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臺南國際世界人權 一起捍衛吧✊🏽
.
國際人權日在每年的12月10日,今年 #國立成功大學藝術中心 辦理了 #2020臺南國際世界人權 一系列的活動 ,有展覽、工作坊、幸福影展、舞蹈表演、小演唱會、戲劇表演、學生劇場、講座,內容也非常的豐富,歡迎大家一起來參與,快跟小編一起來看下去吧❤️
這次也邀請到許多原住民族藝術家,趕快來報名吧🙌
.
🍛開幕-《食雲之南》
開幕時間|2020.11.14(六)14:00
開幕地點|未來館2F 大廳
開幕煮演|慢島劇團
.
🗣遷徙中的人權戲劇研討會
演講時間|2020.11.18(三)09:30 - 17:30
演講地點|未來館3F X Space
報名方式|https://tinyurl.com/y5aj6elt
.
🎪展覽
✅他鄉的聲音:「台灣之音」媒介的力量特展
展覽時間|2020.11.10(二) - 12.10(四)10:00 ~ 17:00
展覽地點|成大博物館,週二 - 週日(週ㄧ休館)
✅離散的紀實與紋理:劇場文件展
展覽時間|2020.11.09(ㄧ )- 12.12(六)09:30 ~ 17:00
展覽地點|成大未來館,週一 - 週六(週日休館)
參展單位|#亞洲劇團、#澳門小城實驗劇團、#在拒劇團、#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盜火劇團、#慢島劇團、#演摩莎劇團、#藍貝芝
✅裡/外:當代藝術展
展覽時間|2020.11.10(二) - 12.01(二)09:30 ~ 17:00
展覽地點|成大藝坊,週一 - 週六(週日休館)
展出藝術家|#安聖惠、#莎韻西孟、#書巴里、 #高昊辰 、#kiliiiYuyan
.
🛠工作坊
✅布拉瑞揚肢體工作坊
時間|2020.11.01(日)10:30 ~ 12:00
地點|成功廳
講師|#布拉瑞揚.帕格勒法 - 布拉瑞揚舞團藝術總監
✅你的人生由你做主-被壓迫者劇場工作坊
時間|2020.11.19(四)15:00 ~ 21:30(中場休息1hr)
地點|台文系台文講堂
講師|#謝欣如 - 巴西被壓迫者劇場學會亞洲代表
✅側錄一具隱匿的身影
時間|
2020.11.26(四)15:00 ~ 21:30
2020.11.27(五)15:00 ~ 18:00
地點|台文系台文講堂
講師|#陳彥斌 - 軟硬倍事聯合藝術總監
✅高昊辰肢體工作坊
時間|2020.11.28(六)14:00 ~ 15:30
地點|健康休閒中心韻律教室(臺南市東寧路15巷66號)
講師|#高昊辰 - 布拉瑞揚舞團舞者
.
🎥幸福影展,自由入場,成大未來館2F 未來階梯
👉🏽《部落地圖》莎韻西孟-紀錄片,30min,映後座談會
放映時間|2020.11.13(五),19:00
👉🏽《幸福路上》宋欣穎-動畫長片,110min
放映時間|2020.11.24(二),19:00
👉🏽《微塵.望鄉》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紀錄片,90min
放映時間|2020.12.01(二),19:00
.
💃舞蹈表演
✅《#是否》彩排場(限成大師生報名)
演出時間|2020.11.03(二)14:30
演出地點|成功廳
演出團隊|布拉瑞揚舞團
✅《#是否》-索票入場
演出時間|2020.11.03(二)19:30
演出地點|成功廳
演出團隊|#布拉瑞揚舞團
💡小提醒|全場80min,沒有中場休息,報名方式前網藝術中心索票(https://tinyurl.com/y5aj2vv6)
方式1,線上登記 2020.10.12(一)~10.16(五),取票時間 2020.10.19(一)~10.23,09:00~17:00,前往成大藝術中心辦公室(光復校區)取票。
方式2,前往成大藝術中心辦公室(光復校區)索票,2020.10.26(一)9:00~索完為止(例假日、平日12:00~13:00 暫不開放索票)。
.
🎵小演唱會|
《人們會記得的那一年》,全長90min,無中場休息
演出時間|2020.11.10(二)19:00
演出地點|成功未來館2F 未來階梯
演出歌手|#黃思農、#王榆鈞、#藍貝芝
.
🎭戲劇表演
👉🏽飄移計畫《便宜的人 移動的生活》,全長20min,無中場休息
演出時間|2020.11.16(一)
第一場-15:30、第二場-16:30、第三-18:30、第四場-20:00。
演出地點|成功未來館2F 未來階梯
演出劇團|#演摩莎劇團
👉🏽《無枝 nostalgia》,全長50min,無中場休息
演出時間|2020.11.30(一)
第一場-15:30、第二場-18:30。
演出地點|成功未來館2F
演出劇團|#藍貝芝
.
🎭學生劇場
👉🏽《你要的愛 Ni Yao De Ai》,全長40min,無中場休息
演出時間|2020.11.12(四)
第一場-15:30、第二場-17:00。
演出地點|成功未來館2F 未來階梯
👉🏽《抵抗的義務 The Voice of Taiwan》,全長40min,無中場休息
演出時間|2020.12.06(日)
第一場-14:30、第二場-16:00。
演出地點|成大博物館
.
🗣講座
✅《微塵.望鄉》-偶遇人生的真誠創作
主持人|#楊佳翰-成大藝術中心教育長
主講者|#鄭嘉音-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藝術總監、#詹傑-金鐘劇作家
講座時間|2020.11.11(三),19:00-21:00
演出地點|成杏廳
✅移民飲食文化及影響(全音語場)
主持人|Francis Maravillas 國北教當代藝術策劃與評論學程助理教授
主講者|#王珂瑤-慢島劇團團長、#神里雄大-日本導演
講座時間|2020.11.20(五),19:00-21:00
演出地點|成大未來館3F X Space
✅新住民的夢想《我有一個夢》演出紀實-自由入場
主持人|#許瑞芳 臺南大學戲劇創作與應用學系助理教授
主講者|#王珂瑤、#吳若維、#陳慧慧、#蔡惠惠、#謝小玲
表演者|#吳岱晏
講座時間|2020.11.25(三),15:10-17:00
演出地點|成杏廳
✅「台灣之音」講座
👉🏽解讀台灣之音-《越洋民主呼聲》新書發表
主持人|#黃裕元 台史博助理研究員、#劉南芳 成大台灣文學系副教授
主講者|#李界木 前華府台灣人權協會會長、#馮昭卿 華盛頓台灣之音負責人
與談者|#何義麟、#陳世宏、#楊允言
講座時間|2020.11.13(五),13:40-17:00
演出地點|許石音樂圖書館黑盒子劇場(臺南市北區公園北路3號)
👉🏽從台灣之音看1980年代台灣與海外人權運動的聯繫與發展
主持人|#劉南芳 成大台灣文學系副教授
主講者|#姚嘉文 總統府資政、#李界木 前華府台灣人權協會會長
講座時間|2020.11.14(六),10:00-12:00
演出地點|成大博物館2F 大會議室
👉🏽北美台灣之音的媒介經驗與口述歷史劇場(限成大師生)
主持人|#劉南芳 成大台灣文學系副教授
主講者|#馮昭卿 華盛頓台灣之音負責人、#黃駿雄、#游乃祈、#應修平 長島台灣之音劇場策劃執行
講座時間|2020.11.15(日),09:00-12:00
演出地點|台文系 台文講堂
.
※以上地點如有變動依官網公布正確位置!
.
更多資訊🌐
國立成功大學藝術中心|http://artcenter.ncku.edu.tw/
全校活動資訊系統|https://activity.ncku.edu.tw/
成功大學藝術中心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CKUAC
.
聯絡電話📞國立成功大學 藝術中心 資深企劃經理 楊碧雯
聯絡電話|06-2757575#50062
Email|piwen@mail.ncku.edu.tw
.
圖片來源|#國立成功大學藝術中心
.
#國際世界人權日 #藝術節 #1210
#Ingay資訊分享 #臺南活動 篇
.
ℹ️臉書搜尋「臺南活動」,可以更快的找到Ingay與小夥伴們整理的各項資訊內容喔ℹ️
——————————————————————
加入Ingay的Line好友‼️
Line連結|https://lin.ee/fykSmOb
Line ID|@ingaytali
原住民族文化健康資訊系統 在 Taiwan Mountain 台灣山岳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147╱編輯推薦
天地無窮大,登高看三觀:人生觀、價值觀與世界觀
沿革與願景•休閒活動展現的文明
|| 從歷史看台灣登山文化的變遷 ||
數十年以降,每當新聞媒體報導登山客的不良行徑,諸如亂丟垃圾、餵食野生動物、破壞環境等,時常會有人將罪魁禍首歸於「登山文化」,但究竟什麼才是台灣的登山文化呢?我將登山文化定義為「登山者群體價值系統的總和」,而台灣登山者的文化又能以2001年高山嚮導證廢除為界,分為社團時代與網路時代兩個階段,這篇文章將從台灣登山者的養成環境出發,探討我們登山文化的沿革與未來展望。
即便政府統計每年從事登山健行活動的人次約有600萬,所謂的登山文化仍屬小眾文化,不一定與從事的人數成正比,也不易受大眾理解與認同。換個方式來說,多達百萬之數的人們只是將爬山當作短時間的休閒運動,目的大多是為了身體健康,沿著標示清楚、路跡明顯的郊山步道系統享受爬山的樂趣。受限於從事時長、過多的人工建設和戶外教育機會,國人可比為栽於淺碟的幼苗,大多無緣將根深入到充滿內涵與魅力的台灣山林。
提起山岳文化,許多人會聯想到某高山地帶居民長時間累積下來的獨特生活方式、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等,例如阿爾卑斯山的牧民文化、喜馬拉雅山脈的雪巴人(Sherpa)、南美洲安地斯山脈的克丘亞人(Quechua)。不過,本文議論的是登山作為休閒活動的文化,祈讀者不要與台灣原住民族的文化混淆。
登山環境的變遷
在網路科技急速發展的年代以前,台灣登山者之間的互動與資訊交換大多在組織聚會(例如登山協會、大學登山社等)及實際從事活動時發生,雖說廣度受到侷限,所需的時間也相對較長,這種傳承式教育卻是最為紮實的模式。從國民政府遷臺到約西元2000年的這段期間(約莫是網路與個人電腦日益流行的年份),登山者幾乎都是以同一方式養成。
然而,自2001年警政署廢高山嚮導證以降,人民雖獲得了自組攀爬百岳的自由,資訊時代的鐵三角:網路、社交平台、智慧型手機,卻開始一一對登山環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隨著網路發展逐漸加快腳步,以往只能透過紙本或口耳相傳的資訊猶如雨後春筍一般地出現,同時也如一把兩面刃,一邊降低了自行組隊的門檻,另一邊卻由於資料過度片段化,而讓不察的山友容易誤判局勢,埋下諸多山難的遠因。
岳界基層組織──登山協會和大學登山社,從百岳制定的1970年起進入黃金時代,卻在千禧年之後不敵特許制度廢除及年輕族群參與度低落的累加影響,紛紛踏上了高齡化、縮編乃至解散的不歸路。若深究其背後的原因,還有一項至關重要的因素:台灣的山已不復往日的神祕。時光回到四大天王奠定百岳名單的那一刻起,登山者穿梭山稜溪谷間,型態也從完成百岳往新路線、會師、溯溪、技術攀登、古道、中級山、舊部落等開枝散葉,時至現今已無受矚目的未登峰存在,也罕有無人踏訪過的稜脈。簡單來說,登頂已失去客觀的開創價值,只剩下對個人有意義的主觀價值。世界上以攀登未登峰、開發新路線為志向的登山者,也僅只是一小群菁英分子而已。
況且隨著商用娛樂科技及觀光全球化不斷演進,年輕族群越來越不乏輕鬆便利的娛樂選項,舉例來說,以前被稱為電玩的休閒活動,如今竟發展成了全球產值接近10億美金的電競產業,再加上智慧型手機與手機遊戲的盛行,風靡程度更甚於以往;廉價航空的崛起及充分的觀光資訊,令出國旅遊變得可以負擔之餘,也使得登山健行活動越來越難獲得青睞。所以與其說是時下爬山活動不具吸引力,不如說是年輕一代的選擇變得太多了。
登山健行活動缺乏新血的現況,不只在山上能見到,年輕族群往往也有「身邊只有老人爬山」的印象,即便有興趣參與,卻不易找到志同道合的同輩夥伴,再加上普羅大眾傾向重視活動的潛在危險,勝過其背後的教育意義,這一切都構成了時下登山健行活動發展的困境。一旦代表活力的新生代廣泛的對此失去興趣,登山群體的金字塔就會從基底開始縮減,長久下來即支撐不了更多元化的戶外活動,例如學術化登山、中級山探勘、古道探勘、舊社探勘、溯溪活動、雪季攀登、海外攀登等等,長遠走向令人憂心。
登山文化的斷層與轉型困難
傳統登山活動所追求的目標,在於探索神秘與未知,一旦神秘與未知不再存續,舊思維之下的登山活動便會流於收集名單上的山頭(英文稱為peak bagging),使整體活動的發展陷入停滯。台灣登山界的金字招牌「百岳」,靈感源自1964年日本登山家兼作家深田久彌所著之《日本百名山》一書,由林文安為首的四大天王於1970年代初共同訂立,用意在於藉著選出這些山峰,讓後世的登山者能有系統性地探訪台灣的高山稜脈,是登山文化的重大里程碑,對後世的影響力無遠弗屆。然而他們始料未及的是,後來者卻多以登頂為目標,失去了探索的自由精神,徹底背離了百岳存在的初衷。
在社團時代,登山協會、學生社團這類社會化單位,藉著長期緊密互動的傳承式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礎。然而當社團不再是攀登百岳所必須,不只民眾自組隊伍的風潮興起,更讓商業登山活動日益蓬勃。隨著網路的普及與傳承式教育斷鍊,登山者的主要資訊來源從線下轉為線上,商業登山則成了帶領新手從事活動的最前線,又因為登山路線與基礎建設逐漸成熟,除了百岳熱門路線開始觀光化、大眾化、商業化之外,獨攀者與網路自組隊也漸成登山環境中不可忽視的族群。以上因素使得登山者群體化整為零,成為了極度個體化、差異化的存在,無法再複製社團時代形成共同價值觀的過程,是為登山文化的斷層。
至於登山文化轉型的困境與轉機,楊南郡早在1991年出版之《丹大札記》即有闡述:「對山岳界而言,國內的登山運動已經出現瓶頸;各地的山頭都有登山客的足跡;溯溪、橫斷、縱走或是岩雪攀登也都逐漸被開拓出來……雖然不斷有路線變化和技術引進,使活動仍有蓬勃的樣貌,但在大方向上卻有隱憂,登山運動已到了發展上的轉捩點。如果參考國外的狀況,其實不難發現我們已經背離了國外登山運動的走向,國外登山運動的走向是如何呢?簡單的說就是登山學術化。藉著登山,從橫面空間性的認識到縱向時間性的瞭解,也就是深入地區內的地形水文、風土人情和歷史文化。從實實在在的田野見聞中建立知識的基礎。」
不爭的事實是,能左手拿書籍按圖索驥、右手拿山刀披荊斬棘的人畢竟是鳳毛麟角。主流登山文化至今仍奉完成百岳為圭臬,相互比較誰登上的百岳比較多,而出自網路世代的登山者更因為上述的原因,難以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所以現在的登山運動發展,其實是從楊南郡指出的瓶頸倒退當中。
展望未來
登山活動的精神文化面即是自由,自由的前提是自律,為不變的的普世價值,但大眾的心態卻仍深受早年國民政府之長年封山禁令影響,內化了不合時宜的制度,不只視山林為畏途,對冒險性的登山活動也缺乏認同,導致來自外部的制度力量反過來侵害了精神文化。登山文化最主要的載體是就是人,偏偏自由與自律的基本精神如今少了傳承式教育這座橋樑,形成了文化斷層與轉型困難。
我們在山域中見到的各種人為亂象,包括亂丟垃圾、排遺無序、吵鬧喧嘩、生火失當、餵食野生動物等,指稱為登山文化是有失公允的說法。因為登山活動經大眾化、觀光化、商業化之後,國民素質和速食文化的惡果就直接體現在環境之中。至於廣大民眾是否曾受過戶外教育與文化的薰陶,則是個令人不得不悲觀的問題──這也是為何筆者主張登山文化是小眾文化。
巨大的環境變化,使得社團時代走到了末路,也使得登山文化進入了重建期,而網路則是最大的影響因子。但網路同時具有開放與封閉的特色(例如公開社團與私密聊天群組),資訊交流上存在嚴重落差,導致價值系統枝多而幹細,未能凝聚全體登山者皆認同之共識,宛如一盤散沙。筆者以為,解鈴還需繫鈴人,網路時代的問題,必當從網路來加以解決,無論是政府、媒體或登山群體,均需視改善環境、傳播知識與落實教育為己任,台灣有朝一日才能真正與國際接軌,成為內外兼修的山岳之島。
緣結山林
進入社會數年之後,受「臺灣人一生一定要做的三件事」影響,我以菜鳥之姿跟團登上玉山主峰。那是個天空異常清朗的一月天,日出雲海的美景深深地撼動了心靈,也讓我萌生完登百岳的念頭。奈何工作忙碌,難得空閒,我逐將這份熱愛轉向了山域歷史、人文與政策,竟巧遇一塊樂趣不亞於登山的沃土。又因觀察到時下大眾對登山多有誤解以及活動本身發展的困境,故創立個人媒體,筆耕不輟,盼為心愛的寶島山林略效棉薄之力。
文、圖╱董威言(城市山人)
#0227550088
原住民族文化健康資訊系統 在 黃捷 高雄市議員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大家好,先祝各位聖誕節快樂!🎅🎅🎅
今天剛好也是我就職滿一周年的日子,正好來跟各位報告本會期的問政成果!📣📣📣
從第一次臨時會質詢到現在,我都希望堅守理性專業問政,讓好的政策得以實質推動,這才是質詢的真正意義所在。我堅信議員都應該不分黨派地認真監督市政、把關預算。未來我也會秉持這樣的信念,珍惜每一次短暫的質詢機會,為市民爭取權益!也請大家持續給我指教了!
👩🏫議會公開透明,市民監督議會
黃捷Youtube頻道 https://npptw.org/nJWmqB
20190927市長施政報告質詢 https://npptw.org/OTh61J
20191001社政部門黃捷質詢 https://npptw.org/MEzpea
20191004財經部門黃捷質詢(青年局) https://npptw.org/G6OZIH
20191004財經部門黃捷質詢(經濟發展局) https://npptw.org/Vjt6n2
20191005教文部門黃捷質詢(教育局) https://npptw.org/FuUhSw
20191005教文部門黃捷質詢(文化局) https://npptw.org/V1S3mT
20191009農林部門黃捷質詢 https://npptw.org/qI0sep
20191016交通部門黃捷質詢 https://npptw.org/HfhnbB
20191021衛環部門黃捷質詢(環境保護局) https://npptw.org/aj2GQd
20191021衛環部門黃捷質詢(勞工局) https://npptw.org/wQrfe4
20191021衛環部門黃捷質詢(衛生局) https://npptw.org/c3Liau
20191023都市計畫委員會質詢 https://npptw.org/ZFk6Fe
20191028工務部門黃捷質詢 https://npptw.org/vfGVNK
20191029內政部門黃捷質詢(消防局) https://npptw.org/eaza9d
20191029內政部門黃捷質詢(民政局) https://npptw.org/InKNav
20191104總質詢黃捷質詢 https://npptw.org/UQHVMq
👉保障公眾知情權,落實全民監督
1. 違章建築查報、拆除進度「資訊透明化」,保障周邊居民知情權。
2. 都市計畫委員會「開放旁聽席錄影、錄音」,會議資料公開上網。
👉源頭減污,健康城市
1. 推動鳳山溪水汙染源頭稽查、減量,力促劃設鳳山溪水汙染管制區。
2. 力挺大社工業區降編為乙種工業區,石化產業遠離居民。
3. 拒絕農地工廠污染良田,要求啟動污染農地清查、整治及污水控管計畫。
4. 要求台鐵改善鐵路地下化站體的柴油廢氣污染問題。
5. 要求環保局增聘污染稽查人員,務必以滿編為基準,同時改善現有人力過勞問題。
6. 高雄市「生煤使用控管專門小組」名單出現空污大廠代表,要求環保局檢討並避免球員兼裁判。
7. 建議環保局建置高雄市空氣污染指紋地圖並公開上網,落實公眾知情權,縮減避難反應時間。
👉性別平等,友善城市
1. 舉辦「高雄市友善同性婚姻幼兒養育政策研討公聽會」。
2. 成功爭取收出養家庭子女,享有公托資格。
3. 成功爭取「坐月子到宅服務」年度至少服務1,200人次。
4. 成功爭取性別教育培訓講師,納入更多元的講師如性別團體及同志家長。
5. 調查彩虹媽媽入校傳教,及灌輸性別歧視觀念情形。
6. 持續爭取議會「性別平等監督小組」。
7. 評估生育津貼經費編列,並盤點閒置空間設置托育家園。
8. 爭取托育人員家庭教育及性別教育,保障異性婚、同性婚、原住民族、新住民或是跨國婚等家庭型態可獲得同等尊重。
👉生態市容,打造宜居高雄
1. 修正《高雄市景觀樹木修剪準則》,保護城市樹木健康與公共安全。
2. 力促設置跨局處「城市森林發展委員會」,全面控管景觀樹木修剪、栽植亂象,獲葉匡時副市長承諾。
3. 要求增訂違章建築《強制拆除標準》、《強制拆除期限》、《強制拆除收費標準》。
👉文化創新,共存共榮
1. 爭取在黃埔新村設置CityBike站點,邀集環保局、文化局及國防部辦理會勘,讓旅客有更便利的交通方式。
2. 持續要求文化局建立以住代護訪視追蹤制度,並將人文創意活動納入考核標準。
3. 要求文化局更積極與國防部協調,讓眷村民宿、藝文工作室或商店等各類型的優秀住戶都能續約,而不是期滿便回復原狀,難以延續。
4. 提案建請市府成立跨局處小組推展以住代護實施眷村之觀光,提升高雄文化特色觀光亮點。
5. 要求文化局檢討高雄流行音樂中心招商政策,重視文創產業扶植,不讓海音中心淪為大型購物商場。
👉打狗觀光,多元亮點
1. 首先在議會提出「彩虹觀光」概念,促請市府參考東京經驗,打造友善平等的觀光環境。
2. 觀光局允諾評估彩虹觀光,並邀集倡議團體辦理踩線行程。
3. 強力要求市府重視鳳山觀光,追蹤實質政策,拒絕口號觀光。
👉友善勞工,落實勞權保障
1. 工會陪鑑制落實:要求市府實行專案產業別勞檢施行工會陪鑑制,以突破現行勞檢無法順利掌握違法型態的困境。
2. 社工勞權保障:要求市府具體落實薪資回捐稽查作業。
3. 外送員勞權保障:要求市府主動落實嚴格稽查及執法,把關外送員勞動權益。
4. 長照體系人員勞權保障:要求市府改善長照機構員工回捐稽查方式。
5. 要求制定「救護車後送就近適當醫院」辦法,緊急醫療資源妥善使用
👉友善樂齡,長照資源整合
1. 長照服務推動整合民間資源並具體落實前端宣傳。
2. 續辦免費到宅指導移工照護技巧服務並透過1966窗口統一派案。
👉建構綠能交通城市,打造人行安心路權
1. 公共腳踏車盤點設置,建造出綠色網絡
2. 爭取建造人行道,提供行人安全道路
3. 解除人行路霸問題,還給行人行走路權
👉弱勢族群乘車設施爭取,打造交通平等權益
1. 要求交通局針對弱勢族群搭乘公共運輸權益,提供完善設施。
2. 要求增設導盲行穿線,給予弱勢族群完善輔助
3. 針對年長者搭乘交通運輸工具,要求公車業者應放慢行車起步,避免年長者跌倒。
👉關懷弱勢,捍衛校園主體性
1.持續推動特教師生比至1:8。
2.持續推動建立完整特教教師兼任行政減課數規定與兼任行政職責需落實專業分際。
3.監督私校人事行政正常化。
4.爭取盤點學校體育場館於課餘時間開放社區居民使用。
5.爭取鳳山區國中小風雨球場加設太陽能遮陽頂。
👉捷運好行,優化大眾運輸路網
1.捷運黃線路網站點納入民眾意見參與。
2.爭取捷運輕軌第二階段興建維持原路線方案。
3.爭取捷運站體閒置公共空間供民眾練舞使用。
👉青年政策,建立青年參與平台
1.爭取青年局設立青年事務委員會,增加青年參政、公民參與之空間。
2.整合青年創業資源,便利青年創業。
👩🏫第二次定期大會黃捷提案
👉內政委員會提案
1. 建請「同志公民運動」活動開放民團創意提案申請。
2. 建請建立「調閱網路個資」數據統計及統計數據發布專區。
3. 建請重視警用機車巡邏所需裝備及維修費短缺問題。
4. 建請試辦警用機車保養廠。
5. 建請《高雄市消防救護車收費辦法》增列危急個案後送醫院辦法。
6. 建請保留同性伴侶註記,延續開放兩造相同性別本國籍人辦理。
7. 建請高雄市政府將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列為高雄市不受歡迎人物。
👉社政委員會提案
1. 建請「托育人員(保母)專業訓練課程」增加性別平等培訓。
2. 建請社會局於2019年12月31日前完成今年度96案委補助案的第一次全面性稽查作業。【財經】
3. 群聚違章工廠轉型工業區前,預先規劃「消防專用道路」、「消防栓」等基礎消防設施,以完備消防救災之需求。
4. 建請高雄市政府青年局評估鳳山區黃埔新村納入青年創業基地,並與文化局協調其可行性。
5. 建請高雄市政府青年局制訂青年事務委員會徵選辦法,藉以加速青年參與公共事務的活化,並帶動高雄青年發展。
👉教育委員會提案
1. 建請教育局協同社會局盤點高雄各學校適合設置托育家園之閒置空間。
2. 建請教育局偕同運發局盤點鳳山各學校籃、排球場為風雨球場,並於假日課餘開放。
3. 建請教育局調整特教資源班師生比為1:8~1:10。
4. 修正「高雄市立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及幼兒園身心障礙分散式資源班設置要點」第三條。
5. 修正「高雄市立國民小學特殊教育班教師及兼任行政職務教師每週授課節數參考表」。
6. 建請研擬眷村以住代護訪視追蹤制度及考核辦法。
7. 建請重新評估高流招商政策,增進招商進度,並提出招商目標時程。
8. 建請社宅「凱旋青樹」公共藝術費,採用參與式公共藝術計畫,納入市民參與。
👉農林委員會提案
1. 建請高雄市動物保護處針對現有市面上寵物食品依動物保護法第22條之4及寵物食品病原微生物與有害健康物質種類及安全容許量標準進行全面性抽樣檢驗,以保護寵物健康。
2. 建請高雄市動物保護處針對目前駐診林園、永安水產檢驗站,檢驗過程中常見的水產問題與病名,應公開公告至市府官網,供市民知悉養殖的狀況與輔導過程。
3. 建請高雄市動物保護處應針對公職獸醫師在使用處方箋用藥時,應遵守使用相關規定,方能有效防止防疫漏洞。
4. 建請高雄市政府海洋局應針對高雄現有水產養殖業者進行溯源標籤系統的完整查核建置,避免因盤商收購後造成不同業者水產品混合情形,以利於藥檢超標後能更正確掌控源頭並加強用藥輔導。
5. 針對鳳山易淹水地區之里,於汛期前召開社區防汛會議。
👉交通委員會提案
1. 建請高雄市政府交通局加強宣導公車司機於發車時,等待乘客坐穩座位時,再開始行駛,再列入各客運公司考評項目。
2. 建請高雄市政府交通局於鳳山區各大醫院、學校、行政中心或是站牌搭客人數眾多的區域進行公車到站廣播。
3. 建請高雄市政府交通局於鳳山區各大醫院、學校或是行政中心的公車站體上,設置盲人按鈕提醒裝置。
4. 建請將鳳山待轉區槽化線,原三角型更改為駝峰型或長條式槽化線。
5. 建請高雄市政府交通局於鳳山區道路全面取消路肩,將其空間規劃施作人行道。
6. 建請觀光局主動加強稽查詐領「擴大國旅秋冬遊補助」之不肖業者。
7. 建請於高雄旅遊網成立彩虹觀光專區。
8. 建請成立跨局處小組推展以住代護實施眷村之觀光,提升高雄文化特色觀光亮點。
9. 盤點鳳山各捷運站之閒置空間並選址,設置落地鏡供學生練舞使用。
10. 輕軌路線於這會期定案,並於2020年開始施工。
👉衛生環境委員會提案
1. 建請勞工局規劃集體產業別專案勞檢施行工會陪鑑制。
2. 建請勞工局邀集相關局處、專家學者以及業者、外送員等召開公聽會或座談會,研討如何保障外送員職業安全。
3. 建請勞工局訂定《高雄市外送平台業者管理自治條例》。
4. 建請衛生局與勞工局共同評估2021年是否參照新北市作法申請中央經費補助續辦免費到宅指導移工照護技巧,並透過1966窗口統一派案。
建請衛生局改善長照機構員工薪資回捐調查方式,並規劃事前的勞動教育課程。
👉工務委員會提案
1. 敬請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制定《高雄市景觀樹木栽植作業準則》。
2. 建請工務局定期公布PCI鋪面狀況指數及道路施工期程,便於市民查詢。
3. 建置樹木電子身分證系統。
4. 建請高雄市政府工務局修正違章建築查報網,即時揭露違章建築處理進度,並改以地址直接查詢。
5. 建請高雄市政府都市發展局於「高雄市國土計畫審議委員會」提案修正「高雄市國土計畫(草案)」,取消都市計畫區內之「農業區」逕行規劃為「城發一」之規劃內容,並給予地主保留農業區之權利。
6. 建請高雄市政府工務局制定《高雄市違章建築強制拆除收費標準》。
-\-\
捷伴同行,一起前進!
👉留言、分享、私訊
🤳Instagram:https://www.instagram.com/huangjie_npp/
🖥Youtube:https://npptw.org/nJWmqB
📁公開資料:https://issuu.com/voteforfongshan
📬信箱:voteforfongshan@gmail.com
原住民族文化健康資訊系統 在 原住民族-南區專管中心 - Facebook 的必吃
【原住民部部落文化健康照顧計畫-專屬網站及平台網路系統】 為提高文健站服務效率,本會於今年建置資訊平台(長者照顧服務系統)並在各區提供教育訓,在此需麻煩各區督導 ... ...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