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8“財經火線”專題(文字版)
台灣出口連7黑,但自行車產業出口金額卻是逆勢成長,台灣的中小企業究竟是怎麼做到的,請看今天的財經火線。
從一部電影(破風)可以看見台灣,自行車、導航機、選手服裝,Made in Taiwan。
商發院商發所副所長朱浩:「自行車也好或者是相關器材也好,像我們在運動時候所穿的這些服飾,怎麼樣去排汗,有沒有些適當功能,像這部分台灣很多業者其實非常好的。」
相較於近7個月來整體出口的連7黑,自行車產業都是正成長。
自行車廠總經理楊博文:「台灣是自行車車架最大的生產供應鏈,從以前生產鋼材鋁材到碳纖維,都是源源不斷引用很新的材料,讓車架越來越輕量化。」
代工講求低成本,產業也開始不斷外移,但位在台中大甲的這家自行車製造廠,選擇將高階產品留在台灣。
自行車廠總經理楊博文:「我們對研發創新這塊滿重視的,即使我們有很多產能都移往中國,可是我們在台灣這邊還是不斷創新,不斷開發新產品,所以我們現在工廠營收反而還比以前往外移那時候高。」
要增加營收,就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附加價值。
中經院台灣經濟所魏聰哲博士:「一開始幾十年前從OEM代工,他給你設計圖你就幫他代工,慢慢轉向自己提案,後來覺得你品質不錯,你有些初步設計能力,慢慢把設計工作也交給你,後來變成主動提案。」
蘇開建所帶領的公司,原本是製作電腦鍵盤,但因為熱愛騎車,開啟了另一個商機。
智慧自行車總經理蘇開建:「我們結合把馬達電池,智慧型手機IT相關知識轉到腳踏車來。」
台灣的電動自行車出口從2013年的3.7萬輛,到2014年已經成長到6.6萬輛,幅度高達77.98%。
智慧自行車總經理蘇開建:「我們是覺得Made in Taiwan對我們來講很重要,所以我們積極把生產線設在台灣,用好的台灣零件供應鏈,加上我們原來的技術,以台灣為立足點。」
將傳統優勢與科技做結合,台灣製造不再只是物美價廉,而是以品質取勝,將是台灣扭轉出口劣勢的重要機會。(民視新聞綜合報導)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