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新加坡聯合早報
*【歐盟暫停推動批准中歐投資協定】
歐盟委員會表示,鑒於在相互制裁後中歐之間的外交關係惡化,爭取批准中歐投資協定的努力實際上“已暫停”。歐盟委員會副主席Valdis Dombrovskis說:“我們目前在某種意義上已中止歐盟委員會的政治外聯活動。”針對中歐投資協定,他說:“顯而易見的是,在歐盟與中國互相制裁,包括中國制裁歐洲議會議員的情況下,目前不利於批准這項協定。”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505-1144424
*【美國提議七國集團協調對抗中國經濟威力】
七國集團正在考慮美國共同對抗白宮所言中國經濟脅迫的提議。不願公開身份的官員透露,一份檔已在倫敦舉行為期兩天的七國集團外長會議前分發。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週二主持了有關中國問題的討論,預計他還會提及有關對新疆強迫勞動的指控。美國希望建立一個包含七國集團及其它持份者的磋商機制,來確保針對中國的舉動做出協調回應,並提高七國集團成員國的韌性。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505-1144427
*【爭取新盟友應對中俄挑戰 英美強調G7不壓制北京 並要與俄建更穩定關係】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和英國外長拉布會晤時強調,七國集團(G7)旨在爭取新的盟友,以應對來自中國和俄羅斯的挑戰,但並不想壓制北京,也尋求與克里姆林宮建立更穩定的關係。布林肯在與拉布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說:“我們的目的不是試圖遏制或壓制中國。”他表示,西方將捍衛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以不受任何國家包括中國的顛覆企圖的影響。美英兩國外長都表明,西方國家將展現自己的力量。拉布更提到要建立聯盟,而不是切斷聯盟。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505-1144346
*【菲外長向王毅道歉 杜特蒂稱中國是菲方“恩人”】
菲律賓外交部長洛欽在推特向中國爆粗口事件繼續發酵。菲總統杜特蒂說,中國為急需大量冠病疫苗的菲律賓提供很多幫助,因此是菲國的“恩人”。他說,兩國即使有糾紛,菲方也不應無禮。中國外交部則希望菲當局注意“基本禮儀和身份”。洛欽週一在推特使用不雅語句要停留在有主權爭議的牛軛礁的中國船“滾蛋”。杜特蒂當晚發表電視講話時說:“中國仍是我們的恩人。即使和中國存在糾紛,我們也不該粗魯和失禮。”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505-1144341
*【防重要資訊外洩 日本要求核心企業停用中國制無人機】
日本政府以防止重要設施資訊洩露為由,要求核心企業停止使用中國制的無人機。這一行動與美國政府將中國無人機巨頭大疆創新科技公司列入黑名單有關。目前,無人機在各領域的需求高,日本當局為了“脫中”,還極力研發國產無人機。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505-1144347
*【英美同意向全球推廣冠病疫苗是重要關鍵】
英國首相強森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一致認為必須向全球範圍推廣冠病疫苗,以終結這場肆虐世界各國的大流行病。布林肯4日到唐寧街10號與強森進行會晤。強森辦公室發表聲明說:“首相和布林肯國務卿同意,在全球範圍推廣冠病疫苗是戰勝冠病大流行的重要關鍵。”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05-1144421
*【醫療體系超載 疫苗短缺料持續數月 印度冠病確診病例破2000萬起】
路透社指出,印度累計確診病例在疫情爆發後的10個多月內破1000萬起,之後在短短四個月內破2000萬起。自3月底以來,印度已增加約800萬起確診病例。分析指出,新變種病毒株的出現,加上政府恢復舉行大型宗教和政治集會,助長了疫情傳播。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505-1144344
*【馬來西亞雪州六縣明起實施嚴格行管令至17日 禁跨州跨縣但經濟活動照常】
馬國雪州九個縣中的六個縣,即烏魯冷嶽、八打靈、鵝嘜、巴生、瓜拉冷嶽及雪邦從明天起至5月17日將落實較嚴格的行管令,其他三縣則維持有條件行管令。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505-1144337
*【老柬泰不丹等多個發展中國家暴發新疫情】
印度目前是全球冠病重疫區,但實際上多個發展中國家也正面臨新一波疫情,令醫療體系不堪重負,一些國家已開始尋求外來援助。過去幾周,從東南亞的老撾、柬埔寨和泰國,到同印度接壤的不丹和尼泊爾等國的感染率都在急劇上升。
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10505-1144340
*【冠病疫苗需求強勁 輝瑞預計今年營收260億美元】
美國輝瑞公司將其2021年冠病疫苗營業額預測提高超過70%,達到260億美元;該公司還表示,世界各國政府對冠病疫苗的需求將推動其未來多年的營收持續增長。輝瑞4日說,該公司預計將在本月內向美國當局申請為16歲以上者接種輝瑞-BioNTech冠病疫苗的完全授權許可。目前美國食品與藥物管理局(FDA)僅給予其緊急使用授權。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05-1144441
*【英國擬秋季為50歲以上者接種第三劑疫苗】
英國《泰晤士報》報導,英國政府計畫在今年秋天為50歲以上者接種第三劑冠病疫苗,以便在今年耶誕節前徹底消除冠狀病毒的威脅。該報導指出,這項由英格蘭首席醫療官惠蒂主導的試驗計畫將為接種者提供兩種選擇。第一個選擇是接種專為應對新變種冠病病毒而進行改良的冠病疫苗,第二個選擇是接種目前已採用的三款冠病疫苗的第三劑疫苗。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05-1144428
*【拜登:獨立日前讓70%成人至少接種一劑冠病疫苗】
美國總統拜登計畫在美國獨立日前讓七成成年人至少接種一劑冠病疫苗。美國的冠病疫苗接種速度開始放緩,拜登決定調整策略,把大型接種中心改為小型接種中心,且設在更方便居民的地點。拜登4日宣佈,他已指示數以十萬計的藥房為沒有預約的民眾接種冠病疫苗,同時設立更多快閃、流動診所,還要把更多疫苗運往農村診所。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05-1144419
*【應對曼谷社區集群感染 泰國首相親自領導指揮中心】
泰國疫情管理中心發言人塔威實4日說,單是曼谷市內最大的生鮮批發市場所在地空提區就有300多個社群感染病例,由於該區人口密度較高,尤其是貧民居住區房屋密集、通風不良,各界擔憂可能引發病毒更大規模的傳播。另外,曼谷律實區也發現了社區集群感染,確診病例達80起。塔威實說,這裡的感染人數在4月的潑水節假期之後開始激增。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04-1144301
*【德國準備向接種冠病疫苗者放寬防疫限制】
德國內閣擬定政令草案,準備讓完成接種冠病疫苗者和冠病康復者自由走動,而不必遵守宵禁等防疫限制。這個政令將交由議會上下議院審議,最快可能在本週末生效。司法部長蘭佈雷希特說,防疫限制是為了遏制感染和避免衛生系統負荷過度而實施,如果這些情況已不成立,限制就應該放寬。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04-1144296
*【尼泊爾急求160萬劑阿斯特捷利康冠病疫苗】
尼泊爾冠病病例近日激增,當局急求160萬劑阿斯特捷利康冠病疫苗,為已接種第一劑的民眾完成接種第二劑。尼泊爾已為200多萬人接種由印度提供的阿斯特捷利康疫苗以及中國國藥集團的疫苗。但是,由於該國未能從印度和中國獲得新的疫苗供應,其疫苗接種計畫上個月被迫中止。尼泊爾衛生與人口部一名高級官員說:“已接種第一劑疫苗的人,如果未在規定時間接種第二劑,可能會遇到困難。”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04-1144294
*【墨西哥市地鐵線橋樑坍塌釀23死65傷】
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市東南部發生地鐵線橋樑坍塌事故,已造成23人死亡、65人受傷得住院治療。事故發生於當地時間3日晚間10時,地點在墨西哥市東南部特拉瓦克區12號軌道交通線奧利沃斯站(Olivos station)。據墨西哥消防部隊通過社交媒體發佈的消息,事故致約70人受傷。死者身份有待確認,死者當中有小孩。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505-1144345
*【鮑威爾: 復甦 “取得實質進展” 美國經濟今年料可增長7%】
美國聯準會高層預測,美國經濟今年可從疫情中復甦,並取得7%的增長。這是自1980年代初期以來最快的增速。美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強調,美國經濟仍“有很長的路要走”,須再取得幾個月的強勁就業增長才能實現全面復甦。儘管美國經濟復甦已“取得實質進展”,但復甦還不均衡,對工資較低的人來說,仍較為緩慢。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505-1144349
*【美國3月份貿易逆差創新高】
國貿易逆差3月份達到744億美元創下新高,原因是正在改善的美國經濟增加了海外商品的購買。美國之音報導,美國商務部報告,3月份的貿易逆差要比2月份的705億美元高出5.6%。商務部說,美國3月份進口額達2745億美元,增加了6.3%;出口額達2000億美元,增加了6.6%。同往常一樣,與中國的貿易逆差是在任何國家中最高的,達到277億美元,增長了11.6%。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05-1144420
*【比爾蓋茲和梅琳達離婚 1945億元資產分配已達協議】
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和妻子梅琳達宣佈離婚,結束27年的婚姻。他們表明已就如何分配資產達成協議,但沒有透露詳情。65歲的比爾蓋茲是全球第四富豪。根據彭博億萬富翁指數,他的資產約有1460億美元。他和梅琳達於2000年設立的比爾及梅琳達·蓋茲基金會是全球最大的慈善基金會,兩人離婚後將繼續是該基金會的聯合主席和信託人。
https://www.zaobao.com.sg/news/world/story20210505-1144350
*【甯德時代曾毓群超李嘉誠躋身香港首富】
福布斯即時富豪榜顯示,電動汽車電池製造商甯德時代的董事局主席曾毓群以身家345億美元超過李嘉誠躋身香港首富。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505-1144438
*【華為平板電腦出貨量降33% 蘋果暴漲】
中國華為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的電腦出貨量同比下降33%,美國蘋果公司則暴漲75%。據新浪財經報導,知名半導體資料分析機構Strategy Analytics發佈了今年截至三月份的全球平板電腦的出貨量。資料顯示,蘋果、三星、聯想和亞馬遜在2021年第一季度都有著出色的平板電腦業績。今年第一季度華為平板電腦出貨量同比下降33%,全球市占率為4.4%,而蘋果則暴漲75%,全球市場佔有率為36.7%。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10505-1144431
*【納坦雅胡組閣失敗 組閣權交還以色列總統】
以色列總統府週三(5日)凌晨發表聲明說,現任總理、右翼政黨利庫德集團領導人納坦雅胡未能在週二午夜的最後期限前成功組閣。聲明說,納坦雅胡已將組閣權交還以色列總統里夫林,里夫林將就新政府組建事宜聯繫議會各黨派。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05-1144434
*【臉書審議封禁決策前夕 川普網站設短信空間】
美國前總統川普4日在他的網站開設了一個空間供他發佈短信,並允許其他人把他的資訊在推特和臉書分享。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05-1144426
*【拜登表示希望在6月訪歐期間與普丁會晤】
拜登4日在白宮就應對冠病疫情和冠病疫苗專案發表講話後,回答媒體提問時作此表示,他指美方正在為此做準備。拜登將於6月11日至13日出席在英國舉行的七國集團(G7)峰會,隨後將赴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參加北約峰會。這將是他今年1月就任總統後首次出訪。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world/story20210505-1144425
和泰汽車營業額 在 李忠孝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年第一季,全家獲利、營收、盈餘創新高;但統一反而衰退。
去年有一篇行銷人寫的文章談全家做跨店寄杯是錯的,統一才是對的。【小7或許是對的,全家才應該回頭檢討咖啡寄杯】朋友轉連結給我,一笑置之。
https://www.storm.mg/article/1512572
。。。
當時我是這樣回答的(現在有再稍作潤飾):
全家便利商店的單店年營額是 7-11 的一半不到。(這是2019年當時的資料)
什麼概念?小7可能佔據較多的區域獨佔市場:比方說高鐵沿線車站的便利商店標案,比方說國道高速公路,或是特定道路上/區域裡唯一的便利商店。
.
這是先行者優勢。
.
選點的好壞都會影響平均店年營業額。在選點展店這方面,統一的能力至少是全家的兩倍以上。
.
這真的是先行者優勢,全家只能接受現實。
.
.
但是全家殺APP咖啡寄杯的目的可能是什麼?我認為是搶客源、搶潛在的單。
.
兩年前我們(指的是我和我朋友)都不會走進全家拿咖啡,也不會因此順道帶麵包、茶葉蛋。
.
因此,咖啡寄杯的概念,是帶路雞。重點不是算咖啡本身的毛利,而是算整體的營業額、來客量、均消有沒有提升。
.
再來,寄杯儲值這條帳,一向不是算毛利啊。
.
經濟學裡面都會教到,儲值最大的效益在「預收現金」,你的公司平白無故增加幾億的預收現金,然後平均在未來的兩個月內實現給客戶;假設每個月增加的儲值跟實現的杯數相同,那它的帳戶就是永遠多了幾億的流動現金。
.
這麼多的流動現金多好用!
.
如果持續加大力道,讓更多人預付,讓儲值杯數大於實現杯數,那帳上額外增加的流動現金會持續增加。企業可以運用的籌碼更多,比方說加大對上游的投資、併購、增加非預期的商業模式實驗。
.
最後,要評論全家此舉的價值,應該看過去至今連續幾年的財報有沒有正增長,而不是同年與小7比較。
.
企業的所有行為,都是在跟過去的自己比較,而且是用整體進行比較。整體而言,現在跟過去相較來說有沒有比較好?營業額有沒有提高?毛利有沒有提高?EPS有沒有提高?股價有沒有提高?
.
所以,原文的論述基礎,有根本上的錯誤。
.
.
對全家來說,我認為他們的命題是「如何在 7-11 幾乎壟斷式的壓力下找到長大的空間」。
.
幹這真他媽超難。
.
對全家來說,人家單店營收是兩倍耶!這意味著「人流X平均每單」都大贏全家。假設,平均每單的消費額一致,那 7-11 每間店的平均人流就是全家的兩倍!這個受限於展店選點的現實,全家要突破根本不可能。
.
所以全家才必需繞道,從手機這個入口,用一個APP切入,展開搶人大戰。
.
https://histock.tw/stock/financial.aspx?no=5903&st=4
.
從上面的圖表可以看到,全家每年營業額、毛利、稅後淨利都是逐年提高的。這代表他們的創新策略,可以在 7-11 強大的展店能量下突圍。
.
(以下是今年增加的內容)
.
若拿今年全家2020Q1 與2019Q1同期比較,你會發現營收和毛利都增加!
.
但2020年第一季因為疫情,人們減少外出,到店人流一定是全面大幅下降。因此 便利商店業 顯示巨幅衰退毫不意外,對股東也很好交待(反正大家都很差)。
.
但 全家不減反增,表示之前的零售通路複合電商的轉型策略完全正確。這會給 小7 空前且巨大的壓力。
.
而全家在 2020Q1 的好成績,更顯示出全家用「咖啡寄杯跨店領取」練出來的內功可以發揮的綜合效益有多大。
.
為什麼說這是練內功?以下依問題依我認為的難度列舉:
.
1.克服跨店拆帳問題。
2.培養用戶使用APP習慣。
3.準備串接衍生金融服務:FamiPay支付、零錢包。
4.培養與訓練加盟主及其員工。
5.訓練內部的電商團隊。
。。。
1.克服跨店拆帳問題。
A店買多杯(收費),總部(APP)登記寄杯數量,B店領取(支出)。
登記寄杯的行為,算是預售,會計科目是「預收貨款」屬於負債,在國際會計準則 IFRS 15上,已經被改為「合約負債」,意思是「企業欠客戶咖啡」,只有在交貨後才能認列為收入。
這裡面的三方在會計上的拆帳與認列,我光用想的就頭皮發麻,更不用講APP操作與店面POS機的界面、總部雲端、會計認列的多方同步。
小7一直採用「A店買/A店換」,而且寄杯的憑證是登錄在那張薄薄的銷貨明細上,擺明是不想克服這個複雜的金流,把「欠貨」的責任丟給消費者和加盟主。我個人光是「搞丟明細 + 懶得再回去換」的寄杯明細就不知道平白貢獻幾杯營業額!
.
2.培養用戶使用APP習慣。
便利商店賣的是「#走出門 就能買/付/取」的便利。這個商業模式的利基是建立在「便利/快速的實體消費情境上」。
要把這群「習慣用實體互動的客戶」引導到電商,是極其困難的。它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 #用戶訓練。
要讓他的客戶習慣新的流程,需要有強大的誘因之外,還需要有量體極大(或是幾乎是剛需)的消費品項。
誘因當然是大量的折扣;但是折扣會損害毛利,因此必需先聚焦毛利高的單一品項。
咖啡自然是首選。
咖啡對於某些人來說是剛需(比如像我,一天不喝會不開心),銷售的量體大(比如像我,一天至少一杯),成本低毛利高(豆子、紙杯、蓋子、咖啡機稼動率越高攤提越低)。
因此從「買大量咖啡」開炲,訓練用戶習慣開APP、習慣用APP預購、習慣開APP兌換,最後達成「提高APP的開啟頻率、拉長APP的開啟時間(找預售商品)」的預期目標。
一個企業讓一個新的APP長期佔據消費者的時間和開啟率,是極困難、也需要時間的門檻。
更不消說,2016年迄今,全家的會員數量已經到達1300萬之譜,人口覆蓋率已經超過 50%。再加上使用習慣的培養,這是非常驚人的成績。
.
3.準備串接衍生金融服務:FamiPay支付、零錢包
電商,真正的金礦在「金流」。FamiPay比較好理解,我想談專注談「零錢包」。
馬雲光是用支付寶的「餘額」就搞了個新的消費者投資理財工具「餘額寶」。原因是消費者透過支付寶的儲值與消費,讓支付寶帳上的「餘額」總值一直是數億人民幣。
以台灣來說,一個會員在全家有10元的餘額,若1300萬會員打對折以700萬帳號計算,就有7000萬元的零錢放在全家!
想像一下,這麼大量的帳上現金(都算是合約負債)、和養成習慣的消費模式,會創造多大的金流?這麼龐大的金流,就像是你創造了一條大河流,光是水流過去的力量就足以發電。
以我個人為例,我每買30杯大美式,一方面為全家固定一個月提供1000元現金;二方面,我帶著杯子兌換的退款3元,儲存在全家零錢包,又再次成為全家的預收貨款,可以透過跨店消費再次促進店家提貨率之外,這些零錢也再次加入全家的金錢之河。
而習慣了APP,習慣了「線上+線下混合消費」的消費者越多,才能啟動這條金錢之河,綜效越大。
.
4.培養與訓練加盟主及其員工。
數位轉型最麻煩的問題是「企業習慣與員工慣性」。
轉型最需要的是 #有感,最具體的做法是縮短「行為改變」與「實現成就」的週期。最好是我一改,今天的營業額就提高了,我就有成就感,明天就能繼續改。
這樣櫃台的員工有信心,加盟主就有信心,才會願意繼續加強改變,後面更多的APP銷售才推得動。金錢之河就會越大、越寬。
.
5.訓練內部的O2O電商團隊。
APP只是工具,重點是用APP做什麼。
全家的APP,除了上述功能,還負責行銷活動,要有文案、圖片設計;還要規劃O2O(app到店面)的促銷活動;整合店面的POS界面、與總部的ERP;要實現即時的全島店面與全APP的金流與銷貨管理…
這些都是極其複雜、成本極高、要每天優化服務流程的硬功夫!!!要蹲馬步、下苦功、花大錢!!!
我拿 iRent 為作為比較。
iRent 是和泰下的漂亮的棋,作為拒絕買車族,我是他們重度用戶。
#但我現在超期待有第二家出來,#用更好的服務把_iRent_幹掉!
和泰到現在還是不肯花大錢強化他們的電商團隊。
頻繁的伺服器故障、車機連線故障、緩慢的連線反應時間、雞肋醜陋的APP介面、低落的APP更新頻率、連不同手機的版本都沒有照顧好……,再再顯示和泰還是沒有意識到 iRent 應該是一間科技公司,完全還是一間「汽車生產商」的傳統思維 。
。。。
相較於 和泰的數位弱智、統一的數位顢憨,全家在數位轉型的投入和努力,力搏大哥的拼勁就顯得非常可貴。
。。。
6/26 後記
有網友補充全家拿到台鐵標案,以此說明全家並非全無選點展店優勢。但我認為這樣讀訊息太片面,我補充新聞消息如下:
2019年6月,全家便利商店發布重大消息,表示已拿下台鐵局開出的標案,從統一超商(7-ELEVEN)手上搶下25個車站、共32個據點的超商經營權。這也是2003年台鐵局釋出商業空間招標以來,首次更換廠商。
#小7佔據台鐵32個超商經營權長達16年
以台鐵這種僵化的組織,他們的標案通常是發給Credit最好的投標廠商,以確保不會出問題被噹。所以當然只會給小7。
但2019年會有所改變,肯定是全家的實力在台鐵來說已經可以跟 7-11 一拼高下。拿下台鐵這是全家長期努力拼搏厚植實力的成果,絕不會只是權利金比較高或是回饋項目寫比較多就能拿下來。
和泰汽車營業額 在 Z9 的看板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年第一季,全家獲利、營收、盈餘創新高;但統一反而衰退。
去年有一篇行銷人寫的文章談全家做跨店寄杯是錯的,統一才是對的。【小7或許是對的,全家才應該回頭檢討咖啡寄杯】朋友轉連結給我,一笑置之。
https://www.storm.mg/article/1512572
。。。
當時我是這樣回答的(現在有再稍作潤飾):
全家便利商店的單店年營額是 7-11 的一半不到。(這是2019年當時的資料)
什麼概念?小7可能佔據較多的區域獨佔市場:比方說高鐵沿線車站的便利商店標案,比方說國道高速公路,或是特定道路上/區域裡唯一的便利商店。
.
這是先行者優勢。
.
選點的好壞都會影響平均店年營業額。在選點展店這方面,統一的能力至少是全家的兩倍以上。
.
這真的是先行者優勢,全家只能接受現實。
.
.
但是全家殺APP咖啡寄杯的目的可能是什麼?我認為是搶客源、搶潛在的單。
.
兩年前我們(指的是我和我朋友)都不會走進全家拿咖啡,也不會因此順道帶麵包、茶葉蛋。
.
因此,咖啡寄杯的概念,是帶路雞。重點不是算咖啡本身的毛利,而是算整體的營業額、來客量、均消有沒有提升。
.
再來,寄杯儲值這條帳,一向不是算毛利啊。
.
經濟學裡面都會教到,儲值最大的效益在「預收現金」,你的公司平白無故增加幾億的預收現金,然後平均在未來的兩個月內實現給客戶;假設每個月增加的儲值跟實現的杯數相同,那它的帳戶就是永遠多了幾億的流動現金。
.
這麼多的流動現金多好用!
.
如果持續加大力道,讓更多人預付,讓儲值杯數大於實現杯數,那帳上額外增加的流動現金會持續增加。企業可以運用的籌碼更多,比方說加大對上游的投資、併購、增加非預期的商業模式實驗。
.
最後,要評論全家此舉的價值,應該看過去至今連續幾年的財報有沒有正增長,而不是同年與小7比較。
.
企業的所有行為,都是在跟過去的自己比較,而且是用整體進行比較。整體而言,現在跟過去相較來說有沒有比較好?營業額有沒有提高?毛利有沒有提高?EPS有沒有提高?股價有沒有提高?
.
所以,原文的論述基礎,有根本上的錯誤。
.
.
對全家來說,我認為他們的命題是「如何在 7-11 幾乎壟斷式的壓力下找到長大的空間」。
.
幹這真他媽超難。
.
對全家來說,人家單店營收是兩倍耶!這意味著「人流X平均每單」都大贏全家。假設,平均每單的消費額一致,那 7-11 每間店的平均人流就是全家的兩倍!這個受限於展店選點的現實,全家要突破根本不可能。
.
所以全家才必需繞道,從手機這個入口,用一個APP切入,展開搶人大戰。
.
https://histock.tw/stock/financial.aspx?no=5903&st=4
.
從上面的圖表可以看到,全家每年營業額、毛利、稅後淨利都是逐年提高的。這代表他們的創新策略,可以在 7-11 強大的展店能量下突圍。
.
(以下是今年增加的內容)
.
若拿今年全家2020Q1 與2019Q1同期比較,你會發現營收和毛利都增加!
.
但2020年第一季因為疫情,人們減少外出,到店人流一定是全面大幅下降。因此 便利商店業 顯示巨幅衰退毫不意外,對股東也很好交待(反正大家都很差)。
.
但 全家不減反增,表示之前的零售通路複合電商的轉型策略完全正確。這會給 小7 空前且巨大的壓力。
.
而全家在 2020Q1 的好成績,更顯示出全家用「咖啡寄杯跨店領取」練出來的內功可以發揮的綜合效益有多大。
.
為什麼說這是練內功?以下依問題依我認為的難度列舉:
.
1.克服跨店拆帳問題。
2.培養用戶使用APP習慣。
3.準備串接衍生金融服務:FamiPay支付、零錢包。
4.培養與訓練加盟主及其員工。
5.訓練內部的電商團隊。
。。。
1.克服跨店拆帳問題。
A店買多杯(收費),總部(APP)登記寄杯數量,B店領取(支出)。
登記寄杯的行為,算是預售,會計科目是「預收貨款」屬於負債,在國際會計準則 IFRS 15上,已經被改為「合約負債」,意思是「企業欠客戶咖啡」,只有在交貨後才能認列為收入。
這裡面的三方在會計上的拆帳與認列,我光用想的就頭皮發麻,更不用講APP操作與店面POS機的界面、總部雲端、會計認列的多方同步。
小7一直採用「A店買/A店換」,而且寄杯的憑證是登錄在那張薄薄的銷貨明細上,擺明是不想克服這個複雜的金流,把「欠貨」的責任丟給消費者和加盟主。我個人光是「搞丟明細 + 懶得再回去換」的寄杯明細就不知道平白貢獻幾杯營業額!
.
2.培養用戶使用APP習慣。
便利商店賣的是「#走出門 就能買/付/取」的便利。這個商業模式的利基是建立在「便利/快速的實體消費情境上」。
要把這群「習慣用實體互動的客戶」引導到電商,是極其困難的。它需要很長一段時間的 #用戶訓練。
要讓他的客戶習慣新的流程,需要有強大的誘因之外,還需要有量體極大(或是幾乎是剛需)的消費品項。
誘因當然是大量的折扣;但是折扣會損害毛利,因此必需先聚焦毛利高的單一品項。
咖啡自然是首選。
咖啡對於某些人來說是剛需(比如像我,一天不喝會不開心),銷售的量體大(比如像我,一天至少一杯),成本低毛利高(豆子、紙杯、蓋子、咖啡機稼動率越高攤提越低)。
因此從「買大量咖啡」開炲,訓練用戶習慣開APP、習慣用APP預購、習慣開APP兌換,最後達成「提高APP的開啟頻率、拉長APP的開啟時間(找預售商品)」的預期目標。
一個企業讓一個新的APP長期佔據消費者的時間和開啟率,是極困難、也需要時間的門檻。
更不消說,2016年迄今,全家的會員數量已經到達1300萬之譜,人口覆蓋率已經超過 50%。再加上使用習慣的培養,這是非常驚人的成績。
.
3.準備串接衍生金融服務:FamiPay支付、零錢包
電商,真正的金礦在「金流」。FamiPay比較好理解,我想談專注談「零錢包」。
馬雲光是用支付寶的「餘額」就搞了個新的消費者投資理財工具「餘額寶」。原因是消費者透過支付寶的儲值與消費,讓支付寶帳上的「餘額」總值一直是數億人民幣。
以台灣來說,一個會員在全家有10元的餘額,若1300萬會員打對折以700萬帳號計算,就有7000萬元的零錢放在全家!
想像一下,這麼大量的帳上現金(都算是合約負債)、和養成習慣的消費模式,會創造多大的金流?這麼龐大的金流,就像是你創造了一條大河流,光是水流過去的力量就足以發電。
以我個人為例,我每買30杯大美式,一方面為全家固定一個月提供1000元現金;二方面,我帶著杯子兌換的退款3元,儲存在全家零錢包,又再次成為全家的預收貨款,可以透過跨店消費再次促進店家提貨率之外,這些零錢也再次加入全家的金錢之河。
而習慣了APP,習慣了「線上+線下混合消費」的消費者越多,才能啟動這條金錢之河,綜效越大。
.
4.培養與訓練加盟主及其員工。
數位轉型最麻煩的問題是「企業習慣與員工慣性」。
轉型最需要的是 #有感,最具體的做法是縮短「行為改變」與「實現成就」的週期。最好是我一改,今天的營業額就提高了,我就有成就感,明天就能繼續改。
這樣櫃台的員工有信心,加盟主就有信心,才會願意繼續加強改變,後面更多的APP銷售才推得動。金錢之河就會越大、越寬。
.
5.訓練內部的O2O電商團隊。
APP只是工具,重點是用APP做什麼。
全家的APP,除了上述功能,還負責行銷活動,要有文案、圖片設計;還要規劃O2O(app到店面)的促銷活動;整合店面的POS界面、與總部的ERP;要實現即時的全島店面與全APP的金流與銷貨管理…
這些都是極其複雜、成本極高、要每天優化服務流程的硬功夫!!!要蹲馬步、下苦功、花大錢!!!
我拿 iRent 為作為比較。
iRent 是和泰下的漂亮的棋,作為拒絕買車族,我是他們重度用戶。
#但我現在超期待有第二家出來,#用更好的服務把_iRent_幹掉!
和泰到現在還是不肯花大錢強化他們的電商團隊。
頻繁的伺服器故障、車機連線故障、緩慢的連線反應時間、雞肋醜陋的APP介面、低落的APP更新頻率、連不同手機的版本都沒有照顧好……,再再顯示和泰還是沒有意識到 iRent 應該一間科技公司,完全還是一間「汽車生產商」的傳統思維 。
。。。
相較於 和泰的數位弱智、統一的數位顢憨,全家在數位轉型的投入和努力,力搏大哥的拼勁就顯得非常可貴。
。。。
6/26 後記
有網友補充全家拿到台鐵標案,以此說明全家並非全無選點展店優勢。但我認為這樣讀訊息太片面,我補充新聞消息如下:
2019年6月,全家便利商店發布重大消息,表示已拿下台鐵局開出的標案,從統一超商(7-ELEVEN)手上搶下25個車站、共32個據點的超商經營權。這也是2003年台鐵局釋出商業空間招標以來,首次更換廠商。
#小7佔據台鐵32個超商經營權長達16年
以台鐵這種僵化的組織,他們的標案通常是發給Credit最好的投標廠商,以確保不會出問題被噹。所以當然只會給小7。
但2019年會有所改變,肯定是全家的實力在台鐵來說已經可以跟 7-11 一拼高下。拿下台鐵這是全家長期努力拼搏厚植實力的成果,絕不會只是權利金比較高或是回饋項目寫比較多就能拿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