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章,關於命題「香港有沒有屬於自己的標準曲?」請多多轉載。
非常感謝哥哥Henry今日在HK01的專欄中詳盡探討幾隻重要的香港致敬大碟(包括:張國榮的《Salute》、關淑怡的《EX All Time Favourites》、夏韶聲的《諳》)與自己剛推出的《Song Book 歌集》的脈絡與關係,屬於研究香港本土音樂的人必讀的文章!請踴躍轉載。
//香港有屬於自己本土的標準曲嗎?
文:鍾一匡@鍾氏兄弟
美國音樂界有一段光輝的歷史,就是在三、四十年代,一些出色的作曲家為荷里活電影及百老匯歌劇創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精彩曲子。因此,在二十世紀初,美國紐約第28街被稱為「叮砰巷」(Tin Pan Alley),成為了音樂出版商的中心和作曲家聚集地,也因為出版商開始印製這些歌曲的樂譜,令叮砰巷的作品主宰了美國流行音樂,成為銷量可觀的商品。而這些歌曲被後世傳頌,並稱之為「美國歌集」(The American Songbook) 或「標準曲」(Standards)。
無獨有偶,這些作曲人大多數是猶太人,他們對創作旋律的技巧有一定的掌握,總有能力寫出一些扣人心弦的樂曲。著名標準曲作曲家包括George Gershwin( Rhapsody in Blue、Embraceable You)、Cole Porter (Night and Day、I’ve Got You under my Skin)、Irving Berlin (Cheek to Cheek、White Christmas)、Harry Warren (That’s Amore、At Last)、Hoagy Carmichael (Stardust、Georgia on My Mind)、Richard Rodgers (Blue Moon、My Favorite Things)、Jimmy Van Heusen (Come Fly with Me、Darn That Dream)等。
這些標準曲得以傳揚下去,是因為在每一個年代都有一班有心的音樂人把這些歌曲用嶄新的包裝、獨特的角度去展示出來。其中的表表者包括殿堂級爵士女歌手Ella Fitzgerald的Songbook系列,由1956年至1964年期間一共推出八張大碟向以下作曲家致敬:Cole Porter (1956)、Rodgers & Hart(1956)、 Duke Ellington (1957), Irving Berlin (1958)、 George and Ira Gershwin (1959)、Harold Arlen (1961)、 Jerome Kern (1963) 及 Johnny Mercer (1964)。
此外,年輕的音樂人如Norah Jones、Diana Krall等也以American Songbook為榮,在他們的專輯中錄製很多標準曲,矢志把它們發揚光大。流行樂壇天后Lady Gaga於2014年更與殿堂級爵士男歌手Tony Bennett合作推出一張名為《Cheek to Cheek》的大碟,用Big Band的形式灌錄了15首爵士標準曲。除了敬老外,Gaga的心願是把這些伴她成長的歌曲流傳後世,讓聽開流行歌曲的聽眾也可以輕鬆地細嗜爵士音樂,藉此除去「爵士音樂是深奧」的誤解。這張唱片在2015年榮獲格林美「最佳傳統流行歌唱」大碟,成績斐然。翌年,Tony Bennett又與鋼琴家Bill Charlap發表一張名叫《The Silver Lining》的專輯,向作曲家Jerome Kern致敬。
究竟香港有沒有屬於自己的標準曲呢?答案是有的。廣東流行曲在七、八十年代開始如日方中,電視、廣播劇和電影主題曲大放異彩,更孕育了一些才華橫溢作曲家,如顧嘉煇、黃霑、林子祥、許冠傑、黎小田、林敏怡、盧冠廷、黃家駒等,與三、四年代美國樂壇叮砰巷的盛況十分相似。所以,嚴格來說,在七、八、九十年代在香港曾經流行過的歌曲就可以被選為「香港標準曲」(Hong Kong Standards)。但問題是該些年代有很多香港流行的廣東歌其實是由歐西及日本流行曲改編,因此我們要保留原創性的話,那些作品便不計算在「香港標準曲」內。
記憶所及,張國榮1989年推出的《Salute》是第一張用翻唱形式向廣東歌致敬的大碟,碟中除了兩首歐日作品外及《雪中情》是台灣創作人邰肇玫的改編作品外,其他全部都是本地作曲家的作品,包括許冠傑的《紙船》、盧冠廷的《但願人長久》、黃霑的《明星》、郭小霖的《從不知》、李雅桑的《漫天風雨》、林敏怡的《這是愛》。雖然《似水流年》作曲人是喜多郎,但這首歌從來沒有在喜多郎的專輯中出現過,是嚴浩電影《似水流年》的主題曲,音樂人黎小田更聲稱這首歌其實是他的作品,喜多郎的參與極少。因此,筆者認為《似水流年》絕對是一首香港標準曲。
第二張令人難忘的廣東歌翻唱碟是關淑怡的《EX All Time Favourites》,碟內有五首歌是由歐日流行曲改編的,但另外五首即是香港本土音樂人撰寫的旋律,包括黃霑的《忘記他》、林慕德的《把歌談心》、許冠傑的《印象》、區志華的城市民歌得獎作品《問》,也有林敏怡的《這是愛》。此專輯推出後好評如潮,樂迷和樂評人一致推薦為關淑怡代表性專輯,也是其銷量最高的專輯。其中《忘記他》的作曲作詞人黃霑曾評價關淑怡在《忘記他》中的演繹比鄧麗君好。
以上兩張專輯都沒有標榜他們是「港式標準曲及」,直至1998夏韶聲推出《諳》一碟時才名正言順以「香港首張爵士Standards形式專輯」打響旗號,也是記憶中第一張以HiFi靚聲作為綽頭的大碟,還記得發行時平地一聲雷,銷量至今仍然超卓,並因此開拓了「發燒碟」市場,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大碟中有三首歌有日本歌改編,一首是台灣音樂人羅大佑的作品《假如》,另外六首均是本土作曲家的作品,包括顧嘉煇的《心債》和《隨想曲》、陳百強的《等》、盧冠廷的《最愛是誰》、黃霑的《明星》和許冠傑的《浪子心聲》。
從以上三張極具代表性一大碟可以見到顧嘉煇、盧冠廷、許冠傑、黃霑和林敏怡怡均是翻唱者極喜愛的作曲家。坊間後來也有一些專輯是向許冠傑和林子祥致敬的合輯,但因為兩位歌手的身份實在太突出,所以未必一定翻唱所有由他們撰寫的作品,因此嚴格來說不算是致敬專輯。
最令人印象深刻向作曲人致敬的翻唱專輯包括黃耀明向顧嘉煇致敬的《明日之歌》(2014)、羅敏莊向舞台劇音樂大師鍾志榮致敬的《追憶逝水年華》(2011)及鍾氏兄弟向福音音樂教父吳秉堅致敬的《齊唱‧吳秉堅之歌》(2011)。而令人難忘向作詞人致敬的翻唱專輯包括羅敏莊向著名填詞人卡龍(葉漢良)致敬的《追憶逝水年華II 卡龍存集》(2013)及張敬軒2018年向黃偉文致敬的《Dahlia II》。
要數到最純粹香港作曲人(沒有歐美日流行的改編),一定是弟弟鍾一諾(Roger)今年剛推出的《歌集Song Book》大碟,碟中也揀選了顧嘉煇、盧冠廷、許冠傑、和林敏怡的歌曲,也有黃耀明、劉以達、蔡德才、柳重言、鍾肇峰、張佳添及林一峰的作品。還有一首名叫《星聲夢旅人》的新歌,由Roger作曲譜詞,向曾經為廣東歌付出的作曲、作詞人致敬,寓意深長。
非常巧合地,Roger繼前輩張國榮和關淑怡後再度揀選了林敏怡作曲、林敏驄填詞,由泰迪羅賓原唱的《這是愛》作為專輯其中一首歌,究竟這首歌有什麼特別之處令那麼多人醉心要去翻唱呢?大家一定要買《歌集Song Book》來聽才會知道了,因為這是一張不折不扣屬於香港人的「標準曲」專輯。//
同時也有1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15的網紅三寶爸Kuni日語-PAPA走摳摳買日常,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片倉景綱,初代小十郎。米澤地方八幡神社神官片倉景重之子,同母異父姊有片倉喜多。與伊達成實、茂庭綱元被共同讚譽為伊達三傑。自幼受其異父姊片倉喜多薰陶教育,初為伊達輝宗徒小姓,後受伊達家重臣遠藤基信推舉擔任伊達政宗近習,並負責教育少主政宗。同時亦在伊達氏的外交事務方面活躍。曾先後擔任大森、佐沼及亘理城主...
喜多郎 評價 在 鍾氏兄弟 The Chung Brothers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日Henry的專欄,請踴躍轉載。原本如下:
//香港有屬於自己本土的標準曲嗎?
文:鍾一匡@鍾氏兄弟
美國音樂界有一段光輝的歷史,就是在三、四十年代,一些出色的作曲家為荷里活電影及百老匯歌劇創作了很多膾炙人口的精彩曲子。因此,在二十世紀初,美國紐約第28街被稱為「叮砰巷」(Tin Pan Alley),成為了音樂出版商的中心和作曲家聚集地,也因為出版商開始印製這些歌曲的樂譜,令叮砰巷的作品主宰了美國流行音樂,成為銷量可觀的商品。而這些歌曲被後世傳頌,並稱之為「美國歌集」(The American Songbook) 或「標準曲」(Standards)。
無獨有偶,這些作曲人大多數是猶太人,他們對創作旋律的技巧有一定的掌握,總有能力寫出一些扣人心弦的樂曲。著名標準曲作曲家包括George Gershwin( Rhapsody in Blue、Embraceable You)、Cole Porter (Night and Day、I’ve Got You under my Skin)、Irving Berlin (Cheek to Cheek、White Christmas)、Harry Warren (That’s Amore、At Last)、Hoagy Carmichael (Stardust、Georgia on My Mind)、Richard Rodgers (Blue Moon、My Favorite Things)、Jimmy Van Heusen (Come Fly with Me、Darn That Dream)等。
這些標準曲得以傳揚下去,是因為在每一個年代都有一班有心的音樂人把這些歌曲用嶄新的包裝、獨特的角度去展示出來。其中的表表者包括殿堂級爵士女歌手Ella Fitzgerald的Songbook系列,由1956年至1964年期間一共推出八張大碟向以下作曲家致敬:Cole Porter (1956)、Rodgers & Hart(1956)、 Duke Ellington (1957), Irving Berlin (1958)、 George and Ira Gershwin (1959)、Harold Arlen (1961)、 Jerome Kern (1963) 及 Johnny Mercer (1964)。
此外,年輕的音樂人如Norah Jones、Diana Krall等也以American Songbook為榮,在他們的專輯中錄製很多標準曲,矢志把它們發揚光大。流行樂壇天后Lady Gaga於2014年更與殿堂級爵士男歌手Tony Bennett合作推出一張名為《Cheek to Cheek》的大碟,用Big Band的形式灌錄了15首爵士標準曲。除了敬老外,Gaga的心願是把這些伴她成長的歌曲流傳後世,讓聽開流行歌曲的聽眾也可以輕鬆地細嗜爵士音樂,藉此除去「爵士音樂是深奧」的誤解。這張唱片在2015年榮獲格林美「最佳傳統流行歌唱」大碟,成績斐然。翌年,Tony Bennett又與鋼琴家Bill Charlap發表一張名叫《The Silver Lining》的專輯,向作曲家Jerome Kern致敬。
究竟香港有沒有屬於自己的標準曲呢?答案是有的。廣東流行曲在七、八十年代開始如日方中,電視、廣播劇和電影主題曲大放異彩,更孕育了一些才華橫溢作曲家,如顧嘉煇、黃霑、林子祥、許冠傑、黎小田、林敏怡、盧冠廷、黃家駒等,與三、四年代美國樂壇叮砰巷的盛況十分相似。所以,嚴格來說,在七、八、九十年代在香港曾經流行過的歌曲就可以被選為「香港標準曲」(Hong Kong Standards)。但問題是該些年代有很多香港流行的廣東歌其實是由歐西及日本流行曲改編,因此我們要保留原創性的話,那些作品便不計算在「香港標準曲」內。
記憶所及,張國榮1989年推出的《Salute》是第一張用翻唱形式向廣東歌致敬的大碟,碟中除了兩首歐日作品外及《雪中情》是台灣創作人邰肇玫的改編作品外,其他全部都是本地作曲家的作品,包括許冠傑的《紙船》、盧冠廷的《但願人長久》、黃霑的《明星》、郭小霖的《從不知》、李雅桑的《漫天風雨》、林敏怡的《這是愛》。雖然《似水流年》作曲人是喜多郎,但這首歌從來沒有在喜多郎的專輯中出現過,是嚴浩電影《似水流年》的主題曲,音樂人黎小田更聲稱這首歌其實是他的作品,喜多郎的參與極少。因此,筆者認為《似水流年》絕對是一首香港標準曲。
第二張令人難忘的廣東歌翻唱碟是關淑怡的《EX All Time Favourites》,碟內有五首歌是由歐日流行曲改編的,但另外五首即是香港本土音樂人撰寫的旋律,包括黃霑的《忘記他》、林慕德的《把歌談心》、許冠傑的《印象》、區志華的城市民歌得獎作品《問》,也有林敏怡的《這是愛》。此專輯推出後好評如潮,樂迷和樂評人一致推薦為關淑怡代表性專輯,也是其銷量最高的專輯。其中《忘記他》的作曲作詞人黃霑曾評價關淑怡在《忘記他》中的演繹比鄧麗君好。
以上兩張專輯都沒有標榜他們是「港式標準曲」,直至1998夏韶聲推出《諳》一碟時才名正言順以「香港首張爵士Standards形式專輯」打響旗號,也是記憶中第一張以HiFi靚聲作為綽頭的大碟,還記得發行時平地一聲雷,銷量至今仍然超卓,並因此開拓了「發燒碟」市場,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大碟中有三首歌有日本歌改編,一首是台灣音樂人羅大佑的作品《假如》,另外六首均是本土作曲家的作品,包括顧嘉煇的《心債》和《隨想曲》、陳百強的《等》、盧冠廷的《最愛是誰》、黃霑的《明星》和許冠傑的《浪子心聲》。
從以上三張極具代表性一大碟可以見到顧嘉煇、盧冠廷、許冠傑、黃霑和林敏怡怡均是翻唱者極喜愛的作曲家。坊間後來也有一些專輯是向許冠傑和林子祥致敬的合輯,但因為兩位歌手的身份實在太突出,所以未必一定翻唱所有由他們撰寫的作品,因此嚴格來說不算是致敬專輯。
最令人印象深刻向作曲人致敬的翻唱專輯包括黃耀明向顧嘉煇致敬的《明日之歌》(2014)、羅敏莊向舞台劇音樂大師鍾志榮致敬的《追憶逝水年華》(2011)及鍾氏兄弟向福音音樂教父吳秉堅致敬的《齊唱‧吳秉堅之歌》(2011)。而令人難忘向作詞人致敬的翻唱專輯包括羅敏莊向著名填詞人卡龍(葉漢良)致敬的《追憶逝水年華II 卡龍存集》(2013)及張敬軒2018年向黃偉文致敬的《Dahlia II》。
要數到最純粹香香港作曲人(沒有歐美日流行的改編),一定是弟弟鍾一諾(Roger)今年剛推出的《歌集Song Book》大碟,碟中也揀選了顧嘉煇、盧冠廷、許冠傑、和林敏怡的歌曲,也有黃耀明、劉以達、蔡德才、柳重言、鍾肇峰、張佳添及林一峰的作品。還有一首名叫《星聲夢旅人》的新歌,由Roger作曲譜詞,向曾經為廣東歌付出的作曲、作詞人致敬,寓意深長。
非常巧合地,Roger繼前輩張國榮和關淑怡後再度揀選了林敏怡作曲、林敏驄填詞,由泰迪羅賓原唱的《這是愛》作為專輯其中一首歌,究竟這首歌有什麼特別之處令那麼多人醉心要去翻唱呢?大家一定要買《歌集Song Book》來聽才會知道了,因為這是一張不折不扣屬於香港人的「標準曲」專輯。//
喜多郎 評價 在 三寶爸Kuni日語-PAPA走摳摳買日常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片倉景綱,初代小十郎。米澤地方八幡神社神官片倉景重之子,同母異父姊有片倉喜多。與伊達成實、茂庭綱元被共同讚譽為伊達三傑。自幼受其異父姊片倉喜多薰陶教育,初為伊達輝宗徒小姓,後受伊達家重臣遠藤基信推舉擔任伊達政宗近習,並負責教育少主政宗。同時亦在伊達氏的外交事務方面活躍。曾先後擔任大森、佐沼及亘理城主,自慶長7年(1602年)後擔任白石城主。而天下人中,傳豐臣秀吉及德川家康皆對小十郎景綱有極高評價,此後,參與天正13年(1585年)的人取橋之戰、天正16年(1588年)的郡山合戰、天正17年(1589年)的摺上原之戰、天正18年(1590年)的小田原征伐、文祿2年(1593年)的文祿慶長之役、慶長5年(1600年)的關原之戰等大部份政宗參與的主要戰役,數度化解主家的危機。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M-W8nH3F8Uk/hqdefault.jpg)
喜多郎 評價 在 Stephen Leung 吃喝玩樂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八歌仙 (家樂坊)
旺角登打士街56號家樂坊8樓802號舖
Tel: 23287303
??影片三級制, 所有影片上架前絕不會提交任何人審查??♂️
本影片為1級
✅(一) 老少咸宜,全自費睇得開心
(二) 純邀請拍攝,沒有金錢關係
(三) 合作廣告,支持頻道營運??♂️
多謝各位親愛的觀衆 ! 大家亦可緊貼我的
????????????
吃喝玩樂 ►Facebook: http://bit.ly/2HIr701
吃喝玩樂 ►IG: http://bit.ly/2Ol1tjq
吃喝玩樂 ►MEWE: https://mewe.com/p/吃喝玩樂
合作 Business contact ►Email: ctakfan@gmail.com
=============================================
Membership corner (會員專區)
成為會員和Stephen 緊密互動, 接收最新資訊, 半個飯盒的支持, 已經令我開心到彈起?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quuQB6v1Ued2xyRKZreGQ/join
??想一次性的支持, 您也可以為我買杯咖啡,支援吃喝玩樂頻道:小弟非常感謝您的貢獻
You can always buy me a coffee and help supporting this channel: https://www.buymeacoffee.com/rDdTOWa
Payme 贊助我哋嘅頻道﹕https://payme.hsbc/stephenleung1226
⚠️??♂️ 溫馨提示:
所有體驗均屬於個人分享,食品質素及服務只代表當天的評價。歡迎留言及分享你們的用餐體驗。大家緊記酒店或餐廳質素可能因各種原因下跌, 本人沒能力亦不是我控制範圍內。還望大家明白????
??♂️ 互相尊重。
? 清清楚楚,如有推廣及贊助定必在影片中提及。從不掩飾,不需懷疑,,從不刻意將單據拍照,多謝!
❤️ 自由發揮,歡迎比 like,討論,批評,分享,更正,提點,改進,報料,甚至乎表示不喜歡?。唔好話我個樣就得啦??♂️??
? 如發表仇恨, 攻擊, 粗暴及破壞性言論,亦歡迎留言,不過不是在吃喝玩樂平台! 如有發現,3.75秒內會化為星塵 ✨✨
??♂️全港自助餐大集合,一次過睇晒全港最受歡迎自助餐???????? ⭐️⭐️⭐️⭐️⭐️ 5 Stars
?????????
https://bit.ly/3u6NL7q
??♂️香港美食推介 , 放題, 街坊小店, 特色餐廳, 真實食評! 食吧! ???????
?????????
https://bit.ly/31C5IOF
??♂️Youtube 最強放題推介試食
?????????
https://bit.ly/2P9gYzL
吃喝玩樂 ►Facebook: http://bit.ly/2HIr701
吃喝玩樂 ►IG: http://bit.ly/2Ol1tjq
吃喝玩樂 ►訂閱我們: http://bit.ly/2OibRYQ
商務合作 ►Email: ctakfan@gmail.com
商務合作 ►watsapp: 55053986
#吃喝玩樂 #放題推介 #香港美食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NJkAjZOYC-M/hqdefault.jpg)
喜多郎 評價 在 XXY_Animal of Vision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00:00:00 開場引言
00:02:36 【五分鐘新聞快報】
00:02:49 【五分鐘新聞快報】蜘蛛人經典反派「八爪博士」艾佛烈蒙利納,暢談《蜘蛛人:無家日》多元宇宙劇情
00:03:20 【五分鐘新聞快報】傳奇影業再度與Netflix聯合製作日本知名IP《鋼彈》真人電影
00:03:40 【五分鐘新聞快報】《樂高蝙蝠俠電影》導演 克里斯麥凱,正式接拍《德古拉》延伸電影!
00:04:10 【五分鐘新聞快報】《印第安納瓊斯5》進度大公開!麥茲米克森加入卡司、約翰威廉斯操刀配樂
00:04:32 【五分鐘新聞快報】咦?不是才剛停工嗎?凱文費吉確認《奇異博士2》下週殺青!
00:05:03 【五分鐘新聞快報】漫威首部律政喜劇影集《女浩克》正式開拍!
00:05:24 【五分鐘新聞快報】《月光騎士》奧斯卡伊薩克 現身布達佩斯!主體拍攝工作即將展開
00:05:52 【五分鐘新聞快報】劉玉玲確認加入《沙贊2》劇組,與海倫米蘭和體化身反派姊妹檔!
00:06:16 【五分鐘新聞快報】《權力遊戲》皮魯艾斯貝克加入《水行俠2》
00:09:57 【專題報導】英國奧斯卡(電影學院獎)圓滿落幕,李安獲終身成就獎,趙婷《游牧人生》成大贏家
【梗你報新聞】2021-APR. WEEK 3
國內外影視新聞一週總整回顧
.
▶ 收看本篇YouTube版本:https://youtu.be/sCQ7X-hlMkQ
▶ 收聽本篇PODCAST版本: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nsak91mbayd0866abijkd69/platforms
▶ 【方格子】新聞圖文整理:https://vocus.cc/article/6080edd9fd89780001d05868
01 蜘蛛人經典反派「八爪博士」艾佛烈蒙利納,暢談《蜘蛛人:無家日》多元宇宙劇情
在山姆雷米執導的《蜘蛛人2》中,飾演反派「八爪博士」的艾佛烈蒙利納,近期接受外媒專訪證實,他將在最新的《蜘蛛人:無家日》電影中登場。根據他所透露的劇情內容,故事將延續《蜘蛛人2》八爪博士的結局,核融合裝置掉入河中後開啟了多元宇宙。他也提到自己在這幾年來身材樣貌都大不如前,劇組將會用特效技術來重現他當時51歲的模樣。
.
02 傳奇影業再度與Netflix聯合製作日本知名IP《鋼彈》真人電影
Netflix在上週官方推特上宣布,將與傳奇影業聯合製作改編日本著名機器人IP《鋼彈》的真人電影,並由《金剛:骷髏島》導演 喬丹沃格特羅伯茲執導,未來將在Netflix上獨家上線。如此一來,喬丹沃格特羅伯特除了《鋼彈》改編電影外,手上還有另外一部電玩改編電影《潛龍諜影》,未來動態值得關注。
.
03《樂高蝙蝠俠電影》導演 克里斯麥凱,正式接拍《德古拉》延伸電影!
自去年《隱形人》票房評價的成功,環球影業重新對闇黑宇宙重拾了信心,接二連三著手不少怪物電影計畫;目前環球宣布未來將推出吸血鬼《德古拉》的故事,以及一部描述吸血鬼僕從《瑞恩菲爾德》的衍生故事。根據Deadline的報導,目前本計畫可能交由曾執導《樂高蝙蝠俠電影》的導演 克里斯麥凱執行,但官方公開資訊仍不多。
.
04《印第安納瓊斯5》進度大公開!麥茲米克森加入卡司、約翰威廉斯操刀配樂
根據Deadline的報導,近期演出《醉好的時光》的丹麥演員 麥茲米克森證實將參與《印第安納瓊斯5》卡司陣容,奧斯卡配樂大師 約翰威廉斯也將回歸譜寫本片配樂,演出《邋遢女郎》的菲比沃勒布里吉也將加入卡司群。本片目前由《羅根》導演詹姆士曼格所執導,並由原系列導演史蒂芬史匹柏擔任製片,暫定2022年7月29日上映。
.
05 咦?不是才剛停工嗎?凱文費吉確認《奇異博士2》下週殺青!
漫威影業總裁凱文費吉在上週接受Undefeted視訊專訪時宣布,《奇異博士2:瘋狂的多元宇宙》將在下週殺青,讓不少漫威迷又驚又喜。主要是因為《奇異博士2》從製作到開拍一直都處於保密階段,甚至在今年初為了宣傳《汪達幻視》伊莉莎白歐森,透露該劇組因防疫問題處於停工狀態,如今火速殺青,讓人不免讚嘆漫威滴水不漏的保密工程。
.
06 漫威首部律政喜劇影集《女浩克》正式開拍!
根據國外推特主轉載美國喬治亞州官網紀錄,漫威影集《女浩克》已名列現正拍攝之中,等於另類宣告本劇已悄悄開拍。目前《女浩克》除了確定卡司的消息外,劇情尚未明朗,並暫訂於2022年在Disney+上線。根據凱文費吉先前的訪談提到,《女浩克》將會是一部律政喜劇,女主角將會負責著手超級英雄的法律諮詢問題。
.
07《月光騎士》奧斯卡伊薩克 現身布達佩斯!主體拍攝工作即將展開
日前有位布達佩斯的網友,在路上很幸運地捕捉到野生奧斯卡伊薩克和伊森霍克,等於另類曝光了這兩位男星合作主演的《月光騎士》即將在當地開拍。有關影集《月光騎士》透露的消息不多,但奧斯卡伊薩克的製作公司在Instagram上,秀出一支有關奧斯卡伊薩克為了本劇訓練武打的影片,看得出本劇在動作元素上的處理將會有別於過去漫威作品。
.
08 劉玉玲確認加入《沙贊2》劇組,與海倫米蘭和體化身反派姊妹檔!
根據Variety的報導,劉玉玲將加入《沙贊!眾神之怒》劇組,飾演同樣也是反派的海倫米蘭姊妹「卡呂普索」(Calypso);目前《沙贊2》的劇情尚未公布,目前已確定將由首集導演大衛桑德柏格回歸執導,並由資深女演員 海倫米蘭擔任原創反派人物 赫斯伯里德斯,也就是希臘神話中的擎天神 阿特拉斯的女兒。《沙贊2》目前暫定2023年6月2日上映。
.
09《權力遊戲》皮魯艾斯貝克加入《水行俠2》
根據Deadline的報導,《水行俠2》的卡司陣容將加入丹麥男星皮魯艾斯貝克,也就是曾在《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中來自鐵群島的攸倫葛雷喬伊;巧合的是,飾演水行俠的傑森摩莫亞也曾演出過《冰與火之歌:權力遊戲》,兩人雖然在該劇中並未碰面,但在《水行俠2》中將會有另類的交鋒。目前皮魯艾斯貝克在《水行俠2》裡的角色尚未確定。
.
.
.
不知道看到這些影視新聞,你有什麼想法呢?
歡迎留言與我們討論唷!
新聞編輯:Jericho
新聞提供:影劇好有梗、Screen Fandom
#新聞 #電影 #影視 #梗你報新聞
**************
別忘了追蹤XXY的電影相關文字、影像、聲音創作唷!
📣 https://linktr.ee/XXY_filmcrtics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sCQ7X-hlMkQ/hqdefault.jpg?sqp=-oaymwEbCKgBEF5IVfKriqkDDggBFQAAiEIYAXABwAEG&rs=AOn4CLACd9Lm1j6oMgHeI1ih2kcBGm5wC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