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又要帶著大家直奔目前台南最紅景點囉😃
隨著「俗女養成記」1、2的熱播,後壁菁寮老街「金德興中藥行」成為追劇打卡的熱點😍,在這樣的熱潮下,後壁商圈打造了「俗女村」📣,由俗女村長吳翊榛帶領,號召了十多位青年回鄉創業,現有10多位俗女,2位青年一起為活化地方努力💪,跨領域共享共創共好,活絡菁寮當地的商家及老屋,整理閒置空間提供場地,號召更多年輕人返鄉📣。
俗女村包括義昌碾米廠、金德興中藥行、見成傢俱店等3處,加上老街上的「無米樂」🌾崑濱伯的家、稻稻來、荷蘭井、茄芷工坊、和興冰果部等景點,以及天鵝湖至菁寮路段自行車觀光廊道🚲,讓後壁舊時「米糧記憶」成為吸引遊客體驗農村文化的一大亮點✨。
劇中小嘉玲成長的地方,也就是觀眾再熟悉不過的場景「金德興中藥行」,隨著俗女村規劃成為俗女3號店,後院小嘉玲的家現在也開放給民眾參觀囉😍,一踏進這裡,馬上就浮現出劇情畫面:一家人在飯廳吃飯答嘴鼓、小嘉玲跟媽媽在廚房吵架😤,還有好多好多場景都是在這個庭院拍攝。
最後來到當地最有名髮廊「兩美理髮店」💈,創立於1938年,門口外復古的招牌,以前在門前會擺放著手工鵝毛棒的斗大字眼,老闆會現場製作純手工耳扒。
雖然老闆已經走了,但是老闆娘還是一樣服務著村裏的老客人,六十年一甲子功力👏
有來的朋友一定要來走走,千萬別錯過了👍。
本週中秋連假9/18、9/19、9/20三日
俗女村將舉辦📣「俗女秋秋市集」📣
歡迎大家一起來逛市集,尋找俗女養成記拍攝景點❗
看看後壁現在有多麼美😍
吳興街中藥行 在 李宗翰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俗女村,不俗 =
謝謝同樣後壁女兒的吳翊臻
帶著10多位創業青年
在菁寮老街成立俗女村
從此以後菁寮老街和金德興
不只是俗女養成記的拍攝地點
更是一群如同陳嘉玲台南女兒返鄉般
青年共同奮鬥創業的所在
雖然他們說自己是俗女
但他們和陳嘉玲一樣
都是努力翻轉世俗想像的人
他們有些人不是女性
但所謂的俗女也不該只在生理女性
而代表的是女人的堅韌
一如過去餵養我們長大的祖母、母親
明天第5集要播出了
這之前先來看看
義昌碾米廠的文創商品、
金德興中藥行的嘉玲抱抱冰、
見成家具店的家具和嫁妝
「斑花農田」的東山龍眼和「古夜天工坊」
而俗女村的未來
我想就更第二季後面的集數一樣
越來越令人期待
吳興街中藥行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百年底蘊 新復珍商行
大家吃過竹塹餅嗎?從小吃到大的新竹肉餅,也是我送給外地朋友的最佳伴手禮,今天就要跟大家分享百年老店 新復珍!
在新竹城隍廟旁的七層樓高建築,大大掛著「新復珍」等字,年輕朋友可能比較知道這是新竹唯一一間二手戲院「新復珍戲院」,不過這也是新竹百年餅舖,販售新竹知名特產「#竹塹餅」。
新復珍創立於1898年(清光緒二十四年),初期由吳張煥在新竹城隍廟擺攤賣肉粽、豬油糕和芝麻餅等點心,經過不斷嘗試和研發新口味,融合肉粽餡料的紅蔥與豬油香,再配上香甜的冬瓜蜜糖,做出香味四溢、外皮鬆軟餡料爽口不膩的糕皮肉餅,也就是新竹知名的「竹塹餅」。
香氣四溢的豬油香,是屬於竹塹特別的伴手禮,也是柯建銘總召最愛的點心,拜訪柯總召時我總會帶上幾盒,給在立院打拚的總召品嚐家鄉味。
早期糕點是昂貴的食物、大多是有錢人才能享受,在新竹地方知識寶庫裡提到,一般民眾只有過節或拜拜才吃的到,因而有「有真大的福氣,才能吃到竹塹餅」的俗諺。
1982年(民國71年),新復珍大樓興建完成,有餅舖的工廠與門市,經營著戲院、如今轉型為二輪電影院。新竹市的戲院也從過往熱鬧林立,走向被電視與連鎖電影院取代,目前只剩新復珍戲院。擁有百年歷史的新復珍商行,用屬於竹塹的肉餅,繼續在城市歷史中飄香。
謝謝Cutier大學生吃喝玩樂旅遊日記繪製百年老店插畫
#打開新竹 #風城文史
#新復珍 #新竹市百年老店
新竹市北區北門街6號
更多百年老店故事
豐發行 https://reurl.cc/6azAyk
新合昌蔘藥行 https://reurl.cc/a9y69G
墨池堂https://bit.ly/2VUqc6e
竹茂行 https://bit.ly/37Ff3s3
郭家潤餅https://bit.ly/3z0dbGJ
杏春德記中藥房 https://bit.ly/3y5WZ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