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https://pse.is/3b7x9h
並開啟🔔
《美CDC稱戰爭已經改變 Delta感染率等同水痘將扭轉政策》
{稿頭}
1.全球防疫模範生以色列在經歷一番痛苦掙扎後,周五宣布8/1全面替60歲以上長者施打輝瑞第三劑加強針,這也是他們兩週前率先替免疫系統嚴重受損者施打後,再次擴大接種範圍。因為華郵引述美CDC內部報告稱,Delta變種傳播與感染率已等同水痘,病毒量千倍於武漢原始毒株,即使完整接種兩劑,仍可能攜帶相同病毒量傳播他人,且越來越多突破性感染讓人不安,那些打完疫苗者的住院重症及死亡人數飆升,已使各國的第三劑加強針政策,已經勢在必行,差別在於何時施打及針對哪些族群優先施打。
2.當第一批施打疫苗者正逐漸跨越六個月大關,全球各地卻先後颳起新一波疫情風暴,以色列衛生部最新公布數據稱,一月接種疫苗者的保護力已降至16%,儘管四月分接種輝瑞疫苗者仍具有75%有效性,已足夠讓他們膽戰心驚,不過紐時援引另一份數據,稱兩劑輝瑞在接種後的前兩個月保護力已能達到96%,雖然其後數字確實逐漸下降,平均每兩個月下降約6%,也就是說接種完四到六個月,疫苗有效力將只剩下83.7%,但防範重症的保護力仍穩定維持在97%的高水準。
3.以色列這個小國,或許可以一聲令下開打第三劑,但當全球疫苗嚴重短缺及分配不均的情況下,美國政策動見觀瞻,尤其輝瑞疫苗目前是美國施打最大宗,牽涉數十億美元利益,官方一再強調必須要有紮實科學數據,在確定加強針能讓18到55歲族群抗體增加五倍、65到85歲抗體增加11倍後,已鬆口考慮替高風險的美國人及65歲以上老人注射加強針,官方也已緊急下單輝瑞BNT兩億劑,並要求莫德納1.1億劑交貨時間提早到今年第四季,這無疑預告了全球疫苗短缺形勢會更加嚴峻,新一波搶單潮正醞釀再起。
{內文}
新聞旁白:「今晚,美國正陷入一場關於新冠疫苗加強針的全國性辯論,製藥巨頭輝瑞將與美國最高衛生官員會面,討論加強注射的好處。據華盛頓郵報報導,會議將在幾天內舉行,因為輝瑞研究表明,第三針可以提供更多的保護,防止高傳染性的 Delta 變種,但CDC和FDA認為,已經完整接種疫苗的美國人此時不需要加強注射。」
美總統首席醫療顧問 佛奇:「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不會非常非常積極主動地追蹤和蒐集所有相關訊息,以便決定我們是否及何時可能需要它,也就是說如果我們需要的時候,我們將隨時準備好一切。」
NBC記者VS歐巴馬任內政府間事務辦公室政策主任 Dr. Kavita Patel:「為什麼會有關於第三劑的辯論?這是因為有一個關於我們「什麼時候」需要第三劑的問題。但是CDC和FDA所引用的研究表明,即使是在臨床試驗參與者的8到12個月後,他們仍然持續有抗體且具有免疫力。」
這不是莎士比亞劇作哈姆雷特裡的經典對話,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而是如同華郵最新出刊的重磅文章,「整場戰爭已經改變」,美CDC內部文件警告Delta變種傳播與感染率已等同水痘,病毒量千倍於武漢原始毒株,即使完整接種兩劑,仍可能攜帶相同病毒量傳播他人,且越來越多突破性感染讓人不安,那些打完疫苗者的住院重症及死亡人數飆升,已使要不要施打第三劑加強針,在第一批接種者逐漸跨越六個月大關,及Delta變種於全球持續颳起的新風暴下,不斷催促科學界端出新數據,支撐或改變官方的政策主張。
美總統首席醫療顧問 佛奇:「輝瑞所做的,是可以理解的,他們查看了他們的數據,然後說根據我們的觀察,我們認為人們應該接種疫苗加強針。嗯,那很好,只是他們並非官方防疫指南的負責機構。所以,儘管他們做得很好,他們有研究和數據,但我們將與他們一起檢查以確認是否有任何我們需要使用的東西。」
輝瑞近期的大動作,引發了全球高度關注。他們援引最新數據發動新聞戰,攻佔了幾乎所有媒體的重要版面。其中來自以色列衛生部上周公布的數據,最令人震撼。以色列時報以總理班奈特即將批准新冠加強針注射為題,認定輝瑞疫苗效力正在減弱中,理由是一月接種疫苗者的保護力,如今只剩下16%;儘管四月分接種輝瑞疫苗者,仍具有75%有效性。輝瑞強調,這當然不是因為疫苗本身無效,而是Delta變種傳播力實在太強,致使現實世界的數據在接種後六個月持續下降,這與他們持續在進行的第三階段,人體試驗有某種程度的一致性。但紐時援引一份目前僅線上發布還未經同行審查或發表在權威期刊的研究,認為兩劑輝瑞在接種後的前兩個月,保護力已能達到96%,雖然其後數字逐漸下降,平均每兩個月下降約6%,也就是說接種完四到六個月,疫苗有效力將只剩下83.7%,但防範重症的保護力,仍穩定維持在97%的高水準。這與多數免疫學家的認知差距不大,並不足以支撐全美應普遍施打加強針的訴求。
美總統首席醫療顧問 佛奇:「這(加強針)無關疫苗是否有效,它攸關保護力的持續性。所以真的沒有錯,如果,事實上,我不知道是否會發生,但如果有必要透過在某個時間點,使用加強針來維持疫苗保護力的高水準,那可能是一兩年內,或者你可能屬於,我們會選擇性地用於老年人或潛在疾病患者,這不存在本質性的錯誤,我們一直透過疫苗來做到這一點。」
對以色列來說,要不要打第三針可能只是總理一句話、下達命令這麼簡單,他們一直在這場新冠大流行病中超前部署,無論是疫苗的群體覆蓋率,甚或是兩週前率先開始替免疫系統嚴重受損者進行第三劑加強針注射,他們都很自信地告訴全世界,「我們處於領先地位」。但對第三針的遲疑,就在本周確診數飆出三月中以來新高,目前國內138起重症病例,衝破前一週的兩倍多,已形同向總理班奈特發出最後通牒,以色列不得不正視疫苗保護力下降的問題。在疫苗庫存充足的情況下,補強第三針絕對足以搶救更多人命。問題是當下全世界多數國家,仍苦於第一劑都打不到,以色列的決定將不只是一個科學問題,更是一個道德選擇。
以色列衛生部長 Nachman Ash:「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我們必須在沒有全世界支持的情況下,獨自承擔這樣的壓力。一方面我們希望看到它是安全有效的,並依靠我們的數據來檢查免疫力是否真的在減弱,另一方面我們真的想要想阻止這波疫情爆發。」
美國的決定更是動見觀瞻,當輝瑞BNT疫苗在全美施打數量逼近兩億,幾乎是美國人選擇接種的最主要疫苗,緊接著還要繼續向下延伸施打到12歲以下幼童之際,紐時分析稱,官方若決定背書全面施打加強針,將等同給輝瑞送上一份價值數十億美元的大禮。新冠疫苗在過去三個月已經替該公司帶來了至少78億美元營收,並可望在今年替該公司創造超過335億美元收入,儘管輝瑞從未透露疫苗的確切利潤,但粗估至少在售價20%的範圍,如此龐大的利潤,也讓官方在紮實數據出爐前,始終不願鬆口。
新聞旁白:「今晚,白宮的加強針計畫發生了急遽的改變。紐約時報報導稱,衛生高層官員正在考慮替高風險的美國人及65歲以上老人注射加強針。」
紐約雜誌(New York Magazine)援引一份輝瑞最新出爐的實驗室數據,稱加強針能讓18到55歲族群抗體增加五倍,65到85歲抗體增加11倍,是讓白宮態度出現鬆動的最主要原因,此外還有占總人口2.7%免疫系統較弱的族群。Science期刊特別點名接受過器官移植的患者,感染率比一般公眾要高82倍,轉成重症的機率更高出485倍,近期一篇發表在新英格蘭期刊的數據稱,第三劑加強針有助於增加40%抗體,研究成果在英法等多個歐洲國家普遍獲得政策上的認同,也讓美防疫專家佛奇對此最先鬆口。
美總統首席醫療顧問 佛奇:「那些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移植患者、癌症、化療、自體免疫性疾病患者,如果有第三劑加強針,這有可能發生,這些人將會是最優先接種的脆弱族群。」
儘管英國官方數據認為,以色列實體研究某種程度誇大了輝瑞疫苗可能逐漸失效的恐慌,但伴隨越來越多變種病毒的出現,各國對第三劑加強針的討論,已經不再是該不該打,而是該針對哪些族群先打,才能避免最多重症與死亡。這是為什麼美國持續增加疫苗購買,光是輝瑞BNT本周已緊急下單兩億劑,莫德納1.1億劑交貨時間,也提早到今年第四季。這無疑預告了全球疫苗短缺形勢會更加嚴峻,新一波搶單潮正醞釀再起。
https://youtu.be/lsc31joYGyU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萬的網紅一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原著:莎士比亞 中文譯本:Wendy Angel (卯瑜) 讀劇:一介 - 這次想嘗試一點不一樣的東西,所以挑選了莎士比亞的經典戲劇「哈姆雷特」中,大家耳熟能詳的 To be, or not to be片段。 主要是希望自己可以在角色刻畫上有進一步的練習,因此也參考了不同的演出片段。不過最後似乎...
哈姆雷特生存還是毀滅 在 張哲豪-Daniel Cha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To be or not to be?
生存還是毀滅?
That is the question!
這是問題的關鍵!(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這句台詞來自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
當導播要我說出威廉王子的時候,我便提議加入莎翁的經典名句,導播立馬叫好!
沒錯~任何戲劇媒介都有賦予其藝術價質的可能。
對威廉來說,當下的確是處在生存與毀滅的抉擇點。
我才是真正的 威 ~廉 ~王 ~子。
P.S.這段真的看的我自己都毛骨悚然><
給了劇團的恩師看,恩師說有香川照之的Fu,好開心,得到恩師的肯定。
預告一下,明天更毛,Solo獨白。
哈姆雷特生存還是毀滅 在 簡曉育 Vicni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a question 😊
莎士比亞的哈姆雷特的劇本裡,我一直很喜歡這一段,來跟大家分享~
💕照片中的所在地是德國法蘭克福周邊的城堡Burgruine Schellenberg
生存還是毀滅,這是一個值得考慮的問題;
默然忍受命運的暴虐的毒箭,
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無涯的苦難,
通過鬥爭把它們掃清,
這兩種行為,哪一種更高貴?
死了;睡著了;什麼都完了;
要是在這一種睡眠之中,我們心頭的創痛,
以及其他無數血肉之軀所不能避免的打擊,都可以從此消失,
那正是我們求之不得的結局。
死了;睡著了;睡著了也許還會做夢;
嗯,阻礙就在這兒:因為當我們擺脫了這一具朽腐的皮囊以後,
在那死的睡眠里,究竟將要做些什麼夢,那不能不使我們躊躇顧慮。
人們甘心久困於患難之中,也就是為了這個緣故;
誰願意忍受人世的鞭撻和譏嘲、壓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輕蔑的愛情的慘痛、法律的遷延、官吏的橫暴和費盡辛勤所換來的小人的鄙視,
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
誰願意負著這樣的重擔,在煩勞的生命的壓迫下呻吟流汗,
倘不是因為害怕不可知的死後,害怕那從來不曾有一個旅人回來過的神秘之國,
是它迷惑了我們的意志,使我們寧願忍受目前的折磨,
不敢向我們所不知道的痛苦飛去?
這樣,重重的顧慮使我們全變成了懦夫,
決心的赤熱的光彩,被審慎的思維蓋上了一層灰色,
偉大的事業在這一種考慮之下,
也會逆流而退,失去了行動的意義。
且慢!美麗的奧菲利婭!
——女神,在你的祈禱之中,不要忘記替我懺悔我的罪孽。
#莎士比亞 #shakespeare #四大悲劇之一 #german #europetravel #vicni #travelblogger #travel_drops #burgruineschaunberg
哈姆雷特生存還是毀滅 在 一介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原著:莎士比亞
中文譯本:Wendy Angel (卯瑜)
讀劇:一介
-
這次想嘗試一點不一樣的東西,所以挑選了莎士比亞的經典戲劇「哈姆雷特」中,大家耳熟能詳的 To be, or not to be片段。
主要是希望自己可以在角色刻畫上有進一步的練習,因此也參考了不同的演出片段。不過最後似乎還是變成了「哈姆介特了」。
新的嘗試,還請大家多多指教。
-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94%9F%E5%AD%98%E8%BF%98%E6%98%AF%E6%AF%81%E7%81%AD
中文譯本:http://blog.udn.com/wendybtc/213946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