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能感,是健康自戀的泉源。
一個孩子從小是需要感受到自己的全能的,比如確信凡事都以自己的意願發生,不順心時可以哭鬧來解決,這是一種充滿上帝全能控制感的自戀狀態,是每個人都會經歷過的成長歷程。
體驗無所不能會讓孩子相信可以控制外界,而產生對自己的自信及自尊感。到了再長一點,也會經歷適當的挫折來認知自己並非真的是上帝,父母也並非無時無刻的完美來滿足我們的需求,那麼我們才能明白有些事是無法按照自己的意願來進行,人人都有其限制,包含自己。也藉由如此的體驗來平衡自我。
但若是在此階段沒有發展出該有的自戀感,對於按自己意願發展感到挫敗,沒有體驗過無所不能的孩子,則會認為世界是動盪不安無法預測的。因而長大後容易喪失學習動機及創造潛力,若再加上不穩定的依附關係所觸發的喪失感,那麼孩子很難學會體驗快樂的方式,而對事情失去興趣,對外界呈現無感漠不關心的態度。更別提若持續經驗挫敗,那麼就容易停滯在誇大妄想的階段。
換句話說,如果從小無法當好一個擁有全能感的孩子,體會不到自戀及自尊感,又持續遭受剝奪及體驗喪失,那麼那股需要被發展出的全能感就會在潛意識中湧動,成為日後自戀或自卑的推手。
研究幼兒發展理論的唐諾.溫尼考特(Donald Winnicott)醫師提出,孩子擁有的全能感來自於母親,當孩子確信自己擁有穩定的依賴對象時,將會產生勇敢面對世界的力量;反之若不存在這種對象,孩子則會持續處在痛苦的狀態,孩子會感受到身體消失般的恐懼,深陷其中無法自拔。
Winnicott有一位罹患慢性憂鬱症的母親,他透過自己的經驗總結,被患有憂鬱症的母親撫養長大的孩子,會理所當然地把讓母親開心當成自己的事,把自己的人生設定為「為了母親而活」。
而患有憂鬱症的母親無法成為穩定的依附對象,從母親的情緒狀態中無法預測即將發生的事,因此無法擁有全能感,而時刻感到不安,也就無法形成健康的自戀,而落入喪失自信、無力、憂鬱、無能的狀態中。
這讓我想到一個對談的個案,一段幼時無法獲取全能感的記憶,深深地影響著自己對於如何表現、接受、消化及梳理情緒時的態度及看法,以及誘發出讓自己看清這個傷痛的現實事件。
一個關閉、一份排拒,一種蔑視,或是漠然離去,對於一個孩子來說都是一生需要參透的心理傷疤。而與現實世界中的人事物碰撞,也都顯露出內在受傷小孩的模式及軌跡。
我們能做的是去看見內在受傷的自己,同理他、擁抱他、理解他、並且無條件地接納他。那麼我們才有餘力去擴大自己看世界的視角,而不因受傷滯留在狹隘的觀點裡。
愛自己,包含接納自己的傷與不足。
#雜念與雜唸
#覺察自己的內在小孩很重要
#如果你對某些外在事件很困擾
#也許可以探究一下是不是來自於內在的傷口
#歡迎加入靈魂之旅D班行列
#星期三晚上八到九點開課
📣 適合「靈魂之旅」課的同學:(上過工作坊的同學大推)
1) 常莫名感到情緒起伏,也許焦慮、悲傷、憤怒、無奈等,卻找不到方式來安自己的心。
2) 不懂為什麼自己不斷遇到類同的人事物。
3) 想要照顧好內在小孩,想療癒兒時創傷與原生家庭有糾葛的議題。
4) 在婚戀關係中不斷觸礁,容易與人產生爭執,常看不慣身邊的人事物。
5) 想要了解心理運作的理論及靈魂視角的解讀,如何與自己和解及成長。
6) 想更深層的探索了解自己,讓自己完整獨立而感到安心。
7) 想要了解焦慮、沒安全感、控制、依附、防衛、人際邊界、自尊、疏離、內疚等議題,是如何在關係中觸發恐懼或憤怒的。
8) 想了解情緒如何影響身體,又是如何在家族能量中運轉。
9) 想了解意識與潛意識是如何鏈結,而產生自己無法控制的想法、信念及行為的。
10) 想了解在沒有意識到的情況下,自己都是如何在防衛及攻擊他人的。
☑️上課方式:
每天線上群組心理學知識分享及一週一次線上課程,針對一週以來的內容做理解及探討,並提供我個人親身體驗的自我療癒方法(任何問題可提出來討論)。
☑️上課費用:
三個月台幣$6000(含書)
海外paypal加手續費為台幣$6400(帳號:yvonneyuhsuan@gmail.com)
開課時間會再群組上另行通知,人數滿班即開課。
有興趣參加課程,完成匯款後請告知匯款帳號後五碼。
戶名:邱俞璇
銀行:台北富邦(012)
帳號:757-168-003670
唐諾溫尼考特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嬰兒必須依附照顧者,才能發育成熟。一個人的依附類型,從出生那一刻起,便會依照傳達給我們的方式,自然塑造我們的成長。依附研究顯示,有幸發展為所謂「安全依附型」的孩子,最可能成長茁壯為關懷、周到,有反省力,情緒和社交情商高,復原力強的人。
安全圈頂部:安全基地的需求(探索的需求)
有安全感的孩子,會對世界感到好奇,想要向外探索,但在出發探索前,需要感受到父母全力支持他們走出去,好比斟滿孩子的杯子。
安全圈底部:安樂窩的需求(安慰的需求)
孩子疲倦、嚇到、肚子餓、不舒服,會回到父母身邊,此時需要父母安慰,並幫助他們再度斟滿情緒杯。
比如孩子想要探索(安全圈頂部的需求),但父母不願讓孩子離開;或者孩子跌倒想要安慰的抱抱(安全圈底部的需求),父母卻無視。這都是因為背景響著鯊魚音樂。父母童年接受的教養方式,會反映在成人的生活中,這是父母潛意識的自我保護模式,以逃避關係中的不安全感。
美國Circle of Security Parenting© program (COS-P)課程
引導家長改善依附關係,讓孩子獲得安全感
同步處理自身的情感需要,修復童年的傷
不再複製上一代的教養模式
取自《安全圈教養》
*****************************
情緒常常是身心狀態的交互體現,藉著情緒這把鑰匙,我們能打開我們身而為人的基本構成。
「感受的體驗可能會讓孩子感到沮喪,這時要保護、維持孩子的安全。支持可以肢體表達,但基本上是情緒性的。……同在指的是有人陪伴你一起度過難過的感覺,讓你可以找到方法脫離不好的感覺。能夠聽見、看見、感受到這種理解和同理心的嬰兒,知道生命中有個人會關心、接受自己每一種感覺,有個人會主導、幫助自己度過每一種不舒服的情形。」
上面這段文字中的「嬰兒」,換成「伴侶」,也相當適用。這本書不斷反覆地,把幼年時的親子關係,跟成年後的親密關係,兩段關係之間的緊密關聯描述出來。
也因此,我在第三層的愛,談的是「自我療癒或自我肯定」的愛。想要愛一個人,得要先療癒自己,首先,從覺知自己的情緒,以及願意接納與尊重自己的情緒開始做起。
以前的父母常常對孩子不夠尊重,孩子的情緒常被打壓。現在的父母雖然更願意把孩子當成一個人、願意將心比心,不過,我最近才聽到,還是有年輕父母拿皮帶抽孩子的例子。很多傷害,只是因為被當成理所當然,因此被忽視或不被覺知,但並不表示不存在。
我常常講,不是當了父母就會「愛孩子」,愛孩子不全然是天性,因為父母本身不見得被好好對待。愛孩子需要大量學習,就像經營關係也要慢慢用心摸索體會。不管是對孩子,還是對伴侶,常發脾氣,卻又把這說成是一種愛,不如把這種愛說成是「傷害」要來的更貼切!
就這個角度來說,我常常談愛自己,就變得自然而然,那基本上就是一種自我療癒與自我肯定的過程。想對外連結,先對內連結,辨識出那些經過內化的責備,那些未曾被好好看見並且滿足的需要,我們一步一步重建自己。
祝願您,能看見真實的自己,並且與真實的對方相遇!
*****************************
同在的力學
【文/ 肯特.霍夫曼, 葛倫.庫珀, 伯特.鮑威爾】
英國小兒科醫師及精神分析師唐諾.溫尼考特,將他所稱的支持環境解釋為一種照顧關係,可提供真正安全的歸屬感。換句話說,支持環境是父母或其他照顧者能夠在孩子體驗內在經驗時,能與孩子同在(不必隨時,至少有時),使孩子學習情緒時能感到安全和連結。安全圈就是一種支持環境,我們發現安全圈概念非常強大,它的一個重要面向是為想要學習與孩子建立安全依附的父母創造支持的環境。在支持環境中與孩子同在,有助於實現困難的改變。
簡言之,與孩子同在意指滿足需求。正如丹娜所展現的,看起來過程相當順利。她觀察、感知孩子的感受,產生相應的反應,然後繼續觀察,看看是否有變化,以便對孩子接下來的需求無縫接軌。這不是「第一步、第二步」那種忽高忽低的過程。然而仔細觀察,我們可看見同在是由幾個部分所組成:
■ 同調(Attunement)
■ 共鳴(Resonance)
■ 接受(Acceptance)
■ 支持(Holding)
■ 有需求隨即反應
“ 同在不是技術,而是心態。 ”
同調則是說比做容易。如果孩子還太小,說不出自己的特殊感受,你是否能夠注意到?儘管你與孩子直接連結,你還是必須去習慣他們獨一無二的訊息,確定悲傷或生氣、快樂或好奇等。雖然多少會需要猜測,但透過練習,你判斷孩子情緒的能力會進步。像是初為人母的媽媽,一看自己三個月大的孩子開始鬧脾氣,就知道孩子是沮喪、惱怒或受到驚嚇。還有新手爸爸會說:「哦,她現在只想抱抱,如果我很快把她放在床上睡覺,她會不高興。」因為他們已經非常能適應孩子的需求,能夠捕捉到別人完全看不見的事物。當然,相反的情況也會發生。同一位父母,大多時間都對孩子的感受瞭如指掌,但當他們不堪重負,可能會對孩子表現自己的煩躁:「你為什麼這麼難過?你想要我為你做什麼?」結果孩子只是想要這張一直都令人感覺安心的臉,能夠轉過來看看自己。
尤蘭達在孩子九個月時帶他去看小兒科,小男孩在接種疫苗後開始哭泣,她心裡很難過,馬上說:「不會痛,不會痛!」一位見慣這種情形的護士大聲堅定地說,「是的,的確會痛!」隨即迅速走出診療室。尤蘭達說,她站在那裡,有些羞愧又驚訝:她一遍又一遍問自己(甚至許多年以後還在問),究竟是為什麼,我會以為打針不會痛?
共鳴是一種心靈的契合,知道別人懂得我們的感受,這可能是同在最強大的面向。這是從本書開始我們一直討論的「同在」體驗。你是否曾發現自己和別人在某種情況下,一對上眼,就似乎立刻明白對方的感受?
凱菈十六歲時祖父過世,這是她第一次參加葬禮。她看到一群親戚在打開的棺材旁說笑,有點超現實,讓她不自覺也笑出聲。不過她對如此麻木不仁的情況感到震驚,只好坐在一張離棺材最遠的椅子上,心中惶惶不安,覺得自己簡直快要歇斯底里。接著她隨意瞥見房間的一側,看見父親也在看她,眼神混合悲傷和趣味,她馬上領會到父親完全明白她心裡究竟在想什麼。她對父親笑了笑,立即感到平靜。如今她已四十歲,那是她一生中覺得自己最被瞭解的一刻。
接下來連接到的主題是接受。
接受來自同調和共鳴,父母理解與同情的微笑、反映孩子感覺的臉部表情等,更能明確顯示父母的接受。不需言語,即使是再年幼的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願意與孩子的感覺連結。接受是指瞭解孩子的感受,與孩子的感受產生共鳴,並容許這些感受,因為我們真心相信這些感受是好的。同樣地,孩子能辨認我們是真心認為這些感受是好的,而不是為了安慰而敷衍。
同在指的是感受孩子的某些感受,但不是全部的感受。並不是要你承擔孩子的感受,而是幫助孩子明白,很多經驗是人們共享的,但有些則是個人獨有的。這些個人獨有的經驗非常重要。與孩子同在的父母,看見孩子悲傷的臉時可能會猜想孩子的心意,自行解釋為:「怎麼苦瓜臉?我想你是覺得難過?你傷心嗎?你在這裡坐太久了,也許你想要出來。你想要我抱你嗎?我知道,我知道。」與此相較,有些父母反應過度誇張,把孩子悲傷的臉想像得極端嚴重,比孩子原來的煩惱嚴重多倍。你覺得一個小嬰兒對這種情形會如何反應?嬰兒面對這種大人的反應是極度傷心,甚至可說是恐慌。嬰兒會立刻意識到:「這個大人比我還要擔心,所以我一定是哪裡有問題!我好孤單,連這麼大的人都沒辦法幫我!」
對比這種過度誇張嬰兒情緒的父母,有一種我們依附研究人員稱為「過度光明」(overbright)的情形,這種父母並沒有配合嬰兒的感覺,而是表現得好像傷心難過不存在,像在告訴嬰兒:「你的感受錯了!看!我在笑!快樂的時間到了!我唯一會有的感受是快樂。」在這種情況下,嬰兒可能一開始會大聲尖叫,希望能喚醒無知的父母,或是變得愈來愈封閉、退縮,覺得自己受到誤解。最後孩子可能還是學會微笑,以和父母連結,但這種微笑是假裝的。可悲的是,經過數年,孩子可能會忘記這是假裝。
接下來連接到的主題是支持。
支持正如字面的意義:感受的體驗可能會讓孩子感到沮喪,這時要保護、維持孩子的安全。支持可以肢體表達,但基本上是情緒性的。支持是同調、共鳴和接受的總和。同在指的是有人陪伴你一起度過難過的感覺,讓你可以找到方法脫離不好的感覺。能夠聽見、看見、感受到這種理解和同理心的嬰兒,知道生命中有個人會關心、接受自己每一種感覺,有個人會主導、幫助自己度過每一種不舒服的情形。
一個感覺受到支持的嬰兒,能夠平靜地看待擠眉弄眼、想盡辦法逗自己笑的陌生人。一個感覺受到支持的幼兒,在打針時知道自己如果感覺到針刺進來是可以叫的,等到肉體痛苦消失,便能很快平靜下來。大小孩在學校舞台上表演戲劇的時候,看見媽媽在觀眾席點頭,孩子便能克服怯場,轉移自己的恐懼,進行演出,因為孩子知道媽媽的意思是:「我在這裡,無論發生什麼,你都會沒事的。」下面是一個你能夠感同身受的例子:
阿麗莎告訴我們,她最難忘的記憶是在大學附屬醫院中生女兒時,與在場醫護人員的互動。她回憶,自然產的時候,醫護人員進入產房,戴上手套,快速宣告姓名和檢查進度,接著進行產檢。後來來了一名醫師(她永遠忘不了他的名字),他溫柔地看進她的眼睛,並溫柔地把一隻手放在她的大腿上。阿麗莎記得自己的呼吸慢慢平靜下來,這位年輕醫師一直等待,直到感覺她比較放鬆,才開始檢查。有些孕婦都會選女醫師,以為女醫師比較瞭解女性的感覺,但阿麗莎驚訝地發現,這位帶給她許多安慰的醫師,竟是在場醫護人員中唯一的男性。顯然,同理心的表現不是醫護人員在醫學院學到的東西,只是對這位年輕的男醫師來說,似乎很自然。
有大量數據顯示,孕婦在分娩時的壓力會增加分娩的問題,並對嬰兒造成不良影響。這位年輕醫師與病人同在的能力,給即將來到這個世界的嬰兒一個好的開始。我們感謝這位醫師的父母,或任何將同在的隱性關係知識傳遞給他的照顧者。
對需求的關聯性反應,意指親切地對孩子的訊號產生反應,套用西格爾的話,就是配合孩子訊號的「品質、強度和時間」。前述的婦產科醫師示範的便是「對阿麗莎沒有說出口的需求產生關聯性反應」。真正與孩子同在,能夠使你釐清孩子在安全圈中的位置、孩子對你的需求,以及需求的急迫和強烈程度。孩子需要安慰還是鼓勵?孩子面對新景象、聲音和撫觸時,是否需要你守在一旁看著?孩子愛看你的臉,但你因孩子而歡喜嗎?無論孩子在安全圈頂部還是底部,他們的需求是否急迫?頻繁程度?透過與孩子同在,你可將自己的聲音、臉孔和觸摸,配合孩子的情緒做表達。幫助孩子接受、分享、辨識自己的情緒,特別是對嬰兒來說,用語言表達你對他們訊號的解釋很重要,孩子會學到如:輕聲哭泣可告訴別人自己的悲傷或孤獨;一張扭曲的臉孔則表示「我對剛剛發生的事真的非常生氣,我需要你幫助!」。第一章中,我們討論過安全依附如何促進強烈的自我統合連貫,達成途徑就是透過與孩子需求同在的關聯性反應。
***
挑戰
如前所述,與孩子同在是世界上最自然的事,卻也可能是最困難的。無論孩子是剛出生第一天還是十歲,你都珍惜與孩子同在,你會用盡洪荒之力來保護孩子。孩子痛苦的時候,你能袖手旁觀嗎?當然不能。很好,因為同在不僅是旁觀,當然也不是為了讓孩子的不適消失,而否認不適的存在—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不讓孩子去思考感受;調整外在狀況或活動以「改善」孩子的成果—希望前面的解釋和敘述已經讓你很清楚。不過奇怪的是,在同在的狀況裡,我們想要「做更多」的傾向,經常會變成非同在的經驗。
我們有一百萬件事可幫助孩子改善,有了同在的正確模式,在現實中有需要時、遇到難以處理的感受時,我們甚至可以重新導向或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但這些可由我們進行的改善與孩子的依附需求無關,與孩子的情緒體驗也無關。我們可在許多方面使孩子的生活更輕鬆愉快,但孩子最終釐清如何做自己、如何與人相處,則不是我們能規劃和控制的。孩子探索世界的驅動力和追尋個人的連結,不能遲疑或繞道而行。在這條堅定不移的道路上,我們是孩子的贊助人、保護者和指導者。
現代生活使與孩子同在成為一場挑戰。我們太忙碌,需要完成許多工作。以安靜沉著的方式保衛孩子的健康發展,這個任務有時會被拋在一旁。但有時將注意力放在一些看來似乎沒什麼作為的小事上,反而是我們可以主導的最好方式。
「想像一下,你不必假裝或微笑……你不必因為父母搔癢或故意逗笑,才能找到陪伴的狂喜。你什麼都不必做。你已完滿。只是靠近你,看著你可能會做什麼事,父母便能充滿愉快和感恩。想想在這種情況下所形成的自信程度,以及自各層面所得到的撫慰。」~珍娜.蘭斯柏《相信孩子的能力,從獨玩到自信成長》
「每當我離家,我知道回家時,你們都會張開雙臂迎接我。」~節錄自一位十五歲男孩的母親節手機訊息
.
以上文字取自
安全圈教養:培養孩子的情緒復原力,安全感是一切的答案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4740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唐諾溫尼考特 在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嬰兒必須依附照顧者,才能發育成熟。一個人的依附類型,從出生那一刻起,便會依照傳達給我們的方式,自然塑造我們的成長。依附研究顯示,有幸發展為所謂「安全依附型」的孩子,最可能成長茁壯為關懷、周到,有反省力,情緒和社交情商高,復原力強的人。
安全圈頂部:安全基地的需求(探索的需求)
有安全感的孩子,會對世界感到好奇,想要向外探索,但在出發探索前,需要感受到父母全力支持他們走出去,好比斟滿孩子的杯子。
安全圈底部:安樂窩的需求(安慰的需求)
孩子疲倦、嚇到、肚子餓、不舒服,會回到父母身邊,此時需要父母安慰,並幫助他們再度斟滿情緒杯。
比如孩子想要探索(安全圈頂部的需求),但父母不願讓孩子離開;或者孩子跌倒想要安慰的抱抱(安全圈底部的需求),父母卻無視。這都是因為背景響著鯊魚音樂。父母童年接受的教養方式,會反映在成人的生活中,這是父母潛意識的自我保護模式,以逃避關係中的不安全感。
美國Circle of Security Parenting© program (COS-P)課程
引導家長改善依附關係,讓孩子獲得安全感
同步處理自身的情感需要,修復童年的傷
不再複製上一代的教養模式
取自《安全圈教養》
*****************************
情緒常常是身心狀態的交互體現,藉著情緒這把鑰匙,我們能打開我們身而為人的基本構成。
「感受的體驗可能會讓孩子感到沮喪,這時要保護、維持孩子的安全。支持可以肢體表達,但基本上是情緒性的。……同在指的是有人陪伴你一起度過難過的感覺,讓你可以找到方法脫離不好的感覺。能夠聽見、看見、感受到這種理解和同理心的嬰兒,知道生命中有個人會關心、接受自己每一種感覺,有個人會主導、幫助自己度過每一種不舒服的情形。」
上面這段文字中的「嬰兒」,換成「伴侶」,也相當適用。這本書不斷反覆地,把幼年時的親子關係,跟成年後的親密關係,兩段關係之間的緊密關聯描述出來。
也因此,我在第三層的愛,談的是「自我療癒或自我肯定」的愛。想要愛一個人,得要先療癒自己,首先,從覺知自己的情緒,以及願意接納與尊重自己的情緒開始做起。
以前的父母常常對孩子不夠尊重,孩子的情緒常被打壓。現在的父母雖然更願意把孩子當成一個人、願意將心比心,不過,我最近才聽到,還是有年輕父母拿皮帶抽孩子的例子。很多傷害,只是因為被當成理所當然,因此被忽視或不被覺知,但並不表示不存在。
我常常講,不是當了父母就會「愛孩子」,愛孩子不全然是天性,因為父母本身不見得被好好對待。愛孩子需要大量學習,就像經營關係也要慢慢用心摸索體會。不管是對孩子,還是對伴侶,常發脾氣,卻又把這說成是一種愛,不如把這種愛說成是「傷害」要來的更貼切!
就這個角度來說,我常常談愛自己,就變得自然而然,那基本上就是一種自我療癒與自我肯定的過程。想對外連結,先對內連結,辨識出那些經過內化的責備,那些未曾被好好看見並且滿足的需要,我們一步一步重建自己。
祝願您,能看見真實的自己,並且與真實的對方相遇!
*****************************
同在的力學
【文/ 肯特.霍夫曼, 葛倫.庫珀, 伯特.鮑威爾】
英國小兒科醫師及精神分析師唐諾.溫尼考特,將他所稱的支持環境解釋為一種照顧關係,可提供真正安全的歸屬感。換句話說,支持環境是父母或其他照顧者能夠在孩子體驗內在經驗時,能與孩子同在(不必隨時,至少有時),使孩子學習情緒時能感到安全和連結。安全圈就是一種支持環境,我們發現安全圈概念非常強大,它的一個重要面向是為想要學習與孩子建立安全依附的父母創造支持的環境。在支持環境中與孩子同在,有助於實現困難的改變。
簡言之,與孩子同在意指滿足需求。正如丹娜所展現的,看起來過程相當順利。她觀察、感知孩子的感受,產生相應的反應,然後繼續觀察,看看是否有變化,以便對孩子接下來的需求無縫接軌。這不是「第一步、第二步」那種忽高忽低的過程。然而仔細觀察,我們可看見同在是由幾個部分所組成:
■ 同調(Attunement)
■ 共鳴(Resonance)
■ 接受(Acceptance)
■ 支持(Holding)
■ 有需求隨即反應
“ 同在不是技術,而是心態。 ”
同調則是說比做容易。如果孩子還太小,說不出自己的特殊感受,你是否能夠注意到?儘管你與孩子直接連結,你還是必須去習慣他們獨一無二的訊息,確定悲傷或生氣、快樂或好奇等。雖然多少會需要猜測,但透過練習,你判斷孩子情緒的能力會進步。像是初為人母的媽媽,一看自己三個月大的孩子開始鬧脾氣,就知道孩子是沮喪、惱怒或受到驚嚇。還有新手爸爸會說:「哦,她現在只想抱抱,如果我很快把她放在床上睡覺,她會不高興。」因為他們已經非常能適應孩子的需求,能夠捕捉到別人完全看不見的事物。當然,相反的情況也會發生。同一位父母,大多時間都對孩子的感受瞭如指掌,但當他們不堪重負,可能會對孩子表現自己的煩躁:「你為什麼這麼難過?你想要我為你做什麼?」結果孩子只是想要這張一直都令人感覺安心的臉,能夠轉過來看看自己。
尤蘭達在孩子九個月時帶他去看小兒科,小男孩在接種疫苗後開始哭泣,她心裡很難過,馬上說:「不會痛,不會痛!」一位見慣這種情形的護士大聲堅定地說,「是的,的確會痛!」隨即迅速走出診療室。尤蘭達說,她站在那裡,有些羞愧又驚訝:她一遍又一遍問自己(甚至許多年以後還在問),究竟是為什麼,我會以為打針不會痛?
共鳴是一種心靈的契合,知道別人懂得我們的感受,這可能是同在最強大的面向。這是從本書開始我們一直討論的「同在」體驗。你是否曾發現自己和別人在某種情況下,一對上眼,就似乎立刻明白對方的感受?
凱菈十六歲時祖父過世,這是她第一次參加葬禮。她看到一群親戚在打開的棺材旁說笑,有點超現實,讓她不自覺也笑出聲。不過她對如此麻木不仁的情況感到震驚,只好坐在一張離棺材最遠的椅子上,心中惶惶不安,覺得自己簡直快要歇斯底里。接著她隨意瞥見房間的一側,看見父親也在看她,眼神混合悲傷和趣味,她馬上領會到父親完全明白她心裡究竟在想什麼。她對父親笑了笑,立即感到平靜。如今她已四十歲,那是她一生中覺得自己最被瞭解的一刻。
接下來連接到的主題是接受。
接受來自同調和共鳴,父母理解與同情的微笑、反映孩子感覺的臉部表情等,更能明確顯示父母的接受。不需言語,即使是再年幼的孩子也能感受到父母願意與孩子的感覺連結。接受是指瞭解孩子的感受,與孩子的感受產生共鳴,並容許這些感受,因為我們真心相信這些感受是好的。同樣地,孩子能辨認我們是真心認為這些感受是好的,而不是為了安慰而敷衍。
同在指的是感受孩子的某些感受,但不是全部的感受。並不是要你承擔孩子的感受,而是幫助孩子明白,很多經驗是人們共享的,但有些則是個人獨有的。這些個人獨有的經驗非常重要。與孩子同在的父母,看見孩子悲傷的臉時可能會猜想孩子的心意,自行解釋為:「怎麼苦瓜臉?我想你是覺得難過?你傷心嗎?你在這裡坐太久了,也許你想要出來。你想要我抱你嗎?我知道,我知道。」與此相較,有些父母反應過度誇張,把孩子悲傷的臉想像得極端嚴重,比孩子原來的煩惱嚴重多倍。你覺得一個小嬰兒對這種情形會如何反應?嬰兒面對這種大人的反應是極度傷心,甚至可說是恐慌。嬰兒會立刻意識到:「這個大人比我還要擔心,所以我一定是哪裡有問題!我好孤單,連這麼大的人都沒辦法幫我!」
對比這種過度誇張嬰兒情緒的父母,有一種我們依附研究人員稱為「過度光明」(overbright)的情形,這種父母並沒有配合嬰兒的感覺,而是表現得好像傷心難過不存在,像在告訴嬰兒:「你的感受錯了!看!我在笑!快樂的時間到了!我唯一會有的感受是快樂。」在這種情況下,嬰兒可能一開始會大聲尖叫,希望能喚醒無知的父母,或是變得愈來愈封閉、退縮,覺得自己受到誤解。最後孩子可能還是學會微笑,以和父母連結,但這種微笑是假裝的。可悲的是,經過數年,孩子可能會忘記這是假裝。
接下來連接到的主題是支持。
支持正如字面的意義:感受的體驗可能會讓孩子感到沮喪,這時要保護、維持孩子的安全。支持可以肢體表達,但基本上是情緒性的。支持是同調、共鳴和接受的總和。同在指的是有人陪伴你一起度過難過的感覺,讓你可以找到方法脫離不好的感覺。能夠聽見、看見、感受到這種理解和同理心的嬰兒,知道生命中有個人會關心、接受自己每一種感覺,有個人會主導、幫助自己度過每一種不舒服的情形。
一個感覺受到支持的嬰兒,能夠平靜地看待擠眉弄眼、想盡辦法逗自己笑的陌生人。一個感覺受到支持的幼兒,在打針時知道自己如果感覺到針刺進來是可以叫的,等到肉體痛苦消失,便能很快平靜下來。大小孩在學校舞台上表演戲劇的時候,看見媽媽在觀眾席點頭,孩子便能克服怯場,轉移自己的恐懼,進行演出,因為孩子知道媽媽的意思是:「我在這裡,無論發生什麼,你都會沒事的。」下面是一個你能夠感同身受的例子:
阿麗莎告訴我們,她最難忘的記憶是在大學附屬醫院中生女兒時,與在場醫護人員的互動。她回憶,自然產的時候,醫護人員進入產房,戴上手套,快速宣告姓名和檢查進度,接著進行產檢。後來來了一名醫師(她永遠忘不了他的名字),他溫柔地看進她的眼睛,並溫柔地把一隻手放在她的大腿上。阿麗莎記得自己的呼吸慢慢平靜下來,這位年輕醫師一直等待,直到感覺她比較放鬆,才開始檢查。有些孕婦都會選女醫師,以為女醫師比較瞭解女性的感覺,但阿麗莎驚訝地發現,這位帶給她許多安慰的醫師,竟是在場醫護人員中唯一的男性。顯然,同理心的表現不是醫護人員在醫學院學到的東西,只是對這位年輕的男醫師來說,似乎很自然。
有大量數據顯示,孕婦在分娩時的壓力會增加分娩的問題,並對嬰兒造成不良影響。這位年輕醫師與病人同在的能力,給即將來到這個世界的嬰兒一個好的開始。我們感謝這位醫師的父母,或任何將同在的隱性關係知識傳遞給他的照顧者。
對需求的關聯性反應,意指親切地對孩子的訊號產生反應,套用西格爾的話,就是配合孩子訊號的「品質、強度和時間」。前述的婦產科醫師示範的便是「對阿麗莎沒有說出口的需求產生關聯性反應」。真正與孩子同在,能夠使你釐清孩子在安全圈中的位置、孩子對你的需求,以及需求的急迫和強烈程度。孩子需要安慰還是鼓勵?孩子面對新景象、聲音和撫觸時,是否需要你守在一旁看著?孩子愛看你的臉,但你因孩子而歡喜嗎?無論孩子在安全圈頂部還是底部,他們的需求是否急迫?頻繁程度?透過與孩子同在,你可將自己的聲音、臉孔和觸摸,配合孩子的情緒做表達。幫助孩子接受、分享、辨識自己的情緒,特別是對嬰兒來說,用語言表達你對他們訊號的解釋很重要,孩子會學到如:輕聲哭泣可告訴別人自己的悲傷或孤獨;一張扭曲的臉孔則表示「我對剛剛發生的事真的非常生氣,我需要你幫助!」。第一章中,我們討論過安全依附如何促進強烈的自我統合連貫,達成途徑就是透過與孩子需求同在的關聯性反應。
***
挑戰
如前所述,與孩子同在是世界上最自然的事,卻也可能是最困難的。無論孩子是剛出生第一天還是十歲,你都珍惜與孩子同在,你會用盡洪荒之力來保護孩子。孩子痛苦的時候,你能袖手旁觀嗎?當然不能。很好,因為同在不僅是旁觀,當然也不是為了讓孩子的不適消失,而否認不適的存在—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不讓孩子去思考感受;調整外在狀況或活動以「改善」孩子的成果—希望前面的解釋和敘述已經讓你很清楚。不過奇怪的是,在同在的狀況裡,我們想要「做更多」的傾向,經常會變成非同在的經驗。
我們有一百萬件事可幫助孩子改善,有了同在的正確模式,在現實中有需要時、遇到難以處理的感受時,我們甚至可以重新導向或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但這些可由我們進行的改善與孩子的依附需求無關,與孩子的情緒體驗也無關。我們可在許多方面使孩子的生活更輕鬆愉快,但孩子最終釐清如何做自己、如何與人相處,則不是我們能規劃和控制的。孩子探索世界的驅動力和追尋個人的連結,不能遲疑或繞道而行。在這條堅定不移的道路上,我們是孩子的贊助人、保護者和指導者。
現代生活使與孩子同在成為一場挑戰。我們太忙碌,需要完成許多工作。以安靜沉著的方式保衛孩子的健康發展,這個任務有時會被拋在一旁。但有時將注意力放在一些看來似乎沒什麼作為的小事上,反而是我們可以主導的最好方式。
「想像一下,你不必假裝或微笑……你不必因為父母搔癢或故意逗笑,才能找到陪伴的狂喜。你什麼都不必做。你已完滿。只是靠近你,看著你可能會做什麼事,父母便能充滿愉快和感恩。想想在這種情況下所形成的自信程度,以及自各層面所得到的撫慰。」~珍娜.蘭斯柏《相信孩子的能力,從獨玩到自信成長》
「每當我離家,我知道回家時,你們都會張開雙臂迎接我。」~節錄自一位十五歲男孩的母親節手機訊息
.
以上文字取自
安全圈教養:培養孩子的情緒復原力,安全感是一切的答案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44740
.
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是犧牲,還是責任?是妥協,還是平衡?放下對母愛的執著,恢復你的生命彈性,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
博客來:https://bit.ly/2vhVD9s
讀書花園:https://bit.ly/2GEA9dH
誠品:https://bit.ly/2W4E3Sq
金石堂:https://bit.ly/2vhQ6jh
唐諾溫尼考特 在 奧本海默- 電影 - PttPlay線上看 的必吃
奧本海默劇情:|TC人工中字|克裡斯托弗·諾蘭自編自導新片《奧本海默》, ... 主演:基裡安·墨菲 艾米莉·佈朗特 馬特·達蒙 小羅伯特·唐尼 弗洛倫絲·皮尤 加裡·奧德曼 拉 ... ... <看更多>
唐諾溫尼考特 在 海苔熊- #10唐諾溫尼考特(Donald Winnicott) 「好啦算了啊 ... 的必吃
10唐諾溫尼考特(Donald Winnicott) 「好啦算了啊反正怎樣我心裡面那個傷口就是不會癒合的啦(厭世表情)!」如果你認真看完前面的客體關係,你大概會很感嘆*,溫尼考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