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TIDF影展播映的《#助守在異鄉》可以在公視+#免費線上看 👉👉https://reurl.cc/2bpLYn
準備申請到台灣工作的蘇可瑪,想起在馬來西亞的不愉快過往,瞬間淚如雨下;同樣也要來台灣的梅利,則是猶豫不決,因為離開家人出國工作,不是她最想要的選擇;已在台灣護理之家任職的塔莉,利用時間讀大學。
紀錄片《#助守在異鄉》導演盧比思強調:「希望這部片成為台灣、印尼對移工看法的橋樑。我想要訴說他們的個人故事,為他們說故事,而非只是描述他們面臨的問題」。」
#看見外傭身份以外的她
本片不僅紀錄移工們,飄洋過海討生活的心路歷程,從看護中心的訓練,學中文到與仲介面試,雇主相處的過程。更將鏡頭對準,她們不為人知的家庭和生命故事,身為女性的困境,讓人激動不捨的夢想與掙扎...
⠀ ⠀⠀⠀
⠀⠀⠀⠀
#在家防疫
#觀點陪你看好片
#移工 #印尼 #女性 #勞動 #看護
#漂洋過海討生活
#她們也是遠方家庭的女兒妻子或是母親 #小編淚推
#helpisontheway #filmdokumenter #filmindonesia
⠀ ⠀⠀⠀
⠀⠀⠀⠀
▍相關報導 ▍
《助守在異鄉》:紀錄印尼北漂移工心境 “Help Is On The Way”: Dokumenter Pekerja Indonesia Di Taiwan
➡➡https://reurl.cc/1gy1VY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工人姐姐Daisy來到香港照顧自小患有肌肉萎縮症的Elaine,原本毫無交雜的兩條平衡線重疊,為對方人生帶來不一樣的煙火。同在屋檐下,來自不同國度、有不同語言及不同身體狀況的她們,卻能互補不足:Daisy肩負照顧Elaine的責任;Elaine則幫助她適應文化差異。她們之間不只有主僕之情,更是「共生...
印尼 外 傭 相處 在 別讓一姐不開心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家裡有外傭時,如何避免孩子養出公主病 ##文長慎入
去年,因為家裡高齡90多歲的阿祖身體比較虛弱,身邊隨時都需要有人協助,所以我們就申請了外傭來照顧阿祖,也就意味著家裡會多了一位成員每天朝夕相處。
這次我們透過仲介公司聘的外傭是來自印尼的EVA,很年輕才20歲,不過已經EVA已經有一位四歲女兒(跟一姐差不多大),EVA就是為了讓家裡跟孩子有更好的生活,所以才來到台灣工作。很幸運的EVA是一位非常善良也認真負責,常常在照顧完阿祖,有空閒的時候都會主動的幫忙打掃家裡環境,幫忙煮飯等等。而且EVA本身也非常喜歡小孩,EVA常常主動的想來抱喬治,跟一姐玩之類的,或許是因為很想念遠在印尼的孩子吧。
因為EVA的主動,減輕了一些家庭瑣事的負擔,但是我們其實很擔心會變成一種「理所當然」,更怕一姐會「忘記」自己應該要做哪些事情,變成什麼事情都不用做,別人都會幫他做好的『公主病』!所以在這段期間,一姐爸跟一姐媽做了滿多次的溝通與討論,達成了一些共識,給家裡有看護或外傭的家庭參考:
💗和孩子說明為什麼會有看護
在外籍看護還沒有來到家裡的時候,我們有先跟一姐說明,因為阿祖年紀越來越大,做很多事情都需要有人隨時陪伴在身旁,保護阿祖的安全,但是阿公阿嬤都要上班,媽媽要照顧你跟喬治,所以我們才會請外籍看護來照顧阿祖。
不過我們也會跟一姐說,當你看到阿祖需要幫忙的時候,你也要趕快過去,因為照顧阿祖是大家的責任喔!所以事後當EVA在忙其他事情,但是阿祖有需要幫忙的時候,一姐總是會快速的跑過去牽著阿祖走路、幫阿祖抽衛生紙、幫忙收拿碗筷等等。
一姐爸媽覺得讓孩子懂得「關懷」與「照顧別人」也是一個很重要的能力!
💗跟外籍看護聊天學習語言
家裡難得有不同國家的人,所以空閒的時間,一姐媽都會帶著一姐跟EVA聊天,甚至學印尼話,不僅可以刺激孩子語言的發展,也可以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一姐爸自己也學了好幾句,像是
「晚安:嘛ㄌㄢ˙」,「謝謝:嘚力媽嘎西」
一姐爸自己也曾經去國外生活過一兩個月,都是在充滿外語的世界裡,當有人可以跟你說母語的時候,心裡都會有一種莫名的感動,我相信EVA也會有這種「家」的感覺。
或許是因為有家人的感覺,EVA每次放假出去玩回來,都會去他們印尼特產店帶一些當地的食物給我們吃,像是炸香蕉、天貝等等。其實每個月EVA的薪水不高,都要把薪水寄回家鄉,還願意花自己的錢特產買給我們,真的讓一姐爸媽超級感動的。
💗以身作則,請別人幫忙要說請
一姐爸媽一直都認為「身教大於言教」!
其實大人的一舉一動,孩子都看得一清二楚,甚至會馬上模仿做出相同的行為。所以有時候我們想請EVA幫忙的時候,我們絕對不會用「命令」的口吻叫EVA做事情,而是會用「請」或委婉的方式詢問。
「EVA,可以幫我洗一下碗嗎?謝謝」
「EVA,等一下請幫我倒一下垃圾,謝謝」
💗以身作則2,請別人幫忙結束後,一定要說「謝謝」
當我們請EVA幫忙的時候,除了加上請跟詢問外,最後我們一定會再加上「謝謝」,久而久之,一姐不管是跟EVA還是跟家人說話,都會這樣說:
「EVA阿姨,可以幫我洗碗嗎?謝謝。」
「媽媽,請幫我拿吸管,謝謝。」
或許有些人會覺得為什麼連家人說話都要這麼拘謹?
但是一姐爸媽更認為,沒有人理所當然要幫別人做事,如果你想要請別人幫忙,就要有禮貌詢問別人的意願;如果態度不佳,或者沒有禮貌,別人也有權利選擇「拒絕」。
💗自己的事情自己負責,
EVA是一位非常善良的女孩,當家裡有需要幫忙的時候,都會主動處理,像是桌上吃飽飯,EVA就會來收盤子,孩子的玩具掉了,EVA也會趕快來幫忙撿。
一開始這貼心的舉動,讓大家都輕鬆不少,因為可以少做很多家事,但是過了一段時間,一姐爸擔心的事情也就發生了:
一姐爸:「一姐,吃飽飯請你把你的碗筷拿進去洗手槽。」
一姐:「可是EVA阿姨會收啊!」
一姐爸發現一姐開始會有偷懶,甚至擺爛的情況,有種反正會有人收就好的想法。後來一姐爸媽有跟一姐好好的溝通,也規定之後自己的事情必須自己負責,例如吃飽飯自己收碗筷、打翻了牛奶,自己拿抹布來擦,即使一姐哭喪著臉賴皮,一姐爸媽還是很堅持的請他自己負責清理。
當然有好幾次EVA都想要來幫忙,都被我們阻止了,因為我們想要給一姐一個觀念:「自己的事情要自己負責」
前幾個月,因為阿祖去當了天使,EVA也即將離開我們的家庭,在離開的前一晚,一姐畫了一張EVA跟我們全家人的圖畫,親自送給了EVA,EVA要離開的時候,還捨不得的跟一姐媽抱抱才離開。
一姐爸媽深信即使不同國家不同的語言,「善良」、「同理」、「尊重」是人與人相處的根本之道,更希望孩子在面對外籍看護或者是外傭時,都還能保有正確與健康的想法與態度,甚至到現在,一姐有時候會突然問說:「EVA阿姨去哪裡啊?」、「EVA阿姨什麼時候回來?」
#別讓一姐不開心
#外籍看護相處之道
#教養
印尼 外 傭 相處 在 三胞胎-三寶飯 x 柴犬哥哥的日常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天是阿咪逃跑一週年紀念(?)
三寶飯還是記得阿咪這號人物🧕🏼
但已經不會吵著找她了
/
照片裡的螢光綠女孩就是逃跑💨滿一年的阿咪
這一年剛加入的粉絲可能不知道她
但如果在路上不小心遇到她
麻煩跟她說叫她不用回台南了(人家也沒要回吧😂
或是根本已經回印尼🇮🇩
/
水深火熱的日子過了整整一年了呢
神隊友阿咪這樣不告而別、說走就走
想到當初的無助和徬徨
現在還不是走過來了呢(撥髮
/
之前有幾位粉絲私訊跟我聊關於外傭的相處
或是外傭要離開了or也是逃跑
她因未知而害怕
我當初也一樣
但其實當了媽就是這樣
大大小小再難的事情還是做得到
都是因為 #母愛的偉大
加上,孩子也沒有其他地方可以丟(威~
這一年低潮有點多🥲
但和孩子開心的回憶也是累積了好多好多
痛苦會過去,美好回憶會留下的♥️
/
#幸福是許多小事情的累積
例如
今天早上我一開大門
有隻大蟑螂在紗門上跟我近距離接觸
第一反應就是關門尖叫+往後逃+嘎冷筍
孩子們看到我的驚慌失措全部很好奇跟上前
看完爸爸殺了蟑螂之後
樂樂珍珠都自告奮勇說:「馬麻我不怕,我會保護妳!」
#多浪漫的話啊🥺
/
自己也怕蟑螂🪳但如果看不到蟑螂屍體太太可能會因此離家出走,而挺身而出殺蟑螂的爸爸,也可算是他的浪漫吧😏
/
不過突然有個聲音在旁邊回:「我好怕。」😂(緯緯)
/
#蟑螂我真的不行🪳
#母愛也沒有用
#尬電怕 #世界怕
—
—
—
⏰ 預告📢
🐼Pandababy🐼 補貨團!延後一天4/16明日一早開跑🥁
印尼 外 傭 相處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工人姐姐Daisy來到香港照顧自小患有肌肉萎縮症的Elaine,原本毫無交雜的兩條平衡線重疊,為對方人生帶來不一樣的煙火。同在屋檐下,來自不同國度、有不同語言及不同身體狀況的她們,卻能互補不足:Daisy肩負照顧Elaine的責任;Elaine則幫助她適應文化差異。她們之間不只有主僕之情,更是「共生」,依賴彼此生活下去。
兩人一起生活,Elaine睡醒後,Daisy便馬上開始每日清晨的工作:把床上的Elaine抱上輪椅,為她刷牙梳洗,準備早餐,Elaine笑指:「通常都係食包,但佢(Daisy)食慣飯就有啲唔慣。」早餐後,便是空餘時間,兩人便會一塊看電影,「佢(Daisy)成日話要睇恐怖片,睇到一半又唔明架啦」,訪問期間她們在看經典電影《異形》,Elaine一邊笑Daisy沒有看過這部電影,同時又細心講解劇情,兩人打打鬧鬧的畫面就是平日的溫馨日常。
不過,相見好,同住難,讓兩個完全不同背景的人共住就更難。「其實我一開始都驚,佢(Daisy)講印尼文,我講中文,我連手勢都做唔到,只係得眼神」,兩人經過依靠翻譯溝通的階段,現在Elaine漸漸明白Daisy的想法,並幫助她融入社區。例如她每次外出購物,Elaine便為她準備好一張張便利貼,寫清楚購物清單,表示轉交店員就可;又為她準備印尼文、中文和英文日常生活用詞對照表,「特別要教佢「豬」字,因為佢唔食架。」
除了言語上的分別,原來睡覺時的一盞夜明燈亦反映兩人生活習慣的差別。「平時我夜晚訓教唔鍾意有光,就叫姐姐幫我擋住燈制嘅光,佢就唔明點解我要咁做」,原來在印尼,家家戶戶都是開燈睡覺,Elaine認為的奇怪,在Daisy眼中卻是正常不過。工人姐姐初時亦不習慣摸黑睡,不過生活就是要互相遷就,「佢(Daisy)話依家有我陪就唔驚啦,既然佢可以遷就我,我都想買盞小夜燈畀佢。」
兩人的關係由主僕昇華至「共生」的關係,Elaine直言從一開始就打算與Daisy朋友般相處,「佢係飄洋過海嚟到,我要對佢好啲。」訪問過程中,Daisy一個眼神,Elaine都能讀懂,記者就幸好有她的幫忙,才順利完成訪問。不過,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雙向的,Daisy亦同樣地相當理解Elaine,她憶述一次着Daisy為她拿筆,「唔係普通嘅筆,佢直接就拎智能筆畀我,媽咪都話我哋心有靈犀。」飲食差異對她們來說再不是問題,Elaine輕鬆表示:「咪我食少啲豬肉囉,不過其實我都知佢鍾意食咩,唔使特別問。」
兩人間亦發生過令Elaine相當痛心的事,使她至今亦不時非常自責。一次她們離開商場,Elaine的輪椅不小心勾碎玻璃門,「玻璃碎好似落雨咁落,我好彩無事,但佢就界到膊頭流血。」雖已即時報警,但她的輪椅上不到救護車,只可目送Daisy離開,甚麼都做不到,「理應我陪佢去醫院架,我知佢得一個人實好驚」,工人姐姐因此肩膀多了一道疤痕,疤痕亦不時刺痛Elaine內心。
再問Daisy肩膀上的傷口現時還會痛嗎?她只是笑笑搖頭:「唔痛呀,無事。」Elaine隨即打趣道:「佢傻下傻下,笑笑下就無事架啦。」或許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之道,互相理解,互補不足才能締結如此的和諧關係,「盡可能畀佢想要嘅,佢盡可能畀我想要嘅,同佢一齊係好開心。」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QQ1nHlH3ayY/hqdefault.jpg)
印尼 外 傭 相處 在 Smart Trave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抗疫危機 #是咁的 #外傭抗疫 #外傭僱主抗疫 #爆笑個案分享 #入境處 #外傭 #電話訪問
成為這個頻道的會員並獲得獎勵: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IuNPxqDGG08p3EqCwY0XIg/join
請用片右下角調4K睇片。
![post-title](https://i.ytimg.com/vi/p4u5gzHtBcU/hqdefault.jpg)