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卡羅之後_重思撒奇萊雅火神祭
電視影集《斯卡羅》播出完畢,引發回溯台灣歷史的熱潮,此時重思撒奇萊雅火神祭,格外有其意義。
斯卡羅一劇,說明海外帝國侵台的故事,其實早從荷、西侵台,海權帝國早已覬覦這座接近中國的島嶼,隨後清國循鄭成功的侵台版圖,將台灣收入領土之中,但是初期統治範圍只有西部平原,尚不包含恆春半島與台灣東部。
直到美國羅發號事件,日本牡丹社事件後,清國驚覺台灣的重要,西部平原開始築城,欽差大臣沈葆禎來台推行開山撫蕃政策,修築北路(噶瑪蘭/蘇澳-花蓮/奇萊)、中路(彰化/林圮埔-花蓮/璞石閣)、南路(屏東/射寮-臺東/卑南)三條古道,開始向恆春半島與東部進軍。
當時花蓮平原上有噶瑪蘭族加禮宛人(Kaliawan)、撒奇萊雅族及南勢阿美族共同生活,小有衝突,但是共同對抗山區的太魯閣族。清兵進入花蓮平原後,採取以夷治夷策略,招募加禮宛人、撒奇萊雅族防禦太魯閣族。
但是清兵扣糧扣餉,欺壓族人,已讓加禮宛人、撒奇萊雅族心生不滿,1876年由加禮宛人發難,襲殺清兵,清國派2000多人的大軍前來,分頭攻擊加禮宛人(加禮宛事件)、撒奇萊雅族(達固湖灣事件),造成族人多數傷亡,四處逃散,甚至躲入阿美族中隱姓埋名。
撒奇萊雅族1990開始進行正名運動,到了2007年才正名成功,恢復族群身份,並且在2006年首度恢復舉辦中斷128年的Palamal火神祭。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原住民展 這次要再一次帶著聽眾朋友去逛博物館,邀請到館方解說員 #陳信鈞 來為大家介紹臺灣原住民展。 臺灣是西太平洋上的一個蕞爾小島,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人類早在數萬年前就已分批相繼移入,並在這塊土地上生息,開啟了史前文化的發展契機。 南島...
「噶 瑪 蘭 正名」的推薦目錄:
- 關於噶 瑪 蘭 正名 在 漂浪島嶼--munch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噶 瑪 蘭 正名 在 Ingay Tali 穎艾達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噶 瑪 蘭 正名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噶 瑪 蘭 正名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噶 瑪 蘭 正名 在 [情報] 復名運動系列報導- 精華區Aborigina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噶 瑪 蘭 正名 在 社團法人宜蘭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噶 瑪 蘭 正名 在 [閒聊] 噶瑪蘭族之父偕萬來- tw-history 的評價
噶 瑪 蘭 正名 在 Ingay Tali 穎艾達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祭得穿衣服》P.K.S.美學文化—臺灣原住民族祭儀與服飾特展🌟
服飾,不只是一種服裝,其中的圖騰、配件、穿法,都有著層層的意涵。『臺南市札哈木會館』透過《祭得穿衣服》P.K.S.美學文化-臺灣原住民族祭儀與服飾特展 透過Pangcah/Amis(阿美族)、Kavalan(噶瑪蘭族)、Sakizaya(撒奇萊雅族)的服飾展出來介紹三個族群的服飾禮儀、族群祭儀及正名脈絡。屏棄過去的既有印象,讓我們重新地、認真地學習三個不同族群的文化脈絡、歷史軌跡。
本次活動還有體驗課程喔!額滿為止,請儘速報名❣️
-
☑️展覽時間|2021.08.26(四)~10.24(日)
☑️展覽地點|臺南市札哈木會館 2F展覽空間
🌐活動臉書|https://reurl.cc/q1z050
🧵#體驗課程
時間|09.11(六)、09.12(日)13:00-16:00
內容|多色毛線圓球吊飾
報名 https://lihi1.com/10OR9
🏛#札哈木會館 資訊
時間|週二至日 09:00-17:00(12:00-13:30午休)
休館|週一及國定假日休館
館址|臺南市安平區安億路472號
電話|06-2995826(歡迎預約參觀喔)
備註|團體參訪導覽請於活動7天前電話預約喔~
#防疫措施😷入館請配合實聯制登記、全程戴口罩、保持1.5公尺以上社交距離,也請做好個人衛生管理唷~
-
圖片來源🙏🏽 臺南市札哈木會館
#祭儀 #服飾 #特展
#Ingay資訊分享 #活動 篇
ℹ️臉書搜尋「活動」,可以更快的找到Ingay與小夥伴們整理的各項資訊內容喔ℹ️
—————————————————————
加入Ingay的Line好友‼️
Line連結|https://lin.ee/fykSmOb
Line ID|@ingaytali
到 #穎艾報你知 查詢更多活動、工作、競賽等資訊👉🏽https://intalk.tw
噶 瑪 蘭 正名 在 故事:寫給所有人的歷史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和故事一起看斯卡羅
2016 年 10 月 7 日,行政院政務委員林萬億在邀請學者專家研商平埔族群民族身分及權利相關事宜,獲致初步結論:
為回應平埔族正名訴求,落實歷史正義,以修正原住民身分法的方式,認定為「平埔原住民」。
此一決議,讓多年來的平埔正名運動看見遲來的曙光。
然而,平埔原住民此稱謂就字面意義推想,應該是來自二十世紀初,殖民者族群分類中的「平埔族」。
一般認為平埔族是承繼清代番人分類中的「熟番」而來。現今平埔運動者,也主張在日治時期的戶籍登記被登記為「熟」者,應該恢復其族群身分。
那麼,什麼是「熟」?熟番的分類如何轉變成為平埔族並延續至今?
談到清帝國對臺灣的原住民分類,大略可分為「生」、「熟」番。身分的認定,過往都以服膺帝國文明化程度與繳納賦稅為辨別的基準。
也就是說,一般人大概不會反對作為「熟」番群體,一定比「生」番更符合帝國的「文明」。
實際上,回到番人分類的歷史發展過程,卻不是這麼一回事。
從康熙朝以來,帝國所認知的番社分類系統「野番」、「土番」是延續荷蘭時期以來「贌社」制度下在賦稅原額而展開的認知,並不具文明化概念的投射。
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康熙年間甫歸化的岸裡社群生活慣習,在方志中的描繪並不符合帝國「文明」的樣態。
直至康熙末年,官方對番人的分類稱謂才從「野番」、「土番」轉變至「生番」、「熟番」,後來也因界碑、番界的成立,才出現「界內熟番」與「界外生番」的對應。
此一轉變開始排除原本繳納賦稅、卻生活在番界外的番社,例如阿里山社(今鄒族)就從原本的「土番」分類中,被劃歸為界外的「歸化生番」。
然而,熟番族群類屬的確立,則是要遲至乾隆朝才完成。
當時地方官員們為了執行中央朝廷主張的族群政治,因而必須穩定清帝國在雍乾年間形成「生」、「熟」番的分類體系,所以開始制定一系列的熟番政策,用以作為區別不同人群的邊界。
伴隨政策的執行,熟番身分逐漸被固定下來。至此,今日大部分被歸為平埔族的番社,正式定著在「熟番」的範疇。地方社會也開始出現壁壘分明的「熟番」、「漢人」族群邊界。
簡單的來說,「熟番」一詞從清初開始,就不是「自然」或「科學」的族群分類,而是在賦稅架構下,被清帝國逐步以行政規範所產生的群體。
不過,也因為熟番身分具有相應的保護措施,在十八至十九世紀開始出現不少漢人藉由轉變族群身分進入番社,以享利益的情況。
例如:屬於巴宰族的岸裡社通事家族潘士萬一系原本是粵人,但經過抱養的方式成為「熟番」。
清帝國由於沒有具備現代國家精確的戶籍制度作為參考,因此官員們識別熟番的辦法,是以具備十八世紀以來帝國規範「熟番特徵」與否為準則(這類特徵最為顯著,是因為居住在番社、進入編屯等符合官方制度規定),而無關乎本身是否具有血緣、外在體徵等生物性特質。
也就是說,一個漢人如果具備「熟番」特徵,很可能就能被視為熟番。
也因如此,到了十九世紀,這些因制度而形塑的「熟番」族群類屬,恐怕早就與清初甫進入帝國版圖的番社人員組成大相逕庭。
如果說清代熟番是帝國對番人分類下的產物,那麼平埔番則是十九世紀地方社會區別族群邊界的稱謂。
平埔番一詞,並不全然是「熟番」類屬的代稱,而是指來自平原地帶的番人。甚至,居住在平原的阿美族也曾被稱為平埔番。
在此舉噶瑪蘭為例,傳教士馬偕在北臺灣的調查,將番人已被清帝國征服與否劃分為「生番」與「非生番」,在非生番中又分為「平埔番」、「熟番」與「南勢番」。
平埔番是指十九世紀初剛歸化的噶瑪蘭三十六社,他們穿著漢服、剃髮留辮,甚至是建立廟宇祭祀偶像、神主牌。
熟番是指西海岸已經非常漢化的原住民部落;南勢番則是居住在奇萊平原,被漢人征服而未開化的部落。
清帝國所遺留的「熟番」、「漢人」人群分類在朝代易幟後,出現不同的變化,並影響日治初期,伊能嘉矩進行臺灣原住民族群的分類工作,且延續至今。
📺和故事一起看斯卡羅
1867 年發生在恆春半島南端的「羅妹號事件」,深刻地影響了臺灣日後的發展。
看完公視年度大戲《斯卡羅》,想要更認識這段臺灣歷史?想要理解歷史上各族群在事件中如何互動,並在國際關係中彼此角力?想要知道劇情與史實有哪些差異?
鎖定故事的FB和IG,我們會隨著劇情發展,分享相關歷史知識。和我們一起認識這段發生在這塊土地上的歷史,歡迎一起邊看邊討論!
感謝 斯卡羅 SEQALU:Formosa 1867 提供劇照
#斯卡羅 #羅妹號事件 #瑯嶠 #瑯嶠十八社 #原住民 #排灣族 #馬卡道族 #生番 #熟番 #分類 #帝國
📖歡迎至網站閱讀【#鄭螢憶:熟番、平埔番與平埔族:帝國對「番人」分類的歷史】完整文章:https://bit.ly/2WO32yq
噶 瑪 蘭 正名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國立臺灣博物館 #臺灣原住民展
這次要再一次帶著聽眾朋友去逛博物館,邀請到館方解說員 #陳信鈞 來為大家介紹臺灣原住民展。
臺灣是西太平洋上的一個蕞爾小島,具備優越的地理位置及自然條件,人類早在數萬年前就已分批相繼移入,並在這塊土地上生息,開啟了史前文化的發展契機。
南島語族先民在冰河期後,又飄洋過海而來,成為原住民的祖先。
第一區
本區介紹臺灣在進入歷史時期以前,從舊石器時代到鐵器時代重要的史前文化。內容包括距今二、三萬年前,臺灣目前所知最早的化石人類:「左鎮人」,西部新石器時代各階段的文化遺物,東部新石器時代文化,特別是晚期「卑南文化」的墓葬與陪葬品,以及以十三行文化為代表的鐵器時代的文化內容。
第二區
本區共有11個展示主題,分別是:平埔族群文化、泰雅族、布農族、賽夏族、鄒族、排灣族、魯凱族、卑南族、阿美族、雅美族、邵族。
平埔族群
分布在臺灣東北部、西部的原住民族群,與漢人經過數百年的接觸,目前多已失去其固有文化與語言,而在臺灣的漢人卻也融入了相當成份的平埔族群血統。本區展出平埔族群中位於東北部的噶瑪蘭族、中部的巴宰族、與南部西拉雅族等三族重要的文化特色。
泰雅族
分布在臺灣中、北部等八縣境內內山區,地區遼闊,為臺灣原住民中第二大族。該族主要的物質文化特色為編織及紋面,其中貝珠衣尤為特出,而紋面則被視為是成年必要的象徵。
布農族
主要分布在臺灣中部山區,而以南投縣為中心,為臺灣原住民中第四大族。該族居住在約一千至兩千公尺左右的山區,傳統以山田墾燒與狩獵為主要的生產方式,男性衣服以皮製為主。臺灣原住民沒有文字,布農族卻發展出獨特的「祭事曆板」以記載年中的農耕祭典時序。
賽夏族
分布在新竹與苗栗兩縣,分為男群與北群,是臺灣原住民中人口較少的族群。該族在物質文化受泰雅族影響較巨,特別是服飾和紋面方面。矮靈祭為該族最盛大的祭典,也是其信仰之特色。
鄒族
分布在南投、嘉義與高雄縣境內,分為南鄒與北鄒,目前人口約有七千餘人。該族為山居族群,以狩獵為主,輔以燒墾農業。鄒族為父系氏族社會,各氏族有自己的獵場與漁場,大的部落則有男子會所。
排灣族
主要分布在屏東、高雄與臺東縣境內,是臺灣原住民中第三大族。該族在物質文化上以石板屋、陶壺、琉璃珠、青銅刀與雕刻而著名,發展出獨特的藝術傳統,也反映出階級制度的社會體制與對祖靈、靈蛇的信仰。
魯凱族
分布在臺灣南部的屏東縣霧臺鄉、高雄縣茂林鄉與臺東縣卑南鄉境內。該族亦為一階級性社會,著重貴族的家名與家系,因而發展出獨特的服飾與家屋雕刻。物質文化上亦以石板屋、陶壺、琉璃珠、與雕刻工藝而著稱。
卑南族
分布在臺東縣卑南鄉與台東市一帶,分為卑南與知本兩群。該族男子11至13歲舉行刺猴儀式,進入少年會所接受訓練,19至20歲舉行成年禮,這種年齡制度與會所組織,是卑南族立足台東平原的基石。
阿美族
主要分布在臺灣東部,花蓮、臺東與屏東一帶,是臺灣原住民人口最多的一族。該族為母系社會,行招贅婚,但男子成年後均納入年齡組織,奠定長幼有序的社會體制。物質文化上則以女性的製陶為特色。
雅美族
居住在臺灣東南方的蘭嶼島上,現今人口約三千餘人,是臺灣原住民唯一不居住於臺灣本島的族群。該族為典型的捕魚民族,精雕彩飾的拼板漁船,木雕、製陶與金銀工藝為其物質文化特色。該族稱「人」為達悟,所以近年來有有改稱為「達悟族」。
邵族
居住在南投縣魚池鄉日月潭畔,人口約兩百八十多人,是臺灣原住民人口最少的一族。傳統生產方式有農耕、狩獵、漁撈與採集。因為近日月潭之便,故發展出如「浮嶼誘魚」等多種獨特的捕魚方式與「獨木舟」等湖上交通工具。
「臺灣的原住民族」常設展區,目前展示的現生臺灣的原住民族,概分為原來的法定「原住民」九族及「平埔族群」三族,但由於原住民正名運動後,政府頒定新增為十六族,該館常設展區將配合時代的脈動,局部更新展示的內容及規劃。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
噶 瑪 蘭 正名 在 社團法人宜蘭縣噶瑪蘭族發展協會 - Facebook 的必吃
目前人口約1,481人(民國107年﹝ 2018 ﹞ )。 位於花東的族人已經被國家正名為『噶瑪蘭族』為國家正名的第十一族,可是宜蘭平原上的眾多噶瑪蘭族人,卻不能被接受為噶瑪蘭 ... ... <看更多>
噶 瑪 蘭 正名 在 [閒聊] 噶瑪蘭族之父偕萬來- tw-history 的必吃
族人的正名訴求除了透過各類正式及非正式的陳情抗議,也常附隨該族的傳統文化表演活動而呈現,藉由噶瑪蘭族特有的樂舞祭儀、生活技藝、飲食習慣等顯性 ... ... <看更多>
噶 瑪 蘭 正名 在 [情報] 復名運動系列報導- 精華區Aboriginal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2002.11.01 中國時報
蘭陽子民流離花東:我們族名噶瑪蘭 不是阿美族
高有智/專訪
噶瑪蘭聚落昔日盛極一時,曾幾何時,縱橫宜蘭平原的噶瑪蘭族成為消失的族群,流
離於宜蘭、花東一帶。行政院原民會昨日通過增列噶瑪蘭族為第十一族,歷經十多年的正
名運動,終於初步獲得官方肯定。漫長的復名過程,卻是從一位族人尋找族親開始。
年已七旬的噶瑪蘭族長老偕萬來是推動噶瑪蘭族復名的重要舵手,當初只是為尋找「
偕」姓族親,逐漸凝聚成為找尋失落噶瑪蘭族人,喚起族人自我重視與身分回歸。
「我們不是阿美族,我們的族名叫做噶瑪蘭。」偕萬來說,父親不止一次叮嚀他,雖
然他們如今住在花蓮豐濱鄉新社部落,外界普遍認定是「阿美族」;但他們真正的身分是
「噶瑪蘭族」,來自宜蘭平原,他一定要尋根,找回姓偕的族親。
偕萬來的父親是長老教會派駐花蓮的宣教士,過去因為交通不便,與偕姓親戚失去聯
絡。父親的叮嚀言猶在耳,偕萬來從一九八三年踏上尋親之路,一有機會到他鄉,一定逢
人打聽偕姓親戚的下落,將近八年間,他總共找回一百七十多名偕姓家人。
偕萬來說,雖然他參與推動噶瑪蘭族復名運動十多年,但他從前並不具有如此強烈的
族群意識。二十六歲時,因為巧遇一名日本學者,激勵他重視噶瑪蘭語言,他才立志學母
語,也將人生暮年投入噶瑪蘭語言恢復工作。
「一人四處大聲喊,就算喊破喉嚨也不一定有用。」不過,偕萬來的舉動帶來許多族
人回應,包括噶瑪蘭歌謠工作者潘金龍等人共同推動復名與文化復振運動,偕萬來雖然一
度遭人誤解利用族群運動,爭取個人名聲,偕萬來仍堅持爭取族群復名的路。十多年來,
他曾一度病危住院,但在病床前,他仍叮嚀子孫務必繼續爭取復名。
原本以為在有生之年無法看到噶瑪蘭族人爭取復名的成果,昨天原民會通過增列噶瑪
蘭族的消息,讓他振奮不已。兒時父親的叮嚀,透過族人的努力逐漸實現,如今不僅找回
失落的族親,也找到部落的未來。
----------------------------
原民會委員會通過增列噶瑪蘭族為原住民第11族
高有智/台北報導
2002-10-31 21:18
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今天通過增列噶瑪蘭族為原住民第11族,成為國內第一個平埔族群
爭取復名獲得中央主管機關承認。原民會表示,未來將儘速報請行政院核定,如果順利的
話,近期內即可對外宣布。
總統陳水扁今年8月9日參加花蓮豐濱鄉的噶瑪蘭新社部落豐年祭時,曾公開宣示將依照行
政程序,儘速讓噶瑪蘭族成為台灣原住民第11族。此言一出,鼓舞長期推動正名運動的噶
瑪蘭族人,也引起社會關注。原民會今天召開第56次委員會,討論噶瑪蘭族增列案,總計
33位委員與一級主管出席,一致無異議通過增列噶瑪蘭族為第11族。
原民會企劃處處長林江義表示,目前全台的噶瑪蘭族,據學者初估約有二、三千人,主要
分佈在花蓮與台東一帶。噶瑪蘭族在過去行政系統附屬於阿美族,但是語言文化與阿美族
截然不同,從1980年代積極爭取復名,要求認定為原住民一族。此次委員會通過增列噶瑪
蘭族為第11族,除了肯定噶瑪蘭族長期爭取復名的努力,也成為平埔族復振成功的典範。
原民會在今年6月13日成立「噶瑪蘭族推動小組」,10月完成相關族群背景與意願調查,
目前已有1705噶瑪蘭族人連署要求復名,此次原民會雖同意通過增列其為第11族,不過,
其中只有1073位具備原住民身份,其他未具原住民身份的632位噶瑪蘭族人,即使將來行
政院核定噶瑪蘭族增列案,也無法「依法」登記為噶瑪蘭族人。
原民會主委陳建年指出,民國40年代,政府曾辦理原住民身份補登記,當時,許多原住民
並未登記,造成今日無法取得原住民身份,尤其是為數眾多的平埔族。未來這些尚未具有
原住民身份的六百多位噶瑪蘭族人,將與其他平埔族群一併處理,設法從歷史、文化與語
言等資料佐證,協助取得原住民身份。至於原民會未來是否辦理「補登記」原住民身份作
業,他低調表示,仍要審慎評估。
------------------------------
2002.11.01 中國時報
凝聚族名認同 長路迢迢
高有智
行政院原民會昨日通過增列噶瑪蘭族第十一族,的確跨出族群運動的一大步,
尤其是對於即將消失的平埔族群爭取正名,更有鼓舞激勵作用。然而,後續衍生的
問題才正開始延燒。
過去台灣原住民族的官方分類是依據台灣省文獻會劃分的九族,包括泰雅、賽
夏、布農、鄒、魯凱、排灣、卑南、阿美與雅美等族群,經台灣省政府陳報內政部
於民國四十三年三月十四日核定。這一紙命令卻擦掉了諸多原住民族的名字。當初
分類忽略與簡化排除諸多族群,包括為數眾多的平埔族群,以及混雜在主要族群中
的亞系。隨著各族群自我意識萌生,原住民族要求回復自己的族名,邵族因此成為
原住民第十族,噶瑪蘭族也緊跟其後。
要求恢復族名的工作,或許不如個別原住民回復母語名字簡單,必須凝聚族人
共同認定與集體意願。過去原住民身上烙印過多外來的稱呼,可以嗅見專家學者命
名權力與族群壓迫的軌跡,除非自我認同與族群意識強烈,否則要求正名走來不易
。
民國三十六年,當時政府要求住在三十個山地鄉的「生蕃」登記為「山地山胞
」,卻忽略其他住在平地的原住民,以致從民國四十五年、四十六年、四十八年辦
理三次「平地山胞身份認定標準」補登記。
這些「山胞」就是今日「原住民」。當初因為社會汙名化,許多原住民不願作
「蕃」,因此失去登記原住民身份。如今時空轉變,社會敵意鬆解與族群運動加強
自我認同意識,失去原住民身份卻無法重新要求恢復既有族別,即使未來可望正名
的噶瑪蘭族,仍有六百名以上的族人擺盪在迷離與曖昧的身份中。更何況長期叩門
的其他平埔族群,這樣的「原住民身份」框架成為永遠難以找到族名的鴻溝。
原住民身份與族名認定,除了考驗執政者解決既往沈痾的智慧與能力,也連帶
稀釋既有原住民所能分配的實質利益,衝擊原住民自我團結意識。為了族群正義,
台灣應該更有胸懷接納。
____________
嗯.....阿美族少了一千多人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4.65
※ 編輯: askayan 來自: 140.112.214.65 (11/01 15:2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