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趨勢 #請大家戒慎恐懼
COVID-19(武漢肺炎、新冠肺炎)肆虐至今,台灣還能過上日常生活,我們必須懷抱戒慎恐懼的心。
每天睡醒滑看新聞,末日感敲醒腦袋。美國一躍成為確診案例最多的國家,攀升曲線驚人地陡直;義大利與西班牙居於歐洲疫情「領導地位」;全世界確診人數截至今日(3月31日)已經超過78萬人。封城鎖國也像病毒一樣蔓延開來,率先截斷餐飲業與旅遊業的命脈,人不來,錢就不來。
在台灣,我們還能出門喝咖啡、吃吃飯,三五好友聚餐喝酒,對於正在居家閉關的多國人民來說,簡直是不可思議的平行世界。
其實我感到非常矛盾。
一方面,我身處的飲食行業就是鼓勵相聚與同享,美食與美酒聯繫起人、製造出體驗,我有許多朋友賴以為生,我作為「自媒體」也向來在驅動人們前往享受。餐飲業同時也是現金流吃緊的行業,今天賺的錢拿去投入明天的營業,業主其實沒有多少儲備與資產,在疫情已經開始打擊台灣餐飲業績的這當口,只要還有人願意消費,他們都會開門。
二方面,COVID-19是社交病,在欠缺特效藥與疫苗的情況下,唯有拉開社交距離(social distancing)、做好戴口罩勤洗手等防護措施,才能減緩傳播,壓平傳染曲線。人與人不該相聚,這又與餐飲業的本質相衝突。
到底該怎麼做才好?
#餐飲業可能天翻地覆
重災現場美國,餐飲業哀鴻遍野,疫情最嚴峻的紐約州3月15日宣布關閉學校、餐廳與酒吧,在紐約市以「Momofuku」系列餐廳起家的名廚David Chang早於政府一步關閉旗下餐廳。
《紐約時報》以「David Chang不確定餐飲業能否熬過COVID-19」為題,刊出一篇David Chang的專訪,他在其中直指「若無政府干預,服務產業可能完全消失」,最壞的情況還沒到來,即便政府進行紓困,也很可能幫助不到最需要幫助的人。他認為目前的情況和2008金融海嘯年正好相反,當年政府要救「大到不能倒」的企業,2020年受災的卻是「非必需」的行業且不具政策影響力。「我非常擔心,最後活下來的餐廳都是連鎖大企業,而我們會喪失美國餐飲市場活潑有趣的多元組合。」
David Chang呼籲美國政府擴大紓困,並將紓困往餐飲產業鏈的上層移動,好比針對房東紓困,讓房東願意減免餐廳房租,以真正幫助到餐廳。下一步則可針對餐廳的應付帳款紓困,「這個產業有一種向下遞延(trickle-down)的效應,我們有供應商、農夫、物流業者,是一個龐大的、緊密交織的系統」,如果餐廳付不出帳款來,問題會很大。David Chang也希望政府能補助餐飲從業人員每月1,000美元或500美元的基本薪資,以及一定程度的健康保險。
一般人又能怎麼支持餐廳呢?「打電話給你的議員」,David Chang大聲疾呼,美國餐飲業極需眾人齊發聲;再來,請支持任何有提供外賣的餐廳,「短期的解決方案是盡可能向餐廳購買商品或服務。」
#各國紓困方案
就在David Chang的專訪刊出的同一天(3月27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了美國史上規模最大的經濟刺激法案—2兆美元,相當於美國政府年度預算的一半。
對於餐飲產業而言,失業員工可以領取的給付包括:在原有失業保險給付以外,還可領每週600美元的失業救濟金,期間至少到七月底,這樣的金額等同全薪保障;年收入在75,000美元以下者,還可領取1,200美元的一次性補助。針對小企業,該法案還有一3千5百億的低利率貸款,用來支付房租、貸款、水電或其他義務的部分可以豁免償還,不過以一間餐廳平均月薪資的2.5 倍為上限。
美國領取失業救濟的最新人數(3月26日)是破紀錄的328萬人,再不救就來不及了。
許多經濟學家認為,政府當務之急不是刺激消費,而是預防大規模失業潮。根據《聯合報》與《紐約時報》的報導,丹麥的振興經濟方案,就是在預防大規模失業潮,只要公司行號不裁員,丹麥政府願意支付所有員工75%至90%的薪水,為期三個月。針對營收減少的公司,丹麥政府也願意支付房租等成本。
此外,荷蘭與英國也有類似措施:荷蘭政府針對營收減少20%以上的企業,支付員工90%的薪資;英國政府也將補助雇主80%的薪資。
法國已宣布政府將提供3000億歐元的貸款擔保,同時釋出450億歐元的紓困基金,歐盟已於3月21日批准此方案。
日本方面,首相安倍晉三3月28日表示將推出史無前例的紓困計畫,總額將達1350億美元(約新台幣4.115兆元)之多,尚須十天才能草擬完成。等不及了,日本餐飲界已發起請願連署:「飲食店倒閉防止對策」,發起人是大阪米其林三星餐廳「Hajime」的創辦主廚米田肇、大阪米其林二星餐廳「柏屋」的主廚松尾英明、餐飲行銷公司株)Office musubi 的社長鈴木裕子,希望日本政府能補助餐廳房租與員工薪資。
#台版紓困夠力嗎
在台灣疫情相對穩定、經濟動能尚未喪失的情況下,經濟部端出的紓困方案,比起上述各國就客氣很多。
3月13日,立法院三讀通過「中央政府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預算」,編定新台幣600億元用於紓困,其中20億元用於「辦理餐飲、零售、商圈、夜市、傳統市場的優惠措施」。
對於營收不斷失血的餐飲店家,這顯然杯水車薪。於是經濟部在上週末加開服務業座談會,《自由時報》於3月30日報導,經濟部將針對「服務業艱困企業」提出直接薪資補助:「方案將直接補助每月薪資最高5成,但上限2萬元,為期3個月;艱困企業定義為業績衰退達5成以上者,但前提是不得採『減班休息補助』方案、也不得減薪。目前初估整體經費將達百億元,預估至少有16、7萬人受惠;經費來源將在報行政院核定後統籌調配。」
夠了嗎?
飯店與旅行社的二大龍頭—晶華與雄獅—率先跳出來敲鑼打鼓。在《商業周刊》3月24日的報導中,潘思亮激動呼籲,除了防疫工作,政府對於經濟景氣也必須「超前部署」,不能讓消費信心的喪失傳染到其他產業,「4月一定要圍堵起來!」他將政府先前拿出的600億紓困金比喻為「感冒藥」,「你一個在加護病房插管的,感冒藥是沒有用的。」即便政府加碼100億,「如果從現在世界的這種紓困幫助方案,100億應該是用美元,不是(新)台幣。」
經濟部統計處的最新數據顯示,今年2月餐飲業營業額是584億元,相較1月大幅下跌16.97%,而2月還是疫情剛開始、最平靜的時期,3月的數據還沒出來,無庸置疑只會更糟。
台灣甚至還沒下達禁足令呢。
然而疫情仍在升高中,3月開始的一波境外移入大幅推升台灣確診案例數(3月31 日止為322例),雖然仍守住境外案例大於本土案例的防線,卻也有好幾例無法確認感染源的本土案例,零星的社區感染正在發生。
防疫措施是否會再升級?
評論家周奕成數度在臉書撰文,除了檢討政府目前的紓困措施規模太小、不見全貌,也呼籲政府「在防疫需要的時間點,全國非必要、非關鍵經濟活動暫停十四日。」政府同時準備巨量流動性,十四日一到,銀行對企業大量放貸,讓企業負債經營,恢復正常繳款繳稅,以保護經濟連帶。「關機重開,恢復流動。這就是大島方舟。」
#請保持社交距離
回到文章一開頭的兩難,答案很明顯了:為了不讓疫情擾亂生活、拖垮經濟,抑制傳染的有效手段就是隔開人與人,減少人與人的接觸,拉開社交距離。一定時間內絕對衝擊各行各業,餐飲業首當其衝,但這必須仰賴政府紓困,餐廳業者當然能變通應對試圖自救,消費者也只能在符合防疫原則的前提下支持餐廳。
請大家一定要時時刻刻戒慎恐懼,如履薄冰。做好拉長戰線一年至一年半的心理準備(依照專家預估的疫苗研發時間)。如果我們想在這一年繼續度過平靜小日子,那就請真的把日子過小來,不要呼朋引伴,不要揪眾吃飯,不要增加移動風險。
衛福部已經表示擬對未保持社交距離者開罰,目前正在草擬指引並將輔導落實,指揮官陳時中也在31日的記者會上直接說明:「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在室外要保持1公尺,室內要1.5公尺,若沒辦法維持距離,要記得戴口罩。」
餐廳與客人必須一起遵守。
在酒精消毒與量體溫之外,餐廳應該採取進一步的防疫措施, 好比 貓下去敦北俱樂部&俱樂部男孩沙龍 已經宣布:
#限制人數:來客數以4人為限。
#增加桌距:室內外不論陰晴天,都保持門片開通,空氣流動,而每桌間距,室內外,都盡量保持1公尺以上。
#縮減桌位數量
#減少室內外的總來客數
客人也要嚴以自律:
#注意身體狀況:身體不舒服就不要出門,更不要去餐廳吃飯。
#不要舉辦多人聚餐:在政府指引出來前,參考貓下去的措施,我也建議用餐4人為限。
#勤洗手:尤其要用手拿起任何食物前。
#戴口罩
防疫就是拚經濟,我們要一起守護這個平行世界,並期許自己能對外伸出援手。
--
2020.04.01 更新:
衛福部已發布 #社交距離注意事項 :http://0rz.tw/JVEX9
吃感冒藥可以喝咖啡嗎 在 薰鮭魚的採訪手記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有點意外那麼多人對寶寶的科普知識有興趣,我一樣記錄我的~自己一面做功課,也讓有興趣或沒空看影片的人能快速抓到重點。(🔽第一集的紀錄請見下面那篇🔽)
Netflix《Babies》第二集主題為「初嚐食物」(First Food),其實重點不在副食品,篇幅較多在講母乳的生理意義與功能,及食物這件事如何形塑嬰兒世界的「文化」。
問題意識一樣蠻小但貼近身為爸媽所好奇的(至少我是這樣啦):
🔺養分如何影響嬰兒的一生?
🔺媽媽如何透過哺乳養育、保護和教養後代?
🔺母乳的成份有什麼不一樣?
在分娩之前,我對母乳都是很無知的,只是單純知道它營養、對寶寶好,卻很膚淺地認為乳房大小會影響分泌量,事實是完全無關阿哈哈鬆了一口氣 😂!
直到生產完四小時,寶寶被抱上來,便自己張嘴含住乳頭吸吮,爾後滿足睡去的那刻,我猶如打開活體百科,嘖嘖稱奇人體的奧妙和新生兒的本事,這一切對我這個健康教育和生物很差的人來說,真的太魔幻。前陣子才在個人臉書寫下親餵至今七個月的心得,看完第二集,要為自己和所有母乳媽媽鼓掌,真的做了一件很棒的事呢👏🏻!但我也知道,很多原因會使得媽媽無法順利親餵,例如寶寶不喜歡吸乳頭、奶量不夠、沒時間擠奶、難以克服心理因素等,不用挫折,這集也有告訴你,這就是為什麼有親近母乳成分的配方奶粉出現。
實證研究幾點有趣發現:
①母乳是個人化的!是量身打造的!
科學家證實媽媽會根據寶寶的性別,分泌不同生理配方的奶水。來,請對著自己乳房拍拍手。甚至,媽媽為兒子、女兒提供的母乳成分是不同的,例如,為兒子提供的母乳更濃、能量密度更高,給女兒的母乳則是鈣磷較高,有益骨骼發展,這可以解釋為什麼女娃大多骨骼發育得比男娃早,因為雌性比雄性更快成年。科學家也發現,第一胎是雌性的話,會讓第一次和第二次哺乳期的奶水增加,乳腺可以製造更多奶水。
不只如此,之前看過一篇文獻,在講母乳的神奇「療效」,這支影片也再度證實,母乳還能對症下藥。
「母乳是反映嬰兒需求的生理對話管道。」
也就是說,媽媽的身體能感應到嬰兒有不舒服或正在對抗疾病,此時,媽媽的免疫系統會加強製造抗體,透過哺乳的行為傳給寶寶,協助寶寶對抗病毒、細菌等。這也是為什麼母乳寶寶普遍比較健康。哺乳這件事不只是提供食物,還有保護、教養的意義。
②母乳就是你的生活魔鏡
母乳會反應媽媽的生活經歷,例如吃了什麼食物、心情、睡眠、環境等,這很多人都略知一二。但這集沒有解釋到的是,媽媽吃的食物成分,究竟會以多少濃度哺餵給寶寶?這點應該是一些家庭的衝突點,到底能不能喝咖啡?能不能吃感冒藥?能不能吃加酒的薑母鴨?能不能吃辣?
從懷孕開始到哺乳期,是我有生以來感冒頻率最高的時期,幾個醫生對於能不能吃藥都有不同論點,我想,就是找出妳相信,而且相信得愉快、踏實的那個就好,接下來就不要擔憂太多了!
我個人是秉持「不要太超過為前提,媽媽心情至上」的原則。之前工作的關係,我對於食物營養有些涉略,自然不會讓自己亂吃,其實也跟這支影片的發現不謀而合:心情好,吃得好,奶的量和品質都會較佳!
至今七個多月,我的奶量都還保持著,親餵之外,冰箱大多有超過2000ml的庫存,我餵得開心,寶寶也頭好壯壯(之後可能會分享一篇自己的發奶方法~)。朋友知道我是個鮮奶茶成癮者,最常問的就是「妳現在還喝奶茶嗎?」我還真的從懷孕第一天喝到今天,連生完當天也在喝,那時護理師只跟我說:「喝阿!why not!妳自己心裡有把尺,其他的就是心情好最重要!」
看到這裡,別以為這些跟爸爸都沒什麼關係,在育兒、哺乳路上,隊友永遠都是成敗的關鍵!如果爸爸願意理解這些資料,我相信對夫妻關係會很有幫助的。你不能給奶,但你可以給媽媽好心情和支柱,分擔哺乳以外的很多事,進而促成寶寶的發展,是無名英雄的概念哪💪
③別再拿貓狗會害小孩氣喘這點藉機拋棄寵物!
阿水先生與藍子小姐胖歸胖,還是有點用處。聽過太多例子,家中老人家指指點點,說寵物會害小孩生病,要送人或丟掉,拜託!相關文獻早就出土很多年啦!不願意讀的話,快拿這支影片給他們看!
微生物是世界最古老的生物系統,研究證實,家中有寵物的話,能建構更多樣的微生物環境,避免幼兒在童年時罹患氣喘等免疫系統疾病的機率。
倒不是說寵物很髒,而是家中有寵物確實會改變嬰兒的微生物條件,能提供更多種類的細菌。反之,無寵物、過於乾淨的無菌環境,對嬰兒的健康毫無幫助。雖然這個論述有些違背直覺,許多父母的確該慢慢接受。就跟腸道、人體一樣呀,不會只有好菌存在,維繫菌落環境平衡,才是促進健康的一步。
④為什麼要吃副食品?幾個月要開始吃?
台灣多數的衛教建議寶寶從四個月開始接觸副食品,主要是希望為他們補充鐵質和其他微量營養素。有些學派認為四個月太早了,建議推遲到六個月,這不是這支影片要探討的內容,影片要強調的是「缺鐵」之於寶寶的影響性。
研究發現,鐵跟神經發育息息相關,缺鐵的嬰兒,對母親和陌生人的聲音反應沒有分別,缺鐵組的大腦海馬迴,會因為缺鐵而無法正常運作。
然而,寶寶六個月前所需的鐵質多半來自媽媽產前的儲備,因此,教授建議寶寶六個月後從肉類、魚類、深色蔬菜等食物多元攝取鐵質。
不只鐵質,微量金屬如鋅、碘、鈣、磷等營養,都攸關腦部發育,甚至是「大腦的基礎、塑造性格的因素。」片中的教授說:「如果能解決這樣微量營養不足的問題,全球人類的智商可以提高十分左右。」
這我就不知道了啦,凡事過與不及,不要矯枉過正了~當天才也不見得開心啊~
總之,我們平常吃什麼、如何分享食物、如何準備或烹調食物,構成人類文化的核心,當寶寶開始可以吃這些食物了,也代表他長大了一些,成為這個家庭的一份子,能一起上餐桌啦!這對父母和寶寶來說,無疑都是人生的重要里程碑。
(圖片來源:網路)
#薰鮭魚親子丼
吃感冒藥可以喝咖啡嗎 在 陳鈺萍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最近感冒的人增加了,還是常有孕婦跑來門診說:「醫生我感冒了,你趕快開藥給我讓我趕快好!」❌❌❌
🧒以前小孩還小的時候感冒,也常被家中長輩催促著要帶小孩去看醫生,吃藥快快好。不去看醫生還會被數落。(我不是醫生嗎?👩⚕️)
😷其實感冒藥並不會把感冒治好,感冒了第一件事情並非「看醫生拿藥吃」。
謝謝同學 鄭凱鴻醫師翻譯分享這篇文章~^_^
Home Remedies: What works for a cold and what doesn't
當然,若有任何無法判斷的身體狀況,還是就醫診治喔!
還有提醒大家從今年夏天開始,各中醫診所掛的紅布條「感冒可以看中醫」喔!
========================
天氣溫度驟降,很多人都感冒了,除了醫師開的藥,還有什麼秘方,偷偷告訴你:
感冒解方幾乎和普通感冒一樣普遍,但是它們有效嗎? 沒有任何方法可以治癒感冒,但是有一些補救措施可能有助於緩解症狀並避免您感到如此痛苦。 這裡是一些常見的感冒解方以及它們的已知信息。
有效的感冒解方
如果您感冒了,您可能會生病一到兩週。 那並不意味著你一定很痛苦。 除了獲得足夠的休息之外,這些補救措施還可以幫助您感覺更好:
1. 保持充足水分
水,果汁,清湯或加蜂蜜的溫檸檬水有助於緩解充血並防止脫水。 避免喝酒,咖啡和含咖啡因的蘇打水,這會使脫水情況惡化。
2. 休息
您的身體需要治癒。
3. 舒緩喉嚨痛
鹽水漱口水(將1/4至1/2茶匙的鹽溶解在8盎司的溫水中)可以暫時緩解喉嚨痛或發癢的症狀。 6歲以下的兒童不太可能正確漱口。 您也可以嘗試冰片,喉嚨痛噴霧劑,錠劑或硬糖。 請勿給3至4歲以下的兒童服用錠劑或硬糖,因為它們可能會導致窒息。
4. 緩解鼻塞
非處方鹽鼻滴劑和噴霧劑可以幫助緩解鼻塞和充血。 對於嬰兒,專家建議將幾滴生理鹽水滴入一個鼻孔,然後用球形注射器輕輕地吸吮該鼻孔。 為此,請擠壓注射球,將注射器尖端輕輕放入鼻孔約1/4至1/2英寸(約6至12毫米),然後慢慢釋放注射球。 鹽水噴鼻劑可用於較大的兒童。
5.緩解疼痛
注射球對於6個月或更小的兒童,請僅使用對乙酰氨基酚。 對於6個月以上的兒童,給予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 向您孩子的醫療保健提供者詢問適合您孩子年齡和體重的正確劑量。 成人可以服用對乙酰氨基酚(對乙酰氨基酚,其他),布洛芬(Advil,Motrin IB,其他)或阿司匹林,給兒童或青少年服用阿司匹林時要小心。 儘管阿司匹林已獲准用於3歲以上的兒童,但從水痘或流感樣症狀中康復的兒童和青少年絕對不要服用阿司匹林。 這是因為阿司匹林與這類兒童的瑞氏綜合症有關,這是一種罕見但可能危及生命的疾病。
6. 喝溫熱的液體。
在許多文化中使用的感冒解方會喝溫熱的液體,例如雞湯,茶或溫暖的蘋果汁,可能會舒緩,藉由增加黏膜循環來緩解充血。
7.向空氣中添加水分。
涼爽的霧化氣化器或加濕器會給您的房屋增加水分,這可能有助於緩解鼻塞。 每天更換水,並根據製造商的說明清潔設備。 請勿使用蒸汽,蒸汽尚未被證明有幫助,可能會導致灼傷。
8.嘗試非處方(OTC)感冒藥和止咳藥。
對於5歲以上的成人和兒童,OTC充血藥,抗組胺藥和止痛藥可能會緩解一些症狀。 但是,它們不會預防感冒或縮短感冒的持續時間,並且大多數都有一些副作用。 專家們認為,這些不應該提供給年幼的孩子。 過度使用和濫用這些藥物可能會造成嚴重損害。請僅按指示服用藥物。 有些感冒藥包含多種成分,例如舒緩腫脹藥和止痛藥,因此請閱讀服用感冒藥的標籤,以確保您沒有服用過多的感冒藥。
無效的感冒解方
無效的感冒藥清單很多。 某些不起作用的常見問題包括:
1. 抗生素。
它們攻擊細菌,但對抵抗感冒病毒沒有幫助。 避免詢問醫生感冒的抗生素或使用手頭的舊抗生素。 您將不會很快恢復健康,而抗生素的不當使用會導致嚴重的和日益嚴重的耐藥菌問題。
2. 幼兒非處方感冒藥和止咳藥。
OTC感冒藥和止咳藥可能會對兒童造成嚴重甚至威脅生命的副作用。 FDA警告不要在6歲以下的兒童中使用它們。
尚未足夠證據的感冒藥
儘管正在進行研究,科學評審團仍未就某些流行的感冒藥(例如維生素C和紫錐菊)做出決定。 這是一些常見替代療法的更新:
1. 維生素C
似乎大多數情況下服用維生素C不會幫助普通人預防感冒。 但是,在感冒症狀發作之前服用維生素C可以縮短症狀持續時間。 維生素C可能會為經常暴露於高感冒風險的人帶來好處,例如,冬季參加團體托兒服務的孩子。
2.紫錐菊。
關於紫錐菊是否可以預防或縮短感冒的研究結果不一。 一些研究顯示沒有益處。 其他人則表現出在感冒初期服用感冒的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有所降低。 在不同研究中使用的不同類型的紫錐菊可能導致了不同的結果。 如果發現感冒症狀並持續7至10天,服用紫錐菊似乎最有效。 它對於健康的成年人似乎是安全的,但是它可以與許多藥物相互作用。 服用紫錐菊或任何其他補品之前,請諮詢您的醫療保健提供者。
3. 鋅
自從1984年的一項研究表明鋅補充劑可以防止人們患病以來,就一直在服用鋅來治療感冒。 從那以後,研究發現關於鋅和感冒的結果不一。 一些研究表明,鋅錠劑或糖漿可將感冒的時間縮短一天,尤其是在感冒的最初徵兆和症狀出現後的24小時內服用。 鋅還具有潛在的有害副作用。 在考慮使用鋅預防或減少感冒持續時間之前,請與您的醫療保健提供者聯繫。
圖片與原文來自 https://newsnetwork.mayoclinic.org/…/home-remedies-what-wo…/
吃感冒藥可以喝咖啡嗎 在 [其它] 感冒吃感冒藥不能喝咖啡? - 看板Coffee - 批踢踢實業坊 的必吃
網路有人說感冒吃感冒藥不能喝咖啡
請問是真的還是假的?
我怕又是啥網路謠言,來這跟比較專業的各位請教一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5.141.8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offee/M.1551055540.A.3D8.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