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教育,可以很嚴厲】
以下情景,哪個選項你覺得比較嚴厲?
Q1孩子不吃飯的時候
A: 威脅他「給我吃下去,不吃完不准下桌!」。
B: 用餐時間一到,食物收起來,等到下一餐才提供食物。
Q2孩子拖拖拉拉耽誤去公園的時間
A: 對孩子大吼「你再不快點,就不要去了!」,但最後還是去了。
B: 讓孩子經歷拖拉的後果,去公園玩樂的時間縮短,按照原定的時間回家,並不因為出門晚,就延長玩樂時間。
Q3 放學回家半路上,孩子發現把最喜歡的髮夾忘在學校了而大哭
A: 數落她「誰叫妳要忘記!自己的東西本來就要自己記得啊!」,然後掉頭回學校拿髮夾。
B: 「妳忘記了很難過,但還是要等到明天,去學校的時候再拿」,然後繼續開回家。
Q4 孩子用剪刀剪書本
A: 「不可以剪書本!講過很多次了,再剪我就打下去!」。
B: 「剪刀是拿來剪紙的,書是用來看的,我現在先把剪刀收起來,過兩天你可以再嘗試看看」。
\
在我看來,屬於正向教養的B選項們,其實很嚴厲,有些甚至比A選項聽起來更令人心疼,但是那種嚴厲,卻能讓孩子真正的從經驗中學習、從後果中學負責。
最近在某些群組、社團看見關於「愛的教育」的討論串,有許多人都認為愛的教育實在太不現實了,也太難了,或者覺得有些孩子不適合愛的教育,就是要兇才會聽,要打才有用。
我同意要做到是有難度的,但我不認為「愛的教育」應該與「不打罵」直接劃上等號,過去我們在打罵教育下長大,我們的父母就不愛我們嗎?他們對我們的教育,難道叫「不愛的教育」?父母對我們的愛,一點也不少。
而愛的教育一直被當成不打罵的代名詞,說實在也滿冤枉的,除了不打罵以外,如何與孩子的互動,其實才是核心,但是卻經常被忽略。蒙特梭利、正向教養看似非常溫和,也很尊重保護孩子,但不代表我們就不嚴厲。那種嚴厲,很花心力,但不暴力。
不打不罵,但喪失原則,叫溺愛的教育。
用愛包容,尊重彼此,堅守原則,才是真正愛的教育。
教養不是非黑即白,也沒有標準答案,就跟我們自己的人生一樣,跟別人有一點不一樣,也很不錯。
(圖為女兒用樂高做給我的愛心❤️)
#愛的教育
同時也有3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0萬的網紅Vamos Sports翊起運動,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台灣田徑好手陳傑,絕對可說是台灣400公尺跨欄的最佳代名詞,今年他在最後一刻藉由積分排名取得東京奧運參賽權,將成為田徑前輩紀政與楊傳廣之後,第三位三度登上五環殿堂的選手。這次東京奧運男子400公尺跨欄項目,陳傑預計在7月30日上午10點25分左右出賽,目標進入下一輪。 新節目訂閱》棒球看很大 ...
同意名詞 在 麻的法課 - 邱豑慶醫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BNT同意書讓女高中生尷尬了?
該尷尬的不是高中生,也不是同意書,是記者的智商。
可憐哪。
大家看看發稿這種新聞的記者屬名是誰好了,如果是你認識的親友,就當面指著他們的鼻子笑到讓他尷尬。
就醫問有沒有懷孕,是標準常規流程。要是哪個勇敢的醫生沒照SOP沒問沒驗,直接把孕婦拖去照X光,光醫糾賠償都會讓他把他家的祖墳都賠掉。
開始有月經的女性病人,確認有沒有懷孕,那是常識。現在孩子普遍早熟,比較早一點的,小六的小病人甚至都可能有月經了。
尷尬?月經/懷孕/性經驗/性行為/性伴侶,這是標準的醫學和生理名詞,到底要尷尬啥?
看來當記者的連常識都沒有,這種智商還比較令人尷尬。
--
大家坐等哪個尷尬仔記者拿這一題去問部長,我們再一起來嘲笑到他尷尬癌發作。
尷尬?身為醫生聽到帶這種新聞風向只覺得奇摩子幹尬。
同意名詞 在 Cheap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直播預告
今晚八點我會上貝莉莓、阿憲主持的《共玩湯》直播,聊世紀帝國~連結放在留言
#歷史不好還硬凹..
這個人認為影片只是在講「中國歷史」,台灣作為地理名詞包含在中國裡面很正常,覺得我玻璃心
好啊,我同意啊,請問這張圖是哪個時期的中國地圖?唐朝、宋朝還是明朝啊? 中國歷朝歷代除了清朝外,沒有一個朝代擁有台灣島
歷史上根本就沒有這張圖,中華民國時期,麻煩你把外蒙古也加進去,然後蘇聯也還沒解體,印巴也沒分治
這張圖就是一中原則下的統戰地圖,到底在凹三小啊
同意名詞 在 Vamos Sports翊起運動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台灣田徑好手陳傑,絕對可說是台灣400公尺跨欄的最佳代名詞,今年他在最後一刻藉由積分排名取得東京奧運參賽權,將成為田徑前輩紀政與楊傳廣之後,第三位三度登上五環殿堂的選手。這次東京奧運男子400公尺跨欄項目,陳傑預計在7月30日上午10點25分左右出賽,目標進入下一輪。
新節目訂閱》棒球看很大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C2z2qn3P7IDXjJdrGQR0gQ
===你可以用下列方式支持Vamos報導更多台灣運動體育故事===
・贊助Vamos:https://ftt.tw/UGiVF
・購買Vamos商品:http://bit.ly/2viWs50
==更多關於Vamos Sports翊起運動==
【訂閱Vamos Sports頻道】http://goo.gl/zmhAI9
【Vamos Sports粉絲專頁】http://goo.gl/C7olYu
【追蹤我們IG】https://goo.gl/vFu9qu
==貼心小叮嚀==
・看完請幫Vamos分享影片還有按讚喔!
・記得訂閱然後開啟小鈴鐺認識更多台灣的體育運動休閒~
・歡迎幫我們上CC字幕:https://reurl.cc/8xg6X
#CPBL#訂閱Vamos開啟小鈴鐺 #VamosSports #翊起運動 #徐裴翊
《未經同意不得使用、翻攝、下載重製或嵌入vamos sports翊起運動以外之平台》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GqH3NVecYU/hqdefault.jpg)
同意名詞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佛誕除了放假,大家留意一下日常生活,可能都會用上「色即是空」、「五蘊皆空」等佛學術語。這次找來哲學團體「好青年荼毒室」的兩位室友鹽叔和白水傾佛偈,白水直言由細到大都覺得佛學比儒、道等中國哲學有型,鹽叔也同意佛家很多古怪名詞引人入勝,各位讀者不妨趁佛誕一起跟荼毒室了解佛學的魅力。
佛學有不同門派,我們先戴好頭盔,這次討論集中在哲學課室學到的佛學理論。兩位也說:「粗略地區分,讀哲學通常讀佛的理論,但學佛也會講實踐,讀書的話沒有實踐的部份,去佛寺修行和到大學讀書是兩回事。」
李鳳儀點解唔係日本兵?
剛剛說到佛學有很多名相,例如「色即是空」又或者「緣起性空」,相信很多人對這些佛學理論有興趣,但就這樣說可能難消化,我們選了舊電影《大隻佬》去討論。一般觀眾都會覺得張柏芝演的女警李鳳儀前世是濫殺平民的日本兵,所以今世受報應要死,但戲中劉德華演的了因,就說了一句經典對白:「李鳳儀不是日本兵,日本兵不是李鳳儀,但日本兵殺了人,李鳳儀便要死。」聽落似懂非懂,皆因佛學理論未必和我們平時聽慣的因果報應相同。
白水先為我們講解「無我」的概念:「先說為甚麼不是同一個人,佛家會說『無我』,沒有一個固定的『我』。」好地地一個「我」,有乜固定唔固定?「你想想,我們身體的細胞不停變換,過了一段時間 ,整個人的細胞都不同了;甚至你小時候的想法、你現在的想法和你幾年後的想法都不同。認真點想,根本沒有一個『你』,在不同時間點持續存在,『你』是不停轉變。」
連今世都是「無我」,自然不會有前世今生靈魂輪迴,日本兵也不是李鳳儀,但問題又來了。如果像古裝片所言,前世因今世果,都還叫心甘命抵,但現在不是同一個「我」,為甚麼「日本兵殺了人,李鳳儀便要死」? 兩位先戴頭盔,指佛教門派眾多,也有門派強調三世因,但鹽叔認為在「無我」的核心精神下,佛學說的前世今生不是指同一個人:「不是指一個靈魂在這世完了就傳承到下一世,佛學我說的轉世、輪迴、業力,是在長時間之中有龐大的因緣網絡,一個舉動會像波浪般影響整個網絡。用另一個比喻業力輪迴,好像遞爉燭,用爉燭燃點下一支爉燭,一樣有火,但嚴格地說每一支爉燭的火都不同。」
善有善報都係一種執着
也有個說法是「業力不可思議」,因緣網絡下,一個動作、一個因,可以掀起意想不到的波瀾和果報,但鹽叔則認為有因果不等如「種善因會得善果」。「想得到好報而去做好事,這不是佛學想要的,如果你執着要有好報會很痛苦。」
阿鹽指人傾向將事物想成固定不變、自己可以獨立獨在,佛學稱為「實」。佛學就會說任何事情都是一連串的因和緣引致。「比喻說,以植物為例,種子就是它的『因』,『緣』就是輔助條件,例如陽光、水份、泥土,『因』和『緣』條件好的話就有『果』出現,長成一棵樹,所以叫因緣和合。」凡因緣和合的皆是「空」,緣起則生,緣滅則滅。如果你執着「種善因得善果」其實就將因緣看成「實」,覺得做好事一定有好報,佛學會認為是執着。佛學就是叫你放下執着,離苦得樂。
佛學有很多玄妙的思辯,例如「執着」於「不執着」也是一種執着,白水也笑言自己這些讀書的人可能會被修道高僧批評被學識所困。聽上去佛學就是「放下」、「唔好執着」,但鹽叔也強調正常人明了道理都做不到,失戀仍會痛會恨,面對親友生離死別又點可以看到四大五蘊皆空,腦要明佛理,心也要有佛性才算得道,所以佛學也會有很多冥想,禪修等修行工夫。
因果鏈下的生存之道
我們這次不談修行,只談理論。白水也覺得《大隻佬》電影有交出一個佛學因果鏈下的生存之道。他指電影中表達了對因果的不同態度,劉德華的了因先是覺得因果無情且不能改變,採取放棄的態度;後來他想幫張柏芝,想努力改變困果。不過到最後發覺兩個態度都不是面對因果最好的方法:「你想跳出來又跳不到,因果鏈串就是我們人存在的法則,我們可以怎樣超越因果鏈串?就是在於當下接受,即使世界有因果,但我們不當這是一回事,不讓它左右我們,不去在意它的話,因果即使存在也不會影響到我。」
佛學很玄,也有人覺得「因緣和合」、「變幻才是永恆」這些道理就像「阿媽係女人」,對人生指導起不了作用。不過正如之前所言,佛理明咗都做唔到,佛學討論有時艱澀,有時又覺得只是反覆簡單的道理,除了學懂甚麼,觀照過程中腦海心靈的活動可能更加重要,可能你腦袋明白諸法皆空,但讀佛時才會覺悟自己執着在哪裏。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好青年荼毒室 #大隻佬 #佛偈 #因果 #劉德華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F3KUO3iV5V4/hqdefault.jpg)
同意名詞 在 韓國瑜官方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韓國瑜官方頻道EP5【花樹銀行茁壯鄉村生命!復育大地展百萬生機】
現在正逢阿里山的櫻花季,阿里山森林卻在前天發生大火,幸好,今天火勢總算得到控制,在這邊提醒要上山的遊客務必注意安全,讓我們一起好好珍惜台灣美麗的山林。
這個星期我想向大家介紹,彰化縣大村鄉山腳路有一座別出心裁的植物園地「花樹銀行」,園中蟲鳴鳥叫、花開樹茂,創立人郭俊銀先生元氣滿滿地說,「花樹銀行」可說是植物的寄養家庭,園區內還建構了一套魚菜共生系統,為的就是能栽種出健康無毒的蔬菜。此外,「花樹銀行」還跟屏東的保種中心合作,在園中復育台灣瀕臨滅絕的物種,成為全國第一家協助保種的民間機構。
郭俊銀先生說,「花樹銀行」只是一個名詞,他的希望是讓台灣這塊土地更美好,希望處處有森林、到處有花樹。這點讓我十分感動,而我也在這裡看到了萬棵苗木與三百多種不同物種,在園區共生共榮、開枝散葉!各位好朋友,讓我們對地球、對環境,永遠抱持著永續的善念,一同攜手打造更美好的明天。
請大家按下訂閱集氣,分享良善的微光,開起關注的門鈴,跟著韓先生一起來敲門!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C2sK9RE4qncomjLlEkEqQ
特別注意!
未經著作權人事先書面同意,請勿將內容擅自再製,也請勿用於商業性質之分享、連結。
#韓先生來敲門
#莫忘世上苦人多
#花樹銀行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3jMsjXkZzMk/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