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帶性低氣壓可能發展為輕颱
台電屏東區處:請多利用網路及台灣電力App通報停電資訊
中央氣象局已於今(5)日早上10時發布熱帶性低氣壓特報,有發展為輕度颱風的趨勢,今日東南部和恆春半島會有局部大雨,請民眾注意雷擊及強陣風,山區請慎防坍方、落石及溪水暴漲,低窪地區則需慎防積水。
台電屏東區營業處提醒民眾嚴防豪大雨,尤其是抽水站等不能停電的相關單位或設備,請及早自備發電機或不斷電設備,若發生停電事故,則請民眾多加使用網路通報停電資訊,若不便使用網路,台電亦提供1911客服專線。
台電屏東區營業處提醒,豪雨易使路段邊坡鬆動、路樹傾倒,導致線路或電桿斷落,樹枝或招牌遭強風吹落時破壞配電設備導致停電,或大樓地下配電室淹水影響搶修,請民眾加強防範地下室淹水、加強固定招牌看板、取下懸掛物、修剪樹枝。如遇電線掉落與外露,請立即通知台電處理,切勿自行撿拾或碰觸,避免觸電。另外提醒戶外廣告招牌請加裝漏電斷路器,避免遇雨潮濕漏電,危及民眾安全。
台電強調,台電的配電自動化系統可即時監測各主要配電線路是否發生異常,如果民眾家中與附近住戶皆停電,台電會知道,請民眾耐心等候不需急著報修,台電將盡速派員搶修。如果附近住戶大多有電,只有零星幾戶停電,民眾可透過台電公司網站(http://www.taipower.com.tw)於颱風期間設有的「颱風停復電資訊」專區或以手機下載使用台灣電力APP,輸入停電地址、停電狀況等,就可馬上查詢或通報停電資訊,快速又方便,請民眾多加利用,若不便使用網路,台電亦提供1911客服專線給民眾使用(或可撥打屏東區處停電通報電話08-7322111)。
針對天災造成的停電事故,台電將積極搶修儘快復電,復電程序將採「供電樞紐變電所→主幹線→分歧線」的原則來進行,並以先醫療機構、政府重要單位及公用事業之公用設施,然後一般用戶的順序,安排人員搶修,不過搶修進度仍會受到停電範圍、交通路況、風雨情況等影響,請遇到停電狀況的民眾多多體諒。
台電屏東區處 在 屏東新聞 PT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古華國小節電成績優異 奪得屏東縣校園節電冠軍
我節電,我驕傲!古華國小奪得屏東縣國中小校園節電冠軍,節電率高達131%,台電屏東區處處長張簡宗瑜今(4)日特地前往春日鄉古華國小致贈獎座,表揚古華國小堪稱屏東縣校園環保節能減碳之最佳典範,希望節電成為引以為傲的生活方式和態度。
台電今(109)年首度以「校園節電績優地圖」大數據調查,從108年各縣市國中小學「節電率」最高的行政區(鄉鎮市)中,選出「節電量」最高的國中小學給予獎勵,屏東縣由春日鄉古華國小拿下校園節電冠軍!
古華國小林季福校長分享,「隨手關閉電源」是基本功,把能源教育融入學校教學課程,教導學生從日常生活開始養成良好用電習慣;另外校園內全面汰換LED燈具、逐步將舊有設備汰換成節能標章電器,硬體的改善更使節電成果展現事半功倍,「節電,做就對了!」
張簡宗瑜也呼籲民眾踴躍參加台電節電獎勵活動,節能還能省荷包,109年12月14日前(含)只要民眾於台電網站登錄電號或地址並實際節電,用電較去年同期節電1度以上,即可獲得每期電費至少84元的獎勵金,節電獎勵無上限,詳情可參考台電官網。另外,已完成登錄用戶免再登錄。
台電表示,今年推出一連串節電活動,7月舉辦42場小小台電營,自8月25日至9月13日為期20天,針對年輕族群推出節電密室逃脫遊戲,活動已接近倒數,喜歡的民眾千萬不要錯過!另外10月有節電音樂趴及放風箏活動,11月也將搭配台電秘境推出路跑活動,歡迎大小朋友一起關掉電燈,走出戶外擁抱自然。
台電屏東區處 在 屏東新聞 PT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屏東台電中元普渡供品捐弱勢團體做公益
台電屏東區營業處愛心不落人後,於舉行中元普渡後,發起認購白米1500公斤、罐頭、奶粉及水果等物資,今(9/1)日由台電屏東區處處長張簡宗瑜贈送給創世基金會屏東分院、台灣關懷急難救助協會、屏東啟智教養院、屏東信望愛及羅騰園肢體殘障服務協會等慈善機構,將關懷與溫暖送予弱勢團體,讓弱勢者能得到更好的照顧,善盡企業責任,也讓社會更祥和。
張簡宗瑜表示,台電屏東區營業處每年都會舉行中元普渡祈福活動,祈祝全體同仁、承攬商夥伴工作平安零災害,以及供電穩定、電力建設順利,為社會大眾提供最好的電力服務,並發揮台電「關懷」的經營理念,延續辦理「送愛心關懷弱勢活動」,捐出普渡之供品並號召同仁認購捐助物資贈予弱勢團體,為照護鄉親盡一份心力。
收到捐贈物資的台灣關懷急難救助協會林英美阿嬤表示,非常感謝台電屏東區處的愛心與熱心公益,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經濟景氣下,社會各界對社福團體的捐贈也受到影響,此時收到來自台電公司的愛心物資,內心非常感動。
張簡宗瑜再次強調,關懷弱勢、善盡在地企業社會責任,一直是台電屏東區處全體同仁共同的理念,會持續發起各項樂捐公益活動,以實際行動落實關懷,將愛心如同電力一樣,傳送到需要的地方,透過關懷弱勢的實際行動拋磚引玉,鼓勵大眾一同關注社會公益,協助更多弱勢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