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交大新設憶卿醫院 公開說明會(內附說明會簡報供參)
#醫院是社區的一部份 尊重.照顧.友善都做到了嗎?(提供說明會問答逐字稿)
由醫療財團法人竹銘基金會籌備的憶卿醫院,目前委由醫師唐高駿擔任院長一職,今偕同陽明交大校長林奇宏、竹銘基金會和院長、營建單位召開公開說明會。
「交大蓋醫院」直到「陽明交大蓋醫院」是許多市民好友陪著 文政從里長到議員持續關心的議題,我也把市民好友的疑慮跟意見一一彙整,請院方做詳盡的說明,也希望所有市民好友能一起關心這個議題,為社區居民甚至整個城市發展提供更寶貴的建議!🙏
說明會問答逐字稿如下:
《交通問題》
#出入口停等期間塞車問題
Q:未來地下停車場或醫院出入口的排隊動線可能導致食品路、博愛街塞車?
A:醫院汽車停車場出入口規劃於內部道路,入場排隊空間有50M;地下停車場停車閘設於地下層,停等長度從1F-B1約50M 。另於外部路口決策點設置標示牌面引導車輛,並於尖峰時刻請交管人員協助指揮。
#醫院營業後交通影響
Q:醫院開始營業後,將帶來大量的人潮.車潮,是否評估過交通影響?
A:經交通車流檢討 ,尖峰時段為179輛/時。相關進出動線、臨停及停車場進出皆於院內解決。而醫院假日不開設門診,與周邊假日觀光潮車流量衝突較小。
#周邊停車位問題
Q:醫院開發後停車位的設置量是否能應付需求量,避免衍生停車需求外溢影響附近居民?
A.醫院依營運計畫中門診民眾、陪診家屬、及員工來評估人次,另參考新竹地區醫院之運具使用特性及交通部新竹市有關運具狀況統計資料來計算停車需求為470席、機車500席。假日時,院方內的停車位也可與周邊停車場互補供外部使用 。
《環境相關》
#噪音
Q:救護車噪音嚴重影響學生就學權,現在馬偕醫院已經對他們非常困擾。
A:救護車於夜間(晚上10點至隔天清晨6點)配合降低至95分貝以下,並於到院前100公尺關閉鳴笛(只開紅色閃光燈)。
這部分仍然存在對學子上課時間的干擾,因此文政建議對這部分向校方多進行了解與溝通,不讓噪音影響學區上課。
#汙水處理
Q:民眾在意醫院汙水流向,怕影響飲用水,請問醫院的廢水排放規劃?
A:醫院的汙水處理為最高等級三級處理。除將生化需氧量(BOD)控制於30以下,還有設置氨氮及磷酸鹽處理。另汙水經醫院內設置專用汙水處理池處理後由專用下水道排出,並設置採樣井定期檢驗排放水質與居民飲水不交叉。
另針對周遭居民與校園連結之排水處理,學校、市府已規劃勘查,其完善解決問題。
#空氣汙染
Q:醫院實驗的相關廢氣排放規劃?
A:醫院依「固定汙染源空氣汙染物排放標準」規劃設計,採多重汙染防制措施,維護空氣品質。
#垃圾及醫療廢棄物汙染
Q:醫院營運後將產生大量的垃圾及醫療廢棄物,請問有無相關處置方針?
A:醫院無論有無汙染的垃圾都會先收集在院內地下室,並依醫療廢棄物處理法委託合格業者處理。
#急診與鄰房共處問題
Q:急診區與鄰近民宅間的圍牆會如何做處理?如何避免民眾從家裡窗戶往外看就會看到急診造成民眾恐慌?
A:周邊圍牆會保留並做美化,急診周遭的既有樹木高約6.5M~14M可作為急診視覺屏障,樹冠以上居民視線僅看到塔樓的側牆。
#綠化
Q:如何綠化?請提供更多積極面之環境友善承諾?
A:基地周遭既有大樹保留,可做為院區綠色背牆,也做為居民景觀視野,主入口建立綠蔭廊道,並延伸至校園內部,基地內除機車道及人行道,盡可能增加綠化面積。
《其他議題》
#醫院建設期程
Q:醫院何時興建、何時完工?
A:預計於2022年底開工,預估2027年完工(視建照許可取得時間,預計4-5年完工)
#基地是否受斷層影響
Q:基地位於新竹第二斷層,有無影響建築?
A:鄰近醫院的新竹斷層為第二類活動斷層,依中央地質調查所定義,在過去10萬年至1萬年內曾活動者為第二類活動斷層,設計上較不需要考量影響。但有一鄰近本案的第一類活動斷層「新城斷層」(過去一萬年內曾活動者)距離基地約5.1公里 ,將列入分析近斷層效應之影響並進行耐震考量及設計。
#蓋醫院必要性
Q:新竹醫院密度已經很高了 ,除了交大博愛校區附近的馬偕醫院、台大新竹分院,甚至國泰醫院和國軍新竹醫院也都在車程十分鐘以內的距離,為何還要再蓋陽明交大憶卿醫院呢?
A:陽明交大憶卿醫院以「智慧醫療」為特色,推動學校教學研究跟未來產業發展結合。同時也會針對陽明交大的強項,例如神經學、癌症、帕金森及仿生醫院等進行研發與強化,並加強健康促進醫療環境的提升,希望讓新竹人不用離開新竹就能獲得完整、完善的醫療協助與服務
#智慧醫院內涵
Q:院方一直強調智慧醫院,請問與一般醫院有何不同?
A: 智慧醫院所建置感知器,將環境中的溫度、濕度、空氣品質、感染棄物、人流量實時傳遞到雲端資料庫,系統無時無刻進行自動化監測、調控,為醫院內病人、工作人員的健康,提供最高標準的保障。
智慧醫院中所有的資料皆是數位化,個人健康資料(Personal health record)安全地儲存在雲端資料庫·人工智慧進行數據運算,實現流程自動化,資源優化配置,並提供可靠、科學的臨床決策建議,輔助醫師的診斷與治療,例如:當一個病患需要特定的藥物治療,醫師可在電腦中獲得病患完整的就醫過程、用藥紀錄,以給予病患整合性的治療建議。
#醫院與校方的營運關係
Q: 醫院與校方的營運關係如何?是否黑箱作業,財團掛勾洗錢?
A:
1.學校及政府不用出資,由校友捐建蓋醫院,完成後捐給學校(國家)
2.實質為國家掌控,基金會為財團法人,受中央及地方主管機關管轄,並需資訊公開,董事會半數以上董事由學校指派,且陽明交大校長為當然董事。
3.基金會扛起營運責任,基金會與校方產學合作營運醫院,向校方付費租用土地及房舍,營運虧損·由基金會校友捐款負擔,若有盈餘則35%以上提供予校方作為研究教學使用。
以上提供說明會訊息供參, 文政這邊也持續跟在地 綠水里大小事 黃千芳 里長詢問相關建議,務必要達到尊重多數,尊重少數,維護居民權益,保障居民生活環境的任務!
歡迎市民好友提供您的建議👂:https://reurl.cc/a92KlG
#相關報導:https://reurl.cc/NrVK15
#為民發聲我好用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moto1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編者的牌齡約15多年,大部份時間都是駕駛綿羊仔,而駕駛之初不在意機油的牌子,每次換油都交由車行拿主意,原因當年覺得150cc綿羊仔嘛,用甚麼油都一樣,沒必要左試右試,如是者用了同一款機油超過大半年,直到做開保養的車行推薦另一款機油,還要比原先用開的便宜10元,所以一試。可是車子行駛了大約300km便...
「噪音計算題」的推薦目錄:
- 關於噪音計算題 在 新竹市議員 黃文政 我好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噪音計算題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噪音計算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噪音計算題 在 moto1h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噪音計算題 在 moto1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噪音計算題 在 舒翠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噪音計算題 在 [閒聊] 日本鐵道見聞雜談2023版其一- 看板Railway 的評價
- 關於噪音計算題 在 噪音相加計算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房地產討論 ... 的評價
- 關於噪音計算題 在 工安百科- 🎖️🎖️【考試在即| 抱佛腳也要抱對腳】 善用工具 的評價
噪音計算題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人生的奧運賽」,如何計算輸贏?
體操中的平衡木,是一項看似單純、其實極為殘暴的運動。
在一根長5公尺、寬只有10公分(手掌的寬度)的木頭上,選手必須來回地伸展手和腿,有時只用單手和單腳。然後跳躍、轉圈、前翻、後翻,始終保持優雅的體態和表情。最後連翻幾個圈,落到地面。
人生,不也是這樣?
平衡木的分數,分「難度」和「執行」。「難度」由選手自己決定。難度越高,分數越高,但「執行」越可能出錯。選手必須在兩者間取得平衡。
人生,不也是這樣?
專注是一切!教練訓練選手時,會走到平衡木旁,對選手咆哮,甚至拿東西丟她。選手必須無視於這些噪音和干擾,專心完成自己的表演。
人生,不也是這樣?
平衡木上只有你一個人。雖然是比賽,對手並不在眼前。別人成功或失敗,實質上對你並沒有影響。真正的對手,是自己的身、心。真正能打敗自己的,只有自己。
人生,不也是這樣?
美國選手Simone Biles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體操選手。曾拿下美國和世界體操賽的19面金牌、2016年奧運的4面金牌。
24歲的她,是今年美國奧運代表隊最閃亮的巨星,也是蟬連體操冠軍的熱門人選。卻在一開始的跳馬項目中失常。然後,她宣布因為「心理健康」因素退賽。她說:「我選擇退出比賽,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不要因為逞強而受傷…我得放下蟬聯金牌的驕傲…退到後座,照顧我的心理狀態。」
這個決定,引發了震驚、惋惜,和批評。網路上很多人說:你看,現在的年輕人抗壓性就是低,為失敗找藉口…
她無視於這些「噪音」和「干擾」。在平衡木「下」,尋找自己的「平衡」。
她退「賽」,但沒有退「出」。整個奧運,她坐在觀眾席,大聲為隊友加油,貼出隊友奪牌的照片,甚至擁抱對手俄羅斯隊奪金的選手。
不在觀眾席時,她每天看兩次心理醫師。
然後在奧運結束前、退出五場比賽後、批評者唱衰她「玩完了」後、心理醫師評估她可以出賽後,她決定再度上場。
回到那根單純又殘暴的平衡木。
一分半的表演後,她平順落地,再度露出過去奪金的燦爛笑容。
只不過這次她只拿到銅牌,因為她選擇不做過去能做到的高難度動作。
習慣於當冠軍的她,面對可能是最後一次參加奧運的機會,選擇留下這樣的身影。
事後她說:「我沒有期待能拿牌。這一次,我是為了自己而出賽。」
你覺得她贏了?還是輸了?
我們大部分的人不能參加奧運,卻都在一個「人生的奧運賽」。這場「賽事」,同樣單純而殘暴。
我們掙扎著,在「平衡木」上,跳躍、轉圈、前翻、後翻,試著保持優雅的體態和表情。
我們是為誰出賽?
對手是誰?
怎樣才算贏?
怎樣算輸呢?
明天下午的線上讀書會,我們來聊這些,沒有標準答案的問題...
噪音計算題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睡覺應該是件簡單的事。
畢竟,這是我們做起來最自然的事之一,我們需要休息,也要睡覺。但有時我們就是睡不著。那是怎麼回事呢?
很多時候,是我們的大腦在作怪。運轉中的大腦,就像油門上放了塊磚頭的卡車,就算沒人操縱,也會一直運轉,如果沒人阻止的話,甚至會快轉一整晚。再加上一個忙碌、混亂的世界,過多的咖啡因,還有長得驚人的螢幕使用時間,都清楚解釋了為何許多人覺得睡個好覺並不容易。
朋友們,別擔心,我們可以試著找回輕鬆的睡眠,以及隨之而來的所有益處與美好。不過這需要一點練習與建立習慣的紀律,但我保證不用多久,你就能夠比你小時候更快入眠、睡得更久。醒來之後會覺得你已經充分休息、放鬆,甚至發現,這些故事也在你醒著的時候種下了一些正念的種籽。(額外好處!)
我最早的記憶之一,就是躺在床上講故事給自己聽,講到睡著。那時我差不多是四歲,我還記得故事內容:一個帶有懸疑感的白手起家故事,其中的轉折,有一部分是源自爸媽唸給我聽的童話故事。故事的結局開心、令人滿意,不管我講過多少次,它每次都能讓我安穩入睡。
無論是我運用想像力在月光下編織的情節,或是爸媽坐在床沿講著別人想出來的故事,我很自然就被這歷久不衰的傳統吸引:睡前說故事。事實上,我每天晚上入睡之前,都一定會說故事給自己聽。雖然,故事裡不再是海盜船與大壞蛋,而是燉煮的湯與睡著的狗狗,效果一樣好。
我們會在睡前說故事是有原因的。故事會幫我們理解事情,替我們指出可行的方向,讓我們跳脫現在,進入新的時空。它提供我們想像自己、還有他人生活的新觀點與新方式。當用某種特定的方式講述時,這些故事就能使人心情平靜。
這輩子這麼多年來,我都在練習利用說故事幫助入睡,訓練自己的大腦,現在只要仰躺下來說故事,我就會自動想睡、放鬆。
但隨著年紀漸長,開始有親友跟我分享他們晚上睡不著、焦慮、慢性失眠的事,我才開始了解到,這些狀況會如何削弱身體的健康,從增加心臟病、憂鬱症、焦慮症的風險,到整個人就是感覺很糟、滿腹牢騷。我發現我這個說故事的練習,其實是一種不為人知的超能力,是其他人非常需要的一種能力。但除非我在他們輾轉難眠的時候待在他們身邊(這想來就讓人覺得不舒服、也不切實際),我不知道要怎樣才能幫上忙。
有天晚上我半夜沒睡(有點諷刺),跟我的老狗在一起。坐在我的米格魯旁摸著牠的背時,我靈光一閃:用我的故事來錄個podcast!這樣我就能在夜晚用我的聲音安頓人們的心,能夠在親朋好友(或許還有一些聽眾)上床睡覺時陪著他們。於是那天凌晨三點,我就坐在地板上上網訂了一支麥克風。
《大人的床邊故事》在六週之後開播,我立刻發現自己的直覺是對的。我開始收到來自世界各地聽眾的訊息,告訴我他們幾年、或是幾十年來,第一次得到了一夜好眠。這份超能力是可以與人分享的。
很難把工作模式切換到睡眠模式的原因之一,就是因為現在我們經常帶著工作入睡。我們回電子郵件、著魔般地查看同樣的三、四個社交媒體、在睡覺前一刻都還在收發訊息。難怪大腦不願休息,讓我們在凌晨三點醒來,想要解決一個我們睡前一刻才在想的問題。只要大腦知道我們還在工作,它就會這樣。我們得關掉白天的迴圈,才能向大腦發出工作暫時結束的訊號。
為了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你必須設定一些界線。最好能把所有數位裝置放在臥室以外的地方。真的,那是最理想的。那會改變很多事。但如果這對你來說有困難,你就必須在別的地方設下界線。譬如說,在睡前三十分鐘,就必須把設備關掉,把手機改為勿擾模式,把有螢幕的設備都收到抽屜裡。把工作的東西放在一旁後,就進行一個小小的「睡前儀式」。儀式能有效幫助我們轉換心境。可能包含了刷牙、洗臉、準備隔天要穿的衣服、向寵物、家人道晚安,或泡一杯睡前花草茶。目的是創造一個慣例,向身體與大腦發出睡覺時間到了的訊號,所以你要在這個時候做一些能夠發出這種訊號的事。
下一步,躺到床上,讓自己舒舒服服的。把一切都調整到你覺得剛剛好的狀態,全身放鬆地躺在床單上。
除了睡覺以外,你在白天的時候,可能也會需要心靈平靜,保持專注。首先要說,你並不孤單,許多人也為焦慮所苦。這極為常見,而且當碰到現代生活中容易激發戰逃反應的事,從不覺得焦慮的人才稀奇呢。要記得,當焦慮來襲,你會失去較高的推理能力,這一點很重要。你會無法描述自己的感受,也無法跟自己的大腦講理。邏輯行不通,所以你必須改用身體的語言,讓大腦能專注在某件事上。
當你感到焦慮時,盡量找一個能夠遠離噪音與他人干擾的地方坐下來。開始調節你的呼吸,讓空氣透過鼻腔進出。你必須透過呼吸,告訴神經系統一切都沒事。首先,你可以開始計算呼吸的節奏。吸氣時數四拍,吐氣時也數四拍。如果你的呼吸又急又淺,別擔心,要花一點時間,神經系統才會接收到訊號。沒關係。繼續數拍子呼吸,把氣吸到肺部底層,讓吸氣的時候感覺到腹部脹起,吐氣的時候腹部往內縮。你做得很好。現在,試試看你能否吸氣數四拍,吐氣時數六到八拍,然後暫停兩拍,再繼續吸氣。呼吸的時候,注意腹部的移動。吸氣四拍,吐氣六拍,暫停兩拍。依照你需要的時間長短,做這樣的呼吸練習。
當你呼吸慢下來、胸腔也放鬆時,回想你最喜歡的那些故事裡的小細節。想著那些東西看起來、嚐起來、聞起來的感覺。停留在那些感官經驗中。我們正把你的注意力從焦慮的源頭,轉移到你想像中的安全區域。
你越常做這個練習,就會做得越好。你會開始越來越能證明自己可以快速輕鬆地平靜下來、回到中心。你會開始以不同的眼光看待自己――不再是個焦慮的人,而是在焦慮發生時知道如何冷靜下來的人。你做得很好。(要知道,有時候,處理焦慮會需要更多外力協助,醫生、治療師、藥物都很有用。如果需要的話,請尋求更多協助。)
現在,讓自己待在一個舒服的地方,盡可能放鬆。你即將進入床邊故事的世界。這是一個友善、熟悉的空間,有許多可以品味與享受的事。我們一起用鼻子深深吸一 口氣,用嘴巴吐氣。再來一次。吸氣、吐氣。很好。
我的朋友,祝你有個好夢。
.
本文摘自《#大人的床邊故事》
千萬次下載,助你安定情緒、輕鬆入眠的正念冥想
作者:凱薩琳.尼可萊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這本書真的很神奇,我只是專心讀一個故事,就開始感覺頭腦有些昏沉。事實上,打開這本書的期間,我一直處在想睡的狀態—明明我感覺我之前晚上睡得還不錯啊?!
或許是因為想著贈書直播要講什麼的緊張感,讓我還是勉強把書翻完了。要不然,我真想把書放下來先好好睡覺再說。
我把這本書的前言摘錄成上述文字,是因為這段前言其實相當珍貴,講到了幾個跟睡眠有關的重點。這本書的每個故事,都是一個心智練習,讓我們用五感想像,脫離我們的憂思煩惱,走向寧靜。
也推薦各位多聽聽出版社幫讀者錄製的幾個冥想,聲音很好聽,當成一個溫暖的陪伴者也好。
祝願您,睡得好,心情好!
.
歡迎參與贈書直播
連結請見留言處
噪音計算題 在 moto1h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編者的牌齡約15多年,大部份時間都是駕駛綿羊仔,而駕駛之初不在意機油的牌子,每次換油都交由車行拿主意,原因當年覺得150cc綿羊仔嘛,用甚麼油都一樣,沒必要左試右試,如是者用了同一款機油超過大半年,直到做開保養的車行推薦另一款機油,還要比原先用開的便宜10元,所以一試。可是車子行駛了大約300km便發出異常雜音,震盪也較往常大,油門感覺較遲鈍,但檢查後一切正常,所以技師建議我用回之前的機油,結果車子回復原來狀態。自始,編者漸漸意識到機油確實會影響車子的性能,出於好奇心下,開始嘗試不同種類及不同牌子的機油,包括私家車機油、半合成、全合成及賽車機油,近年則喜歡使用綿羊配方的機油。
但是編者覺得,要搵到一隻適合愛駒的機油是需要時間,例如騎士常用的10W-30或10W-40,每隻牌子都採用不同配方製造,用起來有好明顯分別。有些機油首個星期好爽,之後的反應跌得好快,持久力較低,引擎雜音同時增加,有些機油在凍車時好「立」,要待引擎進入工作溫油門才回復爽快感,還有有些機油在夏天行長途不會腳軟,反之,有些機油卻抵受不了高溫,長時間高速行駛特別容易乏力,而持久力較好的機油,能夠保持長時間暢順感,同時可以更省汽油。
別說不同牌子的機油,即使同牌子同油黏度的機油,用在兩部相同型號的電單車,都可能因為騎士的駕駛習慣、季節變化及車子的狀態(例如引擎損耗狀況)而出現不同效果,所以最好親自試用。此外,編者未駕駛綿羊仔前是駕駛四個轆,所以當年覺得只要機油的度數相同,私家車機油都適用於電單車。因此編者當年將自己的綿羊仔當做白老鼠,先後餵它進食兩款私家車機油,但油門反應同樣好「立」,所以兩款油加起都沒用夠2500km就換掉。但事實上除了「立」之外,編者不會認為私家車機油對綿羊仔的引擎造成傷害。
直至因為工作關係認識到從事機油開發的朋友,編者才理解不能亂用機油原因。而原因之一是綿羊仔的起步轉數、高速公路巡航轉數及最高車速轉數等等都遠比私家車高,再者電單車的引擎比私家車精密,機件的間隙更小,如果綿羊仔使用私家車機油,或許會超出機油原先設定的載荷能力而導致油膜爆裂,因此無法為引擎的部件提供潤滑及散熱作用,導致引擎部件嚴重磨損。此外,引擎運作會產生強大震盪,而機油其中一項功能是吸有強勁的衝擊力,萬一機油失效,引擎便會發出異常的噪音及震動。
雖然引擎在短時間內沒有問題,但如果車子經常高轉行車,又或者騎士沒有做好保養環節,長遠來說就是慢性疾,而私家車機油對採用濕式多片離合器的綿羊及棍波車傷害更大。既然市場上有針對綿羊仔及棍波電單車而設的機油,所以無必要使用私家車機油!
最近,本誌邀請YAMAHA XMAX 400車主—Maggie,試用專為4衝綿羊仔開發的MOTUL 4T SCOOTER EXPERT LE機油,度數是10W40。據廠方描述,呢款機油的優點可提高車子性能、符合低排放標準、改善燃油經濟性、延長引擎使用壽命、耐高溫及防止引擎過熱等等。此外,呢款油採用Technosynthese技術開發,大概意思是採用高質礦物油製造,故此擁有高性/價比。
先介紹MAGGIE的用車習慣,她之前用過幾款機油,但幫她車子做保養的車行選定後再沒有更換。MAGGIE約9個月前購入YAMAHA XMAX 400,每日經高速公路上落班,來回超過50km,因此車子已錄得14,000km行駛里數。
第一次換完機油後,我們相約兩星期後再見面,以便記錄試用感受。第二次見面時,Maggie已行駛857km,大約半個月後我們再聯絡,最新行駛里數是1395km。Maggie精略計算,她說之前的機油打滿油缸後,行駛至大約380km就要入油,但使用新機油後行駛至420km才需要入油,換句話更慳油。
Maggie說雖然慳下來的金錢不多,但新機油使引擎更寧靜之餘,行駛感比之前暢順,所以會不知不覺地加快車速,而新機油另一個優點是持久力較長,即使已行駛1,395km,油門反應及上斜力度沒有明顯下跌、仍然好爽。而之前用過的機油中,有些只維持300-400km,爽快感便漸漸下跌。

噪音計算題 在 moto1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編者的牌齡約15多年,大部份時間都是駕駛綿羊仔,而駕駛之初不在意機油的牌子,每次換油都交由車行拿主意,原因當年覺得150cc綿羊仔嘛,用甚麼油都一樣,沒必要左試右試,如是者用了同一款機油超過大半年,直到做開保養的車行推薦另一款機油,還要比原先用開的便宜10元,所以一試。可是車子行駛了大約300km便發出異常雜音,震盪也較往常大,油門感覺較遲鈍,但檢查後一切正常,所以技師建議我用回之前的機油,結果車子回復原來狀態。自始,編者漸漸意識到機油確實會影響車子的性能,出於好奇心下,開始嘗試不同種類及不同牌子的機油,包括私家車機油、半合成、全合成及賽車機油,近年則喜歡使用綿羊配方的機油。
但是編者覺得,要搵到一隻適合愛駒的機油是需要時間,例如騎士常用的10W-30或10W-40,每隻牌子都採用不同配方製造,用起來有好明顯分別。有些機油首個星期好爽,之後的反應跌得好快,持久力較低,引擎雜音同時增加,有些機油在凍車時好「立」,要待引擎進入工作溫油門才回復爽快感,還有有些機油在夏天行長途不會腳軟,反之,有些機油卻抵受不了高溫,長時間高速行駛特別容易乏力,而持久力較好的機油,能夠保持長時間暢順感,同時可以更省汽油。
別說不同牌子的機油,即使同牌子同油黏度的機油,用在兩部相同型號的電單車,都可能因為騎士的駕駛習慣、季節變化及車子的狀態(例如引擎損耗狀況)而出現不同效果,所以最好親自試用。此外,編者未駕駛綿羊仔前是駕駛四個轆,所以當年覺得只要機油的度數相同,私家車機油都適用於電單車。因此編者當年將自己的綿羊仔當做白老鼠,先後餵它進食兩款私家車機油,但油門反應同樣好「立」,所以兩款油加起都沒用夠2500km就換掉。但事實上除了「立」之外,編者不會認為私家車機油對綿羊仔的引擎造成傷害。
直至因為工作關係認識到從事機油開發的朋友,編者才理解不能亂用機油原因。而原因之一是綿羊仔的起步轉數、高速公路巡航轉數及最高車速轉數等等都遠比私家車高,再者電單車的引擎比私家車精密,機件的間隙更小,如果綿羊仔使用私家車機油,或許會超出機油原先設定的載荷能力而導致油膜爆裂,因此無法為引擎的部件提供潤滑及散熱作用,導致引擎部件嚴重磨損。此外,引擎運作會產生強大震盪,而機油其中一項功能是吸有強勁的衝擊力,萬一機油失效,引擎便會發出異常的噪音及震動。
雖然引擎在短時間內沒有問題,但如果車子經常高轉行車,又或者騎士沒有做好保養環節,長遠來說就是慢性疾,而私家車機油對採用濕式多片離合器的綿羊及棍波車傷害更大。既然市場上有針對綿羊仔及棍波電單車而設的機油,所以無必要使用私家車機油!
最近,本誌邀請YAMAHA XMAX 400車主—Maggie,試用專為4衝綿羊仔開發的MOTUL 4T SCOOTER EXPERT LE機油,度數是10W40。據廠方描述,呢款機油的優點可提高車子性能、符合低排放標準、改善燃油經濟性、延長引擎使用壽命、耐高溫及防止引擎過熱等等。此外,呢款油採用Technosynthese技術開發,大概意思是採用高質礦物油製造,故此擁有高性/價比。
先介紹MAGGIE的用車習慣,她之前用過幾款機油,但幫她車子做保養的車行選定後再沒有更換。MAGGIE約9個月前購入YAMAHA XMAX 400,每日經高速公路上落班,來回超過50km,因此車子已錄得14,000km行駛里數。
第一次換完機油後,我們相約兩星期後再見面,以便記錄試用感受。第二次見面時,Maggie已行駛857km,大約半個月後我們再聯絡,最新行駛里數是1395km。Maggie精略計算,她說之前的機油打滿油缸後,行駛至大約380km就要入油,但使用新機油後行駛至420km才需要入油,換句話更慳油。
Maggie說雖然慳下來的金錢不多,但新機油使引擎更寧靜之餘,行駛感比之前暢順,所以會不知不覺地加快車速,而新機油另一個優點是持久力較長,即使已行駛1,395km,油門反應及上斜力度沒有明顯下跌、仍然好爽。而之前用過的機油中,有些只維持300-400km,爽快感便漸漸下跌。

噪音計算題 在 舒翠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桃園市議會第一屆第七次定期會
107.04.11-地方稅務局質詢-
偶像巨星、電音派對適用文化藝術講助條例嗎?
文化部的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的對象應該是小型且基層的文化藝術團體,但純商業演出適用此條例減稅嗎?
一、門票銷售收入的課稅
📌106年12月五月天演唱會的售票收入
$7億4千3百多萬
💰正常賦稅
5%的營業稅+5%的娛樂稅=7430萬元
💰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申請減免
營業稅0%+娛樂稅2.5%=1800多萬。
11天、7億收入、省下5600萬、只繳1800萬的稅金。
📌106年 4/9-4/10
埔心牧場舉辦樂托邦國際音樂季
售票收入$2640萬
💰正常賦稅
5%的營業稅+5%的娛樂稅=264萬元
💰文化藝術獎助條例申請減免
營業稅0%+娛樂稅2.5%=100多萬。
2天、近3千萬收入、省下164萬、只繳100萬的稅金。
問題是.........
📣去年的樂托邦國際音樂季,主辦單位號稱數萬人、壹週刊報導此電音派對中疑有吸毒及活春宮⋯⋯
這樣的活動適用文化藝術獎助條例嗎?且以最低票價3800元計算,實為明顯逃漏稅!
今年樂托邦國際音樂季剛於4/6-4/7落幕,網路售票早已超過萬張,動用警力維持交通、徵調新北市緝毒犬避免成為吸毒派對、長達10小時重低噪音的干擾⋯⋯一場私人企業純商業經營的電音派對,肥了業者的口袋、瘦了人民的生活品質!
📣活動的周邊商品及飲食酒品不在文化藝術獎助條例補助中,此項收入遠遠超過門票的收入!稅務機關是否善盡查察之職務?
賦稅的繳納、是公平正義的第一關卡。
#嚴格執法
#獎助應適得其所
#稅賦應符合公平正義

噪音計算題 在 噪音相加計算2022-在Mobile01/PTT/Yahoo上的房地產討論 ... 的必吃
又當日甲勞工距離音功率為0.05W 之另一穩定性線音源5 米處工作3 小時,試計算甲勞工暴露劑量與TWA 為何? 這是他的題目而我自己演算的算法如下第一小題. 分貝相加- 工商 ... ... <看更多>
噪音計算題 在 工安百科- 🎖️🎖️【考試在即| 抱佛腳也要抱對腳】 善用工具 的必吃
4️⃣ 『計算題』部分,每年至少會出一題計算題考題;目前常考的計算題題型約略有五大類型(有害物容許濃度/通風換氣/職災調查處理與統計/噪音/溫濕 ... ... <看更多>
噪音計算題 在 [閒聊] 日本鐵道見聞雜談2023版其一- 看板Railway 的必吃
各位好,首先非常感謝大家對於大宮鐵博遊覽文的熱烈迴響
而這次前往日本其實也是本人首次到達關東地區
(本人第一次造訪日本時,是以關西地區作為起點)
除了大宮鐵博這道主菜之外,還有各式各樣耳目一新的體驗,在此和各位分享!
除了體驗以外,作為業內人士與鐵道迷,也詳細觀察了與旅客息息相關的諸多細節
在與各位分享之餘,也能一起來看看台日的差異
尤其因應解封後的觀光潮,最近部分鐵道業者也考量於旅運設施增設多國語言服務
在這方面日本各業者又做得如何呢?這將是本次的踏查重點
以下本人將以業者為單位,依照行程順序逐一與各位分享搭乘體驗與觀察心得
=========================================================================
1.京急
考量經濟、氣候與交通因素,本次訪日選搭的是飛往羽田的紅眼航班
(成田春季經常會刮大風(航空圈稱成田妖風)導致降落困難延誤時間)
雖然因此暫時還沒辦法體驗到在來線最速列車Skyliner
但也因此能體驗到另外一個傳說中的業者:京濱急行電鐵
這個業者有多個奇妙又怪異的稱號,例如「京急航空」、「小巷裡的超特急」等
即使因事故時刻表大亂卻堅持採用人工調度
還有不少知名的趕點影片依然流傳到現在
https://www.nicovideo.jp/watch/sm4313856
會這麼引人關注,主要的原因是因為京急的駕駛風格極其凶狠
全線最高速限120看似沒什麼(這還是調降過的,以前可開到125)
但由於路線穿梭在住宅區,鐵道緊鄰住宅造成視覺上的強烈衝擊
加上排點緊湊,基本上一定要貼著C-ATS速限跑--
事實上,本人離開機場時搭乘的班車,司機都是直接把電門拉到底
直到被ATS擋下(會有提示鈴聲)才會放空檔滑行,駕駛風格十分強烈
搭配車輛本身的優秀性能(起步加速度達到3.5km/h/s,直逼北捷C381的3.6km/h/s)
組成了能以低價享受到的優質鐵道服務
焦點轉到旅運設施上,這也應該是很多旅客到日本後第一眼看到的鐵道旅運設施
https://youtu.be/y6tmdJg3Xe0
可以看到PIDS使用了全彩LED,字體清晰易讀外也能夠很方便的顯示列車種別代表色
並且由於長度充足,還能輪流播放多國語言
而一旁的小螢幕在這裡可不是播放甚麼公司形象影片用的(對,機捷,我就是在說你)
清楚地顯示出了最近一班列車會停靠的站點,並把都內重要地點相對位置清楚標示
讓旅客清楚知道「這班車會不會去到/停靠我要到達的車站」
這才是這台螢幕正確的使用方式!
這台PIDS除了班車資訊之外,其實還內建一顆喇叭用來播放進站音樂
https://youtu.be/PiapohkXw-4
令人感動的內牛滿面(誤),甚麼時候咱們的鐵道業者能有這麼高品質的廣播設施RRRR
而為了對應機場車站內旅客常攜帶多個大件行李,月台上也安裝了半高式月台門
但仔細看就會覺得怪怪的:怎麼月台中段會突出去一塊呢?
本人一開始以為月台是彎曲的才會這樣,但該處並不是曲線
不過確實剛好對到電梯與扶梯的位置,所以只能猜想可能是因應旅客動線做出的變動
抵達品川站後,出站也不忘回頭望一眼閘門上的PIDS
四台拼接LCD顯示器+停靠站指引,清楚又明瞭的排版方式
而不是盲目地以跑馬燈以不知道要等到民國幾年的速度緩緩顯示停靠站
合鐵真的不學一下嗎?
2.JR東日本
本次搭乘最多的業者並非東京兩家地下鐵業者,反而是捷爾東
主要原因是投宿於山手線沿線大站,且到訪的地點也都恰巧在JR站附近
於是就很自然地拿起交通系IC無腦刷一路搭過去
此次搭乘的路線除了山手線之外,埼京線、宇都宮線與高崎線也有搭乘到
cover到的車型則有E235、E233與E231等,可說是電車GO有玩到的也親自搭了一輪XD
搭乘體驗來講也與台鐵十分相近,不過本人也發現日本通勤電車的運轉噪音十分明顯
雖然以前看影片就已注意到此事,但當時都以為只是單純收音問題,沒想到是真的很吵
高速行駛時的馬達嗡嗡聲音量巨大,隔音簡直就像不存在一般
台鐵通勤電車在這部分可說是樂勝(尤其EMU900隔音效果是真的優)
至於最新型的E235就比較沒有此問題,不確定是有沒有刻意去改善
能體驗到新車是好事,但比較可惜的是沒有體驗到山手線ATO
(觀察到ATO按鈕似乎已經全車隊加裝了,但並沒有使用)
真要說缺點的話應該就是TASC偶爾會導致列車急煞,趕點時尤其明顯--
行程中某天似乎有遇到人身事故,山手線有大約個位數分鐘的微幅誤點
這就使得許多線上車輛為了趕點一出站就直衝90k/h
但馬上就會因為快要進站被TASC介入,而使用最大減速度急煞(還不到EB,應該是B8)
這樣的搭乘體驗真的說不上好,而且是如果在台灣這樣的話八成會被投訴到爆的等級
(不開玩笑地說,煞車力度體感堪比北捷高運量功能位階1,甚至還要更猛烈一些)
再來就是旅運設施環節,這時就要來一下最新款的LCD PIDS了
尺寸不需要過大、不需要花俏的UI或不必要的資訊
既然旅客只需要知道這月台開往哪、啥時有車以及車種,PIDS就只提供旅客最需要的
視覺體驗(UI)舒服到令人羨慕之外,也不得不佩服使用者體驗(UX)十分到位
除了顯示固定班表的列車
之前板友提及的「山手線改為顯示下班車須等候時間」,也確實的見識到了
看完這款PIDS後,我只想立刻拔下來裝到北捷車站裡去(X
真的,這樣顯示就夠了!不要再亂加其他有的沒的,that's it.
3.東京地下鐵(東京メトロ)
雖然在關東的時候,居住點附近搭乘東京地下鐵更為方便,但利用的次數並不多
首次利用的時候便是從上野搭到淺草,為的便是前往淺草寺
而後也陸續利用了丸之內線穿越山手線內區域、搭乘副都心線前往特定景點遊覽等
地下鐵的利用體驗其實就跟傳統鐵路差不多
只差在供電制式有時是第三軌、又有時是架空導電軌
真要說特別的地方在於部分路線會開行快車
比如上圖攝影地點的雑司が谷站便只有各站皆停的列車會停靠,其他一律通過
能達成這樣的目的,是因為在東新宿站設有待避線
再度把焦點轉移到旅運設施上,有個特別的東西吸引了本人的眼球
如各位所見這是一台售票機,只不過螢幕特別的大(約22-24")
可以提供多國語言服務之外還內建QR碼掃描器
應該是可以用來換網路上買的一日票之類
設計上也頗具巧思,例如特別放大了「上野」的購票按鈕
並且還有一個熊貓圖案,應該是暗示上野動物園就在該站下車
這樣令人眼睛一亮的創意實在值得讚許與學習
而月台的PIDS也是令本人感到十分驚豔的設施之一
可能是因為銀座線建設時期較早,所以天花板本來就較矮
(1920年代完工,是全亞洲第一條地鐵,本站更可說是亞洲第一個地鐵站)
於是在這裡就看到了超扁的PIDS,但即使是如此版面配置仍毫不馬虎
狹小的高度依然採用兩片LCD,還能兼顧政令宣導與發車資訊、時鐘等
打破了PIDS的常理知識做出來的超強產品,令本人備感敬佩
另外,也順手紀錄了某站的全尺寸LCD PIDS,顯示可說是相當清楚舒適
https://youtu.be/xg1rA9sAtVA
4.琦玉新都市交通
前往前文提及的鐵道博物館時搭乘的,算是膠輪系統(有人駕駛,但保有ATO能力)
這條線特別的地方,便是大宮站採用了燈泡線設計,只設有一個月台
會設計成這樣,主要還是因為全線大多位於東北新幹線橋下
且為了因應小半徑彎道,車廂的長度設計的非常短
每節車廂每側甚至只有一個車門,但依然保有車間連通道
加上行駛速度也不快,看起來真的很像模型車跑在軌道上,體驗相當奇特
5.東京單軌電車
由於向特定廠商訂購商品且廠商只提供機場取貨服務
無奈搭乘紅眼航班碰不到業者的機場櫃檯營業時間,只能在第一天再找時間再次前往
去程選擇搭乘京成直通過來的列車,回程時看著東京單軌就想說也來體驗看看
https://youtu.be/Ve_vkgMBzEw 列車進站,附有三麗鷗雙星仙子聯名塗裝
這是本人首次搭乘單軌大眾運輸,也算是預先體驗台南未來將採用的交通運具
(硬要說的話單軌列車不是首次搭乘,第一次搭乘是義大世界裡面的單軌)
由於不像傳統鐵路一樣窗外會看得到高架橋的護欄,景觀視線可說是毫無阻攔
但如果有懼高症的話可能就比較不建議搭乘了
此外由於單軌系統特性,爬坡能力幾乎是與膠輪系統相當
所以路線的起伏幅度也相當大,有的路段竟有種坐雲霄飛車的感覺
列車經過伸縮縫的時候的上下彈跳也相當明顯,有暈車體質的話可能也會因此發作
但撇開這些不談,這仍然是相當快速方便的機場交通工具之一
6.百合海鷗號
旅途中有2天前往東京國際展示場參與活動,前往該地點有臨海線與百合海鷗號兩種選擇
既然有2天的機會,那當然都要搭到囉!
第一天的話往來是選擇埼京線直通臨海線,享受不需要轉乘的直通運轉服務
順便踩點一下Comiket首發部隊名場景拍攝地點
而第二天就終於要來體驗和文湖線同為無人駕駛AGT系統的百合海鷗號
由於行程安排,便是由起站新橋站一路搭過去
雖然是與文湖線相同類型的系統,但百合海鷗的行車速度緩慢許多
車輛極速只有約60k/h,一般狀態下行駛也只有50幾而已,但路線又十分的長
感覺應該可以打造性能更好的列車投入使用,減少行車時間
不過不會像文湖線那樣在高速行駛下瘋狂震動或跳動,是其明顯的優點
7.東海道新幹線
旅途的第4天本人安排搭乘新幹線前往京都,但並未先行購票或購買PASS
而是在要搭乘時才在車站馬上購票
拜經常觀看日本鐵道YouTuber之賜,連切換語言都不需要就能順利完成購票程序
在搭乘許多次台灣高鐵後,也終於搭到本家了
https://youtu.be/yNnJOLmRzyM 我在新幹線月台倒垃圾(X
整體搭乘起來本人十分滿意,也真實的體驗到相當凌厲的啟動加速度
實在是相當期待將來引入台灣後的表現!
============================================================================
關西的部分由於之前有分享過不少內容,就不再繼續寫了
但這次還是有發現一些新玩意,就留待後續的文章一併分享!
---
為了感謝各位看到這裡,以下準備了幾個小小的有獎徵答考驗各位日本鐵道專家
每題均有少量P幣作為獎勵,先答對者先得!(題目來源均為本文內容)
Q1.京急電鐵段落中,有一段影片與月台播放的進站音樂有關
該首進站音樂其實是知名的J-POP曲目,請問該曲的曲名與原唱者是誰?
Q2.都營地下鐵段落中提到的「某站的PIDS運作狀況」是哪站?
(提示:副都心線)
Q3.東海道新幹線段落中有一張車票的圖片
該票面起點站是品川,但卻是在新橋站買的並且從新橋站進站了
請問這樣的狀況是合理的嗎?為甚麼?
Q4.承上題,如果我新幹線搭到京都站後
想要繼續搭往「二条」站,可以繼續用同一張票在不加價的情況下繼續搭嗎?
為甚麼可以/不可以?
(提示:Q3、Q4兩題的理由類似)
Q5.新幹線月台門提示音樂感覺很像要去倒垃圾了,請問這首音樂的名稱是?
以上豐富內容和各位分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7.129.16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Railway/M.1686495660.A.343.html
恭喜一次答對2題!P幣已發出,請查收~
恭喜你答對了!P幣已發出,請查收!
個人覺得不需要這麼極端,北捷的設備規格已經比日本很多業者還高級
現在最缺的就是參考一下人家怎麼設計UI/UX的,就差臨門一腳
而這也是本人這次觀察的重點,但你說我會不會期望長官看到這篇文嘛...
以現在的「長官怕麻煩」文化,恐怕即使看到了也做不出來吧
感謝告知,內文已經全數修正
並沒有,本人有站在車頭觀察,確實是被TASC攔下來
(請注意本人於文中強調「快要進站前」)
其實我當時知道這件事也是看文中的那支京急趕點經典影片才知道的
但後來查了一下,在以前未使用C-ATS時代時最高速限應該是125km/h,故內文已修改
應該說鐵道迷觀察的點比較特別與仔細吧,你總不能要求官員都是鐵道迷吧(茶)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