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苦等許久的《#沙丘》原著繁體中文系列小說,六部曲即將由 大家出版 Common Master Press 一口氣推出,不但有限量書盒珍藏版,也同時邪惡的設計了首集電影書衣版,這就看大家怎麼取捨了。傳說中的六部包括《沙丘》、《沙丘:救世主》、《沙丘:沙丘之子》、《沙丘:神帝》、《沙丘:異端》與《沙丘:聖殿》,兩天後的 8 月 27 日展開預購,9 月 8 日正式上市,有一周左右的時間搶讀,接著 9 月 16 日久候一年多的電影磅礡上映。
⠀⠀⠀⠀⠀
▍沙丘六部曲: https://bit.ly/3msERjN
▍電影書衣版:https://bit.ly/3DfvCtu
⠀⠀⠀⠀⠀
⠀⠀⠀⠀⠀
《沙丘》取材自美國作家法蘭克赫伯特赫伯特擔任記者時研究海岸沙丘的資料,1965 到 1985 年間歷經六年醞釀構思、二十多次退稿才順利出版,是史上公認最偉大也最暢銷的科幻小說,赫伯特從沒沒無聞到異軍突起,克勤克儉堅持寫作,悉心建構出完整的沙丘宇宙,成為 20 世紀舉足輕重的重要作家之一。內容精彩地融合了科學事實、文學小說、環境保護主義與政治,走出和常見科幻小說頗為不同的新路,一舉獲得了雨果獎和第一屆星雲獎,為科幻小說界最宏大的一部史詩打下基礎。
⠀⠀⠀⠀⠀
沙丘,一顆極度乾燥的沙漠星球,人類必須穿著蒸餾服,回收身體散發的水分。水是沙漠子民信仰的中心,也是星球上意涵最豐富的詞彙,為死者落淚是這顆星球上最神聖、令人敬畏的行為。
嚴苛環境決定了星球獨特的生態、生命觀和信仰,但比水更具影響力的,是星球上獨一無二的珍貴物產 —— 香料。
⠀⠀⠀⠀⠀
原來人類在戰勝機器人之後,宗教立下嚴規,「汝等不得造出機器去假冒人類思維」。於是過了一萬多年,在這個沒有電腦的未來世界,有人變異出電腦的運算力,也有人投身肌肉與神經的極致修練,低科技使得人類只能專注於自身的潛能開發。但帝國真正的命脈是香料 —— 星際運輸全賴領航員服用香料去延伸大腦意識,透過預知找出最安全的航線,皇室、貴族乃至富人及中產階級也靠香料延年益壽。
⠀⠀⠀⠀⠀
香料的交易,決定了星際金融及宇宙秩序。因此即使明知政敵及皇帝居心叵測,亞崔迪公爵仍毅然率領家族離開卡樂丹星,接下這座險惡的新封地。然而在星球上迎接亞崔迪家族的,不只有環環相扣的政敵陰謀,還有神出鬼沒的巨型沙蟲、因代代受壓迫而異常排外的沙漠子民,公爵之子保羅更在踏上沙丘後感應到體內有某種東西正在覺醒 —— 歷時數千代的基因計畫、激昂的救世主信仰、神袐的沙漠生態、雄心萬丈的行星改造計畫、吉凶難測的香料靈啟,看似相關及不相關的一切,都交會在保羅身上。
⠀⠀⠀⠀⠀
《沙丘》以科幻大作聞名,13 年前台灣首次出版前三冊,毫不意外地掛在科幻書系底下。時隔超過半世紀,現今世界的社會與自然環境似乎走上了《沙丘》描繪的極端狀態,讀者會發現自己或許正面臨和書中角色相同的處境,需要摸索追尋得以避免走向毀滅性結局的「黃金之道」。於此時機重新出版完整六冊《沙丘》,跳脫科幻的框架,更加全面、多角度閱讀吟味本書,或許可成為借鏡。
⠀⠀⠀⠀⠀
⠀⠀⠀⠀⠀
(簡介文字節錄自出版社書介,左圖:Fan Art,右圖:《沙丘》首部曲書封)
台灣資料科學領航 計 畫 在 國立臺灣大學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恭賀 本校電機資訊學院張耀文院長榮膺2020年 ACM Fellow】
.
電機資訊之光,也是該領域的一大盛事! 位於美國紐約的計算機學會(The Association for Computing Machinery,簡稱ACM)公布2020年 ACM Fellow(ACM 會士)名單,共有來自全球95 位科學家入選,包含來自澳大利亞、奧地利、加拿大、中國大陸、德國、以色列、荷蘭、韓國、新加坡、西班牙、瑞典、瑞士、臺灣、英國和美國的學者。亞洲部分臺灣一位、新加坡一位、韓國一位、香港一位和中國大陸四位(歷年最多),這是繼 2015年後,臺灣學者再次獲選。
.
國內ACM Fellow 共計有七位,其中臺大四位 (陳銘憲副校長、郭大維前代理校長、林智仁教授)、中研院一位(李德財院士,臺大電機資訊學院合聘教授)、交通大學一位(前科技部政務次長和現任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副校長林一平教授)和甫過世的清華大學前校長劉炯朗院士。至2020年亞洲各國ACM fellow 的總數有54人,包含中國大陸 16人,印度 13人, 臺灣7人、日本7人、韓國4人、香港4人、新加坡2人和馬來西亞1人。
.
計算機學會創立於1947年,是資訊領域最重要的國際組織,有全世界 130 多國家超過10萬名從事資訊相關領域的會員。計算機學會於1993年開始設置ACM Fellow榮銜,表彰在資訊領域有傑出貢獻的優秀人士,總名額不超過會員數的1%。ACM 所評選的圖靈獎(A. M. Turing Award)被公認為世界「計算機領域的諾貝爾獎」,今年獲得 ACM Fellow 的學者,包括Whitfield Diffie、Adi Shamir、Manuel Blum等三位圖靈獎得主。
.
ACM 主席 Gabriele Kotsis說:「我們挑選 2020 年 Fellows的任務更具挑戰性,因為我們從世界各地獲得的提名數量創記錄。2020 年的 ACM Fellows 在許多計算機領域中表現卓越。這些Fellows對改變整個領域產業和人類生活的技術做出關鍵的貢獻。我們期待這些新的 ACM Fellows 將繼續在各自領域中領航發展。」
.
張耀文院長因對電子設計自動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EDA) 領域的卓越貢獻獲此殊榮,他是第一位來自非歐美機構的全球最重要EDA組織 IEEE CEDA (Council on EDA,國際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電子設計自動化專業學會) 總裁 (2020/2021),為臺灣二十餘年來第二位IEEE專業學會的總裁。近三十年來,張院長在EDA領域最頂尖的會議 DAC和 ICCAD,和最頂尖的期刊IEEE TCAD,論文發表總數名列全球第一,他合著當今備受歡迎的934頁EDA 英文教科書。國內外獲獎無數,2013年獲選為IEEE Fellow (IEEE 會士),同年獲得頂尖會議 DAC 五十周年四項學術貢獻獎,為全球第二多的獲獎人。2017年在約700件論文中,獲得57年來國內唯一的DAC全領域第一名最佳論文獎。近五年論文引用數,曾名列微軟 (Microsoft) 學術搜尋資料庫 (Academic Search Database) 硬體和結構領域 (Hardware & Architecture),全球超過四萬名學者中的第一名。曾經擔任頂尖會議 ICCAD和 ISPD 大會主席,獲得 2015年IEEE CEDA的卓越服務獎。2015年合創至達科技 (Maxeda),提供業界最佳品質之一的電路擺置器,獲得多家 IC設計大廠採用。
.
#ACMFellow #電機資訊學院 #張耀文院長
台灣資料科學領航 計 畫 在 台灣物聯網實驗室 IOT Lab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人工智慧學校3年培育7千名人才!賴清德提用AI培訓公務員:政府要加快腳步
2020.11.17 by 採訪中心
「沒有民主的科技是怪獸。」副總統賴清德認為,科技就算發展再進步,也不能沒有民主,人人都要有可以使用、學習AI的公平機會,由台灣人工智慧學校舉辦的「2020台灣人工智慧年會(AI Academy)」於13、14兩日,在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登場,吸引來自產官學研AI重量級人士、專家及各界菁英與會,實體與線上參與者超過1000人。
副總統賴清德也以校友的身分出席。他認為,政府機關學習AI的速度太慢,應該要學習企業的精神加快步伐,接下來,會將AI結合公務員培訓課程,可能先從考試院的文官學院開始。
「沒有民主的科技是怪獸。」賴清德認為,科技就算發展再進步,也不能沒有民主,人人都要有可以使用、學習AI的公平機會,此外,政府在使用科技時,也需要注意隱私保障與網路安全議題,避免成為數位獨裁國家。
除了民主,科技也必須有人文情懷,唯有與文化結合,技術的掌握者,才能善用科技幫助弱勢,讓國家更進步。
三年培育七千校友,賴清德:政府須加快步伐
台灣具備發展人工智慧優勢,除了有人才,半導體、ICT產業在世界也佔有重要地位。過去三年的時間,「臺灣人工智慧學校」已經產生七千多名校友,協助企業人才把問題帶來學校,再把答案回饋給業界,已經有許多成果。
賴清德指出,政府在培育AI人才方面,在台成清交成立「人工智慧的創新研發中心」;產業方面,行政院科技會報辦公室召集跨部會,推動「AI領航計畫」,邀請台積電、聯發科等半導體業者共同參與。
此外,政府也進一步鬆綁法令,在台南沙崙設置自駕車測試場域,推動自駕車發展,進一步讓產業AI化;海外廠商也紛紛來台投資,微軟、Google都在台設立人工智慧創新研發中心。
賴清德認為,接下來將邁入第四次工業革命新時代,政府不須加快腳步,不能落後。
全球經濟轉變中,龔明鑫:台灣可扮演要角
國發會主委龔明鑫認為,「現在全球經濟正在發生重大轉變,是過去20、30年來最重要的一次」。他指出,美中貿易戰演變成科技戰,從關稅轉為硬體戰爭、全球供應鏈變化,今年在疫情的衝擊下,更加速了全球數位轉型的腳步。
龔明鑫認為,數位科技產業都需要使用到半導體晶片,要能發揮效益則必須導入AI,因此,人工智慧、半導體是數位科技發展的關鍵,台灣可以扮演要角。
因此,台灣未來3、4年半導體、AI、軟體這些領域一定要發展起來,才能成為未來發展利基。龔明鑫認為,半導體、硬體一直以來都是台灣的強項,接下來要進一步強化軟體實力、活絡投資,未來3、4年半導體、AI、軟體這些領域一定要發展起來,才能成為未來發展利基。
資料來源:https://www.bnext.com.tw/article/60100/ai-academy-2020?fbclid=IwAR3cBEWdUPKjIZpFp_Uy66kJSC0ke121fO5IzecIxxTmKsMsbiAw-yrnb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