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隆觀點》給陳儀深先生──讓證據說話(下)
- - - - -
💥下載Newtalk新聞APP,新聞即時脈動報你知!https://is.gd/Ryqqop
同時也有3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Shaun&Nic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第六天魔王・織田信長。她所擁有的靈基可以稱得上集合了過去、現在、未來各種信長的可能性。 她是只能在某個特殊的空間才可能顯現、極為特異的英靈,不知為何她此時此刻來到了這裡。 身高/體重:154cm・43kg(隨形態變化) 出典:史實 地域:日本 屬性:混沌・中庸 性別:? “順帶一提下一個我身高...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推薦目錄:
- 關於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在 Newtalk新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在 凱特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在 新經典文化ThinKingD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在 Re: [問題] 碰到大問題了.. - 看板PhD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在 英文單字筆記粉絲團-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這句話出自於 ... 的評價
- 關於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在 [爆卦] 我在1985看到的、聽到的。...轉自PTT-Gossiping板 的評價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在 凱特王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有人要我談談”媽寶男”。
.
只是我覺得既然要談,就來談”媽寶”比較不會有自說自話的嫌疑。因為媽寶真的不分男女,這年代有多少媽寶男,就有多少媽寶女。
.
談媽寶肯定離不開聊父母的”控制慾”。 控制本身不是貶義,如果一位母親或父親控制自己剛剛學步的孩子不要走到危險區域,這是謹慎與保護的表現,他們的控制是適度且必要的。而期待孩子長大成人可以脫離自己的保護實現自主的父母也會意識到,在子女能夠把握自己的生活時,都應該體面的退場,收回對孩子的控制權。所以法律有成年人的法定年齡,從那一刻起,你不再有監護人,你為自己的所有行為負責。但說真的,控制權的交接(孩子這裡可視作自主權的交接),在子女的青少年時期就會開始。
.
西方的文藝作品中,多源於古希臘神話的延伸,有一種常見的設定叫做「弒父情結」。從字面上解釋是作為「子」,完成對「父權爭奪」的過程。這個情結之所以重要到被反復運用,是因為它代表了我們每個人一生中必須要完成的「分離」。
.
亞理斯多德的名言「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就是對老師柏拉圖的挑戰,體現的就是一種「精神上的弑父」。
.
所以「弒父情結」延伸至今,「父」在今天就不狹義地只指父親,更廣義地代表我們的「原生家庭」,代表父母對子女控制的權力。當這個需要切斷父母對子女的控制,形成「分離」的局面永遠沒能到來時,我們就永遠沒法過渡到真正的成年人,學會真正的獨當一面。
.
所以就會出現「媽寶男」,一個成年男性完全被自己的母親控制,甚至結了婚仍然如此。以致於和媽寶男結婚的女性都苦不堪言,對方的母親不僅對他們的婚姻生活處處干涉,媽寶男還因為不敢違抗母命而永遠站在母親那一邊,讓妻子活得像個局外人或第三者。
.
反之亦然,一個過度依賴原生家庭奉獻甚至給予的女人,也成就不了自己的家庭,更別說經營夫妻或者婚姻關係了。
.
回顧一下你的青春期吧。一個成長中的孩子,對於母親或父親都是既愛又恨的。愛的是他們對自己的寵愛,恨的是他們對自己的管束與代溝。明智成熟的父母會知道,孩子的叛逆是正常的現象(他們也經歷過)。孩子對於父母親的愛,維繫了他們之間的關係;而那點恨,恰恰是促使我們獨立的慾望(掙脫束縛)。
.
但操控型的父母,會阻礙孩子的獨立慾望,他們用自己的喜惡作為唯一的評判標準維持自己對子女的掌控,讓孩子獨立自主的那天無限延遲。於是子女成年後,對自我身份的認知是模糊的,不僅很難真正視自己為獨立的個體,甚至很難區分這是自己的感受?還是父母的需求?對自我的評價會與父母的標準綁定在一起,沒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價值體系。長久缺乏自我訓練,養成依賴習慣,也就所幸聽從父母的安排。
.
媽寶們長期處於父母親的壓制手段下,也就以為這就是一切了。中國人還有一個「孝道」的牌坊壓在頭頂上,是控制型父母動不動就拿出來的家法。孩子怕背上不孝的輿論譴責,也就不敢奪回自己人生的控制權。
.
我還聽過一個說法。媽寶男們在妻子與母親出現矛盾時,由於不能違抗母命背上不孝的罪名,他們會將憤怒轉移到妻子身上,讓妻子充當那個「壞媽媽」。但他們意識不到的是,自己原本就有天生的叛逆,討厭母親控制的那種憤怒一直都在,只是以另一種方式發洩在另一個女人身上,而那個人肯定是自己的妻子,尤其當妻子又特別愛管他時,那個憤怒的反彈更是大。
.
其實不管你是男人還是女人,最該完成的就是對原生家庭的「分離」儀式。離開父母的羽翼,獨自在人生中做出決斷,扛起責任,承擔代價,真正獨立於世。而健康的夫妻關係也不是把對方當兒子或公主,是當個獨立的人看待。
.
/ 天啊我好像不小心寫了篇媽寶論文
/ 這樣可以拿到證書嗎?
.
#katesmurmur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在 新經典文化ThinKingDo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廖偉棠 寫給兒女的詩文
新詩集《一切閃耀都不會熄滅》中第一首<其後--給女兒>,是詩人廖偉棠寫給女兒的詩。兩年前,他還寫過一篇<致十年後>散文,第一段寫給十年後的兒女。
詩或散文,詩人在現實的艱難中透過文字保有希望,保有一個父親對愛與未來的期許。
___________
#致十年後的兒女:
十年後,哥哥你十六歲,已經算一個少年邁向青年的年紀了,妹妹十一歲,還站在兒童與少年的門檻上。不知道你們是否能記得你們第一次同遊外地,那是2017年的京都奈良之旅,當時我給你們各寫了一首詩,其中給哥哥的是<過曹源池見小彼岸櫻及躑躅花>,當中有句:
在長廊上奔跑的男孩突然在荒野中柱杖如李爾王白發怒號。
他答應來生成為你的父親。而今生,僅僅是一聲醍醐鳥。
這裡用的是薑夔「一聲何處提壺鳥,猛省紅塵二十年」的典故,二三十年的紅塵,足以讓我回到和你們年紀相若的青少年時代。我成長的那個時代的青澀固然難以想像,更難想像的是,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那風雲激蕩裡即使一個慘綠少年也在燃燒。
而我對你們的期許,也就這份青澀和燃燒。青澀並不易,尤其你們成長於21世紀的大都會,十年後,網路與現實世界的糾纏更難分解,賽博朋克的預言將更為成真,哥哥也許會成為駭客,我或者會成為「神經浪遊者」,妹妹則會被虛擬世界的繁華包圍。你們應該要知道,這個世界曾經簡陋但充滿愛意,那些痛苦和幸福都是真實存在的事物,人置身其間也許青澀,卻能看見彼此,相濡以沫。
燃燒更是必須的,不燃燒的少年根本不配稱之為少年。我們那一代,有幸承接了80年代的餘燼,也能追溯到火紅的60年代全部的叛逆的殘響。但我相信每一代人都有一代人的激情和叛逆,你們記住「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也請記住你們的師長輩也曾經是叛逆青年,不要真理在握就完全無視他們,不妨邀請他們一起燃燒。而且記住,在真理以外還有很多可愛的事物,比如詩與愛,它們超越一時一地的「真理」,匯聚成為宇宙最珍貴的無可名狀的「道」。
我們將一再穿過彼此,像自由的粒子
我們將一再擁抱彼此,一再被愛困阻
被愛解剖
被愛縫合
笑一笑吧,英勇的小兄妹
假如你們看到雲,學習它變幻而不消弭
——去年的父親節,我給你們寫了這首<父親節寫給小兒女之詩>,是一種幽默而大而化之的「交代後事」。十年後,我們也許面臨各種各樣的分別,也許不,但都要切記珍惜彼此,珍惜那些平淡歲月裡的痕跡、氣味和光影。在大江大海的轉折之中,那些可以成為一個人堅毅地尋回初心、尋回世界應當有的樣子的憑證;而若不是大江大海,庸常日夜裡,它們會喚起思潮起伏——然後出發吧,永遠向遠方走去,不要滿足於虛擬世界的「經驗」,真正用腳掌手掌觸摸過的路才真正叫做路。
二十年前,爸爸被他出生前的一群叫「垮掉的一代」的美國人所感召,過了瘋狂漫遊、創造與戀愛的十年時光,這成為他一輩子享用不盡的寶藏。時間是不可以窮盡的,宇宙是廣渺的,但地球就在你腳下,改變你未來的人就在你身邊,我想即使在AI和虛擬網路一統天下的時代,也依然有逃逸的異托邦存在。
假如你們看見這個異托邦,不要忘記給老爸發個消息!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在 Shaun&Nick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第六天魔王・織田信長。她所擁有的靈基可以稱得上集合了過去、現在、未來各種信長的可能性。
她是只能在某個特殊的空間才可能顯現、極為特異的英靈,不知為何她此時此刻來到了這裡。
身高/體重:154cm・43kg(隨形態變化)
出典:史實
地域:日本
屬性:混沌・中庸 性別:?
“順帶一提下一個我身高大約165cm,最大隻的我有180cm。是模特嗎!”
織田信長。與本來的信長的靈基最為相近的信長,這說法嚴格來不過關,不過為了方便還是這麼算吧。
雖然是avenger受召喚,但狀態接近archer。
然而作為神佛眾生的敵人,就算她是英靈,她“原來只是人類級別”的靈基,無法負擔眾多民眾對其的恐懼和怨恨的業障,因此靈基再臨時會不斷開啟成為其他信長的可能性。
擁有許多可能性,聽起來不錯,但正因為這種可能性的擴散,到最後可能會落得意義消失的田地,信長自己察覺到這件事,也沒有說出來。
她獲得了新型武裝,謎之超級火繩槍,和魔王加特炮。這火繩可以回轉連射,感覺不超爽的嗎?
“哎,總感覺,這麼多我裡面我才是最可愛最卡哇伊的那個喲?再說那個最大隻的我超可怕的。”
織田吉法師。吉法師是織田信長的幼名。
年少時他言行大多破天荒,因此周遭稱其為傻瓜。
吉法師凜然的年輕武士的樣子,是重現他一生之中最為破天荒、還是尾張大傻瓜時期的模樣。他身上迸發而出的霸氣和熱血,如實反映著開闢新時代的風雲兒信長的靈基。
順帶一提插在要上的是在桶狹間之戰裡從今川義元身上搜刮的宗三左文字。
“實際上這時候的俺的名字不是吉法師。話雖如此,像現在這樣咱們眾多信長濟濟一堂,用這個名字會好分辨一些吧?哇哈哈哈哈哈!”
○無可奈何:A-
釋放強大的魔力,代價卻是燃燒自身而逝的雙刃劍。那是消逝在火焰中的自己對自身的裁決呢,還是......
○如夢似幻:B
她擁有強大的力量和存在方式,因為這種異常而時常遭受世界的修正力,這樣的魔王信長存在變得虛幻,其靈基本身也處於朦朧的狀態。
○第六天魔王:EX
因為生前的形象,從而扭曲了過去存在方式的怪物,使持有者的能力和外貌改變。與“無辜的怪物”似是而非的技能。
這技能代表了信長已經確實成為了與佛教中所謂的第六天魔王不同的獨立個體:第六天魔王・織田信長。
“波旬変生・三千大千天魔王”
等級:A- 種類:對神寶具
範圍:1~99 最大捕捉:1000人
Hajyunhenjyou sanzendaisentenmaou
眾生對於過去現在未來的信長的諸多恐懼和敬畏寄宿在其身上,變成了超越了第六天魔王的異形模樣,使自己變成毀滅所有神佛的真正魔王“三千大千天魔王”,是燒盡一切神秘的紅蓮反英雄“魔王信長”的終點。
魔王信長,離各種信長可能性最遠、最接近深淵的信長。
自稱第六天魔王,她的身體被對於各種時代的信長的恐懼和敬畏而燒焦,變得虛無且強大,正變化成稱得上是真正的魔王的存在。
然而根源上她這模樣並不代表她否定神佛,而是展示她“人的可能性屬於人,神佛雖然尊貴,但無需依賴祂們,根本不會去做什麼佛祖嘛”的信念。
雖然稱她是無辜的怪物,但作為反英雄的魔王信長,一生與神佛為敵的印象在眾生心中過於強烈,她的存在更像是佛教中天魔這種可稱為佛教自己人的存在。
“吾乃魔王信長——超越化天,化成神佛眾生的敵人。”
另外需注意的是,這個“魔王信長”不是究極的信長。她是其中一個誕生自“信長”這個故事中的最強姿態,但就算是這樣,也不是“究極”的形態,反而是離“真理”最為遙遠的存在——在彼岸盛放、擁有人類模樣的火炎。
#FGO #魔王信長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講到馬奎斯,第一反應一定是《百年孤寂》。但你知道這位大師還有非常好,甚至以我觀點,好到比《百年孤寂》還厲害的短篇小說嗎?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
☞〈我的心滴在雪上的血痕──馬奎斯《異鄉客》〉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0/27/我的心滴在雪上的血痕──馬奎斯《異鄉客》
☞請記得按讚、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馬奎斯 #百年孤寂 #文學
────
我們能掌控自己的愛情嗎?愛情裡,有多大一部分不是凡人所能控制的呢?上一集我們討論了馬奎斯〈你滴在雪上的血痕〉這篇小說──暴露狂比利硬闖海水浴場,在更衣間遇見了他生命中的天使妮娜。毫無邏輯與道德觀念的愛神,就在此刻襲擊了這對小情侶。馬奎斯形容,此時妮娜看見比利脖子上掛一面沒有聖徒像的獎牌,「靜靜隨他的心跳一起一伏」。伊格言說:在一般情況下,心跳的起伏是不可能被肉眼看見的;這個特寫幽微暗示的,正是掌控愛情的頂頭上司:「命運」,以及命運的毫無邏輯,不可理喻。
是的,沒有什麼能大過命運,即使「一見鍾情」也無法。馬奎斯怎麼描述妮娜和比利的熱戀過程呢?馬奎斯說,妮娜‧達康特帶著比利‧桑其士上了自己的床,獻出童貞,穢亂大宅:
將近兩星期的時間,他們每天在同一個時刻赤裸裸熱情地狂歡痛飲,無視於以前睡過那張古老大床的內戰英雄和多情祖母們的遺像正訝然瞪著他們。即使在做愛的歇息時間,他們仍赤身露體,窗戶也不關,吸著船上垃圾由海灘漂進來的氣味、糞便的氣味,不吹薩克斯風的時候就聆聽院子傳來的家常聲響、香蕉樹下單調的蛙鳴、水滴落在無名墓上的聲音、他們以前沒有機會學的自然律動。
這回可不只是更衣間內的心跳起伏了;尚且兼之以香蕉樹、蛙鳴、滴水聲、各式各樣的氣味,萬事萬物,無一不充滿「生之欲力」;甚至連連祖母的鬼魂們都是「多情」的。伊格言說:從兩人隱密卻暴烈的心跳,到各式各樣大自然的神秘律動,小說中細節與意象的擴大發展,正暗喻了命運君臨一切的威力。性的神秘正是生殖的神秘,也是自然的神秘,更代表了命運的神秘;它無處不是,無所不在,當然,也將繼續像烏雲一樣籠罩在兩人身上。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人事已盡,一切聽天由命。
〈你滴在雪上的血痕〉這篇小說收錄於馬奎斯的短篇集《異鄉客》中。名為「異鄉客」,因為說的都是身處歐洲的拉丁美洲人的故事。對這些拉丁美洲人而言,隔著遙遠的大西洋,歐洲就像是一座幻美的海市蜃樓。他們帶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來到這幻影之地,不知眼前迎來的將會是何種命運。而比利和妮娜也不例外──二人狂戀數月,不顧家人反對,閃婚,啟程前往巴黎進行蜜月之旅......
────
賈西亞‧馬奎斯,一九八二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一九二七年生於哥倫比亞小鎮,拉丁美洲魔幻寫實主義代表人物之一,名作如我們所知:《百年孤寂》。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曾於一短文中討論《百》書中的人物命名問題。是,昆德拉說得對極了,我們確實不容易弄清楚那四五個奧瑞里亞諾、七八個阿加底奧‧布恩迪亞之間的差別;這除了折磨讀者之外,也簡直是在為難那些人物關係圖的編纂者。(可憐的編輯!)而昆德拉的看法是,沒錯,馬奎斯當然就是故意的,他使用重複姓名隨機產生器的目的,正是取消個體獨特性,刻意將讀者擲入系譜的迷宮之中──於此,時間洪流浩浩湯湯,個體被消滅,代之以一組又一組的同名序列(奧瑞里亞諾們、阿加底奧們),而「歐洲個人主義的時代已經不再是他們的時代了,可是他們的時代是什麼?是回溯到美洲印地安人的過去的時代嗎?或是未來的時代,人類的個體混同在密麻如蟻的人群中?我的感覺是,這部小說帶給小說藝術神化的殊榮,同時也是向小說的年代的一次告別。」
這論點深沉,武斷,尖銳,帶有昆德拉式的洞見與其狡獪之慣性,需要解釋。他的意思是,於其個人之小說史觀中,現代主義小說的人物們特別不愛生小孩──因為「後裔的終結」正象徵著個人獨特性的標舉。(如何面對一個小孩?至少有著你一半基因,介乎雷同與差異之間,且個人的任何特質皆可能於小孩身上被精準複製?)而《百年孤寂》在小說史上的革命意義在於,布恩迪亞家族雖同樣以絕子絕孫告終(後裔之終結),然而其中的個體獨特性卻也被馬奎斯的命名策略徹底消滅。這是現代主義內部一個嶄新的矛盾──標舉個體獨特性的現代主義傳統V.S.泯滅個體獨特性的現代主義《百年孤寂》──亦因之而被昆德拉界定為「向小說的年代(即現代主義時代,強調個體殊性的年代)的一次告別」。對此,育有二子的馬奎斯不知作何感想──二0一四年四月十七日馬奎斯以八十七歲高齡辭世,我們再也沒機會問他了。───伊格言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香港文匯報專訪: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
香港明報專訪: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在 伊格言Egoyan Zheng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關於命運,這是我所讀過最恐怖的短篇小說之一,它是馬奎斯寫的,和「魔幻寫實」這件事一點關係也沒有。
☞Instagram|http://www.instagram.com/egoyanzheng
─────────
☞〈我的心滴在雪上的血痕──馬奎斯《異鄉客》〉全文連結:https://www.egoyanzheng.com/single-post/2019/10/27/我的心滴在雪上的血痕──馬奎斯《異鄉客》
☞請記得按讚、分享、訂閱、小鈴鐺喔。
#馬奎斯 #百年孤寂 #文學
─────
你相信一見鍾情嗎?你相信「命中注定我愛你」嗎?有一種愛情故事是這樣的:兩人一見鍾情,瞬間被愛神的箭羽擊中,心跳加速,血脈賁張;像電影中慢動作的凝視,四下無聲,瞬間即成永恆。然而小編想的是,愛情真是被命運掌控的嗎?「一見鍾情」有何道理可言?今天小編帶大家來讀伊格言老師的一篇文章:〈我的心滴在雪上的血痕──馬奎斯《異鄉客》〉。
小說〈你滴在雪上的血痕〉,選自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賈西亞‧馬奎斯出版於1992年的短篇集《異鄉客》。伊格言的這篇文章中,開頭就帶領我們直擊故事中最具震撼力的場景──男女主角初遇的海水浴場。小說男主角是現年二十歲的帥哥比利‧桑其士。他出身富裕望族,頭腦不怎麼靈光,從來沒能好好讀完一本書,也沒能好好讀完一間學校。作為一個街頭小混混(「鐵鍊幫」首領),他的「職業生涯」堪稱順利;因為身為世家名門之後,城裡最中二的貴族後代,怎麼為非作歹、魚肉鄉民都沒人敢抓他。即便開著跑車衝撞露天戲院,勇敢的警察們紛紛假裝沒看見,戲院的監視器也直接「沒有畫面」。
某日,無法無天的鐵鍊幫選定海水浴場女更衣室作為惡作劇目標──比利沒想到這竟是他混混生涯僅見的重大挫敗。他闖進更衣室,站在赤裸的妮娜‧達康特面前,脫下褲子露出陽具,滿心以為可以享受少女迷人的尖叫。然而事情不如預期──十七歲少女妮娜,和比利同樣權貴出身,規規矩矩還是個處女,從小就是好學生,連個裸體男人也沒見過──但她機警又沉著,此刻看著這俊美暴露狂巨大的生殖器,她冷冷丟下一句:「沒用,我見過更大更硬的。」
這話激得小混混兼小傻瓜比利羞愧不已,竟然用捲著鐵鍊的拳頭爆打牆壁,導致手骨粉碎,血流不止。情急之下,救人第一,少女妮娜臨危不亂,穿上衣服,親自駕車將這出師不利的色魔送到醫院。
說時遲那時快,愛神在此時襲擊了這對小情侶。兩人在狂戀數月之後閃婚,啟程前往巴黎進行蜜月之旅。。。。
────
賈西亞‧馬奎斯,一九八二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一九二七年生於哥倫比亞小鎮,拉丁美洲魔幻寫實主義代表人物之一,名作如我們所知:《百年孤寂》。米蘭‧昆德拉(Milan Kundera)曾於一短文中討論《百》書中的人物命名問題。是,昆德拉說得對極了,我們確實不容易弄清楚那四五個奧瑞里亞諾、七八個阿加底奧‧布恩迪亞之間的差別;這除了折磨讀者之外,也簡直是在為難那些人物關係圖的編纂者。(可憐的編輯!)而昆德拉的看法是,沒錯,馬奎斯當然就是故意的,他使用重複姓名隨機產生器的目的,正是取消個體獨特性,刻意將讀者擲入系譜的迷宮之中──於此,時間洪流浩浩湯湯,個體被消滅,代之以一組又一組的同名序列(奧瑞里亞諾們、阿加底奧們),而「歐洲個人主義的時代已經不再是他們的時代了,可是他們的時代是什麼?是回溯到美洲印地安人的過去的時代嗎?或是未來的時代,人類的個體混同在密麻如蟻的人群中?我的感覺是,這部小說帶給小說藝術神化的殊榮,同時也是向小說的年代的一次告別。」
這論點深沉,武斷,尖銳,帶有昆德拉式的洞見與其狡獪之慣性,需要解釋。他的意思是,於其個人之小說史觀中,現代主義小說的人物們特別不愛生小孩──因為「後裔的終結」正象徵著個人獨特性的標舉。(如何面對一個小孩?至少有著你一半基因,介乎雷同與差異之間,且個人的任何特質皆可能於小孩身上被精準複製?)而《百年孤寂》在小說史上的革命意義在於,布恩迪亞家族雖同樣以絕子絕孫告終(後裔之終結),然而其中的個體獨特性卻也被馬奎斯的命名策略徹底消滅。這是現代主義內部一個嶄新的矛盾──標舉個體獨特性的現代主義傳統V.S.泯滅個體獨特性的現代主義《百年孤寂》──亦因之而被昆德拉界定為「向小說的年代(即現代主義時代,強調個體殊性的年代)的一次告別」。對此,育有二子的馬奎斯不知作何感想──二0一四年四月十七日馬奎斯以八十七歲高齡辭世,我們再也沒機會問他了。
────
伊格言,小說家、詩人,《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8月號封
面人物。
著有《噬夢人》、《與孤寂等輕》、《你是穿入我瞳孔的光》、《拜訪糖果阿姨》、《零地點GroundZero》、《幻事錄:伊格言的現代小說經典十六講》、《甕中人》等書。
作品已譯為多國文字,並於日本白水社、韓國Alma、中國世紀文景等出版社出版。
曾獲聯合文學小說新人獎、自由時報林榮三文學獎、吳濁流文學獎長篇小說獎、華文科幻星雲獎長篇小說獎、中央社台灣十大潛力人物等;並入圍英仕曼亞洲文學獎(Man Asian Literary Prize)、歐康納國際小說獎(Frank O'Connor International Short Story Award)、台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華語文學傳媒大獎年度小說家等獎項。
獲選《聯合文學》雜誌「20位40歲以下最受期待的華文小說家」;著作亦曾獲《聯合文學》雜誌2010年度之書、2010、2011、2013博客來網路書店華文創作百大排行榜等殊榮。
曾任德國柏林文學協會(Literarisches Colloquium Berlin)駐會作家、香港浸會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IWW)訪問作家、中興大學駐校作家、成功大學駐校藝術家、元智大學駐校作家等。
香港文匯報專訪:
http://paper.wenweipo.com/2019/09/02/...
香港明報專訪:
https://news.mingpao.com/pns/副刊/artic...
────
小說是什麼?我認為,好的小說是一則猜想──像數學上「哥德巴赫的猜想」那樣的猜想。猜想什麼?猜想一則符號系統(於此,是文字符號系統)中的可能真理。這真理的解釋範圍或許很小,甚至有可能終究無法被證明(哥德爾的不完備定理早就告訴我們這件事);但藝術求的從來便不是白紙黑字的嚴密證明,是我們閱讀此則猜想,從而無限逼近那則真理時的智性愉悅。如若一篇小說無法給我們這樣的智性,那麼,它就不會是最好的小說。
是之謂小說的智性。───伊格言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在 英文單字筆記粉絲團-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這句話出自於 ... 的必吃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這句話出自於古希臘哲學家亞里斯多德,意思就是儘管敬愛自己的老師,但是真理更重要。 ... Plato is dear to me, but dearer still is truth. ... <看更多>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在 [爆卦] 我在1985看到的、聽到的。...轉自PTT-Gossiping板 的必吃
首先,引用以前希臘哲人曾說的話:「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 的換帖兄弟(或姐弟、兄妹),更重要的是,我們這群人選擇對洪仲丘猝死軍中,以及整 ... <看更多>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在 Re: [問題] 碰到大問題了.. - 看板PhD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誠實為最佳策略。
建議你,將事實一五一十地告訴你老闆。
雖然你文中說,你的老闆無法溝通也不會相信。
且基於道義,要掩護你學長,所以你不說。但是
「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
作科學研究,不就是不斷地追求真理的過程嗎?
至於利害關係。
一旦你選擇隱匿,並偽造數據,以求畢業。
即使你拿到博士,找到教職。你一生都會被這件事所困擾。
小則良心不安,一生害怕被發現。大則,在你當教授如日中天之時,
被揭發。(有時間,可以讀一下「康特的難題」這本小說。)
------------
我認為你應該跟你老闆好好談談,並詳細解說為什麼你認為
你學長的實驗結果是假造的,提出充分的證據,實驗數據。
只要不是你老闆指使假造(如果是的話,我想你應該跳槽),
他會明白這是很嚴重的事。
------------
在此同時,你應該保留一切你學長偽造數據的證據,複製一份,
放在家裡。即使最後的結果是你離開,你可靠這些證據保護自己。
(進一步,如果你不高興的話,還可以搞垮你老闆?)
-------------
發生了這種事,我想裝傻是沒有用的。你應該問自己,還要不要
繼續跟這個老闆。如果要,那麼在和老闆談的時候,要委婉,但還是
要將事實說出,然後要轉做其他不同的題目。如果不要,那就應該要
客氣,但還是要將事實說出,並明示或暗示他你有證據,讓他可以放你走,
如果你手腕夠好,說不定,還能夠讓他幫你寫一封不錯的推薦函。
-------
總之,誠實為最佳策略。且要保護好自己。替老闆,學長護航,賠掉
自己的學術生涯(至少你花了3年的光陰)是不值得,也不是智慧人
所應為的。
------
最後送你兩句話,這是我在PTT上看來的,不知出自何處。
「壞人心機重,心腸黑。作個好人,心機要更重,心腸要更白。」
且在周星馳的「九品芝麻官」裡,包龍星的父親說:
「貪官奸,清官要更奸。」
希望你能順利解決這些問題。
※ 引述《Ysen (永遠的蝦布)》之銘言:
: 各位先進,小弟我正唸博士三年級,最近剛畢業一個學長..
: 我之後要接他的東西繼續發展下去,但是他的東西可能有像
: 韓國那位大師一樣,應該不能說可能,應該說是一定,是他
: 親口跟我講的,我做不出那麼漂亮的數據我就畢不了業....
: 我又不能跟老師明說,如果我要畢業就一定要像他那樣弄,
: 但是我不想,因為這違背了我當初要念博班的信念、原則。
: 我想了兩個禮拜,我實在找不到方法解決,我想我只能休學
: ,然後徹底放棄博士夢想....
: 我不能跟指導教授講,是基於道義上
: 跟他講他大概也不會相信,基本上他是那種不能討論的人....
: 所以辯無可辯,而實驗室有另一個博班學長,就是沒"那樣"弄
: 所以實驗與理論都有些誤差,但是老師一直刁難他,所以他一
: 直走不了。
: 小弟我真的已經走到要休學的地步了..不知道前輩們是不是有什麼好的建議?
: 現在碰到的難題:
: 1.老師不可理喻,這是每界學長都這樣講,千萬不能頂撞老師,
: 甚至連討論空間都沒有
: 2.我不可能換老師了,因為老師好像是組理得大牌
: 3.我如果告知指導教授,我相信實驗室應該滿城風雨,屆時我也呆不下去了
: 4.如果我繼續走下去就只能選擇昧著良心作研究了
: 5.我已經確定學長的東西是錯的,只是數據合理,如果把不該存在的東西
: 拿掉,則結果會不太合理。
--
So, you worked all night for free
to worsen a presentation for a
meeting that do not happen for
a project that do not exis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71.129.89.147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