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東京奧運634:TOKYO 1964.2020」介紹
訪問作者:劉善群
內容簡介:
TOKYO 1964‧2020
人文、創意和科技,就是東京奧運的精神與態度
謹以此書獻給所有熱愛奧林匹克的人
體育記者資歷達20年的劉善群,1991年首次到訪東京,採訪了在職業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第三屆世界田徑錦標賽,見識到世界先進國家如何舉辦頂尖賽事,也對1964年東京第一次舉辦奧運會的運動設施仍然被延續使用著,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過了半個世紀,日本在311東北大地震之後,東京再度拿到2020年奧運的主辦權。於東京第一次舉辦奧運的1964年出生的劉善群,在爬梳東京奧運史料時,從中強烈感受到日本人堅持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就如同〈昂首向前走〉歌詞形容的一樣,56年前的東京奧運,日本人以此精神贏得全球的掌聲,2020年也將以這種態度團結人心,即使會遇上困難而哭泣,但仍勇敢地昂首抬頭不讓眼淚掉下來,成功辦出一場令國際驚豔盛讚的東京奧運。
奧運不僅是一場運動盛會,它與國際政治、國家建設和財經預算都息息相關。兩屆東京奧運無論是場內到場外,都有太多的事與物令人期待,尤其是「追求卓越」。劉善群以30年前的「東京印象」為基礎,加上參與過7屆奧運和其中4屆的現場採訪與轉播經歷,從人文、創意設計和科技三部分,和大家分享東京奧運的故事。
【歷史與人文】
20年不滅的奧運聖火/原爆之子、東洋魔女與赤腳大仙/從昭和到令和/「火中取栗」建築大師隈研吾/新日本人/全球矚目的焦點──東京奧運開幕典禮/Hope Lights Our Way東京奧運聖火傳遞活動
【創意與創新】
飄櫻吹雪──融合日本絕世美景的聖火火炬/8萬噸家電垃圾提煉製作的奧運獎牌/奧運史上頭一遭──由小學生票選出的吉祥物/江戶時代的格紋──東京奧運會徽/向一九六四年致敬!奧運競技項目圖標/創意設計番外篇—浮世繪保險套
【科技與未來】
未來都市交通工具──無人車/機器人/帶你去看流星雨/奧運居,大不易!/黑科技──人工智能、評分系統、全新的轉播技術/5G在東奧、即時翻譯、新替代能源:氫
作者簡介:劉善群
1964年東京奧運當年出生於台灣宜蘭
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
台北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碩士
世新三年制編輯採訪科
曾任:
民生報體育記者
台視體育主播
台視首任駐北京特派員
鴻鷹動畫策略總監
中天電視協理兼發言人
中時電子報總編輯暨時報資訊總經理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公共事務處處長兼發言人
台開集團新天堂樂園總經理、風獅爺購物中心總經理
奧運經驗:
參與七屆奧運會採訪作業(1988-2016,2004除外),1996亞特蘭大、2000雪梨、2008北京及2012倫敦等4屆奧運現場採訪、轉播。
出版社粉絲頁: 時報出版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東京奧運634:TOKYO 1964.2020」介紹 訪問作者:劉善群 內容簡介: TOKYO 1964‧2020 人文、創意和科技,就是東京奧運的精神與態度 謹以此書獻給所有熱愛奧林匹克的人 體育記者資歷達20年的劉善群,1991年首次到訪東京,採訪了...
吾生也有涯翻譯 在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
李基銘主持人
本集主題:「東京奧運634:TOKYO 1964.2020」介紹
訪問作者:劉善群
內容簡介:
TOKYO 1964‧2020
人文、創意和科技,就是東京奧運的精神與態度
謹以此書獻給所有熱愛奧林匹克的人
體育記者資歷達20年的劉善群,1991年首次到訪東京,採訪了在職業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第三屆世界田徑錦標賽,見識到世界先進國家如何舉辦頂尖賽事,也對1964年東京第一次舉辦奧運會的運動設施仍然被延續使用著,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過了半個世紀,日本在311東北大地震之後,東京再度拿到2020年奧運的主辦權。於東京第一次舉辦奧運的1964年出生的劉善群,在爬梳東京奧運史料時,從中強烈感受到日本人堅持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就如同〈昂首向前走〉歌詞形容的一樣,56年前的東京奧運,日本人以此精神贏得全球的掌聲,2020年也將以這種態度團結人心,即使會遇上困難而哭泣,但仍勇敢地昂首抬頭不讓眼淚掉下來,成功辦出一場令國際驚豔盛讚的東京奧運。
奧運不僅是一場運動盛會,它與國際政治、國家建設和財經預算都息息相關。兩屆東京奧運無論是場內到場外,都有太多的事與物令人期待,尤其是「追求卓越」。劉善群以30年前的「東京印象」為基礎,加上參與過7屆奧運和其中4屆的現場採訪與轉播經歷,從人文、創意設計和科技三部分,和大家分享東京奧運的故事。
【歷史與人文】
20年不滅的奧運聖火/原爆之子、東洋魔女與赤腳大仙/從昭和到令和/「火中取栗」建築大師隈研吾/新日本人/全球矚目的焦點──東京奧運開幕典禮/Hope Lights Our Way東京奧運聖火傳遞活動
【創意與創新】
飄櫻吹雪──融合日本絕世美景的聖火火炬/8萬噸家電垃圾提煉製作的奧運獎牌/奧運史上頭一遭──由小學生票選出的吉祥物/江戶時代的格紋──東京奧運會徽/向一九六四年致敬!奧運競技項目圖標/創意設計番外篇—浮世繪保險套
【科技與未來】
未來都市交通工具──無人車/機器人/帶你去看流星雨/奧運居,大不易!/黑科技──人工智能、評分系統、全新的轉播技術/5G在東奧、即時翻譯、新替代能源:氫
作者簡介:劉善群
1964年東京奧運當年出生於台灣宜蘭
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
台北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碩士
世新三年制編輯採訪科
曾任:
民生報體育記者
台視體育主播
台視首任駐北京特派員
鴻鷹動畫策略總監
中天電視協理兼發言人
中時電子報總編輯暨時報資訊總經理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公共事務處處長兼發言人
台開集團新天堂樂園總經理、風獅爺購物中心總經理
奧運經驗:
參與七屆奧運會採訪作業(1988-2016,2004除外),1996亞特蘭大、2000雪梨、2008北京及2012倫敦等4屆奧運現場採訪、轉播。
出版社粉絲頁: 時報出版
吾生也有涯翻譯 在 吉爾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請讓我延續未來與你的共同回憶】
如果妳會說閩南語,請不吝教孩子講;如果妳懂族語,請盡量陪孩子與妳一起感受……即便無法持續一輩子,也會對孩子形成一種影響,讓他以更開闊的心胸看待這世界。
---
昨天分享Lara近期的中文字學習日記後,留言區一位可愛的讀者也分享了她自身的經驗,看後除讓我動容,也讓我更加珍惜能夠陪孩子學習「我的母語」的每一刻。
「我是台灣原住民賽德克族,嫁來澳洲4年,我小時候在部落長大,小學放學時,因為媽媽要上班於是托外婆照顧我,所以放學我都直奔外婆家。外婆小時候是接受日本教育,小學畢業後國民政府來台後就沒繼續銜接學業,外婆除了我們的母語賽德克族語言之外,另外她可以聽說讀寫的語言就是日文了,中文可以說非常基本的日常對話。我小學因為時常跟外婆相處,我可以用賽德克母語跟她輕鬆對話,一直到我小學畢業媽媽送我到遙遠的嘉義市寄宿學校,自此我就開始了我的離鄉學涯。離開家鄉後漸漸的我忘了自己的母語,更難過的是我竟然沒辦法跟我的外婆聊天分享我的求學生活,但是和她相處時我們彼此的雞同鴨講,也搞出了很多笑話。前年外婆過世了,我心裡永遠的遺憾是我多麼希望可以再了解她更多一些。語言真的好重要,連結了情感,回憶。謝謝妳,我會再努力加強小孩的中文教育,以免他們和我一樣的遺憾。」
---
此刻我邊敲打鍵盤,邊望著窗外隨風搖曳的澳洲紅千層一朵朵赤豔豔的花朵發呆……兒時的回憶卻突然像初春的花粉飛揚,鋪天蓋地,搔得我鼻子噴嚏狂打。
我的奶奶是屏東客家人,從小和我們同住,幫忙照顧我和哥哥,但我有記憶以來她從沒和我講過客家話,只有偶爾聽她在電話裡和別人講過;奶奶和我們講閩南話,印象中我也自然而然用(怪腔怪調的)閩南語和她應答,我們祖孫倆的感情一直很親。然而國小開始因著學校環境,加上平時閩南語交談的父母會用普通話和我對話,我和閩南語的關係也就逐漸淡了。我上了國中後,奶奶搬回屏東老家,剛開始我仍盡力用我所知的閩南語和她回憶過去;再幾年後,隨著奶奶換上失智症,我逐漸意識到她的記憶竟跟著我僅有的閩南語能力一起斑駁、剝落了……
有次拜訪奶奶,我企圖和她一起回味她的招牌絕活:蔥油餅。童蒙時期常吃的蔥油餅,由麵粉及青蔥,以及奶奶好手勁揉合而成的滋味之美,令我回味再三。
「阿嬤,哩剛災哩仄A蔥油餅就喝價(妳知道妳做的蔥油餅很好吃嗎)?」
「嘸啦(沒有啦)!我袂曉仄啦(我不會做啦)……」奶奶一臉正經,甚至狐疑地看著我,當下我覺得一陣深深的悵然在心裡膨脹。
再接著幾年,從大學以至出國後回去探視奶奶,她雖然還記得我,但是我們幾乎已經無法像小時候那樣暢快地談話了,聊天僅止於「挖係妮妮啦,挖鄧來呀(我是妮妮,我回來了)。」
而這種語言隔閡所帶來的惋惜,也不僅止於對我的奶奶,就連我和外公外婆也是如此。我記得上高中時去探望臥病在床的外婆,外婆的腦袋清楚,只是沒有力氣行動,每當她好像想跟我聊什麼,我卻只支支吾吾,必須要媽媽在一旁幫忙翻譯。因著這樣,我們始終未能很親近。
---
我身邊的媽媽朋友G也是一例,她除了是我堅持跟小孩說中文的榜樣外,她的出發點更是再次提醒我 #語言如何連結了情感與回憶。她的老公母語是英文,但是她的婆婆母語是法語,公公母語更為德語。G說老公因為不會說法語,和自己的奶奶講起電話無敵尷尬,無話可說。今日回想起來,他時常惋惜小時媽媽沒有逼他學法語,否則就不會和遠方的親人這麼生疏了。G呢,則全然相反,讓我驚豔,除了普通話字正腔圓,英文也溜,那天朋友的爸媽從台灣南部來,G更自動切換成道地的閩南語和對方爸媽大聊特聊,感覺特別親切。也因此,為了聯繫G的孩子和台灣家人溝通的能力,G只和孩子們講中文,而老大至今8歲了還是中英文切換自如。
這幾年自己在海外養兒育女了,才又更深切明白傳授我的孩子「媽媽母語」的重要性。我和母親的感情很好,即使現在分隔兩地,隨時電話一播就能聊心底話,或者推薦彼此最近去看哪本心靈叢書。我心底最大的耽怕,就是孩子長大後,我成了家中唯一的「老外」,要是不能以我熟悉的語言和孩子聊他們的心底話,我會很傷心。當然,除了聽說外如果還能讀寫是更棒的禮物,我多盼望有天能見到孩子們和我一同分享中文電視劇或書籍(或情書)。但最重要的,是將來某一天我若老了,#我們還能用共同的語言回憶過去。
---
語言,不該因為外在距離,才彰顯了保留的重要性。許多方言更是不容忽視,不容遺落。就像我和奶奶明明近在咫尺卻不懂她的語言(客家話&閩南話),這比外在距離所帶來的隔閡更讓人來覺得難過與可惜。
#覺得心有戚戚焉也歡迎幫我分享喔
#每一種語言都極其珍貴
(圖片為Lara自己就著 #台灣樂樂文化 中文橋梁書圖片,自己製作出來的紙盤小魚(書中沒有教)。這就像教孩子語言,妳永遠不曉得在他們心湖中投下的石子,將來會興起多麼美麗的漣漪。)
吾生也有涯翻譯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東京奧運634:TOKYO 1964.2020」介紹
訪問作者:劉善群
內容簡介:
TOKYO 1964‧2020
人文、創意和科技,就是東京奧運的精神與態度
謹以此書獻給所有熱愛奧林匹克的人
體育記者資歷達20年的劉善群,1991年首次到訪東京,採訪了在職業生涯中印象最深刻的第三屆世界田徑錦標賽,見識到世界先進國家如何舉辦頂尖賽事,也對1964年東京第一次舉辦奧運會的運動設施仍然被延續使用著,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過了半個世紀,日本在311東北大地震之後,東京再度拿到2020年奧運的主辦權。於東京第一次舉辦奧運的1964年出生的劉善群,在爬梳東京奧運史料時,從中強烈感受到日本人堅持和勇往直前的精神,就如同〈昂首向前走〉歌詞形容的一樣,56年前的東京奧運,日本人以此精神贏得全球的掌聲,2020年也將以這種態度團結人心,即使會遇上困難而哭泣,但仍勇敢地昂首抬頭不讓眼淚掉下來,成功辦出一場令國際驚豔盛讚的東京奧運。
奧運不僅是一場運動盛會,它與國際政治、國家建設和財經預算都息息相關。兩屆東京奧運無論是場內到場外,都有太多的事與物令人期待,尤其是「追求卓越」。劉善群以30年前的「東京印象」為基礎,加上參與過7屆奧運和其中4屆的現場採訪與轉播經歷,從人文、創意設計和科技三部分,和大家分享東京奧運的故事。
【歷史與人文】
20年不滅的奧運聖火/原爆之子、東洋魔女與赤腳大仙/從昭和到令和/「火中取栗」建築大師隈研吾/新日本人/全球矚目的焦點──東京奧運開幕典禮/Hope Lights Our Way東京奧運聖火傳遞活動
【創意與創新】
飄櫻吹雪──融合日本絕世美景的聖火火炬/8萬噸家電垃圾提煉製作的奧運獎牌/奧運史上頭一遭──由小學生票選出的吉祥物/江戶時代的格紋──東京奧運會徽/向一九六四年致敬!奧運競技項目圖標/創意設計番外篇—浮世繪保險套
【科技與未來】
未來都市交通工具──無人車/機器人/帶你去看流星雨/奧運居,大不易!/黑科技──人工智能、評分系統、全新的轉播技術/5G在東奧、即時翻譯、新替代能源:氫
作者簡介:劉善群
1964年東京奧運當年出生於台灣宜蘭
國立政治大學經營管理碩士
台北體育學院運動科學碩士
世新三年制編輯採訪科
曾任:
民生報體育記者
台視體育主播
台視首任駐北京特派員
鴻鷹動畫策略總監
中天電視協理兼發言人
中時電子報總編輯暨時報資訊總經理
旺旺中時媒體集團公共事務處處長兼發言人
台開集團新天堂樂園總經理、風獅爺購物中心總經理
奧運經驗:
參與七屆奧運會採訪作業(1988-2016,2004除外),1996亞特蘭大、2000雪梨、2008北京及2012倫敦等4屆奧運現場採訪、轉播。
出版社粉絲頁: 時報出版
請大家支持,我全部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的亂亂分享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happy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