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學習:從挫敗中,點燃內在動力2】
昨天寫了三三從失敗中學會接納與引發學習動力,這讓我想起了妹妹川川三年前也有一個印象深刻的失敗故事。
川川當時六歲,大班畢業時,因種種因素陰錯陽差的成為畢業生致詞的代表。
當時川川代表畢業生致詞,以六歲年幼的年紀,站上600人的大禮堂,對所有的來賓,秀了一場長達三分鐘的演說,精彩的內容,穩健的台風,落落大方的姿態,讓所有家長與孩子都看見了她的魅力,紛紛發出驚訝與讚歎。
當時許多人都說,川川六歲就能表現如此傑出,肯定是川川父母的血統傳承,更歸功川川天賦優異。
但只有我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為川川的堅持,是她自己先有了願意,才能咬牙苦練出來成果來。
故事一開始,川川是正向積極的。每天放學,她和我到學校後面的步道,一起討論演講的內容,由她口述內容,我在一旁記錄。等一切都擬定稿子內容之後,川川開始進入背稿狀態時,她就出現散漫了。
川川的記憶不是頂尖,即便是自己擬的稿子,在背誦時仍然頻頻出錯。
反覆數十天的練習,川川只能記得三成。
當時川川不著急,我也就不急,因為我知道,川川還沒啟動她的想望。在她還沒啟動想望之前,一切都是白搭。
於是我們兩有一搭沒一搭的練習,偶爾我若催練習催的急了,川川練習的意願立刻降的更低,我很明白這是教養的槓桿原理,在還沒喚醒她的學習動力之前,一切只能默默的等待守候她,等待主動的契機到來。
在斷續陪伴練習一個月之後,老師突然介入稿子內容,大肆刪除與修改一番之後,川川的背誦就更顯的困難了。
畢業典禮前兩週,川川大致將稿子背妥,但並不算熟悉,因為文章順序經常前後掉換,接續不順暢。儘管如此,川川覺得自己背的很好,不肯再花時間背誦,我也就順從她的意思,不介入她的學習。
於我而言,孩子願意上台,就值得我欽佩,若上台時出糗忘詞,這反而才是六歲孩子正常的表現,也是可愛的回憶。
畢業典禮前一週,學校安排畢業預演,那天放學去接她時,她便躲在我的背後,抱住我的大腿。
當時老師在她面前,告訴我:媽媽,今天川川的表現,說真的,非常差。
我很訝異老師會這麼直白的表述,我開玩笑的回應:這是誇示?還是真的很差?
老師非常嚴肅的說:真的很差,不只我覺得,而是所有老師和園長都這麼認為。
我困惑的提問:川川表現得不理想,那中班的孩子呢?他們表現得好嗎?
老師:喔,這個就不得不說,中班的孩子,表現的超級好,園長都讚嘆,每個老師都很驚訝,川川跟她們比起來,真的落後一大節。媽媽,我們要好好的幫川川練習了,不然當天上場,落差太大了。
我不知道自己當時是怎麼走出幼兒園門口的,我只知道當我聽見老師說得這番話時,自己有多受傷,更何況是六歲的川川?
川川緊緊牽著我的手,依偎在我身邊。
走出校園門口沒多久,川川便哭了。
川川:媽媽,中班在校生致詞,講的比我好,我講的好爛。
我蹲下來,看著她哭泣的臉。
我:你也覺得中班講的比你好嗎?
川川:舞台上面好高,我站上去覺得好可怕,然後我就忘了要講什麼了。中班的弟弟妹妹都比我勇敢,他們都不怕。媽媽,我好爛,我真的很糟糕對不對?
我:也許我們確實講的不好,但是你也有努力了,對吧?
川川:我覺得我不夠努力,媽媽我想要講得好,但是我真的做不到。
我:不,我們當然可以,我們只是需要一點時間,但你真的想要講的很好嗎?
川川:當然想,媽媽你幫我好嗎?
我:我當然願意幫你,但是在幫你之前,我得讓你知道,媽媽確實可以讓你變得很厲害,這部分你可以相信媽媽,但是這過程,需要你付出很多努力,會很辛苦哦,你願意嗎?
川川:媽媽,我願意。
我:練習的時候,就得照著我練習方式練習哦,不能再按照你的方式了,一天至少要練三遍,很困難哦,你真的願意嗎?
川川:我願意。
因為受挫過,川川更清楚明白自己要什麼,經過我再三的核對,認為川川真的已經將練習的意願打開了,這會讓她跨越過去的學習方式,晉升為「主動學習」的人。
有了這份主動學習的動力,要引導她,就更為容易了,因為我們有一致的「目標」,而且這個目標,是她自己想要的。
這就是「挫敗」帶而「學習動力」的最好示範。
在那之後,在畢業典禮到來之前,每天,川川會主動背稿三遍,其中一遍還要背誦給全家人聽,藉此練出上台的膽量。
在真正典禮來臨前兩天,老師在放學時又告知我,四所聯校的園長及其他高層來訊,告知川川的分校,要求老師務必要嚴格訓練川川,因為川川致詞在預演時的表現實在太差了,比起中班弟弟妹妹的表現落差太大了,川川聲音太小,速度又太快,希望老師督促川川修正。
川川也在場聽見老師的話語。當天回家,川川的練習便走樣了,每練習一次,川川就哭一次,每哭一次就自責焦慮一次。
川川:媽媽,我還是講太快了,對不對?我講的好差,怎麼辦!其他分校的中班弟弟妹妹她們是四個人上台,我只有一個人,她們台詞都沒我多,她們講的很好,我講的都不好,媽,怎麼辦?
這份焦慮,直到畢業典禮前一天晚上都持續著,我只能陪著她不停練習。
畢業典禮前一天,我帶著孩子學游泳,在遊戲間休息時,趁著裡頭沒人,川川跳上休息的椅子,又做了一次上台練習。
看著川川一次又一次自主的加強練習,我有著感動,我明白這已經是我們所能做到最好的狀態了。
為了鼓舞川川的認真,我將練習的影片傳給舅舅們欣賞,獲得舅舅們一致讚賞,這讓川川得到非常大的力量,川川終於安定下來。
川川的最後一次練習,是在漆黑的房間裡。當時我已經躺著入睡,她突然堅持要再練一次。
我挺心疼孩子的焦慮,但焦慮是她的,身為父母,無法替代,唯一可做的,僅僅只是陪伴。川川在黑暗中,站在床角,大聲朗朗的背誦著畢業生致詞。
在畢業典禮當天,我開車的路上,川川練習了最後一次致詞演說。
當天的練習,她心情平穩許多,或許是舅舅們的稱讚發揮功效,或許是她自己也感覺自己真的非常努力,演說出來的感覺也非常的好,就這樣,川川帶著自信與甜美的笑容,登上她人生中第一個艱難的舞台。
最後她有沒有如她所願表現得出色,這一直不是我追求的,我珍惜的是,我帶領孩子從挫敗中,學會「接納」,從接納中學會「面對」,從面對中啟動了「學習意願」,這一切的開端,都因為有了「失敗」,所以失敗,是孩子成長過程,最重要的成長關鍵。
至於當天川川上台致詞的結果如何,底下的影片可以見分曉,大家可以各自斟酌給分。
─────
☞桃園獨立書店舉辦:《薩提爾的親子情緒課》讀書會分享,報名連結請點 https://www.beclass.com/rid=254647e61173a4cf3470
♬教養工作坊:
🔥 2021年11月高雄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WEgL6Z
🔥 2021年12月台中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e9g8rb
🔥2022年工作坊日期出爐:4/23-24(台北)、6/4-5 (台中)、9/17-18 (台北)、12/10-12/11 (高雄)
🔥 2021年9月台北親子教養工作坊:https://reurl.cc/1gGbAX (已額滿)
台風穩健意思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今天由總統府主辦的「Our Heroes!台灣英雄.凱旋派對」,真的讓我太讚嘆了。
整體視覺簡潔有力,主色調雖是中華台北色的架構下,但是色彩比例調整得非常好,完全洗脫華國美學,偶然間還會有種法國配色錯覺的國際感,有分量但容易辨識的字體,力道足夠但線條不會過硬。尤其喜歡搭配紅藍的金色,讓視覺整體明亮又有慶賀感。(只有TEAM TAIWAN、沒有Chinses Taipei,給滿分!)
首先選手們分別搭乘LEXUS的轎車進入會場,西裝畢挺的迎賓人員打開車門的尊榮感,再走上紅毯的星光大道,兩側則是為每組選手搜集的網路支持留言以LED螢幕動態播放,Motion Graphics 也設計得非常好看,讓走過紅毯的選手們都想駐足觀賞。接著紅毯末端也有兩位迎賓主持人訪問選手,雖然實況播報和訪問常有言詞尷尬的時候,不過我覺得兩位主持人的服裝非常好看,跟整體環境也相當搭配。
選手全體進入總統府之後,就是由原住民歌手阿爆和N1帶來非常好聽的歌曲演出,唱的也好聽、曲也好聽,從樓梯上走下來直接變成舞台超帥的!用原住民語RAP毫無違和,歌手們的服裝造型也都很合宜、設計的雅緻好看,搭配兩側的LED螢幕,有歌詞和Motion Graphic,唱到最後的謝謝,我真的感動到眼眶發熱!
接下來是總統、副總統、行政院長進場,發表對選手們的感謝。賴副總統看得出來是真的心情興奮、自然流露,好像是運動迷看到很多偶像那種溢於言表的自然,很有意思。蔡總統長長的名單,感謝了所有為奧運付出的人。值得一提的是,郭婞淳作為選手團的代表上台發言,她的台風非常穩健,充滿自信、愉快自然,講話內容相當積極得體,真不愧是見過大場面的選手,真叫人佩服。
派對最後是總統府致贈紀念品給選手,最大亮點是⋯⋯總統送麟洋一套「奧運紀念一卡通」,哈哈!看到這裡我簡直噴茶~~太淘氣了!
結束後所有選手到總統府外,每位選手所佔的位置也早就安排好(地上有標示),由國軍在府前拉起一面超大國旗,為所有選手留下紀念的影像,在壯闊的軍樂聲中結束。
這應該是台灣運動史上,對選手最高規格的禮遇了,而且不分得獎與否、教練、陪練員、後勤團隊、裁判全部都包含進來一起感謝,在嚴峻的疫情之下,也是謹守防疫的把活動辦得簡單隆重、不拖泥帶水又好看、有娛樂性,我相信每位選手和相關人員在心裡一定能夠感受到政府的誠意,是真心感謝所有人的努力,這份心意會成為一股正面的力量傳遞下去。我太佩服執政團隊了。這個政府不只「會做事」、也會傾聽民意調整施政方向、還耐打耐踹,更重要的是「有政府、有質感」,這是我最愛他們的地方。
謝謝總統府劃下一個美好又溫暖的句點。
值得一看,推薦給大家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DZViQaRIAY
(所有圖片來自影片截圖)
台風穩健意思 在 吉爾家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Lara平時好安靜,她似乎還沒有交到什麼朋友?」老師說。
這句話好耳熟,十年前我初抵澳洲,也被一位澳洲室友下了這樣的註解。
──
上週三,是Lara小學首次的一對一親師座談會。
座談會舉辦在學校的體育館裡,從下午三點放學後一路馬拉松式接力直到晚上八點;每個家長都能和老師一對一面談十分鐘。
短短十分鐘裡,老師針對孩子開學這一個月來的觀察給予回饋,同時也讓家長提供更多關於孩子的資訊。
那天早上,恰好是Lara班上第一次的口頭報告,她的主題是「我最喜歡和家人做的一件事」。Lara選了一張聖誕節時爸爸帶她去社區鄰居家看聖誕裝飾的圖片。上面有我們一起用中文記下的內容。
「我們都為Lara上台報告的自信感到驚艷,因為這是孩子們第一周的上台報告,我們並不期待他們有任何表現。Lara除了台風穩健,她還向我們解釋了圖片的中文字意思,並且教我們用中文說你好與再見。」兩個導師同時對我這麼說。
「不過,」話鋒一轉,「Lara平時好安靜,她似乎還沒有交到什麼朋友?」老師說。
這句話好耳熟,十年前我初抵澳洲,也被一位澳洲室友下了這樣的註解。
若是五年前聽到這句話,我恐怕會寢食難安,諸多揣測:「為什麼我的孩子沒有朋友?她被孤立了嗎?我要怎麼讓她去認識更多朋友?」
但在這幾年的閱讀與自我察覺後,除了解到自己性格為高敏感,Lara也同樣是高敏感孩子後,我對老師這句話便能淡然處之。
高敏感特質的孩子,對於身邊的刺激總是反應強大。
才開學一個月,Lara已有幾次回家情緒崩潰的經驗。
譬如,「老師今天都對我生氣(其實是別的孩子做錯事,但老師必須對整個團體嚴格提醒)」、「老師都大吼大叫(老師只是提高聲調)」、「老師說我以後不能再得獎勵(其實是全班孩子某次表現良好一起受獎,之後就沒有了)」……說著說著就大哭起來。
但因為知道Lara有高敏感特質,容易將身邊的刺激放大,並把錯攬到自己身上,所以除了當下安撫她的情緒,這次也藉著親師會談跟老師說明Lara的敏感特質。
「原來如此,有些事我應該好好跟班上孩子們解釋。」老師聽後有些訝異,但隨後報以我溫暖的笑容。
高敏感的孩子就像一株蘭花。蘭花雖然看似嬌嫩,但我們若能給予適當的鼓勵與培育,他們也能在人生舞台上發光發熱;倘若為了將孩子硬是塑造成為普世接受的型態,反而更可能因此扼殺屬於他們的天賦。
我又想起上個周末,奶奶與姑姑帶孩子們各買了一個小盆栽。
孩子們撒下種子,澆灌了水,頻頻追問我和爸爸,「為什麼小樹還沒發芽?」儘管向他們解釋可能要3-7天才可能看見小苗從土裡出來,孩子仍按耐不住,每隔10分鐘回去看一眼盆栽。
終於,兩天後的早晨,土裡冒出了些許的芽,孩子們開心不已。
上學前,我趁勝追擊,「你們知道除了水和陽光能幫盆栽發芽外,你說的話也可以幫它們健康長大嗎?」
「你的語言有著魔法喔。」說到魔法,姊弟倆立刻抬起頭興味盎然地瞅著我,等我繼續說。
「如果你對盆栽們說好聽的話,他們就會長得開心,但如果說難聽的話,他們就會傷心,不願長大。」
Lara於是認真地捧起小苗說:「我好喜歡你喔,因為你好可愛。」之後又嘰嘰喳喳地小聲對盆栽說了幾分鐘的話,再親了一下,才將它放回窗檯,準備去上課。
下午回到家,盆栽的中的小苗果然長得更茂密旺盛了。Lara好是開心,眼裡閃著動人的亮光。
Lara一直有著縝密的心思與觀察力,雖然時常活在自己的白日夢裡,聞爸媽三千喚而頭不抬。但我始終相信,高敏感所為她帶來的感受力、以及無邊的想像力,將會幫助她在往後人生的旅途上悠然飛翔。
──
隔天早上,小丹手上躺著自己盆栽中的幾根小芽,他笑著將之遞過來。
「我把它們拔掉囉!」
「嗄?!為什麼?」我倒抽一口氣。
「因為拔掉後,我只要再對盆栽說好話,小苗就又會再長出來了呀。」小丹燦笑。
#這就是我家低敏感天兵兒子為自己手癢所做的合理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