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實面對住宿式長照機構的補助問題,避免未立案機構問題延燒
這次內湖未立案機構火災,造成三人死亡這個議題有許多可以探討的面向。
一、就行政處罰的問題來看:
因為長期照顧服務法在104年0603立法,1060603施行,所以如果是照顧失能長輩的機構,就歸屬於長期照顧服務法來管轄。以內湖這個機構的案例來看,台北市政府確實會依據長照服務法來論處。
未依長照服務法立案機構罰則6-30萬。
老人福利法在今年5月12日剛剛完成修正,並在5月27日公布實施,其中就有規定未立案機構罰則的加重(48條規定:如未立案機構提供不安全之設施設備或供給不衛生之餐飲,或有其他重大情事,致服務對象死亡,可以罰20-100萬)以及進入稽查的法律授權。
老福法的罰則明顯比較重,本會期本席也會長期照顧服務法,增列第四十七條之一,讓未立案機構的處罰以及因照顧或設施不安全致服務對象死亡,比照老人福利法的處罰金額和規定。
二、為什麼在人稱天龍國的台北市,還會有未立案機構?要滿足台北市民的需求,得再努力五十年?
台北市每萬名失能老人的床數為1262.4(每萬名老人床數160.3)。新北市為3043;桃園市為3112.5;宜蘭縣為3287.9;基隆市為1431.6。台北市不僅是在全國敬陪末座,台北市的服務量大概只能接近離島縣市。
十五年來,老人福利機構兩波設標的改變,以及高房價標高的因素,讓台北市的小型機構,少掉100家。
黃珊珊副市長,提到台北市的住宿式機構大約少4000床。這大約就是每萬名失能老人床位數增加到每萬名失能老人2000床。
台北市高房價,加上長服法新設機構,需要有比較大的人均面積(16平方公尺),和更嚴格的人力配置及建築物安全標準,造成長照業者投資卻步。
台北市政府這幾年積極推動社會住宅,確實也很積極努力長出社福設施,但台北市目前為止僅規劃新增六處全日型住宿式長照機構(有廣慈及萬隆東營區社福園區;北投長青樂活、東明公宅、萬華青年營區、內湖河濱高中公宅)。
中央也在在108年指派基隆醫院承租台北市的南港郵局來設置住宿式長照機構。
依照這種佈建速度,大約要等五十年才能滿足台北市現在的需求。何況五十年後的需求絕對不只如此。
三、長照機構收費,民眾負擔的起嗎?
台北市老人機構收費區間2.6-4.6萬;護理機構4.2-6萬。
平均收費:安養27540;養護32950;長照41416;失智53000。
公辦民營不超過3.5萬元;新成立公辦民營長照機構大約4萬。
如果內湖這個機構收費如報載在1-2萬。那絕對有需求市場。
試問,20%以下所得稅家庭,一年補助6萬,一個月五千,根本無法解決長期累積下來的照顧費用壓力。(0、5%、12%,符合資格民眾分別可領取一年最高6萬元、5萬4000元或4萬5600元補助。)
結論:我們真的要積極開始精準研議,住宿式長照機構的補助制度,並面對現階段住宿式長照機構的經營困境。否則未立案機構的問題,以及衍生的轉安置問題會沒完沒了。
完整質詢影片 https://ivod.ly.gov.tw/Play/VOD/122610/1M/N
同時也有7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hulan,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主要是依據中央今天公佈的內容 第一個是常青樂活遊的旅遊會停辦 5月十六號的開斎節會停辦 小巨蛋以及北流的大型展演活動會 延後或停辦 在醫院看病跟老人機構的部分的探視 一直延長到6月8號 畢業旅行目前是希望能夠延後到戶外教學暫停 老人共餐跟課程同時在明天暫停 那臺北市的直飲台就是和 直飲水的部分我們全...
台北市老人機構 在 吳玉琴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誠實面對住宿式長照機構的補助問題,避免未立案機構問題延燒
這次內湖未立案機構火災,造成三人死亡這個議題有許多可以探討的面向。
一、就行政處罰的問題來看:
因為長期照顧服務法在104年0603立法,1060603施行,所以如果是照顧失能長輩的機構,就歸屬於長期照顧服務法來管轄。以內湖這個機構的案例來看,台北市政府確實會依據長照服務法來論處。
未依長照服務法立案機構罰則6-30萬。
老人福利法在今年5月12日剛剛完成修正,並在5月27日公布實施,其中就有規定未立案機構罰則的加重(48條規定:如未立案機構提供不安全之設施設備或供給不衛生之餐飲,或有其他重大情事,致服務對象死亡,可以罰20-100萬)以及進入稽查的法律授權。
老福法的罰則明顯比較重,本會期本席也會長期照顧服務法,增列第四十七條之一,讓未立案機構的處罰以及因照顧或設施不安全致服務對象死亡,比照老人福利法的處罰金額和規定。
二、為什麼在人稱天龍國的台北市,還會有未立案機構?要滿足台北市民的需求,得再努力五十年?
台北市每萬名失能老人的床數為1262.4(每萬名老人床數160.3)。新北市為3043;桃園市為3112.5;宜蘭縣為3287.9;基隆市為1431.6。台北市不僅是在全國敬陪末座,台北市的服務量大概只能接近離島縣市。
十五年來,老人福利機構兩波設標的改變,以及高房價標高的因素,讓台北市的小型機構,少掉100家。
黃珊珊副市長,提到台北市的住宿式機構大約少4000床。這大約就是每萬名失能老人床位數增加到每萬名失能老人2000床。
台北市高房價,加上長服法新設機構,需要有比較大的人均面積(16平方公尺),和更嚴格的人力配置及建築物安全標準,造成長照業者投資卻步。
台北市政府這幾年積極推動社會住宅,確實也很積極努力長出社福設施,但台北市目前為止僅規劃新增六處全日型住宿式長照機構(有廣慈及萬隆東營區社福園區;北投長青樂活、東明公宅、萬華青年營區、內湖河濱高中公宅)。
中央也在在108年指派基隆醫院承租台北市的南港郵局來設置住宿式長照機構。
依照這種佈建速度,大約要等五十年才能滿足台北市現在的需求。何況五十年後的需求絕對不只如此。
三、長照機構收費,民眾負擔的起嗎?
台北市老人機構收費區間2.6-4.6萬;護理機構4.2-6萬。
平均收費:安養27540;養護32950;長照41416;失智53000。
公辦民營不超過3.5萬元;新成立公辦民營長照機構大約4萬。
如果內湖這個機構收費如報載在1-2萬。那絕對有需求市場。
試問,20%以下所得稅家庭,一年補助6萬,一個月五千,根本無法解決長期累積下來的照顧費用壓力。(0、5%、12%,符合資格民眾分別可領取一年最高6萬元、5萬4000元或4萬5600元補助。)
結論:我們真的要積極開始精準研議,住宿式長照機構的補助制度,並面對現階段住宿式長照機構的經營困境。否則未立案機構的問題,以及衍生的轉安置問題會沒完沒了。
完整質詢影片 https://ivod.ly.gov.tw/Play/VOD/122610/1M/N
台北市老人機構 在 hulan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主要是依據中央今天公佈的內容
第一個是常青樂活遊的旅遊會停辦
5月十六號的開斎節會停辦
小巨蛋以及北流的大型展演活動會
延後或停辦
在醫院看病跟老人機構的部分的探視
一直延長到6月8號
畢業旅行目前是希望能夠延後到戶外教學暫停
老人共餐跟課程同時在明天暫停
那臺北市的直飲台就是和
直飲水的部分我們全面先暫時停用
那另外人流比較管制的部分
畢業典禮我們採取線上的辦理
那電影院的部分
我希望他能維持梅花座跟
100人以下的空間
裡面限制在100人
那大眾運輸人我們希望全面
禁止飲食以及我們親子館的活動
目前為止我們希望他控制在100人以內
其他的還有一些相關的細節我們會在
檢視我們的 sop
在一個一個個案的部分來做公告
那比較重要還有一個是校園的
開放也會暫停
那其他的部分就是會考的
資訊會比較複雜
所以明天早上教育局會做說明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y7rDh0zdaOA/hqdefault.jpg)
台北市老人機構 在 林穎孟 迎夢台北大安文山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9月內湖安養中心大火,台北市社會局被咎責沒有清查歇業安養機構,因此本次調查結果中老人福利科以及社工科主管被列入懲處名單。我在民政部門質詢表示基層人員有缺失,有可能是訓練不足等等因素造成,然而督導人員的責任更為重要。同時也要求社會局長針對訪視人力作出檢討。
社會局長周榆修表示中央有新增人力給社會局,但同時新增業務也增多,目前的平均每位社工訪視人數為274人,現在有做出三級分流,預計與民政局一起合作,將0-2類的長者於11月底訪視完畢,同時也會再跟中央爭取人力,並檢討怎麼提升訪視人力的工作素質。
我進一部針對內湖安養中心大火事件詢問民政局的行政清查結果。民政局長藍世聰表示只有發生大火的機構沒有被如實訪視,主因是承辦人遺漏此戶,負責督導的課長列入懲處名單。對此我重申督導人員的責任,並且因為此案為跨局處的業務,要求社會局與民政局應協力檢討監督。另外調查報告中提及社工會向長輩宣導利用網路通報非法機構,我對此建議民政局應利用較簡易的方式向長輩宣導,例如利用簡單的數字建立通報專線,通報過程便利,也方便長輩記憶。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06KyGdOiC9Q/hqdefault.jpg)
台北市老人機構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本集主題:「邊緣人格──以愛為名的控制,被恐懼綁架的人生 」介紹
訪問作者: 李訓維 心理師
內容簡介:
那些在你我周遭,令佛洛依德無從解釋的狀況,精神科醫師、心理師最不知如何面對的個案。
對外在環境充滿恐懼、焦慮、憂鬱、沒安全感,
卻為了擁有關係不擇手段,渴求一份刻骨銘心的愛。
你認識這樣的人嗎?或者,他就是你家人?
他們的生命充滿著壓抑與恐懼,
一會逃避,一會疏離,一會渴望愛與親密。
因為對人總是防衛、猜忌、控制的態度,
讓他們長期處在痛苦與煎熬中……
恐懼、焦慮、不安,辛苦的他們,都是「邊緣型人格」。
▍與其說是疾病,不如說是狀況:
‧他愈愛你,愈想控制你,寧願威脅也不相信溝通
‧他總是非黑即白,愛你刻骨,瞬間恨你也入骨
‧他的感情與信任不能累積,傷害自己,也讓對方痛苦
‧他總是不斷委屈抱怨,受害的角色希望有更多同情
作者簡介:李訓維
一名有著社工魂的諮商心理師,現為點亮心燈諮商中心所長、台北市諮商心理師公會副理事長、基隆學生諮商中心督導、松德醫院外聘督導、利伯他茲基金會外聘督導、華梵大學兼任諮商心理師。
希望透過心理治療,為社會帶來改變與正向連結,因此曾任社工,也帶領過義工訓練與專業助人團隊,是心理師與社工的訓練督導。曾在醫院、企業、大專院校、國高中、小學、社福單位、老人安養、安置機構、監獄、法院從事心理諮商工作。
始終認為心理學專業應該要更親民、更易於理解和應用,因此立志推動心理學普及,於二0一七年開設點亮心燈諮商中心,希望讓大眾更容易被心理學概念服務。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gbGx-nfXHRY/hqdefault.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