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多前我還擔任台灣智庫董事長時,與「全球台灣研究中心」共同合作,催生「台美智庫交流」年度盛會,希望透過台、美智庫之間定期的交流,催生出更有創意的「台美關係」。也透過智庫外交,拓展台灣的國際網絡,並鞏固台灣在國際社會上的能見度。
感謝台灣智庫邀約,今天我以「建構全球框架之下的新台美合作模式」為題,在盛會中發表我對於未來台美關係的期待與看法。
【當前台美關係的新進展】
在蔡英文總統執政之後,近年來,台美關係有很多實質的進展。特別是《台灣旅行法》在2018年3月16日由川普總統簽署生效後,美國眾議院也陸續通過《台灣保證法》與《再確認台灣關係法》,在台美之間的高層交流互動更加密切,民間交流益發地頻繁,諸多的交流成果,提升了台美合作的實質內容。今年11月美國國防部在國務院的「印太共同願景」報告中,除明確提到其印太戰略與台灣的新南向政策緊密同步外,也提到其與台灣共同舉行的「太平洋島國對話」(Pacific Island Dialogues),以及台灣連同澳、紐、日本一起,是美國印太戰略有關與發展中國家展開「善治」(Good Governance)合作的夥伴。
這些文件顯示,台灣不僅政策方向被確認與美國印太戰略一致,還被認定是美國印太戰略的重要夥伴。以美台「全球夥伴與訓練架構」(GCTF)為例,就衍生出不少其他領域的合作架構,成為了美國印太政策的一部分,例如:印太媒體識讀工作坊這個美台合作新機制的出現。而這2年台美合作的頻繁與深化,在南太平洋、西半球等地域,都看到台美合作的範例。台美合作的範圍開始超越台灣海峽,呈現更宏大的區域視野,也發展出多邊的合作關係。
【業務與外交工作的相通性】
雖然我目前服務於交通部,但事實上,外交工作與我目前擔任的交通部業務有異曲同工之處,就是兩者都是要用有形或是無形的方式,增進人與人、地方與地方、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流與互動。自從我就任交通部長之後,我一直秉持這個精神,將「數位國家、智慧島嶼」設定為首要施政政策。所謂的「智慧交通」,就是為數位國家之基礎建設,為人民扮演重要及美好的生活連結者。而5G智慧運輸,則是智慧城市的磐石基礎,提供智慧城市流暢的交通路網、無縫的公共運輸、安全的移動環境及創新的生活應用,以達貨暢其流,進而提升城市及國家競爭力。同時,在我的推動之下,「南迴公路拓寬」及「台9線蘇花改」則將在年底以及明年初通車,為花東的民眾創造一條離家鄉更近的路。交通部也開始辦理偏鄉無人機物流測試計畫,驗證傳統物流模式結合無人機運送解決方案之可行性,以解決偏鄉物資運送問題並保障民眾生命安全。上述的這些政策,就是要縮短彼此的距離,創造更多更有效溝通的空間。所以我認為,外交工作與交通部的業務,有非常相似的性質。 而交通部亦有許多與實質增進台美關係有關的業務,例如:前站查驗、網路資訊安全、觀光旅行與5G建設……這些基礎建設,都實質地串連起台美之間的關係。舉例來說,台美雙方已經完成「一站式保安合作意向書」的簽署與換約,目前美國「所有機場」至桃園機場轉機的「託運行李」已可免除安全檢查,我們也期盼在2022年以前,推動豁免範圍由轉機託運行李擴大至「轉機旅客及其手提行李」。另由於目前美國只允許單向式的一站式保安,只有從美國至歐盟、日本及台灣等國的轉機旅客或其行李可免除安檢,未來我們也將積極參與美國「前站查驗」計畫,美方已經原則同意,在公布辦法後,我們將向美國提出申請,爭取在台灣就可完成境外通關。也就是說,未來在桃園機場就可以直接辦理入境美國的通關程序,達到「雙向」的一站式保安。在互信的基礎上,未來台美間的往來將更為順暢與便利。除便利往來旅客,更能深化台美間之合作。
【超越美中關係的台美關係的新典範】
今年11月,交通部爭取到「世界飛安高峰會」(IASS)在台灣舉辦,共計有美、英、法、德等30多個ICAO會員國,約350名飛安專業人士來到與會,凸顯台灣在空運方面的成績,也凸顯台灣的重要性。美國在台協會的酈英傑處長在會議的「台灣之夜」上致詞時表示:「台灣在許多領域都已成為全球社會的典範(Role Model),不僅與國際航空運輸安全相關組織密切合作,台灣交通部與民航局制訂的標準,也一直符合最新的國際標準和美國相關民航規範,確保旅客在該區域的運輸安全。從台灣已是美國Trusted Traveler Program、 Globle Entry 及Visa Waive的會員,更可印證台灣的飛安監理能力與成績足以受到國際信任。」這印證台美之間在飛安資訊上,有著緊密的合作關係,雙方攜手共同推動ICAO所強調的Seamless Sky(無縫天空)。
遺憾的是,3年一度的ICAO大會今年在蒙特羅舉辦,雖然超過20個國家挺台參加,但台灣依然無緣參與。我當時就表示,台灣民航局40多年來努力確保台北飛航情報區飛安維持最高標準,也樂於與各國分享民航發展經驗與專業知識,共同追求安全、有秩序、永續的國際民航發展。ICAO的宗旨是追求落實無縫天空seamlesssky及團結飛航uniting aviation為目標,就應該秉持專業,將包括台灣在內的所有國際飛航社群積極成員納入,不應該因遭到中國的壓力就將台灣排除在外。
隨著中國崛起,其在國際角色日益重要,世界各國面臨來自中國的「紅色恐怖」,就像是台灣過去面對到來自國家機器的「白色恐怖」一般,讓許多我們的友邦不敢做出「自由的選擇」。面對這種無形壓迫,我們必須要想方設法解決台灣在外交場域所面臨的困境,讓台灣成為能「自由選擇」的國家,這也是當初我催生「建構亞太新局下台美關係新架構國際論壇」的初衷。
特別是在《台灣關係法》立法40周年的今日,我們看到台美關係的實質變化。不僅我們把「北美事務協調會」正名為「台灣美國事務委員會」,另一方面,美國國防部的組織改造中,一方面新設立主管中國的副助卿,但另一方面也把台灣歸在主管東北亞盟邦的副助卿之下,而不是歸在中國副助卿之下。此外,美國國防部與國務院的印太報告都將台灣明列為其合作夥伴。台灣與紐西蘭、新加坡、蒙古等國並列為美國僅次於其盟邦的印太夥伴國家,國務院的報告更明確地指出幾個在台灣的「全球合作與訓練架構」(GCTF)計畫,為其印太戰略願景的諸多計畫中之一部分。
這些作為,意謂著美國開始以不同的角度看待台灣,不再將台灣視為美中關係須被管理的議題,而更以類似於盟邦的夥伴來看待其與台灣的關係。這些變化,讓台美關係有了明確的合作標的,超越過往的維持台海和平。不僅是印太區域,甚至在某些議題上,出現台美之間超越印太區域的具體合作關係。
當然,這樣的變化與近幾年台灣本身國力的提升有關。台灣經濟在東南亞僅次於印尼,在歐洲與瑞典相仿,軍力排全球前10。科技實力更不在話下,是個有一定實力的中等國家(Middle Power)。特別是民進黨執政之後,美國開始把對台關係與對中關係進行適度脫鉤的戰略改變,美台關係有其自己獨立於彼此對中關係的邏輯,美國亦不再單透過美中關係看待台灣。亦即台美關係不應再被視為美中關係的一部分。這個超越台海與邁向印太的變化與方向,使得《台灣關係法》40周年的今日,台美關係已出現邁向區域化與全球化的典範轉移。
【全球框架之下新台美合作模式的重要性】
在今日,香港民眾仍在努力爭取民主生活模式之際,台灣身為美國長期的友人與同盟,是民主價值與政府轉型的經驗提供者,同時也是區域安全的維持者,甚至是世界和平的維護者,也因此台灣更不該被排出在世界秩序之外。面對新的國際局勢與挑戰,如何正確認識這個趨勢,不再以美中台架構自我限制,並讓台美互動超越台美雙邊關係提升的層次,是出現相當程度的角色與任務分工下,確認台灣在這個新架構下的區域角色與戰略定位。特別是在新時代建構民主治理、新經濟型態的發展等,台灣是美國印太戰略下的合作夥伴,也肩負著一定的角色與任務。
我們可確定的是,台灣與美國分享著相同的價值觀與共同利益。當然,現階段的台美關係確有關鍵性必須解決的問題。長久以來,美國因為地緣政治的戰略考量,既不承認中華民國政府又不願中華民國改變國號的狀況之下,面對新的國際局勢與新的國內需求,台灣與美國必須共同思考,如何創造出新的架構。否則,在中國亟欲挑戰現有結構之下,台美雙方將難以推動彼此的合作計畫。因此,我想利用這個機會,再次強調建構「全球框架之下的新台美合作模式」的重要性。即便台灣須要比其他國家要花更多力氣證明自己的能力與存在感,台灣必須成為解決全球問題國際協作方案的一部分。
對我們來說,台灣就是答案,而且是全球意義下的答案。
做為全球意義下的台灣,我們下一階段的外交策略不應扈從於美中關係之下,台灣應該要更動對外提出自己的看法與期待,建立台美關係2.0:一個合理的全球化的台美合作夥伴關係。而這樣的合作,則需要台美雙邊政府扮演規劃與領導的角色。面對中國不斷地有系統、有組織地紅色滲透,企圖以此影響台灣,進而動搖台灣引以為傲的民主體制。2020年的總統大選,是台灣的機會窗口,每一位台灣人民的選擇,將決定台灣未來是時時向中國乞憐討飯的扈從政權,還是做為「自由選擇」的台灣。
台灣與美國共同分享自由與民主的普世價值,也因此,我非常期待接下來精彩的對話與討論,相信在座的各位都能以知識的交流協助台灣連結世界,走向國際。
「台灣印尼觀光發展交流協會」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灣印尼觀光發展交流協會 在 林佳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灣印尼觀光發展交流協會 在 我沒錢 所以邊畫畫邊旅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印尼觀光發展交流協會 在 陳星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 關於台灣印尼觀光發展交流協會 在 [新聞] 滯留印尼台僑搭包機返鄉籲長榮華航重開- 看板Aviation 的評價
- 關於台灣印尼觀光發展交流協會 在 台灣印尼觀光發展交流協會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台灣印尼觀光發展交流協會 在 印尼黑雞交流協會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 汽車維修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印尼觀光發展交流協會 在 印尼黑雞交流協會的推薦與評價,FACEBOOK、PTT - 汽車維修 ... 的評價
- 關於台灣印尼觀光發展交流協會 在 [新聞] 滯留印尼台僑搭包機返鄉籲長榮華航重開航班 的評價
台灣印尼觀光發展交流協會 在 我沒錢 所以邊畫畫邊旅行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一天柬埔寨和排灣族在同個畫面會如何?
四年前,我到了柬埔寨當海外志工
當時認識了一個十分有氣魄的大叔—Hank
他可以說是我生命中的啟發者
他在柬埔旅居好幾年
我曾問他「你住在柬埔寨後,不會常常懷念起台灣的一切嗎?」
他說「懷念,是因為過去有值得想起的美好記憶對吧?那我就在柬埔寨再創造更多美好記憶,不就好了嗎?」
他一說完我全身起雞皮疙瘩
在我畢業後的第一趟東南亞之旅
我們再次見面
當時我全身上下窮的只剩一千台幣
擺攤還頻頻被趕
是他替我想到可以去找酒吧駐店畫畫的
也是他讓我在自營的民宿裡擺攤
讓我度過了最艱難的旅行時光
Hank的故事很多
可以到他的個人頁面慢慢看
但今天分享他的文章是為了一個募資計畫
是「柬埔寨」和「排灣族」的跨文化舞蹈表演
詳細內容我也不多說了
點進去看比較快
如果無法幫忙募資也沒關係
可以去屏東看看演出
或是好好讀讀這位充滿氣魄非凡的大叔的文章
謝謝大家
也謝謝Hank
讓我看見了更大的世界
https://www.facebook.com/live.dogface/posts/2240914302653685
有一些話想跟我的朋友們說說。
關於《Galju.看路》,排灣青年與柬埔寨舞者的樂舞對話,我們有一個工作群組,每天都會交流進度,由於柬埔寨舞者來台時程已近,兩方的舞者每天排舞的片段不時會出現在群組中,每每看了,都是打從心裡頭感動,心念一動,搜集起來剪了這個短片,看看能不能為募資活動再推一把。
很慚愧的,從一個月前公佈募資計劃到現在,已經過了一半時間,而金額才勉強達到目標的五分之一,無論是公開募資,或是民間與企業募款,都不太順利。
面對目前募款不足的進度,與其說不如預期,不如說是我心中早有了個底。怎麼說呢,這是我從去年回台之後意識到的,我認為主要的原因,是台灣人對柬埔寨這個國家與人民甚至文化的基本認識粗淺,同時情感上的連結也非常不足。
怎麼會呢?身邊不是明明很多人關心柬埔寨嗎?
感覺上是,但事實卻非也,這是標準超厚同溫層所創造出來的假象。
台灣並沒有柬埔寨籍移工的存在,僅有因婚姻而移居台灣的女性,自從2007年柬埔寨政府不再核發柬國公民與外籍公民結婚許可證之後,在台柬人的數量就一直停滯在4000多人左右,男性則永遠為個位數,這些媽媽們幾乎都待在家庭裡相夫教子,或幫忙做生意,只有極少數較活躍的能被社會看見。
台灣有滿街的泰越菜餐廳、回教徒的齋戒月與開齋節活動一年比一年盛大、各大專院校的東南亞學系,無論語言、課程還是師資,幾乎都只偏重越泰印尼;有泰拳大戰、也有菲律賓選美大賽,每年的潑水節主角永遠是緬甸與泰國,人們似乎並不知道,中南半島上同樣擁有潑水節傳統的還有寮國與柬埔寨……
在台灣的柬埔寨人數太少、太沈默,無法撐起任何一個屬於他們的傳統節慶或任何活動,也因此,除非出國,在台灣人的日常生活中,幾乎沒有柬埔寨的存在。
我常和身邊的朋友們說,在新住民與移工的族群意識抬頭,權益逐漸受到重視與關注的今日台灣,由於在台柬人似乎在社會中隱形了,所以在眾多東協國家所組成的新住民族群裡,更顯其弱勢的地位。
會關心柬埔寨的台灣人,多半是因為瞄準吳哥窟的旅遊,以及國際救援、社區服務與發展等人道工作而在情感上有所連結,加上近年赴柬投資的人口暴增,屬於較新的族群,而上述的這些,鮮少有因為支持文化活動、進而參與並長期投入的工作者,所以我心裡那個底是:台灣的大眾們對如此性質的交流,不見得會有興趣,自然也不會有衝動想支持這項募資,即使這是台柬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
在接觸與試圖說服朋友與企業資助的同時,我自己清楚,在上述各方面條件都不成熟的情況下,必定難以取得認同。
為什麼是排灣族與柬埔寨?其中的連結與必要性是什麼?為什麼要做這樣的文化交流,意義何在?在整個計畫中,是否有任何環節在消費早已被過度拿來利用了的原住民?
在無數的審視,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辯證與詰問下,我釐清了所有想法並找到確定的答案。
剛到柬埔寨的幾年,由於沒有經驗,自然需要觀察與學習,所以沒有設限範圍,我投入許多時間在各項事務上,孤兒院、偏鄉村落,醫療、送物資、急難救助、教育、建房修路等等,很快地便可以發現,這排山倒海而來的諸多社會問題,主因都導向一件事——貧窮。
我所認識與接觸過的許多朋友與組織,長期嘗試努力解決各種問題,但似乎所有的人都有個共同的感受,就是莫名的無力感,你今天協助了某件事,但同時也清楚問題的根源並沒有被解決,卻又不能放著不管,面對無助村民的眼神,這種無止無盡被一起拉扯著下沈的感受,難以用文字形容,除非你曾經身歷其中。
越不想只做表面功夫矇騙自己「有做事」的工作者,越容易嚴重卡關,我認識一票子這樣的人,有兩位還因為如此結束自己的生命,那段低氣壓的日子,到現在仍然歷歷在目。
我們總是不定期地聚在一起討論,彼此交流,並從彼此的關懷中得到慰藉。但每次結束之後,我都會陷入沈思:究竟怎麼做,才是最好的?除了公益,究竟還能做些什麼去改變現況?
國際援助進入柬埔寨幾十年,已經不是一段短時間了,為什麼窮人的問題仍舊沒有得到解決?無條件的協助、贈與、金援、服務如果真能振衰起敝,為什麼今日的柬埔寨仍是個火熱熱的NGO戰場?某些問題甚至越演越烈,一定是某些環節出了問題,身在其中的人們為了理念,帶著熱情埋頭耕耘,卻也因此十分容易忘了適時的抬頭看看四周發生的事情,看看自己狼狽不堪的樣子。
就在懷抱如此想法的當時,我在2013年的時候,遇見了Phare(法爾)。
Phare分成兩個部分,一是法爾藝術學院(教育體系),一是法爾劇團(社會企業)。從學校順利完成學業與訓練的優秀學生,能夠得到演出的機會,其中最受歡迎的便是位於暹粒的法爾劇團(Phare Circus),因為吳哥窟而被吸引而來的遊客們,每一天都塞滿了他們的圓頂表演場,並滿載驚奇與歡笑而歸。
對觀光客而言,他們是從事馬戲雜耍表演的,但對我而言,馬戲團這三個字已經無法完整定義Phare了,尤其是當我充分了解到在這個看似大賺其錢的商業模式背後,支撐的是一個為了讓貧窮的學生得以受到完整教育所建立的系統——學校培育表演者,劇團提供工作機會並獲利支持學校,如此的良性循環。
而這些學生,全部都來自於貧窮的,供不起小孩上學的家庭。
其中我所認識的一位非常受歡迎的表演者,他共有五個兄弟姊妹,其中就有四位從小就接受了法爾的教育與訓練,她最小的妹妹,幾年前拿到法國的獎學金,赴法深造並已經完成學業與成功的在地就業,我曾與她聊過,她說了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我一直以為自己只是個沒有未來的鄉下小孩,我知道我很努力,但時常還是覺得這是一場夢。」
後來我陸續接觸到其他表演者與藝術家,得到的也是相同的說法:他們都是為了免費的學校,或是免費的食物而去的,而不是為了成為表演者。他們回想,在貧窮的幼年時期,根本沒有人會去計劃與奢想未來,心裡盤算著的,時常都只是下一餐在哪裡而已。這些出生在貧窮家庭,原本連做夢都不敢的孩子們,誰能想到他們蛻變之後竟然能綻放出如此耀眼的光彩?
而他們現在清楚地知道,這是翻轉人生最重要的轉戾點,更重要的,是這些努力與成功,已經成為目前學生的模範與榜樣——「我也想走他們的路,能養活自己與家人,清楚了解自己是誰,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想要往哪裡而去。」不只解決生活上的貧困,更能達到精神上的富足,一個可以努力的明確目標,與伸手可及的未來。
Phare努力在傳遞的價值觀是,公益不需要賣弄貧窮,而是給予快樂、希望與機會。
如此強而有力的概念,慢慢的翻轉了我這個菜鳥對於公益的粗淺認知,提供了更多思考的可能性。
這樣的想法醞釀了幾年之後,下定決心收起民宿、放下偏鄉的工作、開始與志工和短期團隊保持適當的距離。
深思後決定徹底改變工作目標,是因為在2015年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我在法爾的圓頂表演場,見到令我與滿場觀眾淚崩的一幕,我從沒向人提起過。
有一位剛從學校畢業,成功獲選進入Phare劇團的年輕人,在當晚初演結束時,得知在鄉下的雙親受邀前來觀賞表演,在舞台上突然間大哭,情緒潰堤地當場向父母下跪,五體投地,久久無法起身。
主持人見他完全無法言語,便在舞台上詢問這位表演者父母,看完表演之後有什麼感想。
他的父母是很標準的,我們在鄉村十分常見的村民模樣,害羞、木訥、靦腆、衣著樸素,對於突然間受到眾人的關注,看的出畏縮的神情,對於四面八方傳來的眼神,更顯得有些六神無主。
在主持人的鼓勵之下,只見母親重重吸了一口氣:「他從九歲就開始學了,我們一直不知道練習翻跟斗有什麼用,總是要他回家幫忙種田,還好他沒有聽我們的話。」眾人哄堂大笑。
笑聲似乎給了這對夫妻勇氣,開始滔滔不絕,索性下了觀眾席踏入舞台,與主持人並肩面對著觀眾們說話,音量也越來越大。
「家裡很窮,生活時常要靠一些組織幫忙,每次見到外國人的時候,都是他們到村子裡來送東西。」
「我總覺得外國人的手心就是向下,我們的手心只能向上」說到這裡,還攤開手掌誇張的上下比了一下。
「但是我沒有想到,今天外國人的手,全部為了我的兒子而鼓掌,我很驕傲。」母親語畢,放聲大哭。
主持人在翻譯這一句的時候,也哭了出來,這樣的情緒,同時感染到全場的觀眾。
那那一刻,我好像懂了,懂了這些年的那份無力感是什麼。
窮人沒有尊嚴可言。
經過紅高棉的戰亂,經過手心只能向上的困境,經過積累自卑的漫長歲月,窮苦村民的解脫之道,原來在於靈魂的救贖,在如雷的掌聲中,老父母拾回了喪失已久的尊嚴。
我不只一次見到法爾的表演者,透過演出治療自己,治療這個國家曾經遭受到的傷痛,而今他的成功,給予了父母力量。援救物資與金錢,其實很容易,但那種打從心裡散發出來的快樂與自信,是長期活在底層裡的人們最無從獲得的,而Phare成功的辦到了。
精神上的富足,才是真正的富有,我在那晚清楚看見法爾之道,這遠遠超越了翻轉貧窮的層面,已經提升至精神富足的層次,而這才是最難的。
這次來台的舞者,便來自於這樣的法爾藝術學院,參與演出的一位老師與三位學生,從來沒有離開過柬埔寨,第一次出國就獻給了台灣,生在台灣的我們,對於出國這件事,也許並不覺得有什麼了不起,但是對柬埔寨的鄉下小孩與他的家庭來說,是一件人生大事,尤其是要出去表演給外國人看,能在外國人面前接受掌聲,不再是被贈與接受援助的角色。
我今年3月間拜訪學校時,因為要拍攝工作照曾與他們會面,感受到了無比期待與雀躍的心情,他們仰望著前人所立下的標竿,努力地走著,相信終於有一天夢想能夠成真,而這一天,就要到了,我真的希望大家能夠支持,無論是出資,或是屆時到表演現場鼓舞他們。
最後,還有一件小事想說說。
這個交流案,是我在去年暫時回台之後第一個實質參與的交流計畫,在工作團隊正式運作之後,我發現到一個很大的問題——身為一個台灣人,我的眼光卻沒有放在排灣族身上多少,而總是由柬埔寨觀點出發,這也柬埔寨、那也柬埔寨……我想應該為團隊帶來了一些困擾,與磨合上的問題,自我察覺之後雖然立即做了調整,但反射動作仍是時常露餡,我總覺得對計劃負責人得陸(鳩浙恩澇文教協會)感到些微的愧疚。
於是我開始花些時間投入瞭解排灣族,與其他台灣舞者們的日常動態,在整個過程中,我看見得陸與他的夥伴們為了成就此計劃,投注了莫大的心力,就在某一次激烈討論的會議之後,我意識到他們與柬埔寨舞者在做一樣的事情——努力讓自己被世界看見。
這份理解,把我心中仍存在些許是否消費原住民的疑慮一掃而空。我非常感謝得陸,如此優秀的青年,返鄉投入部落貢獻自己所能,他的努力也成功的把我的心從柬埔寨拉回台灣,並取得內心的平衡。
台灣人,是我看過最樂於助人的傢伙啊!具有強烈的惻隱之心,不忍看他人受苦,但捐款習慣通常仍以救窮、急難為主,必須要花很大的力氣,去證明你的夢想具有寶貴的價值,值得被資助。
你願不願意資助這樣的夢想?
籌募不足款項背後的意義在於:這不只是飛機票、吃住、場地等等的「錢」而已,你所資助的,是他們正在努力翻轉的未來,是柬埔寨舞者的貧窮原生家庭從此可以抬頭挺胸的重要契機,是排灣族的文化可以在國際的舞台上被看見的機會,交流之後能夠激起多大的漣漪,我非常非常的拭目以待,這個交流案,我們不想只發生一次,但願能夠一年一年做下去。
這篇文章,我雜亂無章順著心情寫,熬了整夜打完,回頭看才發現竟然落落長……可能對募款幫助仍是不大,但都是我發自內心發出的聲音,我想講也該說的話。
無論如何,都謝謝你們,能夠耐著性子看到這最後一行沒有翻走的,我愛你~
募資計畫連結→
www.flyingv.cc/projects/22802
《Galju.看路》活動粉絲頁→
www.facebook.com/Galju2019
屏東縣 來義鄉 鳩浙恩澇文教協會→
www.facebook.com/tjucenglav0204
Phare Ponleu Selpak 法爾藝術學院→
www.facebook.com/phareponleuselpak
Phare, The Cambodian Circus 法爾劇團→
www.facebook.com/PhareCircus
Symbodia|柬式符號→
www.facebook.com/symbodia
台灣印尼觀光發展交流協會 在 陳星合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有一些話想跟我的朋友們說說。
關於《Galju.看路》,排灣青年與柬埔寨舞者的樂舞對話,我們有一個工作群組,每天都會交流進度,由於柬埔寨舞者來台時程已近,兩方的舞者每天排舞的片段不時會出現在群組中,每每看了,都是打從心裡頭感動,心念一動,搜集起來剪了這個短片,看看能不能為募資活動再推一把。
很慚愧的,從一個月前公佈募資計劃到現在,已經過了一半時間,而金額才勉強達到目標的五分之一,無論是公開募資,或是民間與企業募款,都不太順利。
面對目前募款不足的進度,與其說不如預期,不如說是我心中早有了個底。怎麼說呢,這是我從去年回台之後意識到的,我認為主要的原因,是台灣人對柬埔寨這個國家與人民甚至文化的基本認識粗淺,同時情感上的連結也非常不足。
怎麼會呢?身邊不是明明很多人關心柬埔寨嗎?
感覺上是,但事實卻非也,這是標準超厚同溫層所創造出來的假象。
台灣並沒有柬埔寨籍移工的存在,僅有因婚姻而移居台灣的女性,自從2007年柬埔寨政府不再核發柬國公民與外籍公民結婚許可證之後,在台柬人的數量就一直停滯在4000多人左右,男性則永遠為個位數,這些媽媽們幾乎都待在家庭裡相夫教子,或幫忙做生意,只有極少數較活躍的能被社會看見。
台灣有滿街的泰越菜餐廳、回教徒的齋戒月與開齋節活動一年比一年盛大、各大專院校的東南亞學系,無論語言、課程還是師資,幾乎都只偏重越泰印尼;有泰拳大戰、也有菲律賓選美大賽,每年的潑水節主角永遠是緬甸與泰國,人們似乎並不知道,中南半島上同樣擁有潑水節傳統的還有寮國與柬埔寨……
在台灣的柬埔寨人數太少、太沈默,無法撐起任何一個屬於他們的傳統節慶或任何活動,也因此,除非出國,在台灣人的日常生活中,幾乎沒有柬埔寨的存在。
我常和身邊的朋友們說,在新住民與移工的族群意識抬頭,權益逐漸受到重視與關注的今日台灣,由於在台柬人似乎在社會中隱形了,所以在眾多東協國家所組成的新住民族群裡,更顯其弱勢的地位。
會關心柬埔寨的台灣人,多半是因為瞄準吳哥窟的旅遊,以及國際救援、社區服務與發展等人道工作而在情感上有所連結,加上近年赴柬投資的人口暴增,屬於較新的族群,而上述的這些,鮮少有因為支持文化活動、進而參與並長期投入的工作者,所以我心裡那個底是:台灣的大眾們對如此性質的交流,不見得會有興趣,自然也不會有衝動想支持這項募資,即使這是台柬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
在接觸與試圖說服朋友與企業資助的同時,我自己清楚,在上述各方面條件都不成熟的情況下,必定難以取得認同。
為什麼是排灣族與柬埔寨?其中的連結與必要性是什麼?為什麼要做這樣的文化交流,意義何在?在整個計畫中,是否有任何環節在消費早已被過度拿來利用了的原住民?
在無數的審視,一次又一次的自我辯證與詰問下,我釐清了所有想法並找到確定的答案。
剛到柬埔寨的幾年,由於沒有經驗,自然需要觀察與學習,所以沒有設限範圍,我投入許多時間在各項事務上,孤兒院、偏鄉村落,醫療、送物資、急難救助、教育、建房修路等等,很快地便可以發現,這排山倒海而來的諸多社會問題,主因都導向一件事——貧窮。
我所認識與接觸過的許多朋友與組織,長期嘗試努力解決各種問題,但似乎所有的人都有個共同的感受,就是莫名的無力感,你今天協助了某件事,但同時也清楚問題的根源並沒有被解決,卻又不能放著不管,面對無助村民的眼神,這種無止無盡被一起拉扯著下沈的感受,難以用文字形容,除非你曾經身歷其中。
越不想只做表面功夫矇騙自己「有做事」的工作者,越容易嚴重卡關,我認識一票子這樣的人,有兩位還因為如此結束自己的生命,那段低氣壓的日子,到現在仍然歷歷在目。
我們總是不定期地聚在一起討論,彼此交流,並從彼此的關懷中得到慰藉。但每次結束之後,我都會陷入沈思:究竟怎麼做,才是最好的?除了公益,究竟還能做些什麼去改變現況?
國際援助進入柬埔寨幾十年,已經不是一段短時間了,為什麼窮人的問題仍舊沒有得到解決?無條件的協助、贈與、金援、服務如果真能振衰起敝,為什麼今日的柬埔寨仍是個火熱熱的NGO戰場?某些問題甚至越演越烈,一定是某些環節出了問題,身在其中的人們為了理念,帶著熱情埋頭耕耘,卻也因此十分容易忘了適時的抬頭看看四周發生的事情,看看自己狼狽不堪的樣子。
就在懷抱如此想法的當時,我在2013年的時候,遇見了Phare(法爾)。
Phare分成兩個部分,一是法爾藝術學院(教育體系),一是法爾劇團(社會企業)。從學校順利完成學業與訓練的優秀學生,能夠得到演出的機會,其中最受歡迎的便是位於暹粒的法爾劇團(Phare Circus),因為吳哥窟而被吸引而來的遊客們,每一天都塞滿了他們的圓頂表演場,並滿載驚奇與歡笑而歸。
對觀光客而言,他們是從事馬戲雜耍表演的,但對我而言,馬戲團這三個字已經無法完整定義Phare了,尤其是當我充分了解到在這個看似大賺其錢的商業模式背後,支撐的是一個為了讓貧窮的學生得以受到完整教育所建立的系統——學校培育表演者,劇團提供工作機會並獲利支持學校,如此的良性循環。
而這些學生,全部都來自於貧窮的,供不起小孩上學的家庭。
其中我所認識的一位非常受歡迎的表演者,他共有五個兄弟姊妹,其中就有四位從小就接受了法爾的教育與訓練,她最小的妹妹,幾年前拿到法國的獎學金,赴法深造並已經完成學業與成功的在地就業,我曾與她聊過,她說了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我一直以為自己只是個沒有未來的鄉下小孩,我知道我很努力,但時常還是覺得這是一場夢。」
後來我陸續接觸到其他表演者與藝術家,得到的也是相同的說法:他們都是為了免費的學校,或是免費的食物而去的,而不是為了成為表演者。他們回想,在貧窮的幼年時期,根本沒有人會去計劃與奢想未來,心裡盤算著的,時常都只是下一餐在哪裡而已。這些出生在貧窮家庭,原本連做夢都不敢的孩子們,誰能想到他們蛻變之後竟然能綻放出如此耀眼的光彩?
而他們現在清楚地知道,這是翻轉人生最重要的轉戾點,更重要的,是這些努力與成功,已經成為目前學生的模範與榜樣——「我也想走他們的路,能養活自己與家人,清楚了解自己是誰,知道自己該做什麼,想要往哪裡而去。」不只解決生活上的貧困,更能達到精神上的富足,一個可以努力的明確目標,與伸手可及的未來。
Phare努力在傳遞的價值觀是,公益不需要賣弄貧窮,而是給予快樂、希望與機會。
如此強而有力的概念,慢慢的翻轉了我這個菜鳥對於公益的粗淺認知,提供了更多思考的可能性。
這樣的想法醞釀了幾年之後,下定決心收起民宿、放下偏鄉的工作、開始與志工和短期團隊保持適當的距離。
深思後決定徹底改變工作目標,是因為在2015年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我在法爾的圓頂表演場,見到令我與滿場觀眾淚崩的一幕,我從沒向人提起過。
有一位剛從學校畢業,成功獲選進入Phare劇團的年輕人,在當晚初演結束時,得知在鄉下的雙親受邀前來觀賞表演,在舞台上突然間大哭,情緒潰堤地當場向父母下跪,五體投地,久久無法起身。
主持人見他完全無法言語,便在舞台上詢問這位表演者父母,看完表演之後有什麼感想。
他的父母是很標準的,我們在鄉村十分常見的村民模樣,害羞、木訥、靦腆、衣著樸素,對於突然間受到眾人的關注,看的出畏縮的神情,對於四面八方傳來的眼神,更顯得有些六神無主。
在主持人的鼓勵之下,只見母親重重吸了一口氣:「他從九歲就開始學了,我們一直不知道練習翻跟斗有什麼用,總是要他回家幫忙種田,還好他沒有聽我們的話。」眾人哄堂大笑。
笑聲似乎給了這對夫妻勇氣,開始滔滔不絕,索性下了觀眾席踏入舞台,與主持人並肩面對著觀眾們說話,音量也越來越大。
「家裡很窮,生活時常要靠一些組織幫忙,每次見到外國人的時候,都是他們到村子裡來送東西。」
「我總覺得外國人的手心就是向下,我們的手心只能向上」說到這裡,還攤開手掌誇張的上下比了一下。
「但是我沒有想到,今天外國人的手,全部為了我的兒子而鼓掌,我很驕傲。」母親語畢,放聲大哭。
主持人在翻譯這一句的時候,也哭了出來,這樣的情緒,同時感染到全場的觀眾。
那那一刻,我好像懂了,懂了這些年的那份無力感是什麼。
窮人沒有尊嚴可言。
經過紅高棉的戰亂,經過手心只能向上的困境,經過積累自卑的漫長歲月,窮苦村民的解脫之道,原來在於靈魂的救贖,在如雷的掌聲中,老父母拾回了喪失已久的尊嚴。
我不只一次見到法爾的表演者,透過演出治療自己,治療這個國家曾經遭受到的傷痛,而今他的成功,給予了父母力量。援救物資與金錢,其實很容易,但那種打從心裡散發出來的快樂與自信,是長期活在底層裡的人們最無從獲得的,而Phare成功的辦到了。
精神上的富足,才是真正的富有,我在那晚清楚看見法爾之道,這遠遠超越了翻轉貧窮的層面,已經提升至精神富足的層次,而這才是最難的。
這次來台的舞者,便來自於這樣的法爾藝術學院,參與演出的一位老師與三位學生,從來沒有離開過柬埔寨,第一次出國就獻給了台灣,生在台灣的我們,對於出國這件事,也許並不覺得有什麼了不起,但是對柬埔寨的鄉下小孩與他的家庭來說,是一件人生大事,尤其是要出去表演給外國人看,能在外國人面前接受掌聲,不再是被贈與接受援助的角色。
我今年3月間拜訪學校時,因為要拍攝工作照曾與他們會面,感受到了無比期待與雀躍的心情,他們仰望著前人所立下的標竿,努力地走著,相信終於有一天夢想能夠成真,而這一天,就要到了,我真的希望大家能夠支持,無論是出資,或是屆時到表演現場鼓舞他們。
最後,還有一件小事想說說。
這個交流案,是我在去年暫時回台之後第一個實質參與的交流計畫,在工作團隊正式運作之後,我發現到一個很大的問題——身為一個台灣人,我的眼光卻沒有放在排灣族身上多少,而總是由柬埔寨觀點出發,這也柬埔寨、那也柬埔寨……我想應該為團隊帶來了一些困擾,與磨合上的問題,自我察覺之後雖然立即做了調整,但反射動作仍是時常露餡,我總覺得對計劃負責人得陸(鳩浙恩澇文教協會)感到些微的愧疚。
於是我開始花些時間投入瞭解排灣族,與其他台灣舞者們的日常動態,在整個過程中,我看見得陸與他的夥伴們為了成就此計劃,投注了莫大的心力,就在某一次激烈討論的會議之後,我意識到他們與柬埔寨舞者在做一樣的事情——努力讓自己被世界看見。
這份理解,把我心中仍存在些許是否消費原住民的疑慮一掃而空。我非常感謝得陸,如此優秀的青年,返鄉投入部落貢獻自己所能,他的努力也成功的把我的心從柬埔寨拉回台灣,並取得內心的平衡。
台灣人,是我看過最樂於助人的傢伙啊!具有強烈的惻隱之心,不忍看他人受苦,但捐款習慣通常仍以救窮、急難為主,必須要花很大的力氣,去證明你的夢想具有寶貴的價值,值得被資助。
你願不願意資助這樣的夢想?
籌募不足款項背後的意義在於:這不只是飛機票、吃住、場地等等的「錢」而已,你所資助的,是他們正在努力翻轉的未來,是柬埔寨舞者的貧窮原生家庭從此可以抬頭挺胸的重要契機,是排灣族的文化可以在國際的舞台上被看見的機會,交流之後能夠激起多大的漣漪,我非常非常的拭目以待,這個交流案,我們不想只發生一次,但願能夠一年一年做下去。
這篇文章,我雜亂無章順著心情寫,熬了整夜打完,回頭看才發現竟然落落長……可能對募款幫助仍是不大,但都是我發自內心發出的聲音,我想講也該說的話。
無論如何,都謝謝你們,能夠耐著性子看到這最後一行沒有翻走的,我愛你~
募資計畫連結→
www.flyingv.cc/projects/22802
《Galju.看路》活動粉絲頁→
www.facebook.com/Galju2019
屏東縣 來義鄉 鳩浙恩澇文教協會→
www.facebook.com/tjucenglav0204
Phare Ponleu Selpak 法爾藝術學院→
www.facebook.com/phareponleuselpak
Phare, The Cambodian Circus 法爾劇團→
www.facebook.com/PhareCircus
Symbodia|柬式符號→
www.facebook.com/symbodia
台灣印尼觀光發展交流協會 在 [新聞] 滯留印尼台僑搭包機返鄉籲長榮華航重開航班 的必吃
印尼航空(Garuda Indonesia)一架包機今天搭載約120名台僑,下午4時20 ... 會(印總)前會長柯勝升、會長王安左,以及台灣印尼觀光發展交流協會理事 ... ... <看更多>
台灣印尼觀光發展交流協會 在 [新聞] 滯留印尼台僑搭包機返鄉籲長榮華航重開- 看板Aviation 的必吃
[媒體名稱] 聯合新聞網 [新聞日期]2021/8/8
[網址]https://udn.com/news/story/122173/5659477
[內文]
滯留印尼台僑搭包機返鄉 籲長榮華航重開航班
2021-08-08 18:01 中央社 / 雅加達8日專電
約120名受疫情影響滯留印尼的台商及僑民今天搭乘包機,晚間約11時抵台,他們辦理登
機時出示核酸篩檢陰性證明,領取台商會贈送的口罩,難掩興奮,也希望長榮、華航等國
籍航空盡快復航。
印尼航空(Garuda Indonesia)一架包機今天搭載約120名台僑,下午4時20分(台灣時間
下午5時20分)自雅加達的國際機場起飛,預計台灣晚間10時55分抵達桃園機場,旅客將
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的防疫規定,入住集中檢疫所。
因應印尼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升溫,指揮中心6月底將印尼列為「重點高
風險國家」,國籍航空公司取消8月底前往返雅加達的航班。加上新加坡等國禁止來自印
尼的旅客轉機,在印尼的台僑面臨難以返鄉的困境。
搭乘包機的鍾靜瑄指出,印尼這波疫情相當嚴重,她想先回台灣,剛好工作合約也到期,
就先向公司辭職,家人也很擔心她,希望她趕快回台灣。
鍾靜瑄指出,她本來已經訂好華航的機票,但班機取消,剛好台商會推出包機,「很開心
」能搶到機位,「一下子就額滿了」。她希望國籍航空公司能至少每週有一個班次的航班
,不然想回去的人須要等很久才有包機。
在印尼工作的賴中晧指出,他希望國籍航空至少一個月要飛一個班次,「不然都沒辦法回
去」。他過去是每3個月回台灣一次,受疫情影響,已經一年沒有回台灣。
賴中晧表示,如果沒有這班包機,他本來考慮轉機回台灣,「只有韓國仁川可以轉機,但
要隔天才會到台灣。轉機要多花一天,機票也貴,包機省下蠻多時間的」。
在印尼經營製造業的林于捷說,受疫情影響,今年整體環境沒有很好,台灣也有事情要處
理,「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有飛機(可回台灣)」,知道有包機「就趕快來搭」。
林于捷指出,他工廠的生產都在印尼,但目前暫時無法計劃什麼時候再回印尼,因為現在
也沒有班機的資訊。他呼籲,長榮、華航應說明什麼時候才會有航班,不然大家很難安排
,「政府要新南向,也沒有支持大家」。
為協助台僑返鄉,印尼台灣工商聯誼總會(印總)前會長柯勝升、會長王安左,以及台灣
印尼觀光發展交流協會理事長張志嘉原本已與峇迪航空(Batik Air)簽好合約,但峇迪
航空臨時通知派不出班機,於是改向印尼航空接洽。
由於印尼航空在2014年已停止雅加達往返台北的航線,沒有飛行台灣的航權,外交部、僑
務委員會、交通部與民航局等單位協調如何解決相關問題,中華民國駐印尼代表處居間協
助與印尼航空溝通,在2天內完成必要程序,讓包機得以順利成行。
王安左指出,搭乘包機的旅客都持有72小時的核酸篩檢(PCR)陰性證明,旅客包括年長
者、簽證到期者,還有要回台灣念大學的,28日會再有第2班包機。
[心得]
GA7560; Boeing 737-800
https://www.flightradar24.com/GIA7560/28b4d4ad
印尼被CDC列為高風險國家, 國籍航空應該接這筆包機生意的意願=0
畢竟機組員回台要關14天.
PS- CI5556 於2021/8/8 又載回9.96萬劑莫德納疫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5.95.9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viation/M.1628430160.A.051.html
※ 編輯: nyrnu (118.165.95.99 臺灣), 08/08/2021 21:43:02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