邊的機會,就方向搖擺。
問:父母親怎麼教育你這種態度?有特別的方式嗎?
答:這些認知有的是來自父母正面的言教,但也有來自負面的;好的可以學,壞的記取教訓。像我母親是正面教材,我父親的中年危機,則算是負面教材,他本來教書教得很好,收入也很高,但後來他想當校長,就從教育界退休,參加別人的辦學,最後卻沒有成功。這件事對我的影響是,當我要做重大決定時,我會很審慎,會陷入長考。多思考,就會把範疇拉大,把考慮的時間拉長。長考也是另一種穩定的力量。
問:你的職涯中,哪些是你需要長考的時刻?
答:我出來工作大概快四年時,有人用雙倍的薪水來挖角。我那時候負責英特爾的微處理器的推廣,他做電子打卡鐘,當時我的薪水兩萬出頭一點,他用五萬挖我,那時候,這筆錢很大很大。因為他的產品要外銷,他還對我說:「我就給你五十萬,你跟我去國外跑。」我想,天底下從來不會有好康的事掉下來,這個人出手這麼大氣,代表他的行事作風不踏實。這筆錢我能拿六個月還是一年?所以最後我就沒有去。
另外一次,是我大四時在補校教高三數學,服完兵役回來後,校長又來找我,要我晚上再去兼課。我約略算一下,去教書至少一個月有四千五,當時我的薪水差不多是七千塊,等於是兼一份差,薪水增加六成,但我還是拒絕了。因為老師領的是鐘點費,薪水雖然不錯,但增幅有限,又不是我的主業。相反的,我專注投入公司的工作,薪水可能會成長很快,所以我拒絕了,決定專注做我的本業。
問:很多人面對機會難以拒絕的理由,是認為它稍縱即逝,你不擔心這一點?
答:沒有實力,機會都不是你的。機會其實隨時都有。我用公車來譬喻,儘早讓自己站上公車站牌,機會來你就上得去。但有時候你站在那裡,機會還沒來,你也要耐心等。
我在學校時就經常思考自己的未來,我知道我學的是Computer Science(微電子),但我希望未來走管理職、業務職,所以大學時代除了本科之外,我還去修了很多管理課程,為未來作準備。
進入職場後,第一個職務是擔任研發工程師,原本我為自己設定花兩年時間熟練技術實務,之後再轉調業務,但我做了九個月,就被公司要求轉調業務,因為覺得我在技術的磨鍊還不夠,所以當時陷入另一個長考。不過,一方面是配合公司需要,另方面,我想到只要肯花時間,做業務時還是可兼顧研究產品、累積技術含量,這樣不也更會賣。所以我轉換職務時,白天跑業務,晚上K書作研發,兩個兼具。這段過程也讓我思考,怎樣讓兩件衝突的事情協調,能夠一魚雙吃。
問:像個人生活,娛樂這些面向,都不在你的考量內?
答:(笑)我出社會前面十年,只看過一、兩部電影。
問:你從什麼階段開始真正讓自己從「部屬」的思維,提升到「管理者」的思維?
答:在學校時,我就常思考自己的未來出路,因為不是狹隘地讀書,想的時間也比較長遠,所以習慣以比較高的高度看事情。從學校建立這樣的習慣後,這一輩子,我都是拉高高度來看事情。第二,我念了管理,自然而然就有管理的背景,讓我後來在做主管的過程中很自然,沒有任何門檻。
問:在管理端經常要面對人的問題,你都沒有摸索或挫折的過程?
答:(大笑)多了。以我的職涯來說,可以分成幾個階段。我一九七六年出來工作,第一階段大概到一九八五年。這個階段都在打基礎摸索。這九年時間,我cover的範疇很多,這段時間的挫折就很多。
打個比方,我認為任何事都應該節儉。我剛開始做sales,感覺常常跑呀跑,沒有結果,卻要花錢,所以我出去都坐公車,管理下屬也是這樣。但另外有個部門出去就直接招計程車,於是部門間,大家就會比較。我就對部屬說,我們今天這樣節省,紅利會比較好。結果呢?並沒有比較好。最後我拿我自己的紅利出來分給大家,結果他們都不收,而且認為我這個主管有guts(膽識)。在這樣的要求下,第二年,我們的紅利的確就比較好。
問:你碰過最大的難題是什麼?
答:最大的挫折就是部屬被挖角。投注心力去帶他們,後來他要離職。或是覺得某位女性同仁很不錯,她卻說:「抱歉,我要回家生小孩。」爲了這個,我還寫了好幾篇文章,談雙薪家庭的重要,甚至上媒體談怎樣料理家事,教太太給先生一律穿白襯衫、買同樣顏色的襪子,垃圾桶一次套好幾個塑膠袋,更換的時候才方便.......減輕女性同仁的負擔。我甚至還教她們如何準備四菜一湯。
問:說到有員工想回家帶小孩,你一路走來,都被強烈的危機意識跟企圖心引導,你認為現代人對工作仍然需要這樣嗎?
答:關鍵在經濟基礎。這次金融危機就回過頭來告訴大家:未來環境的變化是你沒辦法控制的。你有把握目前的經濟條件一生無虞嗎?每個人對經濟安全的定義不一樣,但長遠來看,門檻還是蠻高的。就像誰會想到現在存款利息幾乎等於零?
問:經過金融海嘯,職場發生很大的變動,也顛覆很多人對生涯的想像。你體會最深的一點是什麼?
答:回過頭去看,我很高興我很多想法是對的,這些現象,終究證明我的價值是對的。
我本來就看金融業是「虛業」,不是「實業」,過度擴張的結果,本來就應該泡沫化。再看很多垮掉的百年老店,很多都是老大不堪,沒有危機意識,長時間下來像是國營事業,怎麼經得起環境變化?
雖然很多人失業,但我認為好的人從來沒失業過。景氣好,人員通常會寬編,企業只淘汰績效最差的3%,但景氣不好時,企業淘汰10%,這才是真正人力精實的編制。所以如果你在這最後的10%中,平常沒事,但是就像人家說:「退潮時,才知道誰沒穿褲子」,碰到考驗,誰沒穿褲子就看得到了。
組織中,70%都是基層員工,30%屬於幹部級;真正屬於中級主管以上,比例可能只有3%。經濟不景氣時企業砍最多的,是基層員工跟不好的幹部;所以你希望自己永遠都很安全的話,就要努力擠進組織的前30%。大家必須有危機意識,也要與對現實有正確的了解,讓自己進入真正安全的範圍;否則在不安全的範圍中,當然會被砍。
不過,整體來看這個世界還是人才不夠的,而且好的人才的價值比過去還要高;如果你是人才,不僅絕對不會失業,還到處搶著要。
問:專業工作者或經理人可以從金融海嘯中學到什麼?
答:要學到未來變化是很大的,絕對不能認為它不變或變化很小。另外,經濟安全與危機意識是必備的。經濟安全還包括能力安全,要讓自己一直跑在前面,不要落在後面。
很多人聽不進去,因為他們根深柢固認為工作是痛苦的,休閒是快樂的。我認為這是絕大的錯誤。你鑽進工作中,那種知識的滿足跟喜悅,完成一件事的成就感,才是真正的快樂。玩就快樂嗎?不見得喔。玩是你要付錢給人家,工作是人家付錢給你,你又很快樂,而且獲得愈多,表現愈好,給我的錢愈多,何樂而不為?
問:你不斷強調思考的重要,你思考時,有特殊的程序嗎?
答:我無時無地不在思考,腦筋不動就渾身不對勁。因為思考是不分場所的,我連走路也在想事情。假如想出東西,那就很高興了。年輕時,我對我的主管,或公司做法,有時不是很認同。但是我心裡會想:「我只有兩年工作經驗,人家是我的三倍,其中必有道理。」我就照做,有時候會問,有時候就持續當作一個議題,隨時找答案,很可能五年以後才找到答案。養成習慣後,現在留在我腦中還有很多懸案(笑)。
我認為領導就是要觀念領導,所以我自己體悟到什麼,我就講給部屬聽。2000年以後,因為幹部太多,我開始正式上課,再把上課內容寫成文章。一個人要觀念正確,才能有效率的工作。金融海嘯發生後,不少企業出狀況,倒是解答我很多懸案。
問:爲什麼?
答:我相信,全世界的事物都是成常態分配,大部份是落在中間,特別好或特別不好的相對少。常態分配跟我們講的中庸之道是契合的。站在穩健的角度,我們只要落在中間就好,不需要在兩邊,因為很outstanding的這邊,畢竟是例外,有時候甚至得靠運氣,所以不要去想這個。就經營企業來講,盡力做就對了,不一定非要第一。為了做第一去冒險,可能會變成第十。我只要持續努力,可以從第三變第二,從第二變第一,不是很穩嗎?想去樹梢摘最漂亮的果子,可能會跌倒,這也是我講的,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問:不管是穩定或穩健,能不能爲它下個定義?
答:你踏的每一步,把握度都很高。它的風險是你輕易可以承擔的。比方說,我有七成把握,三成會失敗,而且失敗以後不傷筋骨,這樣可以做。
有些事情是你有九成把握,但那10%一旦發生,你承擔不起,這樣不能做。反過來說,這件事情九成會失敗,但承擔得起,就可以做。過去媒體說我很開創、敢突破,表面上看起來我很冒險犯難,其實每一步我都知道企業能不能承擔得起,而且是輕易承擔,不會傷到筋骨。
問:當讀者要吸取你的觀念時,你會建議他們怎麼使用?
答:關於管理的書籍有三類,第一類是教科書,非常理論,都是專有名詞;第二類是管理大師寫的書,很多例子都是國外或大公司的例子,對本地的讀者有距離感;我寫的聯強EMBA文章算第三類,題目都很小,就在每個人的周遭,很貼近職場。所以在自己的工作環境中,它是最接近、最能轉化使用的。這是我當初題目愈寫愈小,愈來愈貼近員工的原因,其實是每個人工作中都會碰到的經驗,只是過去發生時,自己不見得感覺到。因此,要努力思考在工作經驗中相對應的場景,然後去模擬使用看看。那你就會真正把觀念跟實務連結在一起。一方面,這會使你對觀念理解更深入,二方面,它會融入你的腦海,達到內化。這樣,你以後隨手就能應用這些觀念,幫助自己職涯的發展。這是最重要的關鍵。(本文收錄於《打造將才基因》,作者:《Cheers》雜誌總編輯盧智芳)
#連結閱讀
1. 斜槓人生,好嗎?
http://bit.ly/3mZU0Wk
2. 杜書伍:有三大能力才是人才
https://bit.ly/3zDWeSC
3. 杜書伍:你懂得「想」,就成功一半!
https://bit.ly/3CZLOyy
🌏聯強國際為亞太第一大、全球第二大資通訊通路集團,2020年全球營收規模突破台幣1兆3,300億元。
🎯知識與經驗的分享,是我們回饋社會的方式。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99的網紅三分鐘熱度,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我永遠忘不了入伍第一天去刷牙的時候 聽到有人用公共電話打回家邊哭邊靠北這裡的飯好難吃 真的會笑鼠^^ 時光飛逝來也匆匆去也沖沖 退伍滿一年的我連4個月待在哪個營區都忘記了 只記得我是洞五五{ @ꈍꈊꈍ@ } 但軍中的各種奇葩兵種可是記憶猶新 果然當兵真的是刷新世界觀的一個好所在! - - - - ...
「四個月兵役教召」的推薦目錄:
- 關於四個月兵役教召 在 杜書伍 聯強集團總裁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四個月兵役教召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四個月兵役教召 在 徐巧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四個月兵役教召 在 三分鐘熱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四個月兵役教召 在 Re: [問題] 為何看到4個月兵會高潮? - 看板Militarylife 的評價
- 關於四個月兵役教召 在 徐巧芯- 國防部,加油好嗎? 針對兵役及教召的事件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四個月兵役教召 在 軍事訓練僅四個月延長兵役引熱議【熱線追蹤】 - YouTube 的評價
- 關於四個月兵役教召 在 教召 的評價
- 關於四個月兵役教召 在 [問卦] 兵役四個月+教召8個月是不是解套了(發- 看板Gossiping 的評價
- 關於四個月兵役教召 在 [問卦] 教召延長14天但當兵減到4個月是什麼道理 的評價
- 關於四個月兵役教召 在 Re: [新聞] 4個月役男成後備主力?國防部:後退先用、年年教召 的評價
四個月兵役教召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報告阿兵哥 :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宣布全國三級警戒延長至110年7月26日。
為防範疫情擴散,7月26日以前暫停徵集替代役、常備兵及補充兵役男入營,役男徵兵體(複)檢及軍種兵科抽籤亦暫停辦理,以阻斷病毒傳播鏈,維護役男健康。
後續徵兵處理作業,將於疫情降為二級時恢復辦理。
詳細內容——————
———————————
因應全國疫情警戒第三級至7月26日止,本部調整相關作法,說明如後:
一、官兵休假:
(一)外離島部隊官兵暫停返臺休假;本島官兵休假確遵「兩點一線」原則,避免跨區(駐地50公里以內)移動。
(二)本、外島官兵休假管制方式,如有家庭及個人需求者,授權各級指揮官可適度調節准假事由。
二、三軍九校(院)聯合入伍訓練區分兩階段:
(一)第一階段:110年8月9日至27日(3週)於各校(院)施訓。
(二)第二階段:111年1月3日至28日(4週),軍官正期班於陸軍官校,士官二專班於成功嶺施訓。
三、志願士兵入伍訓練:
110年第3梯志願士兵錄取考生,調整至7月27日入營報到。
四、專業軍官及士官班考選:
原訂7月17日考試,調整至7月31日實施。
五、後備軍人教育召集:
8月份後備軍人教育召集訓練暫停辦理,暫停辦理之教育召集,將不實施補召。
四個月兵役教召 在 徐巧芯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陳以信委員在對美餐敘中談到「台灣年輕人不怕兩岸發生衝突,但大多又不願意當兵」,民進黨的陳亭妃委員說陳以信應該要對年輕人道歉。
為什麼要道歉?「年輕人不願意當兵」這句大實話為什麼陳以信不能說?根據Ettody新聞雲去年10月做的民調顯示,18-19歲族群雖高達96%表示願上戰場,但有87%不願恢復徵兵制。
民進黨該做的不該是鴕鳥心態、裝作沒這回事,而是應用盡方式鼓勵年輕人當兵,甚至調整政策,要求年輕人不分男女都必須盡國民服兵役的 #義務,不要以為現在四個月的軍事訓練役就足夠上場應戰,也不要只敢找早已退伍多年的男性來教召以美化數字。
這次前聯邦參議員陶德率團訪台與蔡總統餐敘,期間邱國正部長也在席,外界雖有不少解讀為美方可能想談軍售案,或者送暖給民進黨政府。但就我的觀察,也可能是給這位新任的國防部長出了一個考題。
美軍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維森(Phil Davidso)日前在國會作證稱,北京可能在2027年之前侵台,拜登政府對於兩岸之間若發生衝突的相對應規劃,或許比川普更加細膩,因此一直希望中華民國能夠有保護自己國家的能力,美國只是「協防」。在他們眼裡看來,軍隊的改革刻不容緩,若是真的發生登陸戰,台灣人民準備好了沒?後備人數夠嗎?四個月軍事訓練役上得了戰場嗎?這些是美方長期對台灣的疑慮,且以前可以慢慢等待改革,現在可能不會再給更多時間,民進黨政府必須一次到位。
民進黨總說台灣要當刺蝟,但不能只有刺蝟的刺(武器),刺蝟本身卻不知道該怎麼應對(國民)。一定要先面對事實,才有辦法制定相對應的策略予以落實。
總之,這段話陳以信委員並沒有說錯,頂多他是國王裡的新衣故事裡的小孩,說出了國王沒穿衣服的事實而已。
四個月兵役教召 在 三分鐘熱度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我永遠忘不了入伍第一天去刷牙的時候
聽到有人用公共電話打回家邊哭邊靠北這裡的飯好難吃 真的會笑鼠^^
時光飛逝來也匆匆去也沖沖
退伍滿一年的我連4個月待在哪個營區都忘記了 只記得我是洞五五{ @ꈍꈊꈍ@ }
但軍中的各種奇葩兵種可是記憶猶新
果然當兵真的是刷新世界觀的一個好所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摟我的IG督促我發一些白癡日常 ლ(⁰⊖⁰ლ)
【IG】:https://www.instagram.com/a.pien1997/?hl=zh-tw
看完記得 ლ(∘◕‵ƹ′◕ლ):
◆按讚!
◆分享!
◆訂閱!
◆開啟那顆鈴鐺~~~~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KJHfoChdRJA/hqdefault.jpg)
四個月兵役教召 在 徐巧芯- 國防部,加油好嗎? 針對兵役及教召的事件 - Facebook 的必吃
不是說募兵制時間增加,會以志願役選充後備為主,而非四個月軍事訓練役嗎?為何發布的政策恰恰與之相反,是要將教召選充年限,從原本的退伍 ... ... <看更多>
四個月兵役教召 在 軍事訓練僅四個月延長兵役引熱議【熱線追蹤】 - YouTube 的必吃
![影片讀取中](/images/youtube.png)
軍事訓練# 兵役 #新制 教召 2022.03.28【熱線追蹤】第一批新制 教召 結束後,各方也開始檢討成效,外界對於拉長 教召 的時間和訓練質量都持正面態度, ... ... <看更多>
四個月兵役教召 在 Re: [問題] 為何看到4個月兵會高潮? - 看板Militarylife 的必吃
大叔我也來回一下好了,其實當多當久都是當時的時空背景因素
我的年紀有國中同學高中畢業就直接去當兵,當一年10個月
二專畢業的好像當1年半
<那時候剛好是1年10個月縮減役期很多比較慢進來的折抵後跟學長差不多時間退>
那時候的衝突不像現在那麼明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家都還有下到部隊
我自己因為比較晚當兵 所以當了一年兵 但是扣除在營時間跟假日 其實應該7個月吧?!
我跟四個月的會有接觸到是去年年底教召,其實教召一看就很明顯
扣除 教召的時候四個月的比較常靠北 我要訂外食之外 大部分都差不多
但是我最不能忍受又覺得好笑的是,解召那天發薪餉的時候
拿到薪餉後四個月的在解召典禮下直接打1985 申訴為什麼一樣都是教召他們領得比較少
我覺得那時候的旅長還蠻幽默的居然說 如果想要領多一點 歡迎填寫自願晉任表
以上 QQ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0.59.168.21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ilitarylife/M.1488706483.A.697.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