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期間宅在家,就靠美劇打發時間,好好放鬆不要趴趴造~】
今天要介紹的是美劇《后翼棄兵》(The Queen's Gambit)。
單看劇名很難看得出來出來,這是一部有關西洋棋的美劇,而讓人覺得高冷、難以入門的西洋棋主題卻在上架不到兩週就佔據Netflix熱門第一。雖然是以西洋棋比賽作為貫穿整部劇的元素,但卻不用害怕因為不懂西洋棋而影響看劇體驗,就連史蒂芬金也稱讚是年度最佳影集。
這個故事背景是在1950~60年代美蘇冷戰時期,9歲女孩貝絲因一場自殺車禍失去母親後被送進孤兒院,聚焦於女孩「貝絲」的一生,而貝絲被送進孤兒院後卻因年紀太大始終沒被領養。
在孤兒院的某日,貝絲發現地下室的工友爺爺在玩西洋棋,而產生了興趣,工友爺爺曾經把貝斯當成小屁孩拒絕教她,但最後他被貝絲過人的天份震懾,還特意為她找來了高中西洋棋教練,也引導貝絲正式踏上了西洋棋的道路,並步步走向國際西洋棋女王。工友爺爺是位相當有份量的幕後功臣。
但她的成名之路並非一路順遂,在那個年代的孤兒院,面對孤兒的心理創傷,院方的處理方式不是諮商也不是輔導,而是嚴格的教條和每天2顆小藥丸。(餵兒童鎮定劑在當時被視為合法的管理方式,能讓他們乖巧順從)
(但故事中出現的小藥丸「Xanzolam」是完全不存在的藥物,據網路資料這些藥物很可能是1960年代用來治療焦慮症或失眠的藥物「Librium」或「Chlordiazepoxide」,後來藥品改變成份後成了現今的「Valium」)
雖然貝絲在西洋棋中相當有天份,卻在成年之後酗酒,依賴精神藥物戒不掉這些壞習慣,成為貝絲邁向成功的阻礙。讓她失去了朋友,也失去了在比賽中擊敗強敵的機會,走進沉淪的生活,並且失去了自我。
編劇用了七集時間講述她在男性主導的西洋棋世界中與其他人競爭,努力成為國際西洋棋大師,同時與藥物成癮問題鬥爭的過程,她正努力克服著藥物成癮性問題。更一步步,在女權被漠視的保守年代,奮力在男人主宰的西洋棋界突圍而出。
最後回到片名:「后翼棄兵」這特別的片名是西洋棋一種開局方式,為了搶佔上風,先犧牲掉王后邊側的兵。棄子求勝,最能表明故事中的西洋棋元素外,更透露描述了女主角貝絲從小為棄子,到之後成為國際第一西洋棋手的故事,還有封后路上所面臨的犧牲。而影集的每集名稱像是開局、中局、殘局、疊兵,也都是使用西洋棋的術語命名。
如同各大影評所說的:棋風反映心性,貝絲總是直覺、即興進攻,充滿自信,勝負欲強,但天才棋手的成名路上,也與自己的心魔和成癮對抗。人生中,也是在得到與失去中不停交錯。冥冥中,命運就如兩邊的硬幣被不停翻弄,有高低,有起跌,有失去,有擁有,才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除了少見的西洋棋題材相當吸引人外,故事大綱雖然注重在「女性」價值上,但卻沒有讓人覺得有刻意提倡女權,甚至是打壓或貶低男性的感覺。這樣的影集你打算追了嗎?
后翼棄兵鎮定劑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鎮定劑也會染上藥癮?《后翼棄兵》等影劇中隱藏的醫藥常識】
不論國片或外國影集,許多人在過年期間都會把目光停留在螢幕上,但你可知道包括《同學麥娜絲》、《無聲》、《親愛的房客》、《性愛自修室》、《后翼棄兵》這些作品,其實都隱含著和你我息息相關的醫藥小常識?
#后翼棄兵 #同學麥娜絲 #親愛的房客 #性愛自修室 藥師公會全聯會
后翼棄兵鎮定劑 在 插畫家喬伊與機大王 Joy&Tori King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不知道有沒有人也有這樣經驗?
前陣子看完網飛的『后翼棄兵』,劇情設定很棒可以大家有時間去看看
初期女主角在育幼院配給的藥物中,有鎮定劑
吃完後,她眼前就會浮現西洋棋盤的畫面⋯⋯
以前我對幻覺這件事都不是很相信
直到幾年前的大手術,我有安裝幾天的止痛裝置(是含微量嗎啡的)
因為那次術後真的好痛
我瘋狂按了好幾回,按到睡著
突然我在半夢半醒間
看到非常多雙,只到腳踝的腳
它們都在跳舞,在我旁邊繞圈圈
我揮還揮不走,完全不知道怎麼回事
隔天問了麻醉醫師,才曉得原來是幻覺!
當然沒打止痛藥後就沒有這個問題了,請放心
想想自己又經歷了新世界呀⋯⋯⋯⋯
是說人家看到的幻覺好高級
我的都是腳是殺毀啦
#機大王#圖文#后翼棄兵#網飛#art#painting#dood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