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證醫學的理念:養卵的醫學證據 >
各位好
我是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
身為一個臨床醫師
身為一個大學講師
身為新光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
我非常注重「實證醫學」的觀念。
-
所謂的實證
在於將所有的醫學措施
都用科學的方式加以驗證。
-
比如說
某一種成分的保健食品
或者使用的某一種成分的藥物
是否真的能夠提升試管嬰兒的懷孕率?
-
實證醫學的觀念很簡單
我們需要年齡、卵巢條件相近的兩群人
一組有使用這個成分
一組沒有使用
然後兩組人去接受試管嬰兒療程
再去驗證是否能夠得到懷孕率的顯著提升?
這樣,叫做「實證醫學」。
-
比如說,
收集一群精子活動力1%的夫妻,
我們分成三組
一組繼續嘗試自然懷孕
一組接受人工授精
一組接受試管嬰兒 + 顯微注射
然後我們發現
最終懷孕率:試管嬰兒 (遠大於) 人工授精 (約等於) 自然懷孕
所以我們證明了:
在精子只有1%的活動力情況下,
試管嬰兒的懷孕率顯著的上升
而人工授精並沒有比自然懷孕有效
-
這樣的臨床試驗過程
叫做「實證醫學」
-
所以每次你問我
李醫師你相不相信中醫?
李醫師你相不相信免疫?
李醫師你相不相信平躺?
李醫師你相不相信自然殺手細胞(NK)?
李醫師你相不相信....(以下省略一萬字)
-
我很直接的回答妳
我相信:「所有有實證醫學證據的東西」
至於沒有實證醫學證據的東西
我只能說:「目前沒有證據,至於是否真的有效,或者是否真的無效,我無法回答。」
-
如果你要問我相不相信某件事
那就是要提出某一種成分或配方
接受標準的臨床試驗後
再比較看看是否有得到比較高的懷孕率
-
如果真的有效
我當然就相信。
-
比如說:
肌醇於多囊患者的應用
DHEA於早衰患者的應用等等
這些
是屬於有實證醫學證據的保健食品
所以我會推薦。
-
《養卵聖經》這本書
就是將「養卵」相關的所有保健食品
做一個全面的臨床證據的回顧
並翻譯成中文
再經由國內外眾多知名不孕症專家的審定後出版的
算是坊間數一數二有醫學證據的書籍了。
所以我推薦給大家。
-
“實證醫學是我們醫師有別於詐騙集團、電視購物、或者求神拜佛的不同所在。”
“不孕症的治療是一件非常嚴謹的科學問題。”
“我始終堅持實證醫學的理念,時時更新最新的實證醫學證據,並依此最大化我的試管嬰兒懷孕率”
-
“與其花很多冤枉錢買各式各樣療效不明的產品,不如買本書,好好的閱讀一遍。”
“另外,我李某人自感榮幸,能與台北王院長、中台李天王、台中小天王等知名不孕症權威出現在同一個推薦欄中。”
-
以下為我為這本書撰寫的推薦序,提供所有好朋友參考
-
<養卵聖經:李毅評醫師推薦序>
-
養卵聖經,原作 < It Starts with the Egg: How the Science of Egg Quality Can Help You Get Pregnant Naturally, Prevent Miscarriage, and Improve Your Odds in IVF>是一本2014年,由澳洲的麗貝卡·費特(Rebecca Fett)女士,費盡苦心所完成的作品。費特女士擁有澳洲雪梨大學的分子生物技術與生物化學學位。由於本身也是一位不孕症患者,也是一位試管嬰兒療程的接受者,跟大部分的試管嬰兒療程患者一樣,她也是在療程前吃了各式各樣的養卵保健食品,希望能夠提升卵巢功能與試管成功率。
-
不孕症已經是國安級的重大問題,面對台灣即將迎接而來的試管嬰兒補助計畫,儘管費用大幅下降,但每一位夫妻在試管嬰兒療程中所承受的身心煎熬,仍是極為巨大的。畢竟,每一隻挨的針,都是會痛的。
-
如果可以提升試管嬰兒的成功率,無論多麼荒謬的事情,都有很多人再嘗試著。當然啦,收集好運棉、貫通石、金鏟子、祭拜各地祝生娘娘等等,這些都屬於人之常情。但是,各式各樣號稱助孕的保健品,是否還要像神農一樣親嚐百草呢?這樣全盤接受的作法,不只耗費大把的冤枉錢,更是有可能對自己的健康帶來負面的影響。這樣的試管迷思,這樣的備孕保健品的濫用,舉世皆然。
-
為此,費特女士才會以蒐羅了各種的實證醫學資訊,蒐集成冊,出版了這本《養卵聖經》。柿子文化出版的謝汝萱編輯,為了幫忙台灣廣大不孕症患者,將這本書翻譯為繁體中文版,讓更多不孕夫妻無論是在自然懷孕還是人工或試管,都能夠有更好的備孕準備。
-
書中大量引用了許多最新的實證醫學證據,比如說DHEA、維生素D、Q10、肌醇等各種保健食品的正確使用方式,也詳盡的說明了各種保健食品適用於哪些類型的病人。畢竟,道聽塗說、胡亂服用,就會出現明明是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患者,本身已經是雄性素過高的體質,卻因為誤解而拼命服用更多的DHEA(脫氫異雄固酮),這樣反而加重了自己的男性荷爾蒙過高的問題,不但不會提升卵子品質,反而對自己的多囊控制有不良影響。
-
這是很難得的一本書,備孕養卵的書籍千百本,這是少數具有明確實證醫學證據,並清晰好懂得一本書,適合所有即將接受試管嬰兒療程的夫妻。
婦產科 李毅評醫師
-
~ 威廉氏後人 – 李毅評醫師 ~
試管嬰兒懷孕成功率計算器 : https://haveababy.tw/predict/
粉絲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mrwilliams999
個人網站 : https://haveababy.tw/
Instagram: https://www.instagram.com/mr_williams_li/......
-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9萬的網紅Smart Trave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00:00 開始 03:46 今晚節目內容 06:46 與波叔家族成員, 識於微時 08:11 鄧成波成功之路 18:50 波叔少年時代 21:02 開始涉觸房地產 25:12 禾稈冚珍珠 43:56 2009年機遇再來 59:13 Jeff Chan 陳積榮 #娛樂八卦 #陳積榮 #鄧成波 #...
友康 中醫 痛症治療中心 在 中醫爸B - 馬琦傑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爸媽學習幫助小朋友舒壓解鬱的食療
來緊開學,👧🏻🧒🏻小朋友可能承受新的壓力,又未懂得處理,擔心學業👓也擔心父母的期望,無形中做成壓力;不要以為小朋友不會有情緒病😔甚至抑鬱,其實,只是未必似大人咁容易被察覺。
希望各家長早少少注意小朋友的精神健康!⛱
👀如果你的小朋友成日講,「我好攰」「我錯」「我唔想出去,可以留係屋企」⋯加上持續的精神倦怠、頭痛、失眠、健忘、易受驚嚇等症狀,都是一些我們值得關注症狀。
💥發病原因是持續的緊張心情和長期的內心矛盾等因素,使神經活動過程長時間處於緊張狀態,超過神經系統的耐受程度,就容易發生神經衰弱甚至抑鬱。
🌈在中醫理論中,「心主神明」,因此與「心」闗係密切。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要造成「抑鬱」不是短時間造成,治療亦不是一天半天可以治癒。因此可以通過針灸,按摩及中藥來調理病患。
👩🏻👨🏻👧🏻🧒🏻當然走父母能與小朋友從小建立一個良好的關係,❤️❤️會互相傾訴每天發生的事情,令小朋友知道有什麼事都可以先找父母,與家人一起正面面對,是最好的良藥!當然亦可透過社工作行為治療。
介紹以下3款放鬆心神的食療:
❤️之前教過「绿茶米奶」都有助舒緩心情
🍵安神養陰粥
針對症狀:心煩易怒、唇乾舌燥、健忘耳鳴等
材料:北沙參 2錢、玉竹 2錢、花旗參 1錢、白米 適量、水 適量
造法:將藥材加入清水煲1小時後,去渣、再加入白米煮成粥即可
☕️健脾寧心茶
針對症狀:精神倦怠、心悸難眠、胃口欠佳、大便稀溏等
材料:太子參 2錢、炒白朮 1錢、桂圓肉 2錢、合歡花 2錢、炙甘草 1錢、水 適量
造法:將藥材加入清水煲1小時後即可
以上用量適合3歲以上小朋友和對以上藥/食物無過敏者。
💥注意:
1.有感冒症狀不宜服用。
2.平素少吃煎炸油膩及刺激性食物
3.症狀太複雜,建議找可信任的中醫把脈面診以診斷證型,再作針對性治療。
👉🏻小朋友成長關鍵-食得、瞓得
❤️不再脾虛腎虛,有助長高長肉
即冲紫淮山👉🏻👉🏻 https://bit.ly/33A9l9h
黑豆穀物粉👉🏻👉🏻 https://bit.ly/3fyIi3y
❤️助孩子穩定情緒,放鬆心情
養肝綠茶粉👉🏻👉🏻https://bit.ly/3gInB7s
有機麥芽糖👉🏻👉🏻https://bit.ly/3rY9RZB
MCT oil 有機椰子油中鏈油 355ml👉🏻👉🏻
https://bit.ly/3sd11r7
有機亞麻籽油236 ml👉🏻👉🏻
https://bit.ly/2VOZD1Q
❤️睡得好是長高關鍵,提升睡眠質素
沉香茶︰https://bit.ly/3rSOEiw
沉香手串︰https://bit.ly/3qusJho
#暖養孩子 #暖養飲食 #由細做起
#發育 #幼兒 #健康飲食
如果大家都想得到第一手健康寶寶療理資訊,請加入中醫爸B - 馬琦傑醫師👶🏻健康寶寶資訊谷,一齊育成健康寶寶!!
加入健康寶寶資訊谷鏈結
https://chat.whatsapp.com/FywtZ0Ah8b49wkzNRe7APp
訂閱我的 YouTube Channel:
https://bit.ly/2LAlMeQ
友康 中醫 痛症治療中心 在 香振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16,7歲打甲組打到36,7,全身冇一處全整
十字韌帶報銷, Achilles 撕裂,50肩,網球踭,長期腰痛🥲
退役後都離開唔到籃球🏀
就算疫情封場封框我地都會keep住做體能,行山等
廿年運動員生涯除了籃球技術,經驗了得外, 對運動創傷亦甚為了解,每次受傷後都認識很多物理治療師朋友
但以為唔打就會唔痛,點知舊患若隱若現
以前做衝擊波,超聲波, 針灸呢啲家常便飯
今次竟然先以中醫辨症, 再配合儀器治療。
感覺好新鮮。
望聞問切後,醫師有叫我改下飲食習慣
想從治標外更先做到治本
接住做熱頻及磁頻治療, 將甘多年啲傷患勞損
修理一下, 做完後明顯痛楚減少左
醫師話要學識保養先可以行得更遠💪🏻
承你貴言
誠意介紹比朋友🤙🏼
Thanks 健一中醫健康管理中心
#健一中醫健康管理中心
#中醫3R痛症治療
友康 中醫 痛症治療中心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00:00 開始
03:46 今晚節目內容
06:46 與波叔家族成員, 識於微時
08:11 鄧成波成功之路
18:50 波叔少年時代
21:02 開始涉觸房地產
25:12 禾稈冚珍珠
43:56 2009年機遇再來
59:13 Jeff Chan 陳積榮
#娛樂八卦 #陳積榮 #鄧成波 #SmartTravel #鄧成波離世 #傳奇舖王 #享年88歲 #霓虹光管學徒 #百億地產王國 #鋪王鄧成波 #生財之道 #藝人 #肺癌 #終年38歲 #2021年11位演藝界名人離世 #是日娛樂名人新聞重點推介
【空姐爆料】系列, 專業人士、家庭主婦、OL、行政人員、男士、傳媒亦喜歡報導我的呢個 #SmartTravel, 可以滿足你 #娛樂、輕鬆、#剝花生 #旅遊資訊 #平吃買玩 #各地文化, 要睇梗係睇原汁原味, 你係咩人就會支持返咩嘅youtuber, 國際華人傳媒, 最喜歡報道Smart Travel
https://youtube.com/playlist?list=PLhKZNoNE4iEf-Rsl1fa8Um8aY2Yl86Q95
大家可以透過Payme, 支持下我, 打賞打賞鼓勵鼓勵:
https://payme.hsbc/smarttravel
?合作邀約請洽
gold7778@gmail.com
https://www.instagram.com/gold7778t/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資深投資者鄧成波家族公布,鄧成波於2021年5月14日中午,在一眾家人陪伴下於養和醫院安詳辭世,享年88歲。家人將秉承鄧成波遺志,同心合力發展家族業務,並為國家、為社會積極貢獻。
鄧成波的家人今日發聲明,指鄧一直奉行「高瞻遠矚,刻苦勤儉,審時度勢,隨機應變」的處世及營商哲學,重情義、講信用,深受敬重。家人將秉承其遺志,同心合力發展家族業務,並為國家、為社會積極貢獻。
聲明又提到,感謝各界友好的懇切關心及慰問,以及養和醫院醫護團隊的悉心照顧。有關喪禮安排詳情,家人將適時公布。
鄧成波在高峰期於香港持有逾200項工商舖物業,因此獲得「舖王」之稱。
根據他家族旗下的陞域集團官網資料,該集團與鄧成波家族共同管理總值約730億港元的房地產組合,集團業務包括房地產投資及管理、酒店及餐飲服務、通訊服務、金融服務,以及社會創新業務The STILE所推動的安老服務及創業創新平台,旗下營運超過40個品牌。
不過喺疫情重創香港經濟之際,鄧氏頻頻沽貨套現,去年底傳出他計劃出售達1/4的集團投資物業組合套現,當中不乏以低市價沽出。
他與有關人士最近亦招標出售九龍城聯合道2至18號一籃子物業,意向價約25億港元,整個項目共涉及18個地段,總地盤面積約兩萬方呎,買家可選擇購買全部或部分物業。
他膝下育有5名兒子,由於近年退居幕後,業務多由孻仔耀昇打理,現為陞域集團行政總裁,亦被外間視為接班人。據悉,鄧成波的次子耀文亦有協助打理地產業務,三子耀輝於1995年創辦連鎖眼鏡店品牌尊貴視力,四子耀邦近年逐漸參與家族事業。
不如我哋一齊睇下 鄧成波 一生點樣創造佢嘅傳奇
香港地少人多,亦都擁有龐大旅客團,擁有傳統消費習慣的本地人,締造了一個零售業發達的大都會。
過往香港擁有強大的消費力支撐着高昂的租金,商鋪成為一種極具吸引力的物業。由此,又誕生出一批職業工商鋪炒家。
香港有很多位「鋪王」,鄧成波是名頭最響亮的一位。其縱橫樓市近40年,持有遍佈港九新界200多項工商舖物業,人稱「波叔」。
2016年以來,香港投資物業市場興旺,鄧成波亦表現得愈來愈積極。至今兩年內已投資超過160億港元換貨,重組資產。
2018,就有港媒作了一筆統計,表示波叔的目光已抵及新界東部西貢,短時間在當地重注了14億港元投資工廈及商鋪。
其中包括今年2018 3月份向購入四洲食品網匯中心全幢,作價2.5億港元;2017年斥3.65億港元購入實惠集團大廈,以及3.68億港元購入的四洲集團大廈全幢。商鋪方面,有2017年花費4.5億港元購下西貢花園一間巨型鋪面。
另一方面,2018 5月24日,鄧成波向佳源國際出售了位於新界葵涌、屯門的新合里物業,成功中心,以及菁雋住宅項目共三個物業,再籌得26億港元銀碼。
更早之前,在2017年9月份,波叔就曾將觀塘THE WAVE、銅鑼灣波斯富街多層巨鋪及鰂魚涌東滙中心地庫三處項目打包予中銀國際,估計一次轉手賬面賺約20億港元。
生財之道
「我叫啲鋪作靚女,每日都想睇,買唔買都睇。」
..........................
https://youtu.be/UxkmkbrAKa0
身體狀況雖然轉差,Jeff仍然保持正面心態,他指去年病發初時好積極學氣功,每晚9點入睡,清晨5點前起身吸取陽氣,令身體變得更健康。談到年初時咳到見血,情緒會否變得困擾?他堅定說:「我都盡量令自己舒服,我成日都覺得其實係控制唔到,可能轉頭擴散呢度,又擴散去嗰度,無嘢控制得到,學習接受嘅心態係好重要。但痛苦同辛苦始終係無可避免,當佢(痛楚)攻擊你,當佢(痛楚)嚟時候,盡量去學習點樣放鬆,有信仰就祈多啲禱,盡量令到自己心情平和放鬆,就已經係好止痛方法之一。」
咳到瞓唔到,但係睡眠係好重要,而家呢兩個禮拜就係個腸胃痛。」
患難見真情,好友孫慧雪及謝珊珊不斷支持、幫手,馬浚偉也於阿雪IG呼籲後第二晚,在網上開Live演出為Jeff籌集醫藥費。
建議啲歌手 我一個Zoom, 幾位歌手一齊湊錢
之前跟女友同住梅窩,平靜生活有利好好休養,但自從身體變差,Jeff的哥哥叫他跟女友搬到自己家住,好讓一家人多點相處時間,Jeff也可以多點陪伴年屆84歲有長期病患的父親,他說:「當然一家人感情更加好,但變相亦對哥哥、佢屋企人係一個負擔,因為本身要照顧一個長期病患者,多一個癌症病患者,係一件唔容易嘅事。」
受訪前,Jeff獲中醫師教導用按摩紓緩身體痛楚,他說:「感覺係舒服好多,但每日按摩,講緊每次要按40分鐘,咁係咪親人每日都可以花呢個時間呢?確實有難度,唔係願唔願意,係環境許唔許可,又要照顧你三餐,因為我隻手郁唔到,我煮唔到嘢食,洗碗都做唔到,想幫都幫唔到。」
....................
https://youtu.be/UxkmkbrAKa0
肺癌是本港癌症的頭號殺手,每年新症超過4,000宗。2017年全港有3,890人死於肺癌,佔所有因癌症死亡的人27.1%,高踞本港致命腫瘤的首位。由1981年至2017年,本港每年死於肺癌的人數,雖間中有輕微下跌,但大致呈上升趨勢,從每年約2,000人,增加至每年約4,000人。
患上肺癌的存活率,因診斷及治療時間而異。美國一項調查顯示,患者若能在肺癌第一期時發現,並及早接受治療,未來5年的存活率可達50%,但若在肺癌發展至第三期時才發現,未來5年的存活率便會降至約15%。
一般而言,肺癌對男性構成較大威脅。以每十萬人計算,2017年男性患肺癌的死亡率為76.5,女性死亡率則為32.4,相差超過一倍。若以年齡劃分,男女患肺癌的死亡率均由40歲起上升,當中男性的增幅比女性更高,85歲以後,男女的死亡率同樣相差超過1倍。
肺癌病徵
肺癌常見症狀
肺癌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病徵,但隨著病情惡化,周遭的組織會受到破壞,產生各種病徵,包括氣喘、持續咳嗽、痰中有血、聲音沙啞、吞嚥困難、深呼吸時感到肺部疼痛、胸肺反覆受感染或久未痊癒等。患者亦有可能出現食慾不振、體重下降及容易疲倦,雖然並非出現在呼吸系統,卻都是肺癌的症狀。
然而,癌細胞有機會在體內擴散,屆時患者除了上述病徵外,還可能出現頸部淋巴核腫脹、腹脹、骨痛、頭痛,或者頸、面及手部腫脹;嚴重者甚至出現局部腦癇或半身不遂。因此,一旦發現身體有上述病徵,應盡早求醫,診斷是否患有肺癌。
尋找癌症原因
肺癌風險因素
患有肺癌的風險,主要取決於以下因素:
吸煙習慣
這是導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吸煙人士患上肺癌的風險是其他人的20倍。吸煙人士當中,約10%都會患上肺癌;而男性肺癌患者當中,則有約90%是煙民。
吸入二手煙
除自身的吸煙習慣外,二手煙也是肺癌的元兇之一,長期吸食二手煙的人患有肺癌的風險,比普通人高出兩倍以上。
吸入化學物料
長期曝露於某些化學品或建築物料,如石棉、鎳、鈾等,或者吸入大量廚房油煙、燃燒香燭的煙霧或累積在建築物的氡氣〔註1〕,都有機會導致肺癌。
不良飲食習慣
長期缺乏進食新鮮蔬菜、水果和其他含有豐富維他命A的食物,以及經常進食經燒烤或醃製的食物,都是引致肺癌的原因。
家族遺傳
這也是重要因素之一,患者家中的父母或兄弟姊妹同樣患有肺癌的風險較其他人高。
針對以上各種引致肺癌的原因,預防肺癌的方法有很多,例如從未吸煙的人應該拒絕染上不良嗜好,而已經有吸煙習慣的人則應該從速戒煙;同時應勸籲身邊的家人和朋友戒煙,或者減少前往酒吧等較多人吸煙的地方,避免吸食二手煙。至於有害物質方面,員工在工作場所應該遵守安全指引,例如配戴具保護功能的口罩,亦應定期檢查家中的氡氣是否超標。另外,如果從飲食習慣著手,可多吃大量蔬果,但避免服用過多維他命丸,以免對身體引致反效果。
身體影響
肺癌併發症及擴散風險
倘若患者未能及時發現患癌,肺癌病情有機會進一步惡化,釀成更多併發症。例如癌細胞持續長大,可能會堵塞氣管,同時導致大量液體堆積在肺部周圍,令患者在吸氣時,肺部難以全面伸展,呼吸出現困難。癌細胞可擴散至肺部內膜或身體其他部位,令患者感到身體疼痛、噁心、頭痛等。一旦肺癌擴散到其他身體部位,則變得難以治療。
常見檢查方法
肺癌診斷方法
如發現懷疑肺癌的病徵,應先向醫生求醫並檢查。醫生一般會為病人進行以下檢查:
胸肺X光片檢查
透過肺部的X光片,觀察肺部裏面有沒有腫瘤或其他異常的物質。
痰涎樣本檢查
利用顯徵鏡觀察病人咳嗽排出的濃痰,檢查是否有癌細胞。
支氣管鏡檢查
醫生利用軟管插喉,檢查支氣管內黏膜的情況,有需要時會切下有異常的組織作進一步觀察。患者在檢驗前須經麻醉,亦可服用鎮靜劑,方便軟管進入體內,過程約數分鐘。
除上述檢查外,醫生亦可能要求進行下列跟進檢驗:
縱隔鏡檢查
患者須接受全身麻醉,於頸的底部、胸骨上方開兩至三個小口,伸入內窺鏡,觀測肺部和心臟鄰近的淋巴結和胸腺。如果發現淋巴結腫脹,就會從另一個小口伸入手術刀,將其切除。手術需時約一小時,患者一般須繼續留院一至兩天。
電腦掃描
患者須注射或飲用造影劑〔註2〕,然後利用電腦掃描,為體內組織拍攝不同角度的X光片,構成立體影像。
超聲波內窺鏡檢查
醫生將附帶超聲波探頭的軟管,通過口腔進入食道。心肺反彈回來的聲波會經電腦形成影像,從而令醫生得知胸腔內的淋巴結有沒有出現脹大的情況。同樣,如有需要,醫生會切一小片淋巴結作檢驗。
醫生在仔細檢查後,會為患者的肺癌分類及分期。肺癌大致可分為三大類:
小細胞肺癌
佔所有肺癌個案的15%,大多由吸煙引起,增長及擴散速度快
非小細胞肺癌
鱗狀細胞
常見於氣管內壁,一般由吸煙引致。腺癌
由氣管內壁分泌黏液的細胞變異導致。大細胞癌
癌細胞體積大,形狀較圓。
間皮瘤
出現於胸腔和腹腔內壁,多由接觸石棉引致,但病例罕見。
在進行檢驗後,醫生會為患者的病情分期,大致可分為四期:
................

友康 中醫 痛症治療中心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衛福部日前公布2018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癌症再居榜首!已蟬聯37年第一名的癌症,2018年共奪走4萬8千多條人命;而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也顯示,全球癌症死亡率正快速上升,現代人可說是「聞癌色變」。
只是癌症真的是不可逆轉,又難以防範的可怕疾病嗎?彰化醫院厚生腫瘤中心主任賴易成醫師表示,只要用對方法,有將近三分之二的癌症可以得到良好防治。
癌症能預防及治癒嗎?
賴易成醫師引用1981年WHO的資料表示,三分之一的癌症可預防;三分之一的癌症可治癒;最後三分之一則是可以延長生命、減輕痛苦,也就是三分之二的癌症能預防與治療。他也進一步指出,若能做到健康的生活形式及良好的公共衛生措施,有3至5成的癌症可以獲得更好的預防。
防癌:養成健康生活形式
戒除菸酒檳榔
多吃新鮮蔬果
培養運動習慣
良好作息、早睡早起
防癌篩檢不可少
衛福部指出,癌篩可早期發現癌症或癌前病變,經治療後除了可降低死亡率外,還可阻斷癌前病變進展為癌症。
目前政府補助四大癌症篩檢如下:
乳房X光攝影檢查:45-69歲婦女、40-44歲二等血親內曾罹患乳癌之婦女,每2年1次。
子宮頸抹片檢查:30歲以上婦女,建議每3年1次。
糞便潛血檢查:50至未滿75歲民眾,每2年1次。
口腔黏膜檢查:30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或吸菸者、18歲以上有嚼檳榔(含已戒檳榔)原住民,每2年1次。
癌症治療:中藥是良好輔助角色
賴易成醫師認為,中西醫聯手治癌是癌症整合性治療的一環,中藥在癌症治療當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輔助角色,能夠補強西醫所欠缺的部分,「中藥有它的優勢。」但他也提醒,中藥若要介入癌症治療,包括?致癌機轉」及「臨床試驗佐證」都必須非常清楚,才會同意患者使用。
賴易成醫師進一步解釋,中藥材若提煉出單一成分,就會將其認定為「西藥新藥」,而非中藥,現在的癌症治療使用的藥物中,就有許多是中藥材提煉出來的。例如:大腸癌使用的抗癌妥;乳癌、肺腺癌使用的溫諾平等等,都是從中藥、植物藥中萃取。
賴易成醫師認為,若要像手術、放射線等方式,將中藥用在治療第一線的話,就必須提煉它的單一成分,才能達到治療效果。他舉例,武俠小說中常致人於死地的砒霜(三氧化二砷),在美國可以確認上市,也是界定為西藥新藥。現在就常用於治療早粒性血癌,作為標準的治療方式。
若不是直接用在第一線治療,中藥則是扮演輔助性角色,賴易成醫師以自己的研究舉例,包括「三黃瀉心湯」、「沙參麥冬湯」等,就都是複方,並非單一成分,因此只能用於輔助治療。
三黃瀉心湯是由大黃、黃芩、黃連三味中藥所組成;沙參麥冬湯則由天花粉、桑葉,沙參、麥門冬、玉竹等藥材組成。賴易成醫師提醒,若身體有任何異狀,請先找醫師就診諮詢,切勿自行抓藥。
【相關影片】
與癌症共存?別傻了!拖才是治療最大殺手︱賴易成醫師
https://youtu.be/qY1qoo4pQ74
遠離慢性發炎,癌症名醫抗癌餐桌大公開!︱吳鴻誠醫師
https://youtu.be/4TxgIMdi760
防癌抗發炎大功臣!維生素D如何補充?︱江坤俊醫師
https://youtu.be/OFFwaKC_dEU
【相關文章】
癌友死於化療的傷身,而非癌症?癌症靠中醫才治本?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263
生酮飲食治療癌症?第一名癌症醫師:2大關鍵戰勝病魔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264
防癌好食別吃錯!第一名癌症醫師的私房祕訣就這3步驟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265
#賴易成 #癌症 #中醫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