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父母家搬出去住後,體悟了一些事情 ]
對於「搬出去住」這件事,其實糾結了很久。我老家就在新北市,離台北不過十分鐘車程,生活工作都在附近,從某些方面來看,並沒有搬出去的必要,畢竟外面好一點的套房動輒一萬上下,還不如把錢存起來未來拿去投資。
但是,或許是因為我家比較小吧,和爸媽住在一塊,三個成年人幾乎整天吃喝拉撒都在一起,我每天在電腦前打字工作,我媽就在幾步之遙外嘩嘩洗碗,我爸就在我背後看電視新聞,而住在樓下的爺爺奶奶,時不時還會走上來去頂樓拜拜。我的房間沒有窗戶,整天待在裡面容易產生一種窒息感,但是在外面開放式的起居空間,思緒又常常被打亂。漸漸地,我開始產生想要搬出去住的想法。
「搬出去」其實是一件滿感傷的事情,那一定程度代表依賴父母的時光結束了,提醒你無憂無慮的童年已經離你很遠了,每次我都會想起村上春樹《舞!舞!舞》裡寫的:「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不准情緒化,不准偷偷想念,不准回頭看,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你要聽話,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裡。」
家人也會覺得你搬出去,是不是覺得家裡不夠好?是不是不喜歡和爸媽相處了?有的家長甚至會去質疑孩子「不孝」或「不愛家人」,然後搞個一哭二鬧三上吊,不過還好我爸媽沒有這種情勒行為。只是我知道家人和我都一樣感傷,因此好長一段時間,不太忍心離開家。
但是後來我漸漸認知,搬出去絕對不是不愛家人,而是身為一個成年人,需要一個空間發展完整的自我。
這麼說,不代表住在父母家的成人們都「不完整」,而是那個「完整」裡面,有意識或無意識地摻雜了非常多「他人」的影響,無論是好還是壞,而很多事情,你必須從慣性環境中跳脫出來,才有批判、轉念與成長的機會。人常說我們都被原生家庭影響很深,但是怎麼個深法?有時候還真的需要隔著一段距離再去看,才能夠真正體會,也才能夠真正地改變。
吳爾芙曾說,「女性若是想要寫作,一定要有錢和自己的房間。」這句話對今時今日的我來說,不只關於女性主義,我還任性地將它挪用到任何成年人的自我成長上。我最愛的雜誌《Apartamento》,雖然分類上屬於「居家」雜誌,但它呈現給讀者的不只是一個又一個漂亮完美的空間,而是生活在公寓裡、「創造」了那個空間的人們的生命故事,或許有點凌亂,或許有點怪異,或許不太完美,卻都獨一無二。
一個人的家,就是一個人靈魂的具體展現,沒有故事的人,也創造不了有獨特個人風格的居家。
搬到新家後,我在陽光充足的房間角落整理出一個「工作」空間,沿用了上個房客留下的二手書桌,牆上貼了我的攝影作品和朋友送的插畫,整理了一個書櫃放上最愛的幾本書,兩株寶貝植物在桌上一左一右時時陪伴。
這個角落一點都不高級,但是它讓我每一天早上起床看到它,就心情雀躍,甚至還迫不及待坐到書桌前面開始工作,工作效率與創意靈感激升。
很棒的是,搬家前一個禮拜,BenQ 來信邀請我推薦他們和美若康合作的兩個產品,WiT系列螢幕閱讀檯燈,以及美若康的彩色日拋心動系列隱眼,上網看了照片後覺得很美,再加上新家正好需要一盞閱讀燈,便欣然答應了。
我一眼就看上 WiT 系列的銀色雙臂閱讀燈,流線型的線條十分時髦,視覺修長極簡,覺得和新家非常搭配。收到 WiT 閱讀燈時,發現這款燈比我想像的還要重,本來覺得這是缺點,但是實際使用後發現是優點,因為它很穩,而且圓形檯座也很適合拿來放一些小裝飾品。
另一個讓我驚艷的地方是,這款閱讀燈不僅可以調亮度,就連顏色都能調整,從不同色階的白光到黃光都有,可以搭配不同光線、心情和活動上的需要隨心改變。WiT 除了手動調光外,還有智能偵測功能,會自動即時調光,找出讓眼睛最舒服的光線,另外它的燈是長型設計,照明範圍很大,不會只侷限在小範圍內。
白天需要專注工作時我會調白光,晚上想要舒緩閱讀時就調溫暖的黃色,覺得色溫真的會影響一個人的思考狀態。
另外也試用了美若康的彩色日拋心動系列隱眼,我以前只有在萬聖節扮裝時才會戴上彩色隱眼,這次選了棕色和灰色,戴上後覺得棕色還滿適合日常配戴的,但是戴上灰色會覺得要麼去畫上全妝要麼去參加萬聖派對,不然覺得它非日常感還滿重的,雖然好看是好看。
擁有專屬自己的空間,並能夠親自揀選生活的各種物件,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因為人不僅為一個空間注入靈魂,空間也會反過來滋養一個人,而擁有自己的地方,代表你不再無奈地與另一個靈魂貼得太近,齟齬磨損,有時候人與人之間保留一點距離,才能保持健康與美感。
很開心這次與 BenQ 合作,WiT 系列閱讀燈真的很美,它也陪伴我度過各種趕稿、寫作、閱讀、打電動的時光,我想它可以和各種風格的居家環境完美搭配,或許你也會喜歡。
✨如果你想對 BenQ WiT 系列閱讀燈與美若康彩色日拋心動系列進一步了解,請到他們官網:
WiT官網:https://wit-lighting.benq.com
美若康官網:https://myapp.miacare.com.tw/
抽獎活動連結:https://bit.ly/2XrGzYb
警語: (1)配戴一般隱形眼鏡須經眼科醫師驗光配鏡取得處方箋,或經驗光人員驗光配鏡,取得配鏡單,並定期接受眼科醫生追蹤檢查。(2) 本器材不得逾中文仿單建議之最長配戴時數、不得重複配戴,於就寢前務必取下,以免感染或潰瘍。(3) 如有不適,應立即就醫。
✨歡迎追蹤我的 IG:abby_chao_
https://www.instagram.com/abby_chao_/?hl=en
WiT 智慧檯燈 Miacare 美若康 #lifestye #home #居家 BenQ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 #陶塑展 黃偉茜 (Weichien Huang)專訪 黃偉茜不可一世的孤獨 讓我們看見陶瓷創作者的驕傲 創作者黃偉茜來自於高雄橋頭,由於橋頭區屬熱帶季風氣候,終年維持溫暖怡人的好天氣,如此的地域特色也使得熱帶植物蓬勃發展,生長在此的黃偉茜,自小便喜愛穿梭於榕樹林之間,大自然...
「吳 爾 芙 自己的房間」的推薦目錄:
- 關於吳 爾 芙 自己的房間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吳 爾 芙 自己的房間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吳 爾 芙 自己的房間 在 DizzyKetchup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吳 爾 芙 自己的房間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吳 爾 芙 自己的房間 在 [心得] 《自己的房間》吳爾芙著/ 天培-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評價
- 關於吳 爾 芙 自己的房間 在 自己的房間吳爾芙-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商品-2021年11月 的評價
- 關於吳 爾 芙 自己的房間 在 自己的房間吳爾芙-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商品-2021年11月 的評價
- 關於吳 爾 芙 自己的房間 在 VW1929 自己的房間- 維吉尼亞吳爾芙系列| et seq.指彩試色篇 的評價
吳 爾 芙 自己的房間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DiscoverMadrid【𝖢𝖠𝖥𝖤𝖡𝖱𝖤𝖱𝖨́𝖠 𝖺𝖽 𝖧𝗈𝖼|絕美複合式咖啡酒館/書店/藝廊/文藝沙龍】
雖然渡假系列還沒分享完,我倒是終於恢復了探索馬德里的熱情、拍攝食物的興致、書寫西文的動力。(因為終於報名 DELE 檢定考試了😅所以 ig 也開始寫西文當練習囉~)
雖然大家還很難出國旅行,我的馬德里旅遊書也仍然難產,但我還是會繼續分享馬德里城裡值得探訪的好地方、老地方、小地方😊不過近來體認到,產出文字是一件太消耗精力的事,自己的寫作也因此從流水帳改成意識流😂日後介紹美食與景點,傾向言簡意賅就好,反正阿卡的照片已道盡一切氛圍,我也不用說太多,留更多想像空間給大家。
週六帶著阿卡散步來這家,一個月前剛從城外搬進城裡的絕美咖啡館+書店,西文店名正是咖啡館 Cafetería 和書店 Librería 的組合。有書香、有音樂、有展覽、有咖啡、有啤酒、有紅酒,超適合待在這一整天,讀書、寫作、清談,搞文藝沙龍、耍文青氣。當天我們買了兩本書,文藝系的我買的是吳爾芙《自己的房間》西文譯本,怪奇系的阿卡買的是上田秋成《春雨物語》西文譯本。
喜歡這個空間,氣氛安適美好,重點是寵物友善🐕連狗兒子 Godzi 也很喜歡💕希望馬德里多些這樣有個性的地方,更期望馬德里人多用消費支持這些有理想的店家。
———
📚☕️🍷🍺🖼 𝖢𝖠𝖥𝖤𝖡𝖱𝖤𝖱𝖨́𝖠 𝖺𝖽 𝖧𝗈𝖼 @cafebreriaadhoc
🌍城市 #馬德里 #Madrid
🚥小區 #Princesa
📍地址 Calle del Buen Suceso, 14
🚏交通 地鐵 #Argüelles 站 (3、4、6號線)
📷攝影 #Fujixt4 @velascotrigger
☝🏻追蹤 ig 看更多西班牙/馬德里旅行、生活、美食分享 @gapi_eats_spain
🔍 #胡嘎的馬德里不思議 #胡嘎的馬德里景點
吳 爾 芙 自己的房間 在 DizzyKetchup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最近整理書櫃時,翻起了吳爾芙的Mrs.Dalloway與自己的房間,突然興起想買花的念頭,以前下班時總會在回家路上找認識的花店阿姨買花,回來後一直想找家喜歡的花店,很感謝花友推薦了這家溫柔典雅的店給我,今天剛好在附近所以前去挑了花,藉著這週才知道是七夕情人節的名義買束花回家💛
#ispring花茶日子
#高雄花店 #高雄 #花店 #磚麥
#白色黑種草 #重瓣鬱金香
#腊梅 #大康乃馨 #尤加利葉
#floralshop #yaosmurmur
#yaoinkaohsiung
吳 爾 芙 自己的房間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本集主題: #陶塑展 黃偉茜 (Weichien Huang)專訪
黃偉茜不可一世的孤獨 讓我們看見陶瓷創作者的驕傲
創作者黃偉茜來自於高雄橋頭,由於橋頭區屬熱帶季風氣候,終年維持溫暖怡人的好天氣,如此的地域特色也使得熱帶植物蓬勃發展,生長在此的黃偉茜,自小便喜愛穿梭於榕樹林之間,大自然給予的深刻記憶,也烙印在她日後的創作裡。
對夢想的毅力—不輕易放棄
從小便響往藝術的黃偉茜,礙於種種的機緣因素,在大學前始終與創作擦身而過。當時黃偉茜就讀於中文系,得知系上有選修輔系的機會,熱愛畫畫的她第一個念頭就想到「美術系」,而申請輔系的名額角逐也是相當地競爭,黃偉茜因此報名了畫室從頭開始學習,也從此奠定了她走向藝術之路的基礎。
與陶土的相遇
自認與藝術相識甚晚的黃偉茜,十分地珍惜學習藝術的任何機會,「因為對我而言,那是我花了很多力氣、得來不易的夢想。」大學期間修習的多數是平面繪畫,而後黃偉茜考取上嘉義大學視覺藝術應用所時,對於立體創作的學習躍躍欲試,就在當時接觸到視覺藝術應用所所長—廖瑞章老師的陶瓷創作,廖老師作品多以自然物為基礎發展,深深的吸引了黃偉茜的目光—「原來陶瓷可以這麼做啊…。」,也為此與陶土結下了不解之緣。
相較於其他的立體媒材,黃偉茜在選擇上其實也經過多方的比較,她認為陶土就像幼時小朋友們捏黏土一樣,能夠簡易的上手、有甚麼想法可以馬上做出來,表現方式也非常多元,依照不同的釉、土、燒窯方式會有各種特有的變化,陶瓷高度的可塑性,也能滿足容易對媒材喜新厭舊的她,「土對我來說很自由,很能呈現出我的想法!」
創作中的存在與擴張
在黃偉茜的作品當中,「大肚人」是一個常見的創作語彙。從她研究所時期便延續至今,大肚人就像是黃偉茜對於人生的演繹,「對我而言,壓抑就像是肚子裡藏了很多東西。」有時候大肚人的肚子會圓圓滾滾的,時而封閉、或是展開,甚至會長出一些東西—「而想法就是從這裡延伸而出!」肚子就像是基底般的,有許多的變化由它而衍生。
與大自然間的關係,一直是黃偉茜作品中相當關鍵的要素,如「在林中」系列,是她對於高雄橋頭的感受。因熱帶氣候的影響,橋頭的榕樹林一年四季皆欣欣向榮、綠意盎然,當黃偉茜覺得心情憂鬱時,於樹林中漫無目的的散步,總能療癒她的心情。有次她看到一棵枯木,即便樹都禿了,一片葉子沒有,但它的樹枝卻多又茂密的拔地而起,爭相往密林中小小的一片天空伸展,當下給黃偉茜很大的震憾與啟示,而那些樹枝與氣根的纏繞糾結,因此反覆地出現在她的作品當中。
主打作品「不可一世的孤獨」系列,是2014年她去日本陶藝之森駐村時的感受。那是一個地廣人稀,被大片自然環抱的地方,在國外語言不通的時候,長時間的靜默讓黃偉茜更能深刻感受環境:喧囂的蟬鳴、深沉夜晚中悶哼的柴窯、劃破夜空的流星、在遠方路燈下若隱若現的母鹿…,尤其是野生的鹿群,更是讓她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與靈力,凌晨兩三點的暗瞑,一隻母鹿帶著小鹿們,方始現身,在極暗極遠的距離下,她還是發現了黃偉茜。遠遠地盯著她,以一種傲然的姿態警告:我們是不怕妳,但妳最好不要再靠近了喔!「第一次,我覺得離異世界那麼近…。」那母鹿就好像自然的使者,孤傲凜然不可欺。而大自然的孤傲,引發了黃偉茜這系列的聯想。
「人生而孤獨。」黃偉茜身為一個創作者,更需要大量面對。一個人在工作室思考、做作品、面對空白,或隻身出國駐村,接觸種種陌生的人事物等。這些孤獨,在侵蝕創作者身心靈的同時,也賦予了她更真誠易感的心性,「在這樣的狀態下,聲音流入了,影像流入了,各種四面八方的細微震動鼓膜,在內心產生共鳴,再化身為作品,以另一種語言與他人交流。」所以,黃偉茜認為:孤獨對創作者而言是必要之惡,既討厭孤獨帶來的寂寞,又需要孤獨帶來的充盈。
創作孤獨,卻豐富
「吳爾芙曾說女人應該擁有自己的房間,我認為藝術家也是!」創作就是一種刻化自我的歷程,這種「自我」探究到最後會成為共通的「人性」,就好像每一個在孤獨中奮力創作的人一樣,黃偉茜企圖以一種「中立」的方式來敘述孤獨。它不是好,也不是不好,就是一種「狀態」,雖然孤獨讓人感到寂寞,但是從這個狀態中,我們去感受、去擷取,藉由孤獨豐富人生。
黃偉茜-創作中的孤獨,終將成為無可取代的寶物,恆久而燦爛。
黃偉茜簡歷:
2004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系美術輔系
2007國立嘉義大學視覺藝術研究所畢
個展
2015 「三五記事」,醉美空間,台南市,台灣
2014 「這世界」,日本滋賀縣立陶藝之森,信樂,日本
2013 「三首小詩」,嘉義鐵道一號倉,口舍土也方,嘉義,台灣
2007 「存在與負擔」,嘉義鐵道藝術村,嘉義,台灣
2005 「空間1」,嘉義鐵道藝術村練功房,嘉義,台灣
駐村
2014 日本滋賀縣信樂陶藝之森駐村
2011 高雄橋頭糖場白屋駐村
2006 嘉義鐵道藝術村第五屆駐村
策展單位粉絲頁: 金車文藝中心(承德館)
展出日期:2017/03/11-2017/05/07
開放時間:每日11:00-18:00(周一休館)
金車承德館地址:台北市承德路三段131號4樓

吳 爾 芙 自己的房間 在 自己的房間吳爾芙-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商品-2021年11月 的必吃
自己的房間吳爾芙 找自己的房間吳爾芙相關商品就來飛比. ... <看更多>
吳 爾 芙 自己的房間 在 自己的房間吳爾芙-PTT/DCARD討論與高評價商品-2021年11月 的必吃
自己的房間吳爾芙 找自己的房間吳爾芙相關商品就來飛比. ... <看更多>
吳 爾 芙 自己的房間 在 [心得] 《自己的房間》吳爾芙著/ 天培- 看板book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自己的房間(A Room of One's Own) Virginia Woolf 著 / 張秀亞 譯 / 天培出版
https://qunniblog.wordpress.com/2012/10/18/
----------------------------------------------
這是一本從吳爾芙1928年至劍橋大學僅有的兩間女子學院演講稿合併所產出的作品,也是
被評為女權主義色彩相當濃厚的一本經典讀物。
吳爾芙原被交付的主講題目是:『婦女與小說』,但由於講前數日百思枯竭。而她本人又
想不僅歌頌珍.奧斯汀、勃朗特姊妹等,她明瞭若按表操課,那麼同學可能將那些純粹的
真理『用筆記簿的紙將它包裹起來,永遠將它擺在壁爐上面』(描述的真好),因此吳爾
芙寧願在短短的演講時間內,分享自己在小小領域的『一得之愚』。
在兩次的演講內容中,所有的內容都關乎一個主軸,意即女性要擁有自己的房間,我覺得
不能用一般狹隘的『女性主義』來評斷這樣一本精鍊的文學作品,因為吳爾芙於此書中所
提到的,是真的潛藏在混亂社會百態中,真正需要我們去發掘、出聲,並進而去行動的一
塊;假設人『生而平等』,那麼女性的自主地位就不應備受漠視。吳爾芙從一開始敘說她
踏入到劍橋校園的草地上,那時的警衛隨即神情驚慌地跑到她面前,請求她離開,因為劍
橋大學的草皮,是不准女性踏入,僅提供給研究員跟高材生(女性同胞應該看到這就想摔
書,當時也才距今八十幾年,劍橋大學剛剛准許女生得學位);而另一個例子則是發生在
劍橋三一學院圖書館,同樣祭出的規定是:『僅能有介紹函,或由一位男性研究員陪同』
;我想這樣的互動狀況對於吳爾芙來說是相當不舒服的,尤其當時的吳爾芙已是英國社會
中相當知名的小說家(已出版《達洛維夫人》、《歐蘭朵》等經典小說,並被譽為「意識
流」派的開創者之一),仍會遭受如此不平的對待,普通女性那更不用說了。
接續吳爾芙提出莎士比亞若有一位妹妹,那她必因為受到性別差異對待,而隱沒了她的才
華,因為十六世紀以前的年代,女性不用說有自己的房間,甚至連自己的財產都沒有(賺
得都歸於男性);若有資質聰穎,或想透過文字抒發心情之行為,還會被社會輿論斥為『
無德、可笑的舉動』,女性最好是謹守自己生育的能力,偶而繡繡花、種種菜;依照這樣
不公平的對待發展下去,自然也無法達到所謂的『性別相互尊重』,所以長久以來的社會
皆為『女性貧窮』,且一定要依靠著男人才能過活。
另外吳爾芙也提出,女性一定要『有自己的收入和自己的房間』。如此一來,才有可能透
過自己的筆鋒扭轉、揮灑於紙簿上,賺得一年五百磅的可能。雖然當時劍橋大學已經開放
女性可獲取學位,但其實這些都是這幾世紀以來,各界女性的強力爭取,拓墾出無數的對
話空間,才逐漸將『絕對的男性優勢』,稍稍地微傾,讓彼此看見對方的差異與優缺。之
前絕對性的沙文鴨霸主義,甚至還有X教授評定女性在『智德體三方面的低劣』(WHAT!
先放下心中的怒火,以下來好好討論這個『如茅坑石頭的論斷』)。
我想經過這幾世紀以來的科技發展,可以認同在『體』的部分,由於先天基因決定肌肉生
成的易度,男性賀爾蒙加強了運動的瞬間爆發性,因此在『體』上面,是會有差異的;但
是在另外兩者,我看到這段文字的時候,簡直不可相信,這什麼山頂洞人的奇怪論述(山
頂洞人拍謝拉,委屈你了),總之就是內心無限的圈圈叉叉。因為根據常模統計以及許多
優秀的學者(政治學的漢娜鄂蘭、發現鐳的居禮夫人等)的例子,都可以看出不會因為『
生理女性』成為限制,而抑制住任何一位女性可能的發展曲線,有的只是生長環境的不同
:可能經濟無法供應學習;也許是家中長輩的不支持,不期望女性繼續往自己喜歡的方向
深耕;另外有一些則是因為自我侷限,覺得自己應該念到一個平均值,求得溫飽,那就符
合普世標準的『幸福定義』。當然上述的各類情況,沒有絕對的『對與錯』,每個人從一
出生,擁有差異不大的大腦組織、海馬迴與神經元的數量相差不遠(只要通過嬰兒測驗,
大家都在一個平均值之內),但是由於家庭的教養方式、環境刺激,社會文化交互影響之
下,漸漸地,個體間的心智差異也越來越大,但只要過著自己覺得、認定的『好生活』,
我想外界的旁人是『不容置喙』的。
姑且先不論上一段所談之個人價值與社會期待導致的男女性於世界之差異表現,我想吳爾
芙這兩場演講,不僅帶給當時劍橋優秀的女學生極大的震撼,她講述的方式又是相當的豐
富詼諧,不會有女性主義過度激烈、義憤填膺的話語氣勢,因為她了解這段演講的主要核
心,就像序言中所評述的『她的文字很俏皮、字面很瑰麗,但在那青翠叢密的兩藻荇下面
,遮著的是怎樣一道澄明的銀流!只見藻荇、不見澄明的水流,那該是岸上人的過咎吧』
,就是她這樣的洞見思維,又運用極其輕鬆且華麗巧妙的方式說明,更讓人折服,『自己
的房間』不愧是盤據吳爾芙研究中的必讀之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0.157.20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ook/M.1436446973.A.F07.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