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病平台】快速醫療中的慢與效率
文/黃于玲(成大醫學系助理教授)
醫病平台專欄在2020年9月底時曾有三篇關於病史詢問、身體診察的分享。我對這個主題特別有興趣,因為對應了自己近年的病人經驗與觀察。這幾年看病,觀察到各科醫師少有拿起聽診器或是觸診以了解身體狀況(這其中包括初診時的心臟內科與家醫科的醫師)。醫師們一邊聽著我的主述,一邊看著電腦就開始在鍵盤上打字或是用滑鼠填選螢幕上的資訊,然後結束問診。台灣讀者頗為熟悉的美國醫師作家葛文德(Atul Gawande)曾著有《清單革命:不犯錯的秘密武器》(The Checklist Manifesto: How to Get Things Rights),強調清單管理的優點,而數位時代在電腦上完成這些清單確認,也是診療的重要部分。另一方面,我對於身體診察這類醫病互動的期待,是否僅是一種懷舊情懷,還是仍有醫療照護上的意義呢?
#病史詢問 #身體診察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8萬的網紅飆悍館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開啟小鈴鐺及時同步精華~ 購物網站https://bit.ly/2FCwyi2 此頻道為粉絲創立經營 請密切追蹤官方直播 精華剪輯館長頻道授權 #館長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 #飆捍 #飆悍館長 #醫學天地...
「台灣 醫學系 美國醫師」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 醫學系 美國醫師 在 民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灣 醫學系 美國醫師 在 美國小兒科醫師 Pedd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 醫學系 美國醫師 在 美國小兒科醫師 Pedd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 醫學系 美國醫師 在 飆悍館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 醫學系 美國醫師 在 [問題] 留在美國讀醫學院還是回台灣念醫學系? - 看板medstudent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醫學系 美國醫師 在 在美國當醫生比較好還是台灣好? - 考試板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醫學系 美國醫師 在 "看起來我是第一個美國執業的醫生來回文... - 非典型醫路MD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醫學系 美國醫師 在 resident醫學中文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醫學系 美國醫師 在 resident醫學中文2023-精選在臉書/Facebook/Dcard上的焦點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醫學系 美國醫師 在 Re: [問卦] 醫學系不是菁英唸的來嗎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醫學系 美國醫師 在 [問題] 留在美國讀醫學院還是回台灣念醫學系? - 看板medstudent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醫學系 美國醫師 在 醫學系留學: 留學板Dcard>美國後醫制留學板 的評價
- 關於台灣 醫學系 美國醫師 在 [問卦] 台灣出國當醫生的比出國當工程師的少? 的評價
台灣 醫學系 美國醫師 在 美國小兒科醫師 Pedd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醫學系畢業、美國住院醫師訓練中的我,如何通過日本醫師執照考試( 六)
認知自己錯判情勢之後,別無他法,只能更認真的準備。最後的十天,我請了住院醫師最寶貴的休假。這十天除了照顧家人、煮飯之外,其他時間都在讀書。這讓我想起了準備USMLE時每天10-12個小時奮戰的日子。
公眾衛生是外國人的罩門,偏偏又是必修出題最多的科目。醫學知識是共通的,公共衛生政策卻每個國家不同。若沒在日本讀書執業,唸起來就像全新的科目。在友人的建議下,買了教學影片觀看。17個小時的影片用1.5到2倍速看完。每天看到最後大腦運轉過快、很想吐 (不是因為講師長相的關係,講師長得還不錯可愛)。
日本國考還有一個有趣的題型叫做禁忌肢,是絕對不可以選的選項。通常都是你做了病人就會死或有嚴重後遺症的行為,譬如說給有盤尼西林過敏者盤尼西林、用阿斯匹靈治療小兒感冒等等。禁忌肢最多只能選錯三個,超過三個立即淘汰,像在玩踩地雷一樣。考試時你不會知道哪些是禁忌肢。通常這些選項都是很明顯的錯誤,但每年還是有30%的考生不小心踩到一題,也真的有一兩個考生因為禁忌肢被刷掉的。
十天很快就過去了。三屆考古題做完後又複習了半次,整體正答率終於提升至70%。但只在及格邊緣,不可掉以輕心。
這次去日本我選擇在台灣轉機,打算回程在台灣停留五天。10幾個小時的飛機上,我跟時差奮鬥,幾乎沒有休息。飛機到台灣停留時,我打了電話回家。過家門卻不能入,特別沮喪。加上身體的疲累吧,有一度覺得自己要昏倒了。如果真的昏倒,昏倒在台灣應該是最好的選擇了吧。
前往日本的飛機上有許多觀光客,看起來輕鬆愉快的樣子。你是否也曾有這種感覺,當你悲傷時,周圍的人看起來特別快樂。人群太過耀眼,我決定先閉上眼睛。
我的考場在大正大學。
這是我第一次來巢鴨。當我還是觀光客時,沒來過這裡,所以很意外看到這裡的APA Hotel住滿了外國旅客(沒錯,APA社長FUMIKO我又來看妳了XD),不知道這附近有什麼知名景點? 考試完或許可以去逛逛。
2/7入住時已是傍晚,旅途疲累一下子就睡著了,剛好調時差。
2/8一整天待在旅館讀書+調時差。
日本醫學生花800小時準備的考試,我只有200個小時,到最後都不能鬆懈。
考試在2月9日、10日舉行。早上七點,旅館餐廳外面已是長龍,全是考生。時間一到大家魚貫進去又是排隊,整個過程沒有人說話。餐廳裡雖然滿是人,卻安靜地連一根針掉在地上也聽得見。我都快窒息了。
走出旅館,零下的溫度寒風刺骨。當天東京下了雪,美麗的景象我卻無暇觀賞。國考辦在二月不知道是誰出的主意,真的有夠冷。一定是北海道的陰謀,故意想讓我們南國來的表現比較差是吧。
聽從日本朋友的交代,先去便利商店買了飯糰跟麵包當作午餐。我還準備了能保溫的便當袋,將熱飲放進去,打算午休時間好好享用。為了維持一貫的美式作風,我叫了Uber。畢竟走路15分鐘以米國人的標準已經太遠了。雖然Uber是美國的,但司機是日本人…他竟然放我在考場後門下車… 全身溼透的我,搞不清楚落在我臉上的是雨、是雪、還是淚水。
國家考試兩天有6個block,400個選擇題。第一天3個block,第一個block 75題 165分鐘 ……這是在考醫學知識還是膀胱大小。我以為USMLE已經夠不人性了,9個小時的考試只讓休息45分鐘。沒想到日本人想出另一種折磨人的方法,要你一次坐三個小時。醫師國考是不是都要設計的有點變態才能測試醫師的專注力跟抗壓性,而兩者剛好都是當醫師的必要條件。我本來以為我會提早交卷,結果寫完只剩下十幾分鐘。題目是日文,看的速度慢很多。
第一節考試完有一個多小時的午休。拿出我的熱飲細細品嘗。考場裡面有暖氣很溫暖,不需要穿外套。
第二節是必修,題目比較簡單只有100分鐘。果真還是被公眾衛生的題目殺爆了,完全沒把握正答能超過80%。最後一節四點十分開始又是140分鐘。時差在這時候發酵,我越寫越慢,已無法思考。
走出考場時,我偷聽日本考生的交談: “好難啊””必修死定了”。我聽著鬆了一口氣 lol 原來不是只有我這樣覺得。回到飯店隨即上Medialink App對答案。Medialink是日本最大的醫學書籍出版商,幾乎每位考生都有買它的考古題、模擬試題或是題庫。Medialink App上有講師即時解題,即時公布解答。題目是紙本可以帶回家,只要將你的答案輸入,就可以知道大概的成績。但之前提到過了,只知道成績是沒用的,重點是你跟別人比起來如何。可惡啊,我又被日本人騙了。嘴上說好難,怎麼成績這麼高。一開始輸入時因為人數很少,百分比自然比較前面。隨著人數越來越多,排名不斷退後。啊啊啊,第一天睡覺之前我已經成了邊緣人了。
第二天的考試日程跟第一天差不多。第一節考試前考官的說明長達30分鐘,包括座位配置、考試規則等,都是昨天聽過的東西。我心裡想,無論如何我都要通過這個考試。聽30分鐘的廢話加上接下來165分鐘的考試太煎熬啦。為什麼還要再重複一遍啊? 昨天沒有人來考試的人今天一定也不會來啊,來了也注定被fail了,為什麼要再重複一遍我的媽,以下省略30萬字。好不容易等到考試開始,我秉著「明年絕對不要再重來」的決心,專心將我在台灣、美國醫師國考以及住院醫師訓練學到的東西從腦袋中掏出來放到答案裡。
剩下只能聽天由命。
考試有個小插曲。我請朋友幫我從台灣帶了可以換筆芯的那種2B劃卡筆。從小到大考試都用這種筆劃卡,非常方便不需要削鉛筆機。第一天考試時監考官問我這是什麼筆? 解釋完他讓我繼續用。第二天一個女的巡邏考官看到又問了我一樣的問題。回答完她居然叫我收起來說不能用…挖哩咧。好險我有在日本便利商店買了他們本國出產的2B鉛筆備用,否則要我用甚麼東西劃卡? 只要我當場咬破手指血書嗎? 我們真應該逆輸入這種劃卡筆去日本,保證大家考試都第一名。
第二天晚上上Medialink,答案差不多都出來了。登錄人數也近八九千人,幾乎九成考生都在上面了。雖然照數據應該是會通過,但從小到大只要是畫卡的考試都會擔心自己是不是劃錯啦、橡皮擦是不是擦不乾淨之類的事,畢竟我有天然呆的體質。還要擔心是不是會被禁忌肢刷掉。
3月18日是公布結果的日子。日本在這方面還很落後,除了考試還停留在劃卡之外(台灣跟美國都已採用電腦作答),結果公佈也是用對準考證號碼。在瀏覽號碼的過程中,覺得自己好像是日劇裡面的人物,捏著手帕在公布欄前面不安的找尋屬於自己的數字。我一行一行小心地往下看,怕看太快會發現自己的號碼不在裡面....
看到那熟悉的數字時真的如釋重負!
兩天後我收到平成最後一年的合格成績單。從這刻開始,正式地成為了同時具有台灣、日本以及美國醫師執照的醫師。三國的醫學皆有其進步可取的地方,期待有朝一日我能成為一個兼具三國優點的小兒科醫師。
(完)
台灣 醫學系 美國醫師 在 美國小兒科醫師 Peddy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台灣醫學系畢業、美國住院醫師訓練中的我,如何通過日本醫師執照考試(五)
#我被日本國考通過率騙了。
十月底見習結束回到美國後,日本語診察能力調查的結果隨之而來。日本厚生勞動省寄到美國來的郵件只有薄薄的一張紙,文件的開頭為「認定書」。內容就簡單兩行「根據醫師法規定,認定受驗者具有醫師國家試驗的資格」。意思就是「恭喜你合格了!」🎊
在拿到結果前,我是非常忐忑的,完全不知道自己會不會通過。依照2017的資料,日本國籍的受試者也沒有100%的通過率(約80%),而中國籍(台灣被日本政府歸在中國裡) 的通過率是55%。測驗評分有五大項目;一、聽力 二、口說能力 三、寫作能力 四、閱讀能力 五、身體檢查能力。每個能力以滿分三分(三分等同於日本醫學生)計算,總分 60/100以上合格。由於評分的都是日本醫師,很慶幸我的日語在他們眼裡至少是「可以共事」的程度。
通過日本語診察能力調查之後,就是本番的日本醫師國家試驗了❗日本醫師國家試驗等同台灣的醫師國考,每年二月舉辦一次。
一開始看到這個考試有90%的通過率,我整個輕敵,以為跟台灣醫師國考一樣準備一個月即可。說來慚愧,當初決定參加日本醫師國考時,有一部分即是源於對自己的自信: 想說自己會講日文、USMLE(美國醫師執照考試)這麼難的考試也考得不錯,要考過這種有90%通過率的考試應該不難吧? 呵呵。
殊不知所有的悲劇都是從太過自信開始。
11、12月我都在ICU(PICU+NICU),工作忙碌只能斷斷續續念書,我不以為意。心想反正離考試”還有”兩個月,OK的啦 (敲心臟比讚👍)。說唸書其實也就是唸唸考古題,我打算唸完三屆考古題就去考試,所以沒有買其他的準備用書(像台灣First Choice那種東西日本也有但我沒買,買了也沒時間看吧)。
一月份工作比較輕鬆,下班回家認真讀書。一月中做完兩屆考古題後,才發現完了….😱我的正答率怎麼只有60%與65%⚡如果是台灣醫師國考這樣就算通過了沒錯,問題是日本的至少要70%.....。我開始慌了,怎麼跟我想像的不一樣。一個通過率有九成的考試,理當很簡單才對。 難不成日本人都是神,是我們一般凡人不能相比的。距離考試剩下不到一個月了,該怎麼辦,我不想要明年再準備一次啊啊啊啊😣。
請出google大神詢問日本國考通過率九成的秘訣,原來:
1 每年厚生省固定要刷掉後10%的人,所以這個考試沒有標準的及格分數,而是看百分比(但必修題一定要有80%正答率)。我們的對手不只是”考試題目”,日本醫學生才是我們真正的競爭對象。
2 仔細看通過率分布,日本應屆考生九成,外國人跟重考考生只有五成。想必語言有很大的影響。要在一定時間內解答日文題目,對外國人來講還是比較困難(我考試時的確有幾題因為語言理解錯誤而失分)。
找到真正的競爭對手之後,再來看看這些日本應屆考生是怎麼樣準備的?
日本大多數醫學系在考前"半年" (夏秋交際)就結束課程,讓醫學生們有時間全職準備9~10月的畢業考。這個畢業考比國家考試困難,沒有考過就必須留級一年,無法繼續參加醫師國考。學校們在這關已經先篩選掉一些實力比較差的考生,只留下實力好的去參加國考。
考過畢業考的學生會繼續在11月~2月”全力衝刺”國家考試,尤其私立醫大更是重視及格率。這也難怪日本全國80幾所醫學系中,及格率最高都是私立醫大,自治醫科大學更是連續幾年蟬聯冠軍,通過率高達99%。反觀入學時最強的東京大學理科三類及格率只有90%。日本醫師國考一年只有一次,如果沒考過,就要浪人一年。日本醫學生們無不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的面對。
原來我要打的這場仗,敵人早就在半年前就開始嚴密戒備。中間還淘汰了一些老弱殘兵後加強訓練才敢送來戰場。而我呢? 只有三本考古題跟剩下的20天。
——
這裡可以看到日本每個醫學系的合格率。外國考生的話,第一次考就通過的比率約五成,若重考的話則只有36%。
https://www.gomec.co.jp/mec/kokushi/back_cupass
這篇刊登在日經雜誌上的文章,標題就是:
医師国家試験は簡単?合格率90%の謎
https://business.nikkei.com/atcl/opinion/16/011000038/040300030/?P=1
台灣 醫學系 美國醫師 在 飆悍館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開啟小鈴鐺及時同步精華~
購物網站https://bit.ly/2FCwyi2
此頻道為粉絲創立經營
請密切追蹤官方直播
精華剪輯館長頻道授權
#館長 #蒼藍鴿的醫學天地 #飆捍 #飆悍館長 #醫學天地

台灣 醫學系 美國醫師 在 在美國當醫生比較好還是台灣好? - 考試板 的必吃
自身背景:美國公民,剛錄取MD,預計考完三次USMLE,以後執業,我知道台灣政府承認美國醫學學位(MD/DO),不知道台灣的醫療產業是如何?在台灣當醫生 ... ... <看更多>
台灣 醫學系 美國醫師 在 "看起來我是第一個美國執業的醫生來回文... - 非典型醫路MD ... 的必吃
"看起來我是第一個美國執業的醫生來回文我今年33,台灣學位在美國做完內科住院醫師,準備去當腫瘤科fellow 有老婆有小孩在美國當醫生最難的就是第一步要 ... ... <看更多>
台灣 醫學系 美國醫師 在 [問題] 留在美國讀醫學院還是回台灣念醫學系? - 看板medstudent 的必吃
台灣大學生/高中生之後去美國唸書大多混的不錯
美國大學生/高中生來台灣讀書 基本上都是死很慘
原因無他 由奢入儉難XD
你可能不清楚台灣跟美國大學教育的差異有多大 更何況是醫學教育
我台大醫學系的學弟 去Johns Hopkins念碩士班
一個學期修了十幾個學分 他教授認為他瘋了 怎麼可能應付的來
我們聽到都快笑死了 拜託 才十幾個學分 美國人真的過太爽了XD
當然我那學弟最後通通都拿A...
台灣的醫學系 一個學期十幾甚至二十幾學分 比比皆是
實際上課時數更長 因為像實驗課程才一兩個學分 但時間要一個半天
你一路在美國唸完中學和大學 回來台灣念應該是完全不適應
死在半路的可能性很大...
台灣的學生 從高中開始 就習慣早上七八點上課 下午四五點放學
跟美國人超好的上課life quality是不同的=.=
何況大學生活會差異更大
我再台大大三大四那段恐怖日子 我印象中一整個星期只有一個半天可以沒課
更不用講大四早上天天八點上病理課那段苦日子
至於學費問題我想不是問題
如果美國唸完也才負債六百萬台幣 那也沒多久就賺回來了
當然在台灣唸完負債就更少了
薪水不是問題 但說真的 我完全不看好你回來台灣唸書能夠存活
你離開台灣的教育環境太久 不可能適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7.84.9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medstudent/M.1420874811.A.035.html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