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是青年抗暖大遊行,全台青年站起來】
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轉變成靜態集會, 台灣青年氣候聯盟TWYCC(Taiwan Youth Climate Coalition) 還是設計了許多活動,準備為臺灣的高碳排產業舉辦一場象徵性的畢業典禮。
綠盟雖然已不是青年,但與同樣關注、監督氣候政策及能源轉型的青年們站在一起。這場青年抗暖大遊行,綠盟一定參加,肯定參加,邀請大家跟綠盟一起到場響應!
明天現場的活動有:
🔴 氣候心裡話 肥皂箱
源自英國的肥皂箱演講,有「臨時搭造的演講台」的意思。當天現場會擺放肥皂箱,提供給任何走過路過的民眾自由站上,每位有5分鐘的時間,發表自己的氣候宣言或是任何跟氣候變遷相關的想法跟期許。
🔴 珍重不再見 動手摺紙區
一起製作獨一無二的升溫條文圖畢業花圈吧!結合臺灣常見的畢業花圈的形象,邀請民眾用簡單的步驟製作成不同顏色的紙花,家裡有小朋友也很適合一起來玩喔!
🔴 氣候留言板 願景牆
現場會擺放黑板,寫上題目,歡迎民眾自由留下你們的想法。現場願景牆也會結合線上願景牆,無法到場支持的人也歡迎用這樣的方式響應。
🔴 打卡區 遊行訴求與手舉牌展示
原本預計在遊行中使用的訴求版、手舉牌,都被留了下來,重複使用。歡迎大家來打卡、拍照,讓更多人看到這些聲音。
【 減少碳排 世代攏來|青年抗暖大遊行之畢業典禮抗疫中!】
◈ 時間:9/25 11:00-18:00
◈ 地點:捷運西門站1號出口
◈ 活動專頁:https://fb.me/e/De76WII0
#青年抗暖大遊行之畢業典禮抗疫中
#減少碳排世代攏來
台灣氣候聯盟宣言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新加坡聯合早報》5/23
* 韓國總統文在寅23日從美國華盛頓前往喬治亞州亞特蘭大時,在社群媒體上發文感謝此次韓美首腦會談的成果超出預期,尤其美方宣佈援助韓國冠病疫苗,並任命美國國務院東亞暨太平洋事務代理助理國務卿星·金為美國對朝特別代表,為韓方帶來驚喜。
美韓聯合聲明承諾,在氣候變遷,全球公共衛生、新興技術(包括5G、6G技術和半導體)、供應鏈韌性以及人文交流等領域建立新的合作。
美韓同意建立全面的「全球疫苗夥伴關係」,加強冠病疫苗國際合作,擴大疫苗生產和相關材料供應,以加強傳染病聯合應對能力。當地時間21日,美國總統拜登在白宮舉行韓美首腦會談共同記者會時宣佈,美方將為55萬名韓軍官兵接種Moderna 及輝瑞冠病疫苗。
文在寅稱韓美首腦會談「超出預期」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523-1148828?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台灣鴻海集團據報向台灣衛福部詢問,是否能引入上海復星代理的BNT冠病疫苗。對此,鴻海集團今天回應,對相關疫情以及疫苗信息,一切依台灣疫情指揮中心公告為主;若能為台灣防疫盡份心力,鴻海願全力協助。
進口上海復星疫苗?鴻海:台指揮中心公告為主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china/story20210523-1148852?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聯合國報告,南亞第二波冠病疫情正席捲區內所有國家,平均每秒鐘就錄得至少三個新增確診病例,每分鐘有至少三人死於冠病。
每秒增三確診 每分鐘三人死 南亞第二波疫情席捲區內各國 https://www.zaobao.com/news/world/story20210523-1148747?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國的疫情繼續趨緩,新增確診和死亡病例都持續下降。拜登政府希望在今年內能讓所有美國人都接種疫苗。
美國疫情趨緩 確診和死例下降 https://www.zaobao.com/news/world/story20210523-1148749?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冠病已在拉丁美洲奪走逾100萬條人命,過去一周全球人均病死率最高的前八個國家都在拉丁美洲。不過,這個地區的疫苗接種率很低,至今只有3%人口完成兩劑接種。
冠病奪走拉丁美洲100萬人命 https://www.zaobao.com/news/world/story20210523-1148750?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馬衛生部長阿漢峇峇說,個人防護設備只能減少被傳染的概率,最好的措施是保持社交距離。但這對醫護人員而言非常困難,因為他們在醫療過程中須碰觸病人,例如移動患者、吸痰、插管等。
衛生部長:截至本月15日 全馬近7000醫護人員感染冠病 https://www.zaobao.com/news/sea/story20210523-1148753?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印度儘管目前新增病例有下降趨勢,但死亡病例仍居高不下,加上疫苗供應不足、醫療系統超負荷及變種病毒,疫情依舊危機四伏。
病例雖減 死例居高 疫情反撲凶猛印度哀嚎 https://www.zaobao.com/news/world/story20210523-1148751?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美韓確認朝鮮半島無核化是共同目標】美國總統拜登和韓國總統文在寅週五在白宮舉行了峰會,確認實現朝鮮半島無核化是兩國的共同目標。拜登也表明,願意在合適時機與朝鮮最高領袖金正恩會面。分析員指出,文在寅此行對美韓帶來了雙贏結果,韓方確認了美國在朝鮮半島和平進程上緊密合作的意志,而美方也獲得了韓企對美投資。
拜登和文在寅在白宮舉行三小時會談後發表了聯合聲明,並且聯合召開記者會。
兩名首腦在記者會上表示,兩國確認,韓朝之間、美朝之間承諾的外交和對話是實現半島完全無核化和持久和平所需的信念。
* 新加坡自本月16日收緊防疫措施以來,本地每日新增冠病社區病例約20至30起,沒出現激增情況。新加坡衛生部長王乙康說,本地病例數量到目前為止有趨穩跡象,但還得多觀察幾天才能確定疫情走向。
王乙康:疫情有趨穩跡象 須再觀察幾天確定走向 https://www.zaobao.com/news/singapore/story20210523-1148712?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馬國近期的冠病確診和死亡病例都處於高位,昨天又新增了6320起確診病例,累計數破50萬,達50萬5115起;昨天死亡病例新增50起,累計死例2199起。
馬來西亞衛生總監諾希山和主管防疫事務的國防部高級部長依斯邁沙比里昨天一起召開線上記者會,宣佈新防疫管制措施,並要求人民自律。
馬國疫情持續惡化 政府收緊措施減少人員流動 https://www.zaobao.com/news/sea/story20210523-1148752?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英格蘭公共衛生署週六(22日)指,美國輝瑞藥廠和德國生物科技公司BioNTech合作研發的冠病疫苗,以及英國藥廠阿斯利康與英國牛津大學合作研發的冠病疫苗,都對變種毒株B1617有高防預力。
這項研究於4月5日至5月16日進行,顯示人們完成接種兩劑輝瑞疫苗兩周後,對預防有症狀感染B1617變種毒株(印度變種病毒)的有效率達88%,而阿斯利康疫苗應對B1617變種病毒的有效率為60%。
輝瑞及阿斯利康疫苗 有效防B1617變種毒株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523-1148814?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巴西衛生部長馬塞洛·凱羅加21日說,北部馬拉尼昂州已經出現B1617變種毒株確診病例,政府「正在盡全力」防止這種變種毒株在國內傳播。
所有確診人員都來自同一艘貨船,其中一名印度籍感染船員出現嚴重冠病症狀,被空運至醫院接受治療。船上24人中,15人的冠病病毒檢測結果呈陽性。
這艘貨船先前去過南非,現在位於馬拉尼昂州首府聖路易斯市的聖路易斯港附近。
據彭博社報導,巴西週六(22日)累計冠病確診病例已經超過1600萬起,單日新增76490起。巴西累計冠病死亡病例超過44.8萬起。巴西目前是全球累計冠病死亡病例數第二多的國家,僅次於美國。
巴西全力防止B1617變種毒株傳播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523-1148824?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日本政府預計最遲將在7月4日完成對全國所有市町村樂齡人士的疫苗配送,標誌著日本在6月底完成疫苗配送的目標將基本實現。
日本疫苗接種進度緩慢,目前僅有4%的人口接種了疫苗,接種率在G7七國集團中排名倒數第一。
日本樂齡居民有望7月底基本完成冠病疫苗接種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523-1148821?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韓國今天(5月23日)新增585起冠病確診病例。
過去七天,韓國單日新增冠病病例一直在500至600區間徘徊。
韓國新增585起冠病病例 https://www.zaobao.com/realtime/world/story20210523-1148811?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全球疫情#【歐盟採數碼健康護照助旅遊市場重開】歐洲議會和歐洲聯盟委員會就「數碼健康護照」達成協議,有利於各國民眾在夏天的旅遊旺季出行。歐盟27個成員的公民和居民只要符合三個條件之一就能申請「數碼健康護照」,即至少接種過一劑歐洲藥品管理局認證的冠狀病毒疫苗、病毒檢測為陰性或曾經染疫但已康復。
目前包括輝瑞、莫德納、阿斯利康(AZ)還有嬌生這四款疫苗都獲得EMA認證,絕大多數歐盟成員國的民眾目前也大多接種這四款疫苗。這項數碼證明將由兩家德國公司開發,主要以手機應用程式(App)呈現。
* 二十國集團(G20)的國家領導人參與羅馬全球健康峰會後發出《羅馬宣言》,呼籲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抗擊冠病疫情和防止未來暴發新的流行病。這個呼籲獲得大國、國際組織及制藥商的熱烈響應。
G20成員國與制藥商承諾 為貧困國家提供疫苗及援助 https://www.zaobao.com/news/world/story20210523-1148745?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在美國紐約的曼哈頓,哈德遜河畔出現了一座「小島」,為剛走出防疫封鎖的紐約人提供了一個戶外好去處。
曼哈頓「小島」 讓「出關」紐約人透透氣 https://www.zaobao.com/news/world/story20210523-1148746?utm_source=ZB_iPhone&utm_medium=share
*
台灣氣候聯盟宣言 在 高雄好過日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回顧:高雄觀點看十大事件】
2020年是多事之年,更是全球巨變的一年,因此我們在選擇高雄新聞的時候,很難選出十條單一事件,也很難排除國際情勢對高雄在地狀況的影響。以下就是我們的回顧,大家也可以說說自己印象最深的事,詳細內容就聽Podcast吧!
1. #總統大選決定路線
2020年1月11日,蔡英文擊敗落跑市長韓國瑜當選總統,時隔一年回顧,這次投票可說是台灣民眾對未來一年的路線總選擇。在防堵武漢肺炎上:台灣民眾選擇防中,而不是中國黨的親中;在產業鏈結上:人民選擇脫中,而非中國黨的靠中;在國防安全上,人民選擇抗中,而非統派的投降。這也決定了台灣今年因應國際變化的總戰略。
2. #武漢肺炎席捲世界
2019年底,在中國蓄意隱瞞疫情,放任中國武漢肺炎擴散下,疫情很快失控蔓延。早在總統選前,台灣就察覺不對而提高警覺,總統選後中國疫情終於無法再隱瞞,2月開始各級學校寒假延後開學,2月6日實施口罩實名制、口罩國家隊總動員,在全國防疫氣氛下,高雄也發生了2月5日金巴黎台商事件、2月15日威士特丹郵輪靠泊、4月18日敦睦艦隊感染事件等事件,所幸並未造成本土感染。而4月24日開始韓市府也力推普篩,並購買中國試劑,引發不小爭議。
3. #防疫有成報復消費
在上半年抗疫有成下,6月開始全國解封,7月15日發行三倍券,7月份零售業開始成長,8月份零售業營業額歷史新高,9月份批發業營業額歷史新高,而高雄也同樣有感,10月進入週年慶後,高雄百貨Q3業績成長10~20%,全年零售業業績有望正成長,國旅市場也恢復榮景,擺脫中國武漢肺炎陰霾。
4.#美中脫鉤科技開戰
延續2019年美中貿易戰與科技戰的局勢,進入2020年後,美國對華為等中國軍工產業複合體的防堵更加積極,也有一些國家陸續驚覺中國威脅。在此狀況下,台商停止西進大幅回流,並受益轉單效益,以台積電為首的半導體產業帶動台灣成長。8月26日,台美簽署5G共同宣言;11月20日台美經濟繁榮夥伴對話聚焦半導體戰略;12月1日高雄組成5G/AIOT大聯盟力拼相關產業,同時年底大廠紛紛在高雄擴廠。不過在台美關係日益緊密下,9月5日宣布的擴大美豬進口,也引發國內政治波盪。
5. #中國侵略印太爭逐
中國對外侵略野心並未隨疫情冷卻,反而透過病毒流行更加猖狂。總統大選後,共匪軍機軍艦頻繁犯台,侵入我國防空識別區;6月30日,中國強行通過香港國安法,開始迫害濫捕港人,不少港人加速移居國外;9月11日傳出東沙島危機事件,更有媒體人爆料東沙島偷渡,讓情勢更為緊張;而我國也持續增強國防實力,高雄成為造艦大本營,11月24日潛艇原型艦高雄開工,國艦國造也帶動高雄造船業復甦。
6. #罷韓成功光復高雄
若只選一件大事,#那今年高雄在地最重要的就是罷韓。在去年底韓國瑜落跑期間罷免啟動,韓陣營雖不斷用下三濫手段反制,甚至讓高雄市議會延期開議,把總質詢延到罷免投票後,但都無法阻擋市民罷免決心。4月17日罷免案成立,6月6日韓國瑜被93萬高票罷免,成為台灣史上第一位被罷免的直轄市長。當晚許崑源墜樓。6月12日韓國瑜解職,7月起韓粉發動報復性罷免,甚至以「違反中共香港國安法」作為理由,但多案已經失敗。12月12日,NCC依法裁決中天不予換照,原因之一就是大量濫播韓流新聞違反新聞倫理,為2020年劃下圓滿句點。
7. #市長補選並無懸念
韓流嘗試在罷免案後反撲,但中國黨推出候選人品格低劣,7月20日爆發李眉蓁論文門事件,最終賠了市長又折學位,8月15日民進黨陳其邁以70%得票率當選市長,民眾黨則在蔡壁如南下督軍下,也斬獲4%選票。
8. #文化復興行銷城市
上半年高雄文化發展並無重要事蹟,但下半年起開始升溫,8月7日大港開唱復辦,11月17日門票開賣就一掃而空;11月1日逍遙園開園、左營舊城通水等文資修復陸續呈現;年底文化局主辦跨百光年活動,配合12月底海音館登場,跨年前讓音樂表演、跨年活動、城市歷史共同呈現出壯闊的港灣美景。
9.#交通建設漸有突破
今年有多項重大交通建設有所突破,7月1日,高雄公共自行車全面更換為換U-bike,C-bike走入歷史;11月10日,在兩年停擺下,輕軌二階終於宣布續建,而二階首9站在年底完成履勘,今年1月將會通車。12月,高雄捷運多個站點聯開啟動;12月23日南迴鐵路電氣化通車,完成環島鐵路電氣化,大幅縮短高雄台東行車時間。
10.#環境挑戰仍然嚴峻
今年高雄仍然面臨著長久以來困擾的環境議題挑戰,在氣候變遷下,上半年局部大雨鬧水災,下半年就即將面對21世紀最大旱災;9月11日前鎮地下水污染事件偵測到乙烯,又讓人聯想到管線議題;年底大社降編與大林蒲遷村的話題再度引起關注,在產業發展與居民健康下,市府必須做出選擇。另外,包含空污改善、廢棄物管制等議題,都仍是新市府的嚴峻挑戰。
以上是我們回顧2020年的十大事件,特別切成上下兩集在Podcast撥出,歡迎收聽!記得訂閱起來喔!
#ApplePodcast|https://reurl.cc/kdxD2L
#Spotify|https://reurl.cc/L3yRgL
#GooglePodcast|https://reurl.cc/qd7Q2y
#SoundOn|https://reurl.cc/z83xk6
#Firstory|https://reurl.cc/62or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