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音樂劇資訊分享
2020 New Musical in London
.
Pretty Woman: The Musical
麻雀變鳳凰音樂劇
.
你,喜歡好萊塢式的浪漫愛情喜劇電影嗎?🤔
.
經典的好萊塢愛情電影 "麻雀變鳳凰"上映於1990年,到今年剛好30周年。
由李察吉爾與茱莉亞羅勃茲兩位好萊塢知名演員所演出的電影 "麻雀變鳳凰"
劇情描述從紐約到洛杉磯的高富帥Edward Lewis與前女友在電話中分手之後
在紅燈區遇見Vivian Ward而決定要買她一周的時間陪伴
.
這種身分懸殊的關係,也在這一周的相處產生了化學變化
女主角感受到被改造成為上流社會的生活變化
男主角也因為女主角而改變工作事業上的作風
.
基本上,就是一部非常典型的好萊塢式的愛情片,也靠男女主角的顏值撐起整部電影‼️
.
-------------------------------------------
.
👉From Film to Musical
美國紐約百老匯將這部經典的愛情電影改編成舞台劇,並在2018年3月先在芝加哥劇院預演,同年8月正式在紐約百老匯的 Nederlander Theatre開演
總共在紐約百老匯演出長達一年的時間,一直到2019年8月結束演出
2020年,同時展開美國國內巡迴演出,以及英國倫敦West End駐演一年
.
舞台劇的劇本由原本電影版的導演 Gary Marshall以及J. F. Lawton改編,音樂則是由Bryan Adams & Jim Vallance 重新編寫。
故事劇情從電影搬上舞台,保留原本電影版許多經典橋段,
像是Edward買項鍊給Vivian時,故意把項鍊盒給蓋上夾住Vivian的手
或是兩人一起搭飛機去看歌劇,Vivian在包廂還不太會使用望遠鏡
但也因為舞台限制而有所些微改編故事劇情
從好萊塢這座城市開始故事,故事發展著重男女主角的一周相處的感情發展
舞台劇劇情有 Edward彈琴,Vivian慢慢走過去欣賞
或是 Vivian看到躺在床上的Edward,想靠近卻又不敢太靠近
營造兩人逐漸靠近的關係
.
Pretty Woman 音樂劇的音樂配樂是與知名樂團詞曲製作人兼吉他手的 Bryn Adams 著手創作,這是他首部音樂劇配樂作品,與他的音樂夥伴Jim Vallance一起完成
.
整個故事劇情大致上保留30年前的電影經典橋段,但是,音樂則是非常有 Bryan Adams的音樂風格,具有非常流行音樂的元素
但因為故事劇情,音樂風格會帶點80或是90年代的流行音樂風格元素
並且,整個音樂劇版本的音樂是跟30年前的電影版配樂不同,絕大部分都是重新編寫配樂
.
舞台版音樂劇也會增加許多歌唱與舞蹈場景,將會有別於電影的呈現
總共有9位樂手現場演出伴奏配樂,包含鍵盤、吉他、貝斯、鼓、小提琴、中提琴與大提琴
.
.
👉#麻雀變鳳凰音樂劇版
Pretty Woman: The Musical
.
即日起,一直到2021年1月2日,將於英國倫敦Piccadily Theatre 皮卡地利劇院演出為期一年的演出
.
英國倫敦版本的男女主角是由 Danny Mac以及Aimie Atkinson 兩位英國演員所擔綱演出
Danny Mac 從2009年開始於倫敦音樂劇 Wicked 演出擔任合唱角色有兩年的時間,之後又到 Hollyoaks演出四年。並在2016年,參加BBC電視節目Strictly Come Dancing的舞蹈比賽
可以說是兼具音樂劇的歌舞訓練以及舞蹈比賽的舞藝認證
.
倫敦版的Danny Mac 與 Aimie Atkinson 可以說是兼具顏值與歌藝
有興趣欣賞的人
這部音樂劇僅於 Piccadily Theatre 演出為期10個月的檔期
2021年1月演出結束之後並不會在同一個劇院繼續演出
好好把握2020年,這一整年度的時間來欣賞這部從好萊塢電影改編的音樂劇
--------------------------------------------
👉#2021音樂劇預告
.
英國倫敦Piccadily Theatre將在2021年
迎來另一部現今正在紐約百老匯上演的音樂劇
"紅磨坊" Moulin Rouge! the Musical
改編自同名電影 "紅磨坊" Moulin Rouge現在正於美國紐約百老匯演出,預計在2021年3月,跨海於英國倫敦 Piccadily Theatre劇院上演
.
.
-----------------------------------------------
👉Pretty Woman: The Musical
Piccadilly Theatre
16 Denman St, Soho, London W1D 7DY
Mon. - Sat. 19:30
Wed.、Fri.、Sat. 14:30
.
.
.
.
👉"麻雀變鳳凰" 音樂劇&電影評論
看過一些美國與英國觀眾評論之後,這部劇基本上就是兩極評價,喜歡的人很喜歡,不喜歡的人會很不喜歡
.
👉#喜歡的理由
作為"音樂劇",他是適合想要放鬆看戲,不要動腦,純粹好好享受男女主角愛情故事的觀眾
尤其是想要看俊男美女唱歌調情的人,就很適合來看這部音樂劇
基本上,就是一部適合約會的音樂劇
或是姊妹們一起來看高富帥男主角約會
這種浪漫愛情片,就是一部非常適合好友情侶首選😍
.
👉#不喜歡的理由
- 對於劇本
從"電影"到"音樂劇",這個劇本對於一些女性主義的人來說,一定會有許多抨擊
畢竟整個劇情就是把身價很高男主角與出生低層的女生放在一起,這種組合一定會有很多觀眾不買單
這種男尊女卑在21世紀現實生活,其實已經不太存在
- 對於舞台
舞台設計也是非常典型百老匯式舞台呈現
如果你喜歡看有"很深入具有內涵的劇情發展" 、 "炫技科幻精緻舞台效果"
那你就不適合來看這部音樂劇🤪
.
.
👉#誰適合來看這部音樂劇
.
請先去看過電影版 "麻雀變鳳凰",只要你是喜歡/不討厭,這樣的劇情故事電影
那你就是很適合來看這部從電影改編,搬上舞台的音樂劇版
就好好享受賞心悅目的男女主角調情唱歌給你聽吧😁
「周俊吉身價」的推薦目錄:
- 關於周俊吉身價 在 Mr. Rabbit 歐洲行旅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周俊吉身價 在 V.K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周俊吉身價 在 婷婷看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周俊吉身價 在 閱讀文章- 精華區NTPU-ACC90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周俊吉身價 在 信義房屋周俊吉董事長:誠信立業主張、先義後利的堅持。《信任 的評價
- 關於周俊吉身價 在 永慶房屋幸福畢業同學會,房仲就要爽爽過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周俊吉身價 在 【為何非要進信義?!】 - Facebook-不動產貼文懶人包-2022年3月 的評價
- 關於周俊吉身價 在 [新聞] 身價最高陸富豪團阿拉善SEE生態協會首度來台開年會- 看板 ... 的評價
- 關於周俊吉身價 在 [新聞] 有趣的房產歷史新聞- 看板home-sale | PTT職涯區 的評價
周俊吉身價 在 V.K克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指尖上接到了從眼眶中沉落下的水滴,那還沒有破碎的形狀告訴我,那是靈魂在爆發之後的結晶,有多堅強,就有多脆弱。需要多少的委屈壓縮,才能成就一顆屬於我的鑽石。
為了讓女主角專心於戲劇上的表現,也為了讓尹夏沫的歌喉功力更具專業說服力,V.K克邀請了歌手與演員身分雙棲的
曾之喬演唱了《鑽石》 以及 《泡沫美人魚》兩首在劇中帶動劇情推進而重要的插曲。
曾之喬表示,為了能夠真正傳達夏沫的情感,其實是必須能跟夏沫一樣感同身受才行的。即使看過了第一版電視劇,喬喬她也在進錄音室之前重新再讀過一遍原著後才真正演唱這兩首對女主角與劇情相當關鍵的歌曲。
「鑽石這首歌不僅是夏沫對於自身價值的磨練與肯定,也是傳承自當年聽母親唱歌的懷念,那件複雜的情結是她的成長。」
「在劇中,唱出泡沫美人魚時是她努力復活的象徵,那種絕美甚至孤獨的存在更是在她的性格裡不能被輕忘的。」
「演唱這兩首歌的同時,其實我也成為了尹夏沫。我希望我真實的唱出了她的心,也能傳達出她的靈魂。」
《泡沫之夏》電視劇插曲《鑽石》
♫ AppleMusic https://goo.gl/z2r2KL
♫ KKBOX https://kkbox.fm/asMcee
♫ MyMusic https://goo.gl/h2etK4
♫ FriDayMusic https://goo.gl/yfwM6t
#泡沫之夏電視原聲帶
#泡沫之夏電視劇
#曾之喬 #VK克 #泡沫之夏 #鑽石
小巨人音樂 Tiny Giant Music
Warner/Chappell Music (Hong Kong & Taiwan)
Warner/Chappell Music
鑽石 (《泡沫之夏》電視劇插曲)
演唱 : 曾之喬
作詞:shen
作曲:V.K克
編曲:曾俞璇
製作人:V.K克
配唱製作人:V.K克
執行製作:許兆晴( TINY GIANT MUSIC LTD. )
弦樂編寫:曾俞璇
樂譜編寫:曾俞璇
合聲編寫:V.K克
合聲: 許勤毅、林慧君
配唱、弦樂錄音師&錄音室:徐玉光 / 強力錄音室
混音師&混音室:王俊傑 / 強力錄音室
第一小提琴:王茂榛
第二小提琴:張暐姍
中提琴:周孜穎
大提琴:羅翡翠
吉他:翁光煒
鼓:楊朝量
錄音工程師:林含書
助理錄音師:江昱澄
爵士鼓技師:林含書
錄音室:Studio One (TW)
其實我可能已經忘記你
其實我失去了記憶
其實我不過演了一場戲
其實我覺得很開心
你說你還有很多的顧慮
你說不能隨心所欲
你說事情沒那麽容易
先把情緒放晴
冷卻後
再繼續
會繼續
我們的曾經
像沒有曾經
冷戰後
再繼續
似有若無的回憶 誰在意
失去防備失去力氣失去自己
我們的結局最後沒有結局
她的無名指閃耀你的約定
銳利光芒狠狠劃著我的心
失去了你失去呼吸失去記憶
我們的過去不過只是過去
反復練習我會試著忘記你
在稀薄的空氣裏我快死去
讓我歇斯底里
周俊吉身價 在 婷婷看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走,回中國!” 中國正經歷民族史上罕見的人才歸國潮】
這是一個民族史上罕見的人才回流潮: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正形成最大規模留學人才“歸國潮”。截至2016年底,中國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到265.11萬人。僅2016年就有43.25萬留學人員回國,較2012年增長15.96萬人,增幅達58.48%。
“大磁場”的引力
“我想回中國”,不做巨變的旁觀者,要做巨變的創造者
“你想回中國?”
“對,這個機會很有吸引力。”
“你這個方向系里缺人,終身教職何其寶貴,有人夢寐以求卻沒有拿到。”
“謝謝您的好意。我去意已定。”
美國東部時間2017年1月26日,已獲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終身教職的副教授鄧巍巍向系主任請辭回國。
4月27日下午。在美國講臺上完最后一堂課后,鄧巍巍拍拍手上的粉筆灰,與學生作別。此時,他在美國居住15年,任教已整整7年。
是留還是走?鄧巍巍不是沒有糾結過、徘徊過。“你從哪里來?”在美國的那些年,這個眾所周知的終極問題時常拷問著他的內心。
2016年9月15日,中國“天宮二號”成功發射。曾經的大學同學坐在發射指揮大廳里參與發射,而身在美國的鄧巍巍只能靠刷朋友圈,來了解發射的情況。
那是一種游離于家門外的感覺,這感覺撞擊著他的心,也讓他找到了那個終極問題的答案。
飛速發展的祖國,有著強大的磁力,吸引著他踏上歸國的路。
“梁園雖好,非久戀之鄉!”早于鄧巍巍5年回國的袁軍華喜歡用錢學森的這句話詮釋他的離開。
“我怕再不回來就晚了!我不想當祖國發展的看客!”
2012年,袁軍華受召于“千人計劃”青年項目,結束哈佛大學的博士后工作,回到位于合肥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兩年后,他的夫人,同樣就讀于加州理工學院的張榕京回國。
……
歸去來兮,許多人遵從的是內心的呼喚。
“希望廣大海外學子秉持崇高理想,在中國人民實現中國夢的偉大奮斗中實現自身價值,努力書寫無愧于時代的華彩篇章。”
2014年初,一封習近平總書記給全體留德學子的回信從中南海傳遍全球:“走,回中國!”一時間,歸國成潮。
國際大咖回來了——
2017年,蜚聲中外的“大師”、世界著名計算機學家姚期智放棄外國國籍,轉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姚期智長期從事計算機科學和量子信息科學研究,是迄今為止世界計算機科學領域的最高獎項“圖靈獎”得主中唯一一位亞裔專家。
實際上,姚期智早已“歸心似箭”——十余年前,他辭去普林斯頓大學的終身教職。在清華,他先后創辦計算機科學實驗班、理論計算機科學研究中心、交叉信息研究院和量子信息中心,親自授課,指導學生論文,其計算機科學實驗班被外界稱為“姚班”。十余年間,一批批拔尖創新人才從這里邁向世界學術舞臺。因為“分量重”,姚期智回國被視為海外高層次人才回歸中國的“風向標”。
領軍人物回來了——
國際著名的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單分子酶學的奠基人謝曉亮、高能物理王貽芳、人工智能甘中學、新藥創制丁列明……他們的回歸使中國在各自領域的科研水平在世界上提高了10年到15年。
夫妻雙雙把家還——
從加拿大歸來的一對夫妻何理、盧宏瑋,丈夫入選國家“千人計劃”青年項目,妻子入選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
“回到祖國我們現在已經參與到國家級重大工程建設中,覺得特別有成就感,這在國外是很難想象到的。”盧宏瑋說。
同門團隊把業創——
量子物理學家潘建偉率高徒陳宇翱、陸朝陽先后回國,三人三奪世界量子電子學和量子光學領域最高榮譽——菲涅爾獎。他們在回國后組建了一支中國物理界的“夢之隊”。
潘建偉主持研制的世界上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成功發射,圓滿完成了包括在國際上率先實現千公里級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在內的三大既定科學目標……英國《自然》雜志評價:量子通信領域,中國用不到十年時間,由一個不起眼的國家發展成為世界勁旅。
“80、90后”登場了——
《麻省理工學院科技評論》雜志評選的2015年度全球杰出青年創新人物(TR35),中國“80后”青年科學家戈鈞躋身其中。
從美國斯坦福大學博士后一畢業,戈鈞即選擇回到他的母校清華大學,回來時,帶著懷孕的妻子。“中美之間的科研條件在迅速縮小差距。”戈鈞說。
從第十二批“千人計劃”青年項目開始,而1980至1984年齡段成為絕對主力,“90后”首次闖入“青千”榜單。
潮涌東方,勢不可擋。
“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迎來了史上規模最大、領域最多、范圍最廣的留學潮和歸國熱。”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歐美同學會會長陳竺說。
中國留學人才的加速回流形成態勢成為“現象級”:1978年,歸國人員僅以數百人計;2009年回國人員數量首次突破10萬人,2012年27萬人,2016年突破40萬人……
人員結構從“高精尖”向多層次擴展。從業領域從科研向創業、公共服務等多元化擴展,堪稱全方位“登陸”。“尤其是最近5年呈現規模化、常態化,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形成‘不落潮’。”中央組織部人才工作局局長孫學玉說。
“大磁場”的魔力
歸國人才找到了創新創業的大舞臺,“迎來了黃金時間”
2009年,不平常的一年。
那時,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的燕紹九博士正在美國懷俄明大學做訪問學者。“只有身臨其境才真切體會到,對美國而言,肇始于華爾街的那場金融危機比當年的14級颶風‘比爾’更恐怖。”
危機的寒風迅速吹到科研領域,經費投入青黃不接。“很多研究中斷了。項目批不下來,研究生縮招。”燕紹九回憶說。
此時的中國,一個傾全國之力的引才聚才計劃正在醞釀。2008年的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轉發《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關于實施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計劃的意見》,主要是圍繞國家發展戰略目標,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
孫學玉表示,海歸主要是被“吸”回來的。
這是一個充滿魔力的“大磁場”。
在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指導下,中央組織部會同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科技部、國務院國資委等部門組成海外高層次人才引進工作小組。各地各部門建立引才工作小組或辦事機構。
人才項目推動引才聚才。繼中央啟動國家“千人計劃”后,各省區市、高校、大型企業及社會組織的“海外引才計劃”全速推進。北京的“海聚工程”、江蘇的“雙創計劃”、陜西的“百人計劃”、廣東的“珠江人才計劃”、深圳的“孔雀計劃”……多地把引才辦事處設在了國外,有的甚至把引才聯絡辦公室開設到了美國知識密集度最高的硅谷。
10天,輾轉3國5個城市、參加24場公務活動和人才座談會;拜訪3名諾獎級、院士級戰略科學家以及10余個海外產業領軍人才團隊……這是累倒在工作崗位上的武漢市委組織部長楊漢軍生前的“招才”時間表。“引進一名高端人才,就能集聚一個創新團隊,甚至帶動一個創新產業。”這是楊漢軍生前心中的急迫……
現年60歲的崔平曾是中科院寧波材料所的所長,但是在同事們眼中,她更像是一名“知心大姐和大管家”。
2013年12月11日,美國硅谷。寧波材料所的兩場招聘會分外熱鬧,每場近百名海外高層次人才慕名而來。
與7年前相比,崔平的感受是“冰火兩重天”。第一次赴美國招才,她拉著幾十公斤重的宣傳冊,穿梭在不同的會場,問津者寥寥。
崔平率領招聘團隊四面出擊,開展全球“相馬”大行動。連美國硅谷都設立了人才聯絡處。如今,寧波材料所云集了800余名科研人員,其中院士1位,海外高層次人才200余位。寧波材料所平地起高樓,站在了科研的領先位置。
為促進歸國科學家安心工作,中央和地方不斷完善政策。為海外高層次人才落戶、入出境、稅收、醫療待遇、社會保險、子女入學、配偶就業、項目申請、經費補助等提供政策支持。
這是中國“大磁場”的魔力,歸國人才在這里找到了創新的大舞臺——
哈佛“八博士”共聚合肥科學島建起世界上最先進的強磁場實驗裝置的故事,是近年來“歸國圈里”的美談。
“強磁場有強魔力。”“越比較越自信。”率先回國的“頭雁”、強磁場中心副主任王俊峰說的感言,道出了這8位博士的共同心聲。國內的科研條件今非昔比,在這里可以擁有“獨立實驗室”,而在美國是很難實現的。
他們看到,位于貴州山區的“中國天眼”、安徽合肥的“人造太陽”、廣東東莞的中國散裂中子源、北京懷柔的“北京光源”……一個個大科學工程或相繼完工,或即將上馬。
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研發經費投入總量為1.57萬億元,比2012年提高52.5%,年均增長11.1%,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研發經費投入國家。調查中有81%的留學歸國人員認為,國內創業機會比國外“要更好,甚至好得多”。
這就是中國“大磁場”的魔力,歸國人才在這里找到了創業的大天地——
龐大的市場,為歸國人才創業提供廣闊的舞臺;升級的需求,讓歸國人才所掌握的高技術得以施展。他們創辦的環保、新能源、生物、金融等領域公司,如雨后春筍在中國大地上快速萌生、成長。
“二維碼居然已經取代了大媽的零錢筐。”讓全球頂尖的人工智能專家、美國普渡大學計算機系終身教授漆遠沒有想到的是,一次回國的經歷,讓他對中國創新刮目相看。
“萬萬沒想到,中國市場的魔力如此強大。”漆遠告訴記者,他回國后加入的螞蟻金服團隊已經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提供普惠金融服務,公司形成了獨特的“硅谷幫”現象。
中科合成油公司總經理、首席科學家李永旺這樣感嘆:“我要是留在國外的話,一輩子只能給國外的‘大牛’打下手、當跟班。”如今,中科合成油與神華集團合作在寧煤投產成功煤制油項目,已占據世界全面領先優勢。
七月的黃淮平原,太陽頂著天高。連續襲來的熱浪,焦烤著中科院“百人計劃”專家吳麗芳和她“80后”“90后”的學生們。
為了搶建一個移動羊棚進行農牧耦合改土技術試驗,他們的衣服濕了干,干了又濕。“我們有3個核心試驗示范區,在懷遠、渦陽、太和縣,走一遍得三四天。我是基本上兩周去一次,車上放個袋子,里面放著球鞋、膠鞋、草帽。”吳麗芳說,現在化肥能撒,農機能開,有時在農村一待就是幾個月。
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起,袁隆平帶領團隊攻關“雜交水稻”技術,幫助解決中國人吃飽飯的問題。如今,從新加坡歸來的吳麗芳,依托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技術生物與農業工程研究所,作為中科院“第二糧倉科技工程”總協調人,求解“從‘吃得飽’到‘吃得好’”的“糧食安全方程式”。
小麥赤霉病,多見于黃淮海平原,被稱為“小麥癌癥”。吳麗芳從新加坡回國后,與它對陣了三年。團隊通過交叉學科研制出一種隱性納米防護膜,噴一次,就像是給小麥涂一層防曬霜,赤霉病的發病率可降低50%至70%。項目目前已進入產業化商談階段,計劃明年上市。
談起歸國的感受,吳麗芳說:“中國這個‘大磁場’的設置是為科學家的未來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我們因此迎來了科研的黃金時間,想干啥就能干成啥。”
“大磁場”的活力
做偉大復興“生力軍”,助力祖國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
穿越歷史的星空,總會發現那相似的足跡——
一部百年中國留學史,就是一部推動中國近現代化的變革史。
150年前,容閎、詹天佑、茅以升等中國早期留學生,成為推動中國近代化的先驅;
60多年前,錢學森、錢偉長、錢三強、鄧稼先等留學歸來,成為建設新中國的棟梁……
時至今日,中國留學生遍布世界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他們經過多元文化的熏陶、全球化視野的歷練,有著強烈的創新意識和創業意愿,是全新的國際化人才群體。
他們將帶給我們怎樣的世界?
“海歸科學家作為知識技術轉移的人才力量,正逐漸成為中國學術發展與科技創新的生力軍、高新技術應用的推動者、推動中國創業發展的領跑者。”中央人才工作協調小組有關負責人指出。
——促進基礎科研水平大幅提升。
據不完全統計,我國70%以上的教育部直屬高校校長、80%以上的兩院院士,都有海外學習或工作經歷。“千人計劃”分13批引進7000余人,絕大多數來自美歐等科教發達國家知名高校、科研機構和跨國企業,包括6名諾貝爾獎得主、80余名美歐等發達國家科學院、工程院等院士。
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在施一公等海外回國人才帶領下,自2009年以來,已在《自然》《科學》等世界頂級期刊上發文70多篇,國際影響力迅速提升。
8年前的一天,潘建偉在北京國家博物館參觀完“復興之路”主題展后,給大洋彼岸的學生們分別發去短信:“希望努力學習,早日歸來,為民族復興作出貢獻!”
這條信息,他的學生,“80后”的青年科學家陸朝陽在手機里存儲至今。陸朝陽與老師潘建偉有一個“心靈契約”:老師推薦他去英國劍橋大學學習量子技術,他承諾學成回國效力,把最新理論和方法帶回來……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潘建偉分赴海外學習的弟子,以極高的“歸巢率”陸續回國。正是這樣一支隊伍的歸巢,使得中國近年來量子科研異軍突起,連續在量子理論、量子通信、量子計算等研究領域涌現世界級成果,在量子革命的發展史上,標注下新的印記。
——助推科技創新創業大潮。
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后創建了大批高新技術企業,促進形成創業文化,為中國經濟帶來新的活力。
如李彥宏創立百度公司等,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創辦的企業已有73家掛牌上市。“千人計劃”專家、浙江貝達藥業公司董事長丁列明,成功研發出世界第三個、中國第一個小分子靶向抗癌藥“凱美納”;同為“千人計劃”專家的信達生物制藥(蘇州)有限公司董事長俞德超,回國后帶領團隊開發上市了我國第一個具有全球知識產權的生物創新藥“康柏西普”,是我國近10年批準上市的第一個大分子藥物。
“十二五”以來,我國科技進步貢獻率由50.9%升至2016年的56.2%,科技創新能力顯著增強,發明專利申請受理躍居世界首位并保持領先地位,其中海外留學人才做出積極貢獻。目前,全國共有留學人員創業園300多個,入園企業2.4萬家,2015年技工貿總收入超過2800億元。
——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
2017年5月,我國南海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首次試采成功,將對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產生重要影響,國家“千人計劃”專家盧海龍擔任試采工程首席科學家。載人航天、“天河”高性能計算機、北斗衛星導航、“蛟龍”系列深海潛水器等戰略高技術突破背后,留學人才身影頻現。
2017年9月25日,中國“天眼”落成啟用一周年。而在10天前,最懂“天眼”的南仁東,卻永遠地閉上了眼睛。對于這個“世界獨一無二的項目”,他一直在跟自己較勁。24年,8000多個日夜,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首席科學家、總工程師南仁東心無旁騖。這位清華大學無線電系高材生,放棄日本國立天文臺客座教授職位,將生命燃燒在崇山峻嶺間的中國“天眼”,在世界天文史上鐫刻下新的高度……
——促進國際交流和對外開放。
一些專家參與國際規則制定,在全球治理中提出“中國方案”,推動重要國際性學術會議在中國召開,提高了我國在相關領域學科的國際地位。隨著越來越多的留學人員回國,人才集聚效應日益凸顯,為建設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網絡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提供有力支撐。
——撬動人才體制機制改革。
“千人計劃”的實施,推動各單位在人才和科研機制上大膽突破、先行先試、新人新策、特事特辦,實現“出人才、出成果、出機制”。許多專家帶回先進科研管理理念和經驗做法,對國內人才體制機制創新產生積極影響。
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實行“科學家為主”的管理機制,較短時間內實現科研成果和人才培養雙豐收,成為國內科研機構改革的“試驗田”。
“中國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形成了重視人才、吸引人才、使用人才的良好氛圍,形成了從政策到落地的系列人才保障。”歐美同學會黨組書記、秘書長王丕君說,抓住祖國發展的難得戰略機遇期,當代留學人員不斷書寫復興路上的精彩篇章。
“大磁場”的偉力
從“索我理想之中華”到“興我理想之中華”,把“我的夢”融入“中國夢”
2017年9月12日,G81次,一趟開往中原的“人才列車”,滿載著海歸學子。這一天,歐美同學會在鄭州召開年會,海歸大軍吹響集結號。
美、德、英、法……他們的足跡遍布世界每一個角落;學術前輩、先進青年,他們帶回來最先進的知識、最前沿的理念。
“讓我再講幾句好不好?”“請再給我五分鐘,五分鐘就行。”……他們爭先恐后地發言,傳遞著綠葉對根的情意。
104年前,顧維鈞等人發起歐美同學會,希冀用國外先進的科學文化和進步理念,為國家強盛貢獻力量。可在積貧積弱的年代,多少人報國無門,抱憾終身。
今天,歐美同學會的命運發生了驚人的逆轉。歸國對于留學生們而言,不再是“毅然決然”的抉擇,而是擁抱希望的“欣欣然”。他們成了中國創新創業的領跑者和生力軍。
百年潮,中國夢。
歷史的大潮逐夢浪高。
“從上世紀美國、日本、韓國3個國家的成功趕超看,實行人才優先戰略,是其成功的秘密武器。”孫學玉表示,誰搶占了人才培養、吸引和發展的制高點,誰就贏得了未來。
西方媒體評價認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像中國一樣,如此重視吸引流失在外的人才回國。中國將其視為令其站在科技前沿、促進國家經濟發展到新水平的關鍵捷徑。
“科技強、產業強、經濟強、國家強,這些強盛的起點在于人才。”科技部黨組書記、副部長王志剛說,面對“兩個‘一百年’”的目標,我們對人才的渴求超乎尋常,我們需要做得更多。
在中科院院長白春禮看來,人才需要“掐尖”。
作為上世紀80年代的公派留學生,1987年底,白春禮結束在美國的留學返回中國。“回國不需要理由,不回國才需要理由”。他說。
白春禮把當時國際最先進的納米技術研究帶到了國內。29年后,已經成為中科院院長的他,又把王中林——國際上研究納米最優秀的科學家之一,引回國內。
王中林是美國佐治亞理工學院終身教授。他研制出世界上最小的發電機——納米發電機,又因在納米技術領域的基礎貢獻,當選為歐洲科學院院士。
這是中國緊缺的拔尖人才。對比美國20多人的實驗室,中科院為他提供了200人的團隊,相同的文化背景、良好的合作氛圍——王中林舍不下如此優厚的科研條件。“回國吧”,2016年,王中林做出了決定。
“人才計劃不是拔苗助長,也不能‘請來女婿氣走兒子’。”在白春禮看來,用好現有人才、引進急需人才、穩定關鍵人才、培養未來人才,是引才聚才的理想路徑和良性循環。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越來越重視柔性引才。尊重人才流動規律,但求所用,不求所有。回來,我們歡迎;再走出去,再回來,我們還歡迎。”孫學玉說。
不拒眾流,海納百川。引才、育才和推送人才并重,中國不斷為全球人才競相在華創新創業提供沃土。
中國仍處于引才“黃金機遇期”,正在以識才的慧眼、愛才的誠意、用才的膽識、容才的雅量、聚才的良方,把黨內和黨外、國內和國外各方面優秀人才集聚到黨和人民的偉大奮斗中來。
2017年的一個夏日,太湖邊的演播廳內座無虛席。一場由國家“千人計劃”專家聯誼會主辦的海外歸國留學人員主題音樂會在這里舉行。
著名海歸小提琴演奏家呂思清演奏的《梁祝》、吉林大學黃大年先進事跡報告團的散文朗誦、演奏家鄧建棟領奏的二胡曲……
“請別忘記我,永遠不變,黃色的臉。”一首《東方之珠》,也是一部“赤子曲”,每一個音符、每一個字眼無不叩響在人們心間。
百年前,也是透過這水與天的相連,求學海外的學子們從海上歸來,共同凝聚起全民族千千萬的智慧和力量,去戰勝千難萬險。大海,隔不斷一位位游子思念祖國的赤誠之情;海浪,寄托著一代代海歸始終不渝的強國之夢。
“不論樹的影子有多長,根永遠扎在土里。”習近平總書記用的比喻,形象而又深情。
有一種海魚名鮭,不管游到何處,成熟后都會踏上逆水返鄉的旅程,只為心中唯一的夢想——回到生于斯、長于斯的故鄉。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時代潮流浩浩蕩蕩。中國夢激蕩最大“海歸潮”。
周俊吉身價 在 永慶房屋幸福畢業同學會,房仲就要爽爽過 - Facebook 的必吃
打擊信義房屋周俊吉篇最近房仲界最熱門的消息就是永慶房屋又告信義房屋周 ... ㄧ個200億身價的大老板,整天把心思放在跟同業跟客戶打官司,告員工。 ... <看更多>
周俊吉身價 在 閱讀文章- 精華區NTPU-ACC90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打造人生第四張門票
撰文 劉佩修 研究員 賀先蕙 攝影 楊文財、翁挺耀
2005年新年伊始,一場世紀婚禮、一場世紀校友會,觥籌交錯中,得以窺見家世、名校、
婚姻、社群,是進入華麗的權貴之門的四張人生門票。家世、名校、婚姻,不是人人可得
,因此,第四張「社群門票」最重要,透過動態經營、交叉運用,產生的綜效,往往遠超
過前面三張門票。
一月四日的香港,應一張帖子的邀請,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特地飛到這裡。同樣的這天,
大陸聯想控股公司總裁柳傳志、台灣製造業龍頭郭台銘、廣達董事長林百里、演藝界「大
姊大」張小燕也都從不同城市,專程飛到香港赴宴。儘管這頓飯局是安排在忙碌的星期二
晚上。
世紀婚禮
兩岸三地貴客臨門
入夜後,來自兩岸三地的董事長們先後抵達香港君悅飯店宴會廳。這天,這裡戒備森嚴,
方圓二十公尺內設置有警衛關卡。那張請帖,是當晚的入場門票,未持有者,即便是飯店
內的客戶也無法靠近宴會廳。
請帖,引領賓客進入一場低調而貴氣的婚禮。當天只有兩百位賓客,台灣應邀出席者還不
到一百人;但,宴客的香檳一瓶一萬元;新娘一襲百萬元的Vera Wang白紗,與好萊塢明
星珍妮佛‧洛佩茲、莎朗‧史東同步,價值約當台中的一幢小套房;其頸上不同的項鍊,
總計約千萬元,最昂貴的那串還鑲有二十六克拉的鑽石,顯露復古的華麗。賓客的身價更
是非凡,企業家的身價一個高過一個,多是手握百億、千億營業額老闆們。加總這場婚禮
賓客的公司市值,至少上兆元,可稱之為「兆元」賓客。藝人黃子佼雖然以開玩笑的口氣
說:「謝謝阿芳帶我們進入上流社會」,但貼切的呈現當晚的氣氛。
「阿芳」指的是藝人張清芳,她是新娘子,新郎則是高盛亞洲區副董事長宋學仁。這場婚
禮的宴客名單,充分展現出男主人商場人脈的實力。
以每天平均營業額十億的鴻海為例,每一個工時都是上億元資金的進出,能讓郭台銘撥一
撥算盤,暫停全球公務飛行轉到香港,並非易事。而台積電更是高層動員,除了董事長張
忠謀外,副總執行長曾繁城、財務長兼發言人何麗梅都聯袂出席,而且第二天就飛回新竹
上班。連剛購併IBM電腦部門的聯想控股公司總裁柳傳志與聯想集團董事長楊元慶都二
話不說,飛抵香港。如今能讓兩岸三地的大老闆們同時放下手邊公事,共同出席的場合,
屈指可算。有三個字能形容他們同時出席的機率,這三字叫做「難、難、難」,台灣「投
資銀行界的教父」的婚禮是非常少數之一。
這場婚禮,是富貴人家的秘密花園,謝絕媒體,外界不得其門而入。花園裡的主人宋
學仁,出身台南平凡家庭,善於精耕人脈的他,硬是用赤手空拳闖出一片天,與兩岸三地
富豪平起平坐。
同樣的寒冬夜晚,四天後的台北晶華飯店,有另一場展現人脈的大場面。
世紀校友會
鋪陳人脈大排場
一月八日晚間,步入晶華三樓宴會廳。貴族的黑色是當天的符號,舉凡幕帘、椅套、桌巾
,一律全黑,因此將舞台與水晶燈光,襯托地格外耀眼。這天是台灣首屆「長春藤聯盟政
經名人之夜」,席開三十五桌,上市櫃董事長與總經理、權貴家族集團後裔、民代與政壇
要人,縱橫全場。
哈佛校友會會長崔湧以主辦者身分上台致詞:「各位,我們今天來這裡的主要目的,就
是Social and Relax !」。他與前中華開發總經理、耶魯校友會會長胡定吾是當天的主人
,場內場外飛舞招呼著。
「長春藤盟校(Ivy League)」包括哈佛、耶魯、哥倫比亞、康乃爾、布朗、賓州、普林斯
頓、達特等八所大學與學院。除了康乃爾大學外,其餘七所都在十八世紀以前成立,其中
以哈佛大學成立於一六三六年最早。歷史悠遠的長春藤盟校又被暱稱為「古老的八所」
(Ancient Eight),這裡的校友幾乎與貴族、優秀、權力畫上等號。
長春藤盟校的校友們在台灣的實力有多龐大?
在政壇,有前總統李登輝、副總統呂秀蓮、台北市長馬英九與副市長葉金川、民進黨副秘
書長李應元、新聞局長林佳龍、立委蔡英文、前監察院長錢復,以及曾任國民黨大掌櫃的
徐立德、劉泰英、張昌邦 。
在商界,有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與總經理蔡力行、遠東集團總裁徐旭東、中信辜家兄弟辜
仲諒與辜仲、東元集團董事長黃茂雄、新纖董事長吳東昇、台灣大執行長張孝威;在法界
,有司法院大法官賴英照、理律主持律師陳長文、眾達主持律師黃日燦;在文化界,有人
類學家李亦園、文建會主委陳其南。可以說,台灣的命運,某種程度握在長春藤校友手裡
。
家世、名校、聯姻
擴大家傳企業版圖格局
二○○五年新年伊始,一場世紀婚禮、加上一場世紀校友會,鋪陳一層層細密交織的關係
人脈。這裡頭,有科技大老、有投資銀行家、有世家子弟、有工商領袖,還有更多甫出校
門、沒沒無名者,企圖抓住機會,開拓人脈。握有綿密的關係人脈,代表握有珍貴的資訊
流。取得資訊流,也代表取得權力與富貴,當然也獲得通往貴族社會之門的「人生門票」
。
身為「台灣五大家族」板橋林家後代的林知延,父親是華南金控董事長林明成,女友吳欣
盈又是新光金控董事長吳東進的女兒。一個擁有如此家世與背景者,生來就是含金湯匙的
命,何需要再經營「人生門票」?但,林知延顯然認為不夠。他的正式學歷是美國加州大
學洛杉磯分校法學博士,因為曾至哈佛大學短期進修,而成為哈佛校友,如今更是哈佛校
友會的副會長。在「長春藤聯盟政經名人之夜」,只見他帶著吳欣盈滿場敬酒。
一襲低胸高衩豹紋小禮服的吳欣盈,亮麗逼人。二十六歲的她,畢業於美國著名的衛斯理
學院,算是蔣宋美齡的小小學妹,目前身兼萬泰銀行董事、新光產險監察人、新光金控董
事長特助等多重身嚏C她與林知延的交往,意味板橋林家與新光吳家,有機會透過聯姻,
達到擴大家族版圖的效果。林知延與吳欣盈,手握「世家」與「名校」兩張人生門票,如
果他們願意,還可以透過「婚姻」這張人生門票,交叉運用資源,讓家傳企業開枝散葉。
座位安排頗見巧思
王子公主桌醞釀無限商機
手握多張人生門票的,還不只是林知延與吳欣盈。會場中,幾乎沒有公開露面的國泰金控
董事長蔡宏圖次子蔡宗憲,也現身了。身為台灣首富的孫子現身於此,雖低調,但還是有
其人脈布局的思慮。
這場世紀校友會,座位安排頗具巧思,誰與誰一桌,誰會跟誰談話,其中已醞釀無限商機
。其中最受矚目的當屬第十三桌,這張桌子的面孔一張張生嫩,但背後的家世背景,一個
勝過一個。此桌由林知延包桌,擔任「桌主」,賓客包括吳欣盈、台灣松下董事長洪敏弘
長子洪裕超、台鳳創辦人之孫謝孟璋、霖園集團創辦人蔡萬霖之孫蔡宗憲、華南永昌證券
董事長許博偉之女許元齡、萬泰銀行董事長許勝發孫女許瑛瑛、以及大億交通吳俊億之子
吳育賢。
此桌被稱為「王子公主桌」,他們背後的家族企業集團,市值高達八千七百億元。光是林
知延、吳欣盈、蔡宗憲三人,身後就有板橋林家、新光吳家、國泰蔡家約五兆元資產。
天生取得「家世」這張人生門票,在家族培養與個人努力下,又取得「名校」這張門票,
但是林知延、吳欣盈、蔡宗憲他們很清楚,他們還需要「社群」這張門票。於是,三人組
成敬酒小組,禮貌大方地,在席間穿梭,向會場的前輩與同輩們敬酒。不久後,許瑛瑛與
許元齡也加入,成為耀眼企業王儲五人敬酒小組。
敬酒,意味著彼此身分認同,也預約著未來可能的合作機會。與這些世家公子、千金敬酒
的,也不是等閒之輩。
他們首先走到第六桌。這是位於表演台前、整個宴會廳中心的主桌,座位上坐著的,包括
民進黨副秘書長李應元、富邦金控執行長蔡明興與夫人翁美慧、李長榮化工董事長李謀偉
、知名建築設計師姚仁喜夫婦、以及約莫晚間九時三十分到場的台北市長馬英九。
然後,他們向右移動,走向二十一桌與二十二桌。與他們敬酒的,包括大眾銀行執行長陳
建平夫婦、摩根大通香港區總經理郭明鑑夫婦、中國化學合成生技董事長王勳聖夫婦、日
立家電接班人許柏峰、新光產險董事長吳東賢女兒吳昕嬡、台玻第三代林嘉明。
接下來,他們走向第七桌與第九桌。這裡坐的,包括信義房屋董事長周俊吉與其子周耕宇
、台灣雅虎奇摩總經理鄒開蓮、群益證券董事長陳田文、雅芳亞太區新興市場副總裁韋俊
賢、雷曼兄弟台灣公司總經理翁明正、前高盛亞太區董事總經理張果軍、建築師劉培森
(王永慶女婿)等。隨後,走向十四桌,向台積電總經理蔡力行敬酒。
晚間九時三十分,隨著拉丁樂團的熱情樂舞,賓客們幾杯紅酒下肚後,氣氛越趨熱絡。長
春藤盟校校友與其朋友們,開始各桌走動,交換名片,聯絡感情,兼探聽最新商場情報;
有的校友則索性滑入舞池,翩翩起舞,一曲終了交換舞伴。
被稱為「購併金童」的郭明鑑,是全場最活潑的人士之一。雖然,他不畢業於「長春藤盟
校」,但是在友人的邀約下,他還從香港特地飛回來。這是一場維續老朋友交情,拓展新
朋友關係的好場合,不管認不認識,他一律拍肩膀、握手、親切寒暄,展現長袖善舞的一
面。
沒多久,張果軍、陳田文、蔡明興、翁明正幾個金融圈戰將全都湊在一塊,一人持一杯紅
酒,擁抱打鬧,笑聲不斷。其中,陳田文與郭明鑑是再興國小同學,翁明正與張果軍又是
台大時期好友,至今仍經常全家結伴出國旅遊。雖然張果軍、翁明正都出身於平凡人家,
但透過「名校」、「社群」等門票,一張張疊起來,事業與人生的可能性,也像一扇扇窗子
,向外開展。
也是哈佛畢業生的宋學仁,並沒有出席首屆的「長春藤聯盟政經名人之夜」。他手握台積
電、宏碁、廣達等重量級客戶,與兩岸三地的大型企業負責人的交情,在在展現出他不同
的「人生門票」境界。
不同形式社群關係
創造人脈高槓桿效益
回看宋學仁的人生,出生台南平凡人家,沒有特殊家世,赤手空拳在白人為主體的跨國公
司,歷經數十年的奮鬥,如今手握金錢與權力,在香港最高級的別墅區淺水灣擁有豪宅,
商場實力更展現在自己婚禮的人脈上。
宋學仁的婚禮中,張忠謀以英文朗誦一首莎士比亞情詩祝福新人,最後並說:「台積電是
宋學仁在大華證券的最後一個客戶,也是他在高盛證券第一個客戶。」客戶的忠誠度並非
憑空而降,宋學仁採取「精耕」方式經營人脈,在他眼裡,客戶名單是最重要的資產,「
我百分之五十的工作,在想應該跟哪些人在一起。」他善於運用社群門票,如同圍棋高手
,步步精確。
早在二十幾年前,宋學仁還是政大企研所畢業、兩手空空的窮小子,後來他考進花旗銀行
,成為花旗首度在台試辦儲訓幹部的少數菁英,現任台灣大哥大執行長張孝威則是測試後
首屆花旗MA,兩人因為同一部門又剛好坐在前後,培養良好默契。
結識張孝威,讓宋學仁掌握關鍵人脈,哈佛名校學歷,則臂助他向上攀升。
在花旗工作一段時間後,宋學仁取得獎學金赴美攻讀哈佛MBA,這個高學歷讓他成為極
少數外商銀行在台負責人。在西太平洋銀行任職期間,當時已轉戰大華證券總經理的張孝
威,說動他跳槽大華證券,其後宋學仁接下張孝威的棒子,擔任第二任大華證券總經理,
台積電這個超級客戶,就是張孝威交給他的。
獲得台積電信任,讓宋學仁身價不凡,也讓宋學仁順利打進高科技圈,並坐上高盛合夥人
高位,摘下「投資銀行教父」桂冠。沒有漂亮的「家世」門票,卻抓住「名校」與「社群
」之精髓,宋學仁照樣晉升上流社會。
「家世」、「名校」、「婚姻」、「社群」,譜成開展人脈關係的人生四張重要門票。取
得第一張門票,只能算是會投胎;第二張門票,一部分靠父母的栽培,一部分靠自己的天
分;第三張門票,部分出於家族聯姻傳統,部分以自由戀愛選擇。前三種門票幾乎是老天
爺注定的,不是每個人都求得到。而且,有了這三張門票不代表事業的圓滿,也不代表能
久居在贏者圈內。
許多人透過校友會、社團、不同形式的球隊構成的「社群」關係,形成第四種「門票」,
也就是人脈。
第四種門票的型態有許多種,可以不斷的重複取得。因此即便是林知延、吳欣盈、蔡宗憲
等企業王儲都不敢忽略第四張門票的重要,積極穿梭於長春藤八校聯盟校友會會場,敬酒
致意,希望結合其既有的家世門票與名校門票,人脈槓桿作用加大。這些,都是善用人生
門票的例證。
一月八日晚間十一點,長春藤盟校校友會早已結束,就連晶華酒店工作人員,也已從三樓
宴會廳撤走。此時,還有十幾位遠從香港、新加坡、中國大陸等地,特地趕回來參加校友
會的「六、七年級生」,還興致高昂地拍照、換名片、交換私人電話,並邀約著下一攤,
把握難得的聚會時間。
台北晶華酒店外,夜深,氣溫降至攝氏十度左右,寒雨綿綿。這群年輕又自信的長春藤校
友,手掌溫熱著,他們握住名校這張人生門票,正在學習如何巧妙運用社群門票。人生,
才要開始。
完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