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上樑的日子,我也特別到工地現場參與,看著鋼樑緩緩升起,想起建設兒童醫院一路走來的過程,心中滿是感謝。
2014年參選市長,我提出要將新竹打造成兒童城市,兒童醫院正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政見。新竹市過去曾經連續11年是全國生育率最高的城市,新竹市18歲以下青少年及孩子約有9萬名,鄰近的新竹縣也有11萬名。佔了我們人口數的20%。
但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孩子的醫療資源都很匱乏,不僅沒有兒科的夜間急診,當然也沒有專屬的兒童醫院。
我自己是3個孩子的爸爸,能夠了解做父母對於孩子的疼惜之情。我印象很深,我還在擔任議員的時候,有一次我兒子得了腸病毒,但當時我跟我太太都還是新手爸媽,不清楚該怎麼辦。送到醫院之後,醫生跟我說,再晚一點,孩子可能會休克。當時我很自責,因為我的疏忽,讓孩子遭遇這樣的病痛。所以我擔任市長之後,就一直希望可以興建兒童醫院,讓父母不用再擔心孩子生病了該怎麼辦。
我一上任就帶著市府團隊,到台北馬偕醫院及台大醫院分別拜訪,希望整合地區醫院資源,提供新竹市夜間兒童急診服務。
接著,我們更啟動跨局處一起推動興建兒童醫院。一開始沒有地、沒有經費,到透過都市計畫的變更,及BOT的方式推動了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
106年8月,在 防疫英雄 #陳時中部長 的見證下,我們與馬偕醫院簽署了兒童醫院BOT契約。更在109年3月2日,在 蔡英文 Tsai Ing-wen 總統的見證之下,兒童醫院正式動工。
就像當天蔡英文總統當天致詞所說的一樣,「智堅所帶領的市府團隊,沒有魔法,只有想盡辦法。」
從政見到建設,一步一步實現我們對孩子的承諾。這段路雖然辛苦,途中也有無數的挑戰,但為了孩子們,我從來沒有放棄這個承諾。想盡辦法,讓守護孩子健康的兒童醫院能夠夢想成真。
今天兒童醫院上樑,我與台灣基督長老教會馬偕醫療財團法人蕭聰穎董事長、 新竹馬偕紀念醫院翁順隆院長、 三星營造股份有限公司張登金董事長彼此期許,希望明年兒童節,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能夠如期如質落成,要送給孩子最大的兒童節禮物。
就像馬偕博士所說的,「寧願燒盡,不願鏽壞」,我們也會繼續用這樣的精神來為市民服務,也期待疫情能夠早日過去。
#新竹市立馬偕兒童醫院
#全國第四座兒童醫院
#全國第一座獨立兒童醫院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9萬的網紅吃喝玩樂yuyuche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
台大兒科急診 在 烏烏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就我這幾年在診間及網路對產後媽媽的觀察,育兒的辛苦和不確定性絕對是產後壓力引爆憂鬱的主因之一。許多人在科學育兒和傳統習俗糾結 。小孩能不能喝水,半夜一直哭要不要收驚 ,醫師和長輩說的都不一樣。說好了沒有比較沒有傷害,但孩子的身高、體重、睡眠、食量都成了社群間熱議比較的數字。
而我也發現,當婦產科醫師把新生兒抱出來給父母的那一刻起,產科醫師與嬰兒的距離就越來越遠,各種育兒小技巧,知識,迷思,面對媽媽的焦慮提問,我竟然也常答不出來,總是事後惡補查資料,緊急求助兒科醫師。
為了給予媽媽全方位的知識與力量。藉著三級警戒培養起來的直播習慣,這次特別邀請到台大小兒內分泌科醫師劉士嶢一起陪爸媽聊聊關於
新生兒吃睡的疑難雜症,小孩長高、發燒一定要帶去急診嗎?我該怎麼和長輩溝通育兒觀念。希望大家藉由這次對談可除了獲得知識,也能更輕鬆地當一個快樂的新手媽媽。
#用知識擊退產後憂鬱
台大兒科急診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COVID-19 的兒科急診日記
人何其渺小 「永遠」是虛妄
作者 林思偕教授
我台中一中跟台大醫學系的學長 , 紀乃文醫師 , 在與轉移性癌症搏鬥三年後, 8月10日不幸病逝加州。
學長年少時家住在三民路上 。在台中一中的時候就很有名。他功課好 ,溫文儒雅,又彈一手好鋼琴 ,受到當年校長段茂廷的極力推崇, 在我們小學弟心中是神一樣的地位。
學長第一名畢業 ,考進入台大醫學系, 又成為書卷獎常勝軍, 且為人沉靜, 謙虛和善。 1986畢業服役兩年後, 舉家遷美。
1994 , 學長取得哈佛生化博士。1994~99,任波士頓麻省總醫院內科住院醫師。 2000年 ,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副教授。
學長專攻糖尿病致病機轉, 研究成果斐然, 教學也極其用心。貢獻傑出, 多次榮獲NIH及糖尿病基金會獎助。
2005~2019 擔任UCSD內分泌科研究員訓練計畫負責人。2014~2019 UCSD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副主任。
我和學長只有30多年前的數面之緣。他的離去, 卻予我深深的感傷。
我的人生已經過了大半,剩下的明天越來越少了。
我們勤奮工作,追求到自以為偉大的東西 , 結果覺得不過爾爾……
人何其渺小。「永遠」是虛妄的。 人對事物的熱情是短暫的。
世事變化太快。 在生命中保持一些恒久不變的老朋友情誼, 照見自己的初心, 顯得格外重要。
佐才同學曾告訴我:「 不要以為昨天如此 ,今天如此,明天也一定會繼續如此。 有時一轉身, 事情就完全不一樣了。」
「和老朋友見一次面是一次 , 次次機會都要珍惜 , 都要感恩……」
常想到該寫封謝函給朋友, 該寄出一個關懷的問候, 卻一天拖過一天, 因為自以為「更重要」的事情而耽擱了。 心想沒什麼關係嘛! 明天再說。
致使內心的愧疚感更深, 益發推遲。嘆息之間, 世界一陣天旋地轉 ,眼睛模糊了, 頭髮白了, 連花都凋謝了……
下次同學會, 我一定要把時間空出來, 用最美麗的心情赴約。
人何其渺小 「永遠」是虛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