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西醫整合醫學論壇持續擴大舉辦
張采明呼籲華人整合中西醫領導全球抗疫
「2020中西醫整合醫學暨疾病療癒論壇」已於2020年7月26日上午九點到六點於臺灣大學集思會議中心成功盛大舉行,該活動主辦單位為聯合國華人友好協會,主要的承辦單位則為海峽兩岸生物科技協會、臺灣養生休閒保健協會、中華經濟報、世界聯合國家論壇報社、暨世界衛生組織文化健康養老產業協會,而共同合辦的單位還有大中華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新觀念科技有限公司、新觀念無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在全球整合中西醫共同抗疫的熱潮中,當日實體論壇與國際視訊論壇共同舉行,盛況空前,座無虛席,並得到與會者一致的讚譽和廣大的回響,而欲罷不能。
主辦單位表示,將於2020年9月27日上午九點到六點臺灣大學集思會議中心柏拉圖廳再度擴大舉辦「2020中西醫整合醫學暨身心靈療癒論壇」全天候的公益醫學論壇,以迎接這個舉世抗擊疫情的熱潮和擴大影響。
專家齊聚中西醫整合醫學論壇 反應熱烈
日前於7月26日主辦的論壇,因疫情因素而採取實體論壇和國際視訊論壇並行的方式,因講師內容堅強,而吸引了甚多醫界和生物界的菁英共同與會,在國際視訊醫學論壇部分,除有海峽兩岸生物科技協會的理事長張采明發表「精準醫療與細胞療法的最新趨勢」,俄國的亞歷山大 普山可夫(Alexander Puzankov)和廣穎蘭鐸公司的張驥鐸總經理則發表「當黃帝內經遇見俄羅斯太空科技:ARDK科技發展由來」,而多次來台的日本佐保常夫理事長與會員代表大橋滋、市原清二、黑田春麗、名越英里、肌見順子亦發表日本最新的醫學科技。
而在臺大集思會議中心台北主會場舉行的實體論壇,山東中醫藥大學博士班研究暨自然醫學醫師吳麗惠則發表神經聲學—身心腦同步調頻之應用與探索,宋和乾中醫師則發表山苦瓜胜肽效能研究報告、藍海樂活創辦人陳家金發表聲光音腦波對睡眠、專注情緒的臨床應用、榮總內科住院及專科吳紹琥醫師主講微整、幹細胞整合性療法,高斯負磁能量研發得獎人吳娟娟董事長則發表高斯負磁能量如何調理血管擴張,而美國中醫師田庭瑄則發表花精療法在ARDK檢測前後觸療的比較案例與結果。而最受矚目的則是,在全球抗疫熱潮下,跨域和遠距智慧的中西醫照護,這是當前最熱門的智慧醫療課題,該主題由國際智慧健康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即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博士暨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西醫學博士,現任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中西醫結合護理研究所副教授劉吉豐,以及國立陽明大學醫學工程醫護資訊組博士,現任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助理教授廖珮宏,兩位博士共同發表跨領域的中西醫智慧照護,並提出新冠肺炎疫情時代中西醫整合與雲端智慧照護的創新操作模式,該兩位主講人先後曾與台灣的科技部、台灣大學、疾病管制署、經濟部工業局、台安醫院和振興醫院等其單位合作相關的計畫。
記者在會後專訪問了主辦單位聯合國華人友好協會副主席暨海峽兩岸生物科技協會理事長張采明,請她分享其辦理一系列中西醫整合醫學的動機、宗旨和目的。
傳統醫學博大精深但需現代化的詮釋(主辦單位應該是周琮棠)
記者問:
請教理事長之所以持續舉辦中西醫整合醫學相關論壇的原因?
張采明答: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傳統醫學博大精深,在臨床上有非常長遠和廣大的效果,但由於缺乏量化的資料和精准的分析,使得傳統醫學在世界醫學上一直居於弱勢,只能居於輔助的地位。她多年來與臺灣養生休閒保健協會理事長周琮棠博士,共同致力於中西醫的整合醫學暨傳統醫學現代化的宣揚與推廣,包括輔助醫學、能量醫學、量子醫學、生物能醫學、自然醫學、同類療法、順勢療法等,就是希望讓更多的人知道東西方的科學家是如何在現代與傳統醫學對話,並進行量化和精准的分析,並使中醫可以更普遍的成為全世界共同的醫療資產。
全球抗疫熱潮 為中醫迎來新的歷史機遇
記者問:
往常理事長舉辦的醫學論壇大都是一年一度或兩次,今年似乎比往常更加密集的舉辦2020中西醫整合醫學的相關論壇,甚至二三個月就舉辦一次,上次已在7月26日成功召開,最近又將在9月27日擴大舉辦,今年為何會如此密集的召開論壇呢?
張采明答:
主要是今年新冠疫情的全球大爆發,截至今日已有約2720萬的人感染,將近89萬人喪生,經濟活動幾近停擺,各國蒙受巨大損失,很多企業甚至面臨破產,可說是二次世界大戰以來全球最大危機,其破壞力不下於第三次大戰。而這一次中國大陸地區能順利的在短期內控制疫情,傳統中醫藥可說是發揮了巨大的功效,是中國抗疫的獨特武器。這使得全世界的人民可以重新發掘傳統中醫的優點,正視傳統中醫的價值,也為中醫迎來了歷史的新機遇。而台灣得天獨厚的是,不但有西方主流醫學的根基,更是舉世少見的兼有中醫的傳統理論與實踐,所以在這波中西醫整合防疫治病的熱潮,台灣應該抓住機會,使自己成為中西醫整合防疫治病的領先者,並引領全球醫學新的方向和趨勢。
而從每次我們舉辦的中西醫整合醫學論壇,幾乎都座無虛席和聽眾熱情的反應,都讓我們感受到民間這股重新認識傳統醫學的需求。台灣一般人雖然對中醫並不陌生,但對現代的科學家怎樣重新詮釋和應用傳統醫學,幾近是一無所知,目前我跟周琮棠主委所做的事就是把這幾個世紀來現代科學對傳統醫學的研究和再詮釋做普及化和平民化的努力。
現代人很多只相信西醫,西醫目前是主流醫學,傳統醫學和所有的替代療法都只是輔助醫學,因為很多人覺得中醫講氣血太抽象,譬如甚麼叫氣虛血瘀,現代人覺得看不到摸不著,沒有量化,也無法重複檢驗,不像西方的解剖學看得到摸得到,而我覺得我們這一代人的工作就是要用現代的科學語言來重新詮釋舊的醫學經典,並讓傳統醫學逐漸的標準化、系統化和科學化,使傳統醫學能夠納入現代醫學的體系,並造福更多的人。
中醫抗疫 古有良方
記者問:
最近是有聽到中藥對治療新冠肺炎有很好的效果,但為何沒有見到媒體的大幅報導?似乎西方世界採納的也不多,大家都只有關注疫苗甚麼時候面世。
張采明答:
這就是我們需要努力的地方。其實中醫在對抗重大的傳染病有有長達數千年的有效經驗。今年4月8日武漢重新解封時,當時大家可能都覺得很奇怪,在全世界都還忙著抗疫的時候,怎麼中國大陸剛建好雷神山醫院、方艙醫院,要對新冠肺炎所有病患「應收盡收,應治盡治」,誰知不到一二個月,聽說很多醫院新冠病患已經清零,也因為沒有病患,雷神山醫院和很多方艙醫院都關門大吉。原來是中華民族在抗疫方面是真的有千年秘方和「千金方」。
在人類數千年的歷史以來,像中世紀的歐洲的黑死病、西班牙大流感都造成數千萬人的大死亡,但中國從西漢到清末,估計至少發生過321次重大流行瘟疫,但確不曾發生過一次瘟疫奪去數千萬人生命的悲劇,是因為中國的醫藥在長久的一次次的疫病襲擊,已累積下非常多有效的臨床經驗,並且集結成冊,供後人站在前人的基礎上繼續前進,後人只要按圖索驥,就可以找到這些寶貴的醫方,並且進一步發展。中醫藥辨治傳染病,即所謂的瘟疫已有數千年,我國歷史文獻一直有對疫病的觀察和治療記載。如《説文解字》中解釋:“疫”,“民皆疾也。而《內經》所述瘟疫特性“五疫之至,皆相染易,無問大小,病狀相似”到孫思邈的《千金方》、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吳又可的 《溫疫論》、吳鞠通的《溫病條辨》等經典著作,算是很系統地用了當時的語言總結了中醫藥防治傳染病的理論和實踐。所以我們可以說中醫的發展保守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生命的延續,所以中華民族不曾發生幾乎滅族的疫病風險,大家可說是從老祖宗那邊得到很多的庇蔭。
像這一次,中國大陸之所以那麼快的控制疫情,據說是來自目前大陸官方推薦的藥方清肺排毒湯的功效。而清肺排毒湯主要就是來自於東漢末年著名醫家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中,以麻杏石甘湯、小青龍湯、射干麻黃湯、小柴胡湯、五苓散、藿香正氣散等多種經典藥方劑組合而成的複方,且可適用於新冠肺炎的輕型、普通型、重型以及危重型各型患者。且據截至公元2020年4月12日0時統計,清肺排毒湯在在10個省市66個定點單位臨床救治新冠肺炎患者,在收治患者1262例中,目前已有1253例治癒出院,佔99.28%。而在這1262例病例中,未發生輕症轉為重型、普通型轉為危重型的情況,可說阻斷了患者向危重的方向惡化。但最重要的還有醫保費用上的節省。原本大陸的國家醫保局預估新冠肺炎重症患者人均治療費用超15萬元,使用清肺排毒湯一個療程僅需100元人民幣,省了將近百分之九十幾的費用。顯現中醫在這場疫情中對國家的安全、社會的經濟和個人的健康已產生非常偉大的貢獻。
台灣在新冠肺炎的中西醫整合醫治表現卓越
記者問:
那台灣就新冠肺炎在中醫的整合醫治上是否也有所突破?
張采明答:
台灣由衛福部國家中醫藥研究所所長蘇奕璋及中醫師全聯會理事長柯富揚所領軍的中醫藥國家隊,主要是在今年的四月份由台灣的4家大型醫院如台北三總、台中榮總、部立彰化醫院、高雄長庚醫院所組成,相關治療經驗也彙整《新型冠狀病毒中醫臨床分期治療指引》,已通過衛福部審核於6月1日公佈,並在6月10日發表最新成果:據三總中醫部主任黃怡嘉表示,相關的醫療團隊以國家中醫藥研究所的「新冠肺炎病毒中醫臨床分期治療指引」作為治療的指引,由院內感染科、熱帶醫學科及中醫部合作建立「新冠肺炎中西醫共照模式」對院內所收治的11 名新冠肺炎患者進行會診。
該11名患者有危重、中、輕症,每個個案接受西醫治療的狀況都不同,自4、5月份加入中醫指引治療。發現患者服中藥後,不論住院多久,服中藥至連續三採陰解隔離天數約8天,且無藥物不良反應。簡直算是特效藥了。
全球華人應共建中西醫整合抗疫的精準醫學平台
記者問:
那理事長覺得台灣在這場全球新冠肺炎的大考中有沒有甚麼競爭優勢,和可以幫助全世界的?
張采明:
台灣在這場全球新冠肺炎的大考中表現卓越,眾所皆知。我覺得台灣有些得天獨厚的地方,台灣在世界的醫療是排第三,目前國家中醫藥研究所已著手探討中藥複方水煎劑「台灣清冠一號」的作用機轉,證實複方中的成分能與新冠病毒之棘蛋白結合,阻斷與新冠病毒的棘突蛋白與「血管收縮素轉化酶2 (ACE2)」的結合,讓病毒無法進入人體內大量複製。從而阻斷病毒感染,並抑制細胞激素風暴出現,還可中和病毒感染⼒,抑制肺泡巨噬細胞。有如類疫苗的效用。以科學研究來看,中藥複方很類似西藥的雞尾酒效應。
而台灣向西方傳遞東方的傳統醫學有一個好處是,就中藥的作用機轉詮釋,他所使用的醫學語言與西方是比較無縫接軌的。也就是台灣比中國大陸更善於用現代醫學的語言來闡釋中藥的作用機轉,說服西方的時間可以大幅縮減。加上中藥大多是天然的動植物,對西方而言是算食品不是藥品,不需像藥品一樣要層層檢驗,應可更快的上市造福世人。
但台灣的臨床案例實在太少,需要大陸龐大的數據庫和臨床經驗,這是需要兩岸合作的。而這次「台灣清冠一號」的研發,也一樣是依張仲景所著的《傷寒雜病論》中的經典藥方組合而成的複方,所以台灣需要更謙卑地接受中醫數千年的醫療經驗和資產,並對其做積極的當代詮釋。台灣如能和大陸攜手合作建立「中西醫整合醫學抗疫的精準醫學平台」,那麼兩岸可以在這全球新冠疫情中異軍突起,攜手共同領導全球中西醫整合醫學的平台。站在聯合國華人友好協會的立場,這是華人之光也是華人之幸。
記者問:
所以你和周主委辦理一系列中西醫整合醫學論壇的最終目的是
建立中西醫整合醫學共同抗疫的精準醫學平台?
張采明答:
是的,這就是我們要做的。我們不但要建立「新冠肺炎患者中西醫共治模式」,更要致力於透過中西醫整合突破現今所有西醫治療的瓶頸,不管是心腦血管、癌症、腦神經退化、過敏免疫風濕、愛滋病、代謝性及感染性疾病等各種難治之症,站在中華民族五千年豐厚傳統醫學資產上,我們相信只要台灣勇於承擔和承受祖先給我們的這些寶貴的醫學資產,台灣就有機會在這些疑難雜症的救治中攻城掠地,再度先馳得點,就像這次的疫情防治一樣。
最後呼籲大家9月27日到台大的集思會議中心參加我們舉辦「2020中西醫整合醫學暨身心靈療癒論壇」,與我們共同探討本世紀華人中西醫整合醫學的理論和實務,並與我們齊力完成建立本世紀中西醫整合醫學平台的使命!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790的網紅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主題:「職場冷暴力」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林煜軒 博士/醫師 內容簡介: 當老闆或同事刻意疏遠、排擠你, 或貶低、批評、羞辱,惡意操弄你…… 甚至剝削、掠奪你在工作上的展現。 這些都是令人不寒而慄,卻難以啟齒的職場冷暴力。 職場冷暴力的根源──6種人格缺陷,你遇到了哪...
「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的推薦目錄:
- 關於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在 法學博士石人仁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 關於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在 陳佩琪Pegg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 關於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在 蘇怡寧醫師愛碎念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 關於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在 Re: [問題] 有關"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的問題- 看板medstudent 的評價
- 關於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在 臺灣大學臨床牙醫學研究所 - Facebook 的評價
- 關於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在 [情報] 112年台大醫學院臨醫所碩士在職專班招生中 - PTT評價 的評價
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在 陳佩琪Pegg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9歲那年經人介紹,認識了大我一屆的先生,交往不到半年就結婚了。在公婆那個老舊年代, 總認為男人一旦事業有成,就要娶一門媳婦,況且他們還有一個台大醫學系畢業的兒子。俗話說結婚要門當戶對,其實我們家世、學歷、外貌都差不了多少,只不過他是男的,社會氛圍就是比女生跩。
剛進入婚姻時,雙方學歷是平等的,但先生1994年從明尼蘇達大學研習一年回國後,就考入台大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經過千辛萬苦(用這詞對他沒不敬的意思, 因為一邊當臨床醫生, 一邊唸博士班的確辛苦), 某天終於畢業了,記得有天晚上下班時拿著一本厚厚的博士論文給我看, 只是醫學專業隔行如隔山, 我根本沒興趣看, 只快速翻到最後一頁, 看看這傢伙如何感謝我這勞苦功高的老婆,他寫什麼感謝詞, 我現在是忘了,不過當時看看還算可以接受,只是從此兩人學歷開始有差了…
記得六月底畢業典禮那天,我和公婆都去台大體育館觀禮,禮堂一樓坐的是應屆醫學系畢業的準醫師,先生上台領取畢業證書的霎那(博士班畢業是每個人都要親自上台領證) ,系主任侯勝茂教授鼓動學弟給先生一個大大的歡呼和掌聲, 坐在二樓的我霎時覺得飄飄然,頓時也覺得與有榮焉!
時光飛逝,小孩漸漸大了,心底開始羨慕老公有博士學位, 偶爾心頭會湧出追求更高學位的夢想, 有一次不經意問小孩:「 媽媽去修個博士學位好不好?你們可以有個博士媽媽喔!」心想要有些理由拐拐小孩,看看會不會得到支持,不料小孩同聲反對, 他們說爸爸整天不在家,要是媽媽還跑去唸博士班, 他們豈不變成流浪三兄妹?小孩形容得如此傳神, 後來仔細想想,從此就打消唸博士的念頭了!
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在 蘇怡寧醫師愛碎念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搭橋
今天這篇文章
主要是寫給年輕醫師們看的
其實
我的粉絲專頁除了許多媽咪會看之外
我後來知道
原來
有很多年輕醫師也都有在看
有許多年輕醫師
會在演講的場合
或是寫訊息來問我
關於對於未來生涯規劃選擇的徬徨
當然
每個人的興趣跟專長都不一樣
所走的路一定也會不一樣
但是我一直很願意提供我個人小小的經驗跟想法來跟大家分享
這一篇文
是我在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40週年紀念文集裡所寫的
今天我特別把他拉出來跟大家分享
中年大叔的嘮叨
文長
不喜勿入
=================================
搭橋
這,就是我們的工作。
紀念一個看似黑暗,但卻充滿著機會的世代。
臨醫所很重要。對我而言,他就像扇窗,讓我看到了全世界。
我一直堅信著,越是混亂的時代也是存在著越好的機會。
我是這麼認為著的。
其實,很多年輕醫師在徬徨的時候會來跟我聊聊,會問我到底要做什麼研究?
我喜歡說,適合我們做的,其實是搭橋的工作。
當然,你也可以完全離開臨床,放棄醫師的工作,全心投入研究。
如果你不想,那就來搭橋吧。
其實,我是一個不喜歡回想過去的人。我喜歡一直往前走,不愛回頭。
大概是20年前吧。
當時,我的恩師婦產科謝長堯主任一句話,
‘去唸博士班吧’
一把,就把我推入火坑。
那時,我只是個對未來充滿著期待,但卻是什麼都不懂的fellow。
白天在醫院工作晚上做研究的日子很令人難忘。
花了四年順利從臨醫所畢業。還好,沒有辜負這四年帶給我的訓練與啟發。畢業之後回到台大醫院建立自己的小小實驗室,從零開始,很榮幸的在不久之後的2005年了獲得國科會吳大猷先生研究紀念獎的肯定。
沒啥值得驕傲的,只是我確信我還可以繼續在這個圈子混下去。
畢業證書其實不重要。
重點是,他帶給了你什麼。
我必須承認,這個過程帶給了我很多。
應該說,他改變了我的一生。如果沒有念博士班,我可能走的就是完全不同的道路。
或許,我可能還會是一個很棒的臨床醫師,但絕對不會是現在的樣子。
我一直牢記著自己受過作為一個醫師科學家的訓練。
還記得,很榮幸能夠到我另一位恩師李鴻老師的實驗室開始了我的醫學研究奇幻旅程。
幾乎從白紙開始,我一腳踏進了基因探索的世界。
李鴻老師,非常喜歡跟我聊天。每次我下了班結束白天的臨床工作進到實驗室,他就會把我叫進小房間,和我聊說這些東西那些東西臨床上到底可以怎麼運用。
慢慢地,我頓悟了。
臨床醫師經常性的只用小刀在跟敵人搏鬥,而基礎研究那一端有著強大的洋槍大炮,但卻常常不知道敵人在哪裡。
我的老師完成基礎研究,發表了脊髓肌肉萎縮症基因動物模式刊登在Nature Genetics上。
而我,跟隨著他的腳步,雖然在基礎研究上我必須承認我完全做不到這樣的等級,畢竟我們白天還有臨床工作我們是兼差做研究的。
但是,我們還是很努力的把這樣的基因檢測研發應用到臨床上頭。幾年之後,這已經是世界上產前基因篩檢新的標準了。
從基礎到臨床。
搭橋,
就是我們的工作。
直至今日,我還是一直深信著,台大醫院之所以成為台大醫院,並不是有著多少個唸過EMBA的醫師,而是有著多少個醫師科學家還願意堅守在崗位上。
其實,在我們這一代當醫師是很徬徨的。
我們從前輩身上看到從學醫學最輝煌的黃金世代一路栽進到了健保世代。你從滿懷著有所期待但到了最後卻發現再也無所期待。
我們所受到的科學訓練告訴我,一定可以想辦法做些什麼。一定是哪裡出了問題。
所以,你不給我魚吃,我們就自己想辦法去把魚找出來。
這是一種態度。
還記得,實驗室經常性的做太晚。
結果,被當時的主任下條子要求晚上9:30以後必須關燈關門回家不要浪費醫院的水電。
那我們就把實驗室門鎖起來把門縫塞起來在裡面開小燈繼續幹。
我們會自己把魚找出來。
現在流行講非典戰法。
其實,我也是。
一路以來都是。
回到台大沒有老師實驗室的奧援一切自己建。
醫院假日關我們實驗室的冷氣那我就去外面闖蕩自己建。
感謝那些所有在背後推了我一把的人們。
離開台大的日子,我們在五年內把慧智基因推動上櫃。
當然,我還是非常感謝台大繼續收留我們,把我們留在台大育成中心茁壯。
說過了,我不喜歡回頭。
但很感謝楊偉勛所長這次的邀約與催稿,讓我能夠暫時停下腳步回首過去。
很感謝臨醫所給我這個重要的黃金四年。
至少,我研究論文的題目,胎盤生長因子,
目前已經變成世界上檢測子癇前症的重要推手。
我,
確信還在我自己堅持的道路上。
莫忘初衷。
孩子們
繼續奔跑吧。
僅以此文
紀念我英年早逝的恩師
李鴻老師。
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本集主題:「職場冷暴力」新書介紹
專訪作者:林煜軒 博士/醫師
內容簡介:
當老闆或同事刻意疏遠、排擠你,
或貶低、批評、羞辱,惡意操弄你……
甚至剝削、掠奪你在工作上的展現。
這些都是令人不寒而慄,卻難以啟齒的職場冷暴力。
職場冷暴力的根源──6種人格缺陷,你遇到了哪幾種?
3種慣老闆:
‧反社會型人格老闆:「做業務的就是髒。你明年業績沒180%,不用來了!」
‧狂妄型自戀人格老闆:「員工就是聽命的奴才,還肖想跟我平起平坐!」
‧強迫型人格老闆:「哪個員工比我早下班,他就絕對大有問題。」
3種豬隊友同事:
‧戲劇型人格同事:你咬牙煎熬完成的工作,功勞全被收割、掠奪。
‧依賴型人格同事:「你才剛來公司,為什麼不做以前大家都在做的事?」
‧畏避型人格同事:遇事不斷推拖閃躲飄,你一問,他還說那是你的問題。
不是你「做得不夠好」,而是你正遭受職場冷暴力的茶毒
職場冷暴力對一個人最大的戕害,是傷人不見血。它如冰刃,日日侵蝕著你的尊嚴,再加上是在上對下的權力關係裡,因此你開始合理化對方的冷暴力,甚至自我懷疑,苛責自己做得不夠好。
慣老闆或許是職場冷暴力的始作俑者,但豬隊友同事卻常成為幫兇或共犯,如豬隊友同事揣摩上意,與慣老闆沆瀣一氣,而你淪為被孤立、霸凌的對象,日日彷若坐牢。
擁有醫療界、學術界及企業界資歷的林煜軒精神科醫師,他以豐沛的實務經驗及專業的學養,犀利又細膩地分析6種人格缺陷,從冷暴力如何巧妙地如同癌症擴散、蔓延,到身為小職員的我們,該如何調適、應對,甚至若最後選擇離職,林醫師也提供最實用的轉職處方箋。
作者簡介:林煜軒 博士/醫師
國家衛生研究院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台大醫學系助理教授。
林煜軒博士為國內少數兼具臨床、企業界資歷的精神科醫師,畢業於長庚大學醫學系及陽明大學腦科學研究所博士班。
林醫師在台大醫院擔任住院醫師時,在四年住院醫師任期內,在國際期刊發表了十九篇學術論文,不但創下科內空前紀錄,也遠超過助理教授的平均學術產值,之後僅花兩年時間,即取得陽明大學腦科學博士,創下最快拿到博士學位紀錄。
曾經擔任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治醫師、輝瑞藥廠產品醫師(醫藥學術顧問)、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住院醫師及總醫師。
譯作《網路成癮──評估及治療指引手冊》獲國健署「優良健康讀物推介獎」,編製的「智慧型手機成癮量表」,目前已翻譯為德、法、西班牙、義大利、匈牙利、芬蘭、葡萄牙、土耳其、印度等多國語言。
研發三款雲端服務的手機程式(App),且取得多項國內外專利。編寫國際知名網路成癮教科書中「智慧型手機成癮」章節。目前已發表三十餘篇學術論文於國際期刊。
曾獲台灣生物精神醫學會「保羅楊森博士研究論文獎」(二○一八年、二○一六年、二○一三年)、第十一屆世界生物精神醫學會(World Congress of Biological Psychiatry):「最佳學術海報」、「青年學者旅行獎(Travel Award)」(日本京都,二○一三年)、財團法人台灣醫學發展基金會論文獎「優等獎」(二○○七年)、台灣睡眠醫學會大會論文獎「口頭論文優選獎」(二○○七年)。
平日熱愛古典音樂與棋藝,曾任長庚大學弦樂團小提琴首席,且為中華民國圍棋協會六段棋士。
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在 臺灣大學臨床牙醫學研究所 - Facebook 的必吃
112 學年度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博士班招生報名時間: 112 年4 月10 日上午9 時至112 年4 月17 日下午5:00 前止報名資訊:http://www.aca.ntu.edu.tw/ 請點選 招生訊息 ... <看更多>
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在 [情報] 112年台大醫學院臨醫所碩士在職專班招生中 - PTT評價 的必吃
本院臨床醫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現正招生中! 報考資格臨床醫學研究組1.本國醫學系畢業,得有本國醫學士學位(不含中醫系主修)。 2. ... <看更多>
台大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在 Re: [問題] 有關"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的問題- 看板medstudent 的必吃
你的知識有很多很有趣的"以偏概全"部份
不敢說我多清楚,就我知道的部份稍作補充
※ 引述《kyowu221 (kyowu221)》之銘言:
: 有爬過文了
: 仍想請教下列問題,懇請知道的學長姐回答一下~!
: 1.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通常要念幾年?
沒有一定,現在有愈來愈長的趨勢,
如果要作實驗的那種 (藥學,分生,生理等...)那完全取決於你實驗進度
有念到七年還沒畢業的也有,也有4年的
如果不用作實驗的,ex.公衛相關,或一些"xx醫學研究所"
例如某些科別領域也有研究所 (這真的不方便講太明...)
上上課,作作seminar,然後收收data寫出論文,四五年內就可以畢業
: 2.聽別人說,現在很難升上V,除非要有博士學歷,是真的嗎?
這問題太大了,升v?升什麼v?center?區域醫院?
基本上現在大趨勢是因應評鑑所以你最好要有教職(講師以上)區域醫院會比較好升v
大center如台大北榮則各自有各自的遊戲規則,
例如可能要先去xx分院/榮院等個兩三年
有沒有博士倒未必那麼critical,當然你一邊在xx分院蹲一邊念博士
最後回來就剛好什麼資歷都集滿了那當然最好
這是目前還蠻常見的作法
: 3.報名應繳的文件裡有"指導教授推薦函"
: 是指要自己先和想跟的指導教授連繫過,再請他寫推薦函?
你可以(你應該)直接去問你要報考的所他到底要什麼,
沒人能正確回答你
基本上,臨醫所招生對象不見得只限醫生,很多是非醫生,生科相關的碩士畢
通常推薦信是由碩班老師寫
你是醫生不用念碩士就可以考臨醫所
那推薦信大概就是你有在作實驗時帶你的老師(通常也是醫生吧)寫
如果你從沒作過實驗沒摸過pipette...然後要報考作分生的臨醫所,
嗯....那顯然你有"強大的有力人士"建議你這麼作,
那就請有力人士寫好了 @@
: 4.又聽版上說,國內的博士都不值錢,所以一定要念國外的?
這是什麼怪論點@@
什麼叫值錢?在國內念博士,一邊可以part time看門診,
五年下來比在國外念博士多存400萬,
這樣哪個值錢?
但因為國內的研究環境,尤其是分生領域的環境,比國外差一大截,
所以人家在國外念PhD有機會挑戰CNS開頭的期刊
國內就只要IF 6以上就可以畢業了
這樣哪個值錢?
(理性勿戰,其實國內近幾年本土自產的研究都動輒有很好的發表,
代表人物大概是楊P跟廖P,以及陽明的吳,謝,楊...
但我描述的是比較一般的情形,你也可以去加入楊p團隊,
三年帶一篇AJRCCM之類的出來,
這樣其實就是兼具了國內跟國外的優點 (又有薪水又有好paper)
但你要很努力就是了)
: 5.大學時期應如何準備才能考上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一樣,你要念哪種臨醫所?分生相關的話就進實驗室,
公衛相關的話就把生統流病學好,
不要一篇文章只會看p值,
我是作分生的,所以我不太能評論生統部份,
但跟高手討論生統paper真的很刺激,
他可以一眼看出這個data這樣呈現是為了隱藏什麼weakness,
或是這個情況下潛在存在的bias有哪些,
有這種能力的人在現行paper掛帥的體制下極為吃香,
因為全部的人在投稿跟reviewer對抗時都會求他們幫忙看,
有時你想了兩三個月的東西他看兩分鐘就跟你說你這data有什麼什麼問題,
根本不能投
或是可以輕鬆的幫你把data"包裝"成有像樣子的東西
: 對不起,問題太多了,可是這些資訊還蠻難取得的
: 再次謝謝大家~!
有問題可以互相指教,我盡量回答
--
到現在還是深深的深深的愛著你
是愛情的友情的都可以
那是我心中的幸福
我知道它苦苦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7.131.236.158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