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怡君議員質詢敬老卡480點點數全數使用完畢的長者五年來不到一成,行動不便的長者看得到吃不到,陳怡君建議將門診掛號費納入使用範圍,落實照顧需要醫療的長輩!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台北市長者5至7月外出使用敬老與愛心卡搭車次數銳減,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表示,打算將省下的約4億元回饋給長者,讓每位長者多出1500元儲值金,可到使用悠遊卡的店家、通路消費。不過,台北市議員陳怡君整理近五年敬老卡使用情況發現,每個月480點都用完的比例相當低,連2成都不到,健康的長者都無法全部用完,更何況行動不便的長者,因此她建議市府擴大敬老卡使用的範圍,讓長者就醫時的門診掛號費也能支付,落實照顧真正弱勢需要醫療的長輩。
為鼓勵長輩出遊,台北市政府提供給65歲以上長者申請敬老卡及愛心卡,每月有免費480元點數,供長輩持卡搭乘捷運、市區公車,以及到各游泳池、運動中心等場館消費,依1點1元方式扣款,受到不少長輩們歡迎。
不過,台北市議員陳怡君整理近五年敬老卡使用情況發現,107年敬老悠遊卡發卡量近43萬,將480點全部使用完的只有37,188人。108年度敬老悠遊卡發卡量近45萬,將480點全部使用完的只有44,520人。109年度敬老悠遊卡發卡量近47萬3,將480點全部使用完的只有44,584人。依每年度使用最高及最低的比例看來,將480點全數用完的長者不到一成。
有鑑於此,陳怡君認為市府應想辦法「活化敬老卡」,除了交通及增加場館供民眾使用外,也應想辦法擴大敬老卡使用的範圍。她表示,目前的交通及場館多是提供給健康的長者,但對臥病在床或行動不便的長者,根本就用不到,變相剝奪他們的權利,市府應思考「如何確保這480點都能用在這些不良於行的長者身上」,因此她建議擴大敬老卡使用的範圍,讓長者就醫時的門診掛號費也能支付。
此外,這次柯文哲市長一次發給1500元儲值金,長輩可持卡到有使用悠遊卡的店家及通路消費,未來也應考慮擴大敬老卡的使用範圍,如開放長者使用敬老卡購買餐食等,讓長輩在家庭未能提供炊食之際,也能便利長者至超商買便當,讓點數全數用在長者身上。
同時也有5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170的網紅黃珊珊,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北市AZ疫苗接種 昨晚台北市政府收到中央配發的7萬劑疫苗,其中1.2萬劑為中央寄存,剩餘的5.8萬可以提供施打。但是,這波施打名單中,包含 #第一到三類未接種第一劑的人員、#長照機構、#洗腎中心、#85歲以上長者 及 #65歲以上原住民,從 #明天早上八點 就能開放網路預約! 雖然昨晚才知道疫...
台北市政府 敬老 在 陳美梅 議員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社會局、法務局工作報告和質詢)反應問題如下:
今天是社會局、法務局工作報告,美梅就「疫情期間敬老愛心卡點數沒有使用到相關的配套措施」、「疫情期間各人民團體會員大會開會問題」、「有關於托育中心增加問題」、「房屋買賣和租賃的糾紛問題」提出質詢。
首先訊問社會局鄭局長,疫情期間桃園市區公車運量大減,在三級警戒前每月約300多萬到435萬人次搭乘,今年5月本土疫情爆發後掉到254萬人次,6月下跌最慘僅剩49萬人次,許多長者持敬老愛心卡,因疫情不敢出門,相對也減少敬老愛心卡福利點數使用。
台北市因搭乘捷運民眾減少,台北市補償敬老愛心卡每卡1500元,作為小額消費使用,補償點數不限制搭乘捷運,可以到超商購物或搭乘台鐵。
要求桃園市政府的敬老愛心卡也可以比照台北市政府的方式,作為疫情期間長者不敢出門的補償,也能促進桃園的商業消費。
疫情期間因為三級和二級管制時有相關人數的限制,對於有些人民團體要召開每年度的會員大會有所影響,目前社會局有哪些相關的配套措施?
這幾年陸續有新增設托育中心,但桃園區還是有些不足够的地方,像是中路重劃區內入住的人口持續增加對於托育中心和幼兒園的需求增加,請社會局和教育局能在適合的地點能增加新的托育中心和幼兒園。
請問法務局周局長,目前常遇到房屋買賣和租賃的糾紛,對於市面上的相關的合約是否都符合最新版本住宅租賃契約?
#中路重劃區
#托育中心
#敬老愛心卡
台北市政府 敬老 在 NOWnews 今日新聞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好多優惠看的霧煞煞~大家記得先研究好,免得錯過優惠!
-
巷仔內看政治⏩ https://bit.ly/2DfrMq5
#五倍券 #悠遊卡公司 #悠遊付 #優惠
台北市政府 敬老 在 黃珊珊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北市AZ疫苗接種
昨晚台北市政府收到中央配發的7萬劑疫苗,其中1.2萬劑為中央寄存,剩餘的5.8萬可以提供施打。但是,這波施打名單中,包含 #第一到三類未接種第一劑的人員、#長照機構、#洗腎中心、#85歲以上長者 及 #65歲以上原住民,從 #明天早上八點 就能開放網路預約!
雖然昨晚才知道疫苗的配送時間,台北市今天下午也立刻出動疫苗機動接種隊,任務第一站就前往浩然敬老院,希望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完成這次的疫苗任務!
必須跟大家說明,台北市75歲以上的長者大約有19萬人,但這一次從中央配發下來的疫苗,台北市只拿到5.8萬劑,若要替所有75歲以上的長者施打,這樣的疫苗劑量確實還差非常多,所以我們也要向長輩們說聲抱歉,必須從『85歲以上』優先接種,未來若有更多的疫苗配發下來,我們也會陸續安排接種時程。
最後,還是要拜託各位年輕的朋友,今年的端午節假期,記得要幫家裡的長輩上網預約疫苗接種,希望大家多多幫忙!
📍台北市COVID-19疫苗接種預約系統:https://booking.health.gov.tw/

台北市政府 敬老 在 姚文智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台北市的老化指數是六都第一名,預計四年後就將邁入超高齡社會,面對這樣的考驗,我們的政府準備好了嗎?去年中央政府補助台北執行「長照2.0」計畫經費6.55億元,台北市政府卻因未執行而繳回3.38億元,執行率不到5成,排名六都之末。柯文哲他準備好了嗎?
銀髮長照政策必須要跟上速度與需求,而不是在強行推動成效低落的政策。政府要展現積極態度,透過都市更新的過程,讓相關的服務與場域一併規劃,加速化、社區化、居家化,讓政策貼近生活,讓台北更多溫暖。

台北市政府 敬老 在 黃珊珊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柯市府四年成績單
有哪些還沒完成?又有哪些是未來要做?
這是柯市長這屆任期最後一次總質詢,本質詢組總結柯市長這四年的施政表現,第一年:跌跌撞撞,市府出包連連、新任政務首長或學者適應不良、只好靠事務官救火!第二年:佈滿荊棘,五大案雷聲大雨點小,政策形成過程未竟周延,影響市民信任度,尤其是大巨蛋。第三年:漸入佳境,世大運成功舉辦凝聚台灣人心,民調支持度回升!第四年:穩健務實,厭惡藍綠對決與意識形態治國的台北市民依然願意支持沒有私慾的市長。
從70%高滿意度掉到四成,到世大運成功凝聚台灣人心、白綠分手、到成為台灣最大尾,市長創造台灣政治奇蹟,從沒有一個人掉下去可以再爬起來,這場變革,還在持續發生!
台北市長柯文哲成為民調支持度最高的台北市長候選人,在於執政沒有私慾或私利,沒有政黨的包袱或壓力!
台北市政府四年來做了很多以前做不到的事,公務員累壞了,城市進步了!
但是,我們還是要監督,柯市長四年來有哪些事情還沒完成,或是外界有所質疑還沒說清楚的?又有哪些是這四年已經完成的政績?以及未來四年本質詢組期望柯市長要做的事,這三個面向將是這次總質詢的重點。
黃珊珊議員表示,所謂五大案,大概只剩下大巨蛋了,其他三創、松菸、雙子星以及美河市都有一定進展,但還是有很多人在外面說三道四,市府應該提出完整的說明。就拿松菸來說,柯市長上任以後重啟談判,營運權利金自104年9月10日起,每年增加645萬元,另外再爭取到一項文創回饋金,104~107年這四年約增加1368萬元。清楚的說明以釋眾疑。尤其是大巨蛋,現在都依市府要求的方式進行中,通過審查就同意建照變更,沒通過審查就不可能復工,現在施工的部分是法院裁定同意施工的,不是市政府偷跑,這一點可以說得更清楚一點。
再來就是柯市長這四年做了哪些事。老實說,這四年我們質詢組提出不少市政建議,而市府大部分也幾乎都完成:
1. 行動支付繳納停車費,可以省下大筆手續費
2. 幫市府找公宅用地,許多機關用地解編已規劃為公宅、
3. 要求訂立更合理的公宅租金補貼政策,從健康公宅開始適用新的租金補貼,健康公宅最低每月6110元、興隆公宅最低每月2100元就能入住、
4. 增取私幼補助擴大到3歲,107學年度開始每學期補助13660元、
5. 增取圖書分館康寧分館,確認落腳康寧所後方空地、
6. 敲定雙北吃到飽月票1280元,並要求推廣記名保障市民權益、
7. 要求捷運車站編碼,讓外國及其他縣市旅客更方便、
8. 推廣臨時托育與假日托育,讓父母有喘息時間、
9. 拆除公安海砂屋,讓苦等10多年的聯邦合家歡終於動工、
10. 麗山國小、胡適國小電塔遷移等。
以上幾乎全部完成也落實了!
黃珊珊議員指出,這近四年來市府其實很認真地幫很多議員解決了很多事,這部分有很多外界都不清楚,市府真的需要在宣傳上多用點力。
但還是有一些美中不足的,就是這屆任期內,柯市長還沒做到的有哪些?
1.內湖焚化廠除役的問題,在市長剛上任之初就曾帶著市長、環保局長以及附近幾個里長,到焚化廠內聽取簡報,就目前台北市垃圾減量有成的狀況下,是有條件讓台北市從三座焚化廠降為兩座。而內湖焚化廠是最老、焚化量最少的,如果除役後,現地可以規劃為環保生態公園。關於這個建議,市長在這屆還沒有答案!
2.民生汐止線也是。在上次總質詢中,市長及捷運局曾諾會在年底前完成民生汐止線市區段以及替代路線的環評作業,接下來就是何時送中央核定路線。另外在8月31日市長也敲定東環段將走瑞光路這一方案,也宣示希望能在2021年動工。黃珊珊議員表示,民生汐止線能否在2021年前完成路線核定以及動工,市長也要給個答案!
3.還有就是內湖三總對面的6座球型瓦斯槽。這個問題也是柯市長上任之初就提了,市長也要求產發局針對安全性及替代方案進行評估。但結論就是安全沒問題,遷移的話,大台北瓦斯要花很多錢,所以就這樣又擺在內湖3年多。問題是這六座球型瓦斯槽是屬於大台北瓦斯,而大台北瓦斯又沒有供應內湖地區,為什麼其他行政區瓦斯供應商的儲氣槽要放在內湖?黃珊珊議員表示,大台北瓦斯之前在光復北路也有一座球型儲氣槽,1998年市長選舉時,黃大洲市長政見之一就是遷移光復北路的瓦斯槽,雖然黃大洲市長沒當選,但繼任的陳水扁市長繼續協調,終於在他任內把光復北路瓦斯槽搬走。柯市長,你能比照陳水扁市長魄力,也協調大台北瓦斯把內湖這6座瓦斯槽也搬走嗎?
4.另外就是敬老卡以及愛心卡的擴大使用。以目前敬老卡實際使用狀況,每個月把480點用光的比例大約只在10%,雖然政策的目的是在鼓勵老人家出來走動,但不可諱言有些老人家根本就走不動,套個廣告詞「我為什麼不願意走,我雙腳都麻了是要怎麼走」,柯市長一直強調每個月有480點,每年5760點,遠比重陽敬老金好,對這些老人家來說無感的。據了解,敬老卡部分開放小額使用仍在研議中,年底前應無法完成相關配套作業。但,至少開放運動中心這可以先做吧。雖說目前12區運動中心有開放公益時段給老人家使用,但老人家非公益時段難道就不能使用運動中心嗎?敬老卡也能在運動中心使用,不正是符合鼓勵長者出來走動政策目的。
5.至於愛心卡也有同樣480點使用率不高的問題。尤其是愛心卡搭公車能扣點、搭觀光巴士能扣點、搭愛心計程車能扣點,卻不能扣抵搭捷運與復康巴士,這邏輯是說不過去的。況且北市府還編列預算補貼身心障礙者停車優惠,以路邊停車為例,前四小時免費。沒道理政府預算補貼開車出門的身心障礙者或陪同者停車優惠,卻要求身心障礙者如果要搭乘大眾交通工具,只能搭公車,不能搭捷運,否則沒補貼。愛心卡開放扣點搭捷運何時能上路呢?
最後則是柯文哲市長如連任成功,未來四年應該做些什麼?
本質詢組有幾點建議---
一、都更加速。東、西區門戶計畫基本架構都已完整,剩下的就是更細部的執行計畫。尤其是在東區門戶計畫中的「產業生活特定專用區」,自細計通檢案公告實施日起6年內須向市府提出都市更新事業計畫報核,逾期則回復至原工業區。因此這部分目前是訂有落日條款的,產專區專案工作站責任重大,要盡到說明、溝通以及釘緊進度的責任。
二、捷運路網進度。捷運南北環、東環段以及民生汐止線,相關可行性研究報告、綜合規劃作業以及環境影響評估、路線核定等,都要跟時間賽跑,才有機會在下個四年有個眉目。
三、住宅政策。柯市長在興建公宅的同時,更應照顧到經濟更為弱勢族群排隊等候的出租國宅。台北市有一批苦苦等候出租國宅的市民,平均等一個出租國宅都要等個七~八年,好不容易終於等到了,卻讓承租戶傻眼,不僅租金沒有比公宅便宜到哪裡,屋內不但沒有任何家具,還毀損老舊,跟公宅完全天差地遠。
(萬美出租國宅) (興隆公宅)
萬美出租國宅 興隆公宅
23坪6400元,管理費550元 24坪最低9300元(含管理費)
32年房子 剛完工
租期最長12年 租期最長6年
沒家具
衣櫃、窗簾。淋浴設備、免治馬桶、洗臉臺、化妝鏡、毛巾架。廚具、流理臺、抽油煙機、瓦斯爐。鞋櫃、曬衣架、燈具。
試問一下柯市長,如果是你會選擇哪一邊?
黃珊珊議員表示,過去的確因為出租國宅租期最長可達12年,市府希望由租客自備家具,但時代在變,市府的住宅政策也應該跟著改變。柯市長應該趁此機會好好重新整理一下台北市現有的出租國宅,至少從現在起也應比照公宅提供一些基本的家具。(以前的陋規、柯市府不該延續)
四、下一個世大運或國際活動?
台北有很多重大建設,硬體設備不斷興建、但是更需要的是人心的凝聚,體育賽事或國際性的活動,可以帶動產業發展與商業活絡,最重要的是讓世界看見台北,台北走向世界,世大運爭取多年才成功,市長下一個四年將為台北市爭取甚麼振奮人心的活動或賽事,需要市長好好思考及規劃!
五、台北未來的電力需求檢討?
內湖山區紅白相間的高壓電塔已經蓋好很久了,到現在核四不
商轉、松湖變電所未興建,那些電塔之間沒有任何電線相連,
國際友人笑稱台北真進步,有高壓電塔沒有電線,以為我們的
電力是無線傳送!不但破壞台北市山區景觀,數十年前規劃的
電力設施與路線應該重新調整,市府應善用自己的權力,對於
台北的電力設施配置徹底檢討,如果沒有電力運輸的需求,要
這些高壓電塔何用?
台北市長應該站在101大樓頂端俯瞰這座城市,心中有一個主要的計
畫,再落實在每一個行政區的都市計畫,進一步引領這座城市的區域發展,台北除了讓市民安居樂業以外,還需要與世界其他城市競爭,台北居本不易,本質詢組希望在剩下的80多天裡能看到柯市長提出更多未來四年的規劃,尤其在開創商機能有更多著墨,畢竟不管東西區門戶計畫多成功,如果沒有國際投資與商業活動支撐著,一切努力也會被打了折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