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茜的世界財經周報》
【每個世代都有值得仰望的身影 AI時代創業者Tesla 創辦人穆斯克與Amazon貝佐斯想成為太空探險夢想家 希望帶領人類看見自己的渺小 且不再區分彼此 信仰戰爭】
「我們選擇要在這十年內,完成登陸月球以及其他的挑戰,不是因為這些挑戰很簡單,正是因為這些挑戰很困難,」美國已故前總統約翰甘迺迪。
我們總在每個世代,尋求一個值得仰望的身影,過去多數是權傾一時的政治人物,或者家財萬貫的商業富豪。
上世紀洛克斐勒家族,曾靠控制石油成就百年基業,從而影響國家決策,但即便躍身成全球第一個億萬富翁,繁衍六代的家族成員也人才輩出,最終無論活躍於國際舞台,晉身重量級學者,抑或是當上副總統(Nelson Rockfeller),仍選擇以投入慈善事業淡出。
這世紀的典範人物多了些願景,像是前紐約市長彭博身價360億美元,名列富比士富豪榜第14位,雖然始終與美國總統一職擦肩而過,但他擅於用管理長才經營媒體,並擔任聯合國特使,全心投入對抗全球暖化,正反評價之餘,多數仍對他豎起大拇指。
「火箭快速且完整的重覆使用,將是開啟太空之門的關鍵鑰匙,」特斯拉創辦人穆斯克。
「如果我們能降低發射的花費十倍,甚至百倍,我們將能生活在一個全新的世界,」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
在人類登陸月球後的半世紀,科技富豪用天馬行空的創意,賺進天價財富,也寫下傲世傳奇,但他們的下一步卻不約而同聚焦太空,其中特斯拉創辦人穆斯克,對上亞馬遜創辦人貝佐斯,被視為一場初登場,最精彩的太空較勁,「我們正站在一個新太空時代的門口,輸贏更多憑藉的是商業競爭和個人的虛榮,」FT記者John Thornhill。
有別於過去太空總是民族國家的競技場,這些科技富豪把夢想發揮到極致,努力把地球人送上太空旅遊,縮減太空旅行成本,讓人類可以直奔火星或更遙遠的星球,進而讓百萬人未來得以在太空生存工作,但橫亙在眼前的頭一個難題,是得先打造出價格低廉的載運火箭。
「近期已經有幾個製造商,可以提供回收火箭的做法,部分火箭甚至已經可以降落在一個平台上,重新回收再使用,所以我們可以一次又一次發射火箭,使前進太空的成本大幅下降,」英衛星通訊公司INMARSAT執行長Rupert Pearce。
這其中商機不可同日而語,相較於1945年,人類才剛能掌握太空軌跡,如今已經是價值數十億美元的產業,「當我們看著電視上火箭發射以為這是太空,其實太空產業還涵蓋直播衛星電視跟全球衛星定位產品跟服務,所以對我們生活的影響是日以繼夜,這些都具備全球性的市場,也是我們靠太空賺錢的所在,」Bryce太空科技公司執行長Carissa Christensen。
但過去要探索太空,僅限於政府機關諸如美國太空總署NASA,或者俄羅斯的聯邦太空總署Roskosmos,龐大的商機讓這個獨占的意義被重新檢視,我們為什麼只能藉由這雙,政治主導的眼睛來了解地球,或是廣闊的宇宙,到底誰有資格成為跨星際的物種。
「我不會稱他們是企業家,全球企業家意味著要冒險,並如你所知要形成新市場,事實上我認為,所有在太空中不同的行為者,包括美國太空總署NASA,都具備企業家的角色,但只認定公司才是企業家,並把NASA當成某種僵化的恐龍,我認為這存在部分問題,所以比如說,當我們發展太空觀光,為什麼那些極有錢富豪所付出的全額票價,全進了像SpaceX這種公司的口袋,沒有一分一毫用在那些實際上負擔不起的大眾基礎建設上呢,」UCL倫敦大學學院教授Mariana Mazzucato。
「我們或者是美國太空總署應該要拿到回報嗎,政府應該要從這些變為可能的事情上得到回報嗎,這些企業是否需要付錢給政府呢,我的答案是沒必要,他們已經有繳稅,有產生獲利,他們創造了新的產業,這一切的結果都已經成為政府的財源,」前NASA太空人Charles Bolden。
高盛曾經粗估,打從進入這個新的太空世代,光是兩千年以來外界對新創公司的投入,就已達133億美元,他們深信未來20年可能爆增到數兆美元,因為來自太空的獲利難以估計,而特斯拉創辦人穆斯克更率先放眼火星,日前就曾公開誇口要在火星退休,帶大家移民天際。
「19世紀,每個人都聚焦在北極探索,然後當目標達成時,他們又前往南極,然後1953年是珠穆朗瑪峰,我們登上了頂峰,然後1969年是月球,我們登上月球,如今人們聲稱他們對火星有興趣,但實際上那裡只有不含礦的岩石,及有毒氣體,你不能走出去,人們必須走出來生活,所以一旦人類社會決定了優先順序,我們就可能可以在10到15年內登上火星,問題是這非常昂貴,而且我們無法從中獲利,根本就無法獲利,」科幻小說作者Kim Stanley Robinson。
2006年,一名女子付費前往太空,當初只是想用兩千萬美元圓一個夢,「(從太空回看)你完全無法指出一個國家是從哪裡開始,另一個國家到哪裡結束,會產生衝突的一切都煙消雲散,然後你會看到我們的地球,就是我們所有人共同的家,這樣的景象,我希望世界領袖們都能看到,因為他們做出來的政策將會大不相同,」首名付費女太空人Anousheh Ansari。
這正是當前,積極投入太空競賽的科技富豪們,腦中的共同信念,一個超越國界,跨越意識形態的世界觀,讓他們因夢想而偉大,且永遠不會被現實挫敗。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全世界除了正在忙著防疫之外,也漸漸的開啟吹起了一股反中的風潮。幾十年來的老大哥美國,對現在最大的競爭對手還是祭出了越來越多的制裁措施。今天我們來聊聊到底中國人自己是怎麼想? 中國人對現在這個世界反中的情況,肯定是不會太開心,中國人就是會覺得,外國的打壓都是因為他們忌妒中國的成就,怕中國人快要贏過他...
周 深 我的答案 評價 在 羽茜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關於人生,沒有人能給妳答案》
在網路上時常看到這樣的提問:「我應該當全職媽媽還是繼續工作?」每一次我都會點進去看,一半是好奇發問者的狀況,另一半是想,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回答。但是三言兩語的推文根本容納不下我的答案,又或者,一句話就可以說完。
要當職業婦女或全職媽媽,這個問題就算只是縮短到孩子上幼稚園前的三年好了,也就像是在問:我接下來的三年,該過著怎麼樣的生活?
這怎麼會是別人可以回答的問題?但我也理解為什麼想要傾聽別人的看法,因為那也是我時常會有的心情。
我想最關鍵的是,關於人生,妳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
我們都會被很多迷思牽著走,有些根本就是不知不覺,包括:只有工作才叫做自我實現;做好時間管理就能做好職業婦女;只要非常努力就能克服一切;只要另一半支持就可以兼顧工作與家庭…等等,族繁不及備載,這當中有多少是對的,但也有多少不適用的狀況,要個人去經驗過才能體會。
有時這些迷思也會從別人口中說出來變得像是對我們的攻擊,比方說:因為妳不夠努力才無法克服;因為妳無法搞定妳老公、讓他支持妳,才會被牽著鼻子走;妳能力好卻不工作只做媽媽,是件可惜的事情;妳的標準太高效率又太低,才會沒辦法甚麼事都做好…
在經驗不夠的時候我們就會對別人的攻擊照單全收,讓自己的自信心傷痕累累,儘管他們也未必是要攻擊而只是想分享經驗或給予建議,但無論是自己心裡的聲音或別人的聲音,只有充分了解自己之後,才能態度堅定,把不適用的部分加以過濾、排除,留下更清楚看見的自我。
注視自己是很難的一件事情。
我發現,對女性來說,我們很在意的是別人用什麼眼光注視我們,而不是我們用什麼眼光看見自己。別人對我們欣賞或肯定,我們就覺得自己不錯,對我們批評否定時,我們就覺得自己應該要躲起來感到羞愧,別人覺得我們好或不好,取代了我們自己覺得好或不好。
選擇,也是一樣。
我們會希望自己的選擇獲得支持和認同,想要詢問別人,多少是因為沒有信心、想避免犯錯,但科學研究可以如此,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進一步探詢,沒有標準答案的人生,卻只有自己是最重要的指標。
凡事從經驗中才能產生信心(不管是成功或失敗的經驗都一樣),否則再多人說「好」的答案,自己還是免不了要去想,「或許,不這麼做還會更好。」
就像我現在已經知道帶小孩通勤有多麼辛苦,承認了自己的極限,但我可以很確定的說,如果我是在工作前聽別人這麼說,所以一開始就放棄帶小孩通勤工作的念頭,那麼我到現在還是會懷疑我是不是輕言放棄一個好的工作機會,為小孩便秘、失眠的問題而不工作,是不是太過小題大作。
傾聽再多意見也不如自己去做選擇、主動地試試看,無論是想挑戰做全職媽媽還是職業婦女,從經驗中產生的選擇是最踏實的,其餘的都叫做想像,叫做事前的規劃(而常常趕不上變化)。
每個人能夠習慣和喜歡的生活不同,一個全職媽媽樂在其中的生活,可能對另一個適合做職業婦女的人來說,聽起來就像噩夢(反過來也是),別人的建議永遠都抵不過自己的了解和體會,想要做出「自己覺得好」的選擇,重點是要時常捫心自問,自己究竟覺得什麼好,而不是「看起來好」。
不要被別人的故事影響太深,也不要被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主導,做選擇最重要的是要了解自己,而了解自己的這項任務,沒有別人可以代替。
哪怕結果是做錯選擇,主動選擇的感覺,就是和被動地「被選擇」的感覺不同,我覺得遺憾的感覺主要不是來自失敗,而是來自—明明想要嘗試,卻什麼都沒有做。
這樣說起來,選擇做全職媽媽還是職業婦女,都一樣是人生的挑戰,抱著迎接挑戰的心情去做,沒有辦法一次把事情做對也是一種收穫,想到錯過孩子的成長好像會對孩子造成很多影響,但是錯過自己的職業生涯黃金期好像也會無法挽回,在這好像無論如何都只能拚一次、然後注定要失去什麼的選擇關頭,其實還是有選擇的。
可以選擇做一個主動的人,或者被動的人,主動的人寫自己的故事,然後,就連那些選擇後必須有所放下的遺憾,也好像沒那麼遺憾了。
這是我的感覺。
****
離題一下,不要看我這樣,其實挑戰轉型成職業婦女但是失敗的事情,對我打擊其實不小,我幾乎每天都會想起來,然後會牽連甚廣地把我以前想做、做過、然後沒成功的事情全部加在一起來懷疑自己。
所以我想到要支持大家去嘗試時,也停下來想了一下,那如果失敗時,跟我當時一樣失眠、煩惱到哭呢?那種「早知道不要嘗試,現在糗大了」的感覺還是不太好受,畢竟不管是做全職媽媽或職業婦女都會影響到很多人的。
但,又還是覺得,我現在的踏實感就是來自我失敗過。那這樣我還是想說,如果妳想做全職媽媽,就去試試看,看看一兩周一兩個月自己帶小孩,和想像中一不一樣。如果妳想做職業婦女,也去試試看,找個兼職或接案,把孩子託付給可以信賴的人,看看大家這種分工的情形,和想像中一不一樣。
重點是在於很多事情,實踐跟想像是不一樣的。建議再好,比不過自己親身去實踐。所以我又很矛盾地來鼓勵大家去嘗試看看了。
關於該做職業婦女或全職媽媽,有意願卻沒有選擇的媽媽,是我很想很想擁抱、給予溫暖、有機會想當面說「妳辛苦了」的對象💕,而能夠選擇但猶豫不決的媽媽,則是我很想鼓勵去挑戰自我的人。我能做的只有文字,就藉此回報大家對我的鼓勵,還有挫折時給我的安慰吧!
#心情抒發也歡迎分享喔
#星期五了大家心情有沒有很好呢
#嘿妳要過的好喔
周 深 我的答案 評價 在 Sonya Travel & Photograph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北韓旅行的意義
我很少看英文書籍,卻於多年前,一口氣把“Nothing to Envy”看完。它打開了我對北韓的第一印象,深刻而極其負面。脫北者的故事,加上往後各個媒體的渲染,所拼湊成北韓人活在水深火熱的畫面,就更牢不可破。
「為什麼要去北韓?你能看到的,全都是假像!」
「間接給北韓政府賺錢,不就是變相支持他們發展核武嗎?」
「好奇!」這是我的答案。道聽途說了太久,不滿足於只是不斷拼湊別人的零碎、不希望只能以別人的故事做批判。親身去走一趟看看,孰真孰假,至少都是我的經歷。
在北韓旅行,有一種久違的集中與認真,無時無刻都充滿好奇。在車上、走在路上,任何一處風景都不想錯過。眼見到的每個畫面,都直入腦袋,自動掃描分析;每次和北韓人接觸,也讓人特別珍惜,他們的神態、語言、肢體動作,全觀察入微,渴望從對方身上得到更多。這種無時無刻對一個陌生地方與陌生人無窮的求知慾與好奇,讓人疲累,也讓人興奮!生活與旅程,本該如此,只是我們在大城市習慣了視而不見、放下了對身邊事物的好奇。
毫無疑問,北韓是個神秘而充滿荒誕的國度。但有趣地,當我身在北韓,我並不覺得害怕;就是已有心理準備四周滿佈線眼,也不會渾身不自在。甚至,很快,會漸漸下意識地放下了戒備心。大概,是我從沒有想過要挑戰這個國家甚麼,也不以測試其底線為目標。我,只想看看。
每個地方、不同宗教、不同民族,都有自己的規範與制度,作為過客,我們都得去遵守,這是一份基本的尊重。你可以不認同,但也不必去挑戰。就比如在某些伊斯蘭國家,女性必須帶頭巾、穿長袖;進寺廟,不要穿吊帶背心、短褲。你可以不前往,但不必打破別人的規範。
平壤,的確是北韓打造面向世界的美好一面,眼睛所見的一切,似乎都顛覆了大家對北韓「水深火熱」的印象。但我們亦不能單憑這點,而否定所能看到的一切皆是虛假。我不為北韓說好話,只覺得我們也應該公平去對待和評價。五十步笑百步,那些我們熟悉的大國,誰沒有在玩弄虛偽的把戲?誰沒有隱惡揚善?誰不是以自己的利益為重?
「為甚麼其他國家可以發展核武,我們卻不行?」北韓導遊誠懇地問。
有人說,北韓旅遊是助紂為虐,肥了金家,又陷世界於恐慌之中。我想,我們亦不必把自己想得那麼重要。去或不去,都是個人選擇而已。匆匆數天天,我們不足以了解一個國家、更不可能足以解救任何「水深火熱」中的北韓人。我們,只是過客。
假如北韓旅行是一台舞台劇,作為角色之一,我樂於參與其中。劇本可以荒誕、場景可以虛假,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卻是真實、是獨一無二。我不必向戲外的你證實,你也不必質疑。
北韓旅行的意義?在我,就跟其他國家旅行的意義一樣。
---
📍『北韓馬拉松2017』Vlog:
https://goo.gl/Eeb7Nv
📍撰文『不自由中的”最自由”』:
https://goo.gl/zJhCs1
📍完賽一刻:https://goo.gl/v7YNNY
GLO Travel
周 深 我的答案 評價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全世界除了正在忙著防疫之外,也漸漸的開啟吹起了一股反中的風潮。幾十年來的老大哥美國,對現在最大的競爭對手還是祭出了越來越多的制裁措施。今天我們來聊聊到底中國人自己是怎麼想?
中國人對現在這個世界反中的情況,肯定是不會太開心,中國人就是會覺得,外國的打壓都是因為他們忌妒中國的成就,怕中國人快要贏過他們了所以開始出奧步。也不會有人覺得可以趁機對中國政府施加一些壓力來推進改革,就算真的有人這樣想也不敢公開說出來,畢竟你要說什麼黨是有給標準答案的。對中國政府來說,中國人怎麼想又不重要。
不過我最近突然開始檢討自己的一些觀念。我們往往都覺得,要選一定會選住在民主國家,不會住在極權國家。特別是我們都做新聞的嘛,這份工作沒有自由哪有可能好做。所以我們都覺得,住在極權國家的人一定都很痛苦。可是萬一不是這樣咧?有沒有可能其實他們過得也很好,沒什麼不滿的,根本沒有想要民主。我們只是強加自己的想法在他們身上?
而且前一陣子哈佛公布了一項對中國的長期調查報告。報告的結果就是說,從2003到2016年這13年之間,基本上中國人對於自己政府的滿意度是越來越高的耶,在這13年間他們調查的人員總共面對面深度訪談三萬多人。
而且他們不是只有問中央政府的滿意度而已喔,他們是從上往下一路調查,問你說,咦你覺得中央政府你滿意嗎?你覺得省政府你滿意嗎?那縣政府、鄉政府之類的呢?總之不管是哪一個層級的政府,調查出來的趨勢就是中國人對政府的滿意度都是越來越高,而且2016年人民對中央政府的滿意度高達93%。
當然還是會有人不滿啦,數據上看起來中國人對地方政府比較不滿,像是2016年對鄉政府的滿意度就只有70%多一點點而已。或許是因為中國這麼大,相較之下中央發生的事情就不像地方政府這麼容易看到啊。越熟悉的東西就會看到越多缺點。
中國政府感覺也滿注重這個報告的,在結果出來之後央視特地花了超過一分鐘的時間來介紹這篇報導,華春瑩也有公開引用這份研究。不過這個報告裡面也不是百分之百都在說中國很棒,裡面也是有講到一些負面的事情啊。
比如說裡面有提到人民對政府貪腐的看法啊。這個的趨勢就跟前面的滿意度不一樣。本來2009年的時候民眾覺得政府反貪腐做的好跟做的不好的人大概一半一半。過兩年2011年的時候就已經變成快要六成覺得政府反貪做的不好。覺得政府官員很清廉的人,也是在這兩年從43%掉到35%。
看到這裡是不是覺得有點奇怪,覺得政府越來越貪,但是大家反而越來越滿意?哪有這種事?到底哈佛調查亂整理還是中國人亂講啊?首先影響評價的事情不會只有一件,而且報告裡也有說。整體來看,民眾對於地方政府官員的印象有越來越好,覺得自己的問題有好好被解決的人越來越多。
雖然這份調查報告由於哈佛的人手不足,還跟中國在地的民調機構合作,雖然中國有民調機構聽起來很不可思議。不過人家再怎麼樣也是哈佛,不可能拿一個馬上就要被拆穿的報告來砸自己的招牌吧?我覺得這還是有參考價值啦,畢竟不討論人權問題的話,中國的生活水準確實有越來越高,這個角度看起來是有越來越進步。而且這跟我一開始在想的事情沒有衝突啊。
就算現在普遍認為民主制度對整體社會比極權好的,但是不能總是一廂情願的以為生活在裡面的人們每一個都希望改變,我們應該要尊重他們不想要自由的自由。
但最後我也要再強調一點,尊重中國民眾對自家政體的選擇,不表示外界對像新疆再教育營這種危害人權的狀況就不能嘴。這就跟養狗一樣,雖然狗是你家養的,但你虐狗的時候,仍然是很低級的行為,還是眾人得以譴責的行為,更何況我們講的是人欸,最最重要的是,被什麼樣的政府管是這些少數民族有得選擇的嗎?
--------------------------------------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每周四晚間8點55分在 #寰宇新聞台 播出,沒跟上的也沒關係,歡迎訂閱我們的 YouTube 頻道 🔔#范琪斐的寰宇漫遊 🔔https://reurl.cc/ZvKM3 1000pm準時上傳完整版!
周 深 我的答案 評價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10/13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20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自信表達力》~讓你不再害怕開口
從「敢表達、說清楚」到讓人「聽得進、會去做」的完整學習
課程連結:https://pse.is/RG5NC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AjySLoa2f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UJK9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Podcast應用裡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Himalaya收聽~https://www.himalaya.com/ekoob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歡迎收聽「一天聽一點」,我們每週一到週五晚上7點,準時為你更新,結合心理跟生活的真實運用,每天陪伴你進步一點點;如果你每天都想要有所進步的話,就請你一定要訂閱我們的頻道。
活在台灣的我們,很難想象哦在21世紀的今天,有很多落後國家,是沒有解決隨地大小便的問題;在他們的生活環境裡,最大的污染源其實就是人!
在1999年的時候,國際組織曾經給孟加拉提供了一些援助,讓他們在各個村莊都蓋公共廁所;但是後來發現,真正的問題,不是在於他們有沒有公共廁所,而是當地的人根本不愛用廁所啊!
在那個時候的孟加拉,不管是鄉村、田邊、路邊,還是住宅周圍,都是人的糞便,而糞便特別容易導致傳染疾病。
只是人是習慣的動物,當地人這麼多年都是這樣過生活,所以就算給他們蓋公共廁所,他們也只是偶爾才去用。
有些乾脆把它當成倉庫來使用,在當地的居民看來,這些公共廁所,比他們的房子都還要漂亮,怎麼可能在裡面大小便?
這是一個整體的社會氛圍,如果這個氛圍沒有改變,其實是不太可能調整他們的習慣;然而就在這個當下,有一個國際組織,他們用一個很有技巧的方法,幫助孟加拉解決了隨地大小便的問題!
他們在短時間裡,把這樣的狀況的比例,從38%降到1%。他們的做法是什麼呢?
他們的做法,是深入各個鄉村裡面,去給村民表演一個節目,這個節目怎麼演的哦?
就是他們派一個衣著整齊的外地人,走到他們的村裡,到處走走看看,然後呢,專門去看他們地上的糞便。
而且不斷的去問這些村民,關於糞便的問題;所有的村民都覺得這個人蠻有意思,於是慢慢的就聚在他身旁,看他到底要幹嘛?
而這個人就順勢的,把所有的村民都召集起來,掛了一個村子的地圖,然後讓這些村民幫忙用黃色的標記,標出那些可能出現糞便的位置。
大家就左一手、右一手,到最後就是整個地圖都變得黃色的;那我想如果你是村民,當下看到那個地圖,感覺也會很不好意思,然而到了此刻,這一場秀才準備要開始!
這個人拿出一個非常非常乾淨的水杯,在裡面倒了一杯清水,然後問這些村民說誰能喝這杯水,這所有人都認為乾淨的水當然可以喝。
那接下來這個人,拔了自己幾根頭髮,走到附近的一坨糞便,然後用他的頭髮粘了一些糞便,接著把頭髮放到水裡面,攪和了一下。
他又問,那現在還有誰願意喝這杯水?想當然爾,根本沒有人願意喝。
於是他接著問村民啊,那你知不知道蒼蠅有幾條腿呢?村民說六條啊!
他接著說,那麼當蒼蠅停在糞便上的時候,它的六隻腳沾到的糞便,是會比我這幾根頭髮沾到的多,還是來的少呢?
而且如果蒼蠅剛剛在糞便上停留過,接著又飛到你的家裡,在你吃的食物上停了一下,那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當村民聽到這裡,根本不用再多說什麼,他們就很清楚知道,這樣的日子不能再繼續下去了,而以後也不要隨地大小便。
然而這個故事你聽到這裡,你會發現噢,其實按照基本理性來看,所有人都知道蒼蠅飛來飛去很髒;而且到處都有大便這件事情,本來就會污染,可是沒有人真正面對這個問題。
然而不面對這個問題的關鍵,在於沒有人真正的,把這裡面的關聯「展演」給他們看。所以呢,我把這個例子談到這裡,不知道讓你想到什麼?
我們常常在面對真實的人生、真實的人際,特別是要說服別人的時候,我們總是用一種簡單粗暴的方法,你缺什麼我給你什麼。
但是就像孟加拉的例子一樣,你覺得大家缺公共廁所,你給他廁所,問題就解決了嗎?
其實人性是很複雜,又很簡單的存在;它的複雜就在於,有時候表面上他缺的你給了,也沒有辦法解決問題。
然而簡單的部分就在於,我如何創造他有感的部分?而這「有感」的部分,並不是用強制的,也不是用規定的,更不是用簡單粗暴的所謂的滿足需求。
而是我們在傳遞信息的過程當中,我們能不能為對方設計一個親身的體驗,一個想象當中的連結;而且讓整個過程,在很短的時間裡面把它完成。
在這個過程裡,不是告訴別人一個所謂的標準答案,而是讓想法在你的對象的心中自己產生。
這也是我在這麼多年的教學過程當中,一直很努力的要帶給所有我們的學生,或者是有緣分接觸到我們內容的朋友。
在這裡面,需要用一個很敏銳、很細膩的姿態去靠近別人,並且熟悉的使用「隱喻」跟「展演」的方法。
所以關於這方面,我曾經花了很多功夫,不斷的自我精進,我也一直試圖的想要找一些可能性,把這些觀念怎麼用隱喻,怎麼去跟別人連結跟引導,帶給所有的朋友。
然而我在這邊很開心,也很興奮的跟你分享,在這麼多年的努力跟尋覓底下,我們即將在7月6號,推出一門全新的線上課程,叫做【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
這一門課,是由哈克~黃士均博士所主講。
他是我所有認識的朋友,與老師當中,最懂得怎麼樣溫柔的靠近別人,怎麼樣善用隱喻跟潛意識的力量,去創造出人與人之間更好的連結。
我想,人與人之間,有的並不是好壞與優劣的差別,而是在於差別的本身;我們如果能看到這一點、也看懂這一點的話,你會發現一個人個性跟你不一樣,那又如何?
這不代表你沒有辦法跟別人連結,這更不代表你們中間,會有很多無法弭平的衝突。
或許從整個人生的角度來看,我們怎麼跟別人靠近、我們怎麼跟別人連結,永遠比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來得更為重要!
所以呢,我很開心的為你推薦7月6號,我們即將上線的【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期待你的加入。
相信你會透過這一門課,學會最溫暖、溫柔的靠近;期盼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除了youtube之外,我們也有Podcast的頻道,你只要在Podcast的應用裡面,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你就可以訂閱我們,也記得給我們五顆星的評價,我們需要你用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我們在每一段影片的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那當然了,也別忘了7月6號,跟我們一起加入哈克的【與人連結的三個秘密】,那麼今天就跟你聊這邊,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
周 深 我的答案 評價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GXZWM
【7/4 開課!】《學「問」~高難度對話的望聞問切》~第19期
掌握達成共識的關鍵能力!
課程資訊:http://www.koob.com.tw/contents/232
更多學員心得分享:http://goo.gl/A07zZ0
【線上課程】《理財心裡學》~擺脫家庭影響,從心培養富體質
課程連結:https://pse.is/EPBWE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HgrDK7pqR-0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NJ5VE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se.is/LVRLY
【隱喻工作坊】認識自己的獨特,與潛意識做朋友~2020/05/23 開課
課程資訊: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165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不定期推出補充教材,讓學習無限延伸:https://pros.is/KQZZH
【我們有Podcast囉~】歡迎到Apple或Android內建的Podcast搜尋「啟點文化一天聽一點」訂閱我們!另外,在Spotify和Soundon也找得到喔!
Apple Podcast~https://pse.is/N2WCZ
Google Podcast~https://pse.is/PEN2Z
在Spotify收聽~https://pse.is/PQT76
在SoundCloud收聽~https://soundcloud.com/ekoob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 X Telegram 」:https://t.me/turnkeysolution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拖延」是現代人經常會有的困擾,像是工作上該交的預算、該做的簡報,一定要拖到deadline前才會想要動。
再不然就是明明知道該運動、該學英文,也知道這件事情拖久了,對自己一點好處也沒有,但是在具體的行為上,老是會拖拖拉拉的不想動,那到底該怎麼辦?
在提供解方之前,我先跟大家分享一個實務的經驗喔!
在美國的加州,有一個執業的心理學家,叫做「尼爾.費歐」博士。他就曾經在加州大學的柏克萊分校,輔導過一群因為「拖延」而沒辦法完成論文的研究生。
他發現喔,平均會花三到十三年才完成論文的人,表面上什麼事情也沒有做;但是其實他們承受了很多的痛苦;而這些痛苦的來源,是因為他們都有一些共同的內在信念。
什麼樣的內在信念呢?這些造成拖延的內在信念總共有四個。第一,覺得自己永遠在工作,為了產出具體的工作進度,讓自己一直保持著忙碌。
第二個,他們為了可以完成論文,取消所有的行程,好讓自己可以不斷的寫作,甚至於連派對、朋友、運動…這些事情都變成「寫完論文之後的事」;這也造成了他們覺得人生「停滯不前」的潛意識。
再來第三個信念,就是覺得自己為了工作犧牲、受到剝奪是應該的。因為工作本來就不會讓人舒服,人都需要受苦才能生產出高品質的工作成果。
而最後第四個,因為他們實際上沒有產出多少成果,就認為啊要是他把時間花在和朋友相處,或者是參與休閒娛樂,這是不對的事。
結果在參與休閒、娛樂活動的時候,內疚感很大啊、心神不寧、很有罪惡感,根本沒有辦法好好的放鬆嘛!
不過比較有趣的是喔,相較這些拖延的研究生,費歐博士反觀那些能夠在兩年之內,就做完研究、寫完論文的人,他們幾乎每天都要跑步啊、游泳啊,或者是跳舞。
每周都會跟朋友共進晚餐,藉此代謝自己的疲勞,保持對論文的動力和興趣,才能每周投入二十幾個小時的時間,進行高品質的寫作,順利完成論文。
也就是說,這些工作效率高、進度良好的研究生,他們把身心的健康,和休閒娛樂視為優先的選擇事項;並且把玩樂這種看似沒有產出的活動,納入論文寫作計畫的一部份,反而創造了他們的高效能!
聽到這裡你會不會覺得很好奇,「刻意玩樂,反而玩出高效率」這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邏輯跟道理呢?其實答案很簡單,因為人的天性就是「趨樂避苦」啊!
想要玩樂本來就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要是你一昧的去打壓它,要自己不玩樂,它的反作用力就會更大。
這也像是喔,我們都經過的那種青少年的叛逆時期。那個時候爸爸、媽媽要你不要抽煙、不要談戀愛,有用嗎?
是不是大人越叫你「不要做」的那件事情啊,反而會讓你越想要去做、越想要去試試看呢?
這也是心理學裡,常常說的~「不要想白熊」這樣的效應,你越要一個人「不要想白熊」,他只會滿頭滿腦的都是白熊在亂跑啊!
既然知道了「凡抗拒的,必強大」,越是讓自己不要想玩樂,只會卡在原地,讓自己越來越拖延。
那倒不如好好的正視它、好好的去正視「想要玩樂」這樣的心理狀態,把它納進工作裡面,成為工作的一部份!
除此之外呢,尼爾.費歐博士在研究「成功者的行為模式」的時候,更發現要達成良好的工作品質,盡可能減少拖延行為,那麼「不帶罪惡感的玩樂」更是必要中的必要啊!
但是事實上,「不帶罪惡感的玩樂」是個很矛盾的道理!怎麼說呢?假如你即將面對一項重要的工作,以一般人的直覺來講,可能會排除外務,刻意閉關一陣子來進行準備。
而「不帶罪惡感的玩樂」卻違反直覺的強調,在進行重要的工作的時候,為了達到更好的品質、更高的生產力。
那就不能阻止自己享受生活,反而要有意識的、刻意的安排娛樂和放鬆,容許自己玩耍,才能更有生產力。
其實有很多優化個人表現、管理個人壓力這些的實驗,都證實了這件事啊!
因為有意識的安排放鬆、玩樂、跟人交流,會安撫人們更深層的一種生存焦慮。
這是什麼樣的「生存焦慮」呢?那就是害怕失去「跟人的連結」。也就是說喔,只要你了解在進行重要的工作的過程裡面,持續的安排時間和朋友相處、運動、休閒。
你就能夠在面對工作的時候,減少這種恐懼感,有意識的投入休閒娛樂,反而能夠幫自己重新充電,再次激發動力、活力還有你的創造力!
總結來看,人們會拖延的原因很多,而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啊,在我們的潛意識裡,會擔心開始工作就沒有時間玩樂。
或者是認定工作會奪走休閒娛樂和生命的美好,所以乾脆喔死撐著、會做很多事情,但是就是不好好的投入工作。
而「有意識的安排玩樂」這個策略,就是要你把運動、社交這些活動,納入每週的計畫;如此呢「沒有時間休息」的這樣的想法,它不僅不會存在,還能夠給你內在更大的動力。
總而言之呢,把「玩樂」跟「工作」視為同樣重要的事情,是個很有效能夠克服拖延的好方法。
所以呢,如果你接下來有一個重要的計畫,除了「代辦事項」跟「進度管控」之外,請你務必把「休閒跟玩耍」也安排進去,因為只有能享受生活的人,才能夠盡力的工作!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啓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記得訂閱我們的頻道,YouTube的朋友記得訂閱旁邊的小鈴鐺也要按下去。
而Podcast的朋友呢,請記得喔除了訂閱我們之外,給我們5顆星的評價,我們都需要你用最具體的行為來支持我們。
然而如果你對於啟點文化的商品,或課程有興趣的話,如同今天談到這個主題「拖延」;我有一門線上課程,叫做【時間駕訓班】。
這一門課程,會幫助你回到我們心智運作的核心,來幫助自己調整自己的內在跟外在的狀態,幫助你達成效率的最佳化。
那當然了,除了內在狀態與外在狀態的調整之外,【時間駕訓班】也會帶給你很具體、很實用的安排、管控自己時間,讓自己效率最佳化的具體作法。
這一門課呢,從推出到現在已經受到很多朋友的歡迎喔,期待你的加入,希望我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前進;那麼今天我們就聊到這邊了,謝謝你的收看,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