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後我家的樣子】 為下星期的想像以外威力颱風作準備
每次颱風過後,便會看見平常悠閒的沖繩人, 早上空羣出動,洗車的洗車,洗屋的洗屋。
"只是"颱風,有這麼嚴重嗎?(今次颱風威力已經不算很強勁)
"只是"鹽害,為什麼令大家早上起來第一件事便是打掃?
爸爸也不例外,今天起來的工作便是洗屋。
但,發現花園擺設些不同。。。
發電機以及油桶(總共45-50公升電油)被強風吹到差一點從平台掉下。
媽媽的三輪單車,強調是三輪單車 (沒有其他意思,只是說明非常重!),被強風吹了幾米。相信如果不是有籬笆,應該需要報警失蹤人口。
Mia 的車了,被風吹越過固定的磚塊。。。
其中最為迎風的牆壁,發現很多細小傷痕。油漆被飛來物撞擊。
2018年颱風,我們的車子被硬物撞擊,車頂損毁嚴重。我們一直在擔心會重蹈覆轍。
颱風當天,爸爸發現附近的電器店 Yamada 室內停車場沒有上鎖!雖然他們沒有貼出告示,但是把平常鎖上的鐵鏈放下,很多車子已駛進去。
大家也明白原因,只是不能夠說明。因為電器店也不想負上任何責任!但我們真的很感動!(為了報答,我們今天會去拿車的時候... 隨便買了一個大雪櫃...下個星期再次拜托了)
颱風過後的鹽分帶一點油性,非常頑固,需要努力洗刷才能夠去除。所以沖繩很多人也會購買高壓水槍。把這些鹽分快快清理掉。
雨水鹽分濃度,從單車鏈銹可見一番。只是兩天時間,爸爸新單車鐵鏈變嚴重生銹。(這個爸爸不介意,因為物件是拿來使用,只要仍然運作正常便可以)。
走入工具店,大家也是爭相搶購發電機和高壓水槍。發電機的價錢,雖然沒有坐地起價,但相信因為缺貨。低輸出量的型號比高輸出量的還要貴!(我們家的是2800w,價錢是¥130000。現在1800w 售價是¥168000。我家電器升值了!)
香港曾經是一片福地🐴,很難想像沖繩和日本的防災措施。
發電機真的有需要嗎?夏天颱風不能夠開窗,沒有風扇,但最嚴重的是,睡不着,電話沒有電上網!... 這¥40000絕對值得買安心!
沖繩的颱風,風力把汽車反轉,海浪越過堤壩湧入街道。
學生從小便訓練不同的防災應變能力。我家女兒學校,座椅上每人一件救生衣。
大家也會也走佬袋(防災包)。我們也不例外。
說了那麼多,媽媽,日本氣象廳說今個星期會迎來10號颱風,威力是想像以外的。(他們真的是這樣說)。
為免缺貨, 我們能否預先買定高壓水槍? 未來我們能夠省下大量珍貴的食水,及爸爸的不寶貴時間。很快便可以回本!
請支持 Like&Share🙇🏻♀️ 媽媽的網店
Cream JAPAN 日本品味生活雜貨
Cream Japan網店
www.creamjapan.com
www.facebook.com/creamjapan
#颱風後
#沖繩Okifamily
#沖繩
#香港人
#移居日本
#沖繩生活
#移民日本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moto1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或者,好多讀者已駕駛過純電動電單車(包括國內親戚那部買餸羊或家中果部電動單車),但玩過電動大包圍的騎士應該不多,仲要是一部扭力峰值達到20.3kg-m的跑車,感覺如何?加速力有幾癲?有請張煒安同大家報告。 載番個頭盔先,本誌是電動汽車及電動電單車的文盲,惡補後才如夢初醒,現在才知道純電汽車十分普及...
單車發電機香港 在 Beginnero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一年間進行十四次以物易物︱#以萬字夾換取兩層高的農場住宅】
在香港不要說 #買樓, #儲首期 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真的不知道要儲多少年才儲得到。如果試一下下面這個方法,不知道大家又會不會殺出到一條血路?
-
加拿大蒙特利爾的Kyle MacDonald用了一年時間,共 #以物易物 14次,由開始的一個萬字夾,最終換到一間兩層樓高的 #農場住宅。14次交換詳情如下:
1. 2005年7月14日,以紅色萬字夾換取一支魚形的筆
2. 同日,將魚形筆換取一個手工雕刻門柄
3. 2005年7月25日,用雕刻門柄換取露營爐具
4. 2005年9月,在加州將露營爐具換取了一部Honda發電機
5. 2005年11月,用Honda發電機換了一部可以即時使用的百威啤酒筒,方便隨時開派對用
6. 2005年12月,將即時啤酒桶換取了一部雪地電單車
7. 同月,將雪地電單車換取了一個二人卑詩省之旅(在2006年2月出發)
8. 2006年1月,將卑詩省二人之旅換取了一架密斗貨車
9. 2006年2月,將密斗貨車換取了一張唱片合約
10. 2006年4月,和Jody Marie Gnant以唱片合約交換了鳳凰城一年租約
11. 同月,將一年租約換取和美國歌手Alice Cooper 相處一個下午的機會
12. 一個月後,將和美國歌手Alice Cooper 相處一個下午的機會,換取一個美國搖滾樂團 KISS水晶球
13. 一星期後,將美國搖滾樂團 KISS水晶球和美國導演Corbin Bernsen換取在電影Donna on Demand出鏡的機會,原因是導演是一個水晶球收藏家
14. 2006年7月,將在電影Donna on Demand出鏡的機會,成功換取在加拿大薩斯喀徹溫省小鎮中一座兩層的農場住宅
-
由萬字夾到農場住宅,剛好用了一年時間,Kyle MacDonald在當年訪問更提及,得到農場住宅後或許是另一個新開始。如果他在香港生活,或許他也可以由四五千蚊起家,慢慢找萬里成為黨主席啊!
------------------------
延伸閱讀:【低買高賣的討厭行徑|#黃牛一字由來】
https://beginneros.com/triviaDetail.php?trivia_id=264
------------------------
<想每日閱讀冷知識?將專頁設為搶先看吧!>
◆ 每日分享知識、每月推出課程
◆ 網站:https://www.beginneros.com/
◆ Youtube:https://goo.gl/OEJrGt
◆ Instagram:@beginneros
單車發電機香港 在 Andy X 明宗 - 我們的環遊世界夢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日本單車之旅 EP.18】Andy回香港,明宗開始一個人的冒險
結束北海道的旅程,跟 小柳遼 道別後,Andy接到富山縣觀光局的邀請去拍攝,然後就回去香港參加表哥的婚禮當伴郎。明宗一個人的單車冒險正式開始!
YouTube高清版: https://youtu.be/Pn7zXyrR054
===更多的旅遊故事,可以用下面的連結追蹤我們===
🔹Facebook: facebook.com/andykongtravel
🔸Instagram: instagram.com/andykongcy
♦️Youtube: youtube.com/AndyKongTravel
=======================================
【鳴謝】
器材: GoPro #GoPro 運動相機彈藥庫
單車: 台灣雲豹 單車是條不歸路 馬修單車 MathewBike
帳蓬,地墊: ÜPON Outdoor @Üpon Smile
襪子: Comphy+ 科技機能襪
服裝: BLACK YAK 台灣 GoHiking 戶外休閒 領導品牌
睡袋: 登山補給站
網絡: Aerobile-翔翼通訊
車燈: DOSUN
發電機: SunUpEco
單車發電機香港 在 moto1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或者,好多讀者已駕駛過純電動電單車(包括國內親戚那部買餸羊或家中果部電動單車),但玩過電動大包圍的騎士應該不多,仲要是一部扭力峰值達到20.3kg-m的跑車,感覺如何?加速力有幾癲?有請張煒安同大家報告。
載番個頭盔先,本誌是電動汽車及電動電單車的文盲,惡補後才如夢初醒,現在才知道純電汽車十分普及。雖然香港的充電設施仍有待完善,但充電站的數量遠超10年前,並且遍布全港,現在不僅Tesla,其他傳統牌子已加入製造純電車行列,款式愈來愈多,部份車子的續航力更高達400km,打個折扣都跑到300km多,這一刻才知道自己仍然活在石器時代。
純電電單車又如何,其發展速度好明顯滯後,那麼有沒有一間年資又Young,又沒有造車經驗類似Tesla的製造商?答案當然有,ENERGICA是其中一間,但兩輪界仍未出現突破樽頸,同時迫使傳統品牌加速電氣化步伐的非傳統車廠。事實上,傳統電單車廠好早開始研發電動車,不過遲遲未市販化,好可能考慮到用家的負擔能力及市場接受程度;畢竟生產電池的原材料昂貴,導致車價高昂,以及充電設施未配合發展,更重要是短期內未必有利可圖,姑且讓新冒起對手試探水溫。
究竟ENERGICA有幾Young?2014年正式成立,所有車輛都在意大利跑車故鄉MODENA生產。ENERGICA的母公司是CRP集團,擁有50年歷史,業務涉及賽車、航空、太空科技、3D打印及軍事科技等等講求高準確度工業。肉眼所見,今次介紹的兩部電車在各方面均有一定質素。
CRP集團為了展示賽車技術,2006年成立自家車隊,出戰世界WGP125及意大利CIV道路賽,2008年啟動eCRP純電大包圍計劃。適逢史上首屆全電動TTXGP格欄披治在2010年舉行,正好測試eCRP的實力,CRP集團其後亦有參加由FIM舉辦的e-Power電動格欄披治大賽。
事實上,eCRP純電大包圍是今次試駕ENERGICA EGO的雛形,原型車見於2013年,車子因為採用3D打印及CNC製造的部件而廣收宣傳效果,市販版正式在2015年推出。不過真正讓更人認識ENERGICA EGO,是因為ENERGICA自2019年起成為Moto E獨家供應商,所有參賽隊伍都使用相同規格的ENERGICA EGO參賽。編者今次能夠在香港親身接觸市販MotoE戰車,看著披上MotoE拉花的包圍,突然有落場的衝動!
張煒安試車感受—加速話咁快
8年前領教過純電動電單車的扭力,當年試駕的車子雖然只有54hp馬力,但扭力達到9kg-m,產生的加速力及起步反應媲美直四600級大包圍,雖然如此,與今次試駕的兩電車相比,所有數字差了一大截。
以ENERGICA EGO大包圍為例,馬力143hp(107kW),相等於一部750cc左右的大包圍,可是扭力峰值高達20.3kg-m (200 Nm),與超過2,000cc的電單車看齊,卻比起這一代公升級超電多約70%。如此巨大的扭力有幾好玩?簡單來說扭力越大,起步及加速力越勇猛。據廠方公佈,ENERGICA EGO的0-100km只需3秒,簡直痴線,極速可達240km/h,至於NK版EVA都有200km/h極速,理論上在香港用唔著。
果只看數據,ENERGICA EGO的扭力無懈可擊,實際駕駛又如何?
好勁....頭、中段的加速力比現今的公升級超電有過之而無不及,加速時上半身被風阻扯得好利害,尾段則受到環境限制而無法體驗。電動摩打甫加速便進入扭力範圍,不用像內燃引擎提升至一定轉速才增加扭力,所以油門近乎沒有延遲感,一篤油便立即向前衝,反應比汽車電單車的油門要更捷,所以早段時間沒有膽量大力質落油門加速;事實上,不論電或高性能油車,統統都採用電子油門,沒有威也,所以更正確的說法是電門,而非油門。
此外,由於電車採用單速波箱,無波可轉,油門操控與綿羊相同,所以扭著油門不放,馬力一氣呵成釋出,既沒有因為檔位銜接導致馬力流失,也沒有轉檔的頓挫感,即使任何時候減速,都輕易再爆升車速,騎士因此無需善用波段或Keep轉數,20.3kg-m的扭力及超廣闊扭力帶果然非同凡響。
加速感又如何?
其實電與油車的差異頗大,首先電車只有摩打排出的VV聲,雖然轉速越高,音頻越尖,但實際駕駛中的風聲比麼打聲大,取代汽油車轉數越高,排氣聲越亢奮的感覺,而全球推動電車的原意,就是要保持環境清靜。再者摩打缺乏類似引擎的諧震,駕駛時仿佛與車子失去聯絡,原因是內燃引擎的排氣聲及震盪成為騎士與車子溝通渠道之一,因此沒有留意車速,駕駛電車比油車更容易超速。究其原因,電車的加速力雖然強勁,可是油門控制比油車更容易,馬力細滑如絲地傳送到尾輪上,感覺就好像剛踏進高鐵車廂,凳子還未座暖,列車已飆升到300km/h一樣。
因此未駕駛過ENERGICA EGO的讀者,我建議包括老手在內,最好選擇Standard(標準)、Eco(慳油)或Wet(濕地)馬力較低的馬力模式,與此同時開啟防止尾輪打滑的循跡系統及ABS,待熟習260kg重量及寧靜操控感,才好好享受最強的Sport(運動)模式,原因電車的馬力來得又快又直接,用多幾個電子輔助駕駛傍身,既安全又好玩。再者ENERGICA EGO是一部自動波大包圍,沒有離合器,對於棍波車騎士來說難免有點空虛感,也不可以使用離合器控制掉頭車速,因此需要一點時間適應,如何倚靠油門及煞車控制掉頭速度,否則增加跌車風險,因為掉頭的時候,你會實實在在感覺到她的重量。要是你有綿羊底子,絕對有幫助。
講開減速,車子重達260kg,但是BREMBO M4煞車卡鉗足夠街道使用;另一項協助騎士減速的功能名為Regenerative Maps,即是「制動力回收」,熟識電動四個轆的讀者一定不會陌生,作用是當騎士縮油減油,讓原本驅動尾輪的摩打變成發電機,為電池充電,夠晒環保。
而Regenerative Maps「制動力回收」共有四段選項,分別是OFF(關)、LOW(低)、Medium(中)及High(高);當日試車首先切換High(高),縮油後車身立即頓挫起來,俗稱鎖得好勁,車速明顯拖慢,感覺有點像突然拖低一個檔位,所以個人認為不適合跑山,會影響壓車攻彎的暢順度,但應付「長命斜」或落山好有用,等於波車用低檔落斜,大大減輕制動系統負擔,可避免制動過熱。講咗咁耐,「制動力回收」即是棍波車所講的Engine Brake(制動煞車)。
之後體驗LOW(低)效果,個人認為這個Mode適合玩山,雖然高速煞車縮油的Engine Brake明顯減少,不過仍有效地拖慢車速同時,讓我更流暢地入彎。最後嘗試OFF模式,一如所料,減速沒有Engine Brake,跟綿羊及二衝車一樣,縮油後車子繼續向前衝。對我來說,「制動力回收」好有趣,讓我在短短數小時試駕中,回顧過去20年賽車技術發展史;由我初初鬥2衝車近乎沒有Engine Brake,到轉戰4衝600 Superspot的強勁Engine Brake,再之後普及的防鎖死離合器(Slipper Clutch—舒緩Engine Brake,讓車手更暢順攻彎),到現在的全電子年代。另外,ENERGICA EGO配置ABS防鎖死系統,然而另外還加入名為eABS系統,它是防止急煞減速同時,尾輪又被「制動力回收」產生的Engine Brake鎖得太死,導致輪胎失去咬地力;此時,eABS立即介入,暫停「制動力回收」工作,好讓輪胎恢復咬地,發揮類似防鎖死離合器的功能(Slipper Clutch)。當eABS介入後,儀錶會亮起相關信號。
ENERGICA EGO的座姿及車身闊度與600或1000大包圍分別不大,座上810mm的座位依然跳芭蕾舞(張煒安身高5呎6吋),可是軑把高度適中,整體來說不極端,有上一代跑車的影子,某程度來是一款舒適型超電。不過論真正舒適性,當然是NK版EVA為佳。
所有電車,包括二輪及四輪,因為負載電池組件而變得比同類型油車重,當你騎上ENERGICA EGO再踢起側架,然後拉直車身,便會發現比起拉起600及1000更費力,畢竟她們相差超過60kg。
為應付重量,ENERGICA EGO實行以硬制硬,例如廠方建議使用42磅胎壓,否則胎壓不足,輪胎與路面接觸面積過多,加上避震設定太軟等等,都會影響操控性能,即使直路行駛都會出現跌車傾向,所以當日在山路行駛幾圈後,立即調硬前避震的預載,穩定性才大大改善。事實上,電車對我來說是新事物,需要更多時間摸索各方面的設定技巧。
老實說,當日聽到260kg的車重都有點詫異,腦海突現浮起80-90年代的1000cc大包圍,就連moto-one的編輯都對我的評價特別感到興趣,試駕後不斷追問是否好鈍好笨重,比第一代R1更重等等。說實話,論輕巧度及靈活度肯定不及新一代600及1000大包圍佳,壓車搬身需要多一點力,之但係又唔覺得好鈍或好笨重,比原先估計更好彎,的確有點意外,所以用第一代R1比較未免太誇張。事實上除了落地推車、窄路掉頭、燈位停車及塞車慢行之外,起步後唔覺重。不過聽車主講,駕駛初期因為未熟習車身重量,難免會有壓力。
或許你會擔心推車,可是ENERGICA EGO設有後波及前波,最高車速只有2.8km/h,其操控不難,只要按下著車掣2秒,便會切入“PARK ASSISTANT”(泊車輔助),即後波,若再按下著車掣便會切入前波,讓你在限速下向前或向後泊車,大可安座於車子上撐船仔。
至於騎士最關心的續航能力,由於當日只駕駛不足50km,所以未能詳盡解釋。根據廠方資料顯示,在市區駕駛的續航力200km、市區與高速公路駕駛的續航力160km、高速公路續航力130km。不過據車主講,ENERGICA EGO的實際續航力與廠方公佈的數據接近,他試過從元朗出發去機場,全程高速公路,平均車速約80-90km/h,來回路程約100km,回家只餘20%電量,估計可以行多約40km-50km。事實上,續航力好視乎騎士的駕駛方式,所以駕駛電車必須要經常留意電量,畢竟充電站並非度度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