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不變」】
港版國安法被不少人視為「立法震撼」,但震撼的前提應是此前完全不知情。各位不妨google一下去年10月31日中共發布的「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公報」(https://reurl.cc/7XYEo1),其中白紙黑字明載:「必須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實行管治,維護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建立健全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這個時間點,香港的黑暴運動還在持續,台灣則忙著選舉、忙著「撐香港」,出獄的陳同佳變成台港口水戰的焦點,沒人理會中共早就「明示」了即將出手立法,如今卻變成了人人口中的「陰謀」。
最近有人翻出1990年鄧小平會見李嘉誠的影片,鄧小平宣示香港「不會變、不可能變、不是說短期不變,是長期不變……就是說五十年不變,五十年後更沒有變的道理」。許多媒體都如獲珍寶般報導了這段影片,有的藉此諷刺「中共連標點符號都不能信」,有的則批評「習近平打臉鄧小平」等等。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0-05-25/411531
如同我在多篇文章裡提到的,凡事都有歷史脈絡,今天台港最大的問題,就是把主觀願望凌駕在客觀事實之上,從而去歷史、去脈絡地信意解讀,再加上政客和媒體極其不負責任地報導,自然讓信任的基礎不斷被掏空,衝突則不斷升級。
鄧小平對李嘉誠說的話,並不是這位「一國兩制」構想提出者的唯一論述。以下再抄錄幾段他對「一國兩制」的說法,應該合在一起看,才是他對於「一國兩制」的認知全貌:
1⃣❝港人治港有個界線和標準,就是必須由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來治理香港。未來香港特區政府的主要成分是愛國者, 當然也要容納別的人,還可以聘請外國人當顧問。什麼叫愛國者?愛國者的標準是,尊重自己民族,誠心誠意擁護祖國恢復行使對香港的主權,不損害香港的繁榮和穩定。❞
──〈一個國家,兩種制度〉,1984年6月22、23日
2⃣❝變也並不都是壞事,有的變是好事,問題是變什麼。中國收回香港不就是一種變嗎?所以不要籠統地說怕變。如果有什麼要變,一定是變得更好,更有利於香港的繁榮和發展,而不會損害香港人的利益。這種變是值得大家歡迎 的。如果有人說什麼都不變,你們不要相信。我們總不能講香港資本主義制度下的所有方式都是完美無缺的吧?即使資本主義發達國家之間相互比較起來也各有優缺點。把香港引導到更健康的方面,不也是變嗎?向這樣的方面發展變化,香港人是會歡迎的,香港人自己會要求變,這是確定無疑的。我們也在變。最大的不變是社會主義制度不變,而「一國兩制」就是大變,農村政策就是大變。❞
──〈保持香港的繁榮和穩定〉,1984年10月3日
3⃣❝切不要以為香港的事情全由香港人來管,中央一點都不管,就萬事大吉了。這是不行的,這種想法不實際。中央確實是不干預特別行政區的具體事務的,也不需要干預。但是,特別行政區是不是也會發生危害國家根本利益的事情呢?難道就不會出現嗎?那個時候,北京過問不過問?難道香港就不會出現損害香港根本利益的事情?能夠設想香港就沒有干擾,沒有破壞力量嗎?我看沒有這種自我安慰的根據。如果中央把什麼權力都放棄了,就可能會出現一些混亂,損害香港的利益。所以,保持中央的某些權力,對香港有利無害。大家可以冷靜地想想,香港有時候會不會出現非北京出頭就不能解決的問題呢?過去香港遇到問題總還有個英國出頭嘛!總有一些事情沒有中央出頭你們是難以解決的。中央的政策是不損害香港的利益,也希望香港不會出現損害國家利益和香港利益的事情。要是有呢?所以請諸位考慮,基本法要照顧到這些方面。有些事情,比如一九九七年後香港有人罵中國共產黨,罵中國,我們還是允許他罵,但是如果變成行動,要把香港變成一個在「民主」的幌子下反對大陸的基地,怎麼辦?那就非干預不行。干預首先是香港行政機構要干預,並不一定要大陸的駐軍出動。只有發生動亂、大動亂,駐軍才會出動。但是總得干預嘛!❞
──〈會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委員時的講話〉,1987年4月16日
那些看到鄧小平對李嘉誠所言就見獵心喜的人,如果搭配上面三段文字一起讀,按他們的邏輯,難道是鄧小平自己打臉自己嗎?
我無意替中共辯護(如果有人硬要這樣解釋,我也沒辦法),但對於「一國兩制」和「五十年不變」的討論,應該還是要回歸到歷史脈絡與客觀現實,否則就只是政治鬥爭的仇恨與叫罵罷了,完全無助於香港問題的解決。
眾所周知,鄧小平提出「一國兩制」構想原先是要用在台灣問題的,但香港回歸先提上了議程表,所以反而先在香港實踐。不過,「一國兩制」提出的時代,差不多是改革開放初期「摸著石頭過河」的邏輯,本身就是一個互動、不斷發展變化的政治過程,而不是一個僵化不變的框架。一國兩制必然是在實踐過程中不斷調整、改進和完善,當中更取決了香港和中央之間政治互信的程度,政治互信高,中央的手自然就鬆(或可理解為江澤民曾比喻的「井水不犯河水」);政治互信若像今天的情況,那中央自然會把手握得緊。這一點從香港回歸後的歷程就能看出軌跡,而中共對台的邏輯亦可以從這裡去理解。
而這個「一國兩制」框架不斷調整、以及相互適應的過程,才應該是鄧小平所謂的「五十年不變」,變是為了不變、不變的是求變,這既符合了中共唯物辯證的方法,更突顯的香港人民才是這個過程之中的主體和主角。也就是說,「一國兩制」邊界和內涵,不僅僅取決於中共,更取決於香港人的判斷和選擇,回歸50年後2047年香港的變與不變,當然也是取決於港人在「一國兩制」內的能動性。
至於嘴上「撐香港」的台灣,固然可以從民主的意識形態去支持香港,但脫離現實脈絡的聲援,有時候可能只是在火上加油。
台灣民主制度的優缺點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一場肺炎 民族性的照妖鏡
麥明晴/大學教授(台北市)
義大利米蘭主教座堂前許多民眾戴上口罩。美聯社
一場肺炎,讓我們看清楚每一個國家真正的顏色。過去曾有人說過,如果人們沒有學習歷史,這個世界就可以少掉很多紛爭。是的,如果人們沒有學習歷史,對於彼此的了解,就是從空白開始,重新摸索、重新認識;一旦學習了歷史,所有彼此之間過去的偏見、恩怨、仇恨,就將世世代代延續下去。
這一次的新冠肺炎,始於中國武漢,因此一開始西方世界認為這個疾病不干己事,是遠在天邊的落後民族因愛吃奇怪野味、又隱瞞疫情所惹出來的事,也是黃種人的事,因此只要黃種人不要來到自己的世界、滾回亞洲,自己的世界就可以安全。這種認知讓種族歧視找到最正當的理由,白人的優越感轉為顯性,連帶著中國周邊的我們、日本、韓國等所有亞洲臉孔的人,不論文明水準可能早已不輸、甚至贏過部分白人國家,都遭受同樣的歧視。這樣的發展也讓急於圍堵中國政經勢力擴張的西方政府找到最大的施力點,證明極權制度的野蠻,也證明西方民主制度的優越。
然而,隨著疫情往歐美擴散,過去西方國家引以為傲的浪漫、開創、個人自由等特色,在疫情一照之下,卻變成不夠精細、不夠自律、無法為別人著想,相當不利於疫情的控制。反而亞洲人過去被批評的無原創性、局限於反覆操作小範圍的事物、放不開等缺點,卻變成防疫所需要的精細、自律、不給人添麻煩。
例如最近對於該不該戴口罩這個問題,展現出巨大的東西方文化差異。西方人自豪於本身的浪漫、追求個人身體自主,也可能是因為國家口罩存量不足、不夠全民使用,因此各國政府一再強調戴口罩不是有效防止病毒擴散的方式,人民不需要戴口罩。
然而東方國家,許多人相信戴口罩或許無法完全阻止病毒的傳播,但的確減少了飛沫噴濺,當大家都減少散布飛沫到空氣中,各種病毒交叉感染的機率自然降低。這是經濟學中減少「負外部性」的思考,就是減少「自己的行為帶給外人的負面影響」的程度,也就是不給人添麻煩的想法。當大家都不給人添麻煩,麻煩事就少了。
這場肺炎,把每一個民族的優缺點,如同照妖鏡般清楚展現出來。這告訴我們,或許未來台灣人不用總是以西方文化為馬首是瞻,也不需要總是唱衰自己、認為自己在全球的地位微不足道。因為東西方文明,各有優缺點。沒有歐美的天馬行空、浪漫創新,世界不會有這麼多先進產品、時尚精品,但沒有亞洲人的慢磨苦練、精準製造,許多的想法也落實不了。更甚者,東西方這樣的差別,也正隨著東方人的自我認知,開始加強創意教育、鼓勵多元想法而縮小中,在這次抗疫中,用創新科技幫助台灣的唐鳳以及背後的團隊,不正是新一代多元人才的代表?
造物者創造不同的種族,給予不同的特長,我們都應珍惜自己的特長,不要有種族優越感,也不需要妄自菲薄。未來疫情過後,希望東西方國家都可以體認到這個事實,互相尊重、共同平等的生活在這個地球上。
接納多元的種族、文化、想法,也將迎來多元文化的豐富反饋。
台灣民主制度的優缺點 在 Rowling Chen My World 陳若菻的小小世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Shan Ying Lu
來自30多歲年輕人的心聲....
我從未寫過關於政治的感想,但我今天下午開車載著95歲年邁的外公,回去他所居住的榮民之家,我感到很心疼、很心酸。加上我媽沒事把我當選輸後負面情緒箭靶,一口咬定我一定是投跟她不同的,我真的很想說一說,身為所謂「外省」第三代孩子….結合自身成長經驗與目前社會現況,我想提關於國家認同、選舉操弄、群體對立部分……….
我的爺爺奶奶來自浙江省杭州市、外公來自江蘇省、外婆則是道地台灣宜蘭人,父母都是在台灣長大出生的孩子,所以我們這樣的孩子俗稱「外省第三代孩子」。我從小生長在所謂的外省人大本營之一的永和,從小到大幾乎都在台北市中正區就讀與生活。
所謂「本省人」、「外省人」的名詞怎麼來的?當然是國共戰爭後,國民黨退到台灣來後,族群之間形成差異之稱呼。本不該有這種劃分,但人總是習慣群聚與歸類,形成族群自然會發生,只是分為「閩南」或「非閩南」,可能會比較合適一點。
這樣的歸類本來沒什麼,但這樣的議題是如何在我們這代又故意跟選舉綁在一起,被操弄熱化的?是李登輝後期還有陳水扁時代,故意營造一種:「台灣人只投給台灣人」的選舉操弄而被激化…..現在操弄這樣的議題已過時,但其隱含所形成之影響是否還存在,當然。
我大部分都可以聞到所謂本省人或外省人的氣息,也大致上會被所謂外省第二代的師長或第三代的同儕所自動吸引,而我的雷達幾乎都不會聞錯。
這樣群體的差異,所隱含的內容有什麼?除了口音、習俗、飲食習慣、家庭規範、價值觀,甚至審美觀等有些微到中等程度的差異,當然也有政治立場的差異。
我外公是榮民,我之前並不會特別為榮民感到委屈,我今天卻特別為他們感到不捨,甚至落淚。無論現在的政治風向為何,不可否認的,當初國民黨是靠著打仗的榮民而保有台灣,而這些榮民,在國共戰爭停止後,並不像某些文官佔據大部分的龐大資源,過著優渥的生活。這些榮民們幾乎都繼續當軍警、住著非常普通的宿舍,生兒育女,直到衰老退役,兒女不一定能提供父母居住地,他們只好住到榮民之家過集體生活,只有固定的吃飯時間,餐點簡約,日復一日,直到凋零離世。沒結婚的榮民,更顯孤獨。政府給了他們什麼?就只給他們榮譽徽章或獎狀,但這些榮民爺爺就滿足了。
不可否認有些爺爺講話讓人不舒服,甚至有人會說:「中共打過來好了」這種讓人不解的言論。但他們都應該被尊重,他們比誰都愛中華民國,他們不應該被隨意嘲笑他們老 (誰不會老?)、或謾罵他們倚老賣老。
我今天下午開車載著我外公回到板橋榮民之家,穿梭過繁榮的板橋後站商圈,往漸漸荒涼的樹林方向,我開始漸漸感到心酸,到了榮民之家,我跟外公說:「爺爺我過年來接你喔!」外公靦腆笑一笑下車。放下外公一人孤單行影地走進宿舍,我感到自己像是送他進監獄還是集中營的感覺,我忍不住泛淚。他們一生幾乎都不會享有榮華富貴,但是國家、社會大眾、家庭給了他們什麼?他們住在榮家,自己付宿舍、伙食、水電費。政府只是給了硬體環境。
如果不相信,請親自走一趟任何一間榮民之家,會發現他們多麼令人心疼。無論國民黨或民進黨政府,都欠他們公道。
很多人非常容易短暫對某些人、動物、某議題充滿熱血,在社群媒體表現自己好容易受什麼感動、或是做了什麼公益、充滿了博愛(有的其實作做地有點濫情),但是在面對你認為的敵人時,卻一點溫度都沒有。這種偽善者,近幾年太多了,簡直跟路上的機車一樣多。當你一邊說自己愛國的同時,你應該也要對同樣愛國但是跟你政治立場不同的人,特別是榮民,表達尊敬。絕大多數的榮民,都比你還要痛恨共產黨。因為只有他們跟共匪真的幹過架!
不過,我也一直思考為什麼會有榮民說:「中共打過來好了。」我仔細想了想,或許對他們而言,「中華民國」才是國家,中華民國所屬領地,包含中國大陸各省分,當然也有台灣。對他們而言,台灣只是地名,並非國名。雖然我一點都不覺得中國大陸任何一塊地屬於”我的”國家領地。但今天如果把台灣變成一個國名,國旗不復在,這個前提要先讓「中華民國」被消滅了。所以榮民們見到中華民國與國旗不被重視或幾乎快被消滅,那是對他們的" 亡國感"。
說實話我們自宮自己的國號和國旗,還挺好笑的。
我們的國名叫「中華民國」,而不是「中華民國台灣」。按照小英自創的稱呼,中共、美國、日本等國,國名都得變成「國名+無數個地名了」。
如:我們叫美國應該叫「美國紐約加州芝加哥拉斯維加斯點點點」,每次要稱呼美國和各國國家的國名要先深吸一口氣,否則會念不完它們的國名...呵呵。
不懂為何有人要否定與自宮自己的國名。外國人一定覺得閹割自己國名和國旗的台灣人很有趣⋯⋯
「國名」和「地名」屬不同層次。「國」才擁有自己的憲法、國旗。
不要忘了,可以通過同婚,是大法官釋憲「中華民國」憲法。可以自由選舉也是因為有「中華民國」憲法。
許多人高喊同婚、自由可貴,但卻同時否定中華民國憲法,甚至不知道「中華民國」是什麼,你不覺得這邏輯很矛盾嗎?
仇視中華民國或國民黨的要了解,如果當初老蔣沒不小心逃到台灣,還幸運遇到一個很「堅硬」的金門,共匪砲彈打不過來,台灣有可能早就被共匪佔領,改名「中華人民共和國」,我們哪有機會選舉、享受言論自由?
民進黨不是笨蛋,前幾年每到國慶日,幾乎沒國旗出現,今年則是從中正橋就一路被國旗包圍,難得見到自己國家的國旗,可以很光榮地在國慶日出現,不代表任何該死的政黨色彩。我今天看到一篇社論寫得很好,他講了兩黨的優缺點,最後提了一個重點是:「在國外的民主制度國家,無論哪一政黨,在選舉的時候一定都會出現旗海飄揚,因為那是”國”的象徵。」我一直都非常不認同也不理解「國旗為何變成國民黨的象徵?」民進黨的選民最愛號稱「只有選綠的才愛國,否則就是愛共產黨。」,那為什麼造勢場合從不拿國旗?而是拿…我也看不懂是黨旗還是什麼旗。
說實話,如果小英不要輕視「中華民國」名稱與國旗,加上不要出現輕蔑對手的嘴臉、以及無論立院或公投提案什麼法條,都依程序,不要抹黑煽動民眾對立。我會考慮挺她。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許多所謂「外省第一代至第三代」比誰都愛中華民國。如果中華民國四個字不被重視,國旗不再,我們的國自然就滅了。
但最令人心酸的是,台灣人自己搞對立,我們內政要如何做得好?我們自己吵吵鬧鬧,互相謾罵嘲諷,旁人(別的國家)都只是看笑話。看一個那麼小的島國居民,經濟落後,只愛口水戰與選舉激情。
我厭惡看見那種罵挺綠的人:「你們就等著以後變成怎樣怎樣好了!」
我也厭惡看見那種罵挺藍的人:「你們去當中共啊!你們去跳河啊!」
這些人到底是智商有問題?還是情商有問題?還是人格操守有問題?
還有,我更厭惡有些人非常愛猜測對方是不是韓粉、英粉、是不是國民黨、是不是民進黨、是不是藍的、是不是綠的。
大家都已經不是幼稚園小孩了,這世界不是只有二分法好不好?
很好笑地,大家還是很愛二分法。如果有人說:「我討厭蔡英文。」旁人就馬上總結:「喔你是韓粉、你是藍的。」或是有人說:「我討厭韓國瑜。」旁人就總結:「喔你是英粉、你是綠的。」(我家有一位今晚就是這樣轟炸我,我快被氣死);或是感覺你不挺綠,就是:「喔是為了年金嗎?」、「思想守舊啊!」、「你喜歡跟共產黨統一。」
這現象在認知心理學裡,叫「妄下論斷」與「過度推論」
(ps. 底下留言活生生上演了此現象,我和我朋友因為不挺綠而挺中華民國,被說喜歡拿五星旗與當共產黨人民)
還有,如果去內政部統計處做功課,會非常清楚台灣人口逐年老化,而且愈來愈多。再去查查歷年的投票率,算平均數與標準差,今年投票率並沒有創新高(除了2016年特別低)。所謂年經族群也沒有特別多。(話說年輕族群是指幾歲到幾歲啊?)
但是太多人只用目前非常便捷、草率、含政治立場的網路新聞來建構自己的「政治知識」,而妄下斷論。這是為什麼我很討厭看到有關政治的新聞,都太扭曲、誇大了。
我相信很多人都很愛台灣、愛中華民國,這次民進黨正好遇到對岸維尼在去年初的「一國兩制,台灣方案」,的荒謬可惡言論,以及遇到香港事件。民進黨趁勢營造「今日香港、明日台灣」所形成的「亡國感」,而激化對立。
可惜,這些都只是選舉操弄。有興趣的人可以上網查,台灣歷年來的統計,有多少人真正想要台獨或統一?幾乎少的可憐。最想台獨的大概只有李登輝了。蔡英文會熱血地台獨?不可能,ok?四年很快的,是我,我也要安靜安穩地領總統薪水,享有總統待遇,我沒事那麼累搞台獨幹嘛?鄰近國家支持你台灣要跟中共對立?你可以試試看,當你跟家人或你家鄰居吵架的時候,會不會有其它鄰居,甚至遙遠的黑幫,會沒事想去管你和你家人或鄰居的事情。大家都只看自己的利益與看笑話好嗎?
最後,網路速食雖然非常方便,但卻也創造了很多沒內涵、有問題,卻只想紅的怪物。相信已經有不少人想八卦我對某醫生的負面觀感是來自於什麼真實經驗?其實不用太好奇,這是大部分同行人都知道的事。我只是曾經湊巧認識他其中一個外遇對象而已。我只是想表達為什麼零食餅乾等商品可以推陳出新甚至量化?很簡單,因為只要色香味俱全、包裝吸引人,不用管營養成分有多少、有沒有含毒,大家都愛。管他是不是垃圾,吃的開心就好。
還有某些極度仇中的人,甚至憤慨地激化生活圈彼此關係那種。你就不要去中國大陸做生意或設廠嘛!你生活所用的都不可以由中國大陸製造、代工、加工、進口、栽種嘛!那麼有Guts,就好好檢視你會碰到的任何一個物品或食物,還有網購、娛樂平台等,全部都只准用台製的(包括Apple)。為什麼要一邊吃大陸人民豆腐,挑釁他們政府,同時一邊激化對立跟挑釁你認為在台灣的「異族」呢?
你這樣不矛盾不累嗎?
台灣民主制度的優缺點 在 90 秒搞懂實現台灣民主最重要的「選舉制度」 - YouTube 的必吃
台灣 作為亞洲 民主 化名列前茅的國家身為國民的你,了解 台灣 的選舉 制度 嗎? ... 遠距工作是好是壞?90 秒了解「在家上班」的 優缺點 |90 秒英文新聞大 ... ... <看更多>
台灣民主制度的優缺點 在 公民監督國會聯盟(公督盟), profile picture - فيسبوك 的必吃
請問,您認為該如何遊說新國會降低罷免門檻,此外,降低罷免門檻的優/缺點又是 ... 台灣第二波民主改革的關鍵,讓台灣目前的民主制度,從表象的民主邁向實質的民主!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